aMEI攻蛋倒數 防震NO JUMPING

開演前曝驚喜 13萬件獨一無二的NFT只送不賣 每場專屬動物口罩12款 「ASMR世界巡迴演唱會」週五登場,天后aMEI提早半個月開工彩排。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ASMR世界巡迴演唱會」週五登場!為求全場完美沉浸「妹宇宙」,天后aMEI提早半個月開工,還未開演就驚喜不斷!30日曝光每晚將有專屬「NO JUMPING」動物口罩,歡迎瘋狂使用膝蓋以上用力扭動「High度不減、敦親睦鄰」! aMEI「ASMR世界巡迴演唱會」進入最後倒數,4月1日到16日在台北小巨蛋展開12場。aMEI連日在社群上分享練團照片,網友和眾多藝人朋友們都瘋喊:「好期待!」 已是神級天后的aMEI凡事求好心切,提早半個月開工,先是在練團室近10天的地獄式練團,接著進場小巨蛋,天后素顏彩排超美、超High!更將總彩整整3天的時間,距離開演還有2天,完整度已達正式演出啦! 霸氣又暖心的aMEI,除先前宣布13萬件獨一無二的NFT只送不賣,每一場演唱會還有當晚專屬的「NO JUMPING」動物口罩,KUSO設計12種很會「跳」的動物,一場一款;率先曝光首場很會跳的動物是「兔子」,討喜的創意設計,預期有許多歌迷視為夢幻逸品,會想盡辦法收集一整套。 透過創意吸睛的口罩和跳動禁止的宣導影片,主辦單位也再次呼籲:「演唱會進行期間,雙腳絕對、絕對不要跳動,歡迎瘋狂使用膝蓋以上用力扭動,『High度不減、敦親睦鄰』。」也特別將演唱會現場一樓地板全面用木板架高,並鋪上地毯,希望可以有效吸震,當然也因為架高地板,為了安全請勿跳動! 此外,因為演唱會曲目眾多,加上落實實名制,主辦單位提醒,一定要記得提早入場,且因是一場「聲音」為主角的演唱會,加上現場的燈光設計非常繁複精緻,建議大家不要帶任何「發光」的道具入場,好好的享受演唱會,沉浸在aMEI ASMR元宇宙,一起讓重返小巨蛋的演唱會順利成功!

Read More

hito音樂獎528登場 魏如萱、徐佳瑩力挺

公布10大華語歌曲等入圍名單 開放投票 2022 hito流行音樂獎將在5月28日於台北小巨蛋登場,金曲歌后魏如萱(左)、徐佳瑩(右)30日出席記者會力挺,預告將以嘉賓身分開唱。(Hit Fm聯播網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30日電 2022 hito流行音樂獎將在5月28日於台北小巨蛋登場,雙金曲歌后魏如萱和徐佳瑩現身力挺,預告將以嘉賓身分開唱,幽默結合兩人名字直呼「waa蛋你La」。 在今天hito流行音樂獎啟動儀式記者會上,由樂團麋先生、歌手閻奕格以現場演唱方式揭曉「2021 hito年度十大華語歌曲」獎項,並由主持人活力DJ阿娟公布最受歡迎系列獎項票選的「最受歡迎男歌手、女歌手、新人」入圍名單。 活力DJ阿娟表示,最受歡迎系列獎項即日起至4月13日開放投票,呼籲觀眾趕快投票,才能把自己喜歡的歌手送上小巨蛋舞台。今天還有兩名重量級嘉賓魏如萱和徐佳瑩現身祝賀,送上「waa蛋你La」匾額,預告兩人將在2022 hito流行音樂獎擔任演出嘉賓。

Read More

「OPEN BOOK教科圖書設計展」看見與你記憶中不一樣的教科書!

DFUN 首頁http://www.dfunmag.com.tw 「OPEN BOOK 教科圖書設計展」即日起至4月10日止。 你對教科書的印象是什麼呢?是那個學生時期的噩夢來源嗎?或是死板板的內容配上一眼都不想再看的內容?正在松山文創園區台灣設計館展出的「OPEN BOOK教科圖書設計展」可能會顛覆你的印象!策展團隊「美感細胞」近幾年推動美感教科書計畫與教育設計創新,以大眾學習記憶中具有共感的詞彙「OPEN BOOK」為主題,邀請大家走入展場、翻開課本,重新看見這個時代孩子們的學習風景。 配合著一起頒發的教科書設計獎,「OPEN BOOK教科圖書設計展」展出了共36 件令人驚豔的獲獎作品,由「共感、看見、想像」三個層次,打開教科書設計的樣貌與想像。首先從學習者的視角出發,開箱孩子書包裡的學習媒材,並透過使用數據的分析,看見各種學習的樣貌;接著透過 「教育調查」(Research)、「設計規劃」(Plan)、「設計執行」(Execution)、「檢查測試」(Check)的「RPEC」教育設計流程,呈現一本教科書的產製流程,帶領觀眾認識教科書設計的特殊性與必要性。 展覽透過「RPEC」教育設計流程,呈現一本教科書的產製流程。 我們特別請榮獲封面設計類特獎及由學生票選人氣獎的【食與節氣】客家語第二冊創作者賴盈媜、戴岑翰,為我們梳理他們設計這樣一本教科書的細節。【食與節氣】最引人注目的是它封面如刮刮樂般的刮刮膜設計,有趣的金色刮刮膜可以引發學生的好奇心,藉由猜測與討論,在刮的過程中認識底下以圖像呈現的客家十二節慶。 【食與節氣】客家語第二冊 by 賴盈媜、戴岑翰 兩人因一開始看見這個比賽時,離報名截止只剩一個月,想快點找出對他們而言都最有「fu」的主題,而因為以前一起合作過客家相關的文創設計,所以想做客家語的本土語言課本。賴盈媜負責將客家文化和設計結合在圖像中呈現,戴岑翰則專注在如何將學生的學習玩法結合進內容中。兩人原先即是在幼教領域認識的,一人為與兒童相關的設計背景、一人則為幼教背景,所以這次設計教科書選了離幼教領域較近的低年級課本。 【食與節氣】是他們從課綱中找到的主題,會選定它當主題是因為小朋友對「民俗節慶」和「飲食」多半會感興趣。在選定課本的主題前,需要注意不同年級適宜的學習領域,從中挑選可以呈現的圖片及元素,因為客家的節慶是從「美食」來的,所以便找出了每個節日都有它對應可吃的食物,食物就呈現在封面上。 能在學童心中留下直接印象的、最重要的封面,他們選擇了童趣十足的插畫,能呈現一眼看上去的感受,而非一個有具體故事的畫面,賴盈媜解釋道:「它可以拆散成各種單獨的形式,像是一個紋樣,一個客家本土的紋樣。」傳統務農客家食物多為米製品,沒有過多的調味或裝飾,食物以原材料色為基調,搭配木質容器與桌面,整體以大地色系象徵客家文化扎根於土地的精神。 封面還有另外一些別具巧思的部份,【食與節氣】拿掉了課本外常常出現的班級姓名欄,讓學生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自由落款,也希望可以變成學期初老師帶學生的活動之一;它的封面也是首次有客家語的課本在封面呈現四縣、海陸兩種標音;前面提及的金色刮刮膜底下有從元宵開始一年中的所有節慶,可愛有趣的設計也讓它獲得「評審團」的芳心,奪下了人氣獎。 【食與節氣】客家語第二冊 by 賴盈媜、戴岑翰 對於得到這個第一屆頒發的獎項,戴岑翰提這麼說道:「將客家文化結合教科書封面設計,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嘗試,而且有意義的事情。未來會持續投入語客家相關的教育、文創設計,持續將文化美感融入各個領域中。」 除了【食與節氣】外,「OPEN BOOK  教科圖書設計展」展出了更多不同凡響的得獎作品,當中不少別出心裁的設計值得親臨一看。其中「學習設計類」的得獎作品,更是已經上市或通過教育部審定之教科書產品,展覽也提供深入解析,這些獲獎教科書的設計如何突破創新,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及體驗。本展覽是近年台灣教科書設計研究及創新成果的一個綜整呈現,對教育設計、教育創新有興趣的朋友不容錯過。4月10日前,「OPEN BOOK  教科圖書設計展」於台北松山文創園區台灣設計館04展區展出,免費參觀。 現場展出近年台灣在體制內外推動「美感教科書」歷程。  

Read More

生活中的小觸動

摘自《南市青年》流行創意文誌第377期 撰文/李泳昕(德光高中國中部) 夜已深,雨水連在一起,掛在我的眼前,道路上的車輛發射出微亮的黃白光,一位臉上布滿皺紋的老人走到全身已浸濕的流浪狗面前,抱起牠,將牠放置於不太堅固的長椅上,為牠蓋上自己身上唯一的那件衣服,自己坐在樹下淋著傾盆大雨,那一幕,觸動了我的心。 狂風捲起暴雨像無數條鞭子,重重地打在屋簷上,那是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剛上完補習班的我,拖著疲憊又沉重的腳步走出大門,在等母親來接送的同時,我的視線落在一隻嬌弱的流浪狗,牠睜著那無辜的大眼睛無助的看向四周,但周圍路過的行人卻好似沒看見般直行走過。 而就在我準備走過去時,我看到一位老人將牠抱起,放在疊了好幾張報紙的長椅上,幫牠把身上濕漉漉的雨水擦拭掉,接著將牠包裹於身上唯有的衣服裡,眼眸充滿著溫柔。 老人的眼裡滿是憐惜,映照著流浪狗的無助,老人的出現彷彿一縷希望之光,讓流浪狗有活下去的力量。 一直看著這一幕的我,眼眶早已泛著淚水,想到曾經我也曾失落無助,受到旁人的鼓勵與協助,讓我堅持下去,而沒有因此墜落谷底。 在現今時代中,總會有許多人是需要幫助或協助的,但人們常因心存著:「這不關我的事」或者「他自己可以處理,不需要我們的幫助」等想法,而讓很多人失去了再次振作的契機。 為別人點一盞燈,照亮別人,也照亮了自己。很多人不願去幫助、協助他人,更甚者也可能對別人的求助冷眼旁觀,但當我們願意幫忙他人時,也等同於讓自己學會處理事情的方法或是更明白生活中的許多道理。 施比受更有福,如果你有這個能力施予給別人,那麼你就會了解比起他人,你更有能力。生活中總是會有著大大小小的事情,雖然我看到的這一幕只是一件日常小事,但它卻讓我感動不已,也讓我學會如何對待需要協助的人。

Read More

佼佼初為人父 隋棠傳授育兒經

  黃子佼焦慮要當奶爸,身為3寶媽的隋棠以前輩之姿傳授7年育兒經驗。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黃子佼焦慮要當奶爸,身為3寶媽的隋棠以前輩之姿傳授7年育兒經驗,要安全至上,但只要選對「神隊友」獨自1打3也沒問題,倒是對威爾史密斯在奧斯卡頒獎台上動手,她則表示,保護家人可以用別的法,任何暴力都不對。 隋棠29日出席代言活動,被問到威爾史密斯的掌摑事件時表示,藝人都被訓練到把面對訕笑、侮辱、嘲笑、揶揄不為所動,當成工作的一部分,玩笑如果越線了,被開到家人身上,「我也不能接受。」 但隋棠認為,任何形式的暴力都不對,像威爾史密斯的狀況,已經上台了,如果不是出手,而是動嘴表達被冒犯及原因的話,「我覺得也滿好的滿清楚。」 升格當3寶媽還可以重拾拍戲工作,隋棠在生活與工作之間優雅達到平衡,面對即將當上新手爸爸的黃子佼的焦慮,也以前輩之姿大方分享自己育兒的理念及堅持,提醒黃子佼,務必當老婆的「神隊友」,一切安全至上,也不忘感謝自己的老公讓她1打3也沒問題。

Read More

溫暖的人 

摘自《南市青年》流行創意文誌第377期 撰文/楊芝瑤(南科高中) 到了高中,開始有人在對我的評價中,寫下了「溫暖」二字,我是開心的,因一直都想成為一名溫暖的人,這樣的想法似乎在價值觀建立之初就已在體內生根,且因每一次幫助別人所獲得的喜悅,溫暖苗木逐漸茁壯。 記得一位好友感性地謝謝我給予的溫暖,那是一次她傷心時,我對她的關心。暫且放下冰冷的問題,我不顧一切擁抱了落寞的她,再低聲詢問她心情不好的原因。 我對她溫暖擁抱及柔聲安慰,即便對已發生的事情無能為力,卻能使悲傷的人獲得些許平復,並成為了一部分重新出發的助力。 她那麼說之後我才明白,原來成為溫暖的人是如此簡單,懷著一顆柔軟的心去包覆那些傷痕累累的心靈,抱持著最純粹而簡單的善意去關心身邊的人。 很多人並不是缺乏能力,而是失去了重新站起來的勇氣,他們需要的並不是建議,而是一個能接住他們破碎的心的懷抱,需要的是溫暖的澆灌。 另一次的溫暖,則是那位好友讓我感受到的。我考了極差的分數,拿到考卷的瞬間我的眼眶就已泛紅,在一片驚訝靜默中,她抱住了我,帶我走向遠離人群的樓梯間,我哭了整個午飯時間和午休,而她就這麼陪著我待了整個中午。 那是全身冰凍的感覺,在拿到考卷的當下,明明知道自己考差的原因,也明白該怎麼調整,但鮮紅的數字長驅直入,我自以為堅強的心理防護瞬間瓦解,失去了光似的,沉入了宇宙無盡的黑暗。 所幸有她,簡單的擁抱便使我在自己的哭泣聲中尋找到了接受結果的這條路。隨哭聲漸歇,我拾起了內心崩落的磚瓦重建自信,她無聲陪伴的溫暖融盡了冰冷,給了我看向遠方的勇氣。 人與人之間就是如此神奇吧!我們的悲喜並不相通,卻又能感受到他人些微的情緒波動,我懷著善意與他人相見,而他人也攜著善意將我拉出泥淖,社會上的人們或許也是因此而得以維繫情感的吧! 然而,世界和人心從來就不是只有善,算計和競爭使得人心動盪,也不斷推著這個世界顛躓前進,但這樣的前進又是構築在多少人的痛苦中呢? 惟有靠著一群群懷著一腔溫暖且不吝於分享的人維繫著罷了,關懷他人的人從中獲得喜悅,而被溫暖的人獲得救贖,我們可能是被溫暖者,亦可能是溫暖人者,如此反覆循環,得以使這個世界永恆保有一盞象徵著希望的光芒。

Read More

做工仔人

摘自《南市青年》流行創意文誌第377期 撰文/阿龍(修繕達人,有20年工地經驗。左手拿工具,右手拿筆桿,能做工也能寫作) 破曉,惺忪的眼皮猶如新生兒般的自然睜開,換上一套乾淨卻附著五顏六色的防水漆工作服,準備八點要到達今天的工地。大家好,我是「做工仔人」,我叫「阿龍」。 耳熟的廣告台詞:「明阿早的氣力甲你傳便便─保力達B。」是許多勞工兄弟醒腦的黑咖啡。在工地裡,龍蛇混雜,什麼類型的人都有,大家到此討生活,共同的目標就只有一個:求一個安穩。然而「希望」猶如去污的肥皂泡泡,「現實」則像鑄鐵的擋土牆。 自經國先生的十大建設至現今台積電的南科擴廠,歷經五十年後的無名英雄,就是這群螞蟻雄兵的勞工兄弟。 呼吸道彷彿假日的雪隧,經常性阻塞,因為勞工朋友的權益,長期被在位者的壓榨,甚至剝奪,只有到了選舉,才在恍惚之間被捧上雲霄。 每週,全台各地總有勞安意外事件,但對於受害的勞工補償或補助,卻不成正比,因此,唯有希冀政府單位之法肅正,讓雇主更正視勞工權益,讓保險公司等相關單位提高補償。 勞工,就像大樹的樹根,而樹根誠如練武之人的扎根,而扎根好比海埔新生地的施工,因為唯有扎實、飽滿、堅固,海埔新生地才不會下陷,而勞工就是需要福利的滋潤才會扎實,需要保障的灌溉才可飽滿,需要未來的培育才能堅固。 做工仔人,常被視為社會的最底層,但也因為做工的人的汗水,成為了今日101大樓和台積電的黏著劑。 民國91年已在建築業打滾的我,嗅出各種工班在未來必定會斷層的跡象;原因很簡單,因為在工地,我沒有看到年輕人。當時我身邊就有一個溺愛孩子的「寶媽」,拾不得孩子吃苦,寧可叫他去做大樓保全,月薪25,000,還需要輪班,也不願讓他去做工(註:當時平均日薪是1,100,重點是可以學到技術)。 日曬雨淋,對做工的人而言好比是買一杯連鎖飲料店的青茶,稀鬆平常;但,偏偏年輕人無法承受。 做工,是一般認知觀感下最底層討生活的階級,其實,跟一般上班族最大的差別,只有一天下來的服裝,一個乾淨,一個污濁。 建築,是傳產的龍頭,這群替龍頭鋪路的基層工人,卻被很多人視為蛇尾;台灣諺語曾說:「工字,不會出頭。」直接影響台灣人的教育觀念和思維,加上「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傳統思想,長期掩埋了「行行出狀元」的事實。 扛米袋的王永慶、摸化學原料的許文龍、當黑手的郭台銘,就是做工的表率。每一位做工的人,都是獨立專業的經理人,整合起來才能創造一件偉大的作品,再次呼籲政府,重視勞工權益,才能孕育下一個張忠謀!

Read More

走過霸凌歲月

摘自《南市青年》流行創意文誌第377期 涂佳榮 撰文/《南市青年》編輯室 沒有傘的孩子,只能不斷奔跑;而沒有父親的孩子,則必須更堅強。 台灣青年社會服務推展協會秘書長涂佳榮,投身社福界多年,擁有國內及海外社福資歷,在舞台上以專業姿態教育青年志工,並期許青年們投身社會服務,為弱勢族群點一盞燈,也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 該協會自2009年創立以來,投身各類服務已歷十三年,最艱鉅一次任務是投入莫拉克風災的救災行動,涂佳榮邀集全國青年上百人,一行人浩浩蕩蕩進入災區,人數雖多,卻相當有秩序,協助災區的物資搬運及清理環境等工作,從高雄旗山一路往南至屏東林邊。 涂佳榮在社福界已十多年,問他為何走入這一行?則與從小的環境有關。 時間回溯到童年,父親的提早離去,讓他與母親的生活發生巨變,此後,面對一連串困境,他必須提早成為一名「小大人」。 十歲那年,涂佳榮的父親因病辭世,當年的他還懵懵懂懂,只知道明天開始爸爸就不在了,家裡只剩他和媽媽二人。堅強的母親帶著他生活,靠著在市場賣菜撐起家計,即使再窮,也要把孩子養大。 「隔天就要繳學費了,還不敢跟媽媽講。」涂佳榮知道家裡沒錢,連繳學費也不敢說,時常等到最後一天才講,那時媽媽就東湊西湊,或向人借錢、或變賣東西,最後總能湊出一筆學費讓他拿去學校。 然而學校生活則是另一場夢靨,一些品行不好的同學常欺負他「沒爸爸」,時而調侃嘲笑,時而動手捉弄,涂佳榮若反抗,則免不了一陣扭打,或被多名同學圍毆,自己也不敢告訴老師,因害怕事情曝光會被媽媽知道,只能暗地流淚。 他就這樣「哭」著長大。 「慶幸自己沒有變壞。」涂佳榮說,許多被欺負的孩子長大會變壞,他則沒有,反而更能體諒受苦中的人們,他自高中開始擔任志工,從中找到成就感與生命價值,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在一次義賣之中賺到一萬多元,全數捐助弱勢。 一路走來很不簡單,涂佳榮出身弱勢,從參加志工到考取大學社工系,更進一步取得非營利事業管理系碩士學位。 他認為「所有的安排,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或許成長過程中的挫折,是把將他導向社工之路的最大資糧,讓他更體會弱勢者的處境。過往的辛酸都是助力,澆灌他的社工之路,持續不斷。

Read More

摑掌後 威爾史密斯向克里斯洛克致歉

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的摑掌事件驚動好萊塢,威爾史密斯公開道歉,據稱威爾和克里斯洛克已和好。 (路透檔案照) 本報記者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非裔男星克里斯洛克在奧斯卡頒獎典禮拿威爾史密斯老婆光頭造型開玩笑,護妻心切的威爾史密斯氣得衝上台呼了他一巴掌。威爾史密斯昨天發出聲明致歉,據稱威爾史密斯和克里斯洛克已言歸於好。 威爾史密斯寫道:「所有形式的暴力都是有害且具破壞性的。我昨晚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的行為令人無法接受也不可原諒,拿我開玩笑是工作的一部分,但拿潔達身體狀況開玩笑讓我無法忍受,我反應太情緒化了。」 「克里斯,我要公開向你道歉。我越線了,我錯了。我感到不好意思,我的行為沒有表現出我想成為的那種人。在愛和善意的世界裡,沒有暴力的容身之地。」 「我也想向影藝學院、節目製作群、所有的出席者和全世界的觀眾道歉。我想向威廉絲家族和我的『王者理查』大家庭道歉。我深感遺憾,我的行為玷汙了我們所有人原本美好的旅程。我還在努力中。」 英國「獨立報」報導,事後吹牛老爹告訴名流八卦網站PageSix,「已經沒有問題了,事情過去了,我可以證實這一點」;並說,「沒事了,他們還是兄弟」。 不過吹牛老爹顯然沒有說清楚,威爾史密斯和克里斯洛克兩人到底如何言歸於好。

Read More

屏東電影節首獎 三層仔 義大利亞洲電影節入選

屏東電影節首獎「三層仔」於枋山藍皮解憂火車劇照。 (記者毛莉翻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2020屏東電影節首獎「三層仔Mango meets meat」,講述祖孫3代記憶中的味道,在義大利亞洲電影節脫穎而出,成為唯一入選的台灣電影,將與22部電影於義大利展出。 屏東縣府表示,第1屆Pramana亞洲電影節在義大利南部卡拉布里亞舉行,為非競賽類影展,主要是為推廣東方電影與文化,並且破除西方人對東方大量錯誤的刻板印象。 縣府表示,這次「三層仔Mango meets meat」從300多部國際電影作品中脫穎而出,是亞洲文化電影受到肯定,也是屏東電影節活動開辦以來,首次獲得國外認可的短片作品。 縣長潘孟安表示,屏東電影節辦理初衷即在培育影視人才,提供創作競賽平台讓影視從業相關人員有一展長才的機會與累積創作能量的經驗,感謝「三層仔Mango meets meat」導演楊孟桓的努力,也讓國際再度看見屏東。 縣府表示,「三層仔Mango meets meat」是來自屏東縣長治鄉的楊孟桓所製,於2020屏東電影節奪得首獎、最佳攝影、最佳導演及最佳男主角獎項,是當屆電影節最大贏家,劇中男主角為了父親記憶中的滷肉滋味,辛苦找尋爺爺的滷肉獨門配方,在尋覓過程中,品嘗了3代男人記憶裡的甜鹹滋味。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