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楓告別式 張小燕楊貴媚送別

金馬影帝常楓6日夢中辭世,享嵩壽100歲。16日在台北市立第二殯儀館舉行告別式,藝人張小燕(前)等人都到場送別弔唁。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16日電 金馬影帝常楓6日夢中辭世,享嵩壽100歲。常楓兒子常忠漢今天在告別式表示,演戲是父親的生活與生命,20歲迷上就是一輩子,雖然不捨父親,但相信父親已在天上和母親團圓。 常楓不只是金馬獎、金鐘獎最佳男主角得主,也獲頒金馬終身成就獎與金鐘特別貢獻獎,96歲時還演出名導蔡明亮短片作品「月亮樹」,是演藝圈「常青樹」代表之一。他6日在夢中安詳辭世,今天舉辦告別式,文化部長李永得、主播陳雅琳、藝人張小燕、楊貴媚、屈中恆等人都到場送別。 常楓兒子常忠漢特別從美國返台送別父親,他代表家屬致詞表示,父親為人低調,百歲壽宴前就離去,很有父親的風格,演戲對父親不只是工作,更是生活與生命,20歲迷上演戲,迷上就是一輩子。 常忠漢表示,爸爸不只是軍職老兵,也是台灣戲劇圈的老兵,一個文藝工作者逐漸淡出舞台,印證老兵不死只會凋零,「但記憶永遠在你、我的心裡。」 常忠漢表示,母親去年過世,爸爸不便到場,但爸爸曾和母親說「很快就去看妳」,如今爸爸媽媽在天上團圓了,「爸爸是無懼生死的人,我跟妹妹不捨,但以他為榮,謝謝大家讓我父親生前、離世後都熱鬧開心,在此慶祝爸爸燦爛亮眼的一生。」 李永得稱讚常楓作品為觀眾留下深刻記憶,是實至名歸的雙金影帝。蔡明亮今天讚譽常楓活到老演到老,對社會貢獻極大,「很了不起。」 楊貴媚表示,先前安排蔡明亮與常楓合作,當時相談甚歡,也難忘常楓年紀雖大但心態年輕,「謝謝他為演藝圈做了很大的貢獻。」屈中恆則透露之前因合作與常楓結緣,近兩年都會吃飯見面,今天現身送最後一程。張小燕則低調不受訪。

Read More

第二屆「蕭勤創作獎」獲獎人蔡獻友個展巧妙運用素材

第二屆「蕭勤創作獎」獲獎人蔡獻友,使用中國傳統的「墨」素材,試圖發現更多被隱藏或忽略在文化裡的美感可能性。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第2屆「蕭勤創作獎」獲獎人蔡獻友,訂19日起在蕭勤國際文化藝術基金會推出「微物論」─蔡獻友個展,蔡獻友這次展出作品共45組,橫跨多組深具研究性質的創作系列,作品充分顯露出蔡獻友對於創作媒材的高度挑戰與實驗性,備受關注。 展覽主題「微物論」─蔡獻友個展中,主題的「微」字:一方面反映出他所處的世代藝術面向與體現當代藝術洪流中的逆向藝術洄瀾;同時「微」字也聯結英文「Fine」意涵,隱喻他在作品中精微的藝術語彙與創作意識;展出作品裡,可以清晰看出蔡獻友持續展示他所處世代的藝術面向,及如何在當代藝術洪流中體現與察覺自己。 特別的是,從1985年的「墨結晶」系列,他就一直延續與嘗試不同「物」的實驗直到今日;該系列作品使用中國傳統的「墨」素材,試圖從文化中挖掘出另一種美,期待藉由不同材質的介入延展,去發現更多被隱藏或忽略在文化裡的美感可能性。 蔡獻友說,對於墨的實驗,他透過對「物」的不斷的實驗與探究,從單一材料的多種「相遇」,讓材料藉由「過程」,進而呈現出「物」的多義性,同時發展出個人獨特的象徵符號與東方文人精神的所在性。他在專注的「過程」中,發現在「剎那」裡實證了自我生命與自然的心靈對應。

Read More

布袋戲傳習中心興建中 台灣意象可望走向國際

打造雲林文化觀光新亮點,張縣長陪同文化部蕭次長巡視布袋戲傳習中心工程進度。 (記者劉春生攝) 記者劉春生/雲林報導 雲林縣積極規劃的「布袋戲傳習中心興建工程」開工至今近一年,日前文化部次長蕭宗煌率隊訪視,由張麗善縣長陪同視察工地,蕭宗煌鼓勵縣府積極推動工程進行,並將在必要範圍予以協助。 縣長張麗善表示,布袋戲傳習中心基地位置,原為閒置虎尾空軍基地,經爭取後國防部同意釋出土地讓地方政府開發使用,此案歷經發想、先期規劃,土地撥用程序、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評估等流程至今超過十年,期間克服諸多困難,除獲文化部核定補助新臺幣五億元,補助金額為「推動藝文專業場館升級計畫」補助款之冠,縣府亦積極籌措財源,自籌五億餘元,致力將傳習中心打造為雲林文化觀光新亮點,感謝文化部長官率隊關心,相信中央、地方共同合作,推展台灣重要的布袋戲文化。 張縣長在會議上指出,興建布袋戲傳習中心,縣府力求工程進度,因此在物價調整費用及為推展此案進度引進移工等策略,為目前亟需中央給予協助;蕭次長也在會議上允諾儘速協助此案,中央與地方攜手讓重要的布袋戲傳習據點,儘速完工。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近年除提早製作布袋戲大師鍾任壁、黃俊雄大師紀錄片、營運促進民間參與案件外,在軟體營運籌劃也邀請前台北偶戲館館長、偶戲專家,許嘉芬藝術總監進駐籌劃布袋戲傳習中心,針對整體傳習、表演、展覽等進行籌備,以銜接工程完工後開館營運。 今年度也與戲曲學院合作,將制訂布袋戲教材、課程等,讓布袋戲的藝術教育,未來能與布袋戲產業結合,並扣合觀光資源,讓「布袋戲文化產業園區」成為布袋戲創新基地。縣府指出,雲林為布袋戲原鄉,縣內具有完整的洲派、閣派布袋戲發展系統,並擁有全國最多的一百二十八團布袋戲立案演藝團體及三布袋戲片場,縣內校園布袋戲植根推廣學校普及率亦高達三十五%;透過布袋戲傳習中心興建,對增進縣民文化休憩空間、推廣布袋戲傳統藝術及偶戲產業發展具其必要性,也希望透過布袋戲傳統文化與國際偶戲藝術接軌,讓布袋戲文化由「臺灣意象」走向國際舞臺。

Read More

大疫之藝 ─ ─ 讀周天黎《生命之春 ─ ─ 封城之後》

作者:江之遠 編者按:值此香港新冠疫情嚴峻、牽動海內外華人社會情緒焦慮之際,特編發資深媒體老總江之遠博士的一篇文章,和中國當代大藝術家周天黎先生的一幀大作《生命之春——封城之後》。以示慰問力挺之意。 一個真正的藝術家在社會重大的現實災難面前,會透過其深刻的文化哲思和悲憫情懷,以豐滿的精神價值,賦予作品具有靈魂層次上的意義,並穿透時空感動一代一代的人們,鼓舞人類不斷地去拓展生命精神的自由天地。  ——周天黎 周天黎 生命之春一一封城之後 180cm X 97cm 2020年 「巨大的天災人禍、人道困厄,總會深深地牽動著藝術家的思想與情結,為之痛,為之悲,為之怒,也為之鼓舞,為之沈思,為之呼喊!」周天黎先生在武漢封城之際曾這樣寫道。坦率地講,中國美術界有名氣的畫家很多,如果說周天黎有什麼特別,因為在於周天黎就是周天黎!可以說,她的繪畫往往是一種生命形式的體現,她的澄懷觀道和價值信念使她的存在本身,已是一個重要的文化現象。 加繆說得好:「沒有現實,藝術什麼也不是;沒有藝術,現實也微不足道。」一定意義上說,藝術史也可以被看做是人類史。對於一位大藝術家而言,作品思想內涵的重要性無可替代。而重大題材的藝術創作,其終極旨歸是建構人類的精神史詩。周天黎先生是中國畫壇少數跨過歷史局限,敢於將中國繪畫無限的類相複合完全置於主觀情思再造的卓越者,作畫時似乎本能地聽從於她豐富的想像力,表現手法也天馬自行空,不受各種程式化的束縛。她用一幅幅原創性作品和完備的思想藝術之理論體系,對中國傳統繪畫進行了拓展性的繼承與發展。如這幅沈鬱厚重的紀念碑式的大作《生命之春——封城之後》,在生生死死中,法則靈變,融入綜合理性與豐滿感性的內在堅守,具有岩畫般質感和浩蕩入溟闊的深遠,在審美敘事層面上,反映出當代中國一位傑出人文藝術家在震驚全人類的大疫之下,對人世滄桑的所思、所感、所悲、所憫,詮釋赤子之心,陶鑄大愛情懷,為歷史立傳,為民生立心,藝術地表現了人類在文明進程中跋涉的艱辛。沒有良知情懷和面向歷史、社會的使命意識,無以畫出此畫而領一時之峻。 藝術作品其實也是藝術家精神境界和思想格局的一種體現,因此,藝術家站位的高度與文化思想內涵的腹笥豐盈甚為重要。作為一位特立獨行、自成一派的著名花鳥畫家,周天黎先生以大視野、大格局的人文張力構圖造型;以批判現實主義的藝術風格;以強烈的人類意志和人道主義的藝術理念;以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優秀的道義元素,以感時憂世的創作態度;以塊面、線條、變形、光影及象徵、隱喻、寓意、抽象與寫實、古典與現代等多種中西融匯的藝術表現手法;映照出了武漢疫區內人們的擔憂、希望、冷靜、堅強、嚴峻、豁達和尊嚴。也呈現出畫家對於生命的熱愛與對藝術最高境界的追求。 周天黎先生早年就指出:「東方藝術的心物關係與西方藝術所追尋的人文內涵是有共通的。」八面來風,一元通匯,無問西東,藝在道中:反思與砥礪,黑暗與光明,死亡與重生,撼人心魄。貌似柔弱裡豎起的堅脊傲骨,肅穆崇高,一牆怒放的春花在氣韻生動中鳴奏出磅礴大氣的生命頌歌,從傷感陰鬱到明晰鮮亮,人文情懷與天地精神得到極妙的結合,超越時空,營造出了畫家想表達「風雨摧不垮,苦難中開花」「藝術至寒時刻也有其鋒芒」的藝術意境,蕩漾著人文藝術的魅力。 感覺到畫家畫的不僅僅是景色,她畫的是她自己精神深處的一種豐富的情感,通過藝術想像演繹著她的情緒。真正傑出的藝術家都珍惜自己的才華和作品,而且,不管是對人類的愛,還是對藝術的愛,都是充滿虔誠的。畫到這裡,畫家精神世界裡最理性最激昂的那部分都被調動起來,並且毫不妥協地高高揚起。那種永恆積極的人道主義力量使其具備了世界級經典藝術作品的綜合要素,標誌著中國花鳥畫在直面人生、表現現實災難方面的可喜成就。 藝術家對生命哲學的思考,對靈魂的追問,也是對自身藝術信仰的一種篤誠。周天黎先生是一位思想型大藝術家,透視她倔強的藝術生命和對現實世界的感知立場以及深度體驗,當藝術家的情思不再是個人命運的喟歎,而是對蒼生大地的悲憫,便能昇華為一種新的境界。在人類的整個文明體系中,人文藝術在某種程度上,往往為人們重新審視和理解大災大難的意義,創造了空間。也因此,在人類文明裡面,是具有不朽特徵的、能傳承不滅精神意志的物質載體。卓越的藝術品是屬於全人類的,藝術史將證明這幅見證時代的藝術作品之歷史意義和文化價值。 (原刊2020年05月16日《美術報》)

Read More

英國團隊分析社群現象 美照使中國建築聲量大增

DFUN 首頁http://www.dfunmag.com.tw ▍英國研究團隊Design Bundles最近發布他們最新的研究,分析了中國大陸幾個具代表性建築,並比較了每個建築在Instagram上所擁有的標籤量,給這些代表性性建築排了一個名次。 其中,萬里長城在Instagram的標籤量為414,417則,排名第一,標籤為#greatwallofchina,這個有數千年歷史的景點,每年接待近1070萬遊客,緊隨其後的是北京故宮,在# forbiddencity 標籤下有361,715則貼文。故宮的正大光明大殿、庭院和堅固的城牆每年固定吸引著1400萬多名遊客。 而北京頤和園在Instagram上以#summerpalace的標籤則有185,763,位居第三。這座美麗的建築因其在自然景觀中的位置,加上樓閣、大廳、宮殿和寺廟等等,不可思議的美感吸引不少遊客在這裡拍照打卡。 而排名第四的天壇,在Instagram上有105,048則發文,標誌性的藍色寺廟與石灰岩的樓梯,使遊客在社交軟體上拍攝了許多美麗的照片,並且使用#templeofheaven的標籤。 排在第五位的是上海中心大廈,則有102,262個貼文標籤#shanghaitower,與前四名不一樣的是,這是榜單上現代建築中排名最高的,這座有玻璃窗的建築在夜間亮起時,往往能讓遊客拍出美麗的照片。 排在第六位的是北京天安門廣場,在Instagram上以#tiananmensquare的標籤發佈了73125則貼文。金茂大廈排名第七,有24,771個標籤是#jinmaotower貼文。而中央電視臺總部排在第八位,有2127個貼文,標籤是#cctvheadquarters。 在分析這項研究時,Design Bundles的發言人評論說:「從榜單上可以看到古代和現代建築的混合,這意味著有很多建築現在是以可以提供給遊客拍照機會出發的,但每一個建築也都具有自己獨特的特點,從上面看得出,現在無論是自拍,還是拍攝藝術性的照片,這些照片中的建築都要可以看出該地的歷史、文化脈絡。」  

Read More

情人節分開過 孫協志夏宇童偷放閃

《明星許願池》15日元宵節開工錄影,一起吃湯圓慶元宵。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明星許願池》15日元宵節開工錄影,孫協志被問情人節怎麼過?王仁甫要夏宇童「一起說」! 《明星許願池》主持人孫協志、王仁甫與特別來賓夏宇童、何蓓蓓及馬力歐開工錄影,一起吃湯圓慶元宵,直呼開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王仁甫還說,要不是開工錄影差點忘記是元宵節。 被被問到情人節,王仁甫連忙說,已經是老夫老妻了,跟老婆季芹只有過「38」婦女節,已經沒有在過情人節了,話鋒一轉,問起孫協志時,王仁甫更是「出手」要他們2個夏宇童跟孫協志一起回答,結果孫協志說:「跟製作單位一起過」;夏宇童則回答:「劇團排練」,超不一致的答案,讓孫協志與夏宇童同時傻笑,但也冒出粉紅泡泡,現場氣氛歡樂。

Read More

北港愛情微電影推續集 有村上春樹在車上的FU

「北港愛情微電影」續集,台版「在車上」有村上春樹的詩意。(記者劉春生攝) 記者劉春生∕雲林報導 雲林縣文化觀光處繼前年推出媲美韓劇愛的迫降的「北港小鎮愛情微電影」,許多網友敲碗是否有續集,今年再度推出《相癒北港‧希望嫣然》2022愛情微電影,滿足網友們願望,劇情絕對出乎意料外,等著大家點擊觀看! 《相癒北港‧希望嫣然》2022愛情微電影於2月14日情人節當天全球首播,劇中配樂搭配由林隆璇、林亭翰父子檔攜手創作的「北港小鎮」歌曲。劇中主角們年少時期譜出一段純純的愛戀,一同品嘗北港巷弄美食、遊覽北港百年藝鎮「燈會原鄉」的老街巷弄與建築、華燈初上的燈會,不料事過境遷,兩人最終與和自己相伴一生的伴侶舊地重遊,無意之間的碰上面,但沒有直接的打招呼,只是互看了一眼,彼此輕輕的點頭及微笑,道出各自安好,就是最好的祝福。 2020北港小鎮愛情微電影劇情主軸圍繞「生命洄游,吉慶團圓」,2022微電影續集最終雖有情人未能終成眷屬,但想告訴大家「讓相愛的每一步,點亮彼此安好的幸福」,即便最終無法像飾演愛的迫降孫藝珍及玄彬最終在今年即將步入禮堂,但我們依然能互相祝福,願對方往後的日子能幸福快樂。 此次製作團隊由一群平均年齡30歲的年輕人,製作費不到10萬,拍攝10小時,從前置到完片僅僅3天,小成本大製作,用最少的資源發揮最大效應,更再度由文觀處長陳璧君帶著處內同仁飾演劇中的重要角色,一顰一笑真情流露且毫不造作,有網友大讚:年輕導演功力不錯,劇中演員細膩情感的微妙處理,好比當前最紅的電影「在車上」,將村上春樹小說中那種孤獨、疏離、迷網、無可奈何的情緒掌握的剛剛好!

Read More

曹雅雯獻唱嘉慶君 陳亞蘭挑戰RAP

陳亞蘭攜手歌后曹雅雯獻唱《嘉慶君遊台灣》的主題曲。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陳亞蘭攜手歌后曹雅雯獻唱《嘉慶君遊台灣》的主題曲,挑戰30秒內唱111字RAP,還笑稱曹雅雯的金曲歌后是獲得皇帝加持。 《嘉慶君遊臺灣》定檔2月24日台視晚間八點檔播出,陳亞蘭邀請金曲歌后曹雅雯跨刀演唱主題曲〈嘉慶君〉,並合唱片尾曲〈遊台灣〉。陳亞蘭透露,之前在《天龍傳奇》就有邀約武雄老師填詞,寫主角的歌曲,這次武雄老師推薦張三老師製作,進而邀請曹雅雯擔任主題曲與片尾曲的演唱者,「沒想到邀約後3天,她就得到金曲歌后。」陳亞蘭也笑喊曹雅雯拿金曲是有「皇帝加持!」 陳亞蘭表示,自曹雅雯參與選秀節目比賽時就有關注,認為她有實力與才華,唱出台語歌曲的新境界,直到認識後,更發現她才華洋溢的那一面,此次《嘉慶君遊台灣》的片頭片尾曲,就是曹雅雯親自譜曲創作,唱出寶島的風光明媚與令人垂涎三尺美食文化,「她的唱功非常適合闡述這首歌,連曲都是她做的,片頭磅礡的氣場、片尾接地氣的氛圍,她都做得非常好。」 特別的是,她們倆在〈遊台灣〉挑戰30秒內可以唱111字RAP,陳亞蘭形容,一進錄音室才知道不容易,「我丟臉丟到家了,怎麼這麼難啊,是故意整人的吧!」在錄音室來回錄了10次左右才成功,但已是相當厲害,她也打趣稱下次要拱楊阿姨挑戰看看。

Read More

動力火車來了 528雄蛋開唱

樂壇雙人組合「動力火車」15日到樹林火車站,共同宣布將於5月28日在高雄巨蛋舉辦「都是因為愛」巡迴演唱會。(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15日電 動力火車今天宣布將於5月28日在高雄巨蛋舉辦「都是因為愛」演唱會。今天也正好是成員秋興生日,他被志琳笑虧想收到2條線驗孕棒(暗指有孕),秋興則笑回確診也是2條線。 動力火車今天在樹林火車站宣布將在高雄巨蛋開唱,回顧春節年假,志琳承認每天都吃東西,連宵夜都沒放過,因此胖了3公斤,現在連爬樓梯都會喘。秋興則說有克制吃甜點衝動,「沒有胖也沒有瘦。」 對於將在高雄開唱,秋興說,一直都希望在不同城市唱歌給歌迷聽,「中間經歷疫情的無奈,把很多原本的規劃都打亂,很感恩終於能有機會跟更多地方的歌迷相見。」志琳則認為高雄離家鄉屏東近,「有地主優勢。」 因為今天正好是秋興生日,唱片公司特別準備壽桃慶生。被問到想收到妻子送什麼禮物,秋興笑稱「愛的抱抱」,卻遭志琳虧應該是想收到2條線的驗孕棒,讓秋興再開玩笑回:「以為我不知道?2條線就確診了。」 對於生子,秋興表示持續讓中醫調理,與太太都保持順其自然態度,盡力維持生活甜蜜感,但也說如果有好消息,一定會和粉絲分享。動力火車「都是因為愛」高雄場演唱會將於3月12日中午12時開賣。

Read More

媽的多重宇宙 金馬奇幻影展開幕片

金馬奇幻影展將於4月8日登場,演員楊紫瓊(中)主演的「媽的多重宇宙」作為開幕片。(金馬執委會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15日電 金馬奇幻影展將於4月8日登場,開幕片是由楊紫瓊主演的「媽的多重宇宙」,閉幕片則是名導侯孝賢首部監製影集,由李康生、謝欣穎,還有張艾嘉客串的「良辰吉時」末3集。 「媽的多重宇宙」由「屍控奇幻旅程」丹尼爾關、丹尼爾舒奈特雙導再次合作,由楊紫瓊化身「最強老媽」拯救世界。 「良辰吉時」則是描述一個城市接連發生多起荒誕死亡事件,從老死、病死、自殺、他殺、意外到不詳死因,各自獨立的7個篇章,卻有著微妙關聯。 影集由導演黃熙執導,並由金馬影帝李康生、謝欣穎、瑞瑪席丹、陳姸霏,及張艾嘉友情演出,還有楊祐寧、姚以緹、段鈞豪、薛仕凌、黃仲崑、林哲熹、白潤音等演員。 「良辰吉時」將於3月27日起在影音串流平台CATCHPLAY+、HBO頻道及HBO GO上架,金馬奇幻影展則會於4月17日影展閉幕當天放映最後3集,邀請觀眾在大銀幕一起追劇。 2022年金馬奇幻影展將於4月8日至17日登場,選片指南將於3月26日舉辦,並於3月27日正式開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