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衛服裝乘載職人過去未來 APUJAN 操刀制服設計釋出

DFUN 首頁http://www.dfunmag.com.tw APUJAN 近來各式品牌設計合作可謂一波接一波,這次替三十週年的中衛發展中心設計全新制服與周邊禮品,以可交互搭配的微型服裝系列,展現中衛團隊的活力與專業。 服裝款式包含休閒版型西裝外套、飛行夾克、 POLO 衫和短袖 T-SHIRT,色系上以沈穩的灰色與深藍色為主、黑色與白色為輔,融入 APUJAN 的奇幻元素於設計細節中,如西裝外套、POLO 衫上的「恐龍尾巴」象徵時間流逝、奇幻與想像的符號;飛行夾克、短袖 T-SHIRT 上的「紙飛機」則代表從無到有,欲飛向未來的職人心境。品牌團隊亦製作一款可搭配於服裝上的紙飛機造型胸針,增添細節。 除了制服系列外,中衛發展中心也與 APUJAN 於今年攜手推出〈品讀台灣味〉聯名茶禮包裝。禮盒外觀以書本為造型,繪本風格的封面設計結合不同視角的茶園景色——有從高空俯瞰整片茶園、雲層中飛行的紙飛機、孩子與貓在丘陵間奔跑的畫面;穿插星星、茶葉、太空船、翼手龍等元素於其中;禮盒內容物則由中衛團隊籌備收錄臺灣北到南六十款不同風味的茶飲,搭配茶葉地圖,像是翻開一本關於茶的故事書。 品牌創意總監詹朴表示,今年因疫情影響,團隊有更多時間待在臺灣,在開發品牌主線之餘,增加許多替臺灣各領域職人打造服裝的機會,透過這些合作讓服裝的影響面更多元,嘗試發送更多訊息。

Read More

鄭怡帶水餃探班郎姑 想演舞台劇

鄭怡帶著自家的200顆水餃到郎祖筠「春河劇團」探班。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當民歌天后VS.劇場天后,竟飄滿水餃香,原來是鄭怡帶著自家的200顆水餃到郎祖筠「春河劇團」探班,表明自己有機會也想嘗試舞台劇的魅力,讓郎姑豪氣允諾量身定做大劇! 實力唱將林俊逸(Sean)、賴銘偉(Yuming)聯袂主演郎祖筠「春河劇團」歌舞劇《好好愛我 青春追夢人 青春歌喉讚》,將於11月27日引爆桃園展演中心,由於疫情不能排練,壓縮到彩排時間,近期解封後,郎姑帶領團員卯起來「趕進度」,一天排練時間長達12小時,逢假日更是遠遠超過這時數。 「民歌天后」鄭怡身為大師姐,心疼大孩子們全神投入團練,特別從自家水餃店帶來200顆熱騰騰水餃,探班慰勞師弟林俊逸、賴銘偉,眾演員大快朵頤之際,立馬被「芳妮的小吃店」圈粉,讓鄭怡開心得合不攏嘴。 鄭怡笑說,旅居多倫多時,每晚最期待的主婦休憩時刻就是「追劇」,她人在千萬里外,卻與台灣零時差完全同步追劇。返台後,也投入戲劇的行列,電視劇《粉紅色時光》、《蓋酷爸爸》演出,令人耳目一新,近期則有瞿友寧導演的《愛的混混》即將上檔,她謙虛:「雖然在歌唱領域我有江湖地位,但來到戲劇界我就是個新人。」 鄭怡也表示,因票戲也演出癮來,遇到郎祖筠也超級興奮,直說很愛郎姑的作品,還自薦:「如果有機會很願意嘗試,讓我多元的演藝生涯可以更豐富精彩喔!」郎姑也頻點頭,表示有機會要為鄭怡量身定做開個大劇!

Read More

動力火車變裝開唱 放話殺很大

2021桃園萬聖城10月30日開跑,動力火車變裝開唱。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2021桃園萬聖城─瘋狂實驗室」將於10月30日至11月7日在桃園高鐵站前廣場熱鬧展開。活動開跑第一天,立刻迎來全台最High「變裝演唱會」,重磅卡司有動力火車、「鼓鼓」呂思緯、蕭秉治、朱俐靜、文慧如、陳忻月、黃霆睿、琳誼、PINKFUN都將變裝上場,邀請民眾一起「裝神弄鬼」,10月30日晚間7點準時炸裂全場! 有「行走的CD」之稱的動力火車,先前在金曲獎頒獎典禮飆唱,被網友讚爆,這次終於來到桃園萬聖城表演,眾所期待。因為疫情關係動力火車取消多場演唱會,現在終於有機會面對歌迷朋友唱歌,動力火車表示,會帶來多首經典合唱曲,期待聽到全場大合唱。至於變裝主題,動力火車說要保密到最後一刻,但絕對殺氣十足讓歌迷驚聲尖叫,也邀請歌迷親自到現場解密! 2021桃園萬聖城10月30日開跑,朱俐靜變裝開唱。 「力量女神」朱俐靜積極抗癌後復出表演,將在變裝演唱會上扮裝為《魔女宅急便》的琪琪,用最嘹亮的聲音溫暖大家的心。朱俐靜認為,琪琪勇敢面對、不氣餒的特質,與自己罹癌後的心境吻合,所以想帶著魔女精神,快遞美好回憶給觀眾,充滿正能量。 先前朱俐靜因為罹癌加上未入圍金曲獎,度過一段低潮期,她說藉著疫情休息期間,她細心照顧自己,讓心情和病情都在控制中,也很感謝歌迷朋友的關心:「謝謝大家的集氣,我還收到同樣經歷人生關卡的歌迷,給我訊息鼓勵我,覺得很感動!」 「變裝演唱會」由年代Much38台全程直播,無法到場同歡的民眾,可密切鎖定38台,在家也能同步感受Live演唱會的魅力!

Read More

新北府中15無限影展 姐妹世界首映

新北市板橋府中15放映院11、12月推出「無限」主題影展,其中《迷失安狄》深刻揭露跨性別者、外籍移工及聽障者等弱勢族群組合的多元成家概念,呈現馬來西亞社會底層現象,圖為該片劇照。 (新北市府文化局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板橋府中15放映院喜迎10週年,定11、12月推出「無限」主題影展,精選國內外佳作電影《揭大歡喜》、《男兒王》、《迷失安狄》,並邀請資深音樂人林強共同策展,精選其和侯孝賢、賈樟柯等名導合作之得獎影片,首次舉辦電影音樂會外,還有金獎女性導演周美玲編劇新作《姐妹》進行世界首映。 新北市板橋府中15放映院11、12月推出「無限」主題影展,試圖以性別翻轉觀眾對於愛情電影印象,圖為《揭大歡喜》劇照。 (新北市府文化局提供) 市府文化局表示,「無限」影展以跨越性別無限之愛為主題,選映知名導演陳宏一和劇場導演魏瑛娟首度合作的《揭大歡喜》,改編自莎士比亞的戲劇作品《皆大歡喜》,及挑戰全由女性演員詮釋「性別異同」角色,試圖以性別翻轉觀眾對於愛情電影印象。 去年榮獲金馬獎最佳造型設計的《男兒王》,描述中年失業父親,誤打誤撞成了風靡舞臺的變裝皇后,展開一段歡笑與淚水交織的戲劇人生;而《迷失安狄》,深刻揭露跨性別者、外籍移工及聽障者面臨的共同困境,透過性別、階級和身障等弱勢族群組合的多元成家概念。 新北市板橋府中15放映院11、12月推出「無限」主題影展,包括去年榮獲金馬獎最佳造型設計的《男兒王》。 (圖為《男兒王》劇照/新北市府文化局提供) 文化局表示,影展特別放映單元精選多部以「愛」為主題之影片首映,包括王希捷導演從影十年的首部長片《一家之主》,細膩表現夫妻、親友之間對「家庭」與愛的連結;台灣首映紀錄片《費爾的旅程》以父親跨國尋子的真實新聞事件為背景,見證「人與人之間的互助與關愛」不分國界與種族。還有同志音樂愛情長片《戀愛無名氏》及《酷蓋爸爸》,均首度於大銀幕首映。 文化局說,凡購買「無限」主題影展售票場次任3場,即可免費報名「林強電影音樂會」活動及集點抽好禮;滿6張票根還可參與館慶集點抽活動,符合資格者即有機會獲得館慶限定餐乙份。票券即日起於OPENTIX售票端點啟售。

Read More

傳藝進校園 布袋戲打頭陣 第一代女演師到原鄉

新北傳藝進校園,布袋戲第一代女演師江賜美(中)昨日率領劇團進原鄉烏來區德拉楠民族實驗小學示範推廣布袋戲文化。 (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府文化局結合學校課程進行推廣無形文化資產,邀請本市傳統表演藝術「北管」與「布袋戲」保存者共5組藝師走進校園,首站27日由戲海女神龍布袋戲第一代女演師江賜美,帶領三代同堂經營的家族劇團「真快樂掌中劇團」前進到原鄉烏來區德拉楠民族實驗小學,藉由保存者團隊精采示演與互動體驗等,讓學生了解表演藝術不是只存在課堂或書本,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新北傳藝進校園,布袋戲第一代女演師江賜美劇團昨日進原鄉烏來區德拉楠民族實驗小學帶領學童體驗學習布袋戲文化。(記者吳瀛洲攝) 德拉楠民族實驗小學六年級學生侯雅晴表示,布袋戲演出很有趣,雖然《武松打虎》劇中說的語言是閩南語,很多都聽不懂,但透過戲偶的動作,還是能融入故事當中,他覺得布袋戲裡面的每個角色都好像真實生活在我們身旁的人一樣,有好多不同的性格、個性。 戲海女神龍江賜美藝師帶領三代同堂經營的家族劇團「真快樂掌中劇團」前進烏來區德拉楠民族實驗小學推廣無形文化資產。 (記者吳瀛洲攝) 德拉楠民族實驗小學校長陳進德表示,這次市府文化局安排傳統表演藝術前進校園活動,讓泰雅族原鄉的孩子能透過藝師及劇團的操偶演出,接觸體驗傳統戲劇的藝術之美,也了解台灣多元文化的面向,對孩子而言是一次很特別的體驗。

Read More

連晨翔拍吻戲 先蹲跳200下

《一杯熱奶茶的等待》預告影片,連晨翔奮力擁吻吳子霏,卻差點撞歪她的牙齒。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由華文網路暢銷小說改編的愛情成長電影《一杯熱奶茶的等待》27日公布將於年底耶誕檔期上映,並釋放出第一支《傳情篇》預告影片,連晨翔吻戲大爆彩,奮力擁吻吳子霏,卻差點撞歪吳子霏的牙齒。 《一杯熱奶茶的等待》網羅了新生代偶像連晨翔、吳子霏、周予天,以及剛入圍今年金馬獎最佳新人潘綱大等年輕演員,前導預告《傳情篇》一開頭就聽到「最熟悉的DJ」光禹透過電台傳出溫暖的問候,直接帶影迷進入時空隧道,影片中率先釋出感情重頭戲的「溪邊初吻」。 為了呈現男主角在這場戲必要的虛弱氣色,天生陽光健康的連晨翔,必須來個自然慘白的病容,在備戲時就先苦操200多下交互蹲跳,「那場是第一次吻戲,當天非常冷,剛好又在溪邊,我已經皮皮挫了,整個氛圍也滿符合子捷生病的感覺,開拍前我跟導演聊了很久,聊完我就到旁邊苦操蹲跳200下,一定要把心臟操到快虛脫的樣子」 果然一開拍,連晨翔太投入情感,第一個親吻就差點撞歪吳子霏的牙齒,「那場戲是晨翔要奮力吻我,結果第一顆鏡頭他就撞傷了我的牙齒,哎唷喂呀!我想說不行,他現在情緒太重,不能跟他講。但就覺得好衝擊啊,差點笑場,果然是奮力一吻啊。」吳子霏笑說。 有趣的是,連晨翔和吳子霏的個性,正好與角色性格有反差,連晨翔外型健康帥氣,個性也比較外放,卻要詮釋一個外冷內熱的黃子捷,其實是滿大的挑戰;而擁有空靈氣質與文靜外型的吳子霏,則要扮演女主角筱華的靈巧與活潑,對她來說也是第一次嘗試。

Read More

第三屆台魯名家邀請展即日起竹縣美術館展出

2021第三屆台魯名家邀請展即日起在竹縣美術館展出,以促進東方水墨畫和西方繪畫的新主張,為台灣藝術家開創精進的藝術平台。(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二0二一第三屆台魯名家邀請展即日起至十一月十四日,於竹縣文化局美術館登場,新銳獎頒獎典禮則於十月卅一日下午二時在美術館舉行,展出作品及類型包括水墨、油畫及複合媒材等約四百餘件,歡迎愛好藝術的鄉親踴躍前往觀賞。 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文化是國家發展根本的軟實力,東方水墨畫富有詩意般的文化載體,蘊涵豐富的藝術精神;西方繪畫則多以畫家我見我思,留下許多歷程的記錄。當兩者相互交融、衝撞,從多重視角演繹出新的藝術語言和美學表現手法,共同彰顯新時代的氣息與意蘊,讓創作的表達更加生動,極具傳播力與活力。 文化局長李安妤表示,國家藝術聯盟於一0六年成立迄今,秉持初衷,不遺餘力積極推廣文化外,更擴大拓展藝術創作交流平台。因此每年辦理的「台魯兩岸名家書畫交流」,係藉由兩岸藝術家相互交流,以促進東方水墨畫和西方繪畫的新主張,為台灣藝術家開創精進的藝術平台。 國家藝術聯盟執行長吳真才表示,此次展覽雖逢疫情,但在藝術家大力響應及學術單位的支持下,仍首次舉辦「新銳獎」之競賽,投件藝術家非常踴躍,收到近千件作品,共選出一百卅五件優秀作品。 負責籌畫的謝秀英老師表示,此次展覽除入選作品外,並展出六十三件得獎作品,冀盼透過此次競賽活動,持續激盪出東西方繪畫璀燦的火花,並開拓台灣藝術新境界。

Read More

〈古董藝術賞玩專刊〉淺談古玉料產地辨別及迷思(上)

蘇瑞傑 作者簡介:蘇瑞傑先生為台南市文物協會會員,主要收藏方向為玉器。 古代玉料大致有地方玉、和田玉、岫岩玉、獨山玉、藍田玉、水晶、瑪瑙、翡翠等等。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玉的解釋為:「玉,石之美者。」,將美麗的石頭都稱為玉,舉凡綠松石、青金石、孔雀石等等均屬廣義玉的範疇。由於古玉料種類繁多,筆者著重於讓人與儀器皆頭痛的“和田玉”;因為多數收藏者購買初衷是衝著新疆和田地區產的和田玉,但實際上買到的卻是廣義和田玉;由於不同產區價差甚大,因此如何區分產地,成為買賣和收藏最重要的課題。以礦物學來說,閃玉(Nephrite)又稱軟玉、透閃石玉,大陸稱為和田玉。本文介紹古玉料從產地、大陸國家標準、儀器鑑定到肉眼鑑定,與讀者一同探討產地辨別方法及其迷思。暫且不談入沁、包漿、火燎所造成的次生變化,因為次生變化又會產生次生礦物於古玉料表面〔1〕。 圖一:齊家文化,玉琮,甘肅省臨洮縣出土,古方,《中國出土玉器全集15》,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頁31。 北京故宮博物院器物研究員徐琳於《中國古代玉料來源的多元一體化進程》〔2〕一文提及:“~~~古代玉料來源依不同時期,新石器時代各文化有地方玉、透閃石質玉料且各地均有。商周以後逐漸向甘肅、青海及東北地區等透閃石玉礦點區域集中。至西漢張騫通西域後,新疆和田玉始大量進入中原,直至隋唐時期,更佔據了市場的統治地位。”文中提到,甘肅地區馬鬃山、馬銜山一帶也產出透閃石含量高於95%以上的優質玉料,臨洮出土的齊家文化玉器(圖一)、殷墟婦好墓出土的商代玉羊首(圖二),且目前看到的商周玉器中,部分白色且透明度較高的玉器,以及內部帶“水線”的玉器,不排除來自青海地區,即崑崙山東麓的玉料。 圖二:商代晚期,羊頭形玉佩,河南省安陽市婦好墓出土,古方,《中國出土玉器全集5》,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頁37。 臺灣大學地質研究所譚立平教授在1978年國科會專刊第一號之〈臺灣花蓮豐田軟玉礦床之礦物研究〉中,將閃玉分為:普通閃玉、貓眼閃玉、蠟光閃玉,自此以後,台灣閃玉的分類始有明確的標準,但因台灣閃玉的礦物特徵與大陸閃玉(和田玉)不同〔3〕,迄今台灣仍無適用大陸和田玉的標準。業界一般採用於1996年10月7日頒布的GB/T 16552、GB/T 16553中華人民共和國珠寶玉石鑑定標準(下稱大陸標準)及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和田玉》標準。標準中定義:“和田玉係指產於新疆境內崑崙山–阿爾金山一帶的成因特殊以微晶–隱晶透閃石為主的玉石。”(圖三)指產於新疆和田地區的透閃石玉才能稱和田玉。但2003年7月1日頒布的GB/T 16552、GB/T 16553中,天然玉石定名規則規範:“和田玉僅屬於一類礦物名稱,不具有產地含義。”自此,在狹義新疆和田地區產出的和田玉以外,只要是青海玉、俄羅斯玉、韓國玉等等主要成分為透閃石的玉石都可稱和田玉,而不再強調其產地。 (圖三)崑崙山及阿爾金山玉礦圖 目前以2017年10月14日頒布的GB/T 16552、GB/T 16553及2020年6月2日頒布的GB/T 38821標準來鑑定。標準中規定了和田玉的成份、定義、鑑定、分類、命名規則和鑑定證書的基本內容。其中定義:“由自然界產出,具有美觀、耐久、稀少性和工藝價值,可加工成飾品的透閃石礦物集合體。次要礦物可為陽起石……。”對收藏者來說太過廣義,無法依此判別出正宗新疆和田玉。即使新疆地區仍依1996年定義建立自己的地方標準;嚴謹鑑定機構的標準仍堅持:“具纖維交織結構且透閃石含量在95%以上,並須符合GB/T 16553各檢驗細項”,但出具的依然是廣義和田玉證書。 為何大陸國家標準或鑑定機構的證書,皆受限於廣義和田玉?筆者認為這兩者應該互有因果關係,惟不知是因成分幾乎無差別而不規範或因目前儀器無法檢測而不規範。因為鑑定儀器對比的是標準資料庫,在檢測裡,沒有哪個產地比較好,只要是以透閃石為主要含量、結晶狀態、摩氏硬度、密度、折射率等等符合檢測指標,這樣出具的證書並沒有錯,也都在合法範圍。這好比說,我們拿了臺南玉井芒果與屏東枋山芒果做成份檢測,也許驗出來的答案就只能是「芒果」。(待續) 注釋: 〔1〕陳啟賢:古玉器表次生變化分析研究~以荊州楚王陵園出土玉器為例《玉魂國魄七》,浙江古籍出版社,2016年,頁251~260。 〔2〕徐琳:《中國古代玉料來源的多元一體化進程》,北京:故宮博物院院刊,2020年第2期。 〔3〕連照美,譚立平,余炳盛:台灣卑南遺址出土玉器材料來源之初步研究《中國古玉鑑-製作方法及礦物鑑定(錢憲和,譚立平主編)》,地球出版社,1998,頁51~58。 〔4〕維基百科:《重量》,原文網址:https://reurl.cc/kL5XEb,點閱日期:2021/9/27。   收藏心得分享 曾進忠 作者簡介:曾進忠先生,目前擔任本會監事,收藏主要為紫砂壺瓷器等。為人謙和熱心助人。 自從踏進收藏以來,欣賞不少公家文博單位及私人佳藏,總令我心生嚮往。期待自己也能從中玩出一點點的心得。 圖一清朱泥掇球壺 在收藏過程中,認真探討,参考史料,「求真」對於收藏是至為重要。希望能夠做到所有藏品,百分之百為真跡。自已極力避免收藏到贗品,不是怕被人笑話,而是不希望留給後進的收藏家以訛傳訛。 真、精、希的藏品實顯珍貴,利之所趨,作偽的手段層出不窮,日新月異。秘不示人的收藏作風是極其危險的,活在信息量爆炸的時代裡,如果還像過去的人,那樣閉門造車,很多有益見解的聲音,將難以聽見,這樣收藏的路徑,將容易越走越偏,甚至有時候將形成所謂的「國寶幫」藏家。所以在遴選藏品時,也就非常重要,必須去蕪存菁,反覆推敲,並逐一的考據與求證。除了從中得到豐富的收藏經驗外,還從「格物致知」中領悟到收藏的哲理。 圖二乾隆年製款朱泥壺 《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雖說如此,人生何嘗不是在逐夢中不斷的完善自己,以期已利利人,已達達人。但願此個人收藏淺見,能帶給同好們有所裨益,於後附上兩支個人收藏的茶壺(如圖一、二),與同好分享,並期待在收藏歲月裡,互相鼓舞勉勵。 台南市文物協會成立至今已歷34年,在歷任理事長及全體會員的努力下,對文化的傳遞及發揚不遺餘力,也歡迎對中華古文物有興趣的同好一起加入,加入方式請洽本會蔡秘書0982789095。

Read More

蘇晏霈化身宅女 戀上傅子純

蘇晏霈加入新八點檔《黃金歲月》扮宅女。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演員蘇晏霈加入新八點檔《黃金歲月》的拍攝,化身宅女,直呼「這角色真的好可愛」,而且是她從來沒有嘗試過的,還預告將與傅子純談戀愛 近期因為熱愛登山運動,加上主演的戲劇《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多情城市》不管是收視率還是討論度都是第一名,也讓蘇晏霈有了「新登頂女神」封號。 加入新八點檔《黃金歲月》,蘇晏霈坦言,本來還有許多跟團隊的登頂計劃在籌劃中,原想多爬幾座山再進組,但一收到新角色的人物設定,就讓她躍躍欲試,直呼「這角色真的好可愛」,而且是她從來沒有嘗試過的,也跟登山團隊說好,只要劇組放假就一定會履約,一起完成他們的登頂之行。 蘇晏霈分享,這一次角色是胸無大志的宅女「黃雅婷」,對於工作就是吃得飽穿得暖就好,不求大富大貴,最好全世界的事情都與她無關,平常興趣就是宅在家追劇;在造型上也不會刻意的打扮,像穿五指襪加上拖鞋,也可以很自在地出門。 蘇晏霈說,自己在定完裝後發現,衣服都是素色搭配,所以就在小地方偷點花樣,像是找了可愛的五指襪及拖鞋,讓觀眾在視覺上還能會心一笑。 期待在劇中有不一樣火花的蘇晏霈表示,《多情城市》殺青之後,看了很多不同類型的戲劇,也對演戲有不一樣的感受,剛好加入《黃金歲月》,也期待把看劇做的功課,讓角色宅女「張雅婷」有不一樣的表現。她甚至透露這一次加入會跟傅子純搭檔,兩人據說像是「宅女遇上大仁哥」,光這詞就讓她很期待,她直言這陣子粉絲看登山照都看膩了,未來會多多放一些放閃照,喊話要大家好好的期待一下!

Read More

魔法阿媽修復版 預告有彩蛋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經典動畫《魔法阿媽》即將捲土重來,在11月26日於全台上映4K修復版,26日除了發布角色海報外,在正式預告的片尾字幕驚現「還有全新彩蛋,飄飄登場」,預告第二部作品籌備中。 稻田電影表示,由集資以及文策院補助修復上映的《魔法阿媽》,有別其他單純影片修復上映模式,將隱藏「全新彩蛋」暗藏驚喜,算是第二部作品的超前導預告,至於屆時會出現誰的身影,就有待上映時揭曉。 第二部的《魔法阿媽2》雖在前期籌備階段,電影公司仍加碼透露,新故事中同樣帶有魔幻色彩外,觀眾喜愛的黑貓「酷羅」、大白狗「西羅」也將各自以新風貌呈現。同時,新作品最大爆點即是會出現20年後的阿嬤以及豆豆,另更會有「80年前的小阿嬤」誕生,這位「小阿嬤」為何現身?屆時勢必成為關注焦點,同時也是目前團隊中討論的故事重點。 會再啟動第二部作品,導演王小棣認為,編劇兼製片黃黎明、音樂家史擷詠、動畫作家麥人杰及好多動畫創作者的「在地原創精神」,都應該傳承下去。且20多年以來,已經累積了兩代以上的「兒童觀眾」,現今已經進入各行各業,並曾在短暫的面對面,聽到他們表達當年的鮮明記憶。 《魔法阿媽》修復上映及第二部作品的開發,除了要延續23年的情懷,也是啟動新世代對動畫產業的新觀感,修復版的「彩蛋」也預期將締造一波新話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