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人物】潛心感受丁春誠內在藝術星火

DFUN 首頁http://www.dfunmag.com.tw ▍「面對艱鉅的2020,要走出自己的脈絡,我想全世界都需要一些勇氣、一些傻氣吧!」具有世家公子氣息,卻沒有距離感,還有討人喜歡的親和與有趣,這樣的反差魅力,在丁春誠身上,他的溫柔率性、紳士風度似乎提升了另一個層次,憑著出眾形象與演技闖蕩演藝圈多年,演出不少戲劇電影作品,演員工作充滿各種挑戰,灌溉許多養分,過程中他期許自己能夠再向上追求,為迎接更寬廣的旅程,決定一個人獨自前往異地進修,潛心研究這個世界與自身的連結,向內探索屬於自己的那份熱愛。在北京的那段日子,他每天創作、每天探索,學成歸來,從此他與藝術締下不解之緣,過去從事演員、寫劇本、欣賞作品的所有能量,塑造了現在的他,策展、設計、演員多重身分,他認為「藝術本身,是一種面對熱愛事物的尊重和態度。」我們對待生命的分秒過程,守護熱愛事物與認真捍衛的心,不停地創作、不停地對話,都是生命旅程、藝術精神的多重展現。   丁丁藝術空間二樓,呈現丁春誠藝術家極欣賞的藝術家Javier Hernandez Landazabal作品《Spirit of ladder》。 傻氣是種堅持 是追求熱愛 中生代的共同記憶,看見科技革命性的成長,並催促我們加快學習的腳步,經歷從底片轉為數位、DOS轉全面網路,科技從傳統到快速發展,發生許多體制上的轉變,丁春誠分享自己處於這段成長時代,客觀的看見完整大時代浪潮的脈絡,讓他面對人生的態度,既有過去的因子,同時也會驅動自己不斷追上快速發展的世界趨勢,思考如何革新、如何創意,用自己方式訴說對世界的看法,很看重與自身的連結,讓藝術前進的發展可能。2015年,他不安於時代的躁進,不安於DAY BY DAY的生活狀態,決心走出舒適圈、暫別家人與朋友,一個人前往北京進修,學成回來後,過去這一年,馬不停蹄地完成至少四個藝術展覽計畫,也負責設計改建一棟歷史老宅,對於他而言,「傻氣」在特別意義上代表著對於事物的堅持,也許世俗定義著不夠成熟、不夠符合主流社會的整體價值,而他表示在過去人生經歷中,經常需要憑著一股傻氣推動完成事情,久而久之或許也轉變成一種原始驅動力,為了追求熱愛事物,尤其在艱鉅的2020年,他想全世界都需要一些勇氣、一些傻氣!   每一站都在找尋自身連結 到北京獨自進修,對丁春誠來說非常深刻、樂在其中更影響至深,離開原本的生活,認為不管工作上什麼層面,身為演員也好、藝術發展也好,需要進入一個高強力交流狀態的環境,來驅使自己創作原動力,他為自己制定計畫,北方的冷冽空氣有助思考,要求自己每天固定完成一點創作,保持想法的延續性、意志集中高效率的完成創作功課,另外,剛到一個城市人生地不熟,一切歸零重新開始,過程中他學著理解與適應、到處找靈感,每一天都到北京幾個站點停留,並在那個站點探索、了解生活、交流文化,他笑說:「一站一站的深度探索,也許自己比某些北京當地人還更了解那座城市。」而演員工作經歷幫助他抱持著開放的心態去探索這個世界,演員同樣需要在拿到每個劇本當下,快速了解故事的世界觀,一個角色的人生脈絡、個性與思維,才能夠將角色演得淋漓盡致,刻劃出角色的深度,這讓他更懂得包容不同的生活與文化形態,如何有感染力的傳遞故事,這段時間裡,他開始用嶄新的心態面對人生,認為人生充滿各種挑戰,創作、演員任何身分努力過程都能視為藝術,認為藝術並不是一種有距離感、高姿態的層面,而是「面對熱愛事物的尊重和態度,始終如一,選擇將更多時間投入熱愛,都能稱作藝術精神的展現。」 過程的深刻 對丁春誠而言,創作過程可能相對更重於結果,更多故事是在過程當中發生。他回憶與其他創作者的故事,那時他剛與另外一位美籍藝術家共同完成一件作品,運用50年代的老物件進行修復,並加入各種基礎電機以及機械系統,重新了賦予老物件新的生命,在思考激盪後,決定讓同個空間的觀者有不同聽覺與嗅覺的感官體驗,對應闡述平行時空的時間、空間概念,並以劇情導入故事,保持故事連貫與完整,後來在馬德里ARCO的外圍展中,他與西班牙的Javier Hernandez Landazabal藝術創作家相遇,深受其作品《Spirit of ladder》吸引,意為「靈魂之梯」,引發丁春誠的好奇心,也因此得到一段忘年之交的難忘經歷,他分享對方創作故事與過程:「Javier是一位很多樣性的藝術創作者,原本職業是一位工程師,過去30年有系統地大量收藏古董和舊物的興趣,這一些收藏經過他的創意後,轉變成完整創作的任何一個零件或是元素,最特別的是,他會率先用裝置藝術或是雕塑的方式來呈現腦中畫面,當裝置作品或是雕塑作品完成後,再運用高超油畫技巧將立體作品轉移至畫布上,所以每件作品都是一組的,既有立體機械的裝置作品又有大師般的油畫創作,實在少見。」丁春誠也將自己曾經的創作過程與Javier進行交流,雖然不同語言,但卻在精神層面上有相當深刻的感受與共鳴。   核心是種溫柔 近年來展覽形式越趨多元,已經跳脫我們過去能夠想像的框架,不能再只用自身對世界的看法與舊有的觀念打造作品與展覽,他分享近期參與策展或合作的藝術相關展覽:《自說對話》,核心是古今之間對話,將傳統的文化與新世代的創作融合,並反應快速發展的社會現況,透過中式傳統文化的風水概念進行場佈的創意發想;在《Gucci Garden Archetypes原典》展覽中看見未來藝術發展的雛形,年輕世代更能接受互動式的展覽規劃,他們更追求具有風格的價值觀、個性化的內容,不再只追求形式上奢華,也追求思考性;而《ART TAIPEI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是今年相對具規模的藝術展會,因為疫情,他發現更多留在臺灣的藝術家與作品,更多熱愛欣賞藝術的大家一同參與。回到藝術經營面,對他而言「觀察該如何推廣更優質的內容,顯得更加重要。」很多想法與點子,源自生活中的體驗與觀察,透過核心元素描繪理想畫面,再參考大環境、大自然的潛在因素,不同地區,氛圍自然也有所不同,規劃時互相呼應調整,試著打造並設計更貼近當地人們需求與感受的展覽。 他分享只要是他操刀的展覽,他都會盡量親自導覽,希望作品傳達出去的意念,跟實際理解沒有太大落差,引導觀者在正確的路徑上,透過互動性跟溝通,與對方的想法交流,他表示這是他策展的初心:「因為人才有空間裡的一切,以及為了符合人使用上的需要與想要,而誕生各種體驗上的細節,最在乎的是人,站在使用者的角度設身處地,其核心是一種溫柔。」 丁丁藝術畫廊參展2021 ART TAIPEI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角色轉換 多元想像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必須扮演著許多不同的角色,藝術創作者也一樣,也不停運用更多元的方式進行創作。」丁春誠分享,策展的互動性與跨領域的重要性是未來趨勢,也開始看到各方陸續大量嘗試與建立在虛擬世界中,發展數位藝術、數位創作的計畫,也期許自己可以推出更多,以分享為出發點的藝術展覽,秉持著自由且沒有框架的發想,由外而內滋養自身,現在因為疫情,對他經常需要透過觀察人的需求與對文化風格深度探索,汲取創作靈感的他,說到雖然現在很可惜少了很多直接感受的機會,但人們因此受到旅遊的限制而改變探索的方法,現在大多數人早已習慣用網路來彙整、學習新資訊,藝術領域也開始大量使用虛擬展間、線上閱覽的方式來欣賞作品,這是未來性的體制轉變,改變人們過去生活方式的本質,對他來說,他不會對未來感到畏懼或抽象,藍圖正在開展,已可見在不久的將來,除了藝術策展與設計建築改建,也會致力於讓未來能夠接觸到的面向能越來越廣,將藝術的運用落實到生活中的任何層面。   藝術星火 流星永恆 丁春誠對藝術、美學的欣賞與熱愛,但凡稍微了解他一點的人都可以細膩的感受到,而對於人生的探索,也能感受到他抱持開放態度,支持的動力,是友善意念的分享,以及對於創作的渴望,創作對他來說,是一種最激昂的狀態,創作、藝術都是瘋狂的過程,憑著傻氣的態度推動事情完成,最重要的是有自己的堅持,以及對創作與藝術作品的原則,每個人都有自己相信的存在意義,可能由自身來定義,也有可能是社會賦予。 他期許自己可以藉由創作來找到一個與更多人對話的可能,他分享今年「TIN TIN STUDIO策展事務所」幸運的在疫情前接到一個新人生角色,負責重新改建一棟有歷史的老洋房,位在天母的新藝術空間「TING TING ART SPACE」,挺過疫情期間的限制以及困難,於十月底終於正式落成,設計理念從藝術出發,最注重傳達與建立核心精神與故事,初期先將設計元素提出,重新賦予老洋房嶄新的意義與樣貌,運用的素材「TEKTITE」,是地表上唯一種既是石頭又是有機玻璃的物質,對應設計保留原建築的石材,加上大量透明玻璃,將此建築物命名「TEKTITE HOUSE 隕石之屋」,象徵著其精神「EVERY CREATIVE IDEA APPEARS LIKE A METEORITE」的核心:『創意的乍現如同流星隕石,平凡中醞釀自己的璀璨。』以此鼓勵自己、鼓勵大家散播美好事物,並產生更多、更好的藝術創作,播種友善交流分享的種子。 坐落於臺北市天母東路111號的丁丁藝術空間(TING TING ART SPACE),由藝術策展人丁春誠與TIN…

Read More

林鳳英靠它 夫妻感情加溫

林鳳英遠嫁比利時10年,跟老公維持遠距婚姻。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林鳳英遠嫁比利時10年,每年跟老公Marc共同生活約150天,用以維繫遠距婚姻,沒想到,竟靠石墨烯褲挽救性福。 靠著廚藝、孝敬公公以及厚待繼子、小姑,讓林鳳英的遠距婚姻已邁入錫婚之慶,但也因為是老夫老妻了,所以床笫之間形如公式。不料最近卻因為一張照片,讓老公急急呼喚,只好改機票在元月17日飛歐洲。  原來林鳳英因為有靜脈曲張的困擾,剛好光顧了10多年的寢具店老闆娘推薦她穿時下流行的石墨烯褲,一試之下,發現狀況真的有改善,便以運動國手的復健師之姿,幫防護伊生品牌的石墨烯褲設計簡單的保健操,並拍了一些照片跟影片。沒想到,「老公看了卻有感覺! 一直催我回比利時。」 林鳳英笑說,自從轉戰商場後,真的疏於裝扮自己,一切都以舒適便利為考量,沒想到,老公竟說被傳給他看的石墨烯褲保健操工作照撩撥得心頭小鹿亂撞,「真是見鬼了!」

Read More

李之勤眼神有戲 洪都拉斯看了揪心

洪都拉斯、陳美鳳、李之勤在《黃金歲月》中有不少對手戲。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洪都拉斯、陳美鳳、李之勤在《黃金歲月》中有不少對手戲。首次跟李之勤合作的洪都拉斯,大讚李之勤不僅是聲音好聽,眼神都相當有戲,不但1秒入戲,還自嘲不敢眼神交接。 民視八點檔《黃金歲月》在跨年夜收視大開紅盤,平均收視4.68,最高1分鐘5.4,全劇超過183萬人鎖定收看,穩坐全國冠軍,劇中達哥(洪都拉斯飾演)跟秋萍(李之勤飾演)舊情人相遇,達哥對於當年的不告而別,向秋萍懺悔道歉,讓許多觀眾大讚「達哥是真男人,勇於認錯。」 洪都拉斯表示,這是第一次跟李之勤合作,她的眼神流露出怨恨跟傷心,讓他1秒就入戲,拍攝當下一對到眼就讓他相當愧疚,非常揪心,自嘲說:「私底下我都不好意思看她,好像自己真的做錯了事一樣。」 回歸8點檔的李之勤表示,在《黃金歲月》的拍攝真的很過癮,尤其劇中有老搭檔也有新搭檔,跟大家合作都很開心,也謝謝梳化讓她可以樸實又很亮麗的出場。這一次雖然跟洪都拉斯是第1次合作,但他自然派的演技,也讓她演起來相當自在,至於被觀眾問到采苓的生父是不是達哥,李之勤表示,這就要賣個關子,觀眾繼續看就知道了。

Read More

高雄跨年收視奪冠 許富凱最吸睛

高雄跨年蓬萊舞台由雙人搞笑組合「浩角翔起」浩子(右2)、阿翔(左2)搭檔藝人吳姍儒(Sandy)(左1)主持,以平均收視2.50,占收視全國第1,收視最高點3.46落在來自高雄的台語金曲歌王許富凱(中)。(民視提供/中央社) 台北台中分居2、3 羅志祥花蓮復出秀引熱議 網友加油打氣 中央社∕台北3日電 2022跨年晚會電視台收視率今天陸續出爐,由高雄跨年蓬萊舞台以2.50、逾153萬人收看成為全國第1;緊接在後分別是台北和台中跨年晚會,歌手羅志祥復出秀的花蓮跨年晚會則無緣前3。 根據尼爾森去年12月31日、今年1月1日跨夜收視數據統計,「2022台灣燈會會前會-高雄跨年蓬萊舞台」以平均收視2.50,總收視人口約153萬8000人,占收視全國第1。第2、3名分別是「台北最HIGH新年城跨年晚會」1.70、「2022閃耀台中跨年夜」1.30。 轉播高雄跨年蓬萊舞台的民視表示,收視最高點3.46落在來自高雄的台語金曲歌王許富凱,他一出場就5G連線另一端的「高流舞台」主持人蔡昌憲,雙邊主持群互相PK,把氣氛炒到最高點;兩名女神安心亞和郭書瑤也分別衝出2.47、2.33的高收視率。 台北跨年晚會部分,轉播的東森電視表示,最高收視是在倒數時刻,25至49歲區間最高收視達5.77;另外兩個25至49歲區間收視高點,則是茄子蛋和黃小琥的3.77、3.47。 而今年跨年夜話題最高的羅志祥,在花蓮跨年晚會展現20分鐘熱舞復出秀,現場擠爆10萬名粉絲觀看,PTT論壇討論話題不斷,不少粉絲紛紛替他加油打氣:「看了你的表演,很認真很炸場很帥」、「依舊是那個舞台魅力滿滿的亞洲舞王」。 2022跨年晚會電視台收視率3日陸續出爐,當晚收視前3名分別是高雄、台北、台中,歌手羅志祥(中)復出秀的花蓮跨年晚會則無緣前3。(三立提供/中央社) 羅志祥的表演時段收視率,在三立都會台25至49歲區間最高收視達1.14,MTV轉播25至39歲區間最高收視1.17,Vidol YouTube觀看人次39萬4778人,三立電視YouTube有185萬8634觀看人次。 轉播花蓮跨年晚會的三立表示,由於羅志祥復出吸引各界關注,許多平台爭相到現場直播,實際總觀看人數無法統計;不過據尼爾森數據統計,「2022花蓮太平洋觀光節」收視率約排在當天全國第70名。

Read More

台南媳婦 楊皓如推薦年菜上桌 秒被掃盤

台南媳婦楊皓如在TVBS《11點熱吵店》分享心目中的超強年菜。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過年誇張習俗百百種,台南媳婦楊皓如在TVBS《11點熱吵店》分享心目中的超強年菜,竟讓錄影現場上演爭食戲碼,讓楊皓如好氣又好笑。 結婚之後,過年就不會只是家務事,反而是兩家人的事,TVBS《11點熱吵店》邀請到沈世朋、李新、潘若迪、劉雨柔、楊皓如及Michael等藝人夫妻、朋友檔,分享過年親戚家的「獨特習俗」,讓主持人Melody聽了直呼「太不可思議」! 主持人沈玉琳分享,每年初一都會請師父至家中祈福,婚後第1年師父指示「清晨6點必須往東方走」,他依循指令照做卻直接撞壁,最後甚至翻過鄰居的牆,誇張行徑讓老婆芽芽都看傻了眼,一頭霧水詢問「這是什麼怪規矩?」 過年必備禮俗「包紅包」,也成為親戚間的攻防戰,楊皓如表示,家裡一定會有紅包「公定價」,甚至還會開會記帳,如果發現親戚家今年少給了,明年紅包就會「校正回歸」,她開玩笑地說:「就包小包一點的出去。」 談到年夜飯,身為台南媳婦的楊皓如分享心中的台南超強年菜,像是老店錦霞樓的烏魚子、老滷豬腳等。她表示,因為錄影行程滿檔無法南下親自購買,這次乾脆透過《食尚玩家》電商訂購,現場將年菜解凍後,口味就像是剛煮好一樣,好吃到來賓們筷子跟嘴巴都停不下來,楊皓如眼見就要掃盤,立刻放下麥克風搶夾最後一塊烏魚子,無奈大喊,「我還沒開始介紹就都快被你們夾光了!」也讓大家見識到美食古都超強年菜的威力。

Read More

相隔2年重返小螢幕 高傲醫師上身 Rain惹惱太座金泰希 求記者不要寫

韓流天王鄭智薰(Rain)搭配金汎演新劇。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韓流天王鄭智薰(Rain)相隔2年回歸小螢幕,搭配金汎、Uie、孫娜恩等高顏值組合主演的最新韓劇《Ghost Doctor》,3日在韓國記者會上透露,因飾演高傲醫師且入戲太深,回家竟擺架子,差點被太座金泰希罵到上新聞?! 爆笑奇幻新韓劇《Ghost Doctor》劇情描述鄭智薰和金汎飾演的生活背景、個性、脾氣截然不同的兩位醫生,因一次意外導致彼此的靈魂與身體結合在一起,進而於活人和幽靈、醫生與患者間展開一系列搞笑又溫馨的故事,friDay影音1月4日起每週二、三獨家跟播。 劇組日前釋出預告片段時,鄭智薰附身操控金汎身體的有趣內容便已引起粉絲們的廣大興趣,3日終於在首爾舉辦線上記者會宣布開播。 《Ghost Doctor》鄭智薰相隔兩年多再次重返小螢幕的作品,他在記者會上話匣子大開,還豪氣表示:「如果本劇很成功的話,我要出錢送大家出國旅行以表達對導演的肯定。」 當被問到拍攝本劇的小插曲時,鄭智薰又自爆由於這次飾演的角色是天才醫生,又是幫醫院賺錢的頭號王牌,因此在劇中是個傲慢、自私又嘴賤的人,沒想到入戲太深之後下班回家還會不自覺用角色的語氣說話,差點惹火太座金泰希;不過他隨即又向媒體求饒:「如果這件事登上頭條的話我會很麻煩的,家裡的事就說到這裡吧」,豐富又有趣的發言頻頻笑翻眾人。 鄭智薰也把搭檔演員們都稱讚了一輪,大讚和金汎很有默契,本想帶金汎一起運動健身培養感情,但由於金在拍戲很累的時候,黑眼圈就會變得非常深,感覺再拉他去健身房會變成大逆罪人,因此只好先帶金汎去吃好料,表達出自己對金的喜愛。 接著提到Uie時,鄭智薰則誇讚Uie背劇本的記誦能力讓自己大為驚訝,還說Uie可以背出一長串台詞讓自己都沒時間做即興表演,逗得Uie嬌笑連連。除此之外,鄭智薰也透露自己拍攝本劇的第一場戲就是和孫娜恩對戲,雖然兩人之前完全沒合作過,但孫演得太好反倒讓自己有點不知所措。最後更表示自己和金汎、Uie、孫娜恩3人的默契都是100分,展現出身為前輩的大器風範。

Read More

【一號人物】跳脫醫界闖設計 廖瑩怡向美而生

DFUN 首頁http://www.dfunmag.com.tw ▍作為一個醫生的身分,見證生老病死,廖瑩怡看見許多不只是單純生病的身體,也看見許多心理影響了生理的案例,因病情、因生活等等,導致難以解開的心病,變成生理的病痛。對她來說,拿起手術刀,面對的是背負著家屬期待、背負著生命的重量,甚至是病人本身,對於自己人生的期待與失望,種種情緒,在醫院的場域裡,顯得特別濃烈。直到她向自我內心探問,終於找回童年萌芽的美麗感召,她嚮往美的心,對於美的追求,像是向日葵追求陽光一般天性使然,也讓她發覺原來醫治心病的妙方,可以透過「美」的事物,點滴中影響生活,就能讓心境轉好,療癒彼此。毅然決然放下人人稱羨的鐵飯碗,帶著當時有點天真與傻氣,飛越半個世界到歐洲米蘭學習設計,也因為放棄了原有舒適的一切,更決心要在米蘭將作品做到完美,也因此向世界嶄露她對美的天賦。 逆勢家族期待 不畏眼光 過去臺灣民風純樸,為了有高成就,都鼓勵高學往醫界、科技界等等領域邁進,而廖瑩怡來自醫生世家,從小耳濡目染醫學知識,成為醫生似乎也是意料之內的順理成章,但正因如此,她反而看見醫學之外,臺灣所缺乏注重的事物,這個發現來自於生活觀察,在臺中長大的她,看見當時到處矗立的酒店建築、缺乏規劃的街道、新舊建築並列等現象,發現臺灣缺乏「被美化」。她在學生時期,對設計與美麗的事物就有著強烈的感受,也曾榮獲國家藝術獎,也曾嶄露自己擁有造美的天賦,當看著藝術創作、美術作品、設計等,她發現透過它們可以帶來新的審美觀,並讓人願意持續追求更上一層樓的美感,同時可以療癒低落的心情,帶來轉念。   廖瑩怡說:「其實臺灣的醫學發達,來自於人才輩出。」作為醫生面對手術臺上的生命,看遍生老病死,救治醫治許多生命,其實是生理與心理相互影響而成,讓她對於生命有了更多領悟,就像達文西與Armani也曾歷經醫學工作,但選擇擁抱生命,潛心創作,讓這個世界多一些美好事物,改善生活、治癒彼此,減輕一點痛苦,她說:「醫師只能救治身體,卻救不了人們心裡面的病。」臺灣不缺醫生,缺的是美麗的能量,年輕時候順應家人期待穿上白袍,醫治人們的病痛,但她發現自己更希望能夠治癒人心,受到達文西與Armani同樣結合醫學與設計的啟發,更強烈嚮往藝術,讓她經歷被指責、不被理解,甚至全世界都認為她很傻氣的過程,仍然說放下就放下,跳脫醫界舒適圈,飛往歐洲學習設計,逆勢家族期待,不畏世俗眼光,不怕沒有人支持她,努力追求心中嚮往。她心中對於藝術美學的熱愛,對於面對生命之前充滿善和溫暖的心,點滴內化成她日後跨足時尚設計的種子。 卸下白袍 跳脫框架 她的書《時尚無罪心是魔!》提到:「醫者助人有限,但藝術的影響力卻是無所不在。」到義大利米蘭學習設計,從醫的她轉換到另一個完全不同的領域,一個在理、一個在文,對她來說充滿挑戰,啟發她設計能夠帶給人們心靈上的治癒的轉捩點有三件,第一件事,曾經遇過一位病人,一開始見面時態度不是很好,當用超音波幫她檢查之後,卻讓她鼻酸到心都要碎了,年紀輕輕23歲的女孩,滿肚子都是腫瘤,那樣不舒服的狀態,像是被世界早早宣告死刑,要怎麼笑得出來?同時,她有醫學系同學早婚,生了小孩沒幾個月卻夭折了,這兩個經歷讓她深深感受到生命的無常,人的離開是毫無預警的,體悟到要好好把握每個當下,有可能下一個離開的是自己,她要讓人生的每天都沒有遺憾,她希望能夠去見識熱愛的美麗事物,有著儘管跋涉多國也一定都要看到的決心。 第二件事,是她遇見設計領域的人生導師—郭叔雄老師,廖瑩怡分享,老師是工業設計的先驅,也是全臺灣第一個開室內設計公司的人,留學德國跟美國,當時還是醫生的時候,一個周末在臺中榮總值班,一個周末跑到臺北跟老師學設計,郭叔雄老師當時看見廖瑩怡的學習熱情,也很樂意教她,鼓勵她發揮設計的潛能,她自己越學越有信心,也發現自己在這個領域靈感泉湧,慢慢累積成她對於從事設計領域的底氣。最後一個象徵轉捩點的事件,廖瑩怡有日醫院工作下班很累,她經過一個電視牆,她看見史努比的作者—查理布朗,躺在加護病房的床上,也每天繼續創作,最後寫下遺言感謝有那麼多讀者陪伴這段人生,而沒有遺憾,離開也不感到孤獨,那啟發廖瑩怡也希望在她離世之前,能夠有能力留下一些東西,讓人們看到時可以會心一笑,直到世界的最後一刻,還是可以跟世界一起歡樂,她覺得只有設計能讓她做到這件事。 醫學與設計的驚喜相融 臺灣的中西醫雙執照,是在世界各國被承認的,廖瑩怡感動的表示很感謝醫學的教育,讓她在世界各國都能夠具有救人與自救的能力以外,對她來說也更能夠透過醫學觀念導入設計作品,能夠服務人類的生活變得更好、更舒適、更提升,中醫對人體結構的了解與需求,讓設計不僅僅是停留於表面上的美感或是單純的功能性,也會考量到讓人舒服的使用體驗,尤其歐洲人相信天然,也有他們慣用的植物草藥等,所以當她用中醫養生概念以及對生命的體悟,注入設計作品之中,特別受到歐洲人們與企業的欣賞。例如讓中醫的經絡穴道與按摩浴缸結合,在符合人體工學下,讓按摩水流精準打通疲憊的身體,這樣的設計理念,後來不只被義大利知名品牌Teuco所引用,也成為許多歐洲人家中必需品;強調設計源於生命體驗與需求的日常設計,還有這兩年在疫情之下經常使用的酒精,酒精味道會讓人聯想到生病與醫院,所以她用玫瑰或尤加利葉來融合,玫瑰帶來舒緩的香氣,還能夠促進血液循環跟健康;而尤加利葉是學習澳洲當地,用來泡澡預防小孩子感冒、以及預防肺部呼吸道的相關疾病的方法,特別在這種疫情時刻,她透過設計,讓人們平時在防範疫情進行消毒的同時,不只帶來芬芳也具有天然養生功效。   如同向日葵 迎光所以美麗 廖瑩怡分享,過去醫院讓人感到冰冷僵硬,看到許多病人、老人家,會因為病痛與種種不自由待到憂鬱症,不能自由、自己選擇去處,甚至只好在心理上自我放逐,因此更讓許多人會害怕去醫院,廖瑩怡認為這樣能夠發揮的治療作用與效果也很有限,她分享,曾經有看過一個日本的博士研究,用兩種不同的情緒與行為澆灌花朵,一種每天對花澆水時,對花笑、對花說正向開心的話;一種是每天擺臭臉,罵花、對花生氣抱怨,講難聽的話,前一個方式下,花朵相對成長得更好更美麗,另一個則是長得不好看。   所以她認為做設計就如同前一種方式,在無形之中,透過環境與空間中的正向力量,可以讓人變漂亮、心理感受更好,可以散播快樂的氛圍,廖瑩怡此時說出溫柔而強力的宣言:「人類本來就要活得光亮。」她認為空間中最不可或缺的核心是「光」,在風水學上也肯定,採光充足對身體健康、對人類、對心情有提升的效果,她貫徹運用在設計當中,若在亞洲,地域特性空間不大,則使用許多「玻璃」的元素,像是交合玻璃等,讓空間更有穿透感,盡量敞開,讓空間整體有彈性且寬敞,所以光的設計很重要,尤其包括夜晚的光,更是空間質感的體現,可以溫馨、時尚、喧嘩,那都是會跟人的心情環環相扣,因為對燈具的注重,她挑選時非常挑剔也非常快速,很快就能看出適合空間的光,她自己也偏好住在高樓層感受光的照耀,並期許能夠透過設計,讓人們如同「向日葵」一般,迎向陽光,迎向美麗的自己。   傻氣帶美 設計之路 即使至今,家人仍然對於她當年放棄原有醫師身分學習設計不諒解也不支持,她也從不後悔, 29歲飛往米蘭,將畢生所學與設計結合,彷彿冥冥之中安排了她這個人生機會,兩年時間潛心鑽研,她分享在歐洲深刻的創作過程,其實當時與三個來自不同國家的夥伴組隊,有歐美不同文化風格的衝擊,各自表態的時尚觀,有工業領域、服裝領域等不同領域的想法碰撞,經常聽到兩個夥伴爭執不下,而不喜競爭的她,負責統整想法與優勢並注入美感的設計呈現,她說:「或許是傻人有傻福吧!」恰好能將所學醫識與設計融合,也能汲取不同設計領域夥伴的優點,因此奪得義大利米蘭頂級精緻時尚品牌Ermeligildo Zegna品牌重塑大賽首獎,當年傻氣的不顧一切,她認為,人不可以把自己局限,勇敢,才能夠走這麼遠,設計對她來說已不僅是設計,是更廣闊的世界、人文。未來她會持續用不同方式從事美學設計的發展,接下來醞釀中的計劃,想回母校中國醫藥大學並與草藥結合,研發設計天然化妝品、保養品,推廣到歐洲與世界,廖瑩怡期許能夠透過設計為大家帶來美的生命體驗。

Read More

機智校園生活 梁瀚名秀肌肉

梁瀚名全身精實肌肉曲線,很吸睛。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梁瀚名加入TVBS《機智校園生活》飾演醫師蔣韜禮,坦言有點緊張,但登場戲非常帥氣,展現讓 梁瀚名自《女兵日記》詮釋林國樑一角備受關注,從《女兵日記》到《女力報到》連續拍攝將近4年,全勤拍攝的他透露,前陣子殺青後讓自己好好休息,去打籃球、健身,還有遛狗。近日重新投入新8點檔《機智校園生活》劇組,梁瀚名坦言有點緊張,「過去在女力大家都很熟悉,像是家人般的相處,到新環境,自己又比較慢熟,不敢隨意開玩笑」。 梁瀚名擁有人魚線、八塊肌,更自豪體脂只有10%,全身精實肌肉曲線時常引起網友暴動,這次加入《機智》一張秀出腹肌的照片,竟一眼就被網友認出來,登場戲非常帥氣,在健身房性感登場,拉胸與拉背,手臂肌肉線條展露無遺,還巧遇同時也在健身房運動的曾莞婷、愛雅,為新故事線埋下伏筆,母胎單身的曾莞婷是否有機會與他開啟愛情線,引人好奇。 梁瀚名坦承,對於線條要求嚴格,透露1週要進兩次健身房,每次運動約兩小時,一定都會練胸、腿、腹部,讓全身都有訓練。戲裡、戲外都愛運動的他,問及最滿意自己身上哪個部位,梁瀚名曝:「背上的曲線,還蠻漂亮。」

Read More

S.H.E再合體? 任家萱沒設限

Selina(右2)最近推出全新創作EP,上節目「36題愛上你」宣傳,與主持人炎亞綸(左起)、唐綺陽、吳姍儒(右)暢聊。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粉絲頻敲碗想看S.H.E再合體,Selina任家萱上《36題愛上你》透露:什麼事情都有機會,「我們自己也沒有設限」。 任家萱推出個人全新創作EP《往美的路我要自己作主 My Own Beauty》,上公視《36題愛上你》宣傳,讓從小就喜愛S.H.E的主持人吳姍儒(Sandy)直說:「我終於要訪問我的偶像了!」 S.H.E成團20年,3人感情猶比金堅,Sandy也認為當年身為歌迷的激動一直都在,她在節目上留著眼淚說「那個激動就是覺得還好,妳們都還好」讓Selina聽了也點點頭,一起感動流淚。 年過40的Selina心態豁達,日前與Hebe、Ella環島慶生,她在臉書寫下感言,逾18萬粉絲點讚,當中有句話寫道「脂肪團持續擴張生長」讓唐綺陽問她是否因為40歲後,身寬體胖也不在乎?Selina則笑說:「這不是願望,這我也控制不了」,也覺得如有機會選擇當個不快樂的瘦子或快樂的胖子,我可能想當個快樂的胖子。

Read More

林鳳英遠嫁比利時 靠石墨烯褲挽救性福

林鳳英因一張保健操工作照,被老公急叩回比利時。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林鳳英遠嫁比利時10年,每年跟老公Marc共同生活約150天,用以維繫遠距婚姻,沒想到,竟靠石墨烯褲挽救性福。 靠著廚藝、孝敬公公以及厚待繼子、小姑,讓林鳳英的遠距婚姻已邁入錫婚之慶,但也因為是老夫老妻了,所以床笫之間形如公式。不料最近卻因為1張照片,讓老公急急呼喚,只好改機票在元月17日飛歐洲。 原來林鳳英因為有靜脈曲張的困擾,剛好光顧了10多年的寢具店老闆娘推薦她穿時下流行的石墨烯褲,一試之下,發現狀況真的有改善,便以運動國手的復健師之姿,幫忙設計簡單的保健操,並拍了一些照片跟影片。沒想到,「老公看了卻有感覺! 一直催我回比利時。」 林鳳英笑說,自從轉戰商場後,真的疏於裝扮自己,一切都以舒適便利為考量,沒想到,老公竟說被傳給他看的保健操工作照撩撥得心頭小鹿亂撞,「真是見鬼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