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興國傳人 朱柏澄正式拜師

追隨當代傳奇劇場藝術總監吳興國(白衣)學戲逾10年的朱柏澄(跪拜者)7日在台灣戲曲中心,遵循古禮在祖師爺面前正式向吳興國叩頭拜師,成為吳興國第一也是唯一的入室弟子。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7日電 燃香祝禱,在梨園祖師爺唐明皇像前,京劇名家吳興國今天以古禮收朱柏澄為徒,期勉朱柏澄勤誠苦練,持續超越;三叩首時,師徒對看淚灑,兩人從此多了如父情誼,場面令人動容。 吳興國帶著朱柏澄上香,向祖師爺叩首奉茶,朱柏澄也帶著芹菜、蓮子、紅豆、桂圓與瘦肉條等束脩奉上;吳興國則贈予收徒帖,將字句叮嚀寫在帖上,與私房傳家寶「老生泰斗馬連良演出的私房竹水衣」送給朱柏澄,勉勵朱柏澄。 42年前,吳興國拜台灣四大老生之一周正榮為師,「當時我26歲,現在朱柏澄也是26歲,冥冥中自有緣分」。朱柏澄成為吳興國第一也是唯一的入室弟子。朱柏澄也自即日起接下興傳奇青年劇場團長一職。 朱柏澄坦言,扛起吳興國傳人招牌,的確有壓力,「但我會堅持不懈,向老師看齊」。 過去10年來,朱柏澄追隨吳興國,從練功、吊嗓、學戲到演戲,足跡踏遍台灣各個鄉鎮。朱柏澄說,他看見老師以身作則、嚴以律己,學到就是「堅持」,「這點很讓人敬佩」。 吳興國表示,現在願意傳承京劇、肩負振興使命的年輕人稀少可貴,「看著朱柏澄從他10歲進劇校、15歲進入我開辦的傳奇學堂,專心刻苦的求藝精神,我非常感動」。 吳興國一開始擔心傳統與現代世代價值觀難免不同,很擔心會破壞師生情誼。但是他看到朱柏澄10年來的表現,「只要師徒同心,就能攜手為京劇走出一片光耀的未來大道」,因此才點頭答應收徒。 朱柏澄說,昨晚老師跟他說,從今天開始,除了老師之外,老師還多了父親的角色,「我很願意服從老師教誨,侍師如父,希望可以為京劇傳承盡一份力」。 觀禮嘉賓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勉勵朱柏誠承襲老師的技藝與觀念,「不要只做小吳興國,要做大朱柏澄」。 當代傳奇劇場將推出「傳奇風雅‧伍」,從4月2日到4月4日,地點在台北城市舞台,其中4月2日將推出「四郎探母」,由吳興國、朱柏澄分飾楊四郎。這也是當年吳興國拜師周正榮時演出的劇碼,傳承之情不言而喻。

Read More

一畫一美學 國際大師梁奕焚台東展30年創作回顧

享譽國際的藝術大師梁奕焚,在台東美術館展出30年珍藏作品,歡迎民眾參觀欣賞。(記者鄭錦晴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享譽國際的藝術大師梁奕焚,即日起至4月3日止在台東美術館展出「三十年創作回顧」。一幅畫就是一堂美學,目前移居台東都蘭、潛心創作的梁奕焚,希望大家從他的作品中,找回自己的美感經驗。 一幅畫就是一堂美學,梁奕焚希望大家從他的作品中找回自己的美感經驗。(記者鄭錦晴攝) 出生彰化縣、現年85歲的梁奕焚,1991年在紐約畫出代表性的作品「黑美人」系列,受到畫廊、媒體及收藏家的肯定,從此站穩腳步。梁奕焚說,早期作品散布世界各地,從1991到2021這30年來他非常努力創作及變化,有不少和早期大異其趣的作品。 從事藝術創作超過60年的梁奕焚表示,畫家透過其想像,表現出獨創形式的個性、地方性、民族性和時代性的作品,這次展出是他自己珍藏畫作,也希望從事藝術的工作者,跟他一樣認真努力,因為藝術家一定要不停的工作,才能夠有好的成果。 縣長饒慶鈴也表示,很高興梁老師2006年移居都蘭,成為台東新移民,在台東的這些年仍不間斷創作,把珍藏作品呈現給大家,美麗了台東。 縣府文化處表示,此次梁奕焚作品回顧展,規劃山歌展廳「嘿!美人」系列共22幅、海舞廳「吾土吾民」共10幅、「意象萬象」共9幅作品,共3個區塊來呈現,特大號作品更讓人驚艷,也規劃模擬粱老師平時作畫的工作室給參觀民眾分享。

Read More

複身犯台南特映會 黃偉哲祝票房長紅

國片《複身犯》上映1週票房破千萬元,多處場景於台南拍攝。市長黃偉哲6日現身台南特映會。(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國片《複身犯》近期甫上映,票房即破千萬,該片拍攝接受台南市政府補助和協助,市長黃偉哲6日現身台南特映會,預祝票房長紅。黃偉哲表示,台南展現獨特韻味,許多電影、電視劇都愛上台南味,希望未來有更多影業選擇台南拍攝。 《複身犯》導演蕭力修,曾以《麻醉風暴》奪下金鐘最佳導演,昨天舉辦台南特映會,他和身為台南人的監製林秉聿前來向觀眾致意。黃偉哲也到場為電影團隊加油打氣,並祝票房繼續長紅。 黃偉哲表示,台南雖然國片補助額度無法如北、高2都那樣大手筆,然台南無論是地景、文化歷史和人,都充滿獨特的台南韻味,吸引許多影業前來取鏡。近來許多和市府合作的影片或連續劇,如《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俗女養成記》、《想見你》、《孤味》等,票房、收視率都長紅並大獲好評,希望觀眾觀賞之餘,也能至台南,回味夯劇中的情景、感受台南溫暖人情。 《複身犯》講述在一場離奇的氣爆車禍中,所牽扯出駭人聽聞的連環兒童失蹤案,該劇以懸疑、驚悚、犯罪為市場類型定位,輔以意識上傳為高概念科幻元素,搭配道德底下的怪物論述、錯綜複雜的人性及真摯的親情。拍攝首場爆炸鏡頭即選擇在七股,其他還有包括南科考古館、台江國家公園、四草大橋等地都入鏡。演員陣容包括楊祐寧、張榕容、陳以文等人,電影主題曲由高爾宣主唱。該劇市府補助180萬元。

Read More

日世界漫畫選拔賽 余韋德獲最優秀獎

余韋德作品《70s students》獲日本高知世界漫畫選拔賽故事漫畫一般組最優秀獎。(余韋德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6日電 台灣漫畫創作者余韋德,今年以講述童年時期鄉村記憶為主軸的漫畫作品《70s students》,獲得日本高知縣「世界漫畫選拔賽」故事漫畫一般組最優秀獎。 此次「世界漫畫選拔賽」共收到來自29個國家與地區、共442件的參賽作品,其中143件來自台灣,僅次於日本的215件,其中高中組的3件作品也成功晉級決賽。 《70s students》描繪鄉下小朋友放學後的遊戲日常。余韋德表示,這個作品是以他的童年為藍本,當時小朋友都喜歡太空戰士的裝扮,也會扮成各種角色。 余韋德以《西遊記》的角色為藍本,漫畫中的小朋友有各自準備了面具,成為想象中的英雄。余韋德解釋,漫畫一開始就是一群孩子想像裡,他們裝扮成西遊記角色,正在挑戰牛魔王。 但現實只是他們一群人在農田裡跟水牛玩,後來回到鎮上後,還遇到搶劫。余韋德說,「小朋友一開始只是一個幻想玩這個遊戲,剛好遇到有一個搶劫犯在搶劫,因此變身為真正的英雄」。 余韋德來自南投埔里,在當地開了一個文創攤位,販賣自己的作品。會有《70s students》的想法,是因為他喜歡畫童年時期的東西,從事觀光產業的文創設計工作多年的他說,除了設計之外,從學生時期漫畫就是興趣。 余韋德說,這次得獎不會讓他將畫漫畫變成主要的工作,「畫漫畫需要知名度,我還是會將此當成一個興趣」。

Read More

閱讀蔡明亮 本尊現身分享

「閱讀蔡明亮的影像與咖啡」新書導讀講座6日在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舉行,導演蔡明亮出席。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6日電 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與書林出版今天舉辦導演蔡明亮書籍聯合導讀講座,不只蔡明亮親自現身,現場也準備蔡明亮投資的蔡李陸咖啡招待近40名讀者,讓讀者沉浸在咖啡香多元探討。 今天導讀講座由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孫松榮談主編的《蔡明亮的十三張臉》;《影像即是臉》則由作者、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陳莘主講。 蔡明亮回憶,大學時期就把國影中心稱為資料館,這也是自己消耗最多青春的地方。他笑說:「我的電影變成現在這樣,這個館要負責,變成不賣座的導演,這個館也要負責。」 他也開心能在講座上見到老朋友與新朋友,「雖然這麼厚的書跟我的電影一樣不太好看得懂,但內容很好看,希望國內外圖書館都有一本」。 孫松榮表示,《蔡明亮的十三張臉》書名意義取自蔡明亮作品《你的臉》中特寫拍攝的13張臉。他認為,書中呈現蔡明亮30年創作的藝術脈絡,還有走出影展進入藝術界的過程,以及商業創作的敘事轉變,不同時期作品反映台灣當下社會的寫實狀態。 陳莘則在《影像即是臉》中選擇從觀影者角度出發,並對蔡明亮電影提出疑問。她也將與蔡明亮合作多次的演員李康生另外提出研究,並從早期電影開始談到後期影像作品、舞台劇、裝置展等,以綜觀的方式結合藝術史、文學、影像理論、精神分析等面向作為切入角度。

Read More

小愛的迫降 不倫疑雲毀形象

日媒週刊「女性Seven」最新一期以「福原愛將丈夫孩子留在台灣自己返國偷情」為題報導,消息震撼台日社會。 (中央社) 中央社∕東京4日專電 台日桌球夫妻檔江宏傑和福原愛(小愛)被日媒爆出婚變,成為台日熱門新聞。有日媒報導,「國民女兒」小愛的形象可能全毀,「不倫(偷情)疑雲」震撼桌球界。 福原愛在日本被暱稱為小愛(愛醬),昨天下午日本「週刊文春」電子版報導她將離婚的真相,內容指小愛因不堪夫家長期言語霸凌,已提出離婚要求。 消息一出,震驚日本社會,因為3歲開始打桌球的小愛是很多日本國民看著長大的,被視為國民女兒,嫁到台灣4年多被欺凌,很多人紛紛責罵江家。未料,另一週刊「女性Seven」電子版立刻爆料拍攝到小愛與一高帥男在橫濱約會、「開房間」度過一晚,甚至帶至東京住家共度一晚。 女性Seven還仿人氣韓劇「愛的迫降」諷刺地以標題寫著「小愛的迫降」,搭配小愛滿臉笑容與一名男子(臉部打馬賽克)走在一起的幸福模樣。 中央社日文版昨天報導這對夫妻所屬經紀公司華研國際發出的江宏傑3點聲明,這則新聞昨天登上日本雅虎熱門新聞,很多日本網友留言指責是小愛的錯,因為即使江家對小愛言語暴力,但小愛偷情就是一發OUT(一球出局)。 有網友說,把兩個孩子交給夫家照顧那就算了,把自己母親也託夫家照顧,實在太離譜。還有網友說,小愛強調與該名男性友人住橫濱飯店或在她家,並未同宿一室,這種說詞,沒人能苟同,光從照片來看,小愛就OUT(出局)了。 日媒「日刊現代」今天報導,小愛2月18日在知名節目「徹子的部屋」接受主持人黑柳徹子專訪時的內容,讓大家猜到她可能會離婚。對於她被爆料偷情一事,不少記者心想「果然」,有人想「小愛豈會把2個小孩丟下返國」、「該不會是日本有想見的男人」。 JCAST新聞電子版以「福原愛形象恐崩壞」、「不倫疑雲震撼桌球界」報導,有日本體育報記者說,小愛深受國民喜愛的形象可能全毀,對她今後活動帶來的影響難以計量。 有網友懷疑,小愛可能已知被「女性Seven」偷拍且將被爆料,趕緊找「高人」指點,避免變成離婚時不利於自己的情況,因此才有「週刊文春」那篇指責夫家言語暴力的報導。由於內容詳細,很多網友懷疑是小愛透露的,以利於危機處理。

Read More

陳昇術後復工 自曝舌頭還是麻

陳昇5日復工開唱,在台北河岸留言西門紅樓展演館舉辦「陳昇&新寶島康樂隊2021新樂園開春春酒演唱會」。陳昇收到工作人員致贈的蘋果,將蘋果分發給現場媒體。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5日電 歌手陳昇去年11月中因檢查出口腔有腫瘤,決定取消跨年演唱會。他今晚在西門舉辦春酒演唱會,開唱前證實罹口腔癌初期,經治療暫無擴散,不過部分舌頭仍感麻木,每月都須回診。 陳昇今天在演唱會前受訪表示,去年底檢查出原發性口腔癌初期。他回憶得知診斷結果走出醫院時,站在醫院外的十字路口發呆許久,不知該如何打電話向結縭超過35年的妻子說。 陳昇表示,「我真的覺得很Sorry,用英文是因為那個感覺不只抱歉跟遺憾,還有更多情緒,覺得好像不能陪妳到最後了。」陳昇鼓起勇氣跟妻子說後,對方只要他趕快回家,全家一起討論治療方式,希望能順利度過難關。 陳昇表示,治療過程盡量保持輕鬆態度還能和家人開玩笑。他透露住院時看著窗外的陽明山,想著之前和弟弟曾騎車經過附近的公墓,他還跟弟弟說:「我(過世)之後要丟到海裡,丟到綠島附近,不要放進土裡,這樣就好了。」弟弟則回:「我們才差2歲,不一定是誰先丟咧!」 陳昇表示,雖然已經開刀治療一段時間,仍有5分之1的舌頭是麻的,講話還有點大舌頭。陳昇也以個人經驗呼籲大家要注意身體狀況,除了要定期健康檢查,平時也要注意別吃太多辛辣或刺激性食物。

Read More

詩人陳明台病逝 享壽73歲

長年受糖尿病所苦的詩人陳明台3日逝世,享壽73歲,陳明台多年好友、詩人鄭炯明證實死訊,透過個人臉書發文哀弔。 (鄭炯明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5日電 詩人陳明台在3日因病過世,享壽73歲,他多年的好友、詩人鄭炯明證實死訊,表示陳明台已經受到糖尿病影響10多年,視力也退化,可能是因長期糖尿病所引起的併發症過世。 陳明台生於1948年,是台中豐原人,是戰後出生的詩人,與父親陳千武同為笠詩社成員。 鄭炯明接受電訪時說,他大約在2005年與陳明台的見面時,就知道他受到糖尿病所苦,視網膜也因此病變,眼睛不好,「他都拿放大鏡看書,去年也有點小中風,但對健康應該影響不大。」 鄭炯明說,在去年10月他曾經因為到台中參加研討會,當時有去拜訪、探望陳明台,「他的精神當時還不錯。」 鄭炯明與陳明台相識超過50年,自20歲左右開始創作就是筆友,也會互相切磋、交流詩作,之後2人加入笠詩社之後,與李敏勇、拾虹也相當熟捻;陳明台、鄭炯明、李敏勇、拾虹4人亦被合稱為四季「春夏秋冬」,詩作的特色分別代表一個季節。 陳明台辭世,鄭炯明也在個人臉書發文哀弔,「做為一個與他相識超過50年,情如兄弟的我,內心沉重而感傷。」

Read More

易智言接任北影主席

導演易智言接任台北電影節新任主席。 (台北電影節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5日電 邁入第23屆的台北電影節今天宣布,導演易智言接任資深攝影師李屏賓成為新任主席。易智言表示,接下重任既榮幸又緊張,期待專注於培育幕前幕後的新人,帶動另一波電影新浪潮。 易智言為台灣知名導演,除電視劇「危險心靈」曾獲金鐘獎肯定,電影「寂寞芳心俱樂部」、「藍色大門」、「行動代號:孫中山」等片也在國內外影展獲獎,他也發掘桂綸鎂、陳柏霖、張孝全、黃河、張書豪等演員。易智言與台北電影節淵源深厚,去年曾擔任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評審團主席。 易智言接下重任除了感覺榮幸又緊張,也有著興奮心情。他說未來將維持台北電影節已建立起的大膽創新風格,並將特別專注在幕前幕後的新人培育,「期待影展能在蒼茫的電影大海中,發揮最大的新浪潮騷動」。 2021台北電影節將於6月24日至7月10日舉辦。

Read More

說中國充滿謊言 趙婷新片中國版海報被撤

趙婷甫獲金球獎最佳導演,她的新電影「游牧人生」中國版海報被撤,引發外界揣測。圖為游牧人生劇照,片中女主角由奧斯卡影后法蘭西絲.麥朵曼(左)擔任。  (中央社檔案照) 中央社/台北5日電 甫獲得金球獎最佳導演獎的趙婷,其國籍和過往言論在中國引發爭議後,最新電影「游牧人生」(中國大陸譯「無依之地」)的中國定檔海報在「豆瓣」網站被撤下,引發外界揣測。 中國藝文資訊社群平台豆瓣原本已經放上「無依之地」的中文海報以及上檔日期4月23日,但是今天在豆瓣已經看不到中文海報與上檔日期,不少微博網友轉發此消息,認為影片能否如期上映成疑。 「游牧人生」去年9月在威尼斯影展勇奪最高獎項的最佳影片金獅獎,趙婷是10年來首位、也是影展88年歷史以來第5位獲頒這項榮譽的女性導演。 今年2月底,趙婷再以此片獲頒第78屆金球獎最佳導演獎,成為歷來第2位贏得這項殊榮的女性導演、有色人種女性第1人,也是繼李安之後首位贏得金球獎的亞裔導演。 伴隨殊榮而來的是爭議。綜合海峽時報、明報等媒體報導,趙婷2013年在美國電影雜誌「電影製作人」上接受採訪時曾說:「在我成長的年代,中國是個充斥謊言的國家,有很多我在小時候吸收的資訊,最後發覺都是假的,從此養成叛逆的性格。」 2020年,她接受澳洲媒體採訪時說「現在我的國家是美國」。這些訪問中的爭議內容如今已遭刪除,但仍被一些中國網友翻出,從而在中國大陸激起民族主義情緒。 中國官媒央視、新華社等在報導中稱趙婷為「中國女導演」,許多網友糾正應該是「華裔」。趙婷的國籍身分這幾天成為中國網友爭論的話題。 在傳出這部電影的上映可能會有變數後,有中國網友戲謔表示「國籍搞不明白不許上映」;有人留言「賣國女導演,支持封殺」;也有人說「電影就應該是個人的,而不是國家的」;還有人直言「別上了,中國不配」。 根據公開資料,趙婷1982年在北京出生,高中時在倫敦就讀,後來在美國取得政治學學士和紐約大學電影學士學位。 趙婷的繼母是中國著名演員宋丹丹,在得知她獲獎後,宋丹丹在微博發文祝賀,稱趙婷是「我們家的傳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