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品牌團隊名單 6團蟬聯

台灣品牌團隊計畫補助名單公布,朱宗慶打擊樂團以打擊樂在國際發光,提供年輕世代成長的養分與動力,今年同樣獲選入列。圖為朱宗慶打擊樂團擊樂劇場「泥巴」劇照。(朱宗慶打擊樂團提供,中央社)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文化部9日公布入選「台灣品牌團隊計畫」補助名單,包括雲門、朱宗慶打擊樂團、紙風車劇團、優人神鼓、明華園戲劇總團以及唐美雲歌仔戲團等6團,名單與去年完全相同,金額共1億500萬。入選的台灣品牌團隊雖受疫情影響,仍以線上劇場方式展現藝術創作,發光國際舞台,同時也回歸社區與學校,積極培育與耕耘藝文人口,文化部及評審委員都給予肯定。 今年補助分配金額包括雲門文化藝術基金會3750萬元,財團法人擊樂文教基金會(朱宗慶打擊樂團隊)1700萬元,紙風車劇團1650萬元,財團法人優人文化藝術基金會1350萬元,明華園戲劇團1050萬元,唐美雲歌仔戲團1000萬元。 文化部發布新聞稿表示,雲門舞集在藝術總監鄭宗龍帶領下,進入新雲門時代,持續寫下台灣舞蹈史重要篇章;朱宗慶打擊樂團以打擊樂在國際發光,提供年輕世代成長的養分與動力;紙風車劇團面對八里倉庫大火,仍堅持致力兒童藝術工程;優人神鼓持續傳遞豐沛藝術能量;明華園戲劇團全方位發展本土歌仔戲,積極拓展傳統藝術的年輕觀眾群;唐美雲歌仔戲團讓傳統戲曲走向精緻化,6團都以鮮明的努力方向獲選。

Read More

客家山歌國寶徐木珍追思會 客委會主委代頒總統褒揚令

客委會主委楊長鎮代表總統頒發總統褒揚令予徐木珍,由家屬代為接受。(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已故新竹縣客家山歌國寶藝師徐木珍9日於湖口長生天生命紀念園區舉行追思會,客委會主委楊長鎮代表總統蔡英文頒發總統褒揚令,縣長楊文科頒發縣長褒揚令,表彰徐木珍一生致力於傳統客家表演藝術的付出。 楊文科表示,徐木珍一生致力於傳統表演藝術「客家山歌說唱」的展演、推廣及傳習工作,作育英才;徐木珍豐富的生命歷程與表演經驗,更被譽為「客家山歌國寶藝師」,不僅是新竹縣之寶,更是台灣之光。徐木珍為新竹縣無形文化資產傳統表演藝術「客家山歌說唱」保存者,對新竹縣及國家的客家傳統音樂傳承貢獻卓越,並為客家文化留下珍貴的資產,堪為全體縣民及後代子孫最佳典範。 徐木珍民國87年獲頒第6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民俗音樂獎、96年獲頒首屆客家貢獻獎─傑出成就獎,98年登錄為新竹縣無形文化資產傳統表演藝術「客家山歌說唱」保存者。徐木珍一生傳唱客家山歌,作育英才無數,他的「隨口來」已是客家山歌無法取代的經典,一生為客家音樂奉獻,被譽為客家山歌國寶級大師。

Read More

消失的情人節加吻戲 陳玉勳自嘲最純真

電影《消失的情人節》9日舉辦藍光與DVD珍藏版記者會、簽名會,導演陳玉勳(中)、演員大霈(李霈瑜)(左)、劉冠廷(右)出席,重現電影經典畫面。(得利影視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9日電 陳玉勳執導的電影《消失的情人節》拿下第57屆金馬5獎項,今天舉辦藍光與DVD珍藏版記者會、簽名會;陳玉勳帶著主角大霈與劉冠廷現身分享拍攝花絮。 談起片中貫穿的時間情節,陳玉勳表示,其中一幕原本設定劉冠廷抱著大霈回家後,將對方放在床上就離開;但有工作人員起鬨要更「大尺度」,討論過後決定輕吻額頭就好。陳玉勳自嘲:「整個劇組只有我一個人最純真。」 這個吻戲,劉冠廷回憶陳玉勳當時拿出「像親白雪公主」的比喻來舉例,笑說:「但導演又沒把她弄成公主的樣子。」大霈則在一旁笑回:「你希望換成黑嘉嘉對不對。」引起現場笑聲。 《消失的情人節》包裝採用行李箱概念設計,並放入電影中值得紀念的元素,書腰與圓標也分阿泰版、小淇版,從內附貼紙有男、女版、阿泰手繪的秘密基地地圖及印了收件人「小天使」的信封,充滿電影小巧思。

Read More

高雄文藝獎 劉振權等獲殊榮

高雄市現代畫學會、聚和文化藝術基金會及劉振權獲「高雄文藝獎」,9日由市長陳其邁頒獎。(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象徵高雄藝文界最高殊榮的「高雄文藝獎」9日下午舉行頒獎典禮,本屆由高雄市現代畫學會、財團法人聚和文化藝術基金會及劉振權(陌上塵)獲獎,市長陳其邁感謝得獎者對高雄文化藝術的卓越貢獻。 陳其邁表示,高雄文藝獎是高雄市藝文界最高榮譽,至今已誕生49位得主,見證高雄20年的文化軌跡,讓大家看到港灣高雄正逐漸在蛻變。 本屆的高雄文藝獎得主中,現代畫學會將藝術帶入公共,聚和基金會持續以行動支持藝文,陌上塵以創作樹立標竿,感謝得主為高雄的奉獻;也要謝謝評審委員從各界推薦的45位藝文菁英與團體,選出3名深耕高雄的文藝獎得主。 現代畫學會為解嚴後高雄第1個立案的現代畫會團體,自成立以來關心文化政策與社會公共議題,具有獨特的歷史定位;聚和基金會積極協助南部藝文創作者與團體;劉振權以動人的筆觸,透露出工人的心理感受與現實困境,素有「工人作家」之名。 文化局表示,本屆的文藝獎得主都是在高雄辛勤耕耘多年的文化人與團體,一步一腳印走出自己的光彩,也成為城市最珍貴的資產。

Read More

林依晨愛潛水 天寒不怕冷

林依晨出席活動,展現滿滿活力。 (記者陳建興攝)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零負評的林依晨8日出席活動,被問到天氣如此寒冷如何度過?她透露平時喜歡潛水,因此面對近來的低溫,反而沒有那麼怕冷。但她希望大家多多注意保暖,尤其是年紀較長的長輩更要小心保暖。 林依晨此次再度成為新車代言人,MV還找來同車門師妹黃心娣合拍微電影,劇中2人飾演閨蜜,講述一段橫跨30年的友情。但拍攝時天氣不好,黃心娣擔心無法表現好,最後是在林依晨的幫助下順利完成。 此次微電影拍攝場景包含客廳、舞蹈教室、跆拳道場、廟宇、辦公室、學校、郊外、海邊等。為體驗新車性能,林依晨從副駕變成駕駛,爬山涉水讓她直呼過癮。林依晨說,平時很喜歡戶外運動,曾經騎單車環島,也因老公的關係迷上潛水,因此此次低溫特報,反倒沒有特別感受到冷。 但林依晨還是呼籲大家都要注意保暖,尤其在疫情尚嚴峻之際,仍要保重身體。

Read More

五月天再開唱 改善實名制入場

五月天第4場演唱會8日晚間在桃園登場,將改善實名制入場方式,演唱會搜集的個人資料也有專業人員保管並做好資安防護。 (相信音樂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8日電 樂團五月天去年12月31日起開唱,但前2場演唱會有自主健康管理者違反規定參與。第4場演唱會今晚在桃園登場,主辦單位表示,會兼顧個資保護及疫調需求,也將改善實名制入場方式。 五月天上週起在桃園國際棒球場舉辦「好好好想見到你演唱會」,配合防疫,現場提供酒精消毒、入場量體溫及實名制登記。而觀眾入場時,有工作人員拍下身分證與票券的照片,主辦單位相信音樂表示,改善實名制登記方式外,也會拓寬進場動線,入場掃描設備及人員從原本30道增設至50道。 對於實名制登記留下的資料,相信音樂表示:「全面皆以條碼掃描器進行掃描,資訊暫儲存於無連接網路的手機,並於觀眾進場完畢後,統一整理儲存於拓元雲端,並由專責人員嚴加管理。」若身分證無法掃描,則會有工作人員引導,改以「人工驗證」方式入場。 相信音樂指出,前幾場演唱會搜集的個人資料,都已統整建立實名資料,並有專業人員保管並做好資安防護。而現場手機拍攝的照片,也在活動現場確實刪除。 相信音樂表示,為兼顧個資保護及疫調需求,觀眾的個人資料自演出日起算28天內,將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及有關單位僅用於防疫目的,「無疫調需求者,於前述期間屆滿時,本公司將主動刪除、銷毀,不會另做他用」。

Read More

拍亡父故事 少年阿堯導演曾崩潰

電影《少年阿堯》7日晚間舉辦首映會,導演林柏瑜(右)與男主角陳以文(左)出席分享拍攝花絮。 (車庫娛樂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8日電 電影《少年阿堯》是導演林柏瑜的半自傳作品,以父親在卡車輕生的事件作為靈感拍攝。林柏瑜表示,拍攝期間重現父親輕生畫面時,因為想起父親倒下,一度情緒潰堤無法拍攝。 《少年阿堯》昨晚舉辦首映會,林柏瑜與男主角陳以文共同出席分享拍攝花絮。林柏瑜表示,《少年阿堯》經由自己的生命歷程改編,他14歲時父親選擇在車上輕生,因為家裡沒有大人,年紀小的他只能代表指認父親遺體,當時的畫面也在他的心中種下陰影。 林柏瑜坦言,過去曾經利用寫日記或其各種方式,希望排解這個衝擊,但直到這次拍完電影,才有「傷口重新被撕開又縫合」的感受,雖然已經癒合,但依舊有著傷痕。 林柏瑜表示,並不是每個家人都願意討論父親輕生的往事,希望藉由《少年阿堯》,讓自己與家人能夠以作品溝通。 林柏瑜回憶拍攝期,見到陳以文畫好「屍妝」準備拍攝的模樣時,就因為想起父親倒下的畫面,有點不忍直視,見到陳以文真正倒下的那一刻,讓他情緒直接潰堤。 因《陽光普照》獲得金馬影帝的陳以文則說,聽聞林柏瑜的成長故事時,曾驚呼:「你是怎麼樣一路走過來的?」對於角色設定,陳以文也與林柏瑜溝通表現方式,希望呈現出「父親距離墜下生命懸崖僅剩一點距離,卻仍然為兒子著想」的形象演出,為角色增加豐富度。

Read More

寄養家庭招募 曾國城代言

曾國城8日在台北出席家扶基金會「打開家門 讓愛住進來」公益記者會,擔任活動代言人,為家扶招募寄養家庭,號召各界一起擔任孩子的守門員。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8日電 家扶基金會投入兒少安置服務已邁入第40年,今天舉辦記者會分享推動兒少安置措施的歷史,並邀請藝人曾國城擔任寄養家庭招募計畫代言人,盼能招募500戶家庭加入寄養家庭行列,提供更多兒少安置服務。 家扶執行長何素秋指出,寄養家庭照護寄養童是非常困難的事情,當孩子帶著創傷到寄養家庭,寄養爸媽必須有更大包容力及細心來照顧,是非常不簡單的工作。家扶投入兒少安置服務多年,根據去年第3季統計,投入寄養家庭的家庭已經有4499戶,提供逾5萬人次兒少寄養安置服務,也有賴於寄養家庭的細心照護,改變了許多孩子的生命。 家扶今年邀請曾國城擔任寄養家庭招募計畫代言人,他與新生代演員白潤音攜手合作公益微電影,詮釋寄養童抵達寄養家庭第一天及最後一天情景。 曾國城表示,每個孩子都是一顆種子,這棵種子未來會如何成為社會良善的力量,就要看給孩子什麼樣的陪伴,孩子都是國家未來重要的力量,而現今還有許多徬徨失依的孩子需要幫忙,呼籲大家加入寄養家庭行列。

Read More

楊祐寧與憨兒互動 感受純真喜悅

喜憨兒基金會特別邀請藝人楊祐寧作為公益大使。     (記者陳威穎攝) 記者王柏倫、陳威穎∕台北報導 新冠疫情嚴峻,許多公益團體的募款受到影響,致力於關懷心智障礙者的喜憨兒基金會也不例外,特別邀請藝人楊祐寧作為公益大使,楊祐寧也到高雄的收容機構與憨兒交流,他說,最深刻的感動就是憨兒們仍都帶著純真的喜悅。 楊祐寧指出,憨兒們每一個人的表情中都帶著一個喜悅。尤其是在目前這樣艱辛的環境下,「喜悅是一個很難得的一件事,在憨兒身上我們看到是非常純真的喜悅。」他也說,憨兒的年齡越是上升,而家長的負擔也都在同步地加重,希望藉由這次的機會讓社會大眾知道,「我們可以把照顧憨兒的責任一起分擔。」 喜憨兒基金會創辦人蘇國禎提到,憨兒最欠缺的就是尊嚴與喜悅,尊嚴要藉由創造社會價值、經濟價值獲得,更是找到憨兒們的生命價值;而喜悅就將由樂團、劇團等興趣培養,因此基金會的使命就是在於幫助憨兒們達成這兩項目標。 楊祐寧在記者會中更是與憨兒互動,關心他們目前的工作、賺錢的目標,以及生活的環境等等,其中的交流過程也讓楊祐寧與基金會的工作人員都開懷大笑。楊祐寧呼籲,希望有更多的民眾一起加入關懷憨兒的行列,一起完成在北區也能夠有收容機構的計畫,「當然更是希望未來在東部、中部都能夠有這類的收容機構,我覺得將會是最好的事情。」

Read More

再現經典 樓蘭女28年後復刻演出

經典劇作「樓蘭女」將展開巡演,7日在國父紀念館舉行彩排記者會,由京劇名角魏海敏(左)、藝術家演員吳興國(右)攜手演出。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7日電 28年前首演時被視為前衛實驗的「樓蘭女」,28年後將再度復刻演出。不僅主角吳興國、魏海敏實力未減,就連服裝也都是奧斯卡金獎得主葉錦添當年設計保存至今,再看依舊衣典。 「樓蘭女」改編自希臘悲劇「米蒂亞」,以獨幕劇方式呈現,飾演「樓蘭女」樓蘭公主美蒂雅的魏海敏,展現一名女性從被丈夫拋棄的自憐自哀,到後來決心復仇的籌謀,殺子之後的冷血無情,令人不寒而慄,細膩刻劃女性心理。 男主角吳興國表示,當年做這樣非常前衛的戲,是因為希望在京劇之外,能夠創造另一種可能性,「當時社會氛圍讓女性可以大聲吶喊,表達自我,我們也反映了這個社會氣氛。」 吳興國說,這齣戲看起來是愛情悲劇,但充滿哲學性思考,「我們會以非常人性化的方式表現。」 魏海敏表示,這齣戲確實需要花很多能量與思考,才能進入這個角色,「這齣戲就只有講一個字,愛。」魏海敏說,「愛」這個字大家都在講,但首先要知道自己是誰,「當時演出時大家都還年輕,沒有那麼多反思,但現在進入21世紀,這齣戲依舊可以帶給大家很多的成長。」 編劇、導演加上編舞,林秀偉投注在「樓蘭女」的情感28年來依舊炙熱,「與其說這是戲劇,我認為更像舞劇,許多情感對白都以舞蹈來過場與呈現,至今看來依舊前衛。」 林秀偉說,這齣戲的主創團隊至今仍是華人世界各領域最傑出的藝術家,包括音樂作曲許博允、舞台燈光聶光炎、服裝設計葉錦添等,營造出既西方又東方的混搭美學,也讓演出本身更具張力。 值得一提的是,「樓蘭女」的服裝設計葉錦添當年光做一套衣服就要手工縫製個把月,而當代傳奇劇場收藏至今,保存完好,還常被葉錦添帶去世界各大博物館展覽,這次全劇可以重新復刻演出,也看見台灣90年代表演藝術的豐沛能量。 「樓蘭女」將於1月8日到10日連演3天,地點在台北國父紀念館;1月23、24日在台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2月27、28日在高雄衛武營國家歌劇院演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