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鳳返8點檔 重現秀場風華

民視8點備檔大戲《黃金歲月》6日開鏡,陳美鳳(中)睽違6年再次挑大梁。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民視8點備檔大戲《黃金歲月》6日開鏡,陳美鳳睽違6年再次挑大梁,偕王彩樺回味秀場風華。洪都拉斯、葉家妤聽得津津有味,直呼拍戲更有趣。 《黃金歲月》由製作人黃錦鳳、鄭文騰共同製作,昨天在民視林口總部開鏡,董事長王明玉、總經理廖季方帶領祈福。許久未在8點檔演出的陳美鳳、陳仙梅、葉家妤此次回歸主演歌廳秀紅牌,突破尺度出演,令人期待。 睽違6年再次演出民視8點檔,陳美鳳表示,因黃錦鳳跟她在秀場的時候就很熟識,加上題材讓她非常能夠發揮,而且劇情跟她當年在歌廳秀上十分相似,讓她一口答應演出。 王彩樺表示,陳美鳳在當年的歌廳秀非常紅;陳美鳳則謙虛說她「秀很多是因為很便宜」,CP值很高、俗又大碗,才會讓大家都看得到。洪都拉斯表示第一次加入民視拍攝8點檔,特別要來跟陳美鳳討教;他也透露很喜歡陳美鳳之前拍的金鐘劇《三春記》,超級羨慕同劇搭擋夏靖庭,2人在劇中有不少親密戲,羨煞不少人。 陳仙梅、葉家妤也是睽違7年再回民視拍戲。陳仙梅表示,再回來拍戲一定會有點害怕,因為站上舞台真的會緊張;但是拍8點檔可以把小孩丟包,真的幸福多了;尤其2個兒子每天都會惹出小麻煩,讓她直呼男生真的好難帶,非常羨慕葉家妤生了2個女兒。

Read More

黃士杰將入伍 自認體能好不怕操

混血藝人黃士杰今天入伍,同門兄姊弟提前跟他吃火鍋,祝兵期順利。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混血藝人黃士杰即將滿20歲,並於7日入伍,媽媽黃雅王民一點都不擔心。他也笑說,沒有女朋友不怕兵變,只怕瘦身15公斤的目標達不到。 黃士杰將於7日入伍,20歲生日會在軍中過。他笑說:「希望當兵可以讓生活作息有規律,能夠瘦身15公斤,然後變成一個新的黃士杰回來。」 問媽媽黃雅王民是否會擔心?黃士杰說:「媽媽一點都不擔心,她也是希望我當完兵可以變成一個不一樣的我。」倒是自己最擔心「剃完頭還可不可以保持我的帥度」。 當兵前夕,達騰娛樂眾家師兄姊弟蔡詩羽、張又瑋、郭宇宸、葉小毅提前跟黃士杰圍爐吃火鍋,祝他兵期順利。唯一當過兵的張又瑋分享經驗,「5點半先起床刷牙摺棉被,再躺在床上休息一下,等時間到就可衝到操場集合」;他還提醒黃士杰「不要耍小聰明,亂開玩笑,不要強出頭,要乖乖的比較好」。 接著張又瑋講起軍中鬼故事,黃士杰聽得一臉驚恐,「沒遇過不知道怕不怕,如果真的遇到了,我就盡全力的跑」。他還說:「媽媽說我八字重,應該不會碰到。」 11歲小師弟葉小毅聽不懂當兵的事情,只能對最喜歡的大哥哥黃士杰說:「我會想念你,要快點回來陪我玩還有打籃球。」 對於軍中的操練,黃士杰自認體能無懈可擊,臭屁說:「可以台澎金馬游泳一圈。」但唯一害怕的就是「睡不飽」。原來他平常生活作息習慣,沒睡個12小時不行,「不能賴床,又起床不能洗澡,對我來說很痛苦,當然我知道當兵就是嚴守紀律,趁機改變自己的作息上的壞習慣,我會努力適應」。黃士杰希望保持良好體能,有機會可以參加「全明星運動會」。

Read More

陳竹昇親子關係 戲裡戲外兩樣情

陳竹昇在《戒指流浪記》飾演計程車司機,劇中與兒子關係疏離。     (HBO Asia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6日電 金馬獎得主陳竹昇在喜劇《戒指流浪記》飾演計程車司機,還有開車載兒子橋段,不過劇中2人父子關係疏離。陳竹昇戲外說,若想破冰,可以從詢問「你今天好不好」拉近距離開始。 《戒指流浪記》描述男主角宥勝在求婚當天把婚戒弄丟,戒指流浪到7個陌生人手中,引發不同愛情故事。最新一集戒指流浪到追星族林暉閔手上,一心想要透過戒指套牢他心中女神黃沐妍,卻與飾演他爸爸的陳竹昇關係十分疏遠。 陳竹昇(中)在《戒指流浪記》與劇中兒子林暉閔(左)有精彩對戲。    (HBO Asia提供,中央社) 陳竹昇透露:「劇中角色之前做錯事,懊悔來不及與小孩有所互動,出獄後積極想挽回父子關係,但卻把關係越推越遠。」不過陳竹昇認為,戲外他與2個女兒時常互動聊天,不像戲裡與林暉閔的父子關係卡卡,「去年耶誕節還與太太觀察女兒喜好,送禮物給女兒」。 對於戲裡關係與兒子相處困境,陳竹昇以自身立場提出建議,認為親子關係就必須多溝通聊天,「當然角色因入獄,錯過陪伴孩子的黃金時間,所以積極地想拉近與兒子的關係」,透過詢問「你今天過得好不好」,拋出話題關心對方狀況,也是一種破冰方式。 陳竹昇說,前提還是要看與孩子日常相處情況,「不要緊迫盯人,不要讓人覺得你在跟蹤我,頂多簡訊隔空問候,試圖先拉近距離」。  

Read More

〈古董藝術賞玩專刊〉漫談清代玉器

清 福祿壽玉山子 唐茂福 清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王朝,玉器在這一時期得到了空前發展,是我國古代玉器史上的一個高峰。 清代玉器善於借鑑繪畫、雕刻、工藝美術的成就,集陰線、陽線、鏤空、俏色等多種傳統做工及歷代的藝術風格之大成,創造與發展了工藝性、裝飾性極強的玉器工藝,有著鮮明的時代特點和較高的藝術造詣。清代玉器中有不少大型的觀賞性「玉山子」,以山水畫為藍本,就地取材,加以設計製作。其做工嚴謹,一絲不苟。 清 玉爐 清代玉器品種和數量繁多,以陳設品和玉佩飾最為發達。陳設品有按青銅器為祖型的仿古形式器皿及各種仁獸,瑞禽的造型,新增的品種有山水、花鳥玉山,浮雕圖畫式的玉屏等。玉佩的品種更為豐富,成為各階層民俗事項和服飾廣泛佩戴使用的裝飾品和吉祥物。此外兼有實用功能的各種玉器皿,文房用品數量和品種也較歷代多有增加。 清代玉器在製作上以乾隆時代為分界線,前期治玉重視選料,由於開採條件改善,採集到的優質白玉、羊脂玉數量之多,超過歷史上任何時期。材質的精美,為這一時期能產生許多珍寶性藝術品,提供了物質基礎。在工藝加工方面,琢工精巧,光工細膩。乾隆時代的玉器皿的輪廓線都極規則,橫平豎直外緣及子口轉折嚴整挺拔。稜角多呈勁挺鋒銳狀。起凸的浮雕圖案邊緣,也處理成鋒利邊線,觀之剔透,觸之扎手。在拋光工藝上也很講究,一般細光處看不見琢鏃的痕跡,細光能達到玻璃光亮度。 清 玉雙童 清代中期以後,玉器生產漸入衰落,不但規模減退,工藝製作上取巧偷工造成規格越益粗糙。如所琢樹木花草枝梗,不再精到的琢出圓潤的,符合生態的形象,僅以兩面削琢的角形凸起代替。花卉圖案也不再細緻地琢出枝葉穿插、花葉翻卷的形態,太多取平面的淺浮雕處理。尤其是器皿輪廓線大多拖泥帶水,轉折含混。許多該作圓雕處理的玉陳設品、玉人、玉山,甚至小件玉佩、玉附的背面,也採取用工極少的粗處理方式。 台南市文物協會成立至今已歷35年,在歷任理事長及全體會員的努力下,對文化的傳遞及發揚不遺餘力,也歡迎對中華古文物有興趣的同好一起加入,加入方式請洽本會蔡秘書0982789095。

Read More

〈古董藝術賞玩專刊〉漫談雕瓷 

清 黃釉雕瓷印泥盒 唐茂福 雕瓷與瓷塑同源,是陶瓷裝飾技法之一。通過鏤雕,浮雕等雕刻技法在瓷器上刻出紋飾來凸現立體圖案。 雕瓷工藝興於乾隆,盛於道光同治年間,清代雕瓷產品已廣銷國內外,景德鎮是我國重要的雕瓷產區之一。從存世的雕瓷分析,清中晚期的陳國治,王炳榮,李裕成是公認的名家。由於此類藏品具有歷史和文人氣息,近些年來陪受藏家青睞。 雕瓷製作有捏塑、範模、印坯等多種製法,並有素胎和色釉加彩之不同。燒成後瓷質晶瑩光潔,易於清洗,為人們所喜愛,是最能深入人們生活之中的一種民間工藝美術品。 清代晚期,由於西方列強入侵,中國制瓷業失去了往日輝煌,瓷器在造型、胎質、釉料上都顯出代有不如的現象。然而,此時出現的王炳榮、陳國治、李裕成等幾位陶瓷名家卻另闢蹊徑,將景德鎮瓷業中的雕刻技法與中國繪畫和明清竹刻藝術結合,同時吸收西方雕塑手法,形成獨具特色的雕瓷。 近年來,在古董古玩市場裏,做工精美的雕瓷作品價格日漸攀升,漲幅也遠高於其他瓷器。主要是由於瓷雕精緻美觀的觀賞價值歷來備受古董收藏家青睞,但是由於製作較難,成品率低,存世量也比較少,收藏價格相對而言也比較高。雕瓷工藝興於中國瓷器史上最後一個高潮——清代乾隆時期,盛於道光。雕瓷又稱瓷雕,是在末燒制的瓷土胚胎上施浮雕山水、花鳥等圖案。由於雕瓷作品多為民間藝人所作,不同於官窯瓷器,不能大規模生產,要求技藝也很高潮,流傳後世的珍品比較少,其藝術收藏價值較高,特別是名家作品,更值得珍藏。 清 景德鎮 白瓷羅漢像 二十幾年前,從跑英國路線台灣骨董商,購入一隻綠地海水紋珊瑚紅雕瓷龍天球瓶,整隻滿工雕瓷立體感十足,放在店裡一段很長時間,幾年前大陸有位古董商來店把它買走了,我以為這東西放那麼久了而瓶中間有修補,那時就賣他20萬元,過一段時間在美國佳士得2011年拍賣會上出現,當時預估價為美金15000~20000最後成交價含傭金為470500美元(詳細資料如附件一),真是嚇一跳怎麼拍那麼高,也恭喜那位買家,收藏古董就是要有四大要件,第一要有財力,第二要有胆力,第三要有眼力,第四要有運氣,一輩子能碰到一件也就無憾了。

Read More

〈古董藝術賞玩專刊〉遇見明清銅瓶之美

明清銅瓶 正陽廬 主人 古代或者說是明清時期的文房用具種類繁多,通常指的是水注、水盂、筆洗、筆筒、筆擱、硯屏、墨床、臂擱等等文房珍玩,甚至於號稱文房首器的宣德爐。 在此特別分享一下明清時期的銅瓶,瓶對中華文化而言,有著「平安」的吉祥意涵,而且銅爐、銅瓶、銅盒並稱「爐瓶盒」,同屬文人雅士文房書案必備珍玩之一。 明清時期瓶的製作工藝,常見「歲寒三友」松、竹、梅;象徵「太平有象」的大象;具有吉祥意涵的五爪龍、雲龍紋、海龍紋、螭龍、祥鶴、蝙蝠等;饕餮紋、蟬紋、寶相紋、如意紋也不少;大部分素瓶則以形取勝,取天圓地方、葫蘆形、蒜頭口等,大小不一,線條簡潔柔美。 竹報平安瓶 《竹報平安瓶》賞析 竹子以其清高有節,一直為文人雅士所喜愛。司馬遷說:「竹外有節禮,中直虛空」;蘇軾愛竹亦畫竹, 他「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清代鄭板橋一生詠竹畫竹,表達了文人清高脫俗的雅趣。 這個竹瓶以竹幹為瓶身,象徵「節節高升」竹節刻畫細膩,竹之枝芽與葉脈攀沿其間,表現清新脱俗,置之書案倍增其雅。 饕餮紋與蟬紋瓶 明代宣德年製款《饕餮紋與蟬紋瓶》 此瓶以雙弦紋勾勒出圓形瓶口,下接雕鏤細緻的饕餮紋,再分别在雙、單弦紋間標記宣德年號,下承四個錦地蟬紋。整體美術工藝臻於至善之美,應是明代官宦之家的書案珍品。

Read More

〈古董藝術賞玩專刊〉朱泥壺

朱泥扁燈壺  曾進忠 紫砂器是一種觀賞與實用兼具的藝術品,而其中的朱泥小品,更是把壺與致用的理念,呈現到了極緻。 茶書中曾說:茶注宜小,不宜甚大;小則香氣氤氳,大則於于散漫。朱泥小品正應了此話,細啜慢飲,茶香也就愈發濃郁。 朱泥扁燈壺刻款:醉倒孤山處士家 留珮製 近年來,朱泥小品的熱度日益增長,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兩點:其一;朱泥小品還處於價格低谷。其二;飲茶風尚,和品飲心境開始變化。從多人共飲往一人獨飲發展,眾樂樂不如獨樂樂。朱泥小品,更多的是,與己對飲,與心對飲。

Read More

嘉義市書藝協會參加書藝大展 獲金牌獎

黃敏惠市長(右)頒獎給陳姿妃理事長。 (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嘉義市書藝協會陳姿妃理事長、張家豪老師及呂金平老師等三人獲得第八十一次大日本書藝院展金牌獎,五日到市府拜會並送書法作品給市長,嘉義市長黃敏惠回贈獲獎紀念獎牌,感謝他們提升了嘉義市的文藝氣息,且對他們的付出與貢獻感到肯定,並期許嘉義市成為處處有文化氣息的文化綠洲之地。 市府社會處表示,公益社團法人大日本書藝院,創立於一九五二年,每年在東京都美術館展覽,分為學生及一般人組,至今已舉辦八十一次展覽,是一個有著歷史性的書道團體,也會和中國、台灣舉辦國際文化交流展;該團體入門並無特別門檻限制,創設者阿部翠竹之志願「只要心正,書道也能正。院生遍佈海內外。 嘉義有「畫都」之稱,歷年來嘉義出現許多傑出藝術家,尤其以陳澄波等享譽國際,而創造出美的環境,才能有更多人文故事的藝術創作。此次嘉義市書藝協會的作品將會在今年三月在市文化局展覽。

Read More

東方大學陳冠華台南美展創佳績

東方設計大學流設所碩士生陳冠華榮獲二0二0台南美展佳績。(記者陸瓊娟攝) 記者陸瓊娟/湖內報導 東方設計大學流行設計研究所碩士生陳冠華在「二0二0台南美展」中初試啼聲,以兩件不同類別參賽,立體造型類作品「怪咖」獲得佳作,另一件作品西方媒材作品「夢境」獲得入選的殊榮。 「二0二0台南美展」共計六大類,分別為西方媒材類、東方媒材類、書法類、攝影影像類、傳統工藝類與立體造型類,今年總收件數達三百一十九件,東方設計大學流行設計研究所碩士生陳冠華初試啼聲,以兩件不同類別參賽,立體造型類作品「怪咖」獲得佳作,另一件作品西方媒材作品「夢境」獲得入選的殊榮,由台南市文化局葉局長澤山及資深藝術大師等多位評審頒贈得獎證書。 陳冠華從事藝術教育長達二十幾年,專長立體形塑多媒材的應用與西畫,她表示很榮幸能獲得比賽佳績,以此表達對學校及教授們的感激之情外,亦感謝評審委員的肯定,藝術創作的道路往往孤獨而寂寞,卻是抒發情感及展現想像力的最佳機會。

Read More

朱俐靜出新輯 訴罹乳癌心境

歌手朱俐靜5日在新專輯「來日方長」發片記者會上,落淚談及罹患乳癌的心路歷程。她表示,目前積極治療中,工作上也先和同事們溝通,做好時間分配。 (福韻工作室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5日電 歌手朱俐靜推出新專輯「來日方長」,談及去年被診斷出罹患乳癌,讓她激動落淚。她表示目前持續治療中,專輯名稱是對自己的期許,希望不要在時間壓力下,驚慌失措地生活。 今天記者會特別選在充滿居家設計的空間舉辦,朱俐靜將家裡的香氛產品帶到現場使用,希望營造出回家的自在感,打造像是邀請朋友到家裡聊音樂的氣氛。 朱俐靜現場演唱新歌「不完美的完美」、「來日方長」,她同時分享,去年因為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竟發現自己罹患乳癌。朱俐靜說:「以前工作量也都差不多,睡覺就好了,但去年不管怎樣都很累,不舒服時間也變長。」 朱俐靜表示,一開始只敢告知兄弟姐妺,直到身體狀況穩定後才告訴爸爸。朱俐靜坦言,確診後的確感到很震驚,「沒有辦法,只能接受。」她也以過來人經驗分享,自己並沒有家族病史,加上搜集資料後發現現代人罹患乳癌的年紀越來越輕,「這種跟身體腺體相關的異常狀況,環境、壓力都會造成,有狀況要及早就醫。」 朱俐靜提到,目前都遵照醫生囑咐並治療中,平日定期做瑜伽及冥想,盡量讓身心處於良好狀態。朱俐靜表示,新專輯「來日方長」是她生病後的體悟也是期許,希望自己不要受到時間限制,「人都有那麼一天會離開地球,心態上不要限制自己。」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