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心如體驗視障訓練 將心比心

林心如走訪盲人重建院,與視障者同學陶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愛無限公益大使林心如走訪盲人重建院,除跟著老師進行「定向行動訓練」學習「觀、問、碰、引、述」,也與視障者同學陶藝,「因為眼睛看不到,你會更用心去感受」。  林心如為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分享 愛無限》募款活動擔任愛無限公益大使,呼籲「一人一點力,愛就大無限」,除了拍攝廣告和形象照,近日走訪台灣盲人重建院,跟著老師一起進行「定向行動訓練」,學習如何從日常生活中協助引導視障朋友。  在老師的教導下,林心如也學習引導視障者安全行走的方法(人導法)。她表示,大家其實常在路上會看到視障朋友,會想說需不需要幫助他們,「但其實在想幫忙的同時,很多時候我們可能不知道該怎麼幫起,才不會去驚動到他們。」  透過「觀、問、碰、引、述」的簡單口訣,林心如了解要先觀察周邊視障朋友,再詢問其是否有需求。林心如說:「對方若需要時,我們就觸碰其手臂,讓他可以牽著你的手肘,然後指引對方向前行,同時跟他敘述前面的路況,請視障朋友小心行走。我覺得真的蠻受用的!」  林心如也與視障朋友一起參與可以訓練學生觸覺敏感度的陶藝課,學習手捏把杯。林心如透露,這是第一次體驗手捏把杯,「覺得十分有趣,做起來也更有成就感。」觀察一同上課的視障學生後也有感而發地說:「其實我看到他們在做的時候,覺得因為眼睛看不到,你會更用心去感受,所以你做出來那個東西,其實更是從你心裡發出來的藝術感。」

Read More

名導張毅病逝 享壽69歲

金馬導演、琉璃工房創辦人張毅辭世。(琉璃工房提供)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金馬名導張毅1日因輸血感染,最後在家安然辭世,享壽69歲,恩愛相守40年愛妻楊惠姍,及女兒張源均陪伴最後一刻。演藝圈又一名人殞落,聞者莫不悽愴。  「琉璃工房」創辦人張毅,曾以《我這樣過了一生》奪金馬最佳導演及亞太影展最佳導演,並與影后楊惠姍恩愛相守40年。可惜他晚年身體頻出狀況,今年10月28日已傳出他因輸血感染狀況危急,楊惠姍也貼文祈求外界集氣,「他因為先天免疫功能及腎的諸多問題,在醫院裡躺在床上,全身插滿管子及針劑,兩臂已經找不到可以打針的地方,發著高燒,咳著血,我心如刀割」。  不幸的是,張毅仍不敵病魔撒手人寰,於1日清晨在家人們的陪伴下安詳辭世,享壽69歲,令人遺憾。楊惠姍感謝這幾日來自全球各地朋友的關心集氣與助念,後續相關事宜安排處理中。  琉璃工房1日在臉書粉專貼文,除公告張毅過世的消息,並表示,張毅和楊惠姍自1987年創立琉璃工房以來,始終堅持東方哲思的創作語言。張毅曾經說,只有文化,才有尊嚴。琉璃工房永遠不斷地創造有益人心的作品,琉璃是我們對歷史、對文化的嚮往,是我們對民族文化的使命感。  琉璃工房表示,全體夥伴對張毅的辭世無限追思,未來將立基在張毅為琉璃工房所建立的一切,並在董事長楊惠姍的帶領之下,持續向前邁進。  據了解,張毅曾動過心臟支架手術,因身體免疫力差,對細菌感染非常敏感,先前手術因輸血過程發生感染,導致各器官開始出現輪流感染問題,不停進出醫院住院治療。  張毅能寫能編能導,19歲就在報紙連載小說《源》受好評,與張永祥共同改編劇本拍成電影《源》,一舉拿下亞太影展最佳編劇,之後與楊德昌、柯一正等導演合作拍攝《光陰的故事》四段式電影,展開導演生涯。後又陸續導演《玉卿嫂》、《我這樣過了一生》、《我兒漢生》及《我的愛》等經典作品。  張毅在演藝圈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與前妻蕭颯及楊惠姍,組成導、編、演的鐵三角,創作出《玉卿嫂》、《我這樣過了一生》及《我的愛》接連女人系列影片,楊惠姍也因為《我這樣過了一生》奪下金馬影后,彼此的演藝事業都攀上高峰。  不過,張毅與楊惠姍因合作擦出愛火,婚外情被蕭颯在1986年以「給前夫的一封信」登報揭露,張毅及楊惠姍選擇攜手退出影壇,與王俠軍等人一同創立「琉璃工坊」轉戰藝術圈,後改名「琉璃工房」。  張毅與蕭颯直至2000年才簽字離婚,後來再與楊惠姍低調結髮,女兒張源受楊惠姍視如己出的照顧,後來在2007年訂婚時,也由楊惠姍張羅一切,張源也開始把「楊阿姨」的稱呼,改為「媽咪」。

Read More

聲援重殘受虐兒 張瓊瑤偕罕病女兒獻唱

張瓊瑤母女偕趙傳、林隆璇等愛心獻唱。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家暴受虐兒新聞頻傳,為感謝幫助照護重殘受虐兒的熱心民眾,趙傳、林隆璇父子和張瓊姿、張瓊瑤母女1日特地為公益獻唱,罹患罕見疾病脊髓空洞症的張語安表示,世界上還有很多遭遇比自己更嚴重的孩子們,希望獲反與援助。 趙傳 為感謝幫助重殘受虐兒的好朋友,台灣愛與希望國際關懷協會1日舉辦的感恩餐會,向近千名貴賓致意,主持人陳凱倫與台下互動熱烈,並為特別拍攝的微電影「重生的篇章」、主題曲「光」,同時進行首映、首唱。 張瓊瑤母女偕趙傳 林隆璇等愛心獻唱。 張瓊姿率先登場選唱了「得意的笑」和「心花開」,張瓊瑤則帶著女兒張語安合唱代表作「有一天我會」。念音樂系的張語安,雖然因病坐著輪椅,行動不便但意志堅強,獨自獻唱「獅子王」主題曲「「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希望傳達「愛可以融化一切」。

Read More

楊丞琳20週年MV 閃回顧 復刻12套經典造型

楊丞琳20週年紀念MV閃亮首播。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楊丞琳20週年紀念MV「像是一顆星星」,復刻歷年12套經典角色,包括「4 in Love」再度合體,耗資千萬製作,1日閃亮首播,呈現楊丞琳的人生舞台劇。 楊丞琳為了6日即將登場的20週年「LIKE A STAR」世界巡演,特別在1日上線演唱會主題曲「像是一顆星星」MV於官方YouTube頻道首播。導演陳奕仁在經過幾個月的前期溝通,設計一齣「楊丞琳的人生舞台劇」,人生如戲,演出不同階段的自己,非常符合歌曲表達的涵義。  MV回顧過去精彩的演藝生涯,楊丞琳從童年回憶揭開序幕,一路演到現在36歲。楊媽媽也覺得一路走來看著女兒出道20年,這個作品真的很有意義,因此也獻出MV處女秀,還特地復刻20年前的裝扮,時空穿梭回到1999年的樣貌。  2000年楊丞琳加入「4 in Love」組合出道,解散18年的團體也為這支20週年紀念MV再度合體,楊丞琳尤其感謝已退出娛樂圈的冷嘉琳,排除萬難和老公小孩請假來拍攝,且因MV需拍攝三天三夜,讓平常作息早睡早起的冷嘉琳感到吃不消,到凌晨2點多已非常犯睏,另外三位團員丞琳、小柔和棋惠就一直和她聊天,還講笑話來幫她驅趕睡意。  2002年加入《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的節目主持也是非常重要的階段,導演神復刻,還原當年的節目場景,吳宗憲和柳翰雅一起演出,三人重現當時楊丞琳錄影最後一集的造型,離別歡送的場景重現,憲哥也忍不住熱淚盈眶。 楊丞琳以12套復刻及現代造型完成這齣獨挑大梁的舞台劇表演,導演用類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以一首歌的時間回顧丞琳20年的星夢旅程,不但展現她影后的演技,也感動了所有人。

Read More

新北紀錄片獎 陳韋杰寍奪冠

新北市紀錄片獎31日舉辦頒獎典禮。(記者蔡琇惠攝)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紀錄片獎31日舉辦頒獎典禮,除頒發12部優選影片優選證書外,並公布前3名得獎影片,分別是陳韋杰導演《寍》、張子祥《對摔》及蘇美玉《魚路》,此外,今年決審評審團合議頒發2名「特別推薦」給陳冠君《吾家有男初長成》及廖建華《人中之龍》,。  侯友宜表示,新北紀錄片獎10年來共87位導演拍出96部具有啟示性的影片,讓新北不斷往前走。今年共有105部作品參賽,從中選出12部影片,前三名除提供1萬美元的拍攝基金外,並分別給予10萬、8萬及6萬元獎金,鼓勵導演繼續創作。  新聞局長蔣志薇表示,新北10年來始終維持開放、多元的精神,報名主題和地域不限,希望讓台灣多元的創作能量被世界看見。今年有不少年輕新導演參賽,他們的創作能量不容小覷,這也是市府長年深耕影像創作領域,培育出許多影視人才的成果。  今年首獎由陳韋杰作品《寍》獲得,運用鏡頭成功營造出緊張的氣氛,呈現喜憨兒在人海茫茫的社會中的失落感,並帶領觀眾進入主角的內心世界。  張子祥及戴薇共同作品《對摔》,敘述馬祖學生角力訓練的勵志故事,奮鬥精神激勵人心,節奏輕鬆有趣,老師投注心力於偏鄉學子也相當感人。蘇美玉《魚路》刻畫細膩,結構完整,在人物上有較多描述,配樂與剪輯也相當用心,期待故事繼續發展。

Read More

國際橋牌社馬祖取景 府會龍頭客串

電視劇國際橋牌社邀請連江縣長劉增應(左4)、議長張永江(左2)與地方居民共同客串演出,還原馬祖戰地前線的緊張氣氛。(國際橋牌社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連江縣31日電  電視劇國際橋牌社在馬祖的拍攝今天畫下句點,拍攝期間,地方鄉親共同參與戲劇演出,還原馬祖戰地前線的緊張氣氛。  國際橋牌社劇組借用軍方移撥給連江縣文化處的海防據點,作為主要拍攝場景,為如實還原民國85年台海危機時,戰地前線軍民一家的氣氛,也邀請縣長劉增應、議長張永江和民進黨縣黨部主委李問、地方居民共同客串演出。  李問表示,台海危機時才7歲,當時的情景都由長輩轉述得知,現在有戲劇要呈現這一段重要歷史,有助於年輕人認識台灣民主歷程。李問客串夜間巡察的查哨官,在電視劇中貢獻一份心力,讓不認識馬祖的人透過電視劇有機會接觸馬祖;也讓已經認識馬祖的人,可以更深入了解。  首次戲劇演出的劉增應則客串運補船的船長。劉增應表示,過去在馬祖看高登軍人運補物資是日常,劇組將當年高登軍人的刻苦克難忠實的呈現出來,非常開心自己能夠參演,將最道地的馬祖話呈現給觀眾,並將馬祖文化推廣出去。  製作人汪怡昕表示,邀請縣長、議長和地方居民客串演出,就是希望加強在地人與劇情的連結。在危機之下,前線軍民是生命共同體,不能忽略他們的犧牲與付出,因此特別規劃劇情設計邀請馬祖人共同參與。  昨夜晚間劇組在馬祖為期14天的拍攝結束,在拍攝期間,劇組不畏海象前往高登,更申請軍事管制區拍攝歷史情景,挺過馬祖艱苦的海象與強勁的東北季風,今天中午將回台灣,劇組人員指出,在馬祖「拍攝的每一天,都像作戰一樣」。

Read More

律師歌王勉年輕人 蘇明淵:勇敢追夢 要設停損

律師蘇明淵以50歲年紀拿下金曲獎最佳台語男歌手獎,建議年輕朋友「勇敢追夢」,但記得設「停損點」,不妨也找出真正能謀生的能力,如果真的熱愛夢想,還可像他一樣20年後再逐夢。(中央社) 中央社/桃園31日電  律師蘇明淵50歲拿下金曲獎最佳台語男歌手獎,雖鼓勵年輕人勇敢追夢,但也提醒要設「停損點」,如果真的忘不了夢想,20年後再回頭一樣來得及。  回首音樂來時路,蘇明淵說,源於國中3年級時父親送他一把吉他,高中還是繼續彈吉他、寫歌,但在父母期望下,蘇明淵選擇就讀輔大法律系,還一路念到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  「一考上法律系我就把功課丟一邊」,音樂的召喚讓蘇明淵到民歌餐廳唱歌打工,大三時拿下民歌比賽獨唱冠軍、獲唱片合約,並以藝名蘇兒真出道,發行過2張國語創作唱片。  當時已25、26歲的蘇明淵,要嘛轉往幕後要嘛離開,女友(現在老婆)建議,「你念法律就去考律師」;為養家活口,蘇明淵決心走上律師路。  蘇明淵說,當律師後不曾停下創作、也不曾發表,直到民國107年一場車禍,醒來後發現自己手肘變形,深刻感知音樂對他那麼重要,出院後找朋友開會,挑出10首創作歌曲錄成唱片。  他陸續找了許多唱片公司,卻到處碰釘子;直到參加文化部舉辦的台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奪得河洛語組首獎才信心大增,終於找到願為他發片的唱片公司。  蘇明淵建議年輕朋友「勇敢追夢」,但記得設「停損點」,不妨也找出真正能謀生的能力,如果真的熱愛夢想,還可像他一樣20年後再逐夢,「律師是工作、生活,音樂就是夢想、志向」,無法以音樂維生前,他不會捨棄律師工作。

Read More

史恩康納萊辭世 第一代龐德 享耆壽90歲

 本報記者綜合外電報導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出生於蘇格蘭的英國老牌演員史恩康納萊(見圖,路透)已經過世,享耆壽90歲。他以飾演第一代007情報員詹姆士龐德聞名於世,8月才慶祝90歲生日,沒想到卻傳出過世消息。  史恩康納萊演藝生涯跨越數十載,共演出7部007系列電影。他得過許多獎項,包括1座奧斯卡金像獎、2座英國影藝學院電影獎及3座金球獎。  史恩康納萊在電影《鐵面無私》飾演愛爾蘭警察一角,於1988年獲奧斯卡最佳男配角。  各界普遍認為,史恩康納萊是史上最佳的007演員。  史恩康納萊2000年在愛丁堡聖十字宮,獲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親自封爵。

Read More

梅開3度 黑寡婦嫁喜劇演員

史嘉蕾喬韓森與喜劇演員柯林約斯特低調完婚。 (路透檔案照) 中央社/洛杉磯29日綜合外電報導  「黑寡婦」史嘉蕾喬韓森3度嫁為人婦,與喜劇演員柯林約斯特低調完婚,兩人婚訊在今天公布。  去年片酬最高的女演員,在漫威超級英雄系列電影「鋼鐵人2」、「復仇者聯盟」中飾演「黑寡婦」的史嘉蕾喬韓森,透過慈善送餐團體Meals on Wheels公開她的婚事。  該團體在Instagram上表示,兩人在「至親好友的見證,並遵守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安全防疫措施下」完婚。  貼文寫道,「他們的新婚願望,是盼藉支持美國Meals on Wheels,在爆發疫情這個艱困的時刻,幫助弱勢長者改變處境」,並邀請大家捐獻。  史嘉蕾喬韓森的經紀人證實了這項消息。  35歲的史嘉蕾喬韓森在和38歲的電視綜藝節目「週六夜現場」編劇暨演員柯林約斯特交往兩年後,於2019年5月訂婚。  這是柯林約斯特首次結婚。出生在紐約的史嘉蕾喬韓森則是有過兩段婚姻,曾嫁給加拿大男演員萊恩雷諾斯,並曾和法國商人多瑞克結婚且育有一女。  童星出身的史嘉蕾喬韓森,在演了一系列兒童角色後,主演導演蘇菲亞柯波拉2003年的浪漫愛情喜劇「愛情不用翻譯」受到矚目。該片曾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獎等獎項的肯定。  之後史嘉蕾喬韓森開始接演A咖角色,包括在8部漫威電影中飾演「黑寡婦」娜塔莎羅曼諾夫,賺進5600萬美元,成為2019年美國雜誌「富比世」評比,片酬最高女演員的第一名。  在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中,史嘉蕾喬韓森以「兔嘲男孩」獲最佳女配角獎提名,並以「婚姻故事」獲最佳女主角提名。  除了演戲,史嘉蕾喬韓森也大力為女性發聲,她是最早參與並資助致力對抗職場性別歧視與性騷擾的「時間到了」(Time’s Up)運動的其中一人。

Read More

日藝人頻傳自殺 將設諮商窗口

日本近期演藝界多位名人相繼自殺,如三浦春馬(右)、竹內結子(左)等,日本演員與配音員組成的「日本演員聯合會」將成立演藝人員專用的諮商窗口。 (左圖取自instagram.com/yuko_takeuchi0401、右圖取自instagram.com/haruma_miura_info) 中央社/東京30日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近期演藝界多位名人相繼自殺,如三浦春馬、竹內結子等。由日本演員與配音員組成的「日本演員聯合會」(日本俳優連合),今年內將成立演藝人員專用的諮商窗口。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日本演員聯合會」約有2600名演員與配音員參加,聯合會考量演藝人員不便利用一般的諮商窗口,因此目標在今年內成立演藝人員專用諮商窗口。  在具體規畫方面,專用諮商窗口將聘請臨床心理學家,接受演藝人員以電子郵件諮詢各種煩惱,不論公私領域的問題皆可受理;性騷擾相關的諮商,則有專門的諮商人員直接提供輔導窗口;契約等法律問題相關諮商,則由律師提供諮商。  對於演藝人員相繼自殺的狀況,「日本演藝人員權益協會」日前發表聲明,認為造成此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演藝人員的工作特性容易造成高度壓力。  日本演員聯合會專務理事池水通洋表示,演藝人員獨自煩惱的狀況應該很多,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煩惱,希望設置專用窗口能提供商量的機會。  今年夏天以來,日本演藝圈已有多名藝人相繼自殺,包括30歲的人氣男星三浦春馬、36歲女演員蘆名星、80歲演員藤木孝、40歲的人氣女演員竹內結子,以及29歲的搖滾樂手津野米(笑)等人。  珍惜生命,自殺不能解決問題,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若需諮商或相關協助可撥生命線專線「1995」、張老師服務專線「1980」或衛福部安心專線「1925」。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