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知足感恩 平安如意

 文/攝影 洪金鳳  之前和家人一起到高雄的六龜鄉走走,偶爾住宿一晚,偶爾只去用餐,只為為這個鄉鎮增加經濟活動,讓住在此地的店家知道我們對他們的支持。  聽當地一家餐廳的老闆說「六龜在八八風災摧殘之後,重建的時間很長,多年後才慢慢恢復交通與風貌,但來客卻變少了,生意很難做,不過轉念想想,歷經重大災難,能夠活著就屬幸運,也就不會想太多了」。  老闆展現的是對生命知足感恩的心,當用餐完畢走出店家,我抬頭一望,看見山前的店外掛著許多竹片,上面寫的就是「知足感恩,平安如意」等祈福文字,我想這應該是當地所有民眾的心聲,也是我到此一走的最大收獲。

Read More

張孝全演鑑識官 解剖室拍攝超真實

最新一集「E!Studio藝鏡到底」由主持人鄭偉柏(左)專訪藝人張孝全(右),暢談在Netflix新劇「誰是被害者」飾演鑑識官的點滴。 (E!Studio藝鏡到底提供) 中央社/台北8日電  最新「E!Studio藝鏡到底」專訪藝人張孝全,他暢談在新劇「誰是被害者」飾演鑑識官的點滴。片中解剖室是殯儀館真實場景,有次中途離開回來還聞到味道,讓他直言很真實。  張孝全在Netflix新劇「誰是被害者」中飾演有亞斯伯格症的鑑識官,需要調查王水溶屍、跪姿燃屍等命案。他坦言,一開始看完非常多資料照片會害怕也吃不下飯。  因為解剖室是殯儀館的真實場景,有時拍攝到一半需要先還給相關工作人員,有次先離開又回到解剖室拍攝。他說,「他們在勘驗無名浮屍,因死亡時間比較長,『味道』比較大,消毒、抽風後,進去時味道還在,很真實。」  張孝全2018年與圈外女友結婚後,年底迎來兒子的誕生。張孝全分享,遇到兒子生病要去醫院時,「真實感受到自己的孩子如果發生什麼事,我明白那是什麼感受,這是最大的差別。」現在看見小孩受虐新聞,都會感到心痛。  此集節目將於今天下午5時30分在「E!Studio藝鏡到底」社群平台同步上線。

Read More

語言不通 波瑠來台拍戲很難聊

28歲的日本演員波瑠在迷你影集「路~台灣EXPRESS~」飾演女主角戲份吃重。 (公視提供) 中央社/台北8日電  公視和日本放送協會(NHK)攜手改編製作迷你影集「路~台灣EXPRESS~」,5月16日將播出。女主角波瑠雖有語言隔閡,還是能記住台日工作人員名字,她透露記憶秘訣是「觀察」。  今年28歲的日本演員波瑠,因2015年NHK晨間劇「阿淺來了」打響知名度,在「路~台灣Express~」飾演女主角戲份吃重。波瑠接受訪問時,表示對拍戲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因語言隔閡「不能聊天」。  儘管溝通困難,貼心的波瑠還是努力把台日雙方工作人員名字記住,哪怕拍攝現場動輒數十人,甚至互動較少的工作人員,她都努力記住對方名字。波瑠表示這是她工作中最重視的事,她說:「這是理所當然,但這次因為發音真的好困難,所以特別難記。」  如何記名字,波瑠透露要透過「觀察」。波瑠表示:「儘管語言不通,但當你仔細觀察一個人的時候,你就會知道對方是個什麼樣的人。我不會說英語或中文,但是就是不要怕,然後試著去講。有試著去溝通的時候,其實就能溝通到。」  「路~台灣Express~」由曾撰寫NHK大河劇「篤姬」的人氣編劇田淵久美子操刀,將日本作家吉田修一作品「路」,改編成3集迷你電視影集。劇組攝製團隊由台灣、日本共同組成。劇情描述曾經來台灣旅遊的日本女孩波瑠,因迷路認識了台灣男生炎亞綸,回國後卻搞丟聯絡方式。多年後因為台日聯合興建高鐵一案,得到外派台灣機會,展開尋愛旅程。  全劇拍攝場景涵括台日兩地,卡司部分,日本演員部分除了波瑠外,在2018年法醫日劇Unnatural飾演法醫的井浦新也有演出。台灣演員則包括炎亞綸、楊烈、林美秀、梁正群、邵雨薇、許光漢、安娜李等。  「路~台灣Express~」全劇共有3集,將於5月16日每週六晚上9時在公視頻道、公視+首播,CATCHPLAY +、LINE TV於當天播出後上架;MOD(含HamiVideo)、myVideo則於全劇播畢後上架。

Read More

鄧麗君逝世25週年 日駐台代表懷念

日本駐台代表泉裕泰8日在日本台灣交流協會臉書粉絲團貼文表示,他想聆聽鄧麗君原唱歌曲「我只在乎你」。 (中央社圖取自facebook.com/JiaoliuxiehuiTPEculture) 中央社/台北8日電  今天是歌手鄧麗君逝世25週年。日本駐台代表泉裕泰今在日本台灣交流協會臉書粉絲團貼文表示,他想聆聽鄧麗君原唱歌曲「我只在乎你」,並「再次為這位連結日本與台灣的偉大歌姬祈求冥福」。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代表泉裕泰上午在臉書寫道,「亞洲歌姬」鄧麗君在日本擁絕大人氣,她優美的歌聲唱進人們心底,不僅過去曾轟動世界,時至今日仍為世人所愛,演唱的多首名曲,現在仍被音樂人們多次翻唱。  泉裕泰說,今天他想一面聆聽鄧麗君原唱歌曲「我只在乎你」,一面追憶她的輝煌生涯,並「再次為這位連結日本與台灣的偉大歌姬祈求冥福」。  「我只在乎你」是鄧麗君1986年所發表日文單曲的中文版本,譜曲的是日本作曲家三木剛,中文版的填詞人是慎芝。  鄧麗君1995年5月8日在泰國急性氣喘發作,經急救後宣告不治。長眠之地為位於新北市金山區的金寶山墓園(「筠園」鄧麗君紀念公園)。

Read More

苗16校藝術同盟 米勒特展揭幕

廣達游於藝「米勒特展」苗栗藝術同盟成果展,八日在苗北藝文中心揭幕,內容豐富多元。 (記者謝國金攝)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廣達游於藝「米勒特展」苗栗藝術同盟成果展八日在苗北藝文中心揭幕,后庄國小學童以豎笛演奏迎賓,成功國小學童表演「偶遇米勒」偶戲,詮譯米勒畫作裡農民的勞動與田園生活,以及對環境議題的關懷,所有展出的作品都是由「米勒特展」十六所同盟小學的學生依畫作創作出來的,內容豐富多元。  苗栗縣推展藝術教育,與廣達文教基金會合作,去年九月開始以「向大師挖寶~米勒特展」為主題巡迴縣內十六校展出,期間辦理教師研習及藝術小尖兵導覽培訓,讓學校變身為美術館學習場域,學童並依畫作內涵展開創作,八日舉辦成果展,展現各校跨領域統整的創意成果。  這項展覽共有六十多件作品參展,除以水彩、油畫的仿畫作品,還有拼貼畫、立體人偶黏土創作,完美呈現「拾穗」與「晚禱」人物姿態;以及運用菜瓜布製作的牛群、客家花布裝飾的稻草人,每件作品都極富巧思,且皆有導覽QR Code,可藉由行動載具了解創作者的創作理念及作品意涵。  副縣長鄧桂菊表示,「廣達游於藝計畫」搭起美術館和校園的橋樑,以行動博物館的模式走入校園,除了豐富老師藝術與人文專業知能,將藝術教育與知識融入課程領域的教學設計,用藝術啟發創意,提升學生探索、審美與應用能力,達到「文化均富」。  參加這次藝術同盟聯合成果展學校有後龍、信義、蕉埔、啟明、新興、三灣、后庄、新隆、大同、六合、文山、景山、南湖、尖山、成功、僑育等十六所國小,展期至五月二十四日止,歡迎民眾前往觀賞,體驗不一樣的藝術饗宴。

Read More

慶祝貝多芬冥誕 鋼琴家陳冠宇嘉市戶外獨奏會

防疫期間,嘉義市長黃敏惠(中)、名鋼琴家陳冠宇(左三)帶領宣導洗手方法。 (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防疫期間,名鋼琴家陳冠宇破天荒將鋼琴搬到戶外,將在五月十七日晚間七點半於嘉義市中正公園音樂廣場舉辦全國唯一專場《二0二0陳冠宇鋼琴獨奏會─絕對貝多芬系列》,並將音樂會門票贈送給嘉義地區的弱勢孩童,希望豐富弱勢孩子心靈饗宴。  嘉義市長黃敏惠在昨天記者會中,推崇陳冠宇是台灣最知名和最活躍的鋼琴家之一,勇於嚐試並挑戰創新之表演型態,持續受到廣大樂迷的支持和青睞。而且對於陳冠宇的音樂會在遵守防疫規定下,突破萬難得以進行,感謝各界對藝文活動的支持。  主辦單位表示,雖然將鋼琴及音響搬至戶外增加相當成本,但在疫情嚴峻的當下,能將音樂會搬至戶外,以便讓活動順利進行,一方面希望讓樂音飄揚撫慰人心,再方面也希望為備受疫情波及的藝文團體加油打氣。  昨天陳冠宇在記者會中演奏貝多芬的C小調第八號鋼琴奏鳴曲《悲愴》,作品十三中的第三樂章。陳冠宇表示,今年適逢世界知名德國作曲家貝多芬的誕二百五十週年,貝多芬有「樂聖」之美譽,是陳冠宇最深愛的音樂家之一,他將在當晚演奏被喻為「鋼琴的新約聖經」的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用以慶祝樂聖二五0週年冥誕」。  本次鋼琴演奏會結合公益計畫,由「全一水電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林怡華及熊千綺賢伉儷及「世界華人工商婦女企管協會-嘉義分會」創會長蔡佳靜代表,贊助購票演奏會門票三百張,邀請孩童一起聆聽「絕對貝多芬系列」美妙的樂曲。

Read More

<社論>水情趨緊,民眾應自發性啟動節水措施

台南採取節水措施,民眾在河樂廣場無水可親。(記者吳孟珉攝) 七日起,台南及高雄地區的水情由代表「稍緊」的綠燈,轉換為「減壓供水」的黃燈,因此在離峰時段開始實施減壓供水。雖然節氣已過「立夏」,梅雨可望到來,但根據預測,今年梅雨可能來得稍晚,五月份的雨量恐怕無法解渴。在此情況之下,南部地區民眾,甚至全台灣民眾都應有所警覺,並且自發性的啟動節約用水措施,以免疫情還沒過、水情更緊張!  如同「月有陰晴圓缺」,台灣降雨也有週期性,而且由於地形因素,南部與北部的降雨情形也有差距。大致來說,每年十月至次年四月東北季風期,受到中央山脈影響,台灣東北部的基隆、宜蘭、蘇澳等地區,在鋒面來臨時氣流受地形作用,降水一般較多;相對的,西南部的嘉義、台南、高雄、屏東一帶,因位於東北季風的背風面,一般有下沉作用,所以就算有鋒面通過,但雨量較少,甚至日平均雨量不到一毫米。  根據中央氣象局的統計,今年春雨到四月二十五日為止,東半部雖然正常,但西半部偏少,今年春雨雨量比氣候平均值少了百分之六十一點二,是歷年來第十少的雨量。四月二十一日起一連幾天,北部、東北部部份地區降下春雨,可是南部幾乎無感。再把時間拉長來看,去年九月以來各地降雨量只有歷史平均值的五到七成。  從台灣各水庫觀察,正因為冬、春降雨量的差距,南北水庫也呈現兩樣情。北部的新山水庫、翡翠水庫,到中部的鯉魚潭水庫、德基水庫、日月潭水庫,至昨天下午為止的蓄水預測剩餘天數都在六十天以上。反觀南部的仁義潭水庫、曾文水庫、南化水庫的蓄水預測剩餘天數,都已降到三十天至六十天,規模較小的阿公店水庫甚至只剩十三天。  正因為如此,四月三十日旱災水利署緊急應變小組第一次工作會議,決定自昨天起將高雄、台南的水情燈號調整為黃燈,除了離峰時段減壓供水之外,政府機關、國營事業停止噴水池、澆灌、沖洗外牆及水溝等非急需或非必要用水;台南最大的親水廣場「河樂廣場」戲水池也暫停供水,民眾因此在河樂中無水可親。  儘管水利署已採取措施,但南部地區水情還是必須審慎應對。一般而言,每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夏」過後,由於冷暖鋒面交接,並且在台灣上空滯留,帶來較多雨水,台灣逐漸進入梅雨期;而今年的「立夏」是在五月五日,通常南部地區在五月中旬進入梅雨期。但是,根據中央氣象局預測,由於受到暖化影響,近年來台灣春雨總雨量雖未明顯增加或減少,但出現後延趨勢;雖然五月會有鋒面帶來降雨,但五月份雨量正常偏少,不會馬上解決缺水問題。  其實,對台灣民眾而言,「缺水」並不是一個陌生的狀況,因此大部份民眾也都知道節約用水的重要性;而在目前南部水情已然採取離峰時段減壓供水的情況之下,南部地區民眾更應身體力行節約用水措施:例如善用回收水、對花草施以適量可存活的水量、以十五分鐘內的淋浴取代盆浴、視洗滌物多寡調節洗衣機水量、使用省水型馬桶或加裝節水裝置、改善水龍頭漏水並隨手關水龍頭、以適量水洗碗洗菜等等。  「有水當思無水之苦」,已經是一句老生常談,近年更幾乎年年都會碰到這句話。根據中央氣象局預測,五月底到六月上旬,台灣可能出現正常偏多的雨量,但畢竟「天有不測風雲」,在水庫灌飽之前,不僅政府部門應採取節約用水措施,一般民眾也應隨時、隨手做出節約用水動作,以免真的嘗到「無水之苦」。

Read More

<中華副刊>愛戀台南圖書館

 文/繪圖 郭桂玲  在所有的台南圖書館中最讓我愛戀與熟悉的圖書館莫過於鹽埕圖書館和總圖了。一座是離我家最近,近到我每天都可與之相望,看它關燈。一座則是從年輕就常來的所在,封藏著青春記憶的美好圖書館,有著無法割捨的眷戀。  鹽埕圖書館  鹽埕圖書館位在離我家幾百公尺的路徑邊,原本那塊地一直處於亂草生長的荒涼狀態,當整地完成時一直有謠傳要蓋活動中心或將有大賣場的進駐,這對位處城市邊郊的我們來說,賣場的方便帶來許多快意的想像。後來答案揭曉這裡即將成立南區的第二間社區圖書館,而且是由設計奇美博物館的建築師所設計規劃的,令人充滿無限期待。  因為就在我房間可視的不遠處,我從它的建築之始、結構出現、鷹架的拆除、外牆石材的貼製……都參與著、等待著,最吸引我注目的就是牆上高低錯落也不太大的窗戶了。一般的圖書館大部分都有整齊寬大的窗戶,這高低錯落在牆上的大小窗戶反倒形成了一種律動,不那麼制式規矩,形成牆面上的趣味。  外牆整體色彩灰樸低調,用許多矩形、長方的前後凹凸讓牆面營造出書本堆砌的意象,把圖書館這以書籍為主角的物件引伸到外觀來,實在很特別。  待開幕時到裡面參觀內部更覺特別,整體室內的光線非常明亮,從一樓直上三樓的大寬梯彷如舞台的座椅般,兼具了行走與觀眾席的兩種功能,沿梯而上是一大片書牆櫃,非常大器寬敞。館方於開幕慶時舉辦畫圖書館的寫生活動,我就和學生坐在這個階台畫圖,用俯視的視角來作畫真的很不一樣呢!  後來我還來這裡展覽和教學,二樓的多功能教室是一個新穎又先進的舒適空間,斜開的窗只要按個鈕就能調整所需的角度,在光線充足的教室裡上課,學生作畫時都說好幸福啊。  我在學生振筆畫著色鉛筆時幾度走到窗邊,從窗看出去探看我家的方位,穿過樹梢頂就可看到我家。這讓我想起晚上當夜幕低垂,圖書館錯落的方窗透著光,在夜色中綻放燈光,我從房間的窗遠眺這光線是田野黑幕中最吸引人的光線,總會聯想許多愛書人正在這棟建物裡看著書。此時我在這棟圖書館裡教學,臨窗眺望我家,互換的視角真的很奇妙。  因展覽書籍裡的畫作我也順道畫了鹽圖的外觀圖,去年圖書館就把畫作作成筆記本裡的附圖和熱感光馬克杯上的圖象。當館方人員將成品拿至我家,把熱水注入馬克杯裡,慢慢地鹽圖畫作的影像就隨溫度浮現出來,非常神奇特別。  一座最近也最熟悉的圖書館,因教學與展覽牽繫起來的緣分,令人備感溫馨。  市圖總館  去年秋天南市圖舉辦了百年館慶的活動,我有幸也獲邀去參加盛會,才知道市圖已有百年的歷史了,不過它原先坐落的位置非在此的公園邊,而是在民族路現在遠百的附近,古老的建物已拆除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了。去年館慶館方做了限量的百年館慶借書證,還請知名作家魚夫把往昔的圖書館復刻繪製成畫作印在借書證上,十分有意義。  古老的第一代總圖我來不及參與,遷至南二中斜對面的目前第二代市圖建物則有我滿滿回憶。 大學重考時期,為了K書會早早就來排隊搶位子讀書,讀累了不是到後方的公園閒晃就是到一樓的雜誌書報區報到,那時一樓也有藝文展覽空間也是我常報到的地方。後來為了美術術科考試學畫,更是常得在這裡借畫冊、書法帖回去參考練習。  在一切都還是人工的時代,找書要在像中藥鋪的小抽屜中用英文開頭找書目,找出來後用小紙片寫上,再請櫃檯裡的工作上員上書庫裡找書。我記得當時的電梯還是欄杆式的貨梯,當工作人員找到書後就會坐著電梯下來,如果借閱的書種很多他們會找很久,一趟借書下來得花上很多時間。  隨著科技的進步,終於有了書目條碼可刷,不用人工抄寫,有些書區也開放民眾自行入內選書,更方便了。而今不但各書區都可自行選書借閱,也能在電腦前先查詢館藏預約借書,且全台南市的圖書館都有通閱的功能,在任一家借書皆不限哪裡還書,總圖外邊還放置有自動借書機,自行操作就能借書,實在方便。  總圖館舍前幾年也作了大翻新,把許多窗牆都打掉,變成寬闊的大窗景,讓坐落在公園旁的優點完全浮現,一切更舒適了。窗外就是綠意滿滿的樹林景色,綠色調層次豐富,看書報累了仰頭看看窗景風光,真的好幸福。  階梯轉角處,變成了落地窗,迎接公園大片的綠意和採光,館方還營造了市長書房和一些看書小角落,在不受注意的轉角也有了會心的駐足,真的很喜歡。  隨著縣市合併後,這座原本的南市圖總館也不敷使用,為了嘉惠大台南地區的愛閱人,新的總館已將搬遷至永康砲校原址,現在正興建中,預計年底或明年初就可啟用,原本的此地依然會保留成為分館,我想會是盛載最多市民記憶的市圖總館吧。  不管新舊的交替如何,這是我最熟悉也最眷戀的圖書館,含藏著許多過往的青春回憶,也是現在還常來的圖書館,甚至在這裡演講、教色鉛筆畫畫課,真的是很奇妙的因緣。  我愛南市圖總館,也歡迎你一起走進「他」的懷抱,領略愛閱空間,無限舒愉的。

Read More

瑪丹娜承認染疫:當時以為流感

美國流行樂壇天后瑪丹娜6日承認感染武漢肺炎病毒,還說她當時以為只是得了「非常嚴重的流感」。(中央社圖取自瑪丹娜IG網頁) 中央社/洛杉磯6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流行樂壇天后瑪丹娜先前在社群媒體上自爆驗出體內有2019冠狀病毒疾病抗體,今天承認自己曾染病,還說她當時以為只是得了「非常嚴重的流感」。  現年61歲的瑪丹娜在照片分享網站IG透露,自己7週前在巴黎舉行X夫人巡迴演唱會時生了病。  她在IG分享一張截圖,內容是關於冠狀病毒疫苗的新聞報導,並在照片說明處寫道,「我很開心自己能參與研究,成為幫助尋找COVID-19療法的一員!而我想對那些寧願相信聳動標題,也不願意查找資料了解這種病毒的人澄清,我不是最近生的病」。  她還說:「當你驗出抗體陽性,就代表曾感染病毒,我顯然有感染到。我7週前在巴黎巡迴演唱會尾聲出現症狀,當時許多同台表演者也都生病了。」她還說:「我們都以為自己染上非常嚴重的流感。感謝上帝,我們現在都很健康。」

Read More

愛黛兒生日照致敬抗疫人員 大家只關注她的身材

英國鐵肺歌姬愛黛兒5日在IG放了生日照,還貼心留言,向前線抗疫人員致敬。(中央社/圖取自愛黛兒IG網頁instagram.com/adele) 中央社/倫敦6日綜合外電報導 英國鐵肺歌姬愛黛兒(Adele)以往過生日通常會發張專輯慶祝,但在5日年滿32歲的這天,她只在社群分享平台Instagram放了張簡單的生日照,還貼心留言,向前線抗疫人員致敬。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網今天報導,愛黛兒在Instagram寫道:「謝謝大家的生日愛。在這個瘋狂的時節,希望大家都能安全健康。」  「我想感謝第一線醫護人員,冒著性命危險,保護我們安全!你們真是我們的天使,2020,OK,掰掰,感謝,X。」  但引起大家注意的不是這段文字,而是愛黛兒身形明顯瘦了一圈。狗仔最近拍的照片早就讓人看到這位歌后苗條不少,但今天她自己貼上照片,更讓人熱烈討論起她的改頭換面。  哥倫比亞網紅Lulu99說:「喔,我的天哪,認不出你了,你好漂亮。」  西班牙電視名人羅布雷斯(Nagore Robles)則留言道:「你這麼努力,才能展現這種外貌,你達成目標,我為你感到高興。但我想告訴你,對我而言,你一直都是閃閃動人、美麗又性感的女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