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台9年 安妮拿到永久居留證

來台9年的伊林俄羅斯美女安妮,已取得台灣永久居留權。 (記者陳建興攝)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來台9年的俄羅斯名模安妮7日出席北港時尚設計競賽記者會,她藏不住喜悅地說,上週拿到台灣永久居留證,現在是一半的台灣人;安妮表示,「以後如果我交台灣男友真的是因為愛,絕對不是因為要拿居留證。」  外國人申請永久居留證須合法居留5年等資格審核,在拿到居留證的那一刻,安妮說,「我覺得自己是台灣人了,好有歸屬感!」她回想9年前第一次到移民署辦理居留證,那時候她中文完全不通,心情超級緊張,和現在的自在輕鬆感完全不一樣。  近期因為新冠疫情關係,各行各業工作都停擺,安妮轉念正能量思考,她因為疫情陪家人的時間變多了,用Face Time和俄羅斯家人聯絡感情;安妮說,本來7月要回俄羅斯一趟,現在先暫緩不回去,寄鳳梨酥回老家。  單身1年多的安妮希望能遇到另一半,也希望遇到談得來的台灣人,對象則不考慮圈內人,「要聰明有想法,希望他比我厲害,讓我能學習,要比我高、帥。」

Read More

台灣之光 陳幼欣孫瑞鴻奪外百老匯戲劇獎

台灣旅美劇場人陳幼欣(圖)以劇作「默里夫人的動物園」,與設計夥伴耶里尼克一同獲得紐約外百老匯聯盟2020年露西爾羅特爾獎最佳舞台設計。 (駐紐約台北文化中心提供) 中央社/紐約6日專電  美國紐約外百老匯聯盟年度戲劇獎揭曉,台灣旅美劇場人陳幼欣、孫瑞鴻分別榮獲最佳舞台設計、最佳投影設計,在年產數百檔戲劇製作的外百老匯劇場界脫穎而出,十分難得。  紐約百老匯和外百老匯以500席作為區隔,外百老匯劇場席位介於100和499個之間。外百老匯聯盟年度露西爾羅特爾獎因應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3日舉行線上頒獎典禮。 台灣旅美劇場人孫瑞鴻以劇作「岬角」獲得紐約外百老匯聯盟2020年露西爾羅特爾獎最佳投影設計。 (駐紐約台北文化中心提供) 陳幼欣以劇作「默里夫人的動物園」與設計夥伴耶里尼克一同獲得最佳舞台設計獎。  陳幼欣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戲劇學系,之後赴紐約大學劇場及電影設計研究所深造,旅美發展5年多,擅長創造特殊觀賞經驗的空間設計。「默」劇圍繞一檔虛構的1970年代兒童電視節目,製作團隊委託市場研究公司調查收看節目的家長,參與者討論節目並傳遞對美國社會觀念的辯證。  孫瑞鴻以紐約林肯中心劇作「岬角」獲得最佳投影設計獎。  孫瑞鴻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學系,為美國洛杉磯加州藝術學院藝術碩士,創作涉足表演藝術影像設計、實驗短片及錄像裝置。「岬」片聚焦舊金山一樁懸案,身為偵探迷的主角試圖從童年記憶與線索中抽絲剝繭,拼湊出20年前父親遭謀殺的真相。

Read More

葛曉潔勇闖好萊塢 思念亡父高凌風淚灑片場

已故藝人高凌風的女兒葛曉潔(左)與導演楊維榕(右)合作電影「虎尾」,葛曉潔母親文潔(中)特別到雲林片場探班。(Netflix提供) 中央社/台北7日電 美籍台裔導演楊維榕與藝人高凌風女兒葛曉潔合作推出Netflix原創電影「虎尾」。葛曉潔拍攝一場返鄉祭祖的戲,因為想起爸爸高凌風的喪禮,忍不住淚灑片場。  電影「虎尾」描述70年代台灣正興起移民美國的熱潮,主角品瑞拋下初戀情人阿媛與糖廠老闆的女兒遠走美國。而品瑞抵達美國後,卻因移民的辛苦與家人疏遠,直到母親過世後才願意打開心房。  高凌風與文潔的女兒葛曉潔過去曾參與多部美劇演出,這次在「虎尾」中飾演品瑞的女兒,演出父女倆從互不了解到願意敞開心房理解彼此的過程。  其中一場父女倆回到雲林虎尾祭拜祖先的戲,葛曉潔卻因為聞到香的味道,思念起已逝父親高凌風,讓她淚灑片場。葛曉潔表示,「電影與成長過程在某種程度上其實是相互呼應,一時觸景傷情讓我忍不住。」楊維榕現場貼心安慰,才讓葛曉潔情緒穩定下來。  對於電影「虎尾」,葛曉潔表示,「這是第一次在美國看到台灣人主演的電影。」談到在雲林拍攝,楊維榕、葛曉潔都難忘田園美景,飾演品瑞母親的演員楊貴媚則說,「鄉親們的熱情與濃厚的人情味讓我感到相當暖心,也很高興導演用了台灣的地名作為片名」,讓全世界有機會看到雲林的美好。

Read More

做工的人曾珮瑜罵功了得

首部工人台劇「做工的人」HBO全球首播。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台灣首部工人影集《做工的人》,打破對工人題材的想像,男主角李銘順因疫情影響不克來台,越洋視訊獻祝福,曾珮瑜飾演李銘順老婆,連珠砲罵功也深獲「公車萍」苗可麗讚聲,「沒想到他這個美女也這麼會罵人!」  《做工的人》5月10日週日晚間9點將在HBO全球首播,7日舉行首播記者會,製作人林昱伶以及導演暨編劇鄭芬芬攜手主要演員柯叔元、游安順、苗可麗、薛仕凌、曾珮瑜、曾敬驊、孟耿如、方宥心連袂出席。  首播會也仿照了工地工程的「上樑儀式」,以90秒開場影片揭開序幕,結合工地聲音及劇照影像,加上場佈的鋼樑、圍籬等工地元素,為本週日的首播祈福。  游安順飾演的「昌哥」和苗可麗飾演的「昌嫂」,是工地工人裡不可或缺的支柱,工地大嫂苗可麗不但善於照顧工地裡的每個人,在家管老公的技術也屬一流;游安順劇中的「妻管嚴」形象設定也相當可愛,兩人對戲樸實又溫暖。  曾珮瑜飾演李銘順老婆,以愛碎唸的「地方媽媽」自居,連珠砲罵功也深獲前輩苗可麗讚聲。  《做工的人》全劇共6集,將於5月10日晚間9點於HBO頻道首播,HBO GO也會同步上線,晚間10點則在myVideo以4K高畫質上線,5月10日首播當天一次播出2集,之後每星期同一時間播出1集。

Read More

<社論>漁民遭日方驅逐,蔡政府只能裝聾作啞?

捕獲今年屏東黑鮪魚季「第一鮪」的宏吉財號,四月二十四日曾遭日本公務船驅離。(本報資料照片)  新冠肺炎疫情相關新聞每天占據媒體大部份版面或時段,有些重大新聞儼然悄悄成為過去,其中有些事件茲事體大,外界亦不知政府部門如何處置。例如,三月份兩艘台灣漁船在花東外海我國專屬經濟海域遭到日本公務船驅趕,海巡署獲報後雖趕往協處,但外界卻不太明瞭蔡政府是否就此事繼續與日本交涉?交涉成果如何?抑或,蔡政府想趁著外界將關注焦點集中在疫情時,對此事裝聾作啞?  海巡署於三月二十四日接獲通報,台灣籍漁船宏吉財號及信福晟號分別於台東、花蓮外海捕魚時,遭到日本公務船驅趕;海巡署獲報後立刻派出一00一九巡防艇、台東艦前往協處。海巡署認為宏吉財號及信福晟號遭到日方驅逐之海域,屬於我國「專屬經濟海域(EEZ)」範圍,因此以廣播宣示主權,日方艦艇始離開該海域。  宏吉財號正是今年捕獲屏東黑鮪魚季「第一鮪」的東港籍漁船,大部份的民眾只知宏吉財號凱旋而歸、搶到頭香,卻不知宏吉財號有此遭遇。事實上,除了宏吉財號及信福晟號之外,二月二十六日,就在這兩艘漁船遭到日方艦艇驅逐的同一海域,我國籍的另一艘漁船天慶福號也被日本公務船驅趕。海巡署協處這三艘漁船遭日方船艦驅逐事件時,有個相同的經驗:海巡署向日方提出抗議,但日方置之不理。  除此之外,日本對於具有爭議的沖之鳥礁附近海域也採取強硬立場。四月份,我方漁船在該海域進行作業,日方兩度指控我方六艘漁船「違法」進行捕魚作業,甚至片面認定該海域是日本專屬經濟海域,並揚言「不會放過」。至於蔡政府如何處置此事?媒體亦罕有報導。  立委陳以信披露,就在宏吉財號及信福晟號遭到日方船艦驅離的同一天,也就是三月二十四日,外交部宣布因新冠肺炎因素,今年台日漁業委員會停開,陳以信質疑「這兩件事發生時機太過巧合?」從陳以信的質疑可以延伸下去:台灣漁船在自家專屬海域遭日本船艦驅離,海巡署抗議被日方「已讀不回」,外交部、甚至行政院、總統府有拉高抗議聲量嗎?不開台日漁業委員會,就坐等台灣漁船繼續在自家專屬海域再遭日方船艦驅逐嗎?  台灣東部外海是台灣重要魚場,但由於釣魚台、沖之鳥等島嶼、礁石引發的主權爭議,也因而形成台日漁權爭議。二0一三年之前,台日雙方針對《台日漁業協議》協商過十六次,但都無法達成共識。二0一二年,馬英九總統提出《東海和平倡議》,主張「主權無法分割、資源可以共享」的理念,為化解台日漁業糾紛奠定基礎。  在此基礎之上,二0一三年四月十日的第十七次台日漁業會談,雙方終於簽署《台日漁業協議》,此一協議既可讓我方維護釣魚台主權及相關海域權益,也可讓雙方專屬經濟海域主張重疊所產生的漁業問題獲得妥善安排。從台灣漁民的角度來看,此一協議讓我方漁船作業海域面積增加約四千五百三十平方公里,台日漁業糾紛案件也大幅減少,漁民不必再擔心遭到日本公務船干擾或扣押,可安心進行作業。但是,蔡政府上台之後,台灣漁民又面臨遭到日方滋擾的困境;甚至,去年的第八次台日漁業會議,更未將相關海域的爭議列為討論主題,會議結束之後漁民更要求蔡政府硬起來護漁。  蔡政府口口聲聲說要維護台灣主權,但一旦碰到日本就似乎自動矮半截,眼見台灣漁船在自家海域遭日方「侵門踏戶」驅逐,卻未見據理力爭,這是哪們子維護台灣主權?

Read More

蕭敬騰拍公益片 為海洋發聲

蕭敬騰出任Discovery年度海洋大使。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蕭敬騰義不容辭出任Discovery年度海洋大使,化身攝影師,穿梭在塑料海洋中取景,感慨人類製造的垃圾正讓海洋一天天死亡,如果再不採取行動,2050年時海中的塑膠垃圾恐比魚類還多!  由於媽媽是花蓮人,老蕭小時候常回花蓮,每次沿著海岸線吹海風、賞海景,運氣好的話還能看到海豚遨遊。這些回憶讓他對海洋有著特別的情感,但這幾年印象中波光粼粼的大海竟成了「塑料海洋」,衝擊畫面讓老蕭唏噓不已,也讓他不禁有感而發:「海廢對海洋的傷害真的無法想像,愛護海洋最好的方式就是從環保做起,少一點垃圾,就能改變這個世界!」  海洋大使蕭敬騰公益短片6日起於Discovery頻道、TLC旅遊生活頻道、動物星球頻道、臉書粉絲頁及YouTube官方頻道強力放送,同時也在「Discovery一件好事救海洋」官方網站上線,邀觀眾一窺海洋世界的美麗與哀愁,響應8月15日淨灘淨海行動,用「一件好事救海洋」。

Read More

李千那新單曲 不敢聽的歌唱到哭

李千那錄音新單曲「不敢聽的歌」秒哭。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李千那原本放話沒有不敢聽的歌,沒想到,在全新單曲「不敢聽的歌」錄音時卻秒哭,嚇壞工作人員,但也表示,歌曲帶來療癒力量,盼一起走過最辛苦的日子。  推出今年首支全新單曲「不敢聽的歌」,李千那說:「好像每個人在人生中,都有一首影響你很深的一首歌曲」,她原本也覺得自己沒有什麼歌是不敢聽的,剛開始錄這首歌時,先唱了三、四遍,情緒本來看起來相當穩定,但在反覆聆聽吸收歌詞之後,開始感受到「有很多很多情緒」,之後突然唱著唱著就哭了。  就連在拍攝MV的時候,情緒也不斷湧上,劇組嚇到不敢喊卡,讓李千那可以hold住情緒,放心的哭,「結果這首歌,真的變成我自己『不敢聽的歌』了。」她也表示,這是一首會讓她回憶起難過時刻的歌曲,但聽了之後,也會覺得很開心,「因為可以承認也可以希望,自己把這所有的一切放下了。」  防疫期間,李千那總是口罩和噴霧酒精不離身,就連在健身時,口罩也戴緊緊,還特別去配了副新眼鏡,盡量減少戴隱形眼鏡,不敢掉以輕心;最近也常吃哥哥火鍋店特別精心調製的「蒜頭蛤蠣去骨雞湯」來增強抵抗力,但還是很擔心住在日本的媽媽,還有兩個需要上學的孩子,她表示,真的很希望這個世界快快恢復最美好的樣子。

Read More

澎湖‧夢幻群島獲美MUSE鉑金獎

澎管處所規劃製作之「澎湖‧夢幻群島」宣傳短片,榮獲美國繆斯設計大獎之最高榮譽鉑金獎。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二0二0年美國MUSE(繆斯)國際創意大獎揭曉,來自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一萬五千多件作品共同角逐,由澎管處所規劃製作之「澎湖‧夢幻群島」宣傳短片,脫穎而出,榮獲設計大獎─視頻/旅遊類別之最高榮譽鉑金獎,享譽國際。  繆斯設計獎共設置有九大類別,以發掘全球設計繆思為宗旨,澎管處長許宗民表示,影片是跨域行銷的最佳工具,本次參賽作品以國際行銷思維及旅行者的視角,呈現澎湖的海島風情、自然景觀、知性文化與在地人濃厚的情感,間接傳達給國外旅人進而推向全球,期吸引更多國際觀光客來澎觀光旅遊。  「澎湖‧夢幻群島」是由來自台北的幸運之丘國際廣告團隊為澎湖縣所打造的觀光音樂影片。捷克導演找出澎湖最有特色的自然地景、人文風景,以少女的奇幻想像帶領我們乘著詩意的歌曲遨遊在澎湖秘境。片中出現的著名美景如:鯨魚洞、池西岩瀑、摩西分海、二崁聚落、老咕石、天后宮、東嶼坪、吉貝島與內垵沙灘,其中知名的花火節也在故事的巧思裡成為亮點。  值得一提的是十三歲的女演員葉雅君,從澎湖當地選角中脫穎而出,她自離島將軍長大,十歲便取得潛水師執照,也因此能有在海中的亮麗演出。女主角身上所穿著的服飾則是由台灣設計師品牌提供,大地系的設計與自然景觀達成純淨且亮眼的視覺效果,可以說是集眾多藝術打造出的一部音樂影片。

Read More

<社論>改善兩岸關係,蔡總統可將五二〇當起點

學者預料,今年蔡總統就職演說絕不會再提已被汙名化的「尊重九二會談歷史事實」。圖為蔡總統發表首任就職演說。(取自總統府網站) 蔡總統將於二十日展開其第二任期,因此關心台海情勢走向的國家都想了解她將如何鋪陳未來四年的兩岸政策。更重要的是,當前國際社會深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嚴重影響,各國無不將矛頭指向最初隱瞞病源、之後又施壓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淡化疫情的中國大陸,正尋求連任的美國總統川普當然更不會放棄諉過於中共的大好機會。因此,國際環境轉變是否會牽動台美陸三邊關係的根本變化,也備受各方關注。  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亞太安全論壇日前舉辦非官方的二軌視訊會議,由三方非現職官員及學者針對台海的機會與挑戰交換意見。雖然與會者對台美陸三邊關係未來前景各持己見,但普遍同意,挾著高民意支持度的蔡英文,不會再提出可被中共接受做為兩岸恢復對話的新論述,至多只是重複其勝選時的「和平、對等、民主、對話」原則,畢竟目前的兩岸僵局非但不是她最優先考慮解決的問題,且來自北京的威脅還強化台灣內部希望兩岸保持距離、甚至脫鉤的聲音,更不用說根本不存在恢復兩岸對話及合作的動機。  陸方學者認為台灣問題不是習近平的優先選項,但從近期兩岸發展可感覺到蔡政府對大陸的不友善,使得大陸民意、尤其是知識份子逐漸對台灣失去耐心,也讓中共自始至終都相信,軍事演習能達到嚇阻台灣內部獨派蠢動的政治目標,避免兩岸真的走到兵戎相見的結局。因此,陸方認為,若蔡英文能重申以憲法及相關法律維持兩岸現狀的話,將有助於證明其政策的延續性。  至於台灣方面,學者多不對兩岸未來抱以樂觀期待,認為香港反送中抗爭及新冠肺炎已使得台灣最新民意對北京當局極度厭惡,尤其對中共打壓台灣參與國際活動的挑釁行為更加不滿,因此在高支持度為後盾的情況下,蔡英文可能不會重複四年前的說詞,也絕不會再提已被汙名化的「尊重九二會談歷史事實」。相反的,蔡英文會將重點放在台灣的國際空間及台美關係,做為反制中共、不與其妥協的強硬立場。  基本上,在台海雙方都在等待對方讓步,且都認為自身行動能嚇阻對方採取激進作為的盤算下,改善兩岸關係、增進彼此互信的可能性等於零。況且在台海不睦、台灣卻能因肺炎疫情而獲得國際社會的肯定,更使得蔡英文自認其「貼近美國、疏離大陸」的政策方向是正確且對台灣有幫助,當然就更不會自我退讓了。  值得觀察的是美方態度,川普政府不再重申兩岸對話的必要性,只是希望相關各方都能維持「不製造傷害」及「不意外」的立場,且所有的談話及政策都能透明及具預測性。然而,在處理其台海政策方面,川普政府當然較明顯偏袒台灣,等於增加蔡英文面對中共的自信,也是中共亟欲重擊民進黨執政銳氣的主因。  對台灣來說,當前國際局勢其實是一大考驗。夾在兩強之中的台灣,最佳避險策略就是與兩強交好,讓台美陸三邊關係維持理想的均衡狀態,當年的馬英九政府就做到了。相反的,蔡政府卻以「兩岸對峙、全面親美」的政策選擇,做為其執政動員的基礎,也成了打擊在野黨的合理藉口。在美陸短期內難以化解彼此敵意的情況下,確實有利於蔡政府政權,但不見得對台灣有利。  姑且不論美國川普政府是否有正面迎戰中國大陸的理由,台灣不該失去爭取改善兩岸互信的機會,因為國際政治相當現實,再多的道德聲援若無實際行動配合,到頭來還是一場空。疫情終會過去,台灣必須面對殘酷考驗,蔡英文何不從五二0做起呢?

Read More

<文化藝術專刊>藏書票 浩瀚書海中的美麗角落

台灣知名藝術家幾米,於2002年繪製三款六張藏書票。 本文作者/潘青林 國立臺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教授  皇冠,精雕細琢,不僅本身價值獨特,更標註著擁有者的高貴身分。正如藏書票,精巧細緻,不僅本身深具藝術價值,更象徵了藏書者的愛書之心,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在浩瀚書海中默默地守候一個美麗的角落。  藏書票是小型版畫作品,於十五世紀歐洲德國開始出現,台灣在日治時期也開始發展,至今也超過了八十年。與其他藝術相較之下,屬於版畫的藏書票藝術並沒有得到大眾的關注,不僅研究文獻數量少,當代版畫家專攻藏書票創作的人數也很少。其實藏書票的功能等同於台灣大眾所熟悉的藏書章,均是一種在愛書上「宣示主權」的作法,只不過藏書章是直接在書上蓋章,藏書票則是委託版畫家為自己刻版印製小版畫,之後再將作品張貼在愛書扉頁上。  中國有悠久的木刻版畫發展歷史,舉凡年畫或廟宇所使用的宗教版畫,在民間普及度也相當夠,中國其實是具備有發展藏書票藝術條件的國家。但在傳統上,中國的各門類藝術在地位上並未被放在同一高度,各類藝術的地位明顯有高低。傳統上,詩文的地位最高,曹丕在《典論.論文》當中提及「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而《毛詩序》亦有「正得失,勃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之說,詩文地位如此之高,而所謂文人畫即為士大夫閒暇之時的創作,著重的還是文人的身分。而在工坊中專業訓練繪畫與工藝技巧的人,僅能是畫將與工匠。既然在中國傳統的觀念上詩文有著如此崇高的地位,自然相信文字的能量強大,書法藝術在中國的盛行是可想而知的,而篆刻藝術亦隨之發達。由於中國藏書章的發展悠久且強勢,使用上也非常普及,因此儘管所有的愛書者都是基於同樣的愛書之心,但是在中國的發展,此愛書之情自然與書法相連結之篆刻藝術結合,也因此,以圖案為主的藏書票藝術即未源起於中國。 藏書家新宮先生的藏書票中印有「門外持出禁止」,愛書之心昭然若揭。  十五世紀德國人古騰堡(Johannes Gensfleisch zur Laden zum Gutenberg),神來一筆地將當時歐洲多項印刷技術整合在一起,發明了鉛字活字印刷術,此舉不僅能有效增加書籍得出版數量,更能讓書籍的發展開始脫離手抄本的種種限制,大大降低書籍的出版時間與單價,人們也較有能力負擔書籍的購買,有更多人能夠接近書籍,書籍的需求度隨之增加,而文盲數量在歐洲也開始減少。儘管印刷術讓書籍數量比手抄本時代增加許多,但是若以今日出版爆炸網路普及的年代看來,當時的書籍的數量仍處於相當珍貴的階段。  「竊書賊的罪行不僅只是偷竊,而更像是謀殺,因為書不是物品,而是人們的積累,……….,擁有書籍不但是承諾自己更豐富的生命,在某個層度上,更是生命圓滿的象徵。」,美國版畫大師洛克威爾˙坎特(Rockwell Kent)這段話,道盡愛書者的心情,此種人類共通的情感,遠遠地往回推至五百多年前的文藝復興時期亦然,也就是這種珍愛之情,讓藏書者願意費神費時,精心製作代表自己的版畫作品貼在愛書上,以宣告書籍的所有權。愛書之情與藏書票藝術結合,一路穿梭五百年多年,時至今日依然展現著一縷清香風采。 美國版畫家洛克威爾˙坎特所創作的藏書票,傳達出愛書者自能遠離塵囂的心境。  目前公認最早的一張藏書票,是德國於十五世紀出現的「刺猬」藏書票,此藏書票尺寸為5.5×7.5英寸,為德國Schönstett家族的牧師Johannes Knabensberg所擁有,屬名Igler,而Igler即為刺猬之意,畫面是一隻嘴裡銜著花朵的健壯刺猬,牠不像在行走,反而比較像是腳踩落葉且神采奕奕地站著,票面上方有一條展開的緞帶,上有書寫著德文「Hans Igler, das dich ein igel kuss」,中文譯意為「慎防刺猬一吻」,整張藏書票有近三分之二的票面均是刺猬身上的棘刺,意圖用來警告偷書賊和意圖傷害書的人。愛書之心不分古今,藏書家新宮先生,在自己的專用藏書票中明白印上「門外持出禁止」,再好的朋友也不能把愛書借出家門。  因為真愛,所以願意付出。愛書人將自己喜愛的主題和風格,重金委託版畫家創作印製,由於是張貼於自己愛書的扉頁中,因此有一定程度的私密性,主題千百種,從家徽、寵物、花草、建築、物件、風景,到人體、美女、情色等等都有,完全反映出藏書家私人的喜好,亦讓我們後人窺見名人藏書家內心繁花盛開的秘密花園。  與其說我們擁有了這些藝術品,其實是藝術品在它無止盡的生命中,於某段時間暫時停下腳步,陪伴並豐富了我們一段人生。渴望擁有美好是人性,或許他人會對我們所狂癲的事物感到不解,但是對當事人而言,這晶瑩剔透的感受,卻散發著值得深深依戀、甚至願意飛蛾撲火的絕倫風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