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芒果樹小公園

芒果樹小公園 文、繪圖/吳昭明  社區裡有個小公園,腹地不大,也沒一個正式名稱,官方用語叫「閒置空地簡易綠化」,一個聽起來感覺隨時會變成海市蜃樓的詞。但因為裡頭有棵芒果樹,我便暱稱它叫「芒果樹小公園」。  這棵檨仔欉,每年盛夏都會結出纍纍果實,也許是仗著唯用主義心態,我對這個小公園因而多了一份憧憬。  不只這,陪伴它的還有那株黑板樹,挺拔直立的身軀,高達八層樓,是巷弄內難得一見的參天大樹。  這幾天,春暖花開,許多小生命彷彿從冬眠中甦醒,紛紛探出頭來打招呼,在瘟疫肆虐的年代,讓人看了很療癒。  棲息都市的人其實很可憐,抬頭舉目盡是水泥高樓。我常幻想,如果自己是一隻喜鵲,翱翔天際線,低頭往下看,會是怎樣的景觀?想必是,人們困獸在高大的峽谷內,侷促地在谷底鑽頭竄動。  還好,峽谷內有這片小綠洲,讓我不必跑太遠,每天早上可以推著父親來此蹓躂,順便給鳥看。有這一小小公園,我已經很滿足了!

Read More

阮三个要分離 范少勳飆淚

公視「阮三个24日晚間將播出第2季最後一集,演員范少勳(左)談到分離時,不捨落淚。(公視提供) 中央社/台北24日電  公視節目「阮三个」今晚播出第2季最後一集。主持人楊貴媚、范少勳、索艾克經歷一個月的拍攝,從陌生變得熟悉,隨著錄影劃下句點,范少勳更因為不捨分離而落淚。  最後分離其實笑中帶淚,范少勳假借請楊貴媚幫忙收拾婚禮場地,趁機將黏有假蟑螂的道具遞過去,嚇得楊貴媚邊尖叫邊丟出道具,懊惱表示:「為什麼我會被你們騙,明明我昨天就有看到這個東西(假蟑螂)。」讓現場充滿笑聲。但談到分離時,范少勳卻因為不捨落淚,他表示,「不是因為房子在哪,家在哪,而是我們去哪,那個地方就是家。」楊貴媚及索艾克則肯定范少勳的的表現,楊貴媚說:「這孩子我滿喜歡的,他就像大家的小太陽。」  最後一集,3位主持人與來賓張軒睿、許光漢、章廣辰接下舉辦同志婚禮的挑戰,見證新人們經歷漫長崎嶇考驗獲得幸福,讓張軒睿、章廣辰及許光漢都眼眶泛淚。章廣辰更爆料眼角餘光早看到張軒睿偷拿衛生紙,張軒睿則笑回,「當時都不敢看彼此,就怕被發現眼淚比對方多。」

Read More

1960 阿美長光部落聲聞於世

台師大音樂系校友史惟亮、許常惠留學回台後,發起民歌採集運動,在台灣喧騰一時,被認為是本土文化自覺的開端。圖為1950年代台東阿美族長光部落豐年祭活動樣貌。 (台師大提供) 中央社/台北24日電  1960年代民歌採集運動勃興,採集者走進阿美族長光部落錄音,並將一份拷貝送到當時贊助的德國華歐學社。如今這份錄音飄洋過海返台,經台師大民族音樂所整理後,再次公諸於世。 1960年代,台師大音樂系校友史惟亮、許常惠留學回台後,發起民歌採集運動,在台灣喧騰一時,被認為是本土文化自覺的開端。採集員李哲洋於1967年獨自進入台東阿美族長光部落錄音,留下珍貴的盤帶。 然而,這些錄音盤帶卻在時間長流中損毀遺失,被世人遺忘,直到2013年,德國波昂東亞研究院將一份拷貝帶回台灣,經台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所師生轉錄、研究、整理後,讓這份50多年前台灣土地上的聲響,再次公諸於世。 台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所師生於2019年重返採集地,邀請部落歌者重建農耕歌謠情景。 (馮苾瑩攝,台師大提供) 原來,德國波昂東亞研究院(當時叫德國華歐學社)的前院長歐樂思,是台灣民歌採集運動的重要贊助者之一,也因此獲得1960年代第一次民歌採集運動的大部分錄音拷貝。他認為這些珍貴的盤帶,應回歸採集地,因此與台師大聯繫,促成這次國際合作。 台師大經過盤帶轉檔、文字掃描、資料校正、帶回部落重新審視幾個步驟後,整理為「波昂東亞研究院台灣音樂館藏」專輯,今天正式公開。根據採集者筆記,當時共錄了23首歌謠,但實際盤帶中只有17首,其中又有4首因歌者不滿意重唱而有所重複,因此共收錄13首。 台師大指出,由於國內外其他的錄音者都未曾於1960年代進入過長光部落,因此這份錄音是目前所知僅存的聲音資料,是具有歷史意義的無形文化遺產。台師大為感謝部落族人協助調查,不販售專輯,而是贈予需要的人,但也歡迎各界捐款協助研究。

Read More

英推線上劇院 雲門水月網上見

雲門舞集經典舞作「水月」以身體、明鏡和流水相互輝映,充滿詩意,英國時間5月15日晚間7時30分起將在倫敦沙德勒之井劇院官方臉書和YouTube頻道免費觀看。(雲門舞集提供) 中央社/台北24日電  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實體表演場館閉門,國內外表演藝術團隊經典作品紛紛上線,一方面不讓團隊表演能量在虛擬世界缺席,二方面也證明內容才是王道。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影響表演藝術產業,全世界劇院以及表演藝術團體紛尋生存之道,英國舞蹈重鎮倫敦沙德勒之井推出線上劇院,串連世界重要舞團,以影像重現精彩作品。沙德勒之井劇院藝術總監史帕丁表示,希望在這個現實舞台燈暗的時刻,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持續透過舞蹈維繫彼此,互相連結。 雲門舞集表示,劇院日前來信,希望能在線上播出雲門經典舞作,雲門立即答應共襄盛舉,經典舞作「水月」英國時間5月15日晚間7時30分(台灣時間5月16日凌晨3時30分)上線7天,舞迷可在沙德勒之井劇院官方臉書和YouTube頻道免費觀看。  公視則在官網「公視+」串流影音平台推出「公視表演廳」藝文影音隨選頻道,即日起推出限時免費收看,總計有80場以上、超過100小時的演出,隨選隨看。 「公視表演廳」這次上架的表演節目都是公視表演廳歷年錄製的作品,大致分為戲曲、戲劇、音樂、舞蹈等4大類。 第一波上架的22部作品包括舞蹈有奧地利林茲國家劇院舞團藝術總監林美虹舞劇「新娘妝」,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為雲門2創作舞作「來」等。戲劇類有果陀劇場搖滾音樂劇「吻我吧娜娜」,廣藝基金會紀念作曲家李泰祥音樂劇「美麗的錯誤」等。

Read More

<中華副刊><林邊手記>琴鍾阿爾罕布拉宮

聳立在山丘上的阿爾罕布拉宮 文、攝影/翁少非  新冠肺炎病毒擴散,歐洲幾個觀光大國疫情嚴峻,西班牙便是其中之一。為了防疫大都宅在家上網,無意間看到一齣以古典吉他名曲《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為名的韓劇,好奇之下點閱觀賞,這也勾起我阿爾罕布拉宮之旅的回憶。 這部韓劇有十六集,由玄彬擔綱,前年劇組到西班牙的格拉納達取景,獲得當地政府的大力協助,據說拍攝的相關戲份就佔有六集之多。阿宮究竟有何魅力,讓他們遠渡重洋來拍片?  《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是西班牙吉他演奏家與作曲家泰雷加(T?rrega,1852-1909)在1896年創作的,從此風靡全球流傳至今,廣受吉他喜好者青睞,並拿來當經典學習。  泰雷加被譽為「近代吉他音樂之父」,他定調了吉他演奏的標準姿勢、開發許多演奏技巧,包括大小鼓奏法、顫音法,當今大半的古典吉他名曲都是他的創作,諾基亞各型號手機的預設鈴聲「諾基亞之歌」,就是採用他《華爾茲舞曲》某小節的旋律。  吉他,六弦琴,十九世紀初外觀演變成現今的樣子。  在我的年輕時代,穿牛仔褲帶著吉他去流浪是男生最豪邁的憧憬。我和吉他在讀師專那年結緣。學校國樂從一年級開始每班就成立社團,當年父親也給我買胡琴的錢,卻被我拿去買了生平的第一把吉他,大概是覺得它外型比較曼妙吧!  同學加入社團有學長教,又能和女生班交往,而我,靠吉他教本自學。偶而興起,在寢室自彈自樂。夜闌人靜時彈瀧廉太郎的《荒城之月》,雖不知歌詞何意,但在絲弦振動間,孤月荒城的景象浮現;而,古賀政男的《酒???溜息?》,呢喃泣訴的旋律,讓自己彷彿經歷了一場纏綿悱惻的愛情。對我,彈吉他是在享受這種淒美的孤獨。  彰師大三時,吉他社長突然跑來,請我接任社長。原來吉他社是工教系創的,傳統上都由他們系三年級生擔任,這次斷了層。盛情難卻下,勉強允諾。吉他社有三四十人,分古典和民謠兩組。其中有幾位社員會彈奏佛拉門哥,這源自西班牙安達盧西亞區的樂曲,具有強烈的節奏,常伴隨歌舞呈現,吉他的演奏技巧很繁複,讓我見識到吉他音樂的豐美。  有一個黃昏,我路過語教系,教室傳來這首動聽的《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探頭一看,是社員荻娟在準備期末「大學吉他社聯合演奏會」的節目。長髮披肩的她,閉著眼沉浸其中,纖細手指飛舞,音符宛若珠落玉盤,功夫真是了得。 從小她就學吉他,現在也修西班牙文,以後想去格拉納達探望阿爾罕布拉宮。她說:「這曲子是泰雷加遊阿爾罕布拉宮有感而發寫的。每當我彈奏時,腦海會試著去感受泰雷加當時的心境。」  這件事給我很大的啟發,之前我只照譜彈,從沒想過需要和作者連結。事實上了解作曲的動機與背景,才能深入作者的心靈,詮釋曲子蘊含的內涵。究竟阿宮給了泰雷加什麼樣的撼動?泰雷加在這首曲子裡傳達了什麼?這延伸的遐思,從此宛如瓜藤,攀著這首曲子爬上我的心田。  2018年,我終於來到格拉納達。這座城市西元711年被摩爾人佔領,1492年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打敗穆罕默德十二世博阿布迪奪回,終結了摩爾人在伊比利半島七百多年的勢力。  那天在冷風中,我眼見了聳立在城市東方山丘、摩爾人在1358年建造完工的阿爾罕布拉宮,紅色砂岩砌築高牆裡的清真寺、宮殿和城堡極為宏偉,內部裝飾細膩精緻,庭園景觀設計巧奪天工。之後,我靜默佇立,試著像荻娟一樣去感受泰雷加的心境,而爬在心田很久的遐思也蔓延而出:  泰雷加是在這兒望著夕陽下的阿宮,感慨萬分寫出這首曲子,主旋律都用顫音呈現,綿綿的抖音有如心情悸動,是在描寫博阿布迪爾的挫敗和不被諒解的哀傷嗎?  博因為不捨得阿宮毀於戰火,於是無條件讓渡,臨別還掉下不捨的眼淚,卻被其母痛心斥責:「你哭得像個女人,只因為你沒有像個男人一樣保護我們的國家。」  博的眼淚,我想應該會被泰雷加理解,並撼動其悲憫胸懷的。  阿爾罕布拉宮易主成了廢宮,內部裝飾多處遭破壞,十六世紀查理五世拆毀部分改建仿文藝復興時代風格,1812年拿破崙入侵時部分被破壞,1828年地震毀損後進行修復。1896年,四十四歲的泰雷加來此,看到這座阿宮會回憶什麼?景觀的改變或是世局的變化?  伊莎貝拉收復格拉納達的那年,資助哥倫布揚帆出海,開啟西班牙的海上霸權,但要求所有居民皈依天主教,不願接受洗禮的摩爾人、猶太人、吉普賽人逃往鄉下或山區,在顛沛流離中逐漸形成了佛拉門哥獨特的藝術。  那天晚上,我在格拉納達的地窖演場,觀賞吉普賽人的佛拉門哥,吉他樂響起,蓬鬆褶裙的女郎隨節奏跺腳,時而高亢時而嘶啞的歌聲,載著我駛進歷史長河,來到1896年的阿爾罕布拉宮,泰雷加正在譜寫我最有感的這首《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  1886年他的《阿拉伯綺想曲》寫出摩爾風的綠洲甘美與沙漠。這次他用A小調,3/4拍子,行板速度開頭,譜奏阿宮歷盡滄桑的回憶:王朝江山興衰更迭、宗教種族恩怨情仇。是物換星移幾度秋,是浪淘盡千古人物,來圓滿他這位音樂家緬懷和同情之心。  而我,這趟鍾情探望的遠行,也圓滿了幾十年來一睹「泰雷加的阿爾罕布拉宮」之夢。

Read More

<社論>除了道歉,蔡總統更有責釐清敦睦謎團!

倘若台灣的疫情不幸大爆發,蔡總統的一句道歉就算負責了嗎?(中央社,資料照片) 敦睦染疫危機越滾越大,儘管蔡總統道歉、國防部長嚴德發道歉還帶自請處分,但受到波及的縣市首長仍然憤怒不已,而且對後續影響戒慎恐懼,甚至有縣市計畫封城演習。從敦睦第一起確診病例揭露至今,幾天來不但仍有許多疑團尚未獲得解答,而且有些狀況是在外界踢爆之後政府部門才坦承其事。質言之,蔡總統對此事應負的責任不僅是道歉而已,更應該主動釐清真相。  從整起事件的時間序列來看,敦睦支隊七百四十四名官士兵是在二月二日開始出航整備,二月二十一日登艦繼續整備,三月一日人員收假,三月五日啟航,三月十二至十五日訪問帛琉,四月九日返抵台灣,四月十四日國軍高雄總醫院聯合檢查小組登艦執行入境檢疫,四月十五日人員下船,四月十八日出現第一至三例確診案例,之後確診案例越來越多。  依此觀察,敦睦支隊離開台灣的時間超過三十天,官士兵返台離艦之前也進行檢疫,理應程序完備,但如今看來其中許多問題仍待釐清。首先,在啟航之前,台灣雖然疫情堪稱控制得當,但國民黨立委林奕華接獲投訴,指原本要先針對敦睦支隊官士兵普篩,最後卻喊停。到底是誰喊停?身為三軍統帥的蔡總統應督令調查、公布,以釐清是否這第一道防線就已出現漏洞。  其次,雖然衛福部於四月三日將「嗅味覺異常」列入通報項目,但敦睦支隊直到四月九日才接到軍方通知;更令人納悶的是,四月二十二日海軍副司令梅家樹在立法院答詢時,卻表示艦上沒納入此一項目。到底敦睦支隊有沒有收到納入「嗅味覺異常」的通知?若有,為何沒納入?再者,曾在海軍艦艇服役的前醫官表示,「嗅覺鈍化、味覺喪失」是在海上官兵常見的症狀;既然如此,豈非更應慎重其事?  再如,敦睦支隊官士兵在帛琉期間理應全程戴口罩,軍方也表示支隊的口罩配備充足;但何以在外界踢爆之後才承認官士兵在帛琉期間並未全程戴口罩?未戴口罩的原因為何?是官士兵自作主張?還是接受指令而為?此事應不難釐清,何以始終沒有明確答案?  待敦睦疫情爆發之後,最令各地方縣市首長氣憤的是,軍方為何一開始沒有將召回人員的集合點告知地方政府?起先外界只知道台中一中是集合點,且不僅台中市政府事先不知情,教育部也被蒙在鼓裡;之後接二連三爆出集合點遍及全台十四個縣市、十九個地點,其中十個地點是學校,其他還包括火車站、公園,這些集合點不乏人群聚集地。到底誰做如此決定?何以連中央部會和地方政府都一無所知?難道蔡總統自己都不想搞清楚嗎?  除了集合點之外,各縣市政府對於染疫官士兵的足跡也無法掌握,以致近日陸續增加、公布,徒增許多民眾染疫風險。而高雄市長韓國瑜於二十一日向中央發出呼聲,表示九十二名戶籍設在高雄市的敦睦支隊官士兵拒絕疫調,請中央協助處理;二十三日上午,韓國瑜再度指出,還有二十四名拒絕疫調、五十一人未接電話。即使這些官士兵沒有配合的義務,但不該接受疫調以安定如驚弓之鳥的民心?難道連軍方都拿這些人沒轍?試問,倘若台灣的疫情不幸因此大爆發,蔡總統和嚴德發的一句道歉就真的算負責了嗎?  二十二日,敦睦支隊長陳道輝哽咽著表示,「我在此我用生命保證,我絕對沒有隱瞞任何疫情」。或許,陳道輝也有「難言之隱」,但自稱是「國軍靠山」、又有責任控制疫情的蔡總統不該給國人一個說法嗎?

Read More

官鴻扮女生 網友:戀愛了!

官鴻的女裝扮相播出,讓網友大推「絕對放入驚艷女裝名單,魅惑眼神、纖細的身材,絕美!」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官鴻、傅孟柏在成龍監製古裝懸疑探案網劇《成化十四年》拍出好感情,劇中官鴻為辦案扮女裝,但魅惑眼神反被無情嘲笑。  《成化十四年》由官鴻、傅孟柏、劉耀元、賈靜雯、李立群、王茂蕾等主演。自開播以來,官鴻每番查案總受犧牲,被關牢裡、遭扣薪水、扮乞丐,在最新一集中還扮上女裝,假冒「崔媽媽」身分去談生意追查案件,卻反被夥伴汪植(劉耀元飾演)無情嘲笑。 官鴻扮女裝 被傅孟柏無情嘲笑 官鴻貼出女裝自拍照說:「這位女裝不是我,是我遠房親戚崔媽媽」卻遭傅孟柏貼出他的女裝性感照片,反虧「真的嗎?」倒是官鴻的女裝扮相播出,讓網友大推「絕對放入驚艷女裝名單,魅惑眼神、纖細的身材,絕美!」  官鴻、傅孟柏此次拍出好感情,傅孟柏爆料:「我喜歡看他忘詞時候的樣子,很可愛。」原來是拍攝五個月以來,官鴻無時無刻抱著劇本,花了非常大的功夫深怕自己忘詞,傅孟柏對官鴻心疼言:「我們除了睡覺加化妝,不知道哪來的時間背劇本,他得犧牲睡眠才有辦法隔天將三四頁紙的劇本量念出來,所以我既替他感到可憐,又覺得很好笑,看他很焦慮地看劇本,但我自己就只有那麼一句話,印象相當深刻。」

Read More

<中華副刊>《源氏物語》的文學原鄉

宇治川畔《宇治八帖》浮舟雕像 文、攝影/陳銘磻  玻璃帷幕建成的《源氏物語》博物館,外部、內廳均以不同面貌呈現,妝點柔和的文學氣氛。那光影,是紫式部?紫之上?還是光源氏?  .留戀宇治,這是我的妄想  京都散步,無虧風尚;遨遊京都,心情閒適最受用。一語中的,到京都豈能不到訪宇治,有陽光的日子閒步文學地景,自在逍遙。  清閒是漫遊京都最寫意的表徵,心無旁騖乘坐電車前去輕盈無謂悠然的宇治,看宇治川、源氏物語博物館、喝抹茶,始知伶俐不如痴,滿心喜悅。  宇治是《源氏物語》文學原鄉,書末「宇治十帖」就在這裡。平等院、宇治神社、宇治上神社、夢浮橋、朝霧橋、橘橋、觀月橋、与謝野晶子詩碑、宇治十帖地景等。  二○○四年,宇治觀光單位在宇治橋頭建「夢浮橋廣場」,背倚宇治川的紫式部雕像,旁矗松柏,形象典雅,與傳統典型的宇治橋相互輝映,成為書迷的最愛。  位於宇治川東岸的源氏物語博物館,一九九八年創立,坐落碧竹、楓樹交錯的庭院,寢殿式建築,綠蔭清水環繞,連接展覽廳通道,花木扶疏、流光溢彩,彷彿進入平安王朝的貴族府邸。  玻璃帷幕建成的博物館,外部、內廳均以不同面貌呈現,妝點柔和的文學氣氛。那光影,是紫式部?紫之上?還是光源氏?  展覽區設有光源氏「春之御殿」內廳,宇治十帖「秋之御殿」,影像室放映《源氏物語》後十帖,以浮舟為題材的電影。  訊息區取名「花散里」咖啡座,飲料、茶點均以《源氏物語》登場人物命名,朝顏、浮舟,引人入座;其實不捨離去,偏又極甚喜愛,便任性花大錢買下文學屏風、繪卷。  留戀宇治,這是我的妄想! 源氏物語博物館 .快不能呼吸的夏天,方啖一碗冰  日炙時節,漫步宇治地景後,照例到站前不遠處的中村藤吉本店,喫一碗宇治金時。  「宇治金時」是組合地名和人名的冰品稱謂;「宇治」指盛產上等抹茶的宇治,「金時」指平安時代源賴光家臣,四天王之一的田金時,也即童話《田怪童丸》穿菱形紅肚兜、挑大斧、騎在熊背,征討大江山的酒吞童子。相傳金太郎小時全身通紅像赤豆,後人便以他的名字稱赤豆為金時豆。  逢遇盛暑,中村藤吉本店以販售抹茶紅豆冰吸引來客,營業所經常高朋滿坐。其中,以竹筒裝盛的「生茶ゼリイ」著稱,軟綿的白玉、甜而不膩的紅豆泥、濃郁的抹茶冰淇淋、滑嫩的抹茶凍、綿密的剉冰,回甘抹茶味加紅豆香,喫進口裡,異常甘甜。  痴心迷戀紅豆的擁戴者,我在中村藤吉本店點了碗折合臺幣近三百元的「生茶ゼリイ」,價格昂貴的剉冰,清涼沁骨,淌進心頭,無可匹敵的甜蜜。  自古認為紅色能消災除邪的民眾,遇喜慶、求職成功、喬遷新居、重要節日,大都會以紅豆飯慶賀。嬰兒出生第七天,稱「七夜」,為祈求孩子免受疾病纏身,家人選在這一天食紅豆飯。紅豆飯日語叫赤飯,原型是小豆粥,最早記載於《枕草子》,作者清少納言提及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宮廷依例舉行紅豆粥盛宴。」  方啖一碗冰,淡淡起涼意,冰如霜,舌尖千迴百轉,幸福滋味不可告人。 嵐山渡月橋 .暗香嵐山,一派悠邈  無法海角天涯任我行,最好說走就走去嵐山。搭乘一九一○年通車的嵐電,玩味嵐山本線四条大宮、蠶之社、太秦廣隆寺、車折神社、鹿王院景致,以及嵐山站特景,友禪的和服森林。  睽違嵐山未幾,天地陌生,迎風漫步早櫻遍地的嵐山公園,添得情懷轉逸興。  一、二十歲的青春靈肉是上天恩賜的禮物,五、六十歲的滄桑臉龐是生存價值。一旦徒步走上渡月橋,只能從過去健步如飛的腳程換成慢慢走,不急了。  橫跨桂川的渡月橋,因龜山天皇勃興一句「似滿月過橋般」,名震遠近。喜歡驟雨初歇,渡月橋下桂川催發蘭舟的曉風好景;喜歡楓紅飄瀟嵯峨野。  讀過的俳句,渲染嵐山在平安時期,貴族豪奢放逸,行吟嵯峨野;詩人尋索清幽嵐山、嫵媚嵐山、暗香嵐山,抒情華美的行腳,不露愁字的客旅轉徙,然後下筆寫出一派悠邈景象。  旅人誇示:未去嵐山,枉到京都。「從野野宮前跨上原野道路,景色立即開闊,那就是嵐山。」川端康成在《古都》寫道。嵐山指桂川右岸西京區部分地方;桂川對岸右京區,名嵯峨野。天龍寺旁老松菓子店販售「嵯峨十景」乾果子、蕨餅甚是出名。  嵐山自平安時代便是王公貴人的別院所在,春吟緋櫻半樹花,夏乘遊船賞山水,秋詠香楓漫山紅,風光燦燦,至今仍為京都勝景。  多年後再遊嵐山,把酒酣飲一杯濃醇,才覺悟,若有撩亂心頭事,沉潛勿作聲,只因人世間,難逢同心人。  .旅人傍花隨柳過竹林  誰都一樣,會經歷窘困,猶似遇到寸步難行的惶惑處境;如我者,不想、不記昨日事,沉著去其繁複,使煩惱在下意識窒息。如今,藉旅行體驗當前景物,此中微妙,盡情意會,然後,真心實意期待下個華美行程。  紫式部的《源氏物語》、夏目漱石的《虞美人草》、川端康成的《古都》,都有關於嵐山景物的描繪;這些文學作品,浮現不少美地好景,促成遊客有增無減。  行經世界文化遺產天龍寺,北門右側可見蔥綠遮天的竹林,竹林小徑直通野宮神社、桂川畔,路不長,青竹高聳天際,風吹閒適,把整條幽深而眇的步道遮蔭成無比清爽,午后日光從竹梢間隙透出稀疏綠光,好似一幅遠近交迭的寫實畫,傍花隨柳過竹林,給人療癒快感。這條竹林小徑被旅人讚譽奇景大觀,甚而成為京都宣傳海報主景。  竹林步道右轉,外表看來不起眼的「野宮神社」,倏忽出現;神社口,使用櫟樹幹結成日本最古老的木造鳥居,主堂供奉「野宮大神」,這裡曾是《源氏物語》善嫉成性的女主角六条御息所的暫時居所。  平安時代,野宮神社是入選齋宮的女子,拂去俗世塵汙、齋戒沐浴的地方。  竹林深邈,綠意堆煙,野宮神社如毛毯輕柔的青苔庭園,撩起《源氏物語》主角光源氏多少情愛;竹高不見人,他可是散步大堰川渡月橋,等待伊人飛奔而來?  不要懇求別人為你帶來幸福,要做能給別人帶來幸福的人。光源氏會是這種男人?  .夏空深邃,海の京都天橋立  日本慣常喜歡使用數字排列名勝。江戶學者林春齋於一六四三年著書《日本國事跡考》,提出象徵「雪」的丹後天橋立、「月」陸奧國松島、「花」安藝嚴島為三處奇觀,揭櫫「日本三景」。  與天橋立相識四十年,驚覺人生旅途匆匆,已然走過這麼久遠的路。  三島由紀夫名著《金閣寺》,描述火燒金閣,患有口吃的僧侶溝口,出生近畿百景第一名的舞鶴灣一帶,亦曾潛避旅行到不遠的天橋立。  天橋立呈南北走向,兩端與陸地相連,南端人工河道,上置一水平旋轉機械「小天橋」,便利船隻進出阿蘇海。  因地殼推擠,沙洲形成,長三公里,寬四十至一百公尺,種植八千棵以上,樹齡達五百年的松木;松並木道渾然天成自然景觀,綺麗極美,譬喻「上天造的橋」,分隔阿蘇海、宮津灣,沿途有与謝野晶子文學碑。  不上展望台見不著勝景。相傳「天橋立」是人站在沙洲北端傘松公園,或南端文殊山飛龍觀山頭,背對沙洲站立,低頭自跨下朝後倒看,沙洲有如一條往天上延伸的橋樑,故而得名。還有,可見臨海村莊伊根船屋群的「海的京都」。  我和妻女漫步松林蔭下,碧海連天,下垂雲朵如飛絮翩翩,始覺夏空深邃,竟有安閒自適的快意感動;走進天橋立,海天大景對經常旅行的人來說,未感稀奇。然,四十年後這一天,為何見景激動?問天問地,為什麼丹後半島的天空這麼清澄?為什麼沙洲的青松非得如此蔥郁?

Read More

全台第疫家 朝代戲院暫熄燈

北市民權西路上的「朝代大戲院」宣布將從5月4日起暫停營業3個月,這是武漢肺炎疫情期間全台第一家宣布暫停營業的戲院。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3日電  受到武漢肺炎疫情衝擊,位於台北市民權西路上的二輪電影院「朝代大戲院」今日宣布將從5月4日起暫停營業3個月,成為全台首家因疫情暫停營業的電影院。  朝代大戲院今天在臉書貼出公告表示,因受到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影響,也為了觀眾安全。朝代大戲院將自5月4日起暫停營業3個月,之後視疫情調整狀況,將利用此段時間裝修及提升設備。  朝代大戲院自1991年便在台北市民權西路台北橋下現址開業,原本為大同區唯一首輪電影院,之後轉型為二輪電影院,2012年曾重新整修並引進數位3D播放技術。

Read More

做工的人特映 男女主呼過癮

孟耿如扮「檳榔女神」靚裝尺度全開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HBO Asia、myVideo全新原創影集《做工的人》,23日舉辦特映會,薛仕凌、孟耿如在劇中演出怪手司機與檳榔西施,一個嚼檳榔險上癮險,一個苦練台語,辣妹靚裝尺度全開,都直呼過癮。  薛仕凌表示,開拍前,前往工地跟著師傅學習操作技巧,他坦言「因為大型重機具死角特別多,真的會很怕掃到人。」讓他瞬間體悟到,這些工人個個檳榔不離身,原來都是為了在短時間內集中精神。孟耿如則是出道以來首度嘗試演出檳榔西施,「戲服布料比較少,好幾套造型肚子會露出來,得隨時注意不能駝背讓肥肉紋或是蝴蝶袖跑出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