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百工婦女誌>黑貓姐與白雪洋菇

 文、攝影/張薈茗  初秋午後,豔陽仍然高照,隱身在稻田中的興家洋菇農場,四周青翠帶點金黃的的稻禾已經結穗低頭,這裡是出過全省冠軍米的竹塘鄉。  或許是農家節儉成性,秋收過後的稻草再加工,利用深秋初冬、天涼時節,種植洋菇增加副業收入。從日據時代引入栽培技術至今,還有160戶大大小小養菇人家,是全台最大洋菇產區。所以,竹塘鄉有個公仔地景標誌「洋菇的故鄉」,遠遠就看到如小山丘的稻草和紅土堆,這是栽培洋菇菌絲著床的原料。  本名李美玲的黑貓姐,是竹塘鄉洋菇產銷班的班長,依約來到辦公室拜訪,聽她娓娓道來,只因公公年邁體衰需要子孫陪伴照顧,見先生事業與親情無法兼顧,毅然放棄優渥的都市生活,回到竹塘鄉下,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從零開始。這位見過世面的黑貓姐放下身段,夫妻接手公公傳統式洋菇寮。洋菇寮種植時間短,三餐生活難以為繼,窮則變變則通,夫婿莊孟引不善言談交際,整日鑽研如何讓喜歡低溫栽種的洋菇成長壯壯,經不斷研究、嘗試創新,讓菇菇住進冷氣房,可以常態性栽種,終年採收不停。  有著正義感的黑貓姐,籌組產銷班,不吝與班員分享發酵菌種的技巧,不忍見菇農被中盤商剝削,挺身而出捍衛菇農的權益,與盤商周旋到底。打扮時髦的黑貓姐,快人快語,領著我到菇寮房介紹洋菇的發箘過程。黑貓姐細細解說,洋菇栽種的奧妙就在「發酵過程經微生物分解,轉換成洋菇可以吸收的養份」。拿起發酵過的堆肥,要我聞聞看,她說:「發酵完全的堆肥聞起來,有股菌種的香氣瀰漫在空氣中,不是臭的!」  這完全顛覆童年克難養菇寮,及發酵臭氣沖天的刻板印象,不過當年沒有人會抱怨,因為那是家家戶戶生財的工具,也是歷史共。兄長熟練的將基質堆肥與菌絲進棚播種後覆土,天天澆水照料,約20-25天左右,等著雪白洋菇如小精靈般破土而出,大人們每天凌晨四點左右就起床工作,爬上香菇寮,兩腳橫跨在竹架搭的空橋,伸長脖子鑽進菇床上採菇,雪白的菇像圓盤裡的白色湯圓,恰如大珠小珠落玉盤,大小顆錯落在菇床上。  五點左右,嫂嫂提回一桶桶的洋菇,祖母叫醒我們這些小孩,帶著睡眼惺忪,手上的小刀將洋菇蒂頭靠在食指上一一切除,換來手指頭上一道道的傷痕。小心翼翼的將洋菇排列整齊封箱,交給農會收購,幹完這些活,簡單用過早餐,趕緊跑步上學去。從堆肥到採收歷時三個月,全家大小總動員,由兄嫂領著我們一起完成。外觀美、品質好的洋菇捨不得吃,拿去賣錢,切下的洋菇蒂頭洗去泥土,這樣的殘渣炒高麗菜或加點薑絲麻油煮湯,也能讓我們吃得津津有味。五十年代鄉村大面積生產洋菇,供應罐頭加工市場,大量外銷賺取可觀的外匯,在那艱困的年代,真是不容易呀!  參觀黑貓姊現代版的冷氣菇房,暗房裡雪白菇菇潔白嬌羞,採菇女正小心翼翼地將洋菇採下,好療癒的畫面。  講起通路市場的開拓,是黑貓姐強項,她說極好的洋菇品質,又有履歷產銷保證,產量大大提升,雪白的菇大又圓,一顆七克重,是人間極品,成了精緻農業,高級西式餐廳、大賣場、空廚……排隊搶著與農場簽約。打出全省菇神名號,是夫妻多年心血換來的好成績。  具有植物肉、蔬菜蛋白質之稱的洋菇,又稱蘑菇,閩南語稱為松茸。外表晶瑩白胖,鐵質與蛋白質含量都很高。採訪結束後,黑貓姊送了兩盒雪白洋菇給我,當晚用麻油薑絲爆香,將洋菇略炒,再加米酒熗鍋,Q彈口感,鮮甜滋味,在口腔裡爆開,將湯汁拌飯吃,滿足溢於言表。想起小時候,洋菇蒂頭清洗乾淨後略炒,全家人搶著吃的畫面躍然而上,頓時心中百味雜陳,美味依舊在,這舌尖美味感動在心頭。

Read More

<中華副刊>〈林邊手記〉有俠隱居雲深處

 文、攝影∕翁少非  在茶園漫步時,突然團友驚呼「山在虛無縹緲間」,原來岫雲出巡,眾山瞬間白濛濛。我凝視對面那座山峰,峰頂房舍忽隱忽現,不覺吟哦「聽聞山中有俠客,隱居雲深縹緲處」。  在我,若有俠隱居,當然會是「神鵰大俠」楊過和其妻小龍女也。  話說去年底,我們聯誼會從府城搭遊覽車到埔里,換乘六輛民宿的廂型車前往武界(Vogai),我們戊車的司機自我介紹:「我叫楊過,這兩天的車導…」  「楊過?小龍女的楊過嗎?」我問。  他點點頭。大家隨即異口同聲:「那小龍女現在哪兒?」  「哦,」他楞了一下,說:「在山裡的家等我呀!」 本以為這名字只是破冰話術,但他的車導同事也都這樣叫他。顯然不是玩笑話,我就探問:「是爸爸取的,或是媽媽?」  答案出乎意料。「我姊姊。」  「什麼!難道你姊姊是黃蓉?」  楊過是金庸武俠小說《神鵰俠侶》裡的主角,楊康的遺腹子,被桃花島主黃蓉(另一版本為郭靖)取名為「過」、字「改之」。  我側過臉打量這位布農族卓社群的壯漢。他專心駕車沒轉頭,氣宇軒昂的臉龐翹起唇角,笑著說:「我姊是金庸迷。」  對武界,跟清境農場、武陵農場相比,我可是懷有更多遐思的。不僅是她位於中央山脈群巒間、地處海拔約八百公尺、濁水溪的沖積平原;更曾因921地震造成交通中斷而與世隔絕,近幾年投71線、投83線的隧道開通,才方便旅人窺其雲海日出、金黃鐘乳石、月牙彎溪谷的美景。  從這樣看來武界算是秘境。行旅前憶起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我興起除觀賞武界的地質自然,也要關注居民社會人文的念頭。聽說武界這地名,是布農族和泰雅族常為爭奪獵域交戰,後來雙方以武界現址為界,互不動「武」侵犯而得之。想不到在啟程之際,就聽得「楊過」這武俠人之名,真是奇妙,在車上我的遐思不禁四起:  在小說裡,黃蓉為楊過取這個名字,是寄望他將來「知過能改之」,避免重蹈其父楊康追逐權勢名利而身敗名裂的覆轍。黃蓉是郭靖的妻子,郭靖是楊過父親的義兄,義伯母有這種期望是基於長輩之愛。  而在真實生活裡,車導的姊姊為弟弟取這個名字,是基於哪種想法呢?欽佩楊過這角色的武功蓋世行俠仗義?或是感動於和小龍女之間生死相惜的情深…,投射這些情感,轉化成對弟弟的盼望嗎?弟弟被這樣叫著,少說也有三四十年了,若是他認同楊過,想必也會自我期許…  也許是這些遐思增添了我此行的景深,變得有俠影起來。  下午,車子來到武界,走濁水溪河床,換上拖鞋涉水往一線天。我望著清澈的流水,想起再過兩天就是2020元旦,童心大發,拿出那張A4的行程表摺成紙船放。  「小紙船,勇敢的航向大海吧!」  我還在祈禱,紙船漂沒幾公尺就翻覆了,即將被激流捲走時,突然溪畔有一個人飛奔出來,他輕盈的踏著溪石前進,撈起了載浮載沉的紙船。這個身手矯健的人,不是別人,正是車導楊過。  他把濕軟了的紙船還給我,笑說:「你想讓紙船在溪中過個浪漫的跨年吧!」  「以為紙船能漂浮,想不到浸水就沉,一沖就倒。」我有點尷尬。  「可用桐油浸泡過的油紙做,能防水。」說完,楊過摘下岸邊幾片竹葉,摺出竹葉船,讓我許願後放入緩流,小船慢慢匯向溪心,往下游逐漸遠去。  「可以平安到達台灣海峽嗎?」我問。  「沿途路險、障礙多,就像江湖路萬水千山,難行,但可以一身是膽。」  剛剛他這番敏捷、貼心與豪氣,頓時讓我折服,耳畔響起施孝榮的這首《俠客》:「大江東去,西去長安,江湖路萬水千山…」。  俠客,之所以被人敬重,不在於出身或武功的高低,而在於懷有惻隱之心、行俠仗義之行,在返程的意外事件中,車導楊過又讓我獲得了理解。  「哇,有人陷在流沙裡了。」遠方傳來喊叫聲。  我尋聲看,有位女團員半個身子陷在溪岸的泥淖裡,活動組長跑去用力拉她,但顯然還是無法掙脫。  原來,我們在參觀布農族酋長石壁像時,甲車的人涉過溪水,到對岸的「聖經石」拍照。她一腳踩在泥灘倏地下沉,嚇得花容失色。  眾人還在錯愕之際,只見楊過飛快的奔過溪流,從背後栓牢她的腋窩,人往後一仰、雙腳用力一蹬,就把她拔了出來,大家都報以熱烈的掌聲。  回到車上,楊過發現我滿臉疑懼,就說:「別怕,那不是流沙,只是爛泥。但確實嚇到她了,多安慰一下。還有,她的拖鞋留在泥底,若需要鞋子穿…」  俠客,果真俠骨柔情,心思細膩、悲天憫人,且不求回報。  隔天早餐後,搭車上山到海拔一千三百多公尺高的茶園。這位女團員問我,幫她脫困的是哪一位車導,昨天驚惶中忘了長相,也忘了感謝。  我把她引到楊過面前,她道謝後拿出一包東西要送他。楊過堅持不肯,說:「區區小事,何足掛齒。保護賓客是我們的任務。」  就在幫他們兩位合照留影時,聽得驚呼「山在虛無縹緲間」聲,我停下拍照的動作凝視遠方,盤在山陵的那條遊龍,正朝山頂的房舍飛來,白嵐靈氣宛如仙境。  驀然,我想起小說裡楊過在華山論劍後,與小龍女歸隱終南山;望望眼前這兩天奇遇的車導楊過,於是,不覺吟哦「聽聞山中有俠客,隱居雲深縹緲處」。

Read More

Leo王:曾徬徨 幸未放棄音樂

公視節目「音樂萬萬歲4」邀請音樂人Leo王(左)和李英宏(右)上節目,兩人談到音樂路上也曾徬徨,所幸繼續堅持,終獲肯定。中為節目主持人馬世芳。 (公視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13日電  公視節目「音樂萬萬歲4」最新一集邀請3名創作歌手作客,饒舌歌手Leo王和李英宏提到,踏上音樂路之初都曾感到徬徨,所幸沒有輕易放棄,才能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公共電視今天發新聞稿表示,「音樂萬萬歲4」最新一集以「復古回潮」為題,邀請Leo王、李英宏和R&B歌手J. Sheon上節目,演唱數首歌曲,重燃大眾對聽「新歌」的興趣。  李英宏開場演唱「帽子歌后」鳳飛飛的歌曲「夏的季節」,這首大李英宏2歲的歌曲,是他開車時無意間在廣播聽到,「一開始聽到有點雞皮疙瘩,Disco以及Funk配上她(鳳飛飛)那種很瀟灑的感覺,震撼到我」。  儘管Leo王和李英宏都已分別獲得金曲獎和金馬獎的肯定,但兩人提到,當初決定走上音樂之路時,都曾感到徬徨,所幸最終並未放棄。  Leo王在節目中演唱薛岳的經典歌曲「如果還有明天」,巧的是薛岳1990年「灼熱的生命」演唱會的合聲林美滿正是「音樂萬萬歲4」的合音老師。主持人馬世芳也憶起那場演唱會情況,「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覺得這是我人生最震撼的一場演唱會」。  鑽研R&B多年的J. Sheon提到,歌手方大同是他開始唱中文R&B的關鍵人物,起先對方大同的歌曲抱持懷疑態度,「後來一聽,覺得非常厲害」。  「音樂萬萬歲4」以「探索音樂的可能性」為指標,是台灣電視少見的搖滾樂團加上管弦樂團的大型編制,擴展音樂混搭的不同主題,使得內容多元化。  「音樂萬萬歲4」本集內容將於15日晚間播出。

Read More

湯姆漢克斯澳洲染疫 接受隔離

奧斯卡影帝湯姆漢克斯上社群媒體發文,透露夫妻倆對於隔離生活隨遇而安的心情。 (路透) 中央社/澳洲黃金海岸13日綜合外電報導  奧斯卡影帝湯姆漢克斯和妻子確診2019冠狀病毒疾病(武漢肺炎)消息震驚全球,他今天再度上社群媒體發文,透露夫妻倆對於隔離生活隨遇而安的心情。  63歲的湯姆漢克斯原本在澳洲要拍攝新片,昨天透過Instagram宣布他和妻子麗塔威爾森確診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令全球影迷擔心不已。  湯姆漢克斯今天再度發文,分享夫妻倆在澳洲黃金海岸醫院隔離的心情。  湯姆漢克斯寫道:「我要感謝澳洲這裡所有人非常照顧我們。我們有2019冠狀病毒疾病,正在隔離中,以防傳染其他人。有些人可能因此出現非常嚴重的疾病。我們現在隨遇而安。」  湯姆漢克斯附上夫妻兩人身穿休閒服並戴著棒球帽的合照,看起來神情輕鬆。  內文還說:「聽從專家建議,並且好好照顧我們自己和彼此,這是我們都能做到以順利度過難關的事,對吧?」  湯姆漢克斯還引述他在經典棒球電影「紅粉聯盟」的台詞說:「記住,儘管目前出現這一切事情,棒球字典裡沒有哭泣這兩字。」

Read More

<社論>日陸關係制約,台灣應務實看待台日關係

日本駐台代表泉裕泰認為,台日雙方應彼此尊重、避免過度依賴對方。(中央社) 十九世紀英國首相巴麥尊曾說:「英國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在當今全球化時代此名言仍然適用,縱然有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在處理全球事務,但國與國爭端依舊不斷。正因為各國無不以自身利益為最優先考量基準,因此「料敵從寬、禦敵從嚴」該是政府處理外交事務的鐵律。  日本駐台代表泉裕泰日前接受中央社專訪時提到,特別感謝台灣在九年前日本東北大地震之後的捐款及賑災協助,因此他任內會繼續加強日台文化交流及提升雙邊關係。然而,他也被問到台灣相當關心的議題,就是日本近年來積極改善與中國大陸的關係,日台關係是否可能相應發生變化?泉裕泰表示,「日中是隔海鄰國,雙邊關係對區域和國際和平穩定很重要,同時日本和台灣是『唇齒相依的寶貴朋友』,日台關係的發展不能因日中關係改善而受阻」。  台日陸三邊關係向來是錯綜複雜,有如台美陸互動的縮小版。無論是基於日台的歷史糾葛或現實利益,台灣都希望能拉近與日本在各層面的緊密合作關係,藉此平衡無所不在的中共影響力。雖然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訪日行程因俗稱武漢肺炎的疫情而推遲,但雙方是否簽署「第五份政治文件」的傳聞仍困擾著台灣,畢竟當前東北亞地緣政治早與冷戰時期的美蘇對峙截然不同,我們不願仍遭舊國際體制所綑綁。  然而,對外政策終究還是必須回歸到現實面考量,方能找到最好的安排。從泉裕泰的談話可看出,日本雖看重台灣這個「朋友」,卻不可能因此就全然不顧中共對台日雙邊關係的制約。應該說,「日台關係的發展不能因日中關係改善而受阻」是台日的共同主觀期待,但要達到這目標是有條件的。  台灣在肯定泉裕泰推動台日緊密交流的同時,也不能忽略他的提醒。他提到台日將彼此都視為像家人一樣的朋友,但「雙方仍應彼此尊重、避免過度依賴對方,藉以深化彼此的關係」。這段話就是要提醒那些對日本有過度期待的台灣人、尤其是執政的民進黨,切莫因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對台灣的個人情誼以及台灣對日本的特殊情感,就誤以為日本政府會無條件力挺台灣到底。  當蔡英文首次當選時,民進黨就有此錯誤判斷,以為綠營本土派的對日關係遠比國民黨深厚,因此對安倍有不切實際的期待。只不過,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多,蔡政府的對日工作非但難超越馬英九政府的成就,甚至台日漁業協議或雙邊經貿協定協商都停頓許久。再者,駐日代表謝長廷的表現更令國人失望,不僅未能協助國家爭取利益,反而多次幫日方講話,此等錯亂定位讓他有了「助日代表」的諢號。  從民進黨處理對外關係的手法,國人可清楚看出其好大喜功的通病,在尚未獲得具體成果之前,就喜歡敲鑼打鼓地自我吹捧,導致部分國人誤以為外交有所突破,最後結果的落差卻往往讓國人大失所望。  民進黨處理外交事務有個盲點,就是希望雙邊關係單純化,完全擺脫中共的影響。事實上,這是國際政治的現實,不僅日本、南韓及東南亞國家,連美國都不可能為了台灣而放棄與大陸的互動。因此,如果台灣想做到真正的外交突破,該當讓各國感受到台灣的存在價值與誠意,而在各國與大陸交往時仍願強化與台灣的實質關係。  唯有在符合彼此利益的情況下,國與國之間的雙邊關係才能維持下去。蔡政府必須務實看待干擾台日關係的各種可能因素,才有雙贏的機會。

Read More

首位好萊塢明星中鏢…湯姆漢克斯自爆與妻確診武肺

正在澳洲拍片的湯姆漢克斯和妻子雙雙確診武漢肺炎。 (路透) 中央社/雪梨11日綜合外電報導  正在澳洲拍片的美國影星湯姆漢克斯今天透過Instagram宣布自己和妻子雙雙確診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令全球影迷擔心不已。  美國娛樂業界週刊「綜藝」報導,湯姆漢克斯和妻子麗塔威爾森今天透過Instagram公布這項消息,兩人正在澳洲拍攝由巴茲魯曼執導的「貓王」艾維斯普里斯萊傳記電影,片名尚未定案。  聲明寫道:「大家好。麗塔和我來到澳洲。我們感覺有點累,像感冒一樣,身體有些痠痛。麗塔覺得身體忽冷忽熱,也有輕微發燒。為確保作法得宜,如同現在世界所需做的一樣,我們接受冠狀病毒採檢,發現結果呈陽性。」  「那麼,接下來該做什麼呢?必須遵守衛生官員的相關規定。我們夫婦接受篩檢、觀察,並會按公共衛生與安全所要求進行隔離。不過就是隨遇而安,對吧?」  「我們會持續更新近況。大家也好好保重!」  PO文下方網友紛紛留言要湯姆漢克斯和妻子保重自己,「為你們祈禱」、「老天保佑你們全家!祝早日康復!」、「堅強對抗病毒!」。  負責拍攝電影的華納兄弟在消息曝光後也發出聲明:「我們得知,公司目前正在澳洲黃金海岸拍攝的貓王傳記電影有成員採檢2019冠狀病毒疾病結果呈陽性。」  「我們正密切配合澳洲衛生機關,查明並聯繫任何可能與確診者接觸過的對象。公司成員的健康與安全始終是我們首要任務,我們也正在採取預防措施保護我們在全球的劇組人員。這位篩檢呈陽性者正在接受治療。」  

Read More

一袋女王10週年 曾國城:更懂女人了

《一袋女王》歡慶10週年,好友王月、楊麗音、鍾欣凌、范瑞君及張鳳書也到場慶賀。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衛視中文台《一袋女王》即將播出2000集,12日歡慶10週年,曾國城表示,這10年因主持《一袋女王》,談了不少兩性議題,讓他終於可以比較清楚知道地表上最難懂的生物「女人」,也讓自己成熟很多。  《一袋女王》自2010年2月1日首集播出以來即將度過10週年慶,將在16日播出第2000集,為此衛視中文台舉行慶祝活動。好友王月、楊麗音、鍾欣凌、范瑞君及張鳳書也到場慶賀,端出衛視中文台特別準備的三層蛋糕,希望《一袋女王》收視越來越高更上一層(城)樓。  王月特地帶來藏頭詩「一朝奮起乾坤大,袋蘊橫空曠世才,女助巴鈺開心國,王耕十載歡樂城」,不只藏頭寫出「一袋女王」,還加碼藏底「大才國城」,誠意十足的禮物,讓曾國城開心直說要放在攝影棚門口,讓所有人進出時都拜讀一下。  對於劉真的情況,曾國城表示,光看到前天辛龍前幾天臉書上寫到4歲女兒的童言童語,就好心酸。還說巴鈺已經夠可愛了,但劉真比巴鈺還可愛,就知道劉真有多可愛了。也誠心祈禱說:「我想奇蹟會發生,她是多麼好的一個人。」

Read More

「當年沒追你媽……」亮哲爆料差點成李國修兒子

黃毓棠與亮哲夫妻一同上POP Radio《幕前幕後偷偷看》,在節目中細談劇場人生。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黃毓棠、亮哲兩人結婚獲李國修認可,追憶恩師決定成立「亮棠文創」,致力推廣舞台劇,要讓李國修的經典作品再現。 李國修紀念作品《三人行不行》將於20日起演出彩蛋場,導演黃毓棠說,所謂彩蛋就是會讓現場觀眾在開場前抽籤,看是由哪幾位演員上台,所有演出這劇碼的演員,包括楊麗音、黃嘉千、杜詩梅、吳怡霈、海裕芬、阿喜、朱德剛、亮哲、邱逸峰、黃浩詠、林東緒全員到齊,等待抽籤結果隨時上台,不止演員刺激,觀眾也充滿刺激感。 POP Radio《幕前幕後偷偷看》主持人toto邀請劇場導演黃毓棠與亮哲在節目中細談劇場人生。黃毓棠與亮哲這對夫妻因為屏風結緣,黃毓棠稱李國修是「老老貓」,對劇團很多事情知情但不過問,尤其劇團演員多半情感豐沛,許多人的感情都來來去去。李國修對黃毓棠的感情事也秉持一貫「三不」-不支持、不鼓勵、不祝福;但都有默默觀察,結婚時也獲得老師認可。 回想進入屏風學戲的過程,亮哲稱自己是半路出家,原先已經要放棄表演,卻因為遇到SARS肆虐,急需經濟收入的他為了養活自己,就一腳踏入戲劇的領域。亮哲還透露,母親和李國修是舊識,李國修曾半開玩笑說:「當年沒追你媽,不然你就是我的兒子了」。  李國修於2013年逝世後,黃毓棠、亮哲有次聽到戲劇系研究所的學生竟然有人不認識李國修了,覺得實在太荒謬,還將「屏風表演班」誤以為是民俗劇團,讓兩人震驚與心痛,因此創立了「亮棠文創」,致力推廣舞台劇,要讓李國修的作品再現。

Read More

演生產太逼真 陳庭妮沙啞腳抽筋

陳庭妮演出未婚媽媽上產台橋段,實際演出時,因太努力表演,導致下戲時聲音沙啞,隔天腳還抽筋。 (七十六号原子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12日電  恐怖驚悚劇集「76号恐怖書店之恐懼罐頭」今天在華山光點戲院舉行首映記者會,演員陳庭妮在劇中演出未婚生小孩片段,直說演出太逼真,自己以後要選剖腹產。  由導演莊絢維與洪子鵬執導的劇集改編自作家不帶劍的小說,共有「租屋」、「計程車」、「捉迷藏」、「飢餓」4部短片。首映記者會除了播映3部影片預告,也播出陳庭妮主演的「計程車」完整片段。  因為劇情需要,陳庭妮必須演出未婚媽媽上產台橋段,她說,在YouTube看了上百支影片,想要揣摩媽媽生產的表情與聲音,而實際演出時,因為太努力表演,導致下戲時聲音沙啞,隔天腳還抽筋。  受訪被問到未來是否有生孩子打算,陳庭妮表示,以前喜歡事情按部就班,但過了30歲,現在一切看感覺,任何事都「不會預設」。  莊絢維這回用超寫實的敘事手法,窺探人心無法解讀的想像,期盼能藉由演員的突破演出去刺探觀眾的感官刺激。洪子鵬也說,這次拍攝風格和過去相比很不同。  演員張書偉在「飢餓」中有許多突破過去的演出表現,他說,這次拍戲覺得很過癮,做了許多平常不敢做的事,像是劇中有很多被虐場景,更被對戲演員饒星星打了3、40個巴掌,他笑說滿足自己受虐的慾望。

Read More

<中華副刊><貓的典藏>老派遊戲

馬口鐵發條貓 文、圖/心岱  每隔一段時日,我會整理貓收藏,最近特別有感,因為應了先前網路「真人開箱」的風潮,我不禁想起早在三十年前,就做過的事兒。  「真人開箱」起源於2018年歐洲瑞士蘇黎世警局的「警車開箱照」,當時是警局開放日,為了向民眾分享警察日常執勤內容,他們興起一個念頭,就是以空拍機,拍下警車及車內裝備,同時還有兩位警員入鏡。  沒想到,這張照片意外引起熱烈關注,全球公務警政機關、救難隊和消防單位也爭相響應。台灣除了警察、消防單位參與外,軍公教機關、各行各業,乃至於個人也紛紛加入,這股在全世界形成的開箱旋風,原名為「開箱挑戰」,原意是指「俄羅斯方塊挑戰」,特點是以鳥瞰接近垂直的高角度拍攝,各項器物與人員皆仿效樂高玩具的擺設、遠望猶如俄羅斯方塊方式來呈現,台灣跟著流行後稱為「真人開箱」,以與「開箱文、開箱影片」區隔。 木製跳舞貓 流行於網路已經多年的「開箱文、開箱影片」,是將物品自包裝盒開始,逐步拆卸,詳細展示內容物,並配合文字敘述或語音說明,全程以影像拍攝作為記錄,上傳公開大眾觀看。  開箱文或開箱影片事實上與「真人開箱」的內涵並不一樣,開箱文或開箱影片在於分享同好,有充分解說、細膩賞析、深入評論的功能,「真人開箱」的精神,則在於提供「資訊共享」的現代價值。透過物件與人物的工整排列、堆疊、陳設,架構出一則不必言語的故事;這些有如微型辭典、職人百科的全景裝置,看來幽默、趣味、充滿遊戲性,但它們卻又是正經、實質的記錄著我們生活的存在。  在還沒有網路的年代,其實早有相類似的記錄與存在,1990年,一本「痴人列傳」的大開本書出版,內容是收錄104位收藏家的報導,由作家夏瑞紅撰文、胡福財攝影,所採訪的對象皆是對某些物件恆長沈溺與愛痴的玩家。我有幸成為書中一名,當時來家拍攝時,不僅慎重勘查空間,且花了半天時間安排玩物與人在對應的適切位置,當年我的收藏數量不多,類別尚欠豐富,倒是有家貓數隻,也被編排入列,成為影像中的亮點。 木製風扇貓 這104個玩家,就像現今的「真人開箱」,披露了箱子裡的真實世界,讓人大開眼界之餘,也為當時台灣剛興起的「餘暇社會」注入了休閒文化的活水。  2000年,我的收藏累積已至成熟階段,第一本收藏書出版前,攝影師進駐家裡,我們也曾將玩物與人物攤在地面,用高角度的鏡頭拍攝。只是那個規模畢竟沒有「真人開箱」在戶外的盛大,概念卻不相上下。  三十年歲月,換來文明的更進化,玩物沒有因時間流逝而老朽,我的信念也隨著物件增多大放異彩,我的寶箱,滿溢著收藏記憶,這每隔一段時日的整理,算是面對自己的「開箱」;現在,信手拈來,有幾個小巧玩物,要特別的介紹,它們都是手動的老派玩具,圖一的木頭貓,身軀、四肢、尾巴都綁串著繩索,將手指放進底座施以壓力,貓關節就靈活動彈,在人面前翩翩起舞;這訓練幼兒的手指、眼睛、頭腦並用非常有效。  圖二是「龍貓」動畫電影中的龍貓公車造型,稀奇的是它使用馬口鐵製造,配有手動發條扭來啟動,這是仿戰後清貧時代的復古玩具,多麼可貴的時光隧道啊。圖三則是利用風來牽引頂扇運轉,帶動圓座上的雙貓與綠樹跟著旋轉,簡易的風流與力學原理,大人小孩看得目不轉睛。  異於只屬於純觀賞的貓逸品,這四款收藏是我心中經典又經典的老派遊戲。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