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廣角鏡>家齊互動詩展 濃濃文青風

家齊國文科辦互動詩展,由老師幫學生解籤詩。(記者施春瑛攝) 家齊高中國文科日前首辦互動詩展,以「他們都不愛我」為策展主題,結合高一選文徐志摩的〈再別康橋〉,運用教室間的通廊進行情境布展,現場學生拼貼字詞、即興創作,並巧妙置入少男少女們「脫單」的心願,不僅為活動注入濃濃文青風,也讓策展體驗融入情感教育。  國文科教師黃湘涵、何昊靜與鄭柔妤三人共同策劃此次互動詩展,自製「永生謬思樹」的環保創意造景,並運用通廊走道間的黑板、置物方格以及校園的轉角梁柱,嵌入台灣當代名家詩句如夏宇、吳岱穎、鯨向海、葉青等人的經典詩句,並設計二行詩即興創作活動,讓參與學生把心儀對象寫進詩裡傳情;還設置「心靈告解室」,提供感情小籤詩,定時、定點安排專人快閃解籤。  活動當天的下課時分,活動會場立刻湧入看展的學生,連老師也躍躍欲試。國文科呂覲芬老師表示,原來少男少女們有這麼多「少年維特的煩惱」,大讚策展人創意無限。  國文科黃湘涵、何昊靜與鄭柔妤三人表示,最初的發想是希望能引導高中生探索現代詩的創作,最後決定以情詩為主題,果然引發學生熱烈回響。下學期將由高一學生接棒進行新詩主題的策展活動,學生創意無限,令人期待。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社論>蘇揆延長促轉會一年,只會加重外界疑慮

行政院長蘇貞昌(左)與促轉會代理主委楊翠(右)在立法接受質詢(中央社),蘇揆表示促轉會將延長一年,引發外界質疑。 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表示,行政院促轉會將依規定延長一年,未來延長不限次數。言猶在耳,促轉會前副主委張天欽就因遭監察院彈劾,而被處撤職並停止任用兩年。這除了對蘇貞昌是一大諷刺之外,促轉會繼續運作的正當性與必要性,也更令外界質疑。  依據《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促轉會的任務是開放政治檔案;清除威權象徵、保存不義遺址;平復司法不法、還原歷史真相,並促進社會和解;不當黨產之處理及運用;其他轉型正義事項。依照規定,促轉會應於兩年內,就這些事項以書面向行政院長提出含完整調查報告、規劃方案及具體實施步驟在內的任務總結報告。  換言之,促轉會原先設定的目標,應該是今年五月底之前提出任務總結報告後解散。但這項條例立法之初就已預留伏筆,明定兩年內未能完成者,「得報請行政院長延長之,每次以一年為限」。因此促轉會延長,依法確實並無不合。  問題是,促轉會代理主委楊翠去年十月表示,對於促轉會是否延長?並沒有規劃;兩年內能否完成促轉條例賦予責任,做出成果?楊翠也承諾「自信可以做到」。顯而易見,身為促轉會的主管,楊翠本人就認為,在今年五月底之前,應該可以提出任務總結報告,如此一來,促轉會當然也就沒有延長的必要。然而,蘇貞昌現在卻宣稱,「幾十年不公不義,不可能兩年就處理完成」,所以同意促轉會延長。乍聽之下,似乎不無道理,但當時促轉條例何必要訂兩年的期限?難道當時完全沒有想到?還是其中另有蹊蹺?  事實上,促轉會之所以成為媒體焦點,並不單純是因為它的任務有高度的針對性,而是因為它形同「東廠」的角色。根據監察院調查,張天欽在邀集僚屬討論如何繼續炒作除垢法和侯友宜相關新聞時表示,侯友宜說鄭南榕案件是去救援,問心無愧,是轉型正義最惡劣的例子,他強調「如果沒有炒作很可惜,不直接講,間接影射的話最可怕、殺傷力最強」;並挑明說:「我們準備例子,民進黨立委每人餵威權題,讓議會變成promotional的,促轉會、內政委員、中選會都會燒的。」還毫不掩飾的說:「我們本來是南廠、現在變西廠,後來升格變東廠,司法及法制委員會的八個民進黨委員是我們的側翼。」  張天欽的話顯示,促轉會以專制時代特務機關「東廠」自居,計劃運用「間接影射」的方式,透過民進黨立委炒作,來對付國民黨的新北市長候選人。試問,這跟促轉會的任務有什麼關係?  再者,民進黨政府如果真的想要推動促轉會的工作,成立之後就應慎選人事,充實人力,加速進行。可是,有心推動轉型正義,促進社會和解的首任主委黃煌雄,上任兩個月都看不到公文,甚至連部屬的差勤都無法做主;張天欽「東廠」風波事件發生後,他雖向社會道歉,保證促轉會不會成為選戰工具,並且也打算繼續打起精神做事,但卻發覺層峰的立場並未真正挺他,最後毅然辭職。  從二O一八年十月至今,楊翠一直是代理主委,副主委則一直懸缺,並有四個委員缺額未補。試問,促轉會如果任務重要,人事安排怎麼會如此草率?難道是怕楊翠像吳音寧一樣,在立法院行使同意權時,無法招架立委質問?還是根本就不願促轉會接受國會監督?否則怎麼會讓楊翠一代就代一年多,始終不讓她真除?  正因為如此,在這些疑慮尚未消除之前,蘇揆就宣布促轉會延長一年,只會讓外界憂慮「東廠」的陰影將更為濃厚。

Read More

金鐘製作陳慧玲哭著寫劇本……直呼被鍾欣凌、黃姵嘉榨乾

公視喜劇鉅作「熊促咪家庭生活劇」《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即將在6月6日開播。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金鐘製作陳慧玲攜手名導鄧安寧推出年度鉅作《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坦承哭著寫劇本,直呼被鍾欣凌、黃姵嘉榨乾,但「過程雖然累,但相當開心。」  公視40集喜劇鉅作「熊促咪家庭生活劇」《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即將在今年6月6日開播。15日推出首支幕後花絮,製作人陳慧玲首曝幕後花絮表示:「這部戲的演員都很瘋、很狂!每個人能量都很強,他們的演技加上導演的點子,碰撞出令人出乎意料的笑點,我在片場常常笑到不能自已。」  談到對於這次喜劇的高難度挑戰,陳慧玲說,就是想做到像國外喜劇那樣,演員不需要擠眉弄眼的故意搞笑,卻可使觀眾哄堂大笑的方式,因此找從小接受美式幽默薰陶的編劇溫怡惠挑夜燈討論劇本,期望能為戲劇創造出獨特的異想世界。  但陳慧玲卻表示,一部喜劇的劇本是需要以愉快的情緒笑著寫,但過程中常常是哭著寫,因為要不斷製造新的手法、新的笑點、新的劇情,就會一直推翻自己,有種被榨乾虛脫的感覺,「過程雖然累,但相當開心。」  陳慧玲也忍不住讚嘆,各個演員的發揮都讓人驚訝!像鍾欣凌對角色投入自然的情感與溫暖,是很容易感染人的,並且能在悲傷與癲狂的情緒間轉換自如;黃姵嘉則「像是一枚小辣椒」,起初有點擔心她適應的比較慢,沒想到「小鷗」這個角色就是為她而生,角色個性要很敢說、有正義感,她都發揮到了極致。

Read More

<中華副刊>惑者    

詩、攝影/林瑞麟  「月夜情如雪,梅花似星照,可憐金鏡轉,庭上玉房馨」          --菅原道真      〈月夜見梅花〉  你鏟開紙上的雪  用筆尖,刻劃一條結界  插旗,拎起衣擺  憑著掛在枝頭的月光  撬開自己  在應許之地書寫餘生  時間是一頁頁的宣紙  吞蝕京都來的冷雨  在太宅府,不知何求  夜奔而來的梅花  應或知道  或許是  收到你遠道而來的消息  錯過後來的花期  摩娑在天滿宮前  像尾隨的羊  石鳥居、表參道、手水舍  拍掌,走進千年的光暈裡  我的文字削瘦  已經逝去五十年  不知道該求些什麼  杵在祢面前已是  令和的秋  註:太宰府天滿宮位於日本福岡,供奉學問之神菅原道真(公元845年~公元903年)。來此求功名、求學問者眾。菅原道真喜愛梅花,當年他從京都被貶至太宅府,梅花思念主人,連夜飛奔而來,是為飛梅傳說。

Read More

創作社劇團《孽子》延至4.25演出

創作社劇團—白先勇《孽子》,衛武營重新公告演出延至4月25、26日。(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因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原取消3月21及22日於衛武營歌劇院演出之創作社劇團-白先勇《孽子》,經協調,在能確保演出人員與觀眾健康前提,並制定相關防疫措施執行方式後,將延期至4月25、26日下午2時30分於原場地演出。  劇團指出,為因應疫情,此兩場次將採間隔座位規劃,並於3月20日中午12時啟售,20日至23日中午12時首3日購票享早鳥75折優惠。  此外,為確保節目品質與民眾觀賞權益,原已取消之21及22日演出,即日起至6月30日止,售出票券可依購票金額辦理退費,更多退票資訊與相關說明,請至衛武營官網。

Read More

<中華副刊>他年葬書知是誰?

王叔珉教授全家福與後排左陳美玲。(陳美玲提供) 四餘齋詩草坿記(陳美玲提供) ■林麗雪  坐擁書城,一窗藍天白雲綠波,一杯熱茶,一直是我所企盼的生活方式。退休後搬到郊區湖邊的大宅子,美夢終於實現了。但一屋子藏書中,我最寶貝的卻是那些橫躺豎臥在書櫃下層的拙作,包括已發行的書籍,期刊雜誌抽印本以及散文剪報等。這些別人眼中的破爛,我幾度搬家都是隨身攜帶,似乎此生志業全保留在其中。未料去夏一個偶發事件,徹底粉碎了我的執著!  久違了的中文系學姐美玲突然開了近一個鐘頭車程來看我,隨行的老公手裡捧了一個沈甸甸的紙盒。開門見山,美玲就出示我三張泛黃舊照。天啊!綺麗年華的美玲,竟與王叔珉教授夫婦以及女兒同框。王老師曾是台大中文系紅極一時的名教授,可惜我未能親炙門下。但他當年開莊子課時,文學院大教室人滿為患的盛況,早已傳為美談。有幸我與王老師曾有一面之緣,他那溫溫士君子模樣,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美玲一邊打開箱子,一邊述說來訪緣由。她說王老師夫婦1948年匆促隨中研院史語所遷台時,只帶了女兒國櫻,讓大兒子國簡陪祖父母留守四川簡陽老家。孰料台海兩岸從此音訊隔絕,王老師夫婦念兒心切,常常中夜難眠。適巧國櫻的好友美玲,是香港僑生。於是就透過美玲母親定期由港寄錢與物質到四川給予支援。時值國簡被下鄉勞改,健康情況很糟,這些台援對他的確起了極大的作用。王老師為了報美玲母親援子之恩,就收美玲為義女,視如己出。  國櫻畢業後到美國遊學,身邊一直保存著一批父親的自藏本著作。1974年她離美時,將書交由時已定居南卡的美玲管理。時光荏苒,如今國櫻年邁體弱,自顧不暇,而美玲也年逾八旬了。於是不知老之將至的我,就成了美玲「託孤」的對象。  展開書籍,除了22冊期刊抽印本之外,還有劉子集證(上下),斠讎學,史記斠證三冊以及四餘齋詩草。有的精裝,有的是罕見的線裝,盡是王老師未退休前嘔心瀝血的校讎學巨著,而且有幾本還有他細心修訂過的筆跡,彌為珍貴。另有一份王老師兩大頁的手稿,顯然是他指導女兒「陶淵明及其詩」論文的提要,因為它就夾在國櫻厚厚的手寫論文稿內,父女情深昭然若揭。近幾年來蒐集名人學者手稿,蔚然成風。這些附有王老師手跡的出版品絕對有收藏價值。於是經過台大音樂研究中心沈冬教授幾番交涉,終於空運書本回台,由台大中文系決定它的最終歸宿。  最近適巧收到台灣里仁書局在網上為一位文史界退休教授出清藏書的廣告,有好些絕版好書非常吸引我,幾度想擁有。但回顧我那一屋子的中文書,竟生出莫名感傷。待我老去,在異種異文又無人承接衣缽的情況下,這些作品不管是出自古聖先賢或區區在下之手,都只能裝箱捐給圖書館,或當廢紙回收。我曾在圖書館工作二十多年,經手多少美國兒女所捐的已故父母藏書,或霉味沖鼻,或內容過時,但為了不傷感情,都是一律收下,隨即丟進大回收桶。說穿了,我們不過是為兒女執行一項他們下不了手的殘酷任務。唉!套句林黛玉名言:「儂今藏書人笑癡,他年葬書知是誰?」

Read More

娃娃、Lulu上節目考默契 展現好交情

藝人Lulu黃路梓茵(右)、蕭煌奇(左)主持音樂節目「上奅台灣歌」,邀請創作歌手「娃娃」魏如萱(中)來作客。(華視提供) 中央社/台北14日電  創作歌手「娃娃」魏如萱近日上音樂節目「上奅台灣歌」,主持人Lulu黃路梓茵於20秒內說出魏如萱10個優點,魏如萱則以歌曲「愛拚才會贏」形容Lulu做事認真,展現兩人的好交情。  華視今天發新聞稿表示,魏如萱到Lulu和歌手蕭煌奇主持的「上奅台灣歌」作客,蕭煌奇給兩人出個「友情默契考驗」,其中題目「用一首台語歌形容對方第一印象」。  魏如萱說Lulu拚勁十足,用歌曲「愛拚才會贏」形容她,而Lulu則回答「愛到才知痛」,笑稱很愛唱娃娃的歌,所以唱到自己喉嚨很痛。兩人也在節目中合唱「藝界人生」,代表在演藝圈的心聲。  魏如萱還帶來經典歌曲「你啊你啊」,她也藉此機會點播茄子蛋的「浪子回頭」,希望能聽蕭煌奇翻唱。蕭煌奇唱完不忘揶揄Lulu:「你被拋棄時有聽這首歌嗎?」Lulu爆笑回應:「這是被關的時候才要聽的吧。」  此外,魏如萱提到新專輯「藏著並不等於遺忘」有和蕭煌奇「另類合作」,原來魏如萱台語不是特別好,在寫歌詞稍微卡住,便致電請教,沒想到蕭煌奇綜藝魂上身,在電話中說:「台語小教室你好,請問有甚麼問題?」幽默開場方式,讓大家笑翻。

Read More

翻譯人員經驗談 曾國城驚呆了

公視益智節目「一字千金 鬥字英雄會」最新一集邀請8名翻譯上節目,分享工作的奇特經驗,讓主持人曾國城(中)嘖嘖稱奇。(公視提供) 中央社/台北14日電  公視旗艦益智節目「一字千金 鬥字英雄會」最新一集邀請8名翻譯人員,除了一較中文書寫能力高下,他們還分享工作時遇到奇特經歷,讓主持人曾國城直呼賺到了。  公共電視今天發布新聞稿,「一字千金 鬥字英雄會」最新一集邀請到專精英文、日文以及韓文翻譯的8名好手參賽,除了挑戰全新單元「文字五字棋」,他們也分享在工作上奇特經驗。  曾參與暢銷小說「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翻譯的吳品儒表示,翻譯時正值外公過世,而媽媽竟接到顯示外公手機電話號碼的靈異來電,把她嚇得半死,曾國城聽完臉色一變,頓時語塞,不敢再細問下去。  英文口筆譯李冠楨分享宗教用語翻譯錯誤的故事,她舉例「倒駕慈航」,當時自己直譯為「仁慈的扭轉航行」,結果被客戶糾正,應為「某個神佛去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之後,又決定回到人世間造福眾生」,曾國城聽完說:「翻譯真的是一門大學問。」  最新一集於15日晚間在公視主頻播出。

Read More

<中華學園>圖畫書法欣賞

貓兒一家親 ◎鄭綸磊 台南市崇明國小2年3班神燈精靈 ◎黃崇勛  新竹縣上智國小4年孝班

Read More

布拉姆回來了 連導演都害怕

電影「託陰2布拉姆回來了」,挑戰最簡單的驚悚,打造出極具真實感的陶瓷娃娃「布拉姆」。 (CATCHPLAY提供) 中央社/台北14日電 恐怖片「託陰2:布拉姆回來了」裡頭靈異玩偶「布拉姆」看似無害,但導演威廉布倫特貝爾卻說它散發出來的感覺相當毛骨悚然,光是盯著玩偶看就會讓人起雞皮疙瘩。  電影發行公司CATCHPLAY發布新聞稿表示,「託陰2:布拉姆回來了」(Brahms: The Boy II)是電影「心魔」、「託陰」和「生存遊戲」導演威廉布倫特貝爾(William Brent Bell)最新作品。  劇情描述在森林中發現的陶瓷娃娃「布拉姆」進入了麗莎一家,成為小男孩最好的朋友,但這個娃娃彷彿有生命,也似乎漸漸地控制小男孩的心智。  威廉布倫特貝爾說,關於「玩偶被邪靈附身」的故事很多,但大部分玩偶都是靠著猙獰外貌讓人害怕,因此想挑戰「最簡單的驚悚」,他說:「創作布拉姆娃娃是我這輩子最詭異的經驗,它沒有讓你一看到就害怕的外表,但散發出來的感覺卻相當毛骨悚然。」  威廉布倫特貝爾表示,這個娃娃相當真實,自己在開拍前2天還幫它剪頭髮,但在剪的時候,「我總覺得它在盯著我,好像說著『我不喜歡這個髮型』,這真的嚇死我了。」  「託陰2:布拉姆回來了」3月27日在台上映。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