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學園>書法欣賞

Read More

<中華學園>繽紛馬卡龍

 台南市新化高中1年8班  ◎陶沛羽

Read More

<中華學園>向魔法劍獅許願吧

 台南市安順國中2年1班  ◎張嘉倪

Read More

黃添富7天塑像 向陳時中致意

雕塑家黃添富有感於衛福部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站在第一線守護、把關台灣疫情從未停歇,製作高27公分的陳時中雕像表達感謝。 (高修民提供) 中央社/台北7日電 60歲的雕塑家黃添富有感於武漢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從沒停歇,站在第一線守護、把關台灣疫情,花7天製作高27公分的陳時中雕像表達感謝。  無論每天於指揮中心舉辦記者,公布疫情動向、確診個案,甚至立法院備詢,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都沒缺席。郵輪鑽石公主號的台灣旅客解除隔離,陳時中也在深夜前往集中檢疫所,其中一名隔離者生日,陳時中也一起切蛋糕慶生。  黃添富深受感動,發自內心要為陳時中加油、打氣,藉作品傳達「部長做得很好,民眾都知道」。  黃添富告訴記者,陳時中辦事很有效率、沉穩,口條也很好,有問必答,覺得有必要做件作品鼓勵陳時中。  黃添富過去30年多雕塑佛像,多年沒做肖像雕塑,但過往雕塑人像基礎還在,只憑網路上的照片就雕刻出作品,唯妙唯肖,不少網友直呼很傳神且有生命力。黃添富說,當初只是發自內心創作,沒想到受許多網友鼓勵,「覺得很有榮譽感,像是做對一件事」。  肖像雕塑最難在於側面,鼻子多挺、眼皮多高、臉頰寬度與耳垂位置等,黃添富說:「沒見到本人看不出他後腦勺、側面長什麼樣。」  為求逼真,黃添富透過當攝影記者的學弟,藉採訪機會拍幾張陳時中側面照,讓他把雕像修改得更傳神。  黃添富表示,雕像今天完成開模,由於製成時間很趕,先以FRP材質(玻璃纖維強化塑膠)製作,未來如果有機會再做成銅雕。  為避免打擾,黃添富只打算寄作品給陳時中,未來計劃做懂得用人的總統蔡英文雕像、禁止口罩出口的行政院長蘇貞昌雕像。

Read More

<中華副刊>清 邁

MAIIAM當代美術館  文、攝影/柯帕  .慢慢撫觸清邁的輪廓  入夜十點多的清邁機場,我在等簽證。而,原來清邁機場並不大。  步出機場,朋友的車等在停車場,他與妻子在此地已居住數年。車子開往郊區去,一路上朋友指著暗夜的某一個方向,說那是哪個村落,那裡又是哪個村落,但黝暗的夜,偶爾掠過烏黑樹影與電線桿,窗外伸手幾乎不見五指。我說,這很像台灣的風景。載我的朋友因為絕少走台灣,故未置可否。  拐個彎,意想不到竟有間7-11亮燈營業著(隔天下午去傳統市場時,原來市場就在便利商店對面)。  我在這個靠近泰北的山腳下住了兩個晚上,白日上山去走看山上的咖啡樹,還有沿途純樸的村落與小店,居民大多和善樂天。夜晚待在安靜的住處,因為太安靜,以致附近村落的聚會唱歌音響隨風飄來。  如果沿著上山的這條路往前走,到了某個岔點可以走向更北的清萊。  晚上整理行囊,明天要進城去了。  再隔一天,看到之前夜晚的來時路,發現沿途其實諸多土地標示出售,郊區也慢慢在開發改變了。 她畫的佛像 .來自清萊的潘努蓬  走逛完畢清邁的星期六晚上固定大市集,翌日清早,顧不得雙腳的疲累,在住宿的飯店附近,盡早找當地的早餐店吃飯,再閒晃到街角的咖啡館坐在戶外看著街道。約一刻鐘後,便迫不及待起身搭著雙條車再次進入古城。  車子放我下車的地點是帕辛寺,早晨的古城陽光普照。進入古城予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好多的寺。這時節是觀光旺季,古城遊人已經開始湧動。進入寺內廣場,左手邊有許多人設攤。我靠近過去,第一個攤位就讓我無法將眼光抽離。小攤擺著許多小畫,把佛畫在菩提葉上的小畫。我請問價格,她回了價。我挑選兩幅,她打包好要找我錢時,這才看見她的左手指頭的食指到無名指,都只剩一半的長度。我靜靜看著長髮圓臉掛著微笑的她說謝謝。  朋友介紹我去看一間攝影展覽館,在巷弄內按著地圖導航找了好久,又問了許多人,好不容易走到了。結果,乍以為那間白色建物就是,待走進後,搞錯了,是當地的博物館。心想既然都來了,就買票參觀。歷史博物館的陳設與館藏顯得乏味,盡速走看後,步出博物館方赫然看見,原來攝影影像館就在旁邊的大樹下。影像館不大,是木造二層樓建築,館中的作品多偏向記實攝影,也沒有太大驚喜。  接近中午,清邁的陽光漸漸變得微熱。我找到早上詢價的嘟嘟車司機,打算去當代藝術館。但當我與他簡單對話後,愈來愈懷疑他不是早上找到的司機。他以為我是中國人而用標準國語開口時候,我說我來自台灣,他突然眼睛一亮,原來他曾經來台灣高雄林園工作過,娶了台灣老婆。我早上遇見的司機是他弟弟。  沿途,潘努蓬簡扼說了他的台灣故事。因為哥哥之故,他跟隨哥哥來到台灣林園工作,一待,就是十來年歲月。後來在台灣結婚生子,四年前離婚獨自回到清邁古城開嘟嘟車,妻與子都在台灣,女兒今年也將上高中了。他說,今年農曆年也不確定會不會來清邁過年。他在林園時,跟同鄉合夥開小吃店,結果被當地地痞流氓挑釁,後來店被砸,打了官司,對方賠錢了事。他的岳父母後來提議不如離婚,潘努蓬不得已簽了字回到清邁來討生活。他的老家在清萊,我開玩笑說,下次如果有機會再來找你,去你家作客,他笑著說非常歡迎啊。  古城到當代藝術館的路途不算近,風不斷吹颳,以致我們的對話飄移不定。突然想起在街頭看見的被彩布包覆的佛像。潘努蓬解釋,那是平民去向寺內和尚求來的,為了祈福。但為什麼要包覆,他沒有解釋,甚至有一度欲言又止。  我在當代藝術館盤桓許久。這是一間倉庫改建的館,但作品質量高,氛圍非常好。我請潘努蓬在一樓喝咖啡,他說他沒來過這裡,倒是對面有間日本人愛逛買的陶瓷館。後來,我們又去逛了陶瓷館,果然,價位與品質都不得了。  回程,我跟他約定好,明天再請他載我去機場。他放我在一條類似台北市大同區文青匯集的區域下車。這條街許多店都是老建築改裝,但跟流行商品一樣,特色就是複製。  去了一間很潮的打卡咖啡店喝了杯不夠好的咖啡,遂一路閒晃,走了老長的路,一會兒沿河岸走,下一刻又沒入正在架攤位的夜市街,慢慢慢慢地走。 泰國寺廟 .我喜歡這樣的清邁  早上在街角咖啡館喝過咖啡後,復又進城去了。  今天周日的市集,據說比較多藝術工作者在現場手作藝術品。但,說實話,一整個晚上走完,對於物慾不強的遊客如我,倒對市井眾生的生活比較感興趣。就像我搭的回程雙條車司機,他質樸的臉看起來不到四十歲,但他說他已經四十了,他還秀出他上小學的小兒子照片,一臉心滿意足。他說他不只開雙條車,他的正職是販賣供佛的串花,要不生活難過。  那個賣燒烤的年輕人是我入住飯店第一天,就看見他在飯店對面了。因為那條街入夜後,變身成為酒吧街,幾間吧還有樂團駐唱到十二點。今日星期天,提早打烊了。  逛完市集後,我想找個小店坐坐喝杯咖啡,但幾乎都已經打烊。我看見年輕人的攤位還亮著,靠近去,烤架上烤的是花枝。我點了兩串,問他有沒有賣啤酒,他指著隔壁的小雜貨店。  坐在小桌旁吃著串烤,喝啤酒,聽年輕人播放好聽的泰國音樂,真覺得這時候的清邁才真正慢下來了。此刻,我才看清楚壯碩身材的年輕人身上滿是刺青,笑容卻是誠摯的。我吃完兩串,覺得不夠,罐子內還有啤酒,遂又向他點了一串。他抱歉的笑了笑,說賣完了。他的烤架上還有一串烤著,可能是別人訂購的。我又回座。  過了片刻,年輕人走過來,把手中的烤串給我,他說請我吃,不收錢。想到他這小本生意當然不能不付費。我把口袋的零錢全部掏出來給他,推辭了一會兒,他終於靦腆的收下了。  如果你問我,清邁如何?我會說,我比較喜愛清邁那些慢活的人。

Read More

<中華學園>我的音樂夢

 台南市崇學國小4年2班  ◎李惠慈

Read More

國家兩廳院 閉館消毒

國家音樂廳與國家戲劇院閉館全面消毒,消毒期間將不對外開放,原6日至8日演出取消或延期,預計9日恢復正常營運。(圖文/中央社)

Read More

<中華副刊>遺跡--嘉義製材所(建於1914年)

 詩、攝影/也思  眼前視覺輕微抖動  好像開了一扇門  才發現有一堵無形的牆:  貯水池沉澱了  即便萬物都成為泡影  這林地依然存在  時間是巨大的鳥  拉起肌肉乏力的翼翅  在幸福的世界  高高飛翔  在沒有顧慮煩惱之下  完成它的使命  每一棵樹  似乎都在對我絮語  散步在一片開闊  陣陣狂喜  風倒的紅檜樹幹  鋸痕、戰事、帝國遠颺  錐形疊併的廢柳杉木  仍舊聯繫著城市的心電  筆直 因為時光開啟  穿過牆  讓我們來到自適、安頓    註:「嘉義製材所」的創立(建於1914年,由高山節繁技師設計,規模被日人譽為「東洋第一」),是因應當時的太平洋戰爭需求。  從阿里山林場鋸伐下來的檜木,建造了阿里山鐵道來運送,山下的嘉義市便是最佳的集散地點。  剖切成塊的木頭魂魄,播散到日本和台灣各地(特別是嘉義市區的老巷弄間),蓋成美麗莊嚴的神社、廟宇、官廳、公家宿舍、家屋到家具、鉛筆,再生芬芳。  製材所的周邊(林森路和忠孝路口為中心)有北門驛(北門火車站)、營林俱樂部(含括現今的「檜意森活村」)、竹材工藝品加工廠和民間的木工廠(全盛期有八十餘家),而形成蓬勃的木材工業村。幼年經過附近時還會聽見很熱烈的鋸木聲響,路旁的水池在陽光下閃耀、浮滿了巨木。  隨著後來的禁採,製材所等地與高牆和長草湮沒在城市的記憶裡。近年一一修復開放,舉辦了「木育節」系列活動,讓人們得以重新撫觸這些被遺忘的樂土。  如果時光是一位魔術師,我們其實是空間流轉下的小小孩。

Read More

張正傑衛武營獨奏會 暫緩 延至5月2日

大提琴家張正傑(圖)原訂7日在高雄衛武營舉辦獨奏會,他6日透過臉書表示,在發生國家音樂廳邀演的澳洲音樂家確診案例事件後,認為「此時此刻要為樂迷著想,更要為台灣想」,決定將獨奏會延期到5月2日。 (弦外之音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6日電  大提琴家張正傑今天在臉書說,原訂明晚在高雄衛武營舉辦獨奏會,但為樂迷著想,決定將演出延後到5月2日,但7日會先在臉書簡短直播演奏,為藝文界、醫護界加油打氣。  武漢肺炎疫情擴散,近期在室內的演出都受到影響,有些決定取消,有的則是延期辦理。  大提琴家張正傑原訂明晚在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舉辦獨奏會,他今天在臉書表示,為了明晚演出,今天已經在高雄做準備,但在發生國家音樂廳邀演的澳洲音樂家確診案例後,張正傑與醫生朋友討論後,「此時此刻要為樂迷著想,更要為台灣想」,他決定將3月7日的獨奏會延到5月2日舉行。  2018年張正傑在維也納騎單車發生車禍,左手骨折,經過4個月復健便再度站上舞台演出,決定取消明晚的獨奏會,張正傑說,「下這個決定很困難,我其實很想演出,我拉琴的手感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好過,可以掌握許多想要表現的音樂與技巧」。  他表示,為了明晚演出,在柏林錄音時,都跟柏林愛樂的首席借琴保持練習,為的就是維持在最好的狀況,尤其這次演出難度頗高「最不想延期的是我。」  為了不跟樂迷失約,張正傑與鋼琴家廖培鈞將在3月7日晚上7時30分,在「大提琴家張正傑」臉書做簡短的直播演奏,藉此為藝文界、醫護人員加油打氣,也為台灣加油。

Read More

<中華副刊><黑森林幸福華爾滋>輕重之間

 窗花圖案杯墊和小手電筒是愛心的回饋,禮輕情意重。 文、攝影/李燕瓊  澳洲野火燒不盡,全球善心人士、企業團體紛紛捐款相助救災,亞馬遜創辦人兼執行長貝佐斯就捐了100萬澳幣(約79萬美金),卻被網民罵翻:捐得太少,真是侮辱。  不禁要問:應該的嗎?有人評論:比起他避稅的金額真是太少了,先不論避稅,他本來就沒有這個義務捐,但他捐了;更何況,善意豈可用金錢來衡量?1元也是善意啊!  而且,所有的幫助都不是應該或理所當然的。  每到年底,我們都會收到幾個長期捐助的和新的團體尋求贊助善款的信件。  通常我們的款項寄出之後,就會收到對方回贈的卡片、小貼紙等小禮物,禮輕情意重,我們也很感恩地收下。去年聖誕節前收到Deutsche StiftungDenkmalschutz(德國古蹟保護基金會)寄來的取材自近千年歷史教堂的窗花圖案精緻杯墊,此基金會和Die Schwestern Maria(瑪麗亞之家)、Deutsche Lebens-RettungsGesellschaft(德國救生協會)成為我們長期捐助的團體之三,是因為疼惜孤兒,野外救援太需要,和基金會致力於古蹟的保護、修復,尤其德國太多古蹟在二戰時被盟軍炸毀,倖存的彌足珍貴、更需要被善待和維護。  我馬上去數算捐款專用存錢罐裡存有了多少零錢,這存錢罐其實是早餐吃的有機抹醬玻璃罐,洗乾淨後廢物利用,每次丟下硬幣時的清脆聲音好好聽,同時告訴我存款更多了。  這存款來源有三:每次消費將到期折扣商品省下的零錢、撿拾啤酒瓶罐兌換的退款,和先生贊助同等金額的愛心善款。而我撿拾啤酒瓶罐有段小插曲。  去年夏天,德國電視一台罕見地在新聞中呼籲:希望啤酒瓶盡量退瓶回收(尤其年輕人),因為啤酒廠的玻璃瓶回收不足、不敷使用,回收同時也落實了環保。  我每天晨運的小湖是年輕人聊天喝酒的好去處,尤其夏夜涼爽(德國住家幾乎沒有安裝冷氣),喝過的啤酒瓶散落湖邊,我曾經幾次看到清潔隊員整絡空瓶丟入垃圾桶,當下心想:好可惜啊!拿去回收積少成多,就是一筆捐款了啊!  所以,當看到地上的瓶子,我其實很掙扎,掙扎著:是彎腰撿起?或者視而不見轉身離開?撿起,不但環保,更多了捐款數目;離開,就都啥事都沒發生;可是,彎下腰去撿,萬一被旁人看到而誤會「她死要錢」(想太多),感覺好丟臉、真是兩難啊!  真是該死的死愛面子,面子到底值多少?彎腰有那麼難嗎?心裡在拉鋸著,腳步也就快速走開了,但是心裡不踏實,也覺得可惜了剛建立起來「撿拾」的心念,所以,當下決定:回程時再繞回去,瓶子若還在,就是老天爺要我去做這件事。(又雞婆心上身)  就這樣,開始了我為捐款存進了惜福心…,也算是略盡了綿薄心意。  和先生談起這「心理轉折」的過程,他說:面子不要緊,重要的是妳真正做了想做的事。是的,彎腰無貴賤,可貴的是善意的觀念,真是既健身又兼顧了環保。  我曾經很佩服一對從事回收工作的年輕夫婦,我決定要幫助他們,就每天從辦公室帶回一大袋報紙或廢棄紙、加上家裡的,周末一起給他們,他們偶爾回贈我說是親戚種的菜蔬,我也歡喜收下,直到我搬離舊居。那是彼此喜悅接受善意的互動過程。  虔敬地,祝願我們都能用愛去溫柔善待每一個努力生活的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