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學園>書法

Read More

<中華學園>城堡

新竹縣上智國小4年孝班 ◎王宥翔

Read More

<中華副刊>環遊世界80碟菜

美國充滿了最令人愉悅的地方料理 作者:萊斯蕾‧布蘭琪(Lesley Blanch)  譯者:廖婉如  懂得旅行醍醐味的人,也一定懂得吃的藝術!  【餐桌上的美國】  美國充滿了最令人愉悅的地方料理,其風土殊異的各區域,諸如劣地(Bad Lands)、深南(Deep South)(此地的紐奧良食物聞名全球)、新英格蘭、西部,均各有其特色風味。然而當我們開車從紐約一路到好萊塢,途經奧克拉荷馬州、德州、科羅拉多州、內華達州和亞利桑那州,跨越相當遼闊的土地,我遇見的大多數美國人似乎都吃同樣的東西--漢堡、熱狗或冰淇淋,一成不變。不管是奧克拉荷馬州富有的石油世家--那裡無數人家的後院冒出油井鑽塔及其設備,鑽油讓這些人一夜致富--或是像我這種隨性開車旅行的人,又或在各市鎮的主要大街上騎馬奔馳的牛仔,甚或納瓦霍族印第安人(Navajo Indians)--從他們的保留區進城來--似乎全都以熱狗和冰淇淋為食。我第一眼看到真正的紅印第安人之際,就像心怦怦跳地等著第一眼看到真正牛仔時,令我相當傻眼。我在深夜抵達阿布奎基(Albuquerque),把行李留在一家汽車旅館--規劃高明的小平房,可以按夜出租,你把車子留在戶外,當它是栓繩的馬一樣。我沿著霓虹燈凌亂、看似沒有盡頭的大街步行,尋找晚餐。美國人晚餐吃得早,往往六點就用餐,因此九點就「打烊」了。但你隨時都找得到東西吃,就像在英國鄉下一樣。美國的藥房和小吃店從不打烊。夾在電影院、加油站、彈球機台房、廉價商店之間,每隔幾碼就有藥房或牛奶吧,全都一個樣。我有絕佳的理由轉進其中一家,因為它不是像洞窟般陰暗、播放電視喧鬧嘈雜的那種地方。吧檯上三個穿藍色牛仔褲的人坐在一起。他們戴平冠大黑帽,藍黑色烏亮的頭髮綁成長辮。他們是納瓦霍族印第安人,坐在鍍鉻的吧檯椅上,用吸管啜飲冰淇淋蘇打。我是看早期驚悚的西部片長大的--《黑鷹》(Black Eagle)或《亡者之谷》(Dead Man’s Gulch)或《鴻毛顯神威》(One Feather Rides Again)--這些納瓦霍族勇士令人掃興。然後接著是我迎接的第一個牛仔。牛仔給我的最初印象,是從亞利桑那地平線上的漫天塵煙中,渾身帥勁策馬現身,腳套著馬鐙站立,領巾翻飛,馬刺叮噹響;他把花斑馬綁在拴馬柱,然後邁著大步走上大街,那雙修長過人的腿,在緊身的開疆褲(frontier pants)和浮華的淡藍色高跟短筒靴的襯托下更是驚人。到此為止,這經典印象一直不變。然而不久後,我在藥房看到一名牛仔,那裡從阿斯匹靈、唇膏到漢堡什麼都賣。他在試聽一張新的《布蘭登堡協奏曲》唱片,並對它的管弦樂編曲發表評論。我傷心地轉身離去,想著真實的美國往往讓人覺得電影都是騙人的。美國條子就是另一個例證。我們都很熟悉那些警匪片裡機敏又寡言的硬漢。當他們活生生出現在你眼前--大腹便便的一幫人--通常都坐在藥房櫃檯,配著槍、數匣子彈和看起來髒兮兮的刀和警棍,溫吞地喝奶昔閒蕩。  就像我先前說過,美國當然有一些絕佳的菜色,而他們偏愛在肉類裡添加甜味的喜好,在形形色色的火腿料理表現得最為出色。這類火腿通常會塗潤糖、糖蜜(molasses)(一種糖漿),或者在肉表面到處嵌上丁香,跟桃子或鳳梨一起煮。甜味會慢慢滲進肉裡,但滋味非常細緻。假使你要餵飽一大群人,這會是一道相當經濟實惠的菜餚,只是每當我一開始為製作這道菜餚列出開支時,總會不禁打顫,想起我祖母快活的名言:「現在先買,之後再想怎麼付。」但要辦一場比方說二十人的自助式晚餐,而女主人沒有時間,廚房也沒有空間可用的情況下,烤火腿就是答案。以下是我以前在紐約的作法,當時我的廚房只有車尾的行李箱那般大,光是我和火腿在裡頭都嫌擠。 匈牙利人喜歡滋味極度豐富的食物 .美國維吉尼亞州--   維吉尼亞烤火腿(Baked Virginia Ham)  1條火腿,熟的,生的也行、紅糖、甜味苦艾酒、芥末粉、柳橙、丁香、鳳梨圈或切半的桃子  假使你買熟火腿,烹煮的時間可降至最短,不過我總會用小火的烤箱烤至少1小時,即便火腿是熟的也一樣。如果是生火腿,每450克(1磅)的肉須烤20分鐘。因此,一塊5.5公斤(12磅)的火腿須3至4小時(可餵飽25至30人)。假設你從肉鋪裡買來一塊3公斤(7磅)的熟火腿,而且老闆已經幫你把皮去掉了(如果沒有,你得小心地自行去皮),把火腿送進中火烤箱,不加水,烤個大約1小時。接著取出火腿,用一把鋒利的刀在厚實的肥肉表面整個切劃出十字交叉格紋。把紅糖、苦艾酒、芥末粉和柳橙汁或橙皮屑混拌在一起,塗抹在火腿表面,使點勁揉進肉裡面。抹好後應該形成厚厚的一層糊。接下來把整粒丁香嵌進肉表裡,每個十字紋嵌一粒,因此嵌好後整支火腿看起來會像釘滿了釘子。把火腿再送回烤箱裡,在烤盤裡原本的油脂裡額外摻一些苦艾酒或柳橙汁,續烤3/4至1小時,期間要經常在肉表塗潤油脂。辛甜的芥末味會滲入肉裡,外表的那層糊會定型,形成光滑面。這道氣派十足的菜餚可以熱熱地吃,也可以當冷盤。以我個人來說,我認為微溫的狀態吃最美味--大概是唯一一種微溫狀態下會好吃的食物--所以,務必在晚餐開動前至少一個半小時移出烤箱,因為它回溫很慢。在回溫過程中,肉會變得結實,也比較容易切開,表面的那層糊會凝固成濃郁堅硬的表層。有些美國人會把鳳梨圈或切半的桃子甚至冰糖櫻桃排在火腿四周圍一圈。不論如何,它不愧是美國最佳料理的代表。  【麵珠子匈牙利湯】  匈牙利人喜歡滋味極度豐富的食物,而且會添加大量火紅的甜椒和紅椒粉(paprika)。這似乎和他們傳統上喜愛鮮豔服飾的品味很一致,譬如農婦綁的猩紅、亮紫和翠綠的印花頭巾,還有緋紅或印花的百褶裙,褶裙底下一度連著多達二十層漿過的白蕾絲襯裙,而且驚人地配上烏黑發亮的長筒靴,鞋跟有時還會釘上小鐵片,讓她們邊走邊發出叮噹聲,匈牙利人管它叫「音樂鞋跟」。男人穿蓬毛的羊皮襯裡大氅,或者肩上鑲著流蘇的亮紅色外套,綴有花束和緞帶的黑色小圓頂禮帽以略為前傾的方式戴在頭上,現在很多講究時尚的英國人也採用這種戴帽子方式。鄉村節慶的場子像大型玩具鋪似的,全都是跳著查爾達斯舞(csardas)或波卡舞(polka)的娃娃,或引吭歌唱,或騎著他們在匈牙利中央大平原(Putza)上飼養的野馬。  匈牙利湯(goulash,意指牧牛人烹煮的肉)是匈牙利國菜。在冬天吃最棒,幾乎要花上一整天來燉。(就它本身來說很值得,因此請記得,你可以把材料都備妥後,安心留它在爐火上慢燉。)有時這道料理會配上麵珠子(Tarhonyia),一種自製麵食,麵粉和水揉好後,切成小粒烘烤至乾硬,食用前再下水煮,像煮義大利麵那樣的煮法。麵珠子製作起來不容易,我建議可改用洋薏仁。以下是匈牙利湯其中一種版本。  900克(2磅)瘦牛肉、60克(1/2杯)麵粉、1/4小匙鹽、黑胡椒、2大匙油、4顆洋蔥,切碎、4顆番茄、2大匙洋薏仁、2片月桂葉、4大顆洋李乾、1粒蒜瓣、1小匙紅椒粉、600毫升(2杯)水或紅酒、2大匙鮮奶油(隨意)  將瘦牛肉切成5公分(2吋)厚的方塊。將麵粉連同1/4小匙鹽和大量胡椒倒進一只乾淨的紙袋內,再把牛肉塊放進去,袋口束緊,使勁甩幾下,讓牛肉塊均勻裹上麵粉。接著把裹粉的肉塊下到加了油和洋蔥末的煎鍋快速煎黃。選一口有緊密上蓋的燉鍋,土鍋、鑄鐵鍋或玻璃鍋都行。把煎黃的肉塊和洋蔥末一同倒入燉鍋中,加入切四瓣的番茄、2大匙洋薏仁(取代麵珠子)、月桂葉、洋李乾、切末的蒜瓣和紅椒粉(當然是溫和的甜椒粉,除非你希望口腔上顎感覺像被剝了一層皮)。將水倒進鍋中。或者倒入紅酒,最便宜的就行了。  鍋蓋蓋緊,送入中火的烤箱。20分鐘後,盡可能把火轉小,把燉肉留在烤箱裡燜燉至少4或5小時。烤到一半時查看一下燉肉,輕輕拌一拌。假使汁液快燒乾,可再注入約150毫升(1/2杯)你所用的液體,但一次注入一點,而且除非看似乾了。別把液體加到淹沒肉塊,這麼一來燉汁無法再次變得濃稠,但也不能讓燉肉變成在乾燒;應該要有不少肉汁才對。火愈小、燉得愈慢愈久,滋味會更好。  如果你希望這道燉肉看起來別緻一點,出餐前拌入兩大匙鮮奶油,但切記鮮奶油要在最後一刻才加,若是鮮奶油在烤箱裡烘烤會結塊。這道料理可配著連皮烤的馬鈴薯吃。(本文係馬可孛羅即將出版《環遊世界80碟菜》之精采摘文)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畫家鄉 蚵寮國小3D彩繪

 北門區蚵寮國小在校園彩繪3D圖,傳承家鄉歷史。 (記者盧萍珊翻攝) 北門區蚵寮國小將歡慶百年校慶,以「校本3D彩繪課程」傳承家鄉歷史,請來3D彩繪大師曾進成指導,學生們將校園當成畫板,創作「看圖說蚵寮故事」3D彩繪圖,凸顯學校特色。  蚵寮國小校長王建堯指出,「看圖說蚵寮故事」3D彩繪,是以蚵寮校內牆壁、變電箱當畫板,將在地的牡蠣、鹽田、虱目魚、花跳、招潮蟹、黑腹燕鷗等五幅蚵寮意象,畫成3D彩繪圖。  王建堯說,彩繪王爺港鹽田,因為地名獨特,且是日據時期唯一由蚵寮當地居民蔡天佑等人申請開墾,有濃厚的「在地」意義,曾進成還在鹽田遠處畫上已被多數人遺忘的「鹽警槍樓」,顯現當時生活困苦,民眾要冒著被鹽警射殺偷鹽的血淚史。  擅長3D彩繪的曾進成表示,作畫融入在地感情最重要,融入感情才有溫度,有溫度才能產生感動,指導學生彩繪出家鄉美景與特色,讓人很有成就感,尤其是在地人畫在地的東西更能融入。  參與作畫的學生林碩瑩說,從課程才知蚵寮有蚵寮、王爺港二個鹽田的歷史,而王爺港鹽田就在學校後面,但現在已變成停車場了。  3D彩繪由善化蘭心扶輪社與台北市華朋扶輪社贊助經費,蘭心扶輪社長洪麒棻是蚵寮校友,期待3D彩繪課程喚醒家鄉人的記憶、學弟學妹將家鄉故事一代傳一代,3D彩繪不只讓師生看圖,聽、說、讀、寫、作蚵寮故事的題材,也成為假日訪客打卡及了解蚵寮歷史的景點。 (記者盧萍珊)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港尾冒險樂園 學童嗨翻天

麻豆區港尾國小推出刺激的生存遊戲,訓練學生反應與團隊合作精神。 (記者林相如攝) 科技進步,兒童使用3C網路時間日益增加,為了減少學生網路成癮,港尾國小與麻豆在地教育機構AKHO School合作,舉辦Air-soft生存遊戲體驗活動,在校內打造冒險樂園,藉以增加學生生活體驗和提升危機意識,  AKHO School執行長楊熙說,規劃一套循序漸進的訓練模式,藉由較高強度的極限運動,讓孩子在緊張刺激的情境中,學習冷靜思考的應變能力,進行下層與上層大腦的整合運動訓練,提高孩子的危機意識,促進生活體驗,降低3C網路成癮對大腦的危害。  這場在港尾國小展開的體驗遊戲,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時空背景,將參加學員先行分隊,分別扮演軸心國和同盟國,兩軍對峙,藉此融入社會課程,讓學生認識各國國旗。另在空氣槍的操作上,為環保考量,捨棄漆彈,選擇玉米材質的BB彈,且充分說明遊戲規則,徹底執行,要求學員遵守紀律。 麻豆區港尾國小推出刺激的生存遊戲,訓練學生反應與團隊合作精神。 (記者林相如攝) 由於這樣的生存遊戲體驗,學生都是第一次,驚險刺激的過程,讓大家相當興奮,學生李景同說,生存遊戲真的很刺激,可以訓練自己的反應能力;陳品安則認為,想要獲得勝利,同隊夥伴就必須學習團隊合作,單打獨鬥是不夠的;張家寧表示,空氣槍雖然不是真槍,但情境的模擬非常真實。  港尾國小校長李啓榮說,108新課綱強調核心素養、跨域學習,而生存遊戲除了融入情境課程外,更可訓練孩子在危機中,學習冷靜思考、解決問題能力,透過團隊互助,信任夥伴,與他人合作,可培養多面向的能力。 (記者林相如)

Read More

蔡明亮的日子 柏林首映滿堂彩

 蔡明亮(中)率演員亞儂.弘尚希(左)和李康生出席「日子」柏林影展全球首映會。(中央社) 中央社/柏林27日專電  蔡明亮新作「日子」今天在柏林影展舉行全球首映,觀眾反應熱烈。蔡明亮表示,這是一部手工完成的電影,期待細膩影像和聲音能被看見和聽見。  蔡明亮在國際記者會表示,最早只是想把李康生4年前生病的樣子拍下來,後來認識在泰國工作的寮國人亞儂.弘尚希,被他的生命力和煮家鄉菜的樣子打動,兩人的故事結合在一起就成了「日子」這部片。  「日子」運用大量固定不動的長鏡頭,全片節奏緩慢,觀眾彷彿在美術館欣賞畫作。蔡明亮表示,會這樣做是因為期待觀眾看清楚影像和細膩的動作。  片中的兩位主角因為語言不通,幾乎沒有對話,倒是聲音扮演重要角色,放映前,蔡明亮特地到劇院試聽。蔡明亮說,花了很多時間處理聲音,「收進去的聲音非常美,可見世界很豐富」。  「日子」沒有劇本,揚棄傳統電影工業的分工,按蔡明亮的說法是「手工」完成。長年與蔡明亮合作的演員李康生表示,蔡明亮的創作愈來愈自由,常常今天還不知道明天要拍什麼。  李康生也坦承,自己生病的醜樣子被拍下來,讓他心情很複雜,「我們明星難免有偶像包袱」。  蔡明亮是柏林影展常客。劇情片處女作「青少年哪吒」1993年在柏林影展首度亮相,1997年的「河流」和2005年的「天邊一朵雲」雙雙獲得銀熊獎。15年後,第11部劇情片「日子」再度入圍競賽單元,代表台灣角逐最高榮譽金熊獎。  蔡明亮說,他本來打算在這一生拍10部電影,第11部可說是「上天的禮物」,今後他打算繼續拍。不過,自己的生活和電影已完全重疊,因此沒在想將來要拍什麼。  首映在柏林影展主場地波茲坦廣場劇院舉行,全場1700多個座位全部坐滿,電影開始前「本片沒有字幕」的預告引起一陣笑聲。放映結束後,掌聲持續不斷,導演和演員起身接受歡呼,反應非常熱烈。  第70屆柏林影展預計29日舉行頒獎典禮。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南台跆拳道社 苦練豐收

 南台跆拳道社女學生黃律晶,在全國大學跆拳道武鬥祭中技術精湛,獲得單人品勢女子色帶黃帶七級組金牌。 (記者汪惠松攝) 南台科大由不同系學生組成的跆拳道社團學生,課業與運動兼顧,在老師吳彥樟指導下進行體能、平衡感及足技、拳技等各項訓練,除學習團隊合作精神及建立情感,在第九屆全國大學跆拳道武鬥祭中,技術精湛,勇奪一金、二銀、八銅,戰績輝煌。  由弘光科大舉辦的全國大學跆拳道武鬥祭,旨在推廣跆拳道及學生體育運動,藉由比賽增進各校情誼,促進社團間交流。其對練個人賽及團體積分賽均依奧運量級區分,此屆賽制改為一般組與公開組合併,共有四十餘所大專院校共計五百餘位選手參賽,競爭相當激烈,也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  此次跆拳道武鬥祭,南台跆拳道社表現亮眼,在單人品勢項目-女子色帶黃帶七級組黃律晶勇奪冠軍,男子色帶紅帶四級組林聖凱獲得亞軍,男子色帶黃帶七級組許信德季軍;雙人品勢項目,色帶初級組黃律晶、雷靜瑜二人獲得季軍。  競技對練項目,色帶男子五十八公斤以下林聖凱獲得亞軍,色帶女子六十七公斤以上蔡孟純季軍,黑帶女子四十九公斤級曾薰瑾季軍,五人制團體過關賽項目,黑帶女子一般組黃鈺滎、吳祜蕷、曾薰瑾獲得季軍。  南台跆拳道社員雷靜瑜表示,此次比賽同學們的表現相當令人驚豔,完全展現出平時勤訓苦練的成果,雖然許多社員是首次參加比賽,但卻取得相當優異的成績,團隊替自己也替學校感到開心。同時,也希望大家可以繼續努力朝大專盃邁進。  南台科大一直以來,積極推動社團活動,除了鼓勵同學參加校內外各類競賽外,在推廣體育活動更是不遺餘力。希望同學們除增加自我體能與鍛鍊專業競技能力外,更能在賽事中學習運動家精神與風範,讓學生在良性競爭下培養榮譽感,也能適時釋放身心壓力,進而擁有健康身心。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偏非」學校 那拔獲捐助 營養早餐開心吃

 安南扶輪社結合友社捐助那拔國小,校長洪國展(右一)代表接受捐贈。 (記者黃文記翻攝) 公益社團對於偏鄉小校的關懷不少,反而是處於「非山非市」的「偏非」學校較難獲得關愛。安南扶輪社與澎湖扶輪社、北區扶輪社、菁英扶輪社、夢時代扶輪社、台北吉林扶輪社等友社攜手合作,捐助新化區那拔國小,針對教育現場的困境提供更多的關懷與溫暖,拉拔弱勢學子。  那拔國小校長洪國展表示,該校介於市區和山區之間,以往要獲得公益社團資源挹注的機會不如偏鄉小校,這次幸運獲得安南扶輪社等扶輪社友的關愛,捐款贊助學校,讓「偏非」學校中的一些處於灰色地帶的學生可以獲得實質的幫助和關懷。  洪國展指出,日前由安南扶輪社社長戴桂盛帶隊造訪該校,結合六個扶輪社的力量,捐助一筆款項給該校,用來支付從營養早餐到日常課餘時間的學習輔助,以及寒暑假的學習支助。全方位的協助,讓孩子不會因家庭環境因素而造成不吃早餐致健康受影響,或是課餘時間及長假期中的學習中斷。  捐贈典禮也有多位友校的校長到現場觀禮,也向在場的扶輪社友說明自身學校的情況,增加他們對學校所面臨困境的了解,希望能爭取更多的社會資源挹注,用來提升學生的學習品質。  戴桂盛表示,這次的捐助是一個開始,不是結束,期許未來有更多的社會資源投入,一起來服務、照顧這些需要被關懷的學校及孩童,讓社會資源得到更妥善的運用,學童的學習發展能更順利。 (記者黃文記)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驚奇日偏食 新營師生鮮體驗

 新營國小學生戴上觀測眼鏡探索宇宙。(記者翁聖權攝) 台灣地區去年十二月廿六日中午時分出現「日偏食」特殊天象,新營國小教務處為了這難得的天文奇景,特地邀請老師與天文志工媽媽設計三個闖關活動,讓學生上了一堂特別又難忘的天文課。學生都戴上觀測眼鏡探索宇宙,「看到了!」的歡叫聲此起彼落。  新營國小校長張溪南表示,日食又稱日蝕,是一種天文現象,是月球運行至太陽與地球之間時發生。日食對地球上的部分地區來說,就是月球位於太陽前方,因此來自太陽的部分或全部光線被擋住,看起來好像是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消失了。  日食分為四種,包括日全食、日環食、日偏食與全環食,台灣地區去年十二月廿六日觀測到的便是「日偏食」,今年六月廿一日還有一次「夏至日環食」,去年十二月的「日偏食」觀測活動,正可為今年六月登場的「夏至日環食」觀測活動熱身。  張溪南說,新營地區去年十二月觀測到的「日偏食」,時間在下午兩點十分。新營國小所有師生都戴起了觀測眼鏡,跟在南瀛天文館、安平區億載國小、佳里國小等三地的學生,共同見證這天文奇景的歷史時刻。學生人人化身為星際怪客,穿梭浩瀚的宇宙探索奇景。 張溪南提醒在觀測日食時,不可直接目視太陽,因為刺眼的陽光會破壞視網膜而影響視力。市府教育局特別訂製日食專用觀測眼鏡,發送給南市所屬各國中小學,供各校聯合觀測時使用。 (記者翁聖權)

Read More

<中華副刊>我家是郵政代辦所

「郵政代辦所」招牌(作者提供) ■黃漢龍  除了休假日,每天下午住家附近船務、報關公司人員,會陸續到我家來寄掛號信件或包裹;平常時間,人少,我太太一個人就可輕鬆處理;可是只要越接近他們下班時間,則是一陣陣蜂擁而至。所以,我必須在四點半以前離開編輯室,趕回家幫忙,兒子也會抽空趕回家。每天將近五點三十分,郵務車匆忙趕來收件前,全家如臨大敵。  從檢視函件重量、核對郵資、粘貼條碼貼紙、蓋上郵戳、登錄函件資料、填寫掛號清單、清點數量、置入郵袋、封袋……每個步驟皆不可馬虎,以免函件遺失,否則事後尋找可就大費周章。  也許大多數人不曾聽過「郵政代辦所」;但,它確實存在,就隱藏在距離郵局(或支局)有點距離的街頭巷弄內,而且大多是舊式的雜貨店,或文具店承辦。  我家位於高雄港十四號碼頭旁的海邊路上,碼頭過去專停靠商船和散裝貨輪;緊鄰的十三號碼頭(現在稱為「光榮碼頭」),則停靠「中字號」登陸艦艇,做為運送金門官兵和運補民生物資。海邊路上的船員和海、陸軍官兵出入極為頻繁。父親雖幼年家貧不曾就學,卻有顆靈活的生意頭腦,所以我們這家雜貨店還「真雜」,凡是能賺錢的都有,不僅菸、酒,各類醬油、罐頭、汽水、糖果、餅乾、茶葉、五穀雜糧……等乾貨,只要他想得到的都不缺,甚至有當季的各類水果,並且為軍艦、貨輪代訂各類民生物資。也向電信局申請在我家屋內設置「公共電話」;晚間,則利用門前空曠的大馬路,擺出許多桌椅,賣起香片茶,官兵一人只要付一份茶資,便提供一個玻璃杯,且可以不斷回沖,邊喝茶聊天,邊看著滿天星星和明月,思念大陸故鄉和親人,待戒嚴時期規定的關燈時間,他們陸續返回營區後才收攤。  民國四十七年以前,每當部隊移防時,父母親必定推著車子沿著碼頭邊鐵絲網叫賣切片西瓜、水果和汽水。鐵絲網內是運送部隊的港邊鐵道,火車到達或離開前,義務役士兵和家屬總會隔著鐵絲網淚眼道別;這時,會有許多見不到家屬的士兵請求家父、家母幫忙將家書送到郵局投寄。由於數量龐大,恐有遺失;便向「台灣郵政管理局」申請設立「郵票代售處」,南區郵政管理局派員勘察後,便在門前埋設一座比當時國小二年級的我還高的矮冬瓜形狀綠色郵筒(當時沒有紅色限時郵筒),開始代售郵票業務;父母親也可輕鬆將托寄的家書投進這個小綠人的扁平大嘴巴。郵差每天中午和傍晚準時來收信,當郵差拿著郵袋,對準約A4紙張寬高的開口,我總好奇地觀賞打開信箱瞬間那嘩啦啦崩泄一整郵袋的「盛況」。  又因有許多晚到的家屬,淚眼望著登陸艦離岸,要求幫忙到郵局幫忙寄現金袋給前線的子弟。現金袋非一般信函,千萬遺失不得,於是父親又向郵政總局申請設立「郵政代辦所」。南區郵政管理局派員來評估與成功郵局的距離,不久便核可,在門口釘上「郵政代辦所」招牌,並送來戳章、標籤、郵務表冊和郵件封袋、封條……;那時,我們兄弟都還讀小學,這個業務當然落在唯一識字的母親身上。可是,不到兩年,港務局在門前築起一道高高的圍牆,港區內的陸軍勤務連福利社同時也增設「郵政代辦所」;我們家的郵務相對減少了,小矮人郵筒改成扁方形小郵箱。  民國六十一年冬至傍晚家遭祝融,因鄰居全是依著我家搭蓋的違章建築,大約一個半足球範圍的木造平房瞬間全燒成廢墟,一片狼藉。火災當時母親從家中獨獨搶救出郵戳和公共電話話機;幸好父親有先見之明,早就購買了這塊土地,所以災後只有我家可重建,鄰居沒了,雜貨店門可羅雀,除菸酒外,置物架漸空,信件也更少了,一天平均不到十件。  六十六年七月七月二十五日的賽洛瑪颱風將部份圍牆吹垮後,港務局配合市政府美化港區景觀改造,將圍牆向碼頭方向內移,改建成穿透式圍牆,路又變寬了;靠近青年路口廢棄多年的煤氣公司空地,依著經濟部產品檢驗局高雄分局三層矮樓,相繼建起各十二層的「羅馬大廈」、「亞信青海大廈」和「展新大樓」;隔著青年路對面港口憲兵隊旁的「青菓合作社」,不久也改建成地上二十七層的「台灣領袖企業大樓」,隔壁相繼建起「幸福公寓」和地上二十八層的「領航大廈」,以及地上十三樓的「高雄雪梨大樓」,包括附近轉角四維四路上的多棟大樓陸續落成;於是,許多航運公司、報關公司陸續進駐。這條落寞的海邊路逐漸熱鬧起來,我家雜貨店又開始活絡,郵件也漸漸多了;母親無法負荷,幸好內人及時協助處理。民國九十年母親不幸摔傷髖關骨,內人立刻接棒,她為主,我為輔。當郵件量不斷增加,連在外為工作奔忙的兒子也必須趕回來,全家忙得不可開交。  自從超商像春筍般崛起,雜貨店生意逐漸清淡;尤其近些年民間快遞公司快速成長,以及郵局派員在「領航大廈」駐點,我們家的郵件頓時減量, 內人仍不得不邊準備三餐,邊顧店,邊處理郵務;每天還得到郵局添購郵票、便利箱……,滿足顧客需求。白天郵件量雖少,每天下午四點至五點五十分,正值航運公司、報關公司……外務人員依然利用下班前來寄件,我們這家小小雜貨店頓時成了菜市場,熱鬧非常,我和內人、兒子三人忙得不亦樂乎……。  「郵政代辦所」與郵局最大差異,是寄件人不必抽號碼、等候、隔著窗口投寄;我們這種雜貨店式的代辦所,屬開放空間,和顧客邊寒喧、邊填寫編號、邊貼粘標籤,不出幾分鐘即可離去,主客間宛如老朋友,所以,「領航大廈」雖有郵局派員駐點收件,部份老顧客還是會準時光臨。雖然代辦所和郵局一樣除開星期假日,必須每天開門收件,卻沒有像郵局工作人員可輪休,等於一整年時間全被綁住,無法隨心所欲到處旅遊;但每天面對不同顧客會有不同話題,主客間互動熱絡,結交不少朋友;所以,忙歸忙,卻因此增加許多工作和生活樂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