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瓜開唱? 笑稱會賠死

中央社∕台北21日電 綜藝大哥胡瓜今天帶選秀節目出道的歌手郭婷筠、賴慧如、郭忠祐等出席演唱會宣傳記者會。曾發行6張唱片的胡瓜,被問及是否有籌辦個人演唱會計畫,他笑言曾規劃但賣票方式太虧所以放棄。 胡瓜主持歌唱選秀節目「明日之星」多年,挖掘出多名唱作俱佳的歌手,其中郭婷筠、賴慧如、陳怡婷、曾瑋中、杜忻恬、郭忠祐、蔡家蓁、彭正更將在月底的Champions演唱會演出。 一路看著他們成長的胡瓜很自豪、欣慰,他表示:「從他們十幾歲看到現在,都已經能夠獨當一面,還發行個人專輯,尤其在整個大環境下他們能夠茁壯成長,真的都是他們的能力。」他稱讚大家不畏環境艱辛,努力向前挺進。 胡瓜曾發行6張專輯,更是電視劇「包青天」主題曲的原唱,今天被問到是否計劃安排個人演唱會時,他先開玩笑說:「過去我們出唱片沒有像現在這樣隨便」,引起郭婷筠、郭忠祐等人抗議。 之後胡瓜才接著說:「我曾經有計劃過演唱會,但我賣票方式跟別人不太一樣,我就是賣一張1萬塊的票,然後補貼5000。不管你買多少價格的,我都會補貼,就像是一種儲值卡的概念。」他幽默表示:「我後來算一算,發現我會賠死,所以就算了。」 日前黃子佼宣布退休時間,將在10年後有計畫。今年62歲、出道近40年的胡瓜被問到此事時僅低調表示:「沒有聽說」。 Champions演唱會將於11月27、28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登場,門票10月22日起於年代售票系統開始發售。

Read More

瘦子速命道戀Ella 飆仔改開救護車

中央社∕台北20日電 電影「速命道」由「亞洲飛人」柯受良的兒子柯有謙執導、柯有倫演出,柯有謙盼延續家傳的速度之魂拍出浪漫飆速電影,同時將由歌手瘦子首次挑梁主演,與藝人Ella談姊弟戀。 「速命道」今天舉辦開鏡儀式,對於首次挑梁主演電影,瘦子坦言相當緊張,也感謝排戲時Ella(陳嘉樺)帶他進入狀況,他在籌備期間也盡量熟讀劇本並練習。 瘦子提到,為了完美呈現賽車片段,花了許多時間揣摩心境,他也笑說:「現實中我跟這角色根本不是同個人,我是一個開車很守規矩、很安全的人,我的強項是停車。」 Ella除了誇獎瘦子台上、台下都是個真誠的人,也笑說曾和朋友們分享將和瘦子合作拍片,朋友們聽到後馬上報名想探班,「我很開心可以光明正大跟瘦子談戀愛。」 對於飾演醫生,Ella表示,「因為我以前學的就是醫護管理科,所以也算是有經驗,劇組在拍的時候現場也會有專業人士,所以完全不擔心。」 「速命道」描述賽車手小樂(瘦子飾)在一場和哥哥阿杰(柯有倫飾)的競速比賽中發生意外,直到遇上女醫師慧慧(Ella飾),轉念成為救護車司機的故事。

Read More

「急水溪畔的追夢少年」走讀 廣受好評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由新營社大與曬書店共同規劃的「急水溪畔的追夢少年」走讀活動,推出「繪畫之旅:成長於南瀛第一世家的劉啟祥」、「音樂之旅:吳晉淮與關子嶺之戀」及「文學之旅:阿盛的少年生活」等三條路徑,帶領民眾認識成長於急水溪畔的三名藝術家,了解他們在青年時期的追夢故事,廣受民眾好評。 新營社大指出,劉啟祥走讀之旅已於十月十六日舉辦,非常受到歡迎。後續還有十月三十認識留日音樂家吳晉淮走讀活動,以及十一月十三日的了解鄉土文學作家阿盛走讀活動,相關資訊可洽詢電話(0六)六三二六九二七。 本次走讀路線規劃的阿盛、吳晉淮、劉啟祥等三位藝術家,分別於文學、音樂、繪畫三個領域佔有一席之地。參與走讀活動,可深入了解在鄉鎮地區成長的他們,如何踏上追尋藝術夢想的路。另透過走讀與講座可認識他們的家鄉,發掘成長環境對其創作的影響,感受地方與作品的連結。 新營社大也精心安排專業講師進行導讀講座及走讀解說導覽,走訪柳營劉啟祥美術紀念館、吳晉淮音樂紀念館、新營真武殿等深具歷史及與人物相關的地點,除了認識三位藝術家的追夢故事,也在走讀過程中深入地方紋理,推廣民眾閱讀相關書籍,如:《抒情.韻律.劉啟祥》、《南方尋樂記》及《阿盛精集》等。

Read More

作家陳柔縉車禍不治 享年57歲

中央社∕台北18日電 作家陳柔縉15日在新北市淡水區騎腳踏車時遭後方機車追撞,雖緊急送醫搶救,但相關人士表示,陳柔縉今天傷重不治,享年57歲。 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陳柔縉15日傍晚5時50分騎腳踏車行經淡水中正東路二段時,遭一名騎機車外送員從後方追撞。 相關人士表示,救護人員抵達時,陳柔縉仍有生命跡象,但意識不清、頭部骨折,緊急處置後送醫急救。 由於事故現場無詳細畫面,家屬透過網路Dcard及社群網站臉書社團「車禍交通事故討論平台」貼文,希望路過車輛提供事故影像內容,協助釐清事故始末,已有熱心民眾提供畫面。 陳柔縉是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系司法組畢業,曾任聯合報記者、新新聞周刊資深記者,主要寫作日本時代社會生活相關題材,著作包括「大港的女兒」、「宮前町九十番地」及「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等,現為台大新聞研究所兼任副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

Read More

連續50年上紅白 五木宏不唱了

中央社∕東京18日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老牌演歌歌手五木宏曾連續50年登上日本放送協會(NHK)每年除夕夜舉行的NHK紅白歌唱大賽,他這次表態將不出場今年紅白,傳出主因是NHK希望讓紅白朝向年輕化。 日本共同社報導,今年73歲的五木昨天在演唱會中表示,將不出場今年底的第72屆NHK紅白歌唱大賽,希望將達成連續50年上紅白的喜悅珍藏心中。 報導指出,五木1971年首次登上紅白,到去年已連續演出50年,與83歲的演歌歌手北島三郎並列出場最多次紅白的紀錄。 體育娛樂報Sponichi Annex報導,NHK在幾天前已告知,今年將不會安排五木演出紅白;五木選在演唱會上親向歌迷宣布今年不出場,避免給人「落選」或「退出」的印象。

Read More

視聽饗宴 台灣詩琴文 巴黎市立劇院登場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文化部駐法國台灣文化中心(巴文中心)為呼應巴黎外國文化中心論壇,一年一度的「巴黎外國文化週」活動,特別舉辦3場台灣當代詩文音樂表演節目,為讓表演結合視覺美感,本次特別邀請台灣多媒體藝術創作者蔡欣芸設計影像及舞台,讓觀眾能同時享有視聽雙饗宴。 FICEP為立足巴黎的國際性藝文組織,由設置在巴黎的55個各國文化中心串聯組成,目的在共享藝文網絡,推廣各國文化藝術。巴文中心為創始成員之一,每年皆積極參與FICEP所主辦的活動,推介台灣電影、文學、漫畫、音樂等各類藝術型態,期待能讓巴黎市民認識台灣當代詩作多元的充沛能量。 《台灣詩琴文─我寧願你不是月亮》由旅居法國多年的演員楊宜霖執導,偕同法國新生代知名演員Antonin Chalon、台灣旅法揚琴演奏家王雅平及法國小提琴演奏家Jean-Michel Susni,演出詮釋台灣詩人陳育虹、羅智成等人的精采詩篇。 巴黎市立劇院為台灣多年的合作夥伴,該劇院藝術總監德馬西‧莫塔的作品《犀牛》及《圍城》曾至台灣演出,並與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合作藝術諮詢活動。此次《台灣詩琴文─我寧願你不是月亮》在該劇院呈現,將更加深雙方情誼、創造更多不同的合作模式。

Read More

釜山影展落幕 7萬多人到場觀影

中央社∕釜山15日專電 在COVID-19疫情下恢復實體活動的釜山影展今天圓滿落幕,為期10天的影展期間放映223部影片,共吸引7萬6000多人次到場觀影,上座率達8成。 釜山影展去年因疫情影響,取消包括開、閉幕式在內的所有實體活動,線上放映影片也減少至192部、每部僅放映一次;今年以萬全準備重回海雲台電影殿堂現場,讓與會嘉賓感到興奮不已。 帶著新作24再次造訪釜山影展、並擔任短片競賽單元評審的新加坡導演陳子謙接受訪問時開心表示,在疫情下能出席影展,「好像回到我剛認識影展的時候」,讓他非常感動,「非常感謝他們跨出第一步,讓喜歡電影的人能這樣聚集在一起」。 今年釜山影展共播出223部影片,放映次數也恢復往年慣例的2到3次,據主辦方統計,今年共吸引7萬6000多人次到現場觀賞影片,較去年在疫情衝擊下的2萬135人次大幅增加,上座率達8成。 除放映入選作品外,釜山影展今年也舉辦多樣活動,包括今年新設的Actors’ House,戶外舞台訪問、開放談話秀等,讓觀眾可以近距離與導演、演員等互動。 影展方今天也公布今年各競賽單元獲獎作品,其中韓國導演金世仁(譯音)的「穿著相同內衣的兩名女子」,與中國導演王爾卓的「再見,樂園」獲新浪潮獎;韓國及亞洲最佳短片獎則分別由韓國導演李賢珠(譯音)的「買手套」、印尼導演湯普波南的「大海呼喚我」拿下。 韓國及亞洲最佳紀錄片獎,今年分別由韓國與泰國合作的「206:出土」,以及中國導演章夢奇的「自畫像:47公里」獲獎;為紀念釜山影展創始人之一的金智奭所設立的智奭獎,則由印度的「強姦犯」,以及菲律賓與日本合作作品「土山直純:神之重擊」獲獎。

Read More

東南亞影展週日登場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邁入第5屆的「遠近之間-東南亞影展」訂17日下午在社教館演藝廳登場,首演開幕─印尼傳統安格隆樂器及歌謠舞蹈獻技,並有印尼、越南、泰國傳統點心伴手禮,分享與會嘉賓、網路報名前350名市民嘗鮮。 這項活動分別於10月17、24、31日及11月7日,連續4個週日分別播映印度片《隱藏的大明星》;泰國片《噗通噗通跳動的心》;印尼片《美味調查中》;越南片《小島大明星》,首場映後贈送觀影者異國美食餐盒,餘3場均安排映後座談。

Read More

光影藝術展 火舞引燃北海岸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2021北海夜金閃閃─北海潮與火」光影藝術展,14日晚間在金山中角灣國際衝浪基地沙灘開幕,由「即將成真」火舞團引燃北海岸之火,伴隨潮汐聲響,以中角灣沙灘海浪為背景,展開充滿希望與力量的火舞表演。 市府景觀處表示,「北海潮與火」由朱銘美術館策畫,邀請在地居民、學生參與教育藝術計畫,結合地方青年創作設置展出。 「北海潮與火」光影藝術展即日起到31日止,地點包括中角灣國際衝浪基地、中山溫泉公園、及磺港社區等地,且每週六(16日、23日、30日)還有手作工作坊,歡迎上網報名;為方便民眾,每週六、日下午5點到晚上8點30分有免費接駁車,自金山區藝文暨老人活動中心大樓前發車,民眾可多加利用大眾運輸工具轉乘。

Read More

雙十藝文遍地開花 人潮回來了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破百天「+0」防疫有成,連假期間,讓台南成為觀光客青睞之地,雙十連假期間,台南藝文活動遍地開花,古蹟人潮、國際交流、親子同遊、神級演出、藝文饗宴,通通回來,人潮湧入,一掃疫情陰霾。 國慶三天連假,根據文化局統計,自營收費古蹟五處景點,共吸引三點一萬人次參觀,是五月疫情升溫以來,參觀人數最多一次假日,左鎮化石園區連假也有近七千八百人次入園。 蕭壠、總爺及水交社三大文化園區,也迎來出遊人潮,總爺藝文中心舉辦「白河日」活動,由日本福島縣白河市與白河區「兩個白河」,共同呈現各種農特產及文化交流饗宴;水交社推出親子同樂體驗、懷舊老歌、文創市集;「二0二一蕭壠、十四倉藝術節」舉辦多場展演。 各文化中心展場照常開放,台南美展得獎作品,讓民眾一次飽覽經典當代,戶外廣場推出三十七週年館慶特展,展場跨越至巴克禮公園,裝置藝術作品,民眾拍照絡繹不絕。藝術進區在柳營、鹽水區登場,吸引上千名觀眾欣賞。 連假最大藝文亮點,即是台南藝術節節目《刈香傳藝.陣有藝思》和《南瀛之光.唱秋台南》歌王歌后級卡司演唱會,三天演出,吸引數萬名聽眾欣賞,傳統與流行元素相結合,陪伴民眾揮別疫情低迷心情,喜迎降級後的防疫新生活。文化局表示,歡迎至十一月中旬參與遍地開花的台南藝術節各項精彩活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