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院微解封 北市每廳百人上限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有關電影院微解封因應措施,北市府觀傳局長劉奕霆12日在防疫記者會中指出,影城12廳以下只能開3廳、13廳以上可開1/4廳;每廳進場人數以1百人為上限。 在昨天的市府防疫因應記者會中,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只要一開放,疫情就會回去,然而北市不可能用這麼大的力氣在控制疫情,最終仍要靠打疫苗。他再次強調,仍會將群聚吃飯這個最危院的擺最後開放,到於跟民生及經濟活動有關的,則會優先開放並有配套措施。 台北市政府昨天公布的「電影院微解封指引」,針對從業人員、觀影方式、座位安排、觀眾數及電影院開放廳數都有明確限制,觀傳局長劉奕霆在說明內容時表示,每個縣市的規定都不太一致,所以在中央公布之後,北市府內部也做出明確指引,希望把風險降到最低,也不影響業者營業。

Read More

表藝團隊喊話 打疫苗救產業

中央社∕台北10日電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13日起「微解封」,但開放電影院卻無法開放藝文場館引發熱議。《再會吧北投》製作人雷輝說,文化部應規劃場館第一線工作人員與表演團體優先施打疫苗,產業才可能復甦。 雷輝表示,政府應該先規劃讓8月到10月有預定在場館演出的表演團體事先施打疫苗,不只保護觀眾,也可以保護劇團人員安全。也可解決指揮中心所說,「電影院因觀眾是單向,可以開放(微解封);而表演藝術團體演出是前方有表演者的雙向人與人交流,所以不能開放」的問題。 雷輝表示,評估起來疫苗為數不會太多,場館第一線人員及表演團劇組工作人員打了疫苗之後,場館就可以營運,整體表演藝文產業才有可能漸漸解封,重新出發。 雷輝表示,藝文場館微解封消息一出,大家實在看不太懂,「但是至少大家可以排戲,準備8月以後的演出」。但他還是建議,表演藝術團隊應該優先施打疫苗,只有這樣才能救這個產業。 從去年2月疫情影響到現在17個月,表演藝術產業真正工作營運的時間不超過9個月,這對於非月薪而是以專案工作形式為常態的表演藝術產業來說,影響很大。不少藝文團體表示,場館必須開7成5以上,也就是進化版「梅花座」才有機會營運存活,政府能給的配套包括實施快篩或PCR檢測的場館檢驗機制,甚至發疫苗護照,儘速恢復表藝產業動能。

Read More

文總給力量明開唱 賈永婕相挺

中央社∕台北9日電 中華文化總會攜手角頭音樂策劃「給力量」線上音樂會,明晚音樂會包括樂團四分衛、歌手桑布伊、柯泯薰、薛詒丹,還有藝人賈永婕,期望以音樂帶給醫護人員力量。 「給力量」線上音樂會今晚將播出首集,由「神經醫學研究基金會」與「莊逸洲基金會」贊助,為醫護同業應援。 音樂會片頭曲「美麗心蘭嶼」,由金曲歌王陳建年操刀,他過去為了遭遇颱風的蘭嶼寫下這首歌,盼為他們打氣和傳遞安慰及陪伴,這樣的精神現在則是希望藉兒童純淨的歌聲,平復醫護人員緊繃的心情,也得到繼續戰鬥的勇氣。 四分衛則將演唱疫情期間的創作曲「我會變成你需要的那個人」,主唱阿山表示,很想念在台上唱歌還有練團室編曲的日子,「鼓勵大家在這個艱困的時刻,都能成為彼此需要的那個人」。 此外,還有卑南族歌手桑布伊,他曾獲金曲獎最佳原住民歌手、最佳演唱類錄音專輯獎、年度專輯獎。柯泯薰有著創作歌手、製作人、詩人等多重身分,詞曲風格溫暖且富有靈性;薛詒丹則擅長爵士樂,首張創作EP 「太安靜」的「糖衣」曾入圍金音獎最佳節奏藍調歌曲獎。 「給力量」線上音樂會今天晚上8時在文化總會臉書(Facebook)粉絲專頁、文化總會YouTube、Yahoo TV、LINE TV、LINE TODAY、KKBOX等多平台播出。

Read More

蓋兒加朵監製 看見6女力故事

中央社∕台北9日電 由「神力女超人」蓋兒加朵監製的紀錄片「蓋兒加朵之女力故事」關注6名傑出女性,她們用影響力改變世界,盼擴大女力聲音、啟發觀眾。 蓋兒加朵之女力故事由「神力女超人」演員蓋兒加朵擔任製作人,紀錄片聚焦6名女性,講述她們遭遇暴力、貧困、創傷、歧視、壓迫或自然災害下,如何克服困難。 蓋兒加朵曾演出電影「玩命關頭4」,之後又飾演傳奇英雄角色「神力女超人」,不只戲內展現女力,戲外也關注女權並為此發聲。這次參與「蓋兒加朵之女力故事」紀錄片,她希望讓世界看見各地的女性積極爭取自己的權益,「她們展現出同情、人性和任性的重要。」 蓋兒加朵表示,希望紀錄片能為這些女性提供一個平台,分享遭遇困難時重新站起並努力的事,「這是我的榮幸,也是責任。我希望擴大他們的聲音,也希望觀眾看完能有所啟發。」 紀錄片故事聚焦來自波多黎各的19歲大學生幫助當地人在颶風侵襲過後能獲得乾淨用水;來自加州的創傷治療師透過衝浪療法治癒失去雙胞胎妹妹的痛苦,並分享正面影響力;田納西州的跨性別女性則幫助其他跨性別女性建造房屋;巴西的芭蕾舞者、花式滑冰選手為年輕女孩找尋未來;路易斯安那州一名女酋長為他的人名找到氣候災難下新出路。 「蓋兒加朵之女力故事」將於11日晚上9時在國家地理頻道播映。

Read More

林暐哲向蘇打綠求償百萬敗訴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知名樂團蘇打綠與前經紀人林暐哲因經紀糾紛爆發多起官司,其中6名團員就「蘇打綠」商標等,對林暐哲音樂社公司聲請假處分,林暐哲認為名譽遭損,對6人提訟求償1百萬元。台北地院審理後,8日判決蘇打綠勝訴、免賠。 現已更名「魚丁糸樂團」的蘇打綠,青峰等6名團員去年提出35萬多元供擔保,請求林暐哲音樂社不得將商標「蘇打綠Sodagreen」讓與、授權、信託。 北院同年6月1日裁准,但二審智財法院廢棄發回更裁,北院重裁後仍准予假處分,智財法院最終要求蘇打綠多提供擔保金至215萬元後,裁准假處分確定。 林暐哲音樂社認為蘇打綠聲請假處分已損及其名譽,且北院去年6月1日裁定准許假處分也侵害其權益,因此提起民事損害賠償訴訟,向蘇打綠6名團員求償1百萬元。 北院審理後指出,6名團員基於憲法保證人民的訴訟權,屬於正當行使權利,沒有不法侵害行為認為,也未侵害林暐哲音樂社的名譽權,昨日駁回求償,青峰等6人勝訴免賠。全案仍可上訴。

Read More

蘇黎世台灣影展 放映26部經典

中央社∕台北5日電 策劃逾3年的瑞士蘇黎世台灣主題影展Taiwan Cinema,即日起至9月中為止,將展映「悲情城市」等26部台灣影史經典電影,期盼讓蘇黎世觀眾感受其魅力與修復能量。 影展主辦單位從影視聽中心多元典藏中,精選台灣從1960年代到2007年的26部經典作品,放映超過70場。讓蘇黎世觀眾一踏進戲院就彷彿進入時空旅程,遊歷包括導演李行經典作品「秋決」、導演胡金銓武俠名作「山中傳奇」、60年代的女力台語片「三鳳震武林」,以及導演陳芯宜的「流浪神狗人」等,綜覽台灣早期電影發展與社會歷史。 此外,本次影展將在「三鳳震武林」的映前導讀,特別邀請影視聽中心執行長王君琦分享這部片的「武林祕辛」,「流浪神狗人」導演陳芯宜也將在9月赴瑞士與觀眾現場交流。 為展現對台灣經典電影大師的支持,瑞士tba電影協會與當地指標性戲院Filmpodium也選映台灣影史的重量級導演作品,包含楊德昌、侯孝賢、虞戡平等人,「光陰的故事」、「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悲情城市」、「孽子」等電影將重現大銀幕,讓蘇黎世觀眾在觀賞台灣電影的同時,也深入了解其背後的歷史與意義。

Read More

賈永婕奔波送醫療物資 驚見奇妙緣分

中央社∕台北5日電 藝人賈永婕近期奔波捐贈醫療物資給第1線醫護,日前送至淡水馬偕醫院時竟有一場驚喜際遇。向她呼喚救命物資的護理師就是陪好友小S的阿嬤走完生命最後一程者,直呼緣分太玄。 賈永婕4日在臉書分享,2日晚上她收到1封來自淡水馬偕護理師冠琪的訊息,對方留下手機號碼以便聯繫。賈永婕回憶,冠琪接到她的電話時,哭得很傷心,因為院內急缺電動過濾式呼吸防護具(PAPR),很希望她能協助,賈永婕當然義不容辭答應。 3日晚間,小S在臉書透露高齡92歲的阿嬤一早病逝。賈永婕聯絡徐媽媽想詢問有沒有需要幫忙時,徐媽媽透露,有名護理師一直陪在徐媽媽身邊幫忙處理後事,而這名護理師正是向賈永婕求援的冠琪。 賈永婕說,「當下我不知道該說什麼!其實我也傻了!我應該問老天爺為什麼這樣安排嗎?我真的很想問,也真的很想有一個答案!莫名的奇妙緣份,為什麼會這樣拉在一起呢?我想不透!」 另一方面,賈永婕也火速聯絡法務部法醫研究所,從先前捐贈的PAPR調出10台,並與老公一起開車將PAPR送到淡水馬偕醫院。醫院副院長感動賈永婕的行動力,稱讚「愛是動詞,行動的力量」。 賈永婕後來聯絡小S說,「這10台捐給淡水馬偕醫院的PAPR算妳的」,小S二話不說答應「這有什麼好說的當然啊!我很感謝他們照顧我阿嬤」。 許多網友在臉書留言直呼太感人與暖心,「一切都是上天最美好的安排」。當事人、淡水馬偕護理師冠琪也親自留言「謝謝人美心善的永婕,也謝謝您身旁的好友們給全台醫院物資上的協助,這是所有台灣人的福氣」。 冠琪並表示,「S阿嬤在住院期間,是淡水馬偕醫療團隊同仁的照顧與付出,細心照顧與陪伴S阿嬤,最後能陪伴著徐媽媽與家屬走過這段路,讓她們感到安心放心,也希望能帶給家屬依靠的能量。其實,永婕才是S與徐媽媽一家人最大的支持,感謝妳」。

Read More

被酸皮膚黑 阿爆:接受自己最重要

中央社∕台北4日電 金曲獎得主、排灣族歌手阿爆近日與網路平台合作防疫應援影片,暖心以歌聲陪伴民眾,卻有網友針對膚色批評她不討喜,阿爆滿滿正能量回應:「接受自己比符合他人期望重要」。 阿爆3日在社群平台臉書分享,日前她與LINE MUSIC合作的「陪你賴在家 今天聽我唱」防疫應援影片上架後,卻有網友留言「人只要皮膚一黑,就不討喜」。 阿爆說看到這則留言後,想起念書時期同學的故事,是一位和她一樣是「2B色系」膚色的女生,一直想擁有白皙皮膚,於是買了全套知名品牌的美白產品,這對學生財力來說是一筆很大的投資,因此友人相當認真使用。 阿爆回憶:「數月後,登愣!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她的臉沒有變白,But,她的臉,變得超亮,自帶蘋果光那種亮,從低調黑,變成高調黑。」兩人互看彼此後大笑許久。 阿爆表示,為自己理想的美努力很好,但有一種東西叫作基因,「努力過後不符合某些人的期望,也不是妳的錯, 在妳努力花錢美白的同時,有人努力花錢讓自己變黑」。因此阿爆認為,接受自己比符合他人期望重要,「留言的人也沒有錯,他也是代表部分人的想法,寫這個是讓我想到一直努力的同黑層們」。 同為原住民歌手的家家也在底下留言稱讚阿爆:「妳在我心中非常美,而且妳的顏色是真好看」。 原住民YouTuber布萊克薛薛也逗趣雙關留言:「我不想白白過一生」;台北市議員苗博雅則表示:「謝謝你帶給大家正向、溫暖、接納自己的力量」。

Read More

陳凱倫兒捐護目鏡 王芷蕾響應

中央社∕台北3日電 資深主持人陳凱倫兒子陳銳與資深藝人紀寶如捐出千副防疫護目鏡關懷獨居長者,旅居海外的資深歌手王芷蕾及藝人陳明利也響應慈善,各自再捐出千副護目鏡。 王芷蕾透露,上次回到台灣已是2019年底時,抵達美國後就遇到疫情爆發。這次捐出千副護目鏡響應慈善,王芷蕾表示,「在美國熬了1年半,每天都覺得是未知數,看到家鄉疫情,心裡非常難過」。 王芷蕾透露是受到陳凱倫的邀請,才決定盡棉薄之力,盼能拋磚引玉。 王芷蕾也說,雖然人在海外但心繫台灣,「現在就像在前線作戰的戰士,非常辛苦,我的心情跟著家鄉同胞,一樣的起伏不定」。 陳明利表示,是被短片「防疫不防愛」感動,才決定捐出千副護目鏡響應。

Read More

楊三郎畫作 日本首展

中央社∕東京2日專電 集結畫家楊三郎(1907~1995年)風景畫的「台灣至寶‧楊三郎展」在東京銀座展出,這是楊三郎畫作首次在日本辦回顧展。 這項展覽集結20多件楊三郎的作品,包括10幾幅美國、台灣、日本的風景畫(油畫),以及幾幅粉彩畫。展品中有楊三郎美術館典藏的台灣《玉山日出》畫作,這幅作品曾受前總統李登輝讚賞。楊三郎美術館執行長、楊三郎長媳村越Noriko表示,楊三郎的畫作有很多對各地日出的描繪,《玉山日出》畫於冬季清晨,金黃色天空及背光的深藍群山,氣勢壯闊磅礡。 展品中唯一的日本風景畫《雪山─日本的白馬》,是楊三郎85歲到長野縣白馬村寫生的秋景。村越說,當時楊三郎用包袱巾包著畫布前往白馬村,遠眺白雪皚皚的北阿爾卑斯山脈,山脈上散發出金黃色日光光芒,大地被紅楓染成橘紅色,還可看到針葉林綠景,讓人看了感覺心曠神怡。 楊三郎之子楊星朗以書面方式說:「父親與日本畫家梅原龍三及多數畫家有親密交流,且多參加台日交流活動,希望父親的作品能讓更多日本民眾看到。」 生於1907年的楊三郎小時候看到日本前輩畫家鹽月桃甫(1886~1954年)的畫作深受吸引,立志當畫家。出身富商家庭的楊三郎不顧家人反對,1923年(16歲)不顧家人反對獨自搭船赴日,進入京都美術工藝學校,1924年轉入關西美術學院,1932年與友人搭船經歷50天抵達法國,留學深造。 楊三郎學成返台後積極推動台灣美術發展,與前輩大師陳澄波、廖繼春等14人組成「赤島社」,並與多位前輩畫家創設「台陽美術協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