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座搭載AI孿生技術大型工具機 亮相芝加哥

東海大學、百德機械、超數科技最新科技研究閃耀國際 東海大學攜手百德機械與超數科技首創AI孿生技術,開發工具機的第二大腦,推動AI技術與工具機產業的深度融合與應用。(東海大學提供)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東海大學攜手百德機械與超數科技首創AI孿生(AI Twin)技術,開發出工具機的第二大腦,推動AI技術與工具機產業的深度融合,有望在航太、半導體等高科技領域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東海大學資工系教授周忠信攜手百德機械與超數科技研發「AI孿生(AI Twin)」技術,應用於工具機領域,9月9日至14日在芝加哥國際工具機展(IMTS)首度亮相。 資工系教授周忠信表示,AI孿生技術是基於生成式AI與大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 LLM)創新應用,打造工具機的虛擬分身,提供中英文等多語言的即時互動,無論是操作指導、設定調整或故障排除,具備AI孿生技術的工具機皆能快速應對,精準的解答與建議,提升使用者的操作體驗,有效減少操作錯誤與維修時間。 技術的推出,象徵AI技術在工具機產業的應用邁向新高度,為全球工具機產業的智慧化發展開啟新的契機。周忠信教授最早在其榮獲金書獎的著作《AI思維》提出AI孿生的概念。AI技術能幫助個人或企業建構一個「第二大腦」,這個第二大腦擁有自身的知識,整合多方資訊,協助用戶變得更強大,知識得以再利用與傳承。 AI孿生技術的開發主要由周忠信教授育成的超數科技公司負責,超數科技專注於人工智慧技術的創新,將AI孿生概念轉化為實際產品「AI Twin」。百德機械於9月9日至14日在芝加哥國際工具機展(IMTS)展示搭載AI孿生技術的智慧工具機,這是全球首次公開展示東海大學、百德機械與超數科技共同努力的成果,顯示出生成式AI與大語言模型技術在工具機產業中的應用成果與突破。

Read More

全國數位團隊 大新、東山國小獲獎

教育部選拔數位機會中心優良團隊及人員,其中,南市新化區大新國小團隊榮獲數位機會中心特色優良團隊。(教育局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教育部選拔數位機會中心優良團隊及人員,在特色優良團隊項目,南市新化區大新國小及東山區東山國小團隊,從全國一百一十二個申請單位中脫穎而出,與其他十四個團隊共同獲獎;服務貢獻優良人員部分,由左鎮區左鎮國小教師陳容芯及將軍區漚汪國小志工蔡芬香獲獎。 市長黃偉哲表示,數位機會中心成立二十週年,南市協助推動該計畫已逾十八年,在偏鄉地區共設置十二個數位機會中心(DOC)。為了因應數位時代的來臨,南市的數位機會中心在數位技能普及和資訊素養提升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不僅是一個技術平台,更是促進社會團體融合和數位經濟發展的關鍵平台。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感謝獲獎團隊和個人平時在數位機會中心工作中默默辛勤的付出,其卓越表現有目共睹,也希望所有參與者繼續保持熱情和創新,並在未來的工作中再接再厲,為數位機會中心帶來更多積極的影響。 獲獎團隊大新國小表示,新化DOC致力於運用數位科技保留文化資產,作品更獲得文化部國家文化資產網收錄,除了幫助學員提升數位技能,也為社區帶來更大的數位潛能。東山國小表示,感謝教育部的肯定,未來將持續為東山產出更好的成果。 左鎮國小教師陳容芯表示,她接下數位機會中心業務逾十二年,是充滿創意、想像及挑戰的工作,透過計畫的執行,有更多與社區接觸的機會,覺得收穫滿滿。

Read More

南大推精進師資培育計畫

南大師培中心召開師培新生座談會。(南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大學自今年起推出四年期的「精進師資素質及特色發展計畫」,全力培育具備前瞻視野、教學熱忱與科技應用力的TEACH PRO師資。南大表示,精進師資特色計畫亮點,包括建置智慧教學教室,運用AI與大數據分析,不僅為師資生提供科技融入教學的實踐機會,也成為南大與夥伴中小學校進行師資培育合作的重要學習基地。 南大校長陳惠萍指出,南大是全國少數具備中等、國小、特教、幼教四類師資培育的大學,平均每年培育將近四百名師資生,今年就有兩百三十四名校友考取教師甄試及公費分發,錄取與分發人數合計超過年培育人數的六成。 師資培育中心主任吳純萍也表示,南大的師資生不僅在教師資格考試上通過率高,在教師甄試中也表現亮眼,而且具備出色的教學理念與技能,能應對教育現場的各種挑戰。 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南大推出「TEACH PRO」精進師資素質及特色發展計畫,除了教室內將配備影像追蹤與數據記錄功能,讓師資生透過即時反饋提升教學技巧,在課程設計上將推出包括閩南語、雙語教學等特色課程,並融入STEAM教育與生態教育等跨領域學科,全面提升師資生的教學能力與綜合素養。 參與雙語課輔的教育系師資生蔡育菁分享,在師培中心的安排下,曾每週到國小進行雙語教學,從文化到節慶等主題的探索,不僅增進雙語教學信心,更是一段寶貴的學習經歷。

Read More

逾200位近30國國際新生 南台相見歡

南台科大來自德國等近卅國二百餘位國際新生齊聚一堂,參加華語體驗活動,代理校長周德光(前排左二)及校內主管也共同互動。(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來自印尼、捷克、德國、奧地利、法國、斯洛伐克及墨西哥等近卅國二百餘位國際新生齊聚一堂,參加學校舉辦的國際學生華語體驗活動,代理校長周德光及校內主管也共同體驗豐富多元的華語及台灣文化,同時也展示南台在華語教學上的卓越實力。 南台積極拓展全球學術網絡,並以經IEET(工程教育學會)與AACSB(國際商管學院促進協會)等國際認證機構認可的課程,吸引眾多優秀學生就讀。南台憑藉在半導體、智慧製造、AI及智慧電網綠色能源等專業領域的優勢,與世界各地的學術機構、企業建立緊密合作,共同推動學術研究與人才培育。 南台建構多元的國際學術交流平台,透過與全球二百廿餘所大學及企業領袖合作,提供學生包括交換學生、雙聯學位、海外實習及國際競賽等多元化的國際交流計畫。 周德光表示,南台不僅是一所大學,更是一個跨文化交流的橋梁和孕育全球領袖的搖籃。致力於為每一位國際學子提供最優質的教育資源與最豐富的文化體驗。在南台學生除磨練專業知能,學習華語,更結交志同道合國際夥伴,南台的就學經驗將成為協助學生邁向成功的重要基石。

Read More

南應大研習 發展職能導向

南應大企管系職能模型建構與職能導向課程發展研習,參與的不同學院老師藉由跨領域研討進行實作演練。 (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大企管系主辦「職能模型建構與職能導向課程發展研習」,邀請職能專家進行密集職能觀念及職能導向課程設計討論,讓參與的不同學院老師藉由跨領域研討,產出有關行銷、人力資源專員、中式餐飲點心主廚及AI應用人員等職能單元設計課程架構。 此次研習邀請台灣著名職能專家朝陽科大資管系教授陳伶秀擔任主講,總共進行兩天十四小時密集的職能觀念及職能導向課程設計討論,培養具備十足實務操作能力,切合產業需求的管理人才。陳伶秀深入介紹職能基準的概念、職能導向課程設計及實務演練與案例分析。參與的老師學習了如何依據職能基準來設計課程及訊後成效評估工具?並確保課程內容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就業競爭力。 此次研習不僅對學生的職涯發展有重大意義,也讓教師教學內容更加貼近業界需求,提升課程的實用性和針對性,增強教學效果,教師能夠設計出更具挑戰性和實踐性的教學活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效果。

Read More

成大與英國長壽研究中心簽MOU

成大副校長陳鴻震(右)與英國國家長壽創新研究中心副院長康琳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成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成功大學與英國國家長壽創新研究中心(National Innovation Centre for Ageing)於十一日簽署合作備忘錄,未來雙方將協力推動高齡化與長壽健康產業的研究,並以創新和永續模式促進產業發展。 成大副校長陳鴻震指出,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人口超高齡化不僅是台灣的趨勢,更是全世界的共同挑戰。此次與英國國家長壽創新研究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支持全球老齡化社會之健康長壽議題,積極採取行動,例如協同教學、研究創新專案、以及共同著作發表等,期盼將深化雙方以及台灣與英國之間知識循環與創新應用。 英國國家長壽創新研究中心副院長康琳(Lynne Corner)教授表示,英國國家長壽創新研究中心與NICA的姊妹會組織VOICE很榮幸與成功大學簽訂合作備忘錄,這象徵著將一起承諾要在創新與健康長壽方面加強台灣與英國的交流。 雙方並進行合作會談,成大國際長謝孫源講座教授說明成大經營深厚國際夥伴網絡,發展特色研究中心,同時將研究落地實踐社會關懷。醫學院沈延盛院長則分享醫學院近期於神經科學、藥學、以及老齡醫學之重要研究發現與貢獻成果。產學創新總中心主任黃良銘也說明與企業之合作模式,透過人才培育、開設共同研究中心、知識轉譯、技術移轉、以及新創輔導,使得產學互助互惠。

Read More

南化區衛生所進校園 宣導防疫

南化區衛生所前進學校加強腸病毐洗手宣導。衛生所強調,預防腸病毒感染,不只在洗手,也請學子們將防範訊息帶回給家人,做好環境消毒。 (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南化報導 南化區衛生所前進學校加強腸病毒和登革熱預防宣導,期盼讓學子擔任宣導小尖兵,將訊息帶回家中,讓家長能配合做好環境消毒,向腸病毒說「不」。 開學後,學子在校園互動頻繁,腸病毒易於校園間傳播,成為社區及家庭傳播的管道,也增加群聚風險。南化區衛生所前進校園登革熱巡查,同學也針對學子加強腸病毒及各項傳染病預防宣導。 南化區衛生所前進學校加強腸病毐洗手宣導。(記者張淑娟攝) 衛生所強調,預防腸病毒感染,不只在洗手,也請學子們將防範訊息帶回給家人,做好環境消毒。一般環境消毒可使用濃度五百ppm的消毒水(十公升清水加一百毫升市售家庭用漂白水);另針對腸病毒患者分泌物或排泄物汙染時,可使用高濃度一千ppm的消毒水(十公升清水加二百毫升市售家庭用漂白水)。 此外,環境、器具等用消毒水擦拭完畢後,要靜待十分鐘再用清水擦拭一次,即可完成消毒。

Read More

幼兒園長專業訓練班 崑大開訓

崑大受台南市教育局委託開辦台南市幼兒園長專業訓練班開訓,將進行為期十週的專業知能培訓。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受台南市教育局委託開辦第十一屆台南市幼兒園長專業訓練班開訓,共有近卅位學員報名,其中,更有遠從基隆前來進修學員,將進行為期十週的培訓,每週六、日上課,為幼教產業再添專業領袖群。 崑大開辦台南市幼兒園長專班課程已邁入第十一屆。教務處暨進修推廣處長謝明君表示,現今幼兒生得少,除傳統思維幼教老師須有愛心、耐心外,未來擔任幼兒園長更需有強壯、勇氣的特質,很佩服受訓學員們能夠堅持在幼教本業,也謝謝學員們肯定校方的辦學理念。 專班計畫主持人暨幼保系助理教授王美晴表示,此專班的學員除台南市老師外,亦有遠道而來至崑大學習,更有來自基隆市的幼兒園負責人,為的是精進幼兒教育行政領導專業知能,不畏路途遙遠,卻有一顆熾熱且學習之心。 其中還有共學夥伴,已擔任執行長的黃姓學員並具有多年經營實戰營運幼兒園經驗,放下身段選擇崑大幼兒園長課程專班,他提到可藉由此專班的專業學習再次吸取新知,且與同學們結緣是很難得的緣分,希望未來能持續保有熱情,共同為教保努力。

Read More

大甲高工串聯國高中、科大與業界 深化技職教育培養人才

「契合式人才培育專班暨技藝扎根 一+三+四 專班」與海線八所國民中學、三所國立大學的結盟簽約儀式。(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陳榮昌/台中報導 台中市立大甲高工十一日舉辦「契合式人才培育專班暨技藝扎根 一+三+四專班」與海線八所國民中學、三所國立大學的結盟簽約儀式。大甲高工攜手甲安埔與潭雅神產業公協會的二十家優質廠商,串聯國中、技術高中與銜接國立聯合大學與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培育在地產業聚落需求的務實專業技術人才。 教育局長蔣偉民說,台中市有全國獨創契合式人才培育專班,包括台中高工的「一+三+四冷凍空調產學專班」以及大甲高工「一+三+四契合式人才培育匠師產學合作專班」,培養符合產業需求的人才,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大甲高工表示,學校著手規劃契合式專班,與科技大學達成合作,推動「一+三+四契合式專班匠師人才培育」,專班主要對應國中技藝教育機械、電機與電子職群的課程,連結區域產業所需,銜接科技大學產攜合作,學生的學習分為一年國中技藝教育的基礎課程、三年技術高中的專業與實習課程以及四年科技大學的提升專業技術銜接。   大甲高中指出,透過計畫學生能夠逐步在理論與實務中兩相受益,了解產業需求,畢業後適應工作環境,降低企業的培訓成本;與科技大學的合作,學生獲得更為廣泛的資源,更高品質的教學與指導。

Read More

東華大學攜手景碩科技 共同培育半導體IC載板產業實務人才

景碩科技人資處長李秉澤至東華大學拜訪徐輝明校長,討論「半導體IC載板產業實務人才培育專班」將來的合作模式。(東華大學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景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資處長李秉澤日前至國立東華大學拜訪徐輝明校長,討論「半導體IC載板產業實務人才培育專班」將來的合作模式。 因應半導體產業人才需求,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與景碩科技公司合作,分別於一一二年度及一一三年度榮獲教育部「半導體IC載板產業實務人才培育專班」的計畫補助,實施對象為理工學院大學部或碩士班應屆畢業生。本專班共安排九學分專業必修課程,包括專業課程搭配業師授課、IC載板製程基礎認證課程及企業實習課程。 在企業實習部分,景碩科技提供製造工程師、製程工程師、製程整合工程師、設備工程師、工業工程師、資訊工程師等實習職位。在實習期間,景碩公司將專班學生以正式員工任用,享有每月約四萬元以上的薪資及勞健保、勞退、福利獎金等福利。並承諾參與專班學生完成專班課程並通過考核,即可被景碩公司任用,並且採計實習期間的年資,落實畢業即就業的無縫接軌,減少學校與職場間的落差。景碩科技另提供實習生留任獎助學金,以各兩年期間計算,碩士共二十五萬元,學士共二十萬元。 李秉澤表示,希望下一階段計畫執行內容,能將招收專班學生的領域擴展至理工學院以外學院,包含管理學院及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的學生。徐輝明校長請執行單位配合景碩公司的需求,以落實產學合作目的,並增進學生的就業機會。 計畫主持人傅彥培教授表示,,一一二年度共計十六名學生通過「IC載板製程基礎認證」,期許能過透過本專班持續培育半導體IC載板專業人才,將東華大學打造成IC載板專業人才的培育基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