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典範!新北5師、1團隊獲113年杏壇芬芳獎

(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日前公布113年芬芳獎得獎名單,新北市共5位教育人員及1組團體組榮獲殊榮,包含技高組的淡水商工鄭煒儒教師、鶯歌工商廖昱誠主任、瑞芳高工翁明郎教師;國中組的三多國中陳致棋主任;幼兒園組的興化國小邱惠絹教師以及團體組的大豐國小EQ志工團隊。新北市教育局強調,得獎者感動人心的無私付出及滿滿教育正能量,是教育夥伴們的最佳楷模。 淡水商工鄭煒儒教師(右1)。(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淡水商工的鄭煒儒教師是「人生不下課的公民老師」,不僅在學校教導公民與社會、生命教育、紀錄片研究,還曾開設「口語表達與自我行銷」等課程。希望透過多元學習以及自身豐富的人生經歷,協助家庭弱勢的學生有翻身的機會,「堅持看見每個孩子,也努力讓每個孩子被看見」。 鶯歌工商廖昱誠主任。(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服務於鶯歌工商的廖昱誠主任,是陶瓷技藝教育的重要推手,融合藝術與教育,積極投入陶藝傳承,指導學生參加工科技藝競賽屢獲佳績,並曾帶領陶工科與陶博館共同辦理「陶壁不逃避,陶工科師生制畢業展」等活動,推動師徒制將陶藝向下扎根,讓鶯歌地區陶瓷文化能綿延不絕。同時,仍不斷持續創作,對於藝術的創新與技藝的堅持有目共睹。 瑞芳高工翁明郎教師(右1)。(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任教於瑞芳高工的翁明郎教師「以好的事物與學生分享的理念」為其從事教育工作的期許,與學生間的相處就如同家人,陪伴學生共同成長,在他們需要時伸出援手,指導學生參加校內外各項競賽,成績斐然,教育學生「要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面對問題靜下心再想想,穩定心的能力很重要」,給予孩子最大的鼓勵與支持,慢慢引導學生好好學習成長。 三多國中陳致棋主任。(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任職於三多國中的陳致棋主任,從事教職工作近30年,擔任主任達10多年,行政經驗豐富與嫻熟。教育理念是「苦不能苦孩子,窮不能窮孩子;窮人需靠教育來翻身,志業一生戮力照顧與關懷每位學子」。用愛守護每一位孩子,總是心想每個孩子只要有機會,都可以在人生道路上發光發熱,因此持續堅持為教育付出。 興化國小邱惠絹教師。(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任教於興化國小的邱惠絹教師,是一位看到孩子需求努力提升自己以協助孩子的老師,對於新住民孩子和弱勢家庭持續付出關懷。邱老師走在時代的尖端,擔任新北市學前程式教育種子教師,學習最夯的程式教育領域,將運算思維邏輯概念的程式語言帶給附幼的孩子,讓「不插電的程式教育」學習的概念開始在興化附幼萌芽。 此外,大豐國小EQ志工團隊是由芯福里情緒教育協會結合心理及教育相關人士與志工,共同推動情緒及心理教育,希望藉由志工夥伴用心散播情緒教育的種子,讓每位學童能有機會受益於EQ教育,進而創造高EQ的社會。每學期,以深入淺出、活潑生動的方式教授EQ課程,讓孩子們在歡樂有趣的氛圍中學習EQ教育,期待能為孩子的世界開一扇情緒的窗。 新北市教育局表示,新北市的卓越教育成就源於第一線教職員的辛勤付出,這些敬業奉獻的教師們值得受到讚揚。他們面對各種挑戰和任務時堅持不懈,為孩子們的未來全力以赴,誠心謝謝所有為教育事業貢獻心力的教師們,也感謝今年獲得杏壇芬芳獎的教育夥伴們,樹立優良典範,期待能鼓勵更多教師們投入奉獻,讓新北市的教育更加光彩熠熠。

Read More

美哉台南 88歲陳錦芳返鄉開展

陳錦芳博士在成大舉辦個展,其中展出他以成大校園為主題的最新創作。(成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留法旅美畫家陳錦芳於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在成功大學光復校區成大藝坊舉辦「台南400.美哉台南」個展,展出四十三幅以台南為主題的畫作。陳錦芳表示,在家鄉舉辦個展一方面是慶祝台南400,也是向鄉親父老的獻禮,同時亦歡慶個人八十八歲及追求藝術七十四週年。 出生於歸仁的陳錦芳博士,今年八十八歲,他不僅是畫家,也是作家、思想家。他十四歲入畫室學習,就讀台南一中,保送台大,更考取法國政府獎學金,取得巴黎大學文學碩士及藝術史博士。他是「新意象派」創始人及倡導者,大力提倡「台灣新文藝復興運動」迄今已六十年,對台灣的民主運動及藝術推動和文化外交有長久的貢獻。 陳錦芳「台南400.美哉台南」個展十七日上午舉行開幕儀式,由陳錦芳博士偕妻子紐約市陳錦芳文化館館長侯幸君親自主持。成大副校長莊偉哲、助理副校長吳秉聲、藝術中心藝術長馬敏元等都特地出席開幕盛會。 陳錦芳博士感謝有機會來成大舉辦展覽。此次展出的四十三幅作品,創作時間從一九五三年至今年,其中約有三分之一是針對台南400的最新創作。年代最早的畫作是陳錦芳就讀台南一中初二時畫的孔廟,因曾遭列海外黑名單長達二十一年無法回台,陳錦芳只能透過畫故鄉,藉由作品撫慰思鄉之情。 陳錦芳說,此次為了在成大辦展,今年三、四月他特地進入校園參觀,選定榕園、小西門及砲台為主題創作。另蘭花是台南重要的精緻農業,因此這次個展也有多幅蘭花的創作。 另陳錦芳博士在六、七0年代提出「五次元世界文化觀」文化藝術理論,創立的「新意象派」之畫作《馬蒂斯大師夫婦造訪府城》,《梵谷畫孔廟》,藝術愛好者亦可在個展裡親近欣賞。

Read More

成大半導體暑期學校 吸引14國79生

第三屆成大半導體暑期學校開課。(成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成功大學智慧半導體及永續製造學院連續第三年開設的全英語半導體專業暑期課程,第一階段的晶片設計課程於十七日起開課,為期一週半的課程含括「數位與類比積體電路設計」兩大專業,共吸引了來自九個國家共四十七名學員參與。 成大表示,十七日至二十六日的IC設計專業課程共吸引四十七學生參與,分別來自美國、越南、泰國、加拿大、印度、日本、韓國、荷蘭、以及台灣的大學與碩博生。 昨天的開幕儀式由成大半導體學院副院長陳貞夙主持,現場除了半導體學院第三屆新生外,泰國先皇技術學院KMITL也組訪問團參與。泰國這次共有四所大學七名學生參加,而越南則有河內與胡志明市國家大學學生共計十六人。參加的各國學校與成大雙方目標皆期望在半導體前瞻技術開發及高科技人才養成,合作提升國家的半導體產業的經濟實力與全球影響力。 成大國際長謝孫源也表示,半導體學院自二0二一年創立至今每年開辦全英語暑期學校,招攬國際學生來台短期修課,規模逐年增大增廣,期望此系列活動能促進與策略國家之經濟科技與教育合作。 成大表示,晶片設計課程將於二十六日結業,緊接會進行第二段半導體供應鏈科技導論課程,除部分現有學員外,將加入二十二名歐洲教研合作國家捷克、波蘭、斯洛伐克、立陶宛、義大利的理工學生,全期成大半導體暑期學校將共計會有十四個國家七十九名學生參加。

Read More

原民小子體驗營 64人學族語

台南市教育局辦理「原民小子夏令營」,在永康國中進行始業式,市長黃偉哲(前排左四)致贈每位同學文具用品,並期勉好好學習,傳承族群文化。(教育局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市教育局連續十三年辦理「原民小子夏令沉浸式族語文化體驗教育營」,十七日在永康國中進行始業式,包括永康、新東國中兩地共開設五班、參加的六十四位學生將展開六週的族語及文化課程。市長黃偉哲致贈每位同學文具用品,期勉好好學習,豐富暑假生活。 黃偉哲表示,台南市是族群共榮之都,市府致力於落實族群平等,每一個族群都是主流,透過學習語言傳承族群文化,暑假辦理原民小子夏令營就是傳承原民文化最好的體現,希望原民小子們可以好好把握這個暑假,透過傳統生活技能、歌謠、舞蹈、信仰與祭儀等課程,更加認識原住民族的歷史與文化,對自己的族群感到驕傲。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為讓溪南、溪北的同學能夠就近參加營隊,今年度在永康、新東兩所國中都有開班,兩地共開設五班、共計六十四位學生參加,其中阿美族廿一人、排灣族廿人、太魯閣族十一人、泰雅族七人、魯凱、布農及卑南族各一人,另外有二位非原住民學生。透過「上午學族語、下午學文化」的課程設計,再加上兩一天夜的原住民族群文化踏查,相信可以讓參加的同學更加認識原住民族文化的優美,認識自己也欣賞他人。 非原住民學生的永信國小五年級陳苡榛和三年級陳宥蓁姊妹表示,非常喜歡這個營隊,也很想了解原住民族文化,希望以後都有機會可參加。參加營隊的橋中一年級林盟恩以身為阿美族為榮,表示自己國小就通過族語初級認證,今年則通過中級檢定,在日常生活中也會常常用到族語,希望可以傳承族群的文化。

Read More

南市幼兒園內控 創訂檢核表

南市制定幼兒園自主風險管理檢核表,要求各園所落實檢核。(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由於近來相繼發生多起教保服務人員違法事件,台南市教育局為加強幼兒園內部自我管控及風險意識,創新訂定「教保服務機構自主風險管理檢核表」,分成「幼兒保護」、「衛生保健」及「園舍安全」等三面向共二十四項的檢核內容,要求南市各公私立幼兒園全面落實每兩週進行一次自我檢核並即時修正,以確保幼兒安全。 市長黃偉哲說,虐童及體罰零容忍是市府既定政策,為確保幼兒能在友善安全環境中成長,因此由教育局訂定自主風險管理檢核表,落實園方平時自主檢核,以提高主動察覺及預防違法事件發生能力,降低危害風險並提高幼兒保護機制。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風險管理自我檢核表係依據幼照法、教保服務人員條例、南市幼兒園託藥五步驟、各項兒保重要議題及曾發生的違法事件所制定,二十四項次之檢核內容採操作型定義敘寫,明確指導各園應執行事項,簡化各園行政負擔並有助於協助各園強化自我監控及回饋管理能力,即時檢核應改進事項,並確實記錄符合及未符合狀況,以及早發現並立即處理可能存在的風險。 依檢核事項內容,各園應定期宣導教職員皆不得對幼兒有不當管教或體罰等行為,也要求各園應主動覺察幼兒表現有無異狀,以利即時掌控依法通報案件並連繫家長說明後續處遇方式,強化親師溝通。此外,各園平日應落實幼兒點名及環境巡檢,防止幼兒獨處危險及角落安全疑慮等。 鄭新輝指出,該檢核表也納入關懷教保服務人員的項目,包括園方應主動覺察園內老師是否有情緒低落、失控或表示工作不堪負荷之情形,適時提供關懷並協助轉介申請諮商輔導服務。後續也會針對園所填報內容進行到園關懷,並提供輔導及改進方式。

Read More

環保+創意 學童自製蝴蝶飛車

參與「夢幻蝴蝶飛車營」活動的小朋友,一起利用回收廢材飲料罐及回收紙箱,拼湊出蝴蝶造型的飛車。(新山國小提供) 記者陳佳伶∕柳營報導 柳營區新山國小與尖山埤環境學習中心,今年暑期合作推出「夢幻蝴蝶飛車營」活動,吸引十餘位小朋友參與,一起利用回收廢材飲料罐及回收紙箱,拼湊出蝴蝶造型的飛車,蝴蝶飛車將參加年底舉辦的「喜拉雅趣飛車」比賽,讓資源回收物再現風華。 此次飛車營有三大特色,結合新山國小的環境生態課程,以蝴蝶做為飛車的主要造型,再加上沒有鍊條的簡易三輪車架,打造成蝴蝶飛車,寓教於樂;營隊融入藝術教育,在老師們的指導下,小朋友們透過混合壓克力顏料,為蝴蝶飛車穿上繽紛的衣裳;此為創客教育的實踐活動,小朋友們利用回收廢材,從改變廢材的形狀開始,一點一滴拼湊出蝴蝶造型,讓資源回收物能夠再現風華。 校長徐至賢說此次營隊製作的蝴蝶飛車,將參加年底舉辦的「喜拉雅趣飛車」比賽,比賽時,從斜坡上滑下,斜坡下方會有個小跳台,車子靠重力加速度下滑加速,然後跳躍飛起;參加營隊的小朋友們,都期待親手製作的蝴蝶飛車在賽道上翱翔,讓美夢成真。 他表示,這次飛車營的製作材料主要是回收飲料罐及回收紙箱,在老師及小朋友們的創意巧思下,將廢材變成蝴蝶飛車華麗的蝴蝶翅膀,這是環境教育最棒的體現;只要能好好發揮創意,很多資源回收物質就是最好的創作素材,也可幫地球減少垃圾。

Read More

南台阮氏芳容 獲國科會論文獎

南台代理校長周德光肯定商管經營管理博士學位學程學生阮氏芳容論文研究成果,榮獲國科會獎勵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博士候選人撰寫博士論文獎,全國唯一入榜私立科大。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商管學院經營管理博士學位學程學生阮氏芳容,以聚焦公司治理、策略管理等進行論文研究成果,榮獲國科會一一三年獎勵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博士候選人撰寫博士論文獎,並奪得高額獎助學金四十八萬,在獲獎者中是唯一入榜之私立科大,實屬不易。 南台獲獎學生阮氏芳容自越南赴台攻讀博士學位,研究聚焦於公司治理、策略管理及科技管理等相關研究議題,此次獲獎主題為「Exploring the impact of CEO decision horizon on breakthrough innovation through the lens of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on CEO employment norms」,係由體制理論的視角探討CEO的決策行為對重大產業創新的影響。 阮氏芳容表示,此次能獲得國科會的獎勵,除感謝南台代理校長周德光教授、國際企業系教授林容璟,及嘉義大學教授李振宇共同指導,更謝謝台灣政府對於外國學生在台學習的支持與協助,期待在台所累積的研究能量與成果,可以做為後續外國學生到台灣或南台進修的參考。 南台代理校長周德光指出,阮氏芳容的獲獎對於南台經營管理博士學位學程來說,也是一項重要的肯定;而博士生們學成後或於台灣各大學任教,或是返回母國擔任大學教職,甚至已擔任學校校長或高階主管,讓台灣的學術血脈在國際間開枝散葉,進而擴大台灣的國際影響力。

Read More

新竹縣興隆國小直笛團、弦樂團 國際大賽獲得雙金

新竹縣興隆國小直笛團、弦樂團於國際大賽獲得雙金,讓青天白日滿地紅的中華民國國旗再次飄揚於海外。(竹縣府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興隆國小直笛團與興隆愛樂弦樂團暑假之初,分別赴義大利參加二0二四木笛音樂節、維也納參加二0二四第十六屆維也納SCL音樂節,並雙雙獲得第一名佳績。 新竹縣長楊文科肯定新竹縣學子們的優秀表現,並獲得國際肯定,這不僅是新竹縣的光榮,也是臺灣的榮耀。新竹縣持續提供多元學習機會,鼓勵孩子多元展能。 教育局表示,興隆直笛團繼去年於維也納國際青少年音樂節獲得第一名殊榮後,全團持續努力不懈,在國內獲得一一二學年度全國學生音樂比賽「特優」四連霸的佳績。興隆直笛團今年暑假再次挑戰義大利Nordhorn木笛音樂節,雖然本次參賽的學生人數不如去年來得多,但經年累月穩扎穩打得練習,以及參與數次國際木笛大師的課程,使每位團員在木笛的造詣上都有渾厚的底蘊,因此能讓興隆直笛團在二0二四年義大利木笛音樂節再次為台灣發光發亮獲得第一名佳績。 指導老師郭晉嘉認為,直笛團成員除了可以透過國際賽事增加成就感之外,參與大師課程與來自不同國家的木笛愛好者共同交流,亦是奠定基礎最直接又激勵的方法。直笛團的孩子們在四天的音樂節當中,與來自不同國家的老師們學習,參加音樂工作坊、獨奏、重奏大師課,透過移地訓練的方式體驗不同國家對音樂詮釋的方式、情感表達及文化交流。 弦樂團在音樂節期間,到維也納皇家公園莫札特雕像下快閃演出,演出台灣作曲家李哲藝老師的作品弦舞1,吸引許多遊客及居民佇足聆聽,皆報以熱烈的歡呼與掌聲。

Read More

九份子首發遊學團 赴紐西蘭見學

九份子國中小遊學團學生在行前手作劍獅與鯨魚工藝品,將作為送給接待家庭與學伴的紀念品。(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九份子國中小的遊學首發團,十六日由校長康晉源親自帶隊,出發前往紐西蘭進行為期三週的國際教育遊學課程。校方在行前特別邀請米采捏塑工作室的廖雪麗老師,到校指導學員手作「劍獅」與學校吉祥物「鯨魚」工藝品,將作為贈送給接待家庭和學伴的伴手禮。 康晉源表示,國際化是九份子校務發展五大主軸之一,在創校之初,校園配置即以國際化的目標來規劃設計,將跨國文化學習列為校園公共藝術的設計元素,並設置了兩間起居室,提供給國際志工或駐點藝術家申請住宿,目前已有來自美國、菲律賓和日本的志工進駐過。 今年紐西蘭遊學團員中最特別的是,有來自友校五名學生加入,共同參與此次交流活動。而校方在出發前,推出「國際遊學行前教育」課程,除了語文及接待家庭禮儀課程之外,每位學員都寫下自我期許目標,留待回國之後進行自我檢核與回饋;此外還指導學員手作工藝品作為伴手禮,更顯特別的意義和價值。 學生柯雨瑄說,第一次在沒有家人陪伴下出國,心裡有點緊張,還好學校透過行前課程讓大家熟悉當地文化,並透過手作和發表課程,讓夥伴們熟悉彼此;希望事前充分的準備,能在紐西蘭學校和接待家庭中的學習一切順利。 隨團指導楊麗純老師則以多年帶隊經驗,統整全體團員練習才藝,做為歡迎儀式的表演節目,個別學生也準備了直笛、小提琴演奏、民俗舞蹈等才藝,期許自己在國際教育交流學習上收穫豐富,同時也能做個稱職的國民外交代言人。

Read More

南大師生印尼實地考察巴杜爾火山

南大文資系到印尼移地教學,王志明老師向學生講解火口原之形成與火山熔岩的分別。(南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師生近日前往印尼峇里島進行移地教學,實地考察當地的巴杜爾火山,並結合地理課程知識與實地探察,讓學生深入了解火山相關的地理特徵。 南大表示,此次的巴杜爾火山探索是由王志明帶隊,一行人從巴杜爾火山外輪山的「巴杜爾聚落」,步行至火山腳下的「火口原」,結合地形學、地質學等地理學科,幫助學生全面理解該地火山各區的地理環境。此次實地考察,讓學生能將課堂上所學知識與實地觀察相結合,獲益良多。 除了火山實地考察,王志明老師還準備了印尼文和英文的火山相關問卷,讓學生們在火山周邊的聚落內進行訪談,問卷內容涵蓋火山相關的文化、生活和產業,以了解當地居民對火山的看法及火山對當地生活的影響。王志明表示,文資系學生在課程中已多次嘗試人文歷史與地理的口訪,但這是首次在國外進行調查。 參與移地教學的學生表示,實地探察課堂中所學的知識,能從不同角度了解火山的各個面向。這次考察活動不僅學到豐富的學術知識,更能將其學以致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