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民調 陸對台動武? 77%日人憂心

日本經濟新聞最新民調顯示,結果高達77%的受訪民眾答「會憂心」台灣遭大陸侵攻。圖為日本民眾在東京澀谷抗議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中央社) 中央社∕東京二十八日電 日本經濟新聞最新民調顯示,日本民眾被問及看到烏克蘭遭俄羅斯侵攻,是否憂心台灣會遭中國大陸動武,結果高達七成七的受訪民眾答「憂心」。 俄羅斯廿四日開始揮軍攻擊烏克蘭,包括日本在內的七大工業國集團(G7)對俄羅斯採取經濟制裁措施,但是歐美因為烏克蘭未加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不採取守護烏克蘭的軍事介入行動。 日本經濟新聞於廿五至廿七日實施民調結果顯示,日本民眾被問及看到俄羅斯侵攻烏克蘭,是否憂心將波及台灣局勢時,高達七成七的受訪者回答「憂心」,僅一成一答「不憂心」。以年齡層來看,十八至卅九歲答「憂心」者占七成六、四十至五十多歲者占八成三、逾六十歲者占七成九。這顯示,每一世代回答「憂心」台灣局勢者多於「不憂心」者。 以民眾支持政黨來看,回答「憂心」台灣局勢的日本執政黨自由民主黨的支持者有七成八、在野黨支持者八成九、無黨籍人士七成一。 歐美國家對俄羅斯發動制裁,包括以俄羅斯總統蒲亭為對象制裁等階段性的加強制裁措施。日經民調結果顯示,日本對俄羅斯所採取的因應措施,回答「應該與歐美同調加強制裁」者占六成一,回答「日本應採取獨自的外交」者占三成。 俄羅斯於二0一四年宣布併吞烏克蘭南部的克里米亞時,日經也實施同樣內容的民調,當時回答「應該與歐美同調制裁」者占三成一、答「日本應採取獨自的外交」者五成四。 報導說,二0一四年日本期待與俄羅斯針對北方領土的談判有進展,重視日俄關係。加上,當年中國的軍事威脅及台灣海峽緊張的程度不似目前如此強。但是現在日本的安全保障環境惡化,影響到這次有關歐洲緊張局勢的民調結果。

Read More

G7:俄銀行禁用SWIFT支付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大批難民越過邊境湧入波蘭。圖為一名婦女身處波蘭與烏國接壤的城鎮梅迪卡,在捐贈衣物堆中搜尋有用物品。(路透) 本報記者綜合外電報導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預定今(廿八)日開會,投票表決是否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召開聯合國大會特別會議,一旦此案通過,將在廿四小時內舉行罕見的聯合國全體會員國緊急會議。而七大工業國集團(G7)二十七日表示,西方盟邦已決定切斷「特定俄羅斯銀行」使用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支付系統的管道。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後,各國紛紛展開制裁行動,在美國及數個夥伴同意對俄國祭出新制裁後,歐洲聯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表示,G7成員國外長將召開視訊會議,決定切斷「特定俄羅斯銀行」使用SWIFT支付系統的管道。 另一方面,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透過網路發表演說指,烏克蘭經歷了血腥殘酷的一夜,再度出現槍戰,住宅區和民用基礎設施也再度遭到轟炸,形同「種族滅絕」。澤倫斯基透過網路發表演說指出:「烏克蘭經歷了血腥殘酷的一夜,再度出現槍戰,住宅區和民用基礎設施也再度遭到轟炸。」 一位要求匿名外交官告訴法新社說,這次「聯合國大會特別會議」的目的是要「迫使聯合國一百九十三個成員國對俄烏衝突以及俄國違反聯合國憲章表達立場」,同時正式譴責戰爭行為。 聯合國大會的決議案不具法律約束力,但能形成政治壓力。若安理會通過此提案,聯合國大會特別會議依規定將在廿四小時內召開。只要安理會十五個成員國中的九國同意美阿所提新動議,即可召開聯合國大會特別會議。 自一九五0年以來,聯合國大會僅舉行過十次此類緊急特別會議。 根據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公署表示,俄羅斯軍隊入侵烏克蘭後,至少六十四名平民被殺,超過十六萬人流離失所。報告中還提到,民用基礎建設遭破壞造成數以十萬計的人缺水或斷電,數百棟房屋遭到破壞或摧毀;橋梁和道路被砲擊,造成一些社區與市場隔絕。 報告引用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公署的說法稱,已經有超過十六萬人在國內流離失所,超過十一萬六千人被迫逃往鄰國,且由於安全情勢持續惡化,聯合國機構和人道主義夥伴被迫暫停行動。

Read More

〈 全球探索 〉美頭號戰略競爭對手 劍指大陸

美國海軍配備神盾戰鬥系統的勃克級導向飛彈驅逐艦強生號,二十六日駛經台灣海峽。(取自美國第七艦隊官網,資料照) ■林泰和 俄羅斯總統蒲亭二十四日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行動,隨即揮軍入烏,戰況延續迄今,堪稱二戰後歐洲大陸最大規模的戰事。但與此同時,美國前總統川普二十二日預測,下一個危機地點將是台海,蔡英文總統二十三日聽取國安會「烏克蘭情勢因應小組」簡報,指示強化對台海軍事動態因應整備。台海情勢及美國主導的印太戰略依然是最受海內外及國際關注焦點。 俄軍正在烏克蘭境內交戰,美國迄今尚未派兵馳援,但美國海軍配備神盾戰鬥系統的勃克級導向飛彈驅逐艦強生號,二十六日駛經台灣海峽,宣示美國對「自由開放印太地區」的承諾。我空軍發布共機動態,指當日有八架共機(四架殲十一戰機、二架運八反潛機、二架殲十六戰機)侵擾台灣西南防空識別區(ADIZ);另,大陸二十七日起則在南海舉行軍事演習。 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訪台會對美陸台三方關係帶來什麼影響?各方也在密切關注。(路透,資料照)  彰顯印太戰略 層級升至白宮 緊接著,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確定將於三月二日至五日訪問台灣,預計將晉見蔡英文總統,並應遠景基金會邀請於三月四日出席演講活動,預料主題也不出印太戰略與國際情勢。蓬佩奧訪台會對美陸台三方關係帶來什麼影響?各方也在密切關注。 川普(左)將「亞太」更名為「印太」,拜登也繼續沿用「印太」。(路透,資料照) 其實,俄烏情勢雖在不斷惡化過程中,美國仍在持續推進「印太戰略」各項部署。美國白宮二月十一日發表新版《美國印太戰略》(Indo-Pacific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確定將對印太地區投入更多外交與安全資源。從出版單位、公布時間與目標針對性,都凸顯了中國大陸才是美國真正要警惕的最重要戰略競爭對手: 其一,出版單位凸顯國家戰略層級。川普時代有國防部發布《印太戰略報告》、國務院發布《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促進共同願景》;此次新版《美國印太戰略》則是由白宮的總統執行辦公室提出,以總統的高度彰顯印太戰略為國家戰略層級,不只是國防、外交的部會級事務。 其二,公布時間先於國安戰略報告。美國總統循例會在就任的第一年提出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但拜登去年只公布了《國家安全戰略暫行指南》,但這只是正式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公布前的指導文件;如今,正版的國安戰略報告未出,就先發布了印太戰略,足見拜登政府對印太戰略部署的重要性與急迫性。  四方安全對話 美逐步制度化 其三,拜登延續川普印太戰略構想。歐巴馬時期,美國的戰略重心開始從中東反恐轉軸到亞洲;川普將「亞太」更名為「印太」並定調為「自由而開放的印太地區」。二0一八年,美國國防部就已宣布將太平洋司令部更名為「印太司令部」。如今,拜登政府也繼續沿用「印太」。 綜觀印太區域規模,人口占全球一半以上,其中百分之五十八是青年人口,經濟占全球GDP百分之六十,全球經濟成長的三分之二是來自印太地區的貢獻。在地理環境上,占世界百分之六十五的海洋和百分之二十五的陸地。美國將戰略重心轉軸到印太,從新版《美國印太戰略》中,可以歸納五個特點與未來發展: 第一,持續強化與印度合作。印太地區的強權有美、俄、中國大陸、日本、印度,川普時期定調「印太」,就是看重印度與印度洋的戰略重要性;如今,「支持印度的持續崛起與區域領導地位」,仍是拜登政府展開印太行動計畫的核心之一。 第二,夯實四方安全對話機制(Quad)。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在川普時期只限於部長級層次,拜登政府擴充為四方元首與部長對話機制,並逐步制度化,未來還要強化成為美國主導印太地區的重要平台,除了既有的海軍合作,還將處理包括軍事、安全、物流、供應鏈事務。  提升威懾能力 重點擴及經濟 第三,加強與印太島嶼國家合作。美國除了加強與東協的團結外,特別是太平洋島國如帛琉、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等三個「自由聯繫邦」,可能會有更積極的合作。國務卿布林肯二月密集訪問印太國家,並於訪問斐濟時宣布將在索羅門群島重開使館等,代表美國與太平洋島國將直接往來。 第四,提升威懾力方面,除了加強美日韓合作,因應朝鮮半島北韓威脅外,印太戰略主要還是劍指中國大陸。美國將在區域內深化澳、日、韓、菲、泰等五個條約盟國的關係;強化主要區域夥伴的關係,如印度、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台灣和越南等,打造區域集體力量。 第五,主導印太的經濟構架。預期主要重點將放在科技與經濟,而經濟活動又與氣候變遷、潔淨能源相關,牽涉範圍還有提高勞動標準、跨國資料轉換與分享、建構安全供應鏈等。美國已聯合七大工業國集團(G7)推出「重建更美好世界」計畫,將對全球幾項大型基礎建設進行投資,美國也是二0二三年亞太經合會(APEC)主辦國,未來,印太經濟構架將會與G7、APEC有密切合作。  俄烏戰事 促歐正視戰略自主 其實,在俄烏爆發戰火的前夕,歐盟才於二十二日在法國巴黎舉行第一屆印太地區合作論壇,有六十多個來自印太地區國家及歐盟國家外長出席。歐盟在印太的利益主要還是經濟,特別是中國大陸現為歐盟最大貿易夥伴,而歐亞經貿有九成靠海運,因此,確保海上自由安全航行,強化與印太重要經濟夥伴關係,才是歐盟最關切的。 歐盟對印太地區的戰略,主要還是看法國主導,法國也是歐盟中唯一在印太地區擁有領土、駐軍與人民的國家。歐盟未來有三個選項:一是戰略自主,二是與美、陸等距交往,三是在美陸之間選邊站。 眼前的俄烏戰事,必然會刺激歐盟更積極正視戰略自主議題,但只要歐盟沒有自己的軍事武力,要走向戰略自主之路,仍是漫漫長路。基本上,基於美國主導的北約軍事力量,以及對自由、民主、法治的基本價值觀,在可預見的未來,歐盟還是會偏向跟著美國走。 (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教授林泰和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

港增1.7萬例 專家促強制打疫苗

香港26日新增逾1.7萬例確診再創新高,專家建議強制市民接種疫苗。圖為1名兒童接種科興疫苗後,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休息。(路透)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香港26日新增逾1.7萬例確診再創新高,第5波疫情已有超過8萬人染疫。專家表示,這波疫情有機會在3月見頂,死亡人數恐再攀升,建議強制市民接種COVID-19疫苗,特別是長者。 港府昨天舉行疫情記者會,衛生署長林文健通報,過去一天新增1萬7063例確診,其中僅6例為境外移入,其餘均為本土病例,大部分是變異株Omicron BA2。由於病毒核酸檢測能量不足,當局調整強制檢測策略,改為廣發快篩試劑,由市民自行檢測上網登記。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通報,過去24小時,又有66人染疫離世,年齡介入19~101歲;累計2326名醫管局員工確診。 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表示,香港第5波疫情爆發以來,截至前天共8萬1425例確診,占疫情總個案8成6,確診病例不到2個月有幾何級上升。 「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共同召集人孔繁毅表示,第5波疫情有機會在3月初或中旬見頂,屆時可能每天有2萬~3萬人確診,實際數字可能多數倍,死亡人數恐再升。

Read More

烏克蘭孕婦地鐵避難 產女嬰

1名烏克蘭孕婦在地鐵避難時分娩,產下一名女嬰,網友感嘆這是戰火下的一線希望。 (翻攝自推特) 中央社∕基輔26日綜合外電報導 俄羅斯軍隊持續進攻烏克蘭,昨晚基輔彈如雨下,地鐵站擠滿避難民眾。一名烏克蘭孕婦由警察協助,順利在地鐵站分娩,產下一名女嬰,網友感嘆這是戰火下的一線希望。 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報導,警察什拉帕克表示,他們幫這名23歲孕婦接生女嬰,並打電話叫救護車送醫,目前母女兩人狀況良好。 這名女嬰被命名為米亞,昨晚她的誕生堪稱奇蹟,有網友說:「妳的誕生是這個悲慘時刻的希望。」 在烏克蘭最黑暗的時刻,米亞小手緊緊抓住母親的照片,被歡稱是希望的燈塔。 民主行動會議主席霍普科分享這個難以置信的分娩故事。 她說:「在基輔遭轟炸的緊張環境下,米亞今晚在避難地點出生,她的媽媽經歷了這次具挑戰性的分娩後很開心。」 她還說:「在蒲亭屠殺烏克蘭人的同時,我們呼籲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母親抗議俄國對烏克蘭發動的戰爭。我們捍衛生命和人道。」

Read More

基輔保衛戰

俄羅斯在烏克蘭基輔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後,烏軍在交戰地點檢查一輛受損車輛。(路透) 烏克蘭軍人登上裝甲運兵車在基輔附近巡邏。(路透) 烏克蘭領土防衛軍成員收到武器以保衛烏克蘭基輔市。(路透) 烏克蘭基輔遭到砲擊破壞的一棟公寓樓附近,人們在空襲警報聲響起時趴避在車輛旁。(路透)

Read More

烏俄開戰美國受益 歐洲天然氣能源「脫俄」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烏俄開戰,「北溪二號」天然氣管線的審核工作也已經被中止,種種因素讓歐洲的天然氣市場面臨巨大變化,而當中得利的竟然是美國。美國已經宣布提升液化天然氣產能,打算趁近期局勢劇烈變化抓住機會,取代俄羅斯在歐洲能源市場的重要地位。

Read More

俄羅斯出兵烏克蘭 鄰國摩爾多瓦.立陶宛緊急狀態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軍事行動,烏克蘭鄰國摩爾多瓦跟立陶宛已經雙雙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拉脫維亞尚未發布,但已經準備好接收龐大難民,以及應對其他像網安、假訊息攻擊等威脅。

Read More

俄進軍烏克蘭

俄羅斯進攻烏克蘭,烏克蘭總統辦公室發出首都基輔遭轟炸的照片給媒體,控訴侵略惡行。(取自烏克蘭總統辦公室) 蒲亭啟動特殊軍事行動 揚言干涉者必遭報復 烏克蘭宣布與俄國斷交 籲全民齊心捍衛家園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俄羅斯二十四日上午對烏克蘭發起第一波軍事行動,俄軍裝甲車輛從克里米亞、白俄羅斯等方向開入烏克蘭;烏克蘭總統府提供的照片顯示,首都基輔遭轟炸後冒出蕈狀雲。晚間俄羅斯進行第二波攻擊,位於基輔的國防部與情報總部大樓冒出黑煙,大批烏克蘭人往鄰國波蘭逃難。一架烏克蘭軍用飛機在基輔南部墜毀,目前正在確認機上十四人傷亡情況。據稱基輔周圍幾個地點正遭受攻擊。 俄羅斯總統蒲亭授權在烏克蘭東部靠近基輔的布羅瓦里鎮一處基地進行軍事行動後,該基地被大火燒毀。  (路透) 包括《華盛頓郵報》與《德國之聲》等外媒以快訊報導,俄羅斯總統蒲亭宣布將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行動」,讓烏克蘭「去軍事化、去納粹化」。 蒲亭發表電視談話,稱「無法容忍來自烏克蘭的威脅」,莫斯科要對烏克蘭「去軍事化、去納粹化」而非占領,以終止烏克蘭政府軍與親俄民兵在烏東長達八年的戰事。蒲亭還要烏東的烏克蘭軍方放下武器返回西部的家園,並揚言任何干涉者必遭報復。 俄羅斯二十四日對烏克蘭發動軍事行動,烏克蘭總統立即與政府領導層、國防部門和經濟集團代表舉行了緊急會議。   (取自烏克蘭總統辦公室)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向人民喊話,要求平民待在家裡,隨後宣布與俄羅斯斷絕外交關係。他在推特宣布:「我們將提供武器給想捍衛國家的任何人。」呼籲全國民眾準備好一同捍衛烏克蘭。 澤倫斯基向人民喊話指出,烏克蘭人永遠不會放棄他們的自由與獨立給任何人,俄羅斯的侵略行為正考驗國際法的力量是否仍然存在,將取決於世界對這種侵略的公平和公正的反應。 由於多個城市遭攻擊,澤倫斯基隨後也宣布與俄羅斯斷絕外交關係。這是一九九一年蘇聯解體後,俄國與烏克蘭成為獨立國家以來,兩國關係首度破裂。

Read More

烏人逃難 基輔現擠兌搶購潮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俄羅斯二十四日凌晨對烏克蘭發動大規模的空中和地面攻擊之後,來自首都基輔的畫面可見湧現向西部逃離的車潮;俄烏緊張以來未見的提款機擠兌、搶購,終於在基輔出現。烏克蘭內政部長的顧問表示,俄軍砲擊造成至少八人喪生和九人受傷。 《紐約時報》報導,就在基輔主要機場遭轟炸後幾小時,烏克蘭民眾不惜排一小時的隊購買汽油,離開基輔的交通要道出現擁塞,雜貨店湧進搶購物資的人潮,自動提款機前也大排長龍。 市中心的街道平和且安靜,幾乎沒有人走動,但離開基輔的高速公路比往常更繁忙,往西方向車潮特別多。來自基輔的照片顯示,企圖駛出這座城市的車潮大排長龍,大家都想遠離爆炸聲傳來的基輔東側,東向幾無車流。 烏克蘭邊防警衛隊說,俄羅斯軍隊已經越過邊界進入切爾尼戈夫、哈爾科夫和盧甘斯克地區。烏克蘭說,俄羅斯正在將武器裝備從非法吞併的克里米亞運入烏克蘭,俄羅斯並且砲擊烏克蘭全境,一直到烏克蘭西部的利維夫地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