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峰會 俄烏終戰未達協議 觸及割地

美國總統川普(右)與俄羅斯總統蒲亭(左)在阿拉斯加召開高峰會,商談終結俄烏戰爭。(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當地時間十五日在美國阿拉斯加州與俄羅斯總統蒲亭舉行近三小時峰會,雙方未能就解決俄烏戰爭達成協議。川普表示,他與蒲亭在會談時達成共識,認為俄烏戰爭將以土地交換及美國提供某種安全保障的方式結束。 俄烏戰爭持續將近三年半之際,川普和蒲亭先後搭乘專機飛抵阿拉斯加州第一大城安克拉治,隨後一同搭上川普的專屬座車從停機坪前往峰會會場。這是二0二一年以來,美俄現任總統首度會面。 在雙方外交首長,以及美方特使、俄方總統對外事務助理陪同下,川普與蒲亭舉行逾兩小時會談,會後召開聯合記者會。 川普在記者會上表示:「我們有許多、許多共識。我會說,有幾個重大議題我們還沒有完全談妥,但已取得若干進展,「其中一個可能是最重要的。因此目前沒有協議,之後才有協議。」川普和蒲亭對媒體講話十二分鐘,蒲亭先講八分半鐘,川普接著發言,不接受提問。 川普表示,他與蒲亭會談時達成共識,認為俄烏戰爭將以土地交換及美國提供某種安全保障的方式結束,但尚未達成協議。川普表示,他和蒲亭會談「非常順利」,暫時不考慮對俄國祭出更多制裁或其他「嚴重後果」。 川普表示,這此會議非常有建設性,只有幾個重大問題還沒完全達成共識,但已取得進展,「因此,在達成協議前,還不能算有協議」。他稍後將致電北約,也會打給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告知會議情況,「最終還是得由他們做決定」。 川普公開表明的會談目標是確保這場戰鬥停止,並讓蒲亭承諾迅速與澤倫斯基會面談判以終結戰爭。 蒲亭則在簡短發言中表示,他預期烏克蘭及其歐洲盟邦將接受美俄談判的結果,並警告他們不要「破壞」達成解決方案的進程。 川普最後向蒲亭致謝並表示:「我們很快會再和你們談話,也可能很快再見到你們。」 蒲亭緊接著用英文回應:「下次在莫斯科見。」川普則回應,這是很有趣的提議,「我可能會為此受到批評,但我覺得這是有可能發生的。」 川普稍後接受採訪表示,在為時十二分鐘的簡短聯合記者會結束後,他確實有機會私下與蒲亭對話。川普表示,蒲亭「非常真誠地」談到他想結束烏克蘭戰爭的強烈渴望。 對於如果以一到十評分此次「川蒲會」,會打幾分?川普回答「十分」,這顯示兩個擁有核武的國家領袖能夠合作。他說:「兩個強權能和睦相處是好事」。他稱蒲亭是「強人」且「強硬得很」,但自認這場會談氣氛正面。 川普對澤倫斯基的建議是「必須達成協議」。他說:「我認為我們相當接近終點…烏克蘭必須點頭。」 川普表示,如今責任落在澤倫斯基身上,取決於澤倫斯基能否以這場美俄峰會為基礎達成協議,以終結俄烏戰爭。 川普也表示,蒲亭與澤倫斯基都希望他出席兩人未來可能舉行的會議,討論走向和平的道路。

Read More

高雄議長康裕成率團拜會英國蘇格蘭首府愛丁堡市議會

議長康裕成率領議會城市交流參訪團,拜會英國蘇格蘭首府愛丁堡市議會,就城市治理、淨零碳排、觀光產業等多面向議題展開熱絡交流。(高雄市議會提供)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長康裕成率領議會城市交流參訪團,十五日拜會英國蘇格蘭首府愛丁堡市議會,就城市治理、淨零碳排、觀光產業等多面向議題展開熱絡交流,深化雙城友好情誼。 康議長並於會中熱情邀請愛丁堡市議會議員Cammy Day 日後造訪高雄,親身感受高雄城市的熱情與活力。 此次拜會地點為座落於愛丁堡歷史悠久「皇家一哩路」上的市政廳,由愛丁堡市議會議員Cammy Day、James Dalgleish以及議會團隊熱情接待。 康議長致詞時表示,很高興在藝術節期間造訪愛丁堡,看到街頭各類型藝術家生動活潑的演出,滿街人山人海來自各國的觀光客,深刻喜愛這個城市的氛圍。愛丁堡在淨零排碳、觀光文化推廣、智慧城市治理等政策方面具有高度執行力與創新作為,極具借鏡價值。 康議長特別準備由台灣四季水果製成的天然果醬、手工竹製窗花杯墊以及鳳梨酥等台式茶點,致贈給促成兩市深化交流的重要推手--愛丁堡市議會議員(前議長)Cammy Day,盼他能在品嘗英式下午茶時,增添一抹台灣風味,感受台式品茗文化及濃厚人情味。 此次參訪團廿六位議員橫跨多個政黨,大多數議員皆為首度造訪,慕名而來感受愛丁堡藝術節的魅力。其中,議會國民外交促進會會長湯詠瑜及副會長白喬茵等議員,造訪前即就藝術節的經費來源與執行、公私部門及各藝術團體的整合、住民利益與衝突等多元議題期待向愛丁堡請益,而一同與會的藝術節行銷創新總監James McVeigh 亦不吝於分享籌劃多年有成的經驗,也歡迎爾後兩市有更多元的藝術與表演交流。 拜會結束後,康議長與議員們走在街頭,一時性起也當起街頭表演藝人,沿路唱起了快樂ㄟ出航,徹底融入藝穗節的氛圍中,獲得周遭民眾的一片掌聲。

Read More

美俄峰會前夕 川普:不會被蒲亭威嚇

美國總統川普(右)與俄羅斯總統蒲亭將展開會談。 (路透資料照)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備受矚目的美俄高峰會當地時間十五日登場,美國總統川普十四日堅稱他不會被俄羅斯總統蒲亭所威嚇,並表示烏克蘭將參與任何關於自身命運的協議。 蒲亭應川普之邀將於十五日飛往美國阿拉斯加州。這是他自二0二二年下令全面入侵烏克蘭造成數萬人死亡以來,首度訪問西方國家。隨著俄羅斯在戰場有所斬獲,克里姆林宮表示,這兩位總統計劃舉行一對一會談,這加劇了歐洲領袖的擔憂,擔心蒲亭將誘騙川普接受強加於基輔的協議。 川普在白宮表示:「我是總統,他不會跟我亂來。」「在剛開始的兩分鐘、三分鐘、四分鐘或五分鐘,我就會知道這場會談會是順利還是糟糕。」 川普說:「如果是糟糕的會面,那麼很快就會結束;如果談得順利,我們將在不久的將來達成和平。」川普認為美俄高峰會的失敗機率為百分之二十五。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沒有受邀參加阿拉斯加高峰會,他譴責這場會議是對蒲亭的獎勵,並拒絕川普提出割讓領土的呼籲。 川普承諾不會單獨與蒲亭達成任何協議,並表示他希望與澤倫斯基舉行三方高峰會,可能緊接在阿拉斯加高峰會後舉行。 川普指出,他相信蒲亭準備好結束俄烏戰爭,但要達成和平協議,可能至少需要澤倫斯基也參與其中的第二次會談。他最想做的事是為美俄烏三方峰會鋪路,希望能很快舉行,也許會邀一些歐洲領袖參與。他還認為,若他不是美國總統,蒲亭會占領整個烏克蘭。 川普表示,會談結束後會有記者會,但他不清楚是否會是聯合記者會。 而在美俄峰會前夕,俄烏展開換俘行動,雙方各自換了八十四名戰俘。今年以來俄烏一連串換俘行動中,已經釋放了數百人,這是最新一批。

Read More

穗台青少年體育交流盛會15日盛大舉行

記者張翔/綜合報導 廣州台灣青年體育嘉年華暨第二屆海峽兩岸青少年輪滑冰球交流賽15日在廣州盛大啟動,廣州市委常委王煥清、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李文輝、台南市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姜滄源、廣州市台資企業協會會長王慶祥及來自台灣的青少年運動員、教練員等共400人參加。 王焕清在致辭中表示,廣州與台灣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是兩岸青年交流前沿熱土。舉辦此次活動,是為深化穗台青少年交流打造的新品牌。當前廣州全力“拼經濟、保安全,辦全運、提品質”,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為台胞尤其是青年提供廣闊舞台,希望更多台灣青年來穗追夢、築夢、圓夢。廣州將始終秉持「兩岸一家人」理念,堅持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為台灣青年在廣州發展搭建廣闊舞台、營造更優環境、創造更好條件。 廣州台灣青年體育嘉年華是2025年兩岸交流重點項目,活動以迎接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為契機,發揮廣州群眾性體育運動資源優勢,搭建兩岸青少年交流新平台,增強台灣青少年對兩岸“同根同源”的認同。活動從7月至9月,採取“1 + 11 + N”和“體育競技 + 參訪交流”方式,涵蓋輪滑冰球、足球、網球、羽球、柔道、象棋、槳板、卡丁車等近10個比賽項目,共有來自穗台港澳青少年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以及運動員家長500人在廣州比賽交流。 第二屆海峽兩岸青少年輪滑冰球交流賽是這次體育嘉年華活動重要的運動項目, 14日至20日在廣州亞運城綜合體育館競賽,設有U10、U14、公開(成年)3個年齡組別,邀請台灣青少年運動員、教練及家長共83人與廣州、香港、澳門等地共10多支青少年輪滑冰球隊伍比賽交流。 喜迎全運·廣州台灣青年體育嘉年華活動授旗儀式,眾代表持旗登台,共揚兩岸體育交流風帆。(記者張翔攝) 活動期間安排台灣選手參訪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及交流點、廣州市穗台交流示範基地、嶺南文化和廣州非遺代表性場館、廣州城市代表性瀏覽線路、高新科技企業等,讓台灣青少年親身體驗廣州的千年羊城歷史文化積累、現代城市發展創新活力、宜學環境的良好環境。

Read More

川蒲會 歐洲領袖有期待

美國總統川普(上圖)與俄羅斯總統蒲亭(下圖)預計十五日在阿拉斯加會面,討論終結俄烏戰爭。   (路透資料照) 記者王誌成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十五日與俄羅斯總統蒲亭會面,討論終結俄烏戰爭。歐洲領袖十日發布共同聲明表示,肯定川普的努力,也強調只有積極外交,同時對俄羅斯施壓停火才能成功。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則表示,這場會談很有建設性。 簽署聲明的歐洲領袖包括法國總統馬克宏、義大利總理梅洛尼、德國總理梅爾茨、波蘭總理圖斯克、英國首相施凱爾、芬蘭總統史塔布,以及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 根據法新社報導,馬克宏等歐洲領袖共同表示,「我們樂見(美國)總統川普在終止烏克蘭人慘遭殺戮的作為,維持對烏克蘭提供實質性的軍事和財力支援,包括透過『志願者聯盟』維護實施對俄羅斯聯邦的限制措施,確保俄羅斯與烏克蘭達成某種停火協議後,烏克蘭局勢穩定及協議不被破壞,同時嚇阻俄羅斯」。 路透社報導,川普表示,澤倫斯基的各方即將達成協議,有可能解決迄今打了三年半的俄烏戰爭,並可能將涉及「有利於雙方的某種領土交換」,這或許會要求烏方放棄相當程度的領土。而澤倫斯基和他歐洲盟友認為,這只會助長俄國的侵略行為。 另外,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歐方官員提出歐版方案內容包括停火必須是第一步,其他所有步驟都是其次;此外,任何領土交換都必須是對等的,且含堅不可摧的安全保障。歐洲官員會中提出歐版方案,但婉拒說明方案細節。 分析家指出,川蒲會選在阿拉斯加,遠離歐洲影響力,已經讓俄羅斯占了優勢。川普逆轉態度給蒲亭禮遇,圖的是終結戰爭的光環,但如果失敗也會相對受傷。

Read More

〈 全球探索 〉美陸戰略角力 台美關係大挫敗

《美麗島電子報》近期民調顯示,對賴清德滿意度已低於當選時的四成得票率,但賴對目前的執政風格與路線,意志依舊堅定。(中央社) ■余元傑 美中(中國大陸)關稅談判休戰期才宣布再延九十天,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掀起的關稅戰,於台灣時間八月七日十二時起生效,正式開啟了全新的貿易競爭時代。 台灣處在美中G2的戰略角力下,兩岸關係凍結、台美關係倒退,內政失能,產業衝擊山雨欲來,國防支出大幅攀升,外交一籌莫展。隨著內外局勢的持續惡化,對台灣前景悲觀的氣圍,也愈來愈沉重。美中談判還在持續,明顯脫離了川普全球關稅戰框架,而是兩個強權的全面戰略競爭。中國大陸也是到目前為止,唯一能以實力和美國繼續周旋的對象。    賴政府蓋牌 恐衝擊綠營票倉   但是,川普關稅海嘯已經直撲台灣而來。疊加百分之二十稅率,高於貿易競爭對手日、韓的百分之十五,也比鄰近國家菲律賓、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的百分十九要高出一個百分點。 換言之,台美關係過去標榜的島鏈地緣戰略、民主價值同盟因素,並沒有讓台灣在關稅談判中受到特別禮遇,反而在川普掀起的全球貿易新時代中,處於相對不利的地位。 但令人不解的是,台美談判過程卻被「蓋牌」。包括談判交易的細節、投資金額、採購內容、市場開放的程度與項目等,乃至於可能衝擊到南部縣綠營票倉的美國農產品進口問題,到目前仍以「保密」為由,秘而不宣。 川普已宣布,輸美半導體要課徵百分之百關稅,但在三大原則下,關稅可以是零,包含:企業已在美國設廠、正在建廠、有明確投資承諾。已在美設廠的台積電,看似暫時過關,但仍被要求再加碼投資外,更坐實了台灣高科技產業被迫外移的事實,台灣的「矽盾」還能撐多久?面對現實利益掛帥與交易型的川普政府,台灣沒有籌碼,這一關真的很難過,眼前正上演一幕幕割地賠款、被予取予求的凌遲劇碼;但賴政府卻對台美談判「蓋牌」,使得實際遭到衝擊的產業別、中下階層失業問題,目前外界卻只能霧裡看花,更談不上政府有什麼具體的產業補貼、轉型因應策略。 川普拒絕賴清德在紐約過境,無論是否基於美陸談判、川普想要訪問北京等因素考量,對台灣都是一項重大外交挫敗。(路透,資料照)  賴過境紐約遭拒絕 危險訊號   經濟看不到發展前景,外交也是一籌莫展。賴清德上任一年多來,未能踏上美國本土,最近傳出賴安排要從紐約過境訪問卻被拒絕,連美國前眾議長裴洛西都在臉書批評「這是一個危險訊號」,我方卻以「近期暫無海外訪問安排」回應,夫復何言。 台美關係是台灣外交的重中之重,過境外交行之有年並形成慣例。川普此番拒絕賴在紐約過境,無論是否基於美中談判、川普想要訪問北京等因素考量,對台灣都是一項重大外交挫敗。但賴政府卻直接否認有這項安排,除了鞏固其基本盤外,有何意義? 再者,賴政府上任以來接待的來訪的美方政要中,包括前白宮副國安顧問博明、前副總統彭斯、前國務卿蓬佩奧、國家民主基金會等,都是被川普點名厭惡、不對盤的人物、機構。曾任美國國務院資深顧問的惠頓八月五日撰文,直指台灣與川普漸行漸遠,實非無的放矢。 從台灣在川普關稅戰中居於劣勢,到台美關係變化,反映出賴政府根本不了解川普,或至少迄今仍無法接觸到川普執政核心。賴政府的外交人事布局,酬庸、派系考量當道,台美關係大挫敗,與外交系統長期培養的外交官未受重視、專業意見未能納入最後決策,應有密切關係! 蕭美琴副總統今年二月十七日接見的美國前白宮副國安顧問博明(左三),是被川普點名厭惡、不對盤的人物。(取自總統府網站)  處理台灣問題 大陸繞道華府   賴清德政府內外陷入困境,凍結中的兩岸關係並未因此而有轉圜跡象;中國大陸對台政策,除了針對個別事件做一般性的制式評論、回應外,並沒重大的政策轉變。 主要原因在於,自現任大陸外長王毅在擔任國台辦主任起,大陸已將台灣定位為美中關係互動中的核心利益與籌碼;簡言之,中國大陸已趨向選擇透過華盛頓處理台灣問題。因此,對於台灣政黨內鬥、選舉勝負,乃至於大罷免等,就沒有急切因應、隨之起舞的必要。 反而是台海局勢在對峙中愈趨嚴峻,值得高度關注。台灣的防衛安全,從過去「決戰於境外」,「殲敵於灘頭」,到現在已經到了在本島部署火山布雷車、為打城鎮戰做準備。 台灣的國防預算支出,從馬政府時期的三千多億,十年不到,已倍增至目前的六千多億,但台海防衛兵棋推演的假想敵情,已經從外海進逼到了內陸、城鎮戰;兵役年限,在馬政府兩岸大交流時期僅四個月,現在則已延長為一年。 台灣現在面臨外交一籌莫展,經濟遭逢關稅海嘯,台海危機步步進逼,內部也曝露執政失能、民主憲政體制趨於崩壞的困境。最近南部風災、雨災,政府救災失能就廣被詬病,已不待言。    動輒釋憲覆議 傷害憲政原理   台灣從陳水扁、馬英九到蔡英文執政期間,基本上都還尊重制度、法理,亦即國會多數通過的法案,除非有重大爭議,絕不輕易動釋憲、覆議,維持住法律基本的穩定性。 但是,賴政府、卓內閣上任一年多來,釋憲、覆議卻成了新常態。憲政上的羊腸小徑,竟成賴政府的康莊大道,在野又監督抗衡乏力,行政權恣意對抗國會多數,形成朝不朝、野不野的狀態。 政府動輒釋憲、覆議,對整個憲政體制的基本原理、權責分工傷害之大,也失去了法治國的實質意義。但這種對法治的不在乎,在主政者擔任台南市長時,長達二四六天不進議會、被監察院稱作憲政惡例,早已露出端倪。 大罷免二十五比零,是人民對當下內外局勢不滿、不安的民意反映,《美麗島電子報》近期民調顯示,對賴只有百分三十四點六滿意,百分之五十六點六不滿意,滿意度已低於當選時的四成得票率,但賴對大罷免還要再戰八二三。顯然,賴對目前的執政風格與路線,意志依舊堅定。 (嘉南藥理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余元傑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

〈 全球探索 〉內外交迫 賴清德困局更艱難!

賴清德稱「接受人民監督」,但要並肩同行的罷團只是社會少數,決策邏輯明顯矛盾。(中央社) ■丁仁方 台灣近來政經情勢受到高度關注的三件大事,一是大罷免以二十五比零收場,二是賴清德總統過境美國行程喊卡,三是美國宣布對台關稅百分之二十,高於日、韓。這三個轉折,已使得台灣內外處境更形艱難,也對賴的連任之路帶來重大影響。 七二六大罷免以二十五比零收場,確實與大多數人事前的判斷出現很大的落差。從結果來看,有三個數據值得分析: 第一,整體平均投票率突破百分之五十五,遠高於二0二0年的高雄市罷韓投票率是百分之四十二,創罷免案投票率歷史紀錄;第二,七人的同意罷免票超過百分之二十五的門檻,但仍遭到多數否決;第三,有七人的不同意票數,超過了二0二四年的當選票數。    大罷免潰敗 賴清德民調重挫   進一步分析,藍營立委得到基本盤以外的支持,「藍白合」則是最重要關鍵。罷免基本上是動員戰,綠搞仇恨值,藍則透過反賴、反綠造勢。結果,藍、綠也都各自催出了七成左右的支持者。 但白營出馬挺藍,並將投票率、不同意票數都拉高,成了藍綠對決的關鍵少數!這等於複製了去年十月基隆市長謝國樑罷免案、藍白聯手固樑的模式。 藍白合原本主要只在立法院議事攜手,在地方選舉中尚未建立合作模式;此次以「反賴」為合作基礎,成功催票,在二十五個罷免區完勝。前瞻二0二六年地方選舉、乃至於二0二八年大選,很有機會藍白共推候選人。 大罷免之後,賴清德最新民調重挫。賴去年當選的得票率是四成,美麗島公布的最新民調,賴執政滿意度剩下百分之三十四、反映原有的支持者已經走人。這是賴從政以來的最大危機,情勢之嚴峻,更甚於賴在台南市長任內面對的登革熱嚴重疫情。 國民黨拍板十月十八日改選黨主席,如果現任黨主席朱立倫希望順利交棒的基調不變,而二0二八大選藍白合又出現契機,預期明年卸任台中市長的盧秀燕出馬接棒黨主席的可能性非常高。 大罷免綠搞仇恨值,藍則透過反賴、反綠造勢。圖為七二五國民黨反罷免造勢活動。(中央社)  政黨競合 大方向不利民進黨   新的國民黨主席必須適時針對兩岸與國際議題表達主張、提前營造全國聲望與格局高度,可避免重演侯友宜倉促上陣的困境;更重要是為二0二六做好政治鋪排、穩住縣市長、議員及鄉鎮長的地方實力。 藍營向來在地方選舉有相對優勢。明年的地方選舉,考驗藍白在幾個選區的縣市長、議員是否有合作的空間,若能站穩、甚至共創雙贏,二0二八大選翻盤的機會就更大了。 至於民進黨方面,賴目前的處境,與蔡英文首任執政前期民調下跌期的狀況相似,但當時的蔡英文找了賴清德出來組閣,再加上香港「反送中」風波加持,終於穩住陣腳。 如今,大罷免之後,民進黨政府內閣改組的呼聲又起。蔡英文當時還有賴清德接閣揆,賴清德現在能找誰救援呢?如果賴的執政滿意度持續回不到四成以上,又拿不出具體政績,二0二八的連任之路就很坎坷了。 民眾黨現在是關鍵少數,政黨支持率約在百分之十五左右,白營反綠、反賴的路線,在大罷免之後愈趨明顯。從政黨的競合角度觀察,大方向確實對綠營很不利。    抗中保台牌 邊際效應已遞減   大罷免二十五比零的結果,也看出綠營「抗中保台」的邊際效應已在遞減。民進黨前秘書長林右昌積極推動大罷,就喊出「罷免投同意,反共更有力」;罷團亦以「反共護台」為號召,但都沒有撼動藍白的基本盤,白營還是出來投票。 即使在大罷免前兩天的七月二十四日,在發生世大運出現搶奪賀電事件,亦未進一步發酵。回顧二0一六年的周子瑜事件,當時也發生在投票前夕,瞬間挑起兩岸關係情緒,民進黨在當次投票大獲全勝;但此次世大運搶奪賀電事件,或許催出了綠營的票,卻沒有說服白營、中間選民,影響也不大。 綠營的「抗中保台」牌,向外拓展票源的動能有限,但對鞏固自己的基本盤還是很有效的;因此,綠營還會繼續打這張牌,特別是在總統、立委的二合一選舉。 只是綠營等不到二合一選舉,搶先在大罷免時就打出「抗中保台」,但激化對立的效應很薄弱;若還要在二0二六年地方選舉繼續操作,只會加速遞減邊際效應而已,持續到二0二八,作用又會更弱了。 賴清德政府對內遭逢大罷免大失敗,近日,過境美國紐約的安排也被喊卡,這是外交的重大挫敗。顯然,川普考量美國與中國大陸關係,此時刻意對大陸放軟,不希望美「中」關係受到台灣干擾。   川普考量美國與中國大陸關係,此時刻意對大陸放軟,不希望美「中」關係受到台灣干擾。(路透) 美國考量自身利益 犧牲台灣   拒絕總統在美國本土過境訪問,並非台美互動慣例。這次明顯是美國考量自己的利益,把台灣犧牲掉了。賴總統灰頭土臉,對台灣也是重傷。 同時,川普也公布了對台課徵關稅達百分之二十,但稅率高於日本、韓國的百分之十五,除了對台灣出口非常不利,未來台灣是否進一步開放農漁產品進口?恐將進一步衝擊民進黨在南部縣市票倉。 美國步步進逼,賴政府無力招架,主要是台灣沒有籌碼。民進黨政府一面倒向美國,把最重要的籌碼台積電主動奉送赴美投資設廠後,台灣只剩下軍購、開放市場被美國予取予求,與歐盟處境如出一轍。 但即使如此,賴清德也沒有調整兩岸政策的跡象。大罷免違反民主憲政原理、代議政治運作機制,全世界絕無僅有,把在野國會議員集體打為中共同路人,實在太過勉強,但賴還要繼續拚八二三的罷免投票。 賴稱「接受人民監督」,又要「與公民並肩同行」,但七二六不同意大罷免的民意已經很清楚,賴要並肩同行的罷團只是社會少數,決策邏輯明顯矛盾,台灣內外交迫的困局只會愈加艱難。 (南台灣兩岸關係研究學會理事長丁仁方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

回應俄前總統挑釁言論 川普:已部署2艘核潛艦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呼籲俄羅斯在本週前結束戰爭。(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當地時間一日說,他已下令部署兩艘核潛艦以回應俄羅斯高階官員「極為挑釁」的言論。 他在自家社群媒體「真實社群」發文表示:「鑒於前俄羅斯總統麥維德夫極為挑釁的言論…我已下令在適當地區部署兩艘核潛艦,以防這些愚蠢且煽動性的言論不僅僅是這樣而已。」 他還說:「言語非常重要,常會導致意想不到的後果,我希望這不會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川普未說明他指的是核動力潛艦或核武潛艦,也未說明部署地區,美軍對此三緘其口。 川普先前揚言,由於俄羅斯持續侵略烏克蘭,將對俄國祭出新制裁。麥維德夫七月二十八日為此嚴厲批評川普。 麥維德夫在社群媒體X發文指控川普「在玩最後通牒遊戲」,稱川普「應謹記」俄羅斯具備強大力量。 麥維德夫表示:「每次新的最後通牒都是一種威脅,是邁向戰爭的一步。不是在俄烏之間,而是和他自己的國家。」

Read More

曼哈頓槍擊4死 槍手飲彈亡

  美國紐約曼哈頓市中心一棟摩天大樓昨發生槍擊案,造成包括一名員警在內共五人喪生。圖為案發現場附近的聯調局幹員及紐約市警局員警。(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紐約曼哈頓市中心一棟摩天大樓昨天發生槍擊案,共五人喪命,包括一名警察和涉嫌槍手自戕身亡,另有多人受傷。槍手在拉斯維加斯有住所,橫跨幾乎整個美國到紐約行凶。 法新社報導,此案發生在美東時間二十八日傍晚六時左右,槍手塔穆拉穿西裝、戴墨鏡且手持步槍,穿越公園大道一處廣場進入大樓開火。警方接獲槍擊通報後,派出數百名警力前往公園大道的繁忙地區,這裡辦公大樓林立,有許多觀光客和商務人士在此穿梭。 案發現場位於公園大道三四五號的辦公大樓區域,避險基金巨擘黑石集團、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和職業美式足球聯盟(NFL)都在此設置辦公室。警方表示已控制住現場,單獨犯案的槍手也已身亡。 警方解除封鎖後,附近辦公大樓的一名員工邊哭邊走出來;另一名員工描述,槍手在大家準備下班時逐層行動。根據紐約郵報,槍手開火後藏匿於附近一棟四十四層辦公大樓,被發現時已經陳屍於第三十三樓,消息人士稱槍手疑似飲彈自戕。 執法部門消息人士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在今天發生的曼哈頓市中心槍擊案中,有四人喪命,包括一名紐約市警局警察」,涉嫌犯案的槍手也已身亡,據信是「自戕」。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槍手為二十七歲的塔穆拉,他在拉斯維加斯有一處住所。塔穆拉橫跨幾乎整個美國來到紐約。 提許回答記者提問時,描述塔穆拉使用的武器是一把M4步槍。

Read More

和談前戰火不停!泰軍出動大象引爆熱議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寰宇新聞網/綜合報導】 泰國與柬埔寨領袖,28日前往馬來西亞,商討邊境和談。但在前一天,雙方戰火,依然沒有停歇。另外,網路上,也瘋傳一段影片,顯示,泰軍出動的,奇特武器。似乎是把,千年以來,最傳統的作戰夥伴,也派赴前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