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拋對等關稅 歐盟批美亂中無序

正訪中亞的歐盟主席范德賴恩強調歐盟將團結以強大單一市場作為動盪時的安全港,並批評美國關稅使全球受苦。(歐盟提供)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針對美國總統川普提出「對等關稅」,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認為這對全球經濟是重大打擊,尤其是脆弱國家,且通膨將衝擊所有消費者,並批評美國作法「亂中無序」,若與美國談判失敗將祭出進一步對策。 川普宣布橫掃全球一百八十國的「對等關稅」,歐洲聯盟將被課徵二十%關稅。正出訪中亞的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在烏茲別克第二大城撒馬罕發表回應。 范德賴恩表示,深切遺憾川普作此選擇,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將螺旋式上升,引發保護主義興起。並指出,一些最脆弱的國家如今面臨最高的美國關稅,全球消費者將立即受到傷害,數百萬計民眾將面對更高的日常生活帳單,從醫療到交通成本都將增加,通膨將上升。 她指出,大大小小的所有企業都將自第一天開始受苦,從更大的不確定性、供應鏈干擾到繁重的官僚作業,尤其在美國作生意的成本將劇烈增加。並批評「這混亂中似乎沒有秩序」,隨著所有美國貿易夥伴都受到打擊,沒有明確途徑可度過正在形成的複雜和混亂。 范德賴恩說,她同意川普認為其他人正在不公平的利用現有的貿易規則,但「將關稅作為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工具,並不能解決這個問題」。 范德賴恩重申,歐盟一直準備與美國談判,以消除跨大西洋貿易的任何剩餘障礙,但同時也準備好回應,包括正在敲定第一輪應對美國鋼鐵關稅的反制措施。 川普對全球鋼鐵加徵二十五%稅後,歐盟表示將在十三日施行對美國農產品等一籃子商品的第一波反制關稅,目前仍在與成員國敲定貿易報復的最後清單。 范德賴恩表示,若與美談判失敗,將有進一步對策保護歐盟企業及人民。同時,歐盟還將密切關注美國關稅可能產生的間接影響,「因為我們無法吸收全球過剩產能,也不會接受市場傾銷」。

Read More

強震釀災!震垮曼谷大樓 鋼材不符規定 疑來自中資廠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緬甸強震發生至今,已通報超過2千人死亡,而泰國曼谷的審計署辦公大樓,是當地在強震下,唯一被完全震垮的大樓,泰國工業部因此在現場,取回鋼材樣本,試圖釐清倒榻原因,初步調查發現,有部分鋼材的確不符合規定,而且疑似是由一家中資鋼鐵廠提供。

Read More

美國「解放日」將至 可能改為全球齊頭關稅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美國總統川普聲稱,對全球開徵對等關稅的4月2日「解放日」即將到來。然而,目前對這個關稅政策,具體會如何實施,仍然充滿未知數。白宮在31日表示,川普會在2日,宣布「以國家為基礎」的關稅政策。然而,根據華爾街日報引述華府內部官員的說法,川普也有可能在2日宣布,對全球進行最高20%的「齊頭式關稅」。

Read More

川普耐心正耗盡 芬蘭總統:4/20俄停火期限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俄羅斯總統普丁,最近拋出成立「烏克蘭臨時政府」提議,取代現任總統澤倫斯基,進行和平談判。這項主張,引發美國總統川普,極度不滿。芬蘭總統,史塔布,最近在邁阿密與川普,打高球,談俄烏,他透露,可以感受到川普對俄國的耐心正在流失,有望在4月20日前,迫使普丁同意停火。

Read More

法國極右派雷朋貪汙遭判刑 角逐總統大選無望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法國極右派領導人「雷朋」,因盜用資金罪名,被法官判決4年徒刑,而且5年內,不得參選公職,這意味著雷朋,2027年角逐總統大位的夢碎。雷朋批評法官的判決,完全是政治決定,也證實將繼續上訴。

Read More

川普謀求第三任期引爆憲政危機 專家:美國民主面臨230年最大考驗

受訪被問尋求第3任,川普:我不是在開玩笑。(路透,資料照) 本報綜合報導 法律爭議:副總統繼任漏洞成焦點 美國總統川普30日接受NBC專訪時首度證實,其「第三任期」言論「絕非玩笑」,引爆憲政爭議。法律學者分析,川普可能透過「副總統繼任」漏洞規避《憲法第22修正案》限制——即與共和黨候選人搭檔參選副總統,待勝選後由總統主動辭職,使其合法繼任總統職位。此操作可循環實施,理論上川普可執政至2037年。然而哈佛憲法學者強調,若欲直接廢除第22修正案,需國會參眾兩院三分之二多數及四分之三州議會批准,實務上「近乎不可能」。 政治衝擊:MAGA運動重塑共和黨生態 川普自2021年卸任後,已將共和黨轉型為「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政黨」,基層支持率持續領先。「美國優先」議程成功鞏固白人男性選民,此群體在搖擺州的投票意向將成關鍵。但若強行突破任期限制,可能導致「憲政慣例全面崩解」,動搖美國民主根基。 經濟風險:關稅政策恐重演「大蕭條」模式 川普政府近期加徵關稅,已引發市場劇烈震盪。數據顯示,美股科技七巨頭市值三週內蒸發2.7萬億美元,標普500指數週期調整市盈率達35倍,逼近歷史泡沫水平。高盛報告警告,若政策不確定性持續,市場恐面臨「重大清算」。貿易保護主義與移民緊縮將削弱美國供應鏈競爭力,尤其衝擊科技業人才流入。此現象可與1930年代胡佛政策導致的大蕭條前兆相比擬。 歷史視角:打破230年憲政傳統 憲法史學者回溯,兩屆任期限制源於華盛頓自願放棄權力的傳統,此慣例在1951年入憲後從未被挑戰。若川普成功連任三屆,將顛覆「230年憲政共識」,並為威權擴權開創危險先例。學者同時警示,1973年福特繼任尼克森屬緊急特例,若系統性操作繼任漏洞,將使「憲法文字與精神嚴重背離」。 全球連鎖效應:美國戰略收縮牽動地緣政治 川普第二任期已加速「美國優先」戰略,包括施壓烏克蘭接受「資源換和平」協議、推動美俄密談抽身歐洲事務。此舉反映美國對維護全球霸權成本過高的焦慮,國防部更公開要求北約盟友分攤軍費。川普打破二戰後「保護盟友」的地緣政治原則,其交易式外交恐重繪國際秩序。歐洲外交官則憂心,對俄讓步將使普京逃脫入侵烏克蘭的制裁後果。 民主制度的終極壓力測試 法律學者與政治分析師共識認為,儘管技術性操作存在空間,但其引發的憲政危機、市場動盪與社會分裂代價,恐遠超短期政治利益。這場爭議已超越個人權力角逐,成為檢驗美國民主韌性的試金石。

Read More

〈 全球探索 〉大陸戰狼外交 與改變中的全球戰略秩序

蔡鎤銘 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等背景下,北京利用外交手段來確保自身經濟利益。圖為二十二日大陸外長王毅與日本外相岩屋毅、韓國外長趙兌烈舉行外長會議,達成加強供應鏈合作等共識。(路透) 近年來,大陸出現的「戰狼外交」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這種強硬的外交風格不僅改變了過去較為謹慎的作風,也在全球範圍內引發廣泛討論。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研究所(RIETI)今年三月的報告,北京的外交語調自二0一九年七月起發生顯著變化,並在二0二0年一月加速強化,隨後在二0二二年九月後略有調整。 該報告指出,戰狼外交並非偶然產生,而是中共對外交事務干預加深的結果,並伴隨著對外部挑戰的系統性回應。這一策略不僅影響大陸的國際形象,也對全球政治與經濟戰略秩序產生了改變。  戰狼外交 涵蓋言辭行動經濟 戰狼外交的運作方式與傳統外交模式有顯著不同,主要體現在言辭、行動與經濟手段三個層面。 在言辭方面,大陸的外交官從過去較為克制的語調,轉向更加強硬、直接甚至帶有挑釁意味的表達方式。例如,前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記者會上多次強烈批評西方國家,並透過社交媒體發表爭議性言論,形成所謂的「推特外交」。根據RIETI的報告,二0一九年七月後,大陸官方聲明中「罪責」、「抹黑」、「意識形態攻擊」等詞彙的使用頻率大幅增加,顯示其外交語調的明顯轉變。 行動層面則表現在大陸對外國政府或媒體的回應模式上。當外國政府或媒體發表不利於大陸的言論時,北京當局不再僅限於口頭抗議,而是搭配具體措施。例如,二0二0年澳洲要求對新冠病毒起源進行獨立調查後,大陸立即對澳洲農產品加徵高額關稅,並限制多種進口產品。二0二一年,立陶宛允許台灣設立代表處後,大陸迅速降低雙邊外交關係,並施壓歐盟企業減少對立陶宛供應鏈的依賴。這些案例顯示,大陸在戰狼外交的實踐上,已將言辭與行動緊密結合。 二0二一年立陶宛允許台灣設立代表處後,北京迅速降低雙邊外交關係,並施壓歐盟企業減少對立陶宛供應鏈的依賴。(取自外交部網站)  外交決策 黨內高官直接掌控 在經濟層面,戰狼外交也展現出其影響力。根據RIETI數據分析,大陸自二0一九年以來,針對不同國家採取的貿易制裁措施數量較二0一五至二0一八年間增加約百分之六十,顯示經濟制裁已成為其外交政策的一部份。此外,大陸對外資企業施加壓力,例如對特定國家的企業進行市場限制,作為回應特定政府政策的手段,這種經濟威懾在戰狼外交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戰狼外交的興起,受到多種內外部因素的影響,包括政治壓力、國際競爭環境的變化及經濟考量。 在政治層面,大陸共產黨對外交事務的干預加深,是戰狼外交的主要推動力。RIETI報告指出,近年來大陸的外交決策逐步從專業官僚體系轉向由黨內高層直接掌控,並與內部的政治安全需求緊密結合。對於中共而言,展現強勢的外交立場不僅是應對外部壓力的手段,同時也能凝聚國內共識,確保執政穩定。 國際競爭環境的變化進一步推動了戰狼外交的發展。自二0一八年美國前總統川普發起對大陸貿易戰後,中美關係進入高度緊張階段,美國與盟國在科技、軍事及經濟領域強化對大陸的防範。根據RIETI報告,大陸在二0一九年後的外交聲明中,負面措辭的使用頻率增加約百分之四十五,顯示其外交語調的轉變與國際壓力高度相關。  降低對立 台應積極推動和平 經濟因素也是戰狼外交背後的重要動力。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科技封鎖與貿易戰的背景下,大陸利用外交手段來確保自身的經濟利益。例如,當美國限制大陸企業獲取先進半導體技術時,北京當局迅速回應,並對美國企業設下額外的貿易限制,以展現對等報復的能力。 面對大陸戰狼外交的持續發展,台灣應採取全方位的應對策略,包括安全防禦、國際合作與和平推動。 在安全領域,台灣必須強化與美國、日本及歐洲盟國的合作,以維持區域穩定,並提升自身軍事防禦能力,以避免大陸利用外交施壓對台灣構成更大威脅。此外,面對大陸可能透過經濟手段打壓台灣,政府應推動供應鏈多元化,減少對大陸市場的依賴。目前,台灣對大陸與香港的出口額仍占總出口的百分之三十八點七,顯示經濟仍高度依賴大陸市場,必須尋求新的貿易夥伴。 除了防禦性措施,台灣也應積極推動「和平推動」(和平推)策略,以降低兩岸對立情緒。相較於「兵推」專注於軍事衝突模擬,「和平推」則強調透過對話、文化交流及經濟合作來緩解緊張局勢。 自二0一八年美國前總統川普發起對大陸貿易戰後,美陸關係進入高度緊張階段。圖為二0一九年川習會。(路透資料照)  透過交流對話 建立和解模式 歷史經驗顯示,透過學術合作、文化交流與經濟合作建立對話機制,有助於降低敵意並減少誤判風險。借鑑法國與德國的和解模式,台灣可以推動兩岸民間交流,例如青年交換計畫、學術論壇及產業合作,以建立更穩定的互動機制。 戰狼外交雖然提升了大陸的國際話語權,但也加深了與西方國家的對立,使全球政治與經濟格局更加對立化。這種變化不僅影響全球治理,還使區域經濟與供應鏈穩定面臨更大風險。 對於台灣而言,如何在安全與和平之間取得平衡,是未來最大的挑戰。除了強化國防與外交合作,透過和平推策略來降低敵對氛圍,也是避免衝突升級的重要方式。和平並非軟弱,而是一種長期風險管理的策略,能夠為區域穩定創造更多可能性。在戰狼外交的壓力下,台灣如何靈活應對,將是未來國際戰略的重要課題。 (作者為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國戰會論壇授權刊登)

Read More

緬甸強震死亡數恐破萬

  緬甸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搜救人員在倒塌建築進行救援。 (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緬甸中部二十八日發生芮氏規模八點二強震,毗鄰的泰國也受到地震波及。緬甸軍政府二十九日表示,強震初估造成的死亡人數已超過一千人,另有兩千多人受傷;泰國方面統計已有八人死亡,受困人數九十六人。緬甸軍政府領導人敏昂萊宣布「緬甸進入緊急狀態並請求國際援助」。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評估這次地震死亡人數可能超過萬人。 緬甸強震發生在二十八日當地時間下午一時二十分(台北時間下午二時二十分),人口眾多的緬甸第二大城瓦城,距震央實皆市相當近,災情嚴重,連距離震央一千一百公里外的泰國首都曼谷也傳出大樓倒榻等災情。   緬甸瓦城長城飯店倒塌,目前包括5名員工及客人等約8人都還困在低樓層無法出來。 (緬甸台商總會理事趙德仁提供/中央社) 地震翌日,華盛頓郵報引述美國地質調查所評估模型,顯示罹難人數在一萬到十萬的機率為三十五%,突破十萬的機率為三十六%,代表超過七成機率死難人數會上萬。 緬甸軍政府領導人敏昂萊二十八日在電視談話中說:「我已親自視察一些災區評估情況。我要呼籲大家攜手合作,支持正在進行的救援行動。」同時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並請求國際援助。敏昂萊表示會持續公開邀請任何願意前來協助災民的組織和國家,還說印度將提供援助。 曼谷一棟興建中的大樓倒塌,受困工人親友含淚望著倒塌建築物,期望親人早點脫困。 (中央社) 根據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資訊小組二十九日統計,截至二十九中午十二時,震災已造成至少一千六百四十四人死亡、三千四百零八人受傷,另有六十人失蹤。 泰國方面經過持續搜救,已知死亡人數有八人,受困人數則新增至九十六人,目前大型機具已經進入現場持續進行搜救任務。   緬甸強震災情嚴重,當地志工回報,許多受傷民眾只能就地進行緊急治療,災區急需飲用水、藥品、食物跟毯子。 (李金蘭提供/中央社) 緬甸強震,擴大到泰國曼谷跟中國雲南,氣象署指出釋放能量是九二一地震的二十二點四倍。氣象專家示警,緬甸地震,主因是印度板塊推擠到歐亞大陸板塊所造成,可能會造成板塊再往東,推擠揚子地塊,台灣雪山山脈、西部陸山帶、西部平原也屬於揚子地塊邊緣,不排除受到影響,未來兩週內要留意規模六以上地震。

Read More

緬甸7.7強震 曼谷高樓建築劇烈搖晃 民眾緊急撤離街道避難

緬甸7.7強震,泰國首都曼谷多棟高層建築出現劇烈搖晃,街頭擠滿被嚇到的民眾,不敢回到辦公大樓內。(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 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測定,緬甸中部當地時間28日中午12時50分(臺北時間14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7.7強震,震央位於實皆省首府蒙育瓦市西北方16公里處,震源深度僅10公里。此次淺層地震波及範圍廣及中國雲南省與泰國全境,泰國首都曼谷多棟高層建築出現劇烈搖晃,鄰近震央的緬甸第二大城曼德勒(瓦城)亦受強烈衝擊。 地震發生當下,曼谷市中心辦公大樓群出現明顯晃動,數以千計民眾緊急撤離至街道避難。目擊者描述,昭披耶河畔多棟摩天大樓泳池水體劇烈潑濺,恰圖恰區某興建中工地發生結構坍塌,據傳約50名工人受困瓦礫堆,救援隊伍已攜帶生命探測儀進場搜救。當局緊急關閉隆比尼公園周邊百貨商場,捷運系統暫停部分高架路段營運。 網路流傳畫面顯示,曼谷某五星級飯店頂樓無邊際泳池因地震引發「人造海嘯」,大量池水從40層高處傾瀉而下;另有未經核實的影像聲稱拍攝到泰緬邊境大橋斷裂。X平台用戶上傳多段辦公室吊燈劇烈擺盪、超市貨架商品散落滿地的實況影片,曼谷機場快線列車則因軌道安全檢測暫停服務1.5小時。 緬甸政府截至晚間尚未公布官方災情統計,但德國地球科學研究中心警告,震央周邊50公里範圍內多屬農村木造建築,恐有嚴重傷亡風險。中國地震台網測定雲南大理、昆明震度達4級,清邁旅遊區多間民宿通報牆面裂損。泰國氣象廳證實,此次是該國近30年來遭遇最強烈境外地震,後續餘震監測將持續72小時。

Read More

川新關稅4/2生效 對委內瑞拉石油買家祭25%稅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國際油價,在24日上漲1%,這是由於美國總統川普,威脅要對,購買委內瑞拉石油的國家,徵收25%的關稅,引發投資人對供應的擔憂。不過,有關川普4月2日對等關稅,將更具針對性的報導,則緩解金融市場的緊張情緒,更導致,黃金價格下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