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價漲4倍!歐洲耶誕節「甜中帶苦」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耶誕節倒數一個月,歐洲各地陸續開始進行布置,但歐洲今年經濟卻不這麼樂觀。德國小鎮一間知名巧克力工坊,表示今年原物料價格一口氣漲了4倍,即使耶誕節訂單滿滿,支出的成本卻也同樣大幅增加。

Read More

巴基斯坦教派衝突劇烈!雙方暫時達成停火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巴基斯坦柏普赫圖赫瓦地區,近日爆發嚴重的教派衝突。在當地為數較多的什葉派信徒,21日遭遜尼派攻擊後,雙方連日交火,目前至少有82人,死於這場衝突。而雙方在巴國官員的協調下,24日達成7天停火。

Read More

川普盼調解俄烏戰爭 澤倫斯基:有望2025年結束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川普所提名的美國國安顧問人選「瓦爾茲」,在最近的訪談中提到對於俄烏戰爭局勢,可能不斷升級的擔憂,因此他也希望能盡快讓雙方坐上談判桌。而澤倫斯基也在最近出席活動時表示,他願意接受由美國和其他國家領導人,所提出的停火提案,並樂觀表示戰爭有可能在2025年結束。

Read More

〈全球探索〉美國優先 大陸影響力反擴大?

馬斯克旗下SpaceX太空公司以地緣風險為由,要求多家台灣供應商,將星鏈衛星網路的供應鏈移出台灣。(取自Elon Musk社群網站X) 黃清賢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陸續公布新政府內閣人事,幾乎都是對中(中國大陸)政策的強硬派,美中更高強度的貿易戰、科技戰山雨欲來;但是,伴隨「美國優先」的保護主義抬頭,是否也讓中國大陸擴大全球影響力? 川普二‧0版對美國及國際政治的既有建制,可能帶來顛覆性的改變。當全球對川普二‧0版逆全球化陷入焦慮的同時,與習近平強調全球化、市場機制、開放、自由貿易、互利共贏,形成強烈對比。 亞拉非等開發中國家,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長期以來就是中國大陸堅定的支持者;現在,因應「川普海嘯」來襲,中國大陸已經成為許多國家強化經濟韌性的最重要合作對象。    台灣陷尷尬 產業面臨空洞化 習近平十一月在巴西二十國集團(G二十)峰會,揭櫫要在經濟、金融、貿易、數位、生態環境等五大領域,推動開發中國家共同發展。中國大陸加速經略「一帶一路」、走向「南南合作」的態勢已非常明顯。 台灣現在的處境就顯得尷尬。台灣與中國大陸地緣關係甚深,但在美國對中「去風險化」的政策壓力下,台灣半導體先進製程占全球比重將會驟降,人才、資金都會加速外移,產業正面臨空洞化危機。 例如,馬斯克旗下SpaceX太空公司就以地緣風險為由,要求多家台灣供應商,將星鏈(Starlink)衛星網路的供應鏈移出台灣;台積電二奈米或更先進的A16製程技術,連同周邊相關合作的產業鏈,也將加速赴美投資設廠。 據統計,去年前三季的兩岸貿易是九百四十億美金,台美貿易則多達一千三百八十億美金;台美貿易金額在去年就超越了兩岸貿易。川普上台後,面對台美貿易順差(二0二三年達四百八十億美金),台灣將被要求擴大對美採購。 再者,美國向全球各國加徵關稅百分之十至二十、對中國大陸課徵百分之六十,必然也會招致反制、報復。許多國家已認為不能只押注在美國,即使不能與美國完全脫鉤,雞蛋也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美國加徵關稅 必會招致報復 相對於川普,中國大陸貿易政策反而可預測性較高。從十一月的秘魯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到巴西G二十峰會,多國領導人先後與習近平會晤,反映許多國家更積極的要與中國大陸重新建立或升級關係。 時序再推回到今年十月在俄羅斯舉行的金磚國家(BRICS)峰會,除了擴容議題全球矚目,《喀山宣言》聚焦加強多邊主義、提升發展中國家在多邊金融的韌性、促進全球公平發展與安全等。這些訴求與川普的孤立主義、單邊制裁形成強烈對比。 與此同時,台灣的外交將更形艱困。大陸近期與其他國家的雙邊聯合聲明中,幾乎都看得到強化「一中原則」論述,甚到還出現「反對台獨」的字眼。 以新加坡為例,繼打造蘇州科技園區之後,又在天津自貿區打造「中新生態城」,中星關係在經貿產的鏈結愈來愈深。新加坡總理黃循財日前與習近平在APEC會晤後,星國外交部官網聲明,就明確表達「反對台灣獨立」的文字。 再看中國大陸與南美洲關係。習近平藉秘魯APEC峰會,透過視訊主持「一帶一路」計畫錢凱港開港儀式,啟動南美洲通往中國大陸的「貿易高速公路」,必將深化與南美洲「南方共同市場」政經關係;「南方共同市場」會員國之一的巴拉圭,是我在南美洲唯一邦交國,台巴邦交還能維繫多久? 秘魯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期間,多國領導人先後與習近平(前排左一)會晤。(路透)  川普2.0 台灣淪為博弈籌碼? 美國對於台灣拓展外交空間、加入國際組織、阻止友邦與台斷交,客觀而論,迄今只見口頭「呼籲」,無法施力給予實質幫助。如今,川普強調「美國優先」,台灣更容易淪為大國博弈的交易籌碼。 展望川普新秩序下的大陸對台政策,「反獨促統」仍會是主軸,但因應新情勢,過去反獨大於促統,現在則會反獨與促統並進,軟、硬兩手都會加大力道。 軟的一手,如加速建設福建「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硬的一手,如在國際場合強化「一中原則」、「反對台獨」論述;同時,對台已實施「聯合利劍」A、B圍島演習,「懲獨二十二條」也會陸續公布名單。 同時,中國大陸對台「和平統一」基調不變,會保持戰略定力,維持台海穩定;藉由航母打擊群及飛彈等研發,亦已建立戰略自信;但是否因為川普的不可預測性,加上賴政府誤判形勢,進而降低大陸對台的戰略耐心?還待進一步觀察。 賴清德上任逾半年,尚無法進行美國「過境外交」,背後正是美中大國博弈。但目前看來,賴政府「反中親美」路線不會有所調整,原因在於賴主觀認為,進行朝野對抗、堅持反中親美,才能鞏固政權。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左)日前與習近平在APEC會晤後,星國外交部官網聲明就明確表達「反對台灣獨立」的文字。 (取自Lawrence Wong社群網站X)  反中愈形困難 親美也有風險 然而,從中國大陸擴大全球影響力、兩岸軍力明顯失衡的客觀形勢下,「反中」已愈形困難,而「親美」又有「美國優先」的風險。 至於中國國民黨,也正步入險境。兩岸政策本來是國民黨強項,堅持「中華民國」一直是國民黨的神主牌,但當賴清德在國慶文告提出中華民國從辛亥革命算起迄今一一三年、在台灣落地生根七十五年,已經強烈擠壓國民黨的兩岸論述空間。 現在,除了賴清德所提「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互不隸屬」,不同於國民黨的「兩岸政府互不隸屬」外,蔡英文在二0一二年提出的「台灣共識」,有可能在賴的任內落實。 賴已經向「中華民國」靠攏,國民黨如不能將兩岸關係從「敵我矛盾」拉回到「內部矛盾」,兩岸政策的邏輯將和民進黨趨於一致;國民黨一旦失去兩岸論述優勢,民進黨將長期執政。 國民黨除了認同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外,要勇敢站出來,從黨章國家統一目標重新思考兩岸關係,讓選民看到不同於民進黨的論述主張,兩岸化敵為友,只有國民黨做得到,而非跟著民進黨、美國的步伐。 (前中國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黃清賢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

以色列擊斃真主黨發言人 黎南、加薩戰事繼續進行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以色列空軍17日,對一棟位於貝魯特的建築轟炸,隨後當地官員表示,真主黨發言人亞飛,死於這場轟炸。而在這天以黎雙方的交火依然持續。以軍對貝特拉西亞一棟建築的攻擊,造成了至少20人死亡。

Read More

美國人冰咖啡喝很大 7年消費金額高一倍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根據美國數據分析公司的統計,美國消費者在冰咖啡的花費,從2016年到2023年間,成長超過一倍以上。外媒分析,這除了是因為大企業所引領的潮流所趨外,新世代族群,對冷飲接受度較大,也在幫助美國從「熱咖啡愛好者」轉型成「冰咖啡愛好者」。

Read More

〈全球探索〉川普新秩序 美國不再是霸權?

「川普新秩序」短期內可能讓美國經濟提升,但國際會掀起「疑美論」,結盟意願降低。(路透,資料照) 宋鎮照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強勢回歸,共和黨並取得參、眾兩院多數,明年一月將以完全執政之姿重返白宮。「川普新秩序」究竟是機會還是災難?美國國內及國際社會似乎沒有太高的期待,反而呈現深層的焦慮。 此次美國大選,選前民調預測是五五波,但結果出乎意料,選舉人票川普拿到三百一十二票,大勝對手賀錦麗的二百二十六票,不禁讓人懷疑,川普是否被傾向自由主義媒體妖魔化?甚至到現在還以「大海嘯」、「川禍」形容川普王朝的來臨!  善用民粹 將成廉價霸權體制 分析川普勝選有幾個原因,包括美國霸權在中國大陸崛起後受到挑戰,重要產業有幾個領域已被超越;美國人的驕傲感、自信心愈來愈低;所得分配惡化,傳統勞工失業率嚴重;基礎建設老舊,期待有更多投資。 川普雖然給人不可信任、不可控、不可預期的印象,但是,如果是由賀錦麗當選,延續拜登路線,美國不會有重大的突破;因此,對較有魄力、強調「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川普,反而還有一絲期待。 從學術觀點看川普執政有五大風格特質:一、右傾、甚至是極右派的保守主義者;二、善用民粹主義運動,藉非法移民議題喚起更多支持;三、新民族主義高漲,卻易與法西斯情緒連結。四、現實主義抬頭,以利益為主要考量;五、重商主義,且國家、政府帶頭與企業家一起打拚。 綜合來看,以川普執政的邏輯推演,是一個會善用民粹主義的現實主義者,激進的保守主義勢將抬頭;同時,在國際社會採取的孤立、單邊或雙邊的退群作為,也將進一步的逆全球化、去全球化。 川普領導的美國,會成為廉價霸權體制。過去的美國財力雄厚,冷戰結束後扮演散財童子,包括協助歐洲、主導北約、建構西太平洋第一島鏈,成立許多國際多邊組織架構等。但現在,美國沒錢了,想辦法要從各地拿回來。  兩岸關係愈緊張 川普要愈多 川普對傳統外交與國際秩序帶來衝擊。聲言要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不再捐助世界衛生組織,要撤銷十四國參與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預期拜登力推的「印太戰略」也會鬆散化。 另一方面,川普會展現更多的強制力與嚇阻力,全面提高關稅,並要求盟邦支付更多保護費。以台灣為例,川普公開說過「台灣偷走美國晶片生意」、「台灣應支付美國防衛台灣的費用」,「台灣軍費應提升至GDP的百分之十」。 二0二三年台灣對美貿易順差達四百八十億美元,川普看台灣,賺了美國的這麼多錢,偷走了晶片生意、又不繳保費費!可以預見,台積電先進製程加速赴美投資設廠,很難再得到補助;台灣也要加碼採購美國軍備、農產品。 川普要改變台美貿易逆差,除了運用地緣戰略,只要兩岸關係愈緊張,川普對台灣的要求就會愈多;同時,還可運用貿易金融手段,祭出三0一條款的貿易報復與制裁、對台商品提高關稅、要求台幣升值等。 但是,台海風險升高,加上電力不足,內外投資必然減少,在美國壓力下,台積電及相關高科技產業群將被迫加速出走;一般產業也會往東南亞避險,帶來台灣產業被掏空、人才空洞化的危機。美中台三邊關係中的兩岸關係,對台灣可謂重中之重。 法國總統馬克宏日前在歐洲峰會呼籲「戰略覺醒」,不應做草食動物,淪為肉食者獵物。(路透,資料照)  交易性政策 易失去價值理念 依此推演,美國的廉價霸權,除了要在中國大陸、台灣兩邊都獲取好處;歐洲、南韓、日本想要自保,在美國從霸權的霸凌下,也都要拿出更多的錢來。其強勢作為也會運用在俄烏、中東戰事。 進一步言,川普執政的兩大特色:一是交易性的模式與政策。但太過強調工具理性,容易失去價值理念規範。;二是現實主義者,對外關係、即使是對美國盟邦,都會展現嚇阻力與強制力。 簡單說,廉價霸權體制的「川普新秩序」,短期內可能讓美國經濟提升,但國際會掀起「疑美論」,結盟意願降低,美國反而會愈形孤立。法國總統馬克宏日前就在歐洲峰會呼籲「戰略覺醒」,不應做草食動物,淪為肉食者獵物。 此外,美國高關稅也會招致他國反制、報復,導致美國的進出口都會減少。相對的,歐洲、非洲、東南亞等國會尋求出路,會與強調市場、開放、多邊互利共贏的中國大陸逐步改善政經關係。 再從五個面向看美國內政「川普新秩序」。第一,提高關稅。川普聲稱要對中國大陸進口商品課百分之六十、其他國家課百分之十至二十,估計未來十年可增加二點七兆美元關稅收入,但是國內物價通膨擴大百分之一至二,中低收入人民生活更痛苦。 川普任命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執掌「政府效率部」,是重商主義加上政商結合。(路透,資料照)  標榜強人領導 傷害美國民主 第二,降稅政策。川普要對企業、富人減稅,認為可以讓企業更有意願投資,進而刺激經濟發展百分之零點五至一;但相對的,減稅政策估計十年累計將少收十點四兆美元,約占美國GDP百分之二點八。 第三,移民議題。川普政府要大量驅逐非法移民,但雷厲風行必將引爆社會階級、貧富差距、種族爭議,預估美國勞動力將流失百分之二至三,建築業、服務業勞工成本都會增加,並帶動薪資上漲,進而連動到物價上漲的通膨問題。 第四,秋後算帳。川普強調忠誠,將對司法、軍隊、行政官僚、情報要大刀闊斧改造。他宣布成立「政府效率部」,訴求減少浪費,但擴大權力,標榜強人領導的川普王朝,可能傷害美國民主,成為「一個人的武林」? 第五,川普陷阱。川普任命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與企業家拉馬斯瓦米聯手執掌「政府效率部」;重商主義加上政商結合,政策與制度改革的利益若只趨向川友友,官商勾結是否愈陷愈深? 「川普新秩序」對內一刀兩刃,對外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當美國不再是標榜人權、自由民主價值,美式的經濟脫鉤也不再強調共榮共富的全球發展,美國將不再是引領國際的龍頭、具獨特價值的霸權,只是一般大國而己。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宋鎮照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

珠海航空航天博覽會開幕 尖端戰機齊聚

珠海航展展出多款新型戰機。(記者張翔攝) 記者張翔綜合報導 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12日在廣東珠海盛大開幕,此次航展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航空迷及航太企業參與,珠海航展有各式航空科技展示,以及每天安排約4個小時的飛行表演,航展活動至17日止。 珠海航展每天安排約4個小時的飛行表演。(記者張翔攝) 珠海航展多款可重複使用火箭首次向外界展示,預計在2030年前後進行首飛。(記者張翔攝) 中國探月飛行器嫦娥六號月背採集樣本首次亮相。(記者張翔攝)   珠海航展成為國際航太領域的盛會,不僅是展示技術成果的舞台,也是促進國家間航空航天合作與交流的重要平台。各大航企也積極展示最新的航太技術與產品,包括無人機、衛星、航太等,尤其是新興的無人機技術和太空船,有望在未來的民用及軍用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Read More

〈全球探索〉川普重操單邊主義 全球震盪2.0

  「不再當給糖吃的大叔」是川普單邊主義作風的表現。(路透) 彭志平∕專題報導 川普確定重掌白宮,雖然有預料指出,只能再任四年總統的川普,將把施政重心放在美國的內政、經濟;但以美國仍是全球霸主、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地位,川普的外交政策仍將左右全球未來走向。過去四年當中,一直沒有沉潛的川普,依舊擺出單邊主義的主張;在他第一個任期當中,全球政經局勢屢因美國單邊主義而震盪,如今隨著川普二‧0的到來,也恐將重演全球政經震盪二‧0。 在川普的第一個任期當中,「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是貫穿其外交政策的主軸。在此最高指導原則之下,二0一七年一月就任伊始,川普就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前身)、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二0一五年巴黎氣候協議,並且挑起與中國大陸的貿易戰。當時川普單邊主義的諸多政策來勢洶洶,讓許多國家—包括美國的盟友措手不及。    川普不給糖吃 北約瀕臨腦死 美國政治學者藍道‧施韋勒(Randall Schweller)將川普的政策歸納為幾個特徵:不主張多邊主義、不再當給糖吃的大叔、不再有順風車。其中,「不給糖吃」對北約(NATO)尤有深刻影響,甚至,二0一七年十一月法國總統馬克宏更悲觀的指出「北約已經瀕臨腦死」,原因是「美國和北約盟國之間,在戰略決策上毫無任何方式的協調合作,完全沒有」。 儘管馬克宏此說在北約內部也引來反對之說,例如時任德國總理梅克爾、北約秘書長史托騰伯格都認為馬克宏的說法過度激烈、以偏概全;但是,光是川普要求北約各國提高軍費就讓北約盟國吃不消。當時,川普要求北約各國的國防支出占各國GDP占百分之二,目的是要減輕美國納稅人負擔;但是,三十一個北約成員國中,到二0二三年只有十一個國家達標。 川普在此次競選過程當中,非但沒有忘記當時對北約各國的要求,甚至還進一步加碼;他說,百分之二是「世紀之竊」,應該要提高到百分之三。接下來的四年當中,北約各國會不會順應川普的要求?現在還不得而知,但《紐約時報》在今年七月十日北約華府峰會時報導,「北約正在設立一個新的指揮部,以確保即使美國在川普領導下退出北約,北約也能向烏克蘭提供長期的武器和軍事援助」。由此看來,北約恐怕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 二0一七年十一月法國總統馬克宏悲觀的指出「北約已經瀕臨腦死」。(路透)   俄烏戰或和 川普真有妙計? 北約當時已對俄烏戰爭預作準備,但川普在競選期間就已高喊就任後一天內結束俄烏戰爭。川普有沒有說大話?現在還說不準,但他有何錦囊妙計各國倒是都等著看。 在川普二度當選後,他的前顧問藍薩指出,川普會要求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尋求現實的和平」,而非收復失土;但這句話還熱著,川普的政權交接團隊發言人就趕緊跳出來否認。川普到底要怎麼在一天內結束俄烏戰爭?現在大家都還霧裡看花,但俄羅斯總統蒲亭卻表示已準備好和川普討論烏克蘭戰爭,川普和蒲亭能不能談出個結果,現在只能等著看了。 對於川普二‧0時期的歐洲局勢變化,政治學者周陽山十日在民主文教基金會舉辦的「美國總統大選與自由民主的內在困境」座談會中指出,川普將對北約和歐盟構成新的嚴峻挑戰,甚至歐盟內部分裂將進一步加劇。他還預言俄烏戰爭將提前結束,烏克蘭不得不犧牲領土和主權完整,以換取美國的支持。無論如何,澤倫斯基現在的心情應該是七上八下吧!  川普2.0降臨 東協靠向大陸? 事實上,川普第一個任期的單邊主義風格,不但讓世界各國戒之慎之,甚至還惡之,美國的國際地位也因此大幅下滑。二0二0年九月,美國皮尤研究所針對十三個國家所做的民調顯示,美國在這些主要盟邦的聲譽重挫到該民調進行二十年來的最低點;這項民調也針對德、法、英、俄、美及中國大陸六國領袖的信心進行調查,川普還排在蒲亭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之後,「高居」倒數第一。 皮尤的這項民調範圍包括除了美歐主要盟友之外,還有亞太地區的日本、南韓和澳洲,某種程度反映川普在亞太地區也頗受負評。如今川普二‧0降臨,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莊嘉穎就表示,川普施行單邊主義與貿易制裁手段等作為,若再掀起新一波貿易大戰,仰賴貿易及全球化的東南亞國家可能首當其衝。 東協國家對於川普重返白宮,有期許而且也有可能的因應對策。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在八月十八的國慶演說中,直言「華府與北京間加劇的競爭對抗,是新加坡最大的地緣政治關切」;川普當選後,黃循財呼籲美國持續參與東南亞事務、更活躍地參與經濟活動促進貿易。在馬來西亞任教的學者歐陽路易認為,川普不太可能徹底改變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但也有學者認為,東協國家可能轉向中國大陸靠攏。 有學者認為,東協國家可能轉向中國大陸靠攏。圖為東協高峰會。(路透)   對台不友善 賴政府應慎因應 川普二‧0降臨,台灣民眾最為關切的還是他將如何處理兩岸議題。政治學者楊泰順在「美國總統大選與自由民主的內在困境」座談會中指出,川普多次發表對台不友善言論,如指台灣偷走美國晶片生意、不滿台灣「未支付保護費」、視台灣為「筆尖」等,不同於現任總統拜登肯定「民主台灣」;而且,川普對於大陸侵台用詞和緩,對策則是加徵大陸百分之一百五十到兩百關稅,不似拜登多次表示武力介入。 儘管賴清德總統在川普當選後已召開國安高層會議,認為美國「制中友台」的力道不會因為政權更迭而有所改變,而且短期內台海情勢也不會有太大波動;但賴政府仍應妥慎擬定因應對策,尤其是川普已經放話要台灣將國防預算增加到GDP的百分之十。

Read More

川普重返白宮

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在佛州西棕櫚灘縣會議中心向支持者發表當選感言。(路透) 記者王誌成∕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總統大選五日開票(台灣時間六日),川普在關鍵搖擺州威斯康辛、賓州、喬治亞、北卡拿下勝利,可望超越當選所需的二百七十票門,再次回鍋白宮。自行宣布當選的川普,即由妻子梅蘭妮、小兒子巴倫陪同下,在佛州發表勝選談話,強調「這對美國人民而言是偉大的勝利,我們能讓美國再次偉大」,未來是美國的「黃金時代」。 開票過程一路領先的川普,在確認穩贏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之後,川普即在六日清晨(台灣時間六日中午),由副總統候選人范斯、多位共和黨領袖與家人的簇擁下,在棕櫚灘郡會展發表當選感言,他對著熱情支持群眾說「美國授予我們史無前例且強大的職權,會幫助我們的國家復原,這是我國過去從未見過的政治勝利。 川普也指出,要修復美國接壤墨西哥的南部邊界,未來是美國的「黃金年代」,這對美國人民而言是偉大的勝利,這將使我們能讓美國再次偉大。 川普也感謝同在台上的「第一夫人」梅蘭妮亞,以及自己「了不起的孩子們」;他並稱讚妻子的回憶錄是「全國暢銷書第一名」。 川普還祝賀將成為美國下一任副總統的范斯,說挑選范斯當副手是正確選擇;范斯形容川普這次競選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政治回歸。 川普也讚賞全球首富馬斯克。馬斯克挹注了大約一點二億美元支持他競選,川普曾說將指派馬斯克領導政府效率委員會。 川普強調,他要「治癒」受傷的美國,讓美國再次偉大,他也感謝所有支持者以及看到共和黨在議會拿下控制權,讓他甚感欣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