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夏季大量「燃煤」 陷入暖化惡性循環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氣候變遷讓世界各地,越來越常發生極端天氣事件,位於南亞的印度,出現極端高溫的可能性,更增加了30倍以上。然而,全印度有超過70%的電力,都是來自燃燒化石燃料,其中以「煤炭」為最大宗,而「煤炭」正是全球暖化的最大元凶之一。這也讓印度陷入「燃燒煤炭」與「極端高溫」的惡性循環。

Read More

〈 全球探索 〉缺乏互信 美陸陷恐怖平衡冷和

奧斯汀與李尚福雖然都強調對話、溝通的重要性,但在會中卻只是擦身而過,並沒有舉行雙邊會議。(路透) 大陸國防部長李尚福四日以「中國的新安全倡議」為題發表演說。(路透) ■陳俊昇 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主辦的「香格里拉對話」,二至四日在新加坡舉行。來自亞太、歐洲及北美等地區的國防部長、軍事將領及資深國防官員以及企業領袖與安全專家,約四十七個國家、六百名代表與會,議題聚焦在俄烏戰爭與台海安全。 「香格里拉對話」各方各言爾志,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三日針對美國在印太地區的領導力發表演講,大陸國防部長李尚福四日以「中國的新安全倡議」為題發表演說。雙方放話性質居多,少有實質戰略意義。    美陸放話 少有實質戰略意義   反而是美中(中國大陸)防長會議過程中的互動備受關注。奧斯汀與李尚福雖然都強調對話、溝通的重要性,但在會中卻只是擦身而過,並沒有舉行雙邊會議。這正反映兩大超級強權之間的緊張關係。 其實自去年二月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國際政治與全球戰略已經出現結構性的改變。迄今,美國算是最大贏家,烏克蘭是最大輸家。而一場戰爭則促使了中俄關係更加緊密。 對美國而言,這場戰火嚴重打擊了俄羅斯,削弱了美國長期的戰略勁敵,也確立了操作代理人戰爭模式。歐盟則是更加靠向美國。在可預見的未來幾年內,歐盟的外交、軍事都不得不顧及美國政策。 但是,從全球戰略形勢發展來看,不見得一切都對美國有利。雖然俄羅斯國力式微,取得代之的則是中國大陸的崛起,且中俄關係更加緊密,而中國大陸已明顯居於主導地位。 其次,美國雖然短期內綁架了歐盟,卻也激起歐洲部分國家的警覺,如果國防不能自主,未來只會更受制於美國;事實上,俄烏戰爭開打後,北約成員國的國防預算都明顯增加。    北約國家國防預算 明顯增加   據統計,去年六月北約當時三十個成員國,只有九個國家的國防預算在GDP中占比超過百分之二。但截至今年二月,國防開支將達到或超過百分之二的成員國,已有二十四國,占北約全體成員國的八成。 特別是歐盟主要國,法國自二0二四至二0三0年,國防預算將比二0一九至二0二五年增加百分之四十;德國在去年六月就決定設立一千億歐元規模的軍事採購特別基金,今年的國防預算再增加一百億歐元用於儲備彈藥。 但是,二0二一年美英澳締結「三方安全夥伴」(AUKUS)聯盟,因為澳洲取消一筆和法國談定價值高達數百億美元、建造十二艘傳統柴電潛艦合約,一度掀起外交危機,也凸顯了美法之間,存在武器裝備與輸出的競爭關係。 法國自前總統戴高樂以來,就強調國防、戰略自主。現任法國總統馬克宏今年四月訪問中國大陸時,提出「歐洲要避免因台灣被捲入美中衝突」、「應戰略自主」的相關談話,雖然引發議論,但也揭露了歐洲主要國家對尋求獨立外交路線的期盼。 再看俄烏戰爭最大的輸家烏克蘭。除了直接的軍力、武器裝備耗損外,大量難民出逃、城鎮成了廢墟,經濟損失重大,失去烏東的盧甘斯克、頓內次克、札波羅熱以及赫爾松,加上先前的克里米亞,事實上都已經很難收復。    互控挑釁 存在擦槍走火風險   烏克蘭除了要面對戰爭背負的龐大國債與待償軍援外,戰後重建的經費更是天文數字。可以預見,烏克蘭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政治、經濟、軍事都將受制於人,淪為列強的實質殖民地。 至於烏克蘭一直積極爭取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但到目前為止,部分歐洲國家礙於北約有「集體防衛」保障,見烏克蘭身陷戰火的當下,不願現在就與俄羅斯直接槓上,致使烏克蘭加入北約仍遙遙無期。 視角拉回東亞。就在「香格里拉對話」於新加坡舉行的同時,美國驅逐艦及加拿大巡防艦各一艘正航行穿越台灣海峽,一度與大陸軍艦距離相距不到一百五十碼(約一三七公尺);數日前,一架中國大陸殲十六戰機也在南海攔截美國空軍RC—一三五偵察機。 美中機、艦短兵相接,雙方互控對方挑釁,擦槍走火的風險確實存在。但在美中雙方缺乏互信、溝通機制的情況下,未來這類趨近偵察、試探、示警、反制行動,只會更頻繁。 綜觀東亞局勢,美中關係正處於恐怖平衡的冷和狀態。儘管美中雙邊的商務、貿易高層官員已開始恢復接觸,但軍事與外交、乃至於智庫之間的會面、對話,顯然仍有極大的障礙。    配合美國 日本積極印度擺盪 拜登政府上台以來,日本等東亞國家強化與美方的合作。圖為日本自衛隊歡迎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取自美國印太司令部PACOM官網) 從俄烏戰爭開始,美國操作打代理人戰爭幾乎已經確定,東亞亦然。拜登政府上台以來,相當程度修補了東亞防線,日本、韓國、台灣、菲律賓都在增加軍費、強化與美方的合作,舉辦聯合軍演的規模也愈來愈大。 特別是日本,一連串安保政策的重大轉變,強調擁有反擊與防衛能力,明顯劍指中國大陸、北韓。岸田政府表明今年度起的五年間國防經費將編列約四十三兆日圓,二0二七年度國防經費將達到GDP的百分之二,這是現行五年計畫的一點六倍。 此外,日本為促進國內軍工企業崛起,擴大國防裝備出口,重新研議「防衛裝備移轉三原則」的運用指針,除發展軍火貿易,也有因應未來一旦「台灣有事」預留對台軍售的可能。 顯而易見,日本正藉著配合美國的戰略部署,從武器的採購、研發、制造、生產到輸出,都陸續得到了美國的同意,加速發展日本自己的國防軍備。 但目前看來,印度卻是美國「印太戰略」的是一大破口。印度雖是美日印澳「四方會談」的一員,卻大量進口俄羅斯石油,又是金磚五國、上合會成員。印度始終在美、中、俄之間擺盪,不願意配合美國的代理人爭戰、當砲灰,態度至明。美中在印度洋的競逐,值得後續觀察。 (中山大學社會科學博士、日本問題研究學者陳俊昇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

20多年來最慘鐵路事故 印度3列車相撞 近300死

印度二日晚間發生三列火車相撞的重大交通事故,已知超過二百六十一人罹難、近九百人受傷。(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印度二日晚間發生三列火車相撞的重大交通事故。官員表示已知超過二百六十一人罹難、近九百人受傷,死傷數字料仍會攀升。這是印度二十多年來最慘重的鐵路事故。 意外發生於當地時間二日晚間七時在印度東部奧里薩省巴拉索爾的車站。當時一列開往清奈的「科羅曼德快線」客車十到十二節車廂出軌跑入對向軌道,遭一列開往豪拉的「豪拉特快線」客車撞上,豪拉特快線三到四節車廂出軌,後另一貨運列車撞入事故現場。 現場影像可看到事故車廂支離破碎,到處血跡斑斑。多節車廂翻成底朝天,救援人員忙於尋找困在殘骸中的倖存者,許多被拉出的罹難者遺體用白色床單罩住後擺放在鐵軌旁。 印度二日晚間發生三列火車相撞的重大交通事故,已知超過二百六十一人罹難、近九百人受傷。(路透) 鐵路公司人員表示,迄今至少有二百六十一人死於這場意外、傷者約九百人;奧里薩省消防局則宣稱罹難人數已增至二百八十八人、八百五十多傷。救援工作仍在進行中,「傷勢嚴重者非常多」。 鐵路事故在印度時有所聞,好幾起甚至屬重大災難,最嚴重者是一九八一年一列火車行經比哈的鐵橋時出軌墜河,導致八百到一千人罹難。據信這次是一九九九年西孟加拉省二百八十五死火車相撞以來最嚴重鐵路事故。 有十四億人口的印度擁有總長六點四萬公里的鐵軌,足夠繞地球一圈半,是世界最龐大鐵路系統之一。但據印度「國家犯罪紀錄局」資料顯示,單是二0一四年,鐵道相關的死亡人數就有二萬七千多人。

Read More

80歲拜登跌倒無大礙 自嘲「被沙包暗算了」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高齡80歲的美國總統拜登,竟然遭到「沙包」暗算!拜登1日出席了,位於科羅拉多州的空軍學院畢業典禮時,在舞台上被沙包絆倒,嚇了大家一跳,所幸拜登沒事。而被視為拜登頭號競選強敵的前總統川普,這次竟然沒有趁機嘲笑拜登,而是在另一場活動上,隔空表達關心,表示希望拜登「沒有受傷」。

Read More

曾經副手如今變對手 傳彭斯7日宣布參選2024戰川普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近幾個月來,共和黨2024大選提名人之戰,如火如荼上演,參選風聲不斷的前副總統彭斯,傳出將在7日宣布競選。到時候,前總統川普昔日的最大副手,將成為今日最大對手。根據美媒報導,除了彭斯外,即將角逐大位的共和黨人,還有前紐澤西州州長克里斯蒂,但是,根據目前民調,克里斯蒂黨內支持度只有1%,恐怕難以扳倒老大哥川普。

Read More

美控共機不專業攔截美軍機

美國公布一架大陸戰鬥機在南海國際空域對美國軍機有「不必要的挑釁」動作。(翻攝自美印太司令部推特)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在大陸拒絕美國提出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與大陸國防部長李尚福在新加坡的香格里拉對話旁舉行雙邊對話後,美國印太司令部三十一日公布一段畫面,指責大陸戰機以「不專業」方式,在南海上空攔截美國軍機。 美軍印太司令部指出,一架大陸殲十六戰機在二十六日攔截美國空軍RC一三五戰機期間,做出沒有必要的挑釁行動。中共戰機飛行員直接飛到RC一三五戰機機頭,迫使美軍軍機飛過其尾流揣流。 印太司令部指出,當時RC一三五軍機是依據國際法在南海上空的國際空域展開安全與例行行動。 對此,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聲稱,美方長期、頻繁派艦機對大陸抵近偵察,「這種挑釁性的危險行動是引發海上安全問題的根源」。 毛寧表示,美方應當立即停止此類「危險的挑釁行動」,錄方將繼續採取必要措施,堅定維護自身的主權安全。

Read More

曾稱一滴血驗百病 《惡血》霍姆斯入監服刑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美國新創公司Theranos創辦人霍姆斯,過去宣稱用「一滴血」,可以檢測出上百種疾病,讓她一度成為矽谷的傳奇。但卻在2015被踢爆,這是一場大型的「醫療騙局」,整起調查故事被寫成《惡血》一書,也曾被翻拍為電影。霍姆斯也在去年遭判刑11年3個月。如今,霍姆斯已經在30日,前往美國德州的監獄服刑。

Read More

〈全球探索〉兩岸問題重重 民進黨有對策?

美國總統拜登尋求連任,後續的美中競合,背後有美國國內政爭的延長戰線,必然也將直接影響台海情勢與台灣明年大選。(路透,資料照) 余元傑 二0二四總統大選各黨積極備戰,民進黨主席賴清德在黨內已定於一尊,國民黨五月十七日正式徵召侯友宜,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也已經表態參選,許多民調陸續出爐,看似有走向三足鼎之勢,但實際狀況如何?況且,內外情勢發展瞬息萬變,讓人看得眼花撩亂。 距離二0二四總統大選還有七個月餘,五月的民調,或許可反映當下的民意,但要拿來預測未來?恐怕參考就好。韓國瑜二0一八年五月獲國民黨提名參選高雄市長,當時,外界幾乎都不看好。    美國國內政爭 恐影響台灣大選 但當年八月南台灣連日暴雨,高雄道路出現五千個「天坑」,引發民怨,接著「韓流」風起雲湧。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韓國瑜以得票率百分之五十三點八七當選高雄市長。選舉過程,總有料想不到的事件可能影響選情。 總統大選不同於地方縣市長選舉,波瀾起伏的中(中國大陸)美競爭,兩岸關係、主權定位、國家安全,及其牽動的經濟發展,更是充分變數,隨時都可能成為衝擊選舉的重要議題。 美中對抗結構下,近日又出現高層對話契機。大國博弈,台灣議題又成美中談判交易的籌碼?後續的美中競合,背後有美國國內政爭的延長戰線,必然也將直接影響台海情勢與台灣明年大選。 國民黨方面,侯友宜雖然已經出線,郭台銘也承諾會盡全力支持侯友宜勝選,但民調顯示侯的徵召行情似乎瞬間蒸發,而郭台銘明知黨內徵召侯已是大勢而趨,卻仍要角逐提名,走這一遭所為何來?接下來,藍營又如何與挺郭派整合? 至於柯文哲,站穩兩岸一家親主軸,政策走向較可預測。二十三日啟動小額募款,傳出三小時募款金額即突破千萬,但許多解讀中,卻有綠營在背後相挺的說法;至於柯的網路聲量看漲,被發現一堆新帳號?柯文哲日前訪扁,也是冒出不少負評。 民進黨在前次大選因香港「反送中」事件疾呼挺港而獲利,選後對待港人來台,還是採取消極、緊縮政策。(路透,資料照)  務實台獨 持續加碼一中一台 從三位參選人的兩岸政策觀察,國民黨對兩岸關係本來占有優勢。馬政府時代兩岸簽訂了二十三項協議,外交休兵,年年參加世界衛生大會;對比綠營執政七年,台海兵凶戰危、斷交九國,農漁產品滯銷大陸。侯友宜喊出反台獨、反一國兩制,但藍綠執政的鮮明對比,尚未看到有力攻勢。 至於賴清德的「務實台獨」形象已經定型,持續加碼推向一中一台,甚至還落實於法律面。民進黨政府從國安五法到反滲透法,都很明顯的將中國大陸視為「境外敵對勢力」。 近日,針對一名大陸男子二0一八年來台遭路燈電死,獲高雄地方法院判國賠四百六十三萬元一案,行政院日前發函通令各部會「大陸地區人民亦為中華民國人民」等相關函釋停止適用或不再援用。 其實,從憲法角度,大陸人民廣義上仍為我國國民,只是兩岸治權管不到彼此,我方才有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立法,來區別大陸人民與外國人的不同待遇;相對的,中國大陸也設有國台辦、海協會,與台灣的陸委會、海基會對接。 具體而言,處理兩岸事務,雙方都不是以外交部為窗口。兩岸人民往來,台灣人民持台胞證、大陸人民持入台證,都不是持護照。在諸多國際緊急撤僑行動中,大陸也多次納入台灣人民。    兩岸紅利限縮 台選民在乎? 此外,台灣人在大陸領取居住證,比照當地居民待遇,依法享受勞動就業,參加社會保險,繳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積金等權利。但對比民進黨政府對大陸人民採取的區別待遇,卻連外國人也不如,不只是國賠這一件。 現行法規中,陸配須在台灣住滿六年才可申請身分證及護照,其他外籍配偶只需四年;此外,即使民進黨在前次大選因香港「反送中」事件疾呼挺港而獲利,但選後對待港人來台,還是採取消極、緊縮政策。 民進黨政府擺明就是要阻礙與大陸的交流,落實一中一台的脈絡,無論在朝或在野,立場與主張都是一貫。反正兩岸這一塊,民進黨在選舉上本來就無法得分,其他在野勢力也不必想從中獲利。 至於中國大陸,政策上雖鼓勵兩岸民間交流,但執行面已採取「惠台在陸」;大陸雖開放台灣可組團赴大陸旅遊,但並沒有開放大陸組團赴台旅行,雙方相互卡關,反映兩岸政府完全沒有互信。 但兩岸官方不接觸,除了台灣觀光旅遊業受害大,大陸商務部已於四月十二日公告稱,對台灣禁止大陸進口的二四五五項產品進行貿易壁壘調查,迄今仍看不到民進黨政府拿出因應對策。兩岸經貿往來紅利限縮的變數愈來愈大,但台灣選民在乎嗎? 台灣希望重返世界衛生大會(WHA),民進黨年年到場外抗議,卻完全無法解決問題。圖為民進黨民代到會場外向世衛組織秘書長譚德塞抗議。(中央社)  重返WHA 民進黨只能抗議 再看台灣希望重返世界衛生大會(WHA),民進黨到場外抗議,年年行禮如儀,卻完全無法解決問題,說穿了,只是在持續操作「中共打壓」的大內宣作用而已,但選民會拿來和馬政府執政八年期間,年年出席WHA做比較嗎? 中國大陸挺過疫情,疫後的經濟復甦正在加速,國際貨幣基金(IMF)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大陸將是未來五年全球經濟成長的最大引擎,中國大陸占全球經濟成長比率將達到百分之二十二點六,是美國的兩倍。 此外,中國大陸在二十大之後開展的大外交,在中亞、中東、非洲都大有斬獲,全球一百九十幾個國家,相較參與G7圍堵中國大陸約五十幾國,但大陸與全球其他四分之三的國家交好。美國主導的圍中、逆全球化政策,從經濟實力、地緣政治與聯合國選票爭取來看,都已經無法達到遏中目的。 今年是暴風雨前的寧靜。民進黨政府雖然內政治理很差,但販賣「芒果乾」(亡國感)還是有用的,蔡政府唯美命是從,武裝台灣還在持續加碼;目前為止,雖然賴清德的贏面仍大,但台海恐怕也要有備戰打仗的準備了。 (嘉南藥理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余元傑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

半空中開啟韓亞航空機艙門 失業男:想早點下機

一名男子二十六日搭乘韓亞航空班機,在降落於韓國大邱機場數分鐘前開啟艙門,當時飛機距離地面約兩百公尺。飛機最後在艙門開啟的狀況下降落在跑道上。(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一名男子二十六日搭乘韓亞航空公司班機,在降落於韓國大邱機場數分鐘前開啟艙門,當時飛機距離地面約兩百公尺。飛機最後在艙門開啟的狀況下降落在機場跑道上。 這名年約三十多歲的男子告訴警方,他是因為「想要快點下飛機」才開啟艙門;他還說,他最近失業,感到壓力很大。一名警員說:「他覺得這班飛機飛行時間比預期要久,在機艙內覺得窒息。」 這名男子昨天搭乘上午從濟州飛往大邱的韓亞航空班機,在當地時間中午準備降落大邱機場時突然打開艙門。當時飛機距離地面約兩百公尺。飛機最後在艙門開啟的狀況下降落在機場跑道上。 根據乘客拍攝的影片,強風不斷通過打開的艙門灌入仍在飛行中的飛機機艙,乘客的頭髮、衣物都被吹得劇烈飄動,所幸機上一百九十四人皆無傷亡,但有九人因驚嚇而呼吸困難,著陸後被送往醫院。一名消防官員說,這些人在兩小時之後全數離開了醫院。 警方打算在偵查完畢後逮捕這名拘押中的男子。 一名曾任大韓航空客艙安全人員的男子表示,這樣的事件前所未見;但發生過飛機在地面上時,乘客未經許可擅自開啟緊急逃生門的案例。韓國國土交通部一名官員表示,確有可能在地面或接近地面的地方開啟緊急逃生門,因為機艙內外的壓力差不多。

Read More

日男疑幻聽 刺死2女又槍殺2警

日本長野縣日前發生四死命案,三十一歲的嫌犯涉嫌在約十二分鐘內以刀子及獵槍殺害警察等四人。行凶動機可能與他認為兩名女性說他壞話及擔心警察開槍有關。圖為警方包圍案發現場。 (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連續兩天發生駭人聽聞的命案。長野縣二十五日發生嫌犯以刀子及獵槍殺害警察等四人,行凶動機可能與他認為兩名女性說他壞話及擔心警察開槍有關。東京二十六日晚間發生疑有黑道背景的男子遭槍擊身亡,犯嫌持槍前往神奈川縣內警察署自首,已被警視廳依法逮捕。 長野縣中野市三十一歲的青木政憲涉嫌在約十二分鐘內以刀子及獵槍殺害警察等四人;其中,兩名死者分別是六十六歲的村上幸枝及七十歲的竹內靖子,兩人身上都有刺傷,研判遭犯嫌持刀殺害。犯嫌聲稱,殺人動機是「我認為她們說我壞話」。 接獲通報抵達現場的長野縣警察局中野警察署四十六歲警部補玉井良樹及六十一歲巡查部長池內卓夫,疑在警車內隔窗突遭槍擊死亡。犯嫌供稱「我以為他們會開槍所以才開槍」;搜查本部正慎重調查犯嫌做案動機及詳細經過。 另外,東京都町田市二十六日晚間發生疑為暴力團(類似黑道組織)相關人士的五十多歲男子遭槍擊身亡案件,犯嫌後來持槍前往神奈川縣內警察署自首,已被警視廳逮捕。死者目前確認包括胸部等處至少有三發槍擊痕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