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3座核電廠15日全關!德國政府保證不缺電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德國將在本月15日,關閉國內僅剩的3座核電廠,象徵著德國的核能發電將正式走入歷史。然而,儘管德國經濟部長出面保證,德國未來將不會面臨缺電的情況,但由於電價持續居高不下,多數民眾並不支持政府,立即停用核能電廠的決定。德國政府也表示,未來將運用充足的天然氣儲備.新建的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以及再生能源,來確保德國的供電無虞。

Read More

美肯塔基州銀行爆槍擊案 警方:凶嫌遭開除疑心生不滿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美國肯塔基州一間銀行10日發生槍擊案,一名男子開槍殺害4人、擊傷9人。目前警方已經確認,槍手被擊斃,但還在調查犯案動機。

Read More

傳統櫻花餅也搞分裂?關東、關西風大不同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日本櫻花盛開,不少外國遊客喜歡到日本賞櫻,疫情趨緩更吸引大批賞花人潮。日本學者估算今年櫻花季帶來的經濟效果,將達到6千多億日圓,是去年的約3倍左右,尤其像是粉紅色的櫻花餅,還有許多櫻花口味的甜點,除了外觀漂亮,更能吃到櫻花的香氣,是櫻花季的高人氣商品。

Read More

法國阿爾卑斯山雪崩 傷亡數字恐再攀升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法國阿爾卑斯山白朗峰附近,當地時間9號發生雪崩。目前已知造成4人死亡、9個人受傷,當局不排除傷亡人數,可能會再攀升。而法國總統馬克宏也隨即,在社群媒體上發文慰問,並表示已經動員救援團隊,全力搜救傷亡人員。

Read More

〈全球探索〉灰犀牛再來一頭 今年經濟很難搞

OPEC+宣布減產為今年全球經濟走勢投下新變數。(路透) 記者彭志平∕專題報導 正當全球疫後經濟回升轉機乍現之際,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及其夥伴國(OPEC+)日前猛然宣布大動作減產,而且減產令將執行到今年年底,儼然對今年全球景氣澆下一盆冷水。原油減產,恐將掀起新一波的物價波動,甚至進而迫使美國等主要經濟體繼續以升息應對;一旦如此,接下來的骨牌效應就更加難以預料。 OPEC+此次宣布每天減產至少一百萬桶原油,其背景在於近幾個月國際油價疲軟,例如三月下旬北海布蘭特原油已跌到每桶八十美元以下,先前甚至還一度跌到六字頭以下,這顯然讓OPEC+無法接受。加上去年年底減產兩百萬桶,OPEC+的減產規模已達全球原油產量的百分之三點五,這也勢必讓包括美國在內的主要經濟體很難下嚥。    護油價 油國與美國對著幹? 儘管OPEC+對於減產的修辭是「穩定原油市場的一個預防性措施」,但美國絕對不會如此認為,畢竟美國一再希望油國增產,甚至三月六日美國國務院主管經濟成長、能源與環境的次卿費南德茲,還明白表示希望看到原油增加產量,甚至點名OPEC增加產量,但OPEC+顯然沒有把美國的呼籲當一回事。 油國組織到底是不是故意和美國對著幹?這恐怕要由兩造自行解讀;但是,從預測和數據來看,原油需求與產量的變動或許可看出一點端倪。OPEC+於去年十月宣布每天減產兩百萬桶,但去年年底油國組織的報告預估,今年全球平均每天原油需求量將較去年增加約兩百二十五萬桶。而在去年十一月底,OPEC一籃子平均油價為每桶八十九點七三美元,較前一個月下滑約三點九美元。簡言之,OPEC+在每桶跌到八十美元以下宣布減產,已經擺明了價格的底線,至於全球需求量的增減,似乎不是他們的主要考量。 另一方面,最近美國的原油庫存量則是上沖下洗。三月二十二日,美國政府能源部門公布的資訊,美國原油庫存量大增一百一十萬桶,高達約四點八億桶的庫存量不但創下二0二一年五月之後的新高,更令人跌破眼鏡的是,原本市場預期減少一百六十萬桶。這一來一往差了兩百七十萬桶,讓國際油價不走低也難。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抨擊OPEC+減產毫無建設性。(路透,資料照)  美庫存政策 恐促使油國減產 但是,這個「意外」發生之後沒多久,又發生了另一個「意外」。四月五日美國政府能源部門公布的新訊息:截至三月三十一日為止,美國原油庫存減少三百七十萬桶,此一降幅也比預期的減少七百五十萬桶超出許多,總庫存則減為約四點七億桶,而其原因在於出口和煉油需求強勁。當時另一個幾乎同時出現的訊息是,三月美國製造業經理人採購指數(PMI)下跌到四十六點三,讓人加深對於景氣衰退的憂慮。 姑不論美國和油國組織是否對著幹,但雙方各自維護本身利益的確是現實的問題。儘管美國原油庫存忽高忽低,但從實情觀察,當西德州原油價格(WTI)已經低於每桶七十美元的庫存回購價位時,美國文風不動,並未採取增加庫存的動作,甚至法國還宣布釋出戰備儲油,美法的動作恐讓油國組織解讀為放任油價下跌,甚至進一步促使油國以減產自保。 當然,從美國、乃至法國的角度來看,全球飽受通膨壓力已長達近兩年,讓油價維持在較低價位有利於紓緩通膨。在此次OPEC+宣布減產之後,曾任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的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就抨擊OPEC+的決定毫無建設性,「而且可能破壞美國為了降低通膨所付出的努力」。從葉倫的這番談話,就不難理解美國和油國組織之間的矛盾。 美國和沙烏地阿拉伯等產油國各自有其利益計算。圖為去年拜登會見沙國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路透,資料照)  繼續升息?美聯準會陷兩難 既然OPEC+減產已成定局,就必須認真評估後續影響。首先,就美國的貨幣政策來看,自去年年初以來,美國升息幅度已達十九碼,原本通膨稍緩外界預測美國升息腳步即將結束;但在OPEC+宣布減產之後,市場預期五月美國還將升息的機率從百分之五十五升高到六十。 美國今年經濟景氣將會轉好?還是轉壞?目前似乎還在十字路口徘徊,但三月份的銀行經營危機已然影響信心,倘若美元繼續升息,顯然又是一個不利因子,美國聯準會恐怕也陷入兩難。 美元升息,對全球經濟而言無疑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先以歐元區觀察,雖然通膨稍見緩和,但三月歐元區扣除燃料和食物類的核心物價指數年增率,創下百分之五點七的新高紀錄;一旦OPEC+減產對物價的效應大幅顯現,歐洲央行的升息壓力恐怕又會升高。 再以台灣來說,三月二十三日中央銀行理監事會的報告中指出,「近期國內輸入性通膨壓力已減緩,惟仍需關注短期及長期通膨走向」,當時央行對於通膨預測與主要關注因素的說明中,提到了「非預期重大事件衝擊」。如今OPEC+原油減產是否迫使美元繼續升息?一旦美元繼續升息,是否構成央行的「非預期重大事件衝擊」?恐怕也是新台幣是否還會升息的新變數。    PMI紛走低 復甦更成懸念 其實在OPEC+宣布減產之前,今年全球經濟景氣就頗令人憂心。三月底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警告,全球經濟景氣中期可能依舊疲軟,但她強調中國大陸經濟復甦將會是全球經濟的一個亮點。這句話還熱著,最新公布的資料就顯示大陸製造業PMI回落一點六個百分點,正好落在五十的榮枯分水嶺上。雪上加霜的是,不但美國三月份製造業PMI也呈現下滑,歐元區製造業PMI更跌到四個月來新低。 原本全球都期待疫情退位之後,經濟能夠重整旗鼓;但就數據觀察,陰霾似乎還沒散去。再加上原油減產這頭黑犀牛不知會帶來多大影響,今年經濟能否復甦?或是回升到什麼程度?都是懸念了!

Read More

泰國年輕人熱衷政治!Z世代可能左右結果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泰國將在5月14日舉行大選。泰國媒體分析,雖然年輕的Z世代選民並不是泰國最大的選民群體,但他們對政治有濃厚興趣,可能左右大選結果。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前總理戴克辛的小女兒貝東塔,已經歸國、代表為泰黨參選總理,目前她在年輕族群間,支持度已經領先了現任總理帕拉育。

Read More

日跟進晶片輸中禁令!削弱中半導體製造能力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日本經濟產業省宣佈,將限制23種晶片製造設備出口,好加入美國與荷蘭,針對中國限制晶片出口的行列。新措施預計在今年7月開始生效,受到出口限制影響的日本企業,包括東京威力科創、尼康和迪恩士半導體等。這些企業過去在中國半導體產業中,扮演關鍵要角,外界認為,這會嚴重打擊中國製造及開發高階晶片的能力。

Read More

30多枚火箭攻擊!以色列商家、車輛都被擊中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以巴衝突,近來愈演愈烈,繼日前以色列警方,突襲巴勒斯坦的清真寺以後,以色列6日也遭到30多枚火箭攻擊,雖然沒有任何集團承認犯案,但以色列軍方將矛頭,指向黎巴嫩境內的「哈瑪斯組織」,所幸目前只傳出1人受輕傷。以軍隨後也以砲擊加薩地區,作為反擊。

Read More

涉34重罪 川普出庭概不認罪

面對歷史性刑事起訴,美國前總統川普在人群簇擁下前往紐約曼哈頓法院出庭。 (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前總統川普當地時間四日出庭面對歷史性刑事起訴,成為史上首位面臨刑事罪名的前總統。檢察官則指控川普付給兩位女性封口費,以掩蓋與兩人的婚外情;川普對封口費案調查衍生的三十四項偽造商業紀錄重罪指控概不認罪。法官表示,此案最快可能明年元月開審。 根據起訴書,川普二0一六年選前違法支付封口費給情色女星「暴風女丹尼爾斯」和Playboy雜誌玩伴女郎麥道高,以免妨礙他的選戰。檢察官表示,川普因源自三宗選前封口費案的三十四項偽造商業紀錄重罪指控而遭到起訴。 川普之前從住處川普大樓驅車前往法院途中,仍不斷在社群媒體貼文,聲稱出庭有一種「超現實的」的感覺。 在法庭簡短的審訊中,檢察官開啟、公開大陪審團起訴書,然後由川普答辯。川普十指交叉合掌,身旁坐著他的律師群,當被問及如何答辯時,川普回道:「不認罪。」 這位史上首位面臨刑事起訴的前總統沒有拍照建檔,也沒被上銬,但有被採集指紋。 法官經過一個小時的審訊後,沒有拘留川普,也沒有對川普設下開審前限制,並表示此案可能明年元月開審。川普的一名律師在法院外表示,「這份起訴書本身就是陳詞濫調,令人遺憾,我們將提起抗告,奮戰到底」。 川普將角逐二0二四年總統大選共和黨提名,且目前聲勢領先 川普於傳訊程序結束後,在〈以身為美國人為傲〉一曲聲中出現在支持者面前。他走向麥克風的時候,現場群眾高喊「美國、美國」。他表示,「從沒想過美國會發生任何像這樣的事」,稱自己「無畏地」捍衛國家,還痛批這場刑事訴訟是「對我們國家的侮辱」。 川普對支持者說,他正「經歷一項假調查」,「結果是場騙局」。他隨後指控民主黨人企圖「利用執法來干預選舉」。他說:「他們沒辦法在選票上打敗我們,所以就企圖透過法律來擊敗我們。」 有民主黨議員嘆這是美國黑暗一刻,有共和黨議員稱指控「荒謬」。白宮則表示,此案並非總統拜登關注的焦點。

Read More

〈全球探索〉再祭核武威嚇 金正恩為哪樁?

三月二十八日金正恩督導核武相關設施。(路透) 記者彭志平∕專題報導 在飛彈試射猶如放煙火一般稀鬆平常之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於三月二十八日督導核武相關設施時,下令「飛速地」增加生產武器級核原料、研發具威力的核武器並做好隨時使用核武器的準備;金正恩在此次巡視中,北韓官方還釋出最新微型核彈頭「火山—三一」的畫面,以示北韓擁有核武絕非假話。其實,去年就已傳出北韓將重啟核試爆,如今動作越來越大,甚至看來已箭在弦上,金正恩到底是為哪樁? 早在二00六年十月九日金正恩的老爸金正日還在當家時,北韓就進行了首度核試爆,雖然國際社會普遍將此舉視為挑釁,但據觀察這是一次失敗的核子試爆。在此之前,朝鮮半島無核化早就是個嚴肅議題,二00三年由北韓、中國大陸、俄羅斯與南韓、美國、日本共同參與的「六方會談」,試圖找出解決方案,但始終未能達成共識;二00六年北韓首度核爆,更宣告「六方會談」失敗。二00九年四月,北韓宣布退出「六方會談」並將重啟核設施。    美韓軍演升級 北韓以牙還牙 在二0二二年之前,朝鮮半島局勢一度趨向和緩;北韓雖仍有軍事行動,但威脅性偏低。去年三月北韓突然試射一枚洲際彈道飛彈(ICBM)打破沉寂,之後緊張局勢急遽升高,甚至演變為北韓與美韓互以試射飛彈回應,朝鮮半島陷入螺旋狀惡化情勢;甚至到了十月份聯合國專家提出警告,北韓已做好第七度核試爆的準備。北韓第六度核試爆是在二0一七年九月進行,之後北韓自行宣布暫停核試爆五年。 延續去年對美國的強烈針對性,近日金正恩的大動作也極可能是針對美韓軍事演習。三月十三日起,美韓「自由護盾」(Freedom Shield)軍演正式展開,這是二0一七年之後美韓兩國最大規模軍演,美軍還動用尼米茲號核子動力潛艦參加聯合航母打擊群聯演。「自由護盾」軍演中的「雙龍訓練」包括兩棲登陸等演練,參訓武器裝備包括兩棲攻擊艦、大型運輸艦、F—三五戰機、阿帕契攻擊直升機等,而且登陸部隊由旅級提升到師級,總兵力約一萬兩千名。 面對美韓軍演來勢洶洶,北韓則是於三月九日、十二日、十四日、十六日、十九日相繼試射各式飛彈,其中十六日試射的是洲際彈道飛彈,針對美國的意味濃厚。北韓官媒於三月二十七日也報導,金正恩於三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親自指導使用核子魚雷的「無人水中核武攻擊訓練」。除了秀拳頭之外,北韓官媒也發動文宣戰,不但公開戰術核彈頭,還強調「美帝國主義等國家的戰爭狂熱是自取滅亡」、「絕不會原諒仇敵」。 美韓「自由護盾」(Freedom Shield)軍演,美軍動用尼米茲號核子動力潛艦參加聯合航母打擊群聯演。(路透)  川普試圖軟化北韓 失敗收場 影響朝鮮半島局勢的主要變項,除了兩韓各自的立場之外,包括聯合國以及「六方會談」的其他四方也都各有角色,美國更是關鍵之一。以聯合國的角色而言,先前在這個各方角力的場合,曾經立場一致的同意對北韓進行經濟制裁,尤其在北韓第六度核試爆之後,聯合國旋即於二0一七年九月十一日通過決議,對北韓的石油、天然氣等等進行限制或禁止,中國大陸、俄羅斯也站在同意的立場。 但制裁顯然是失敗的,不僅聯合國專家報告顯示北韓規避制裁而且繼續發展核武,美國也承認制裁僅能減緩北韓發展核武的速度。去年北韓頻繁試射飛彈,聯合國討論對北韓施加更多制裁,但中國大陸和俄羅斯卻轉向反對,這是二00六年聯合國開始對北韓制裁之後首度出現立場分裂的情況,顯示美國主導制裁的地位已經弱化。甚至,中國大陸過去支持朝鮮半島無核化,去年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卻暗示,即使北韓進行核試爆,北京也不會支持聯合國新的制裁措施。 除了制裁之外,美國的態度也被認為不夠堅定。在拜登執政之前美國曾經試圖軟化北韓,川普更三度與金正恩會面,第三度會面時北韓還同意與美國重啟核談判。川普和金正恩不但公開會面,還二十七度以私函往來,在已曝光的內容中,川普透露不希望南韓介入美國和北韓的核武談判。二0一五年八月五日金正恩在私函中對美韓軍演大表不滿之後,川普和金正恩的「陷入愛河」蜜月期告終。 「自由護盾」軍演中的「雙龍訓練」包括兩棲登陸等演練,登陸部隊由旅級提升到師級。(路透)  北韓經濟困難 靠核武叫價? 在金正恩的爺爺金日成時期,北韓厲行「先軍政治」,頗像毛澤東「寧要核子,不要褲子」的「霸氣」。到金正日時期,發展核武不但是對內鞏固金氏王朝權力、對外嚇阻入侵的工具,還可藉此爭取國際經濟援助。二0一六年金正恩發表「先核政治」,強調「會以核武力為中樞,堅固國家的防衛能力」,北韓官媒總結這是「核武與經濟並進路線」。 歸根究柢,北韓發展核武到底圖的是什麼呢?一種推測是,金正恩企圖將發展核武當作坐地叫價的本錢,既可爭取對外談判,又可換取經濟援助;美國也有一派學者認為,乾脆承認北韓是擁核國家,並且利用放寬制裁來激勵北韓轉向更好的行為。 但是,北韓真能靠核武爭取到援助嗎?針對近日金正恩亮出核武的動作,南韓總統尹錫悅就態度強硬地指示南韓統一部停止對北韓「傾囊相助」,而且表示要讓北韓明確知道,繼續發展核武,南韓「就一分錢也不給」。 去年以來北韓頻繁試射飛彈。(路透)  糧食危機加劇 北韓何去何從 長期以來北韓遊走戰爭邊緣,可能的目的之一在於對外爭取經濟援助。的確,就現實的情況來看,北韓經濟依舊處於需要外援的狀態。去年七月,南韓中央銀行表示,北韓已經連續兩年經濟衰退,尤其二0二0年是二十多年來最大幅度的經濟萎縮;北韓當局也承認經濟面臨嚴峻挑戰。 由於經濟疲軟不振,南韓當局揭露北韓發生糧食危機,甚至在部份地區因饑荒造成的死亡人數激增。三月二日,北韓官媒報導,金正恩指示改造灌溉系統、增加耕地,似乎印證了南韓當局透露的訊息。 北韓到目前為止仍拒絕與美國談判,理由是認為美國對北韓採取「敵對政策」,指責「美國及其附庸勢力的魯莽軍事對抗演習和敵對行動」。但是,北韓當局同樣要面對國內的經濟問題,亮出核武、拒絕談判,北韓真能得到最大利益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