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猿對戰 AIT處長酈英傑開球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為新竹街口攻城獅和桃園領航猿職籃開球。     (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街口攻城獅與桃園領航猿27日在新竹縣體育館開打,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為球賽開球,新竹縣長楊文科夫婦、前新北市長朱立倫、中華職棒大聯盟前會長吳志揚前往觀賽。 新竹街口攻城獅致贈球衣背號84號予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記者彭新茹攝) 攻城獅在開球前,致贈球衣背號84號球衣予酈英傑;並歡迎洋將雷特歸隊,送上背號30號的球衣。 進入HBL四強決賽的新竹縣東泰高中籃球隊,接受玫城獅隊球員的加持,希望他們將冠軍留在新竹縣。(記者彭新茹攝) 此外,進入HBL 4強決賽的新竹縣東泰高中籃球隊亦前往觀摩球賽,攻城獅球員希望東泰高中將HBL冠軍留在新竹縣。今年HBL首次有2支來自新竹的隊伍進入決賽,另一支為新竹市光復中學。 竹縣長楊文科、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和前新北市長朱立倫至新竹縣體育館,齊為職籃比賽加油打氣。(記者彭新茹攝) 昨天比賽結果,領航猿克服第4節最多9分落後,先靠一波13比0攻勢超前,再讓對手最後4分24秒內僅拿4分,終場106比98逆轉擊敗攻城獅。

Read More

〈彩繪人生〉癌過來 莊宏展選讀環工

崑大環工系大一生莊宏展(中)勇抗癌榮獲周大觀助學金,校長李天祥(左)、系主任許蕙琳肯定其表現。(記者汪惠松攝) 崑山科大環工系大一生莊宏展,與就讀屏東科大生物科系雙胞胎弟弟莊宏毅,幼時確診罹患急性淋巴白血病,長期以醫院為家的抗癌之路成為莊宏展的養分,選讀環工是希望未來能發揮所長保護環境,讓大家遠離癌症,更獲得周大觀基金會二0二0年抗癌圓夢助學金。 莊宏展確診罹患急性淋巴白血病(血癌)時年僅三歲,可說是老天爺對家人開了極大的玩笑。談起化療的那段期間,莊宏展其實沒有太多的記憶,只記得當時仰賴的全是服務於嘉義基督教醫院的護理師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 莊宏展表示,自己對於家人除了感謝以外,更多的是愧疚,母親當時為了照顧他們辭掉工作,經濟壓力全落到爸爸身上,家人為這場突然的意外都付出全部的心力。幸運的是,小兒白血病的成功率很高,在家人努力照顧下,兄弟倆雙雙打敗血癌,只需每年定期回診追蹤,不會影響生活。 雖罹患過血癌,但莊宏展仍堅定目標,在搜尋科系過程發現崑大環工系,讓他決定要投入環工領域,希望能以自身專長來守護家園,讓空氣、土地、水源都能零汙染,以環境健康帶動身體健康,讓大家都遠離癌症。 莊宏展提到,就讀崑大環工系期間,收穫最多的便是「中水淨化暨再利用系統」管理及維護作業,透過水資源保護,解決日益嚴峻的淡水缺乏問題,為氣候變遷盡一己之力,校內廢水利用也能改善環境衛生問題。才剛入學的莊宏展,已經開始準備公務員的考試,希望一畢業就能進入相關單位服務,也能給家人穩定的生活。 環工系主任許蕙琳表示,莊宏展甫入學即加入環工系水環境守護志工隊,跟著學長姊開始執行汙染巡守、通報、水質監測及教育宣導等河川守護行動;他亦積極參與環工系USR計畫,目前已能自信專業地解說導覽中水淨化暨再利用系統,表現十分優異。就學期間也常與系上同學回母校嘉義縣東石高中分享學習經驗,以自身經歷鼓勵學弟妹們朝自己的目標前進。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車壇大小事〉Taycan Cross Turismo路試

全球巡迴試駕:挪威站。 全球巡迴試駕:美國站。 記者莊玟玥∕台北報導 保時捷Taycan Cross Turismo終於正式來到最後路試階段,嚴苛測試階段在全球測試賽道上進行,Cross Turismo的原型車目前為止的測試里程高達998,361公里,相當在赤道繞行地球近25次。今年初起,Taycan Cross Turismo偽裝車進行了全球巡迴試駕。短短6週內,Cross Turismo造訪了全球跨界車最大的5個市場:美國、英國、挪威、荷蘭和德國。 Cross Turismo底盤搭載全時4輪驅動及氣壓懸載系統下,車身高度也可進行調整。除後排乘客的頭部空間增加及後車廂的大型物品運載能力加強之外,新車款整體與空間,直至最小的細節也再經過優化。最後,一部具有完整內裝及整體配備的的實體樣車,累計在設計、電子系統及整體系統整合上,共耗費了650個小時,以及1500個小時的工程時間。 保時捷電動車的開發必須經過非常嚴格的測試程序,測試包括了電池充電效率,極端溫度下控制動力系統和車內溫度的能力。其他必備的研發重點包括賽道性能、油門全開下反覆加速能力等。

Read More

UBA男子8強賽 義守16顆3分彈 轟垮衛冕軍 

義守前鋒邱子軒(白衣)攻下全隊最高的26分。 (中央社)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國體大前鋒藍少甫27日攻下生涯新高的27分,外帶17個籃板,加上全隊12人中11人有得分進帳,終場77比64擊敗高師大,在UBA男子組8強賽開胡。義守大學則外線火力齊揚,團隊合力砍進16顆三分球,加上主力前鋒邱子軒轟下最高的26分,率隊89比71轟垮衛冕軍健行科大,也在男子組8強賽拉出2連勝。 國體大在預賽階段場均得分僅65.7分,在8強隊伍排名倒數第一,不過他們預賽場均失分僅58.3分。國體大缺乏火力一直是罩門之一,但昨天前3節打完,已拿了53分。國體大明天將遭遇政治大學,上回預賽交手只輸7分。 義守長人呂威霆前天在延長賽下體遭踢傷,就醫後確認是輸精管斷裂,緊急動完手術確定8強提前報銷。 義守邱子軒8強首戰僅拿3分,卻吞下5次犯規;昨天不僅轟下最高的26分,還率隊擊敗強敵健行。義守昨天團隊三分球累計36投16中,命中率達44.4%,遠優於健行的17.6%。 政治大學昨天則靠著張鎮衙的22分領軍,終場76比55輕取輔仁大學,在8強賽同樣拉出2連勝並列排頭。台師大則以3分之差險勝世新。

Read More

李灝宇3分砲 平鎮確定晉級

成德高中(黑衣)27日靠著對手再見暴投,以10比9驚險獲勝。    (學生棒球聯盟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7日電 高中木棒聯賽第三階段16強賽今天進行第2天,平鎮高中怪力男李灝宇敲出本屆賽事第5轟,而且是一發3分砲,加上張翔也開轟,終場以10比2擊敗興大附農,平鎮確定晉級。 平鎮第1局就有攻勢,黃勇傳獲保送、曾子祐敲安打後,董子恩犧牲觸擊成功,形成二、三壘有人,接著投手發生暴投奉送1分,李灝宇再擊出高飛犧牲打得1分;第3局更是得了5分,其中李灝宇轟出3分全壘打,這是「怪力男」李灝宇在木聯的第5轟,第5局平鎮捕手張翔也敲出陽春砲。 另一支強隊穀保家商與秀峰高中的賽事,穀保第2局打了14個人次,敲出6支安打,出現4次四死球,加上對手失誤,一共攻下8分奠定勝基,終場以13比0提前在5局獲勝,同樣以2連勝之姿晉級第四階段。 中央社∕台北27日電 高中木棒聯賽第三階段16強賽今天進行第2天賽事,B組形成大混戰。鶯歌工商激戰到11局以5比3艱辛贏嘉義高中;三民高中則13比6擊敗普門中學,4隊都形成1勝1敗。 成德與大理一路拉鋸,比賽歷經4小時19分,鏖戰到12局後攻的成德最終靠著對手再見暴投以10比9苦勝,「大王」王苡丞在投球、打擊都有貢獻。 有「成德大王」之稱的陣中主砲王苡丞,此戰除了擔任第4棒有2支安打表現,還在延長賽第10局以投手身分登板,後援3局被敲2支安打,有4次保送和2K,失4分非責失,拿下勝投。

Read More

〈彩繪人生〉陳典懋畫作 寫實又夢幻

陳典懋的畫作深受各界肯定,獲邀於永都藝術館推出個展及長達九個月的常設展。(記者林雪娟攝) 藝術家陳典懋年紀輕輕,才華洋溢,獲得許多獎項肯定,擅長具體寫實畫作的他,並不如表象般,而是蘊藏更多的意涵,日前他受邀在永都藝術館推出個展,作品雋永受藝術館青睞,獲邀至今年九月底前,在藝術館內規劃專區推出常設展,這是少數藝術家能獲得的榮耀,正彰顯他在藝術這條路上,筆耕不輟的成果。 陳典懋現任長榮大學美術系助理教授,相當難得的是,兩度獲得奇美基金會藝術人才培訓計畫,也因為奇美的青睞,讓他更能專心作畫,表現相當亮眼傑出,之後獲得全省美展油畫第二名、雞籠美展油畫類第一名、高雄獎油畫入選、廖繼春油畫創作及巴黎大獎優選獎等,作品更獲得奇美博物館、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南市美術館等典藏;聯展、個展無數,去年更獲得永都邀請,年底時推出「時光絮語」展覽,更獲得永都藝術館於今年一月起至九月底,規劃推出常設展。 陳典懋畢業於台藝大美術系西畫組及南大視覺藝術研究所,本科畢業的他,有學院派的學理技術,再加上個人對創作的靈感,年紀輕輕就展現藝術創作潛力,二十六歲時,已是藝壇重鎮的南美會會員,是眾所矚目的明日之星。 陳典懋的藝術作品,在寫實中又帶點抽象思維,觀看其作品,代表的不只是像不像的表面技法,更讓人看進他所要表現的內涵。或許是畫靜物水果、或許是人物,也或許是風景,而風景經過內化,透過布料展現出生活的樣態及經歷感受。陳典懋擅長他擷取生活周遭角落事物,以豐富想像力,營造一個真實而有夢幻的意境,雖帶有幾分超現實意味,卻是熟悉而真實的存在你我之間。 陳典懋的作品,是近年來藝術家少見寫實主義者,對物件的描繪,被譽為近代翹楚,光影明暗變化掌握,更讓人聚焦其欲展現的內容張力和想像空間,即使是一張風景畫、一幅水果靜物,也營造出戲劇般神秘氛圍,作品令人驚豔。 別看陳典懋畫途似乎順暢,其實也經過坎坷和撞牆期,雖然畫作受到各界肯定,然藝術市場因缺乏「貴人」,難以藉此餬口,雖擔任教職,然繁忙的教學和行政工作,讓他無暇提筆專心作畫,唯一可告慰的是,女兒長大似乎也遺傳父親基因,最愛拿筆彩繪,而陳典懋也每年為女兒留下畫作,成為日後送給女兒最佳的成長禮。 (記者林雪娟)

Read More

〈彩繪人生〉設計師蘇雪莉 變蘆薈達人

由設計師轉行到種植有機蘆薈,蘇雪莉在太康有機農業專區找到不同的職場舞台。(記者陳佳伶攝) 學的是美術,從事包裝設計卅多年,蘇雪莉七年前轉行在柳營太康有機農業專區種植蘆薈,蘆薈不只是保養品,她用心開發蘆薈麵,蘆薈吸凍等加工產品,讓蘆薈變成食材。蘇雪莉不斷汲取有機種植、加工新知,爭取公部門支持在太康辦活動,為有機農產品找商機,也期待更多消費者認同、選購健康安全的有機農產品。 現年六十一歲的蘇雪莉學的是美術,畢業後當設計師,從事禮盒等各種包裝設計卅多年,在商場打滾多年有成;母親在自家農園種植蘆薈種出心得,不捨母親太辛苦,也看好蘆薈事業值得經營,她轉行種植蘆薈,希望推廣健康養生的蘆薈產品。 蘇雪莉說,七年前轉行到柳營太康有機農業專區露天種植蘆薈,對農業是大外行的她,母親親自指導種植的技術,蘆薈田不能有雜草競爭養分,必須人工除草,夏天天氣熱,她清晨就由居住的台南市區開車到柳營,五點半下田除草;曾遇到颱風豪雨,辛苦種植蘆薈都被水淹死了,損失慘重,只得擦乾眼淚重新來過。 蘇雪莉說,她除了種植蘆薈也陸續種植黃金地瓜、紫心地瓜、南瓜、甜菜根等農作物,與蘆薈加工做成顏色繽紛的蘆薈麵,加了蘆薈的麵條,因蘆薈的膠質更滑溜,口感更Q彈,還以蘆薈做成吸凍,並打出自家品牌「村家味」行銷,天然健康的好食材,在農會超市、有機農業市集受到歡迎。 有機農業需要隨時汲取新知,蘇雪莉經常上課充電,身為產銷班長的她,也爭取公部門資源到太康辦活動,讓民眾了解有機農民的努力,並期望能獲得更多消費者的支持、爭取到更多訂單,讓更多年輕農民投入有機農業行列。 (記者陳佳伶)

Read More

〈車壇大小事〉Luxgen 遠端遙控淨車

慶祝元月URX榮獲7人座SUV銷售冠軍,特別推出限量加量不加價的URX七人健康旗艦款(111.9萬)/七人健康樂活款(98.8萬)。左起為納智捷總經理蔡文榮、鴻華先進副董事長左自生。 記者莊玟玥∕台北報導 全球新冠疫情慢慢趨緩,面對後疫情時代來臨,消費者愈發重視環境健康,納智捷上週(24日)與鴻華先進推出「LUXGEN FRESH ZONE+健康對策」,透過「三層過濾、四種防護、一鍵清新」,以車聯網遠端遙控功能結合醫療級口罩濾材及負離子清新濾網,在進入車室前就透過手機啟動車輛並預先有效過濾空氣中99.9%的PM2.5有害懸浮微粒,同時並可抑制包含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功能、肺炎桿菌等有害物質。

Read More

〈車壇大小事〉勞斯萊斯hantom Tempus 典藏版天魄問世

原廠釋出Phantom Tempus手繪圖稿。 獨特的車門內襯搭配有數百顆透光孔洞形成旋轉閃耀的繁星圖案。車身採用全新Bespoke高級定制車色“凱洛斯藍”(Kairos Blue),內含雲母片營造閃耀效果,宛如夜幕繁星。 記者莊玟玥∕台北報導 勞斯萊斯推出全新車王Phantom Tempus“天魄”典藏版,限量20台巔峰問世。 Phantom Tempus“天魄”典藏版設計靈感源于雋永時光、神秘天文與浩瀚蒼穹。車身採用全新Bespoke高級定制車色“凱洛斯藍”,內含雲母片營造閃耀效果,宛如夜幕繁星。全新打造的脈衝星空頂,將照明光纖和Bespoke高級定制刺繡巧妙融於一體。 Phantom“天魄”典藏版的車內藝境藏珍畫廊裝配100根獨立燈柱,由整塊鋁坯銑削而成,並經黑色陽極氧化處理和手工拋光。獨特的車門內襯搭配有數百顆透光孔洞形成旋轉閃耀的繁星圖案。內裝為選用配件的香檳酒櫃上附有相關主題的手工塗繪。 它的誕生源於時間、太空和一位改變了人類關於宇宙和自身關係認知的偉大物理學家,並且又一次證明了勞斯萊斯和全球各地的客戶有著難以匹敵的共鳴。

Read More

新市60學子溫室番茄園採果

新市國小學生到溫室農園現採小番茄,進行校外食農教育。 (記者林相如攝) 記者林相如∕新市報導 採番茄囉!新市國小及新市國中的學生,二十六日上午到溫室番茄園動手採收小番茄,小朋友看到紅通通的番茄,相當開心,動手採摘不手軟;其中國小一年級的小朋友,對體型較小的番茄愛不釋手,看在大人眼裡,屬於次級品的小番茄,卻因為小朋友覺得可愛,成為搶手貨,有點傻眼。 新市區農會為了推廣食農教育,昨天上午在總幹事李美嬅的帶隊下,六十幾名新市國小與新市國中一年級的新生,到大營里的產銷班長陳祺松的溫室農園採收小番茄,為了迎接這些嬌客,陳祺松特別留了一部分小番茄,近三天沒有採收,就希望小朋友能採摘到成熟的小番茄。 一行人到達溫室農園後,先由在地的青農教導小朋友認識玉女小番茄,了解如何栽培管理及如何採收,隨後大家拿著環保袋,走進農園內,在青農的協助下,從番茄植株中翻找小番茄,看到紅通通的小番茄,立即動手採下來,由於是採無毒栽培,沒有噴農藥,也沒有使用化學肥料,這些小番茄相當健康營養,有些小朋友忍不住當場吃起來,甜甜香香的味道,讓小朋友大讚好吃,愛不釋口。 經過一小時的努力,小朋友採滿了一整袋的紅色小番茄,滿足開心的帶回家。李美嬅表示,希望透過這場實地體驗的食農教育,讓小朋友從小認識小番茄的栽種及農民的辛苦,對在地的農產業有更多的支持,讓農業推廣工作向下扎根。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