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電共生養殖事實查核制度宣導

市府二日在七股區公所舉辦一一四年度漁電共生案場養殖事實查核說明會,吸引業者參加。(市府提供) 記者盧萍珊∕七股報導 促進光電、養殖產業共榮,市府二日在七股區公所舉辦一一四年度漁電共生案場養殖事實查核說明會,宣導魚塭禁填碎石、磚瓦等營建廢棄物及查核流程,促使業者及養殖漁民合法建置養殖場域,並了解查核內容維護自身權益。 農業局長李芳林指出,漁電共生業者應秉持「養殖為本、綠能加值」理念,引進創新技術與管理、有效利用資源、降低環境衝擊,達到集約化生產、強化養殖韌性,以滿足民眾對水產食品需求並保障在地養殖漁民獲取合理收益,讓養殖產業朝藍色轉型路線永續前進。 農業局強調,養殖事實查核目的並非只是防弊,而是對漁電共生案場的定期體檢,漁電共生案場應善用專家學者到訪,相互切磋精進養殖技術。更建議業者積極取得產銷履歷驗證,除可作為養殖事實指標外,更能為案場養殖水產品質把關,藉由公正第三方認證強化消費者對國產養殖水產信心。 說明會邀請台南地檢署檢察官許華偉、國立嘉義大學農產品驗證中心主任稽核員陳依玲,針對企業服務廉政平台暨產銷履歷驗證制度宣導。 另為維護良好養殖環境,籲請魚塭切勿填入砂、石、磚、瓦、混凝土塊、營建剩餘土石方、廢棄物或其他不適合種植農作物的物質。

Read More

林俊憲偕醫界倡議 肺癌篩檢從台南擴及全國

林俊憲偕同醫界戮力推動國家級癌症防治計畫,落實健康台灣政策目標。(林俊憲提供)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二0二一年由立委林俊憲與名醫吳明和、立院厚生會等醫界人士共同倡議推動的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肺癌篩檢台南試辦計畫,在醫界與公部門支持下,如今已由衛服部國健署擴大辦理成為全國性方案。林俊憲強調,台南是全台第一個把肺癌篩檢做出制度化嘗試的城市,期盼未來能進一步引領癌症診治邁向制度化與健全化,落實「健康台灣」的國家政策目標。 國人十大癌症死因排行榜中,肺癌長年居冠,且每年奪走近萬條生命,成了許多家庭揮之不去的夢魘,其中令人尤為痛心的是,大部分患者被確診時,往往已是晚期,錯失最佳治療時機。正因為如此,林俊憲與吳明和等醫界人士共同成立「肺腺癌防治委員會」,倡議從台南出發推動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試辦計畫,藉由台南市政府、成大醫院、奇美醫院、新樓醫院等十多家醫院緊密合作,提供二千七百四十五個免費篩檢名額,促成台南成為全台第一個把肺癌篩檢做出制度化嘗試的城市。 林俊憲指出,該項試辦計畫成效相當顯著,隔年由國健署擴大推動為全國性方案,直到去年的二0二四年,透過LDCT已經找出近二千位確診患者,其中高達八十三%在早期就被發現。這不只是數字,而是真真切切的生命,有人因此多活了十年,有人因此還能陪伴家人走過人生的重要時刻,其所帶來的價值無法用金錢衡量。 林俊憲強調,他在二0二三年擔任「台灣癌症登月政策促進委員會」召集人,邀請醫界專家共同建議國家級的癌症防治方向。今年,國健署編列了四十億元的癌症篩檢經費,並擴大篩檢對象,這代表專業建議正逐步落實,肺癌防治正一步步走向制度化,未來期望能像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口腔癌等篩檢一樣普及,而能及早治療,致力落實「「健康台灣」的國家政策目標。

Read More

市長:屋損補助從速從寬從實

市府團隊用最快的速度,協助市民重建家園。(市府提供)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丹娜絲颱風重創台南,截至八月三十一日,台南市屋損慰助金核撥率已逾九成,累計金額超過九點五億元。市府並提供「上工津貼」,補助專業廠商投入修繕。市長黃偉哲二日於市政會議強調,屋損補助必須兼顧從速、從寬與從實,確保資源公平有效使用。 黃偉哲指出,市府已聽取民意並簡化風災補助的申辦流程,在補助案件審查上,除了講求從寬從速,也必須確實把關、依法辦理。 黃偉哲進一步指出,在政府協助媒合修繕方面,對於已簽約的八百四十四戶,請各局處加速安排工班,盡快推動修繕進度。同時,也請相關局處協助輔導投入修繕的營造廠申請上工津貼。至於委託代拆的屋舍,務必先釐清產權,避免後續爭議。 工務局說明,「台南市政府丹娜絲颱風風災住屋毀損慰助金實施計畫」將申請流程與文件進一步簡化,同時將慰助對象擴大至公寓大廈住戶及一門牌多戶等情形。補件期限訂於九月五日,預計九月十二日完成爭議案件會勘,並於九月十九日前全數完成核撥。 在政府媒合修繕方面,弱勢戶二百九十三戶是列為重點協助對象,目前已有八成完成簽約,預計九月二十三日前可全數修繕完成。 工務局說,市府八月公告「上工津貼補助金專案」,鼓勵廠商投入修繕。凡受災面積二十平方公尺以上住戶,每戶最高補助三萬元。營造業或相關公司行號檢具修繕證明、前後照片及領據,即可向區公所申請。

Read More

台語月啟動 打造世代共語日常

台南台語月活動登場,以「台語入厝」為主題,希望打造世代共語的台語日常。(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二0二五「台南台語月」二日舉辦啟動儀式,今年以「台語入厝」為主題,強調「咱的話,蹛佇生活內」,打造世代共語的台語日常。 市府副秘書長徐健麟表示,台語是文雅語言,希望所有人認識它的美好;文化局長黃雅玲說,台語月邁入第七年,今年主題強調「入厝」,就是希望深入民眾生活點滴。 文化局表示,今年主題象徵台語不只是課本上文字,而是回歸家庭與社會,真正成為日常語言,今年以「入厝」意象,串聯鴨母寮市場、德盛米廠、十八卯茶屋、小南天福德祠等十處在地空間,規劃「台語入厝闖關趣」互動行動,與店家合作設置專屬QR Code,讓民眾透過Reels短影音與線上遊戲,蒐集「十二神明」電子圖檔,體驗市井巷弄中的台語文化。 除有趣活動,展演節目推出「市井潮語」系列,包括由歌仔戲巨星米雪主演《鶯鶯》、以許石音樂為發想的《六月茉莉》、傳統笑科唸歌《老曲盤裡的笑科唸歌》及終戰八十週年紀念讀劇《南島孤影》,讓台語在小巷舞台,展現新潮風貌。 「台語遊樂園」二十日將於吳園登場,呼應文化部台語家庭政策,由在地台語家庭共同策劃,設計客廳談笑、餐桌互動,到阿公阿媽教孫仔做童玩,世代共學、代代傳承,真正「入厝」於家庭日常。 文化局強調,活動還融入信仰文化,以八仙綵為靈感,設計「神明蒐集」貼紙行動,讓民眾走讀遊戲中,自然說出台語、分享生活。詳洽官網。

Read More

加速復原 西羅殿捐300萬

南勢街西羅殿二日由主委王敏星代表,捐贈新台幣二百五十萬元給市府、以及五十萬元給中西區公所,協助災區加速復原。(市府提供)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丹娜絲颱風重創台南,南勢街西羅殿二日由主委王敏星代表捐贈新台幣二百五十萬元給市府、以及五十萬元給中西區公所,協助災區加速復原。市長黃偉哲代表受贈並回贈感謝狀及伴手禮,感謝地方信仰團體伸出援手。 市長黃偉哲表示,西羅殿主祀保安廣澤尊王,是台南重要的精神信仰中心,感謝廟方義舉展現信仰力量與社會責任。市府將妥善運用各界善心,協助災民早日復原。 王敏星表示,保安廣澤尊王守護台南逾三百年,信眾秉持「尊親愛民」精神行善,此次捐助象徵對災民的關懷與支持,期盼透過信仰凝聚力量,幫助受災鄉親早日重建安穩生活。 社會局長郭乃文說,捐款收支情形將依《公益勸募條例》定期揭露,並公布於社會局網站,接受社會大眾監督。丹娜絲颱風勸募活動相關報告,將於年度結束後兩個月內函報衛福部備查。

Read More

災後石綿廢棄物清出8千噸

丹娜絲風災後,市府加強石綿廢棄物清理,清出超過八千噸石綿廢棄物,不過環保局表示,石綿清運登記申請方式,自八日起恢復向環保局提出申請。(環保局提供)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丹娜絲風災造成南市受創嚴重,市府為加強石綿廢棄物清理,採「每日每區逐里清運」方式進行。南市環保局統計,至九月一日,溪北十六區及安南區共二百八十五里,清出超過八千噸石綿廢棄物,相當於去年一整年清運量的二點五倍。 環保局指出,風災初期,清運作業多依民眾通報登記名單進行,但因屋頂多數尚未拆除,平均每日僅清出四十一公噸,效果有限。後改由里長主動協助帶路,清運量提升至每日平均二百四十二公噸;之後更採取「每日每區逐里清運」模式,每日平均達四百四十八公噸。截至一日為止,包括溪北十六區及安南區共二百八十五里,都已完成至少一輪清運。 環保局表示,後續申請方面,住宅類案件仍採簡化程序,民眾只需填寫申請表及切結書即可提出;非住宅類(如倉庫、寺廟、教堂、私校、農會、個人農業設施及已註銷或廢止登記之工廠、畜牧場等),則需填寫申請表並檢附完整資料,經環保局審查通過後再安排清運。 環保局長許仁澤提醒,石綿清運自八日起恢復向環保局提出申請,各區公所受理至五日為止,民眾務必遵守規定提出申請。

Read More

陳福源無畏豪雨挺身護家園

西港區港東里防災士陳福源在八月初豪雨來襲時,協助清除障礙物守護家園獲讚許。(西港區公所提供) 記者盧萍珊∕西港報導 西港區港東里防災士陳福源在八月二日降下豪雨時,面對水位不斷上升,毫不遲疑挺身而出,深入淹水區域協助排除障礙物,疏導積水,以行動守護社區安全,贏得地方讚許。 西港區長李鴻裕表示,近年來氣候變遷,導致暴雨發生頻率與強度明顯增加,社區自主防災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港東里防災士與志工們在八月二日豪雨期間,冒著滂沱大雨巡查道路,移除水桶、樹枝、垃圾等阻礙物,並在淹水路段設置封鎖線,提醒用路人注意安全。防災志工也在第一時間通報災情,確保社區的防災行動迅速且有效。 李鴻裕說,感謝陳福源及所有防災志工,在危難時刻無私奉獻的精神。不僅保障居民安全,也提升社區防災意識。

Read More

台南鱻魚節饗宴27日將軍漁港登場 9/3開放訂桌

雖受風災重創,南縣區漁會仍續辦「台南鱻魚產業文化節」,行銷在地漁產。(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佳里報導 風災重創台南沿海養殖漁業,造成海鮮價格上揚,南縣區漁會為推廣在地產業,二十七日於將軍漁港舉辦「台南鱻魚產業文化節」,每桌十道佳餚市值六千五百元,嘗鮮價只要四千二百元,三日起到十日開放訂購,桌數僅六十桌。 南縣區漁會理事長周良榮指出,台南養殖魚種多元,包含虱目魚、牡蠣、白蝦、文蛤、石斑、台灣鯛及鱸魚等,都是目前市場主力魚種,更是台南漁村主要經濟來源,今年邀請料理達人辦理「魚食文化料理秀」,現場示範虱目魚、石斑、鱸魚等在地魚種簡易料理,並由家政班研發食譜,提供現場試吃,鼓勵民眾將新鮮魚獲帶回家。 南縣區漁會二十七日於將軍漁港舉辦「台南鱻魚產業文化節」,在地尚青各式海鮮料理,令人食指大動。(記者盧萍珊攝) 總幹事陳崇德指出,這次推出一桌十道漁特產品饗宴,每桌原市價約六千五百元,以優惠價四千二百元推廣,三日起到至十日開放訂購,共有六十桌、一人限訂二桌,讓民眾享用產地直送的美味。另當天還有一千份海產粥供民眾免費品嘗。 活動還有漁產促銷、魚苗放流、海洋資源保育宣導、有獎徵答、漁村傳統技藝體驗、趣味競賽等,還有漁村社區民俗表演、漁港逍遙遊等,展現漁村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獨特魅力。

Read More

市府聯合婚禮 浪漫迎新人

鼓勵有緣人攜手相伴,民政局今年聯合婚禮,除首度在曾文市政願景園區舉辦,更準備好禮大相送。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希望有緣人能攜手相伴,市府將於十一月二十九日舉辦聯合婚禮,今年首度選在第三行政中心曾文市政願景園區舉辦,讓新人共同展開人生新篇章,迎向屬於彼此的幸福願景。 民政局表示,聯合婚禮不僅是一場結婚儀式,更象徵新人們邁向幸福人生的重要起點,台南市除提供便捷的結婚登記服務,更用心打造浪漫的婚禮氛圍,讓每一對新人都能留下珍貴回憶。 曾文市政願景園區前身為首府大學,如今轉型為市府第三行政中心,象徵「新起點、新希望」,希望新人們能以園區為見證,攜手邁向幸福路。 市府今年備有多樣結婚賀禮,包括行李箱與涼被、美式咖啡機、紀念金鏟、手工香皂、無患子禮盒等,並加碼幸福抽獎,展現市府滿滿的心意與祝福。報名時間從五日中午至二十六日,限額五十對(設籍台南市四十對、外縣市十對),歡迎新人踴躍報名,一起幸福啟動! 民政局指出,只要新人雙方有一方設籍台南市或在台南生活者(提供在職證明等相關證明文件)及今年已辦理結婚登記新人,皆符合報名資格,報名網址:https://www.beclass.com/rid=30500c868a9f0eb8360b。歡迎即將成婚的新人踴躍報名。

Read More

台灣府城隍廟嘉義夜巡 巨龍隨行

為陪同台灣府城隍廟前往嘉義參加諸羅城隍夜巡活動,台南大學學生為百米巨龍進行修整工作。 (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台灣府城隍廟喚醒沈睡十四年的全台最「大尾」百米巨龍,由台南大學體育系學生整理後,在新組合的巨龍九子陣陪同下,將伴隨府城隍廟威靈公出巡,參加嘉義城隍廟夜巡活動。十三日此尾巨龍將從台南大學遊行至台灣府城隍廟安座。 慶祝建國一百年所設計的這尾巨龍,當時應總統府邀請參加國慶活動。一百年剛好一百米,全長三十五節,需要一百位體育系學生才能輪流舞動,當時在總統府外賓前表演,名噪一時。 目前安置在台南大學體育館的百米巨龍,身長三十五節,需百位學生才能輪流舞動。(記者陳俊文攝) 但巨龍返南後在台南大學體育館了躺一陣子,後來因緣際會轉到內門紫竹寺「修行」好幾年,直至今年台灣府城隍廟決定遠征嘉義參加諸羅城隍夜巡活動,主委郭榮哲喜歡邀請沒有職業匠氣的學生團體擔任駕前陣頭巡演,加上他和台南大學校長陳惠萍的友好關係,於是雙方一拍即合,決定讓這尾沈睡十四年的全台最大尾舞龍重出江湖。 郭榮哲指出,嘉義城隍廟今年五月應邀參加該廟主辦的府城隍巡城祭活動,農曆八月一日該廟要舉辦夜巡活動,台灣府城隍廟理當禮尚往來共襄盛舉,陣頭還要眾不同,所以邀請台南大學出動百人規模的巨龍陣,百米長的巨龍百重達一百公斤。十三日將從南大出發,沿著南門路來到府城隍廟亮相。預估此次巨龍出陣的花費近百萬元之譜。 負責此次巨龍陣的台南大學龍隊隊長「嘉穎」表示,目前巨龍已從內門運回台南完成整裝,並已展開操練,巨龍之前還有根據「龍生九子」意象特別安排的巨龍九子陣,氣勢非凡,很值得期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