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藍營求修地方制度法惡法! 盼溪北回歸原南縣、讓地方重生

市議員蔡育輝(左)、方一峰(右)、市議員參選人尤淨寬要求修地方制度法惡法,讓台南溪北回歸原台南縣,讓地方重生。(記者陳佳伶攝)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颱風、豪雨重創溪北,邊緣化問題浮上檯面,市議員蔡育輝、方一峰、市議員參選人尤淨寬二十八日說,縣市合併以來溪北缺乏重大建設,人口流失五萬多人,邊緣化嚴峻,痛批地方制度法是「只准地方合併,不准地方分開」的惡法,要求中央修法,讓溪北回歸原台南縣,讓地方重生。 蔡育輝、方一峰、尤淨寬等人說,縣市合併後,在溪北地區聽到越來越多的後悔聲浪,鄉親陳情,對比溪南的繁華,溪北人好像二等公民,合併以來,人口流失五萬四千五百五十人,人越來越少、老化嚴重,主要是缺乏重大建設,沒有高薪機會,溪北邊緣化越來越嚴峻。 蔡育輝等人表示,合併前溪北人口有五十萬八千三百零一人,到今年七月底溪北人口數,溪北十七個行政區,總人口數是四十五萬三千七百五十一人,比現有的縣市宜蘭縣、基隆市、花蓮縣、嘉義市、台東縣等人口還要多,和南投縣、新竹市的人口不相上下。 他們說,溪北宜維護農地面積約九點三萬公頃,雖在非都市土地,規劃近七千公頃的未來發展區,卻是跟鄉親畫大餅,以這次受颱風和豪雨侵襲的溪北地區為例,二萬多棟房子屋頂受損嚴重,如要將老宅重生,完全無法走都更路線。 為活化地方,溪北人要脫離台南市,因此主張修地方制度法,因為這是一部「只准地方合併、不准地方分開」的惡法,地方制度法第七之一條規定,只有將縣市合併改為直轄市的規定,卻沒有從直轄市分離的相關規定,溪北地區人口達四十五萬三千多人,比宜蘭縣人口還多一點,更比花蓮縣和台東縣的人口還多,為何台南溪北不能跟台南市分開,如同一對怨偶,問題不處理未來會如同火山爆發,不可收拾,城鄉差距會加大,因此應速修地方制度法,讓溪北回歸原台南縣,讓溪北重生,可透過公投讓民意決定。 對此,市府則強調,問題不在縣市合併,優先要改革的,應是被藍白粗暴通過的財劃法!合併以來市府持續投入資源,包含麻豆工業區、開發中的七股科工區,與規劃中的柳科三期等,溪北獲得的公共建設、治水投資與產業園區開發,遠超過過去縣市分治時期;事實已證明,溪北正在發展、正在轉型,「溪北被邊緣化」是刻意扭曲。 市府說,溪北要發展,靠的不是「分家」,而是「合作」!放下黨派共同為台南爭取合理的財源分配,爭取溪北應得的資源! 根據最新人口統計,今年七月新營、麻豆、大內、學甲、西港等溪北行政區,遷入人口皆大於遷出,證明溪北正逐步吸引人口回流;人口總數減少的主因是自然老化,屬政策難以逆轉的全國趨勢;但「社會增加」則顯示市府推動溪北經濟、承接南科外溢效應,已逐漸展現成效。 市府強調,縣市合併後,溪北獲得的公共建設、治水投資與產業園區開發,遠超過過去縣市分治時期;事實證明,溪北不是被邊緣化是正在發展、轉型;市府會持續爭取中央資源、推動均衡建設,讓溪北與溪南共榮發展,共創大台南的未來。

Read More

國定假日增至十六日 南市勞工局籲雇主共同遵守法規、守護勞動權益

國定假日增至十六天,原住民族歲時祭儀假由一日增至三日,勞工局長王鑫基(右二)和職安健康長李炫昌(左二)提醒雇主應依法給假給薪,守護勞動權益。(記者陳佳伶攝)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內政部「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已在今年五月二十八日正式公布施行,勞工的國定假日增加四天,全年達到十六天,原住民族歲時祭儀假由一日增至三日,南市勞工局提醒,雇主應依法給假並給薪,如徵得勞工同意於國定假日出勤,雇主應依規定加倍給付工資。 勞工局說,勞工國定假日增加四天,分別為「農曆十二月末日之前一日(小年夜)」、「九月二十八日孔子誕辰紀念日(教師節)」、「十月二十五日台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及「十二月二十五日行憲紀念日」,使得勞工每年國定假日合計達十六日。 此外,具原住民身分之勞工,亦可依其族別歲時祭儀,由原可擇定一天,增加到可擇定三天放假,勞工局提醒,雇主應依法給假並給薪,以保障勞動權益。 勞工局長王鑫基表示,依勞基法定,內政部所定應放假之紀念日、節日、勞動節及其他中央主管機關指定應放假日,雇主均應讓勞工休假且工資照給。 若國定假日適逢例假或休息日,應於其他工作日補假,補假期日由勞雇雙方協商排定;如徵得勞工同意於國定假日(或補假日)出勤,雇主應依規定加倍給付工資。 惟經統計,南市今年上半年勞基法違法樣態,雇主未依法給予假日出勤加倍工資仍為常見違法樣態之一。 職安健康處長李炫昌表示,為督促事業單位遵守勞動法令,該處以輔導、宣導及檢查多元策略持續推動業務。 今年至七月實施勞動檢查一千六百多場次,分析常見違法樣態還包括延時工資未依規定給付、出勤紀錄未詳實逐日記載至分鐘為止、工資未全額給付、未依規定給予例假休息及延長工時超過法定標準,呼籲事業單位確實依法辦理,以免觸法。 職安健康處九月十二日將和與勞動部合辦勞基法令研習會,針對工資、工時、休假、排班制度規定等勞工權益詳盡解說,歡迎雇主和勞工報名參加。

Read More

黃偉哲籲支持重建特別預算

  風災特別預算正由立院審查中,市長黃偉哲呼籲立院各黨派能全力支持,讓特別預算案能以最快速度審查通過。(市府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行政院長卓榮泰赴立院報告「中央政府丹娜絲颱風及七二八豪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預算案」。台南市長黃偉哲二十七日表示,台南接連遭受連續颱風、豪雨重創,農業、民生及基礎設施全面受損,復原重建刻不容緩,感謝行政院迅速提出六百億元特別預算,展現中央對災區的重視與承擔,並呼籲立院各黨派能全力支持,讓特別預算案能以最快速度審查通過 。 黃偉哲說,丹娜絲風災對台南衝擊之大,全市農損占全國四成五,溪北地區災情最為嚴重,至目前,市府已動支及申請災害經費約 六十九點二億元,包括災準金十二點三億元、中央補助核定十八點五億元(慰助金、廢棄物清理、上工津貼)、尚待核定申請三十六點五億元及重大災害賑災捐款一點九億元;黃偉哲強調,後續全面復原至少仍須二一五點八八億元,須納入此次特別預算支應。 黃偉哲提出三項具體訴求,首先,應放寬補助標準。他說,目前淹水未達五十公分、住屋毀損未達二十平方公尺及泡水車等項目,不在中央補助範圍,市府被迫自籌,導致財政壓力沉重,中央應放寬認定,讓災民獲得即時救助。 其次,補助作業從寬、從簡、從速,台南市財政自籌比率僅二成八二六,地方籌資能力有限,中央若能以代收代付方式快速撥付,災後重建才不會延宕。此外,災害期間,溪北地區長時間停電斷訊,影響民眾基本通訊權益,中央除協助重建設施,也應要求業者提出電信補償方案,保障災民權益。 黃偉哲強調,災後重建不該僅止於「修復」,更應打造堅韌城市基礎,懇切呼籲立院須展現「跨黨派、救災優先」態度,盡速審查和通過特別預算。

Read More

慰助金核發八成六 危屋後續處理

  市府針對風災慰助金、房屋修繕等處理情況說明。(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丹娜絲颱風至今近兩個月,全市屋損核發率達八成六一,累計核撥金額近八點三億元。同時,鑑於高雄爆出本土性登革熱,若房子遲遲未修,恐成廢墟,成為病媒蚊孳生溫床;對「應修而未修」房子,市府秘書長尤天厚強調,對於危險建築,後續會加以處理。 雲嘉南災後復原前進指揮所提醒,行政院提供的媒合修繕簽約補助申請期限將於八月卅一日截止,再次呼籲尚未簽約的災民盡速申請。 市府表示,至二十五日,全市屋損申報案件受理三六五八八件,已完成核撥三一五0六件,核撥率八成六一,累計金額已經發出八億兩千八百二十九萬元。 為何至今只有八成多?市府解釋,審查標準以居住事實和損害面積為準,有出現一址多人申請等情況,至於修繕部分媒合率不高,則有多種因素。 尤天厚說,慰助金爭議主要有三類,包括居住事實認定,以實際居住為主,有人以「多處居住」重複申領;其次為損害面積認定,而非修繕施工面積,另外較為離譜的是,同一張受損照片竟出現在不同地點或區域,被第一線人員發現,目前這些案件都暫緩,也增加審核難度。 經由市府加速媒合,災區已有不少房屋完成修繕。(工務局提供) 修繕方面,目前登記戶數三四四一戶,媒合三七七八戶,已簽約六三九戶、施工二七九戶、完工二四七戶。市府表示,只要完成簽約,後續施工進度都相當迅速,弱勢的兩百多戶已逐步提供認養及協助。 雲嘉南前進指揮所指出,針對屋頂或外牆損壞達廿平方公尺以上之受災戶,只要符合「家園復原慰助金」請領資格,即可申請簽約獎勵補助,行政院將補助每戶工程尾款二萬元。

Read More

十月卅一日截止 風災捐款專戶逾一點七億

丹娜絲風災聯合服務中心受理民眾申請災害救助。(市府提供)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丹娜絲颱風重創台南,台南市政府結合民間資源投入救災,並依據公益勸募條例辦理「丹娜絲颱風災害捐款勸募活動」,截至八月二十二日止共勸募一億七千三百多萬元。勸募期間至十月三十一日止,以協助災民重建家園,早日恢復正常生活。 市長黃偉哲表示,市府自七月八日起以台南市社會救助金專戶線上捐款平台及「台南市政府社會局社會救助金專戶」臨櫃匯款,兩種方式收受丹娜絲颱風災害捐款,統一結轉存入「台南市政府重大災害賑災捐款專戶」,供復原及重建使用。 目前丹娜絲颱風災害款項運用項目包含受損面積二十平方公尺以下之住屋毀損慰助金、車輛泡水或受外力毀損慰助金等方案。 社會局長郭乃文指出,為確保捐款運用透明且公開,已建置公開徵信機制,定期揭露收支及運用情形,供社會大眾查閱監督。

Read More

衛局攜里長 守護市民心理健康

南市啟動「一里一專責,心理健康不打折,心里相連」計畫,攜手全市區里長配合設立社區心衛中心,成為地方心靈支持的重要據點。(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台南市廿七日正式啟動「一里一專責,心理健康不打折,心里相連」計畫,攜手全市六百四十九名里長,配合陸續成立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里長和里民關係密切,期盼透過里長協助找出需要心理健康服務者,共同守護市民心理健康,落實社會安全。 市長黃偉哲說,目前台南市有鹽水區、北區、善化區及關廟區等四處心理衛生中心(以下簡稱心衛中心),另外,第五處安南區心衛中心也將於廿八日成立啟用,預計明年會增至七處,負責全市卅七個行政區市民心理健康。市府也將持續推動心理及生理健康服務,持續深化在地服務,讓心理健康資源更貼近市民需求。 衛生局表示,市府強化基層網絡連結,心衛中心今年五月起開始推動「一里一專責,心理健康不打折-(中)心(區)里相連計畫」,並邀集各區區長、里長及里幹事共同參與,展現市府與基層攜手合作的決心,尤其攜手里長建立合作網絡,讓里層基礎單位成為守護心理健康的前哨站,把「身心並重,才是真正健康」觀念深植人心。 心衛中心是整合醫療與心理衛生資源推動的基地,也是社區心靈支持的重要據點,及時辨識協助有需要市民,避免因延誤而造成心理健康惡化,且逐步破除社會對心理疾病汙名,鼓勵更多人勇敢尋求協助。

Read More

轉型皮雕創作 陳彥宏迎接新人生

陳彥宏學習皮雕技術,在2025身障就博會設攤展售作品。(勞工局提供) 臺南市政府勞工局設置「晴天創意築夢坊」(以下簡稱晴天坊)銷售平台,協助推廣大臺南地區身心障礙者、新住民、原住民、中高齡等特定對象之手工藝品,透過活動設攤、據點寄賣、網路行銷、輔導課程等提高就創業機會,落實臺南市長黃偉哲「希望家園」願景。 陳彥宏年輕時從事打火機及鋼筆維修,隨著父親腳步學習手藝,在那個富有的年代,生活過得還算如意,但隨著石油工業的興起、塑膠製品的蓬勃發展,原本的打火機及鋼筆,漸漸的被塑膠製的打火機及原子筆取代,生意從此一落千丈。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陳彥宏並未放棄,他看好蘭花市場,想藉著這次機會轉換跑道,然而時代變遷,傳統蘭花的市場也不復以往漸漸式微,再度面臨困境的陳彥宏沒有因此被擊倒,為重新找到自己的方向,他加入職業訓練課程,從中尋找自己的興趣,最終發現皮雕這門手藝。 透過學習皮雕技術,陳彥宏找到新的希望與熱情,並在朋友介紹下加入晴天坊,開始重新打造自己的未來;一路上太太的陪伴與建言,給予很大的鼓勵及幫助,成為他持續前進的重要力量。 每年的蘭展及就業博覽會,陳彥宏都會出攤展售自己的作品,努力將技術與熱情分享給更多人;希望藉由雙手創造出更多優質作品,也期待獲更多人的喜愛與肯定,他的故事,成為堅持與勇氣的最佳寫照。 勞工局局長王鑫基表示,晴天創意築夢坊每年四月、十月各辦理一次作品甄選活動,歡迎大臺南地區符合資格的民眾一同加入晴天創意築夢坊,歡迎有興趣的朋友把握機會,請關注晴天坊網站及臉書,有任何問題,歡迎來電洽詢,電話:06-2991111轉8531(劉小姐)或06-2991111轉6786(林小姐)。(臺南市政府勞工局廣告)

Read More

李啟維號召小額募款 捐助南家扶

  開學在即,議員李啟維和善心人士一起募集款項,捐助南家扶兒獎助學金和弱勢家庭白米款項。(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開學在即,家扶中心推出「助學希望工程」,希望集結社會力量,幫助弱勢孩子安心向學。認為教育是脫貧關鍵,議員李啟維號召各界小額募款,多達上百人小額捐助,共捐出近二十萬元及超過三點五噸白米給南家扶中心。 捐贈儀式二十七日上午於李啟維服務處舉行,南台南家扶中心主任李保良感謝各界支持幫助家扶兒,讓受扶兒可以安心上學,無須擔心學雜費,教育局專委林谷達、社會局主秘陳雅芬也派人前往見證。 多達上百人及公司、社團捐贈白米及獎助學金,幾百元不嫌少,兩萬元不嫌多,如余櫻柳等八十人捐款五萬兩千八百元,而張東元個人就捐出兩萬元,共計十九萬五千八百元,並捐出一千七百多包、三千五百多公斤的白米。 李保良表示,家扶中心長期推動經濟弱勢家庭扶幼工作。隨社會形態改變,除了供服務家庭經濟支持,也提供兒童少年受虐保護、寄養童安置服務、社區興力及共融、身障兒童及家長支持等服務,希望建構更完善、安全的兒少成長環境,開學在即,獎助學金仍不夠,希望各界繼續支持「助學金希望工程」,一圓孩子讀書夢。

Read More

創意七夕 到水博館送孽緣

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推出七夕限量紀念信物。 (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山上報導 七夕將至,有別於情侶拜月老求良緣,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反其道而行,推出淨水「送孽緣」,結合南瀛天文館送情書到外太空,還有左鎮化石園區解開心鎖留影,從外太空到地表,共同推出一系列主題活動,提供民眾以不同角度參與七夕,體驗博物館結合傳統節俗與創意行銷的多元面貌。 有別於舊城區傳統拜月老活動,包括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南瀛天文館及左鎮化石園區等三館以「愛情與緣分」為主題,共同推出「七夕聯合活動—緣分收藏×信物之旅」。三館不僅規劃專屬戀愛任務,完成即可獲得紀念信物,集滿三館信物後,還能兌換限量「祈願御守」,兼具趣味、儀式感與紀念價值。 台南市立博物館館長何秋蓮指出,整體活動規劃象徵戀愛的追尋歷程:首先在水道博物館挑戰APP闖關,寓意愛情路上需要勇敢克服阻礙,館方並加碼贈送以天然樹漿為原料製成的「水靈靈雲形流」,民眾可以將阻礙感情的元素或原因寫在雲朵造型的「水靈靈雲形流」,然後拋擲到水中,樹漿會馬上融化,象徵將阻礙藉由水道的淨水消弭於無形。 天文館則提供「發送太空情書」任務,將情人的心意透過星辰傳送;最後到化石館參加「解開心鎖」拍照挑戰,使用特製道具拍攝紀念照片,即可獲得信物。 「七夕聯合活動—緣分收藏×信物之旅」將於八月二十八日至九月二日限時登場,三館提醒,畢竟緣分與愛情皆稀有而珍貴,因此信物與御守數量有限,每館平日信物限量四十組、假日七十組,「祈願御守」總數僅一百份,邀請民眾把握良機,攜手體驗一段浪漫又難忘的七夕之旅。

Read More

十四區全聯設紙錢集中箱

  環保局與全聯合作設置紙錢集中箱。 (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中元普度即將到來,台南市政府環保局推動「以功代金」及「紙錢集中燒」,去年起與全聯合作,在十四個行政區設置了六十四個紙錢集中箱,也希望大家響應「替代燒、適量燒、乾淨燒」,既能保留民俗傳統,也能輕鬆守護環境。 市長黃偉哲表示,台南市自一0八年建置全台首座淨圓滿紙錢專用爐,每年平均處理量約為一千四百噸,第二座淨圓滿紙錢專爐啟用後,處理量加倍,熱能還能回收發電,落實循環經濟、低碳永續施政願景。 環保局長許仁澤指出,中元期間集中焚燒的紙錢,由天府運鈔車集中載運至「淨圓滿」紙錢專爐焚化,紙錢集中燒可削減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粒狀汙染物,大幅減輕環境負荷,也減少住家燒紙錢影響周邊環境困擾。 環保局提供完整的紙錢集中燒服務,目前和全聯合作設置了六十四處紙錢集中箱,家裡、店裡有少量紙錢可就近投入,社區或公司也能上網預約環保局集中載運服務,特別的是,今年響應參加集中普度法會的民眾,可額外參加抽獎,最大獎為空氣清淨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