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教會公報社分享愛 做公益

台灣教會公報社發表「聖誕福音小點心」,所得一成除捐贈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另加碼十萬元,為花蓮救災之用。(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耶誕腳步將近,台灣教會公報社舉辦「聖誕福音小點心」發表會,除比照往年,聖誕糕收入一成捐出,用於公益行動,將捐給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呼應今年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台一六0年,希望信仰持續釘根本地,造福人民,會中也加碼十萬元給總會,為花蓮救災之用。 台灣教會公報社發表「聖誕福音小點心」,所得一成除捐贈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另加碼十萬元,為花蓮救災之用。(記者林雪娟攝) 十二月品嘗並分送聖誕糕習慣,在長老教會由來已久,源自英格蘭,使用十三種原料製作,代表耶穌基督和十二門徒,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食譜,造型為圓形蛋糕,來台後改良,使用在地材料,口味接近台式「糕仔」,呼應時代和民眾口味,除最傳統的「五餅二魚」糕,並和百年糕餅舖合作「聖誕紫米芳」及經文牛奶棒等。今年更推出「祝福小圓餅」串串包,滿足不同世代,即使非教徒,也能在歲末以感恩的心,分享愛與平安。 包裝則採用多位影響台灣至深的宣教師為概念圖像,包括李庥、巴克禮、甘為霖、馬雅各、馬偕,並連結各地風景,傳遞宣教師深耕在地精神。《臺灣甜:那些滋潤心靈的傳統節日糕點》作者和菓子在書中每月份選擇一種台灣點心為代表,十二月份特選聖誕糕,連結聖誕節與台灣獨特歷史,也是台灣第一篇完整介紹聖誕糕的專文。 公報社長方嵐亭牧師表示,公報社連結教會與社會,鼓勵所有人將福音小點心,主動關懷親友鄰居,除具有儀式感,也強調釘根在地。

Read More

勞局攜手工會助弱勢修屋

勞工局與工會代表人員出發致贈紅包、中秋禮盒與生活物資給弱勢修繕家庭前合影。(勞工局提供) 記者翁聖權∕台南報導 南市府勞工局與工會代表人員三日兵分多路,分別前往安南、佳里、學甲、鹽水、後壁、七股、將軍、北門、西港及官田致贈紅包、中秋禮盒與生活物資,共關懷三十戶弱勢修繕家庭,足跡遍及大台南十個行政區。 勞工局指出,長期投入「做工行善團」房屋修繕的台南市電氣業職業工會十月三日準備紅包、中秋禮盒、電扇、雨傘等物資,以及台南市金屬建築結構及零組件製造職業工會所提供的愛心紅包,關懷弱勢修繕家庭。勞工局長王鑫基代表黃偉哲市長頒贈感謝狀,感謝工會愛心。 參與這三十戶修繕案的志工,除原本勞工局桶箍的轄內相關修繕工會外,因應今年丹娜絲颱風協助復原,新舜營造有限公司也加入修繕行列,該公司總監張憲仁也率團隊參與三日的送物資後續關懷活動。

Read More

談承先啟後雕塑 兩議員鬥嘴

《承先啟後》雕塑作品,在政壇再度引發口水戰。(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一件雕塑品,在議會讓不同意見議員引發齟齬?議員李宗霖指王家貞在文化局工作報告時,十三分鐘內竟重複問二十五次銅像「是誰?」,平均每三十秒跳針一次,讓人傻眼;王家貞回應,選民選他不是選他監督議員同仁,請李多監督市政,別來「蹭」她。 李宗霖說,這座於戒嚴時期設置、超過四十年作品《承先啟後》,明顯就是以蔣介石為原型塑造。雖創作者未明講,但光頭、服裝、臉部特徵,再加上時代背景,難道當時還有第二個人敢這樣被「塑」?王家貞不敢直視歷史,還要裝傻問「是誰」,不只自欺欺人,更是侮辱台灣人民的歷史認知。 王家貞則要求李聽清楚其質詢時文化局回應,強調「雕像沒有一個是政治人物,沒有一個是蔣氏家族!」,民進黨選擇性的轉型正義不是正義,慰安婦的正義、人權與尊嚴,至今未得到答案,嘲諷其監督市政,不如來「蹭」她重要。 王家貞、李宗霖同為東區市議員,雙方統獨立場截然不同,多次因對政治議題槓上,卻也讓彼此「聲量」升高,目前該《承先啟後》作品,暫存於學甲傳藝中心。

Read More

營養午餐將落實週週二果一乳

南市全面落實「週週二果一乳」政策。 為提升學童營養與縮減城鄉資源差距,臺南市政府積極推動國中小營養午餐升級。市長黃偉哲表示,將全面落實「週週二果一乳」政策,結合中央廚房集中供餐模式,確保每一位學生尤其是偏鄉小校的孩子,都能吃到安全、營養、安心的午餐。 黃偉哲表示,面對新版《財政收支劃分法》上路,隨著中央補助模式調整,市府已做好準備承擔更多責任。「即使中央退場,也絕不讓孩子的營養打折」,展現守護教育公平的決心,市府也將編列近六億元預算,因應中央補助調整所造成的經費缺口,持續使用「三章一Q」的國產可溯源食材,並確保弱勢與偏鄉學童的午餐品質不打折。 黃偉哲表示,目前南市自辦午餐比例已達百分之九十三,聯合供餐比率高達百分之七十八,共有五十五校納入中央廚房體系,受益學生超過萬人。中央廚房集中烹調不僅提升食安與衛生,也解決偏鄉小校人力不足與採購困難的問題。市府目標是讓每位學童「不論身在何處,都能享有一樣好的營養午餐」。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中央廚房與週週二果一乳,是兩條並行軌道,共同把營養送進每間教室。」。台南早在民國一00年即推行「二果一乳(兩份當季水果及一瓶鮮乳)」政策,今年更升級為「週週二果一乳」,強化學童鈣質與維生素攝取,搭配在地水果與柳營酪農鮮乳,支持國產農業,同時保障食材新鮮與溯源安全。 教育局指出,市府將持續與在地小農、酪農合作,打造可溯源、永續供應的校園食材網絡;亦鼓勵各校推出創意高鈣菜單,如奶香燉魚、南瓜奶香燉飯等。並透過「餐前五分鐘」營養教育、互動小測驗與教學影片進行飲食知識推廣,五年來已製作逾一百五十二部飲食教育影片,協助學生建立正確飲食觀念。未來,南市將持續投入資源,擴大中央廚房設置、深化食農教育與飲食素養,讓每位學生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中,不只是吃飽,更能吃得安心、吃出健康。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廣告)

Read More

死亡事故增 議員要求改善

  交通事故和傷亡人數增加,議員們要求做好道路改善、教育推廣等工作。圖為日前車禍事故。(民眾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交通問題多,根據警方統計,今年前半年十大肇事路口,以永康區占個路口居全市之冠,今年至九月A1(死亡事故)道路交通事故一二一件,死亡一二七人,比去年同期高,其中第一名為麻豆分局所屬轄區,死亡案件高達十七件。警方強調,近期加強宣導、執法,事故和死傷人數明顯下降。 竊盜案部分,至今年九月近四千五百件,相較去年翻倍。根據統計,竊案地區以永康、東、北區居多,暴力犯罪則新營居冠,其次為歸仁、永康區。蔡宗豪要求公布熱點區外,更應提高見警率。警方指出,案件翻倍主要是計算方式不一,若一案十人受害,數據會成為十案所致。 議員蔡宗豪指根據統計,交通傷亡事件和人數都增加,要求警方公布交通事故熱點,警方指死亡案件較多為麻豆、善化、新營、歸仁分局等轄區,蔡宗豪認為恐跟轄區內有快速道路、高速公路所導致的超速造成。 警察局長林國清表示,肇事原因包括駕駛自身恍神、心不在焉、闖紅燈、超速、轉彎不讓直行車先行、逆向行駛等。 今年上半年十大肇事路口,依序為永康區中央路、中華路。永康區中正南路、中華路。北區公園路、長榮路五段。北區林森路三段、開元路。永康區大橋三街、中華路。北區大興街、中華北路一段。中西區府前路一段、開山路。永康區中山東路、中山南路。東區東寧路、林森路二段。東區東門圓環、東門路一段。 朱正軒則直指,許多駕駛仍對交通規則存在誤解,如圓形綠燈要機會左轉時,應超出停止線,在設有左轉待轉延長車道的路口,左轉車輛於直行燈號亮起時,應往前行駛至延長車道等待左轉燈號,可改善車流效率或左轉車回堵情況,既然警方聘請交通助理員,除加強宣導,也可在主要交通幹道上指引,只要讓其他駕駛、行人等看到,就可收到許多成效。警方說,義交值勤人力已派光,會爭取增加經費。

Read More

詐騙與毒駕頻傳 議員憂心

防止詐騙,在重點區的提款機,會設置人臉辨識機器,若金額大筆,要求脫口罩。(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近年來詐騙、毒駕等問題層出不窮,在議事廳成為議員質詢焦點。根據警方資料,以今年三至八月(本期)詐欺事件和去年同期(上期)相較,受理件數上期只有二三五0件,本期達六九八0件,破獲率上期九成五,本期則只有七成三六,狀況讓議員憂心。警方回應,詐欺手法不斷翻新,除努力查緝,也加強教育和宣導,議員們則希望補足人力,保護人民財產。 尤榮智說,國內詐騙橫行,警政署今年初曾推出百斬計畫獎五萬,只要檢舉車手有成即可獲得,然詐騙案還是不斷,提高獎金額度,人民才有檢舉動力;陳怡珍說,為防詐,市府使出打詐大絕招,進行脫口罩人臉辨識,然成效恐不彰。林美燕更說自己臉書也遭侵入,成為受害者,在科技犯罪盛行之際,應有更佳應對方案。 毒駕飆升,議員林燕祝批先前曾質詢過期快篩相當多,市警局六月採購,然至今尚未發放給各分局,她指今年至五月,毒駕三百多件中,就有高達六十三件因等尿液檢查報告而逾期未舉發,錯失良機;王家貞說,台南去年吸食喪屍煙彈案件,今年至九月份已高達七三三件,增加幅度驚人;警方回應,完成採購程序,正在進行廠商資格審議。 交通助理員問題,也在議場成為議員質詢焦點。盧崑福說,警方罰單預算編列五億餘元,至今年七月,開出六億元,平均每月一億元,然交通助理員上陣後,台南交通事故並未降低,拚命開單,導致民怨不斷,包括楊中成、曾培雅、李中岑、周麗津、許至椿、陳昆和、余柷青等人,也都認為警方應提出完善配套措施。 在一片檢討聲浪中,蔡育輝則說山猴犯案,將農民農作和水果破壞殆盡,農民以各種方式防範仍無法杜絕,身為人民保母的警方,是否可以邀集山猴,進行教育宣導,此話一出,讓原本嚴肅的議場,也讓所有人莞爾。

Read More

皮膚的內臟 探索自己和世界及時間

  南美館推出「膚的內臟─自己、世界、時間」展覽,展現工藝與當代藝術間的交流與對話。(南美館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南美館開館以來,對當代工藝相當重視,除呼應台南為工藝創作者基地,也建構產官學交流網絡,三日起推出「膚的內臟|自己、世界、時間」展覽,邀請前金澤二十一世紀美術館館長、直島藝術計畫推手秋元雄史擔任策展人,借其專業拓展並深化台日雙方於工藝、設計與當代藝術間的交流與對話。 展覽從皮膚與內臟感知為起點,試圖將自我、世界與時間加以組織,從身體接觸和感官經驗所產生的既神秘又具象徵性表現,探求自我在現代存在方式及如何面對世界方法。展覽由十位日本當代女性藝術家共同參與,作品涵蓋玻璃、漆藝、陶藝、織品、纖維等多元媒材,藝術家透過創作展現對生命、感官與存在的探問,每件作品都是對自我、世界與時間的深度思考,除欣賞工藝的精緻,也能獲得個人感官啟發。 展覽以動漫《葬送的芙莉蓮》中主角打敗魔王後的旅程故事為隱喻,民眾可透過作品審視自我,重新建構與他者及「來世」關係,也引導觀眾從過去與幻想中追憶與懷舊、體會靜謐與內在情感並啟發想像力。觀者透過感官體驗,感受自我與世界的連結,探索存在的意義。   (南美館提供) 展覽分四大子題,探討人類生命經驗累積、身分認同、對話與交流及心靈與身體連結,藝術家甚至運用MRI影像轉化為藝術,將原本帶有死亡預兆影像,化為面對身體不確定的心理回應。秋元雄史說,展覽並不艱澀難懂,只要以自身感官去體會,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啟發,觀眾可從身體與感官出發,重新思考自我、世界與時間關係,感受當代工藝與藝術在文化與生活中的深刻連結。

Read More

迎接梅花季 梅嶺古道整修

梅嶺正展開大大小小設施修建,也更新路招。(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楠西報導 台南市楠西區梅嶺更新路招和指示牌,以迎接屬於梅嶺初冬時節,也讓到梅嶺的遊客有更明確的路引。西拉雅風管處指出,梅嶺地區歷經0121地震、豪雨、颱風,許多設施需要更新,因此特展開各項設施的整理,讓梅嶺煥然一新。 今年初的大地震和連續的颱風豪雨,無情考驗著梅嶺山區各項公共設施,隨著季節變化,已遠離颱風季節,並進入枯水期,因此西拉雅國家風景區趁著天氣穩定,開始更新梅嶺上的各項設施,小從指標牌示更新維護,大從梅峰古道步道整修、觀景台修建及步道防滑功能強化等,目前都在進行中,希望在梅嶺風景區梅花季來臨前,完成所有的修建工作,以迎接美麗的梅花季。 由於地震、風雨,多少損壞梅嶺風景區的大大小小設施,為了讓梅嶺風景區維持台南後花園之名,最常吸引遊客的梅嶺古道已展開整修工作,還有原本損壞的觀景台也將進行修復,最重要的是道路指示牌,也逐一修整,讓道路方向更明確。

Read More

杜拜AMWC醫美盛會聚焦注射安全 皮膚科醫師王正坤籲台灣正視玻尿酸解藥缺口

AMWC會議分享案例照片,顯示注射玻尿酸併發血管阻塞後,患者鼻尖皮膚出現變黑與潰爛的過程 (圖/藝群皮膚科提供) 記者林怡孜/台南報導 全球美容醫學盛會「世界美容醫學大會(AMWC)」一日至三在杜拜舉行,吸引來自歐美及亞洲數千名專業醫師參與,聚焦於注射除皺安全與併發症防治議題。台灣藝群醫學美容集團董事長、台灣美容醫療促進協會理事長王正坤醫師也受邀出席。 王正坤提醒醫界注射玻尿酸及其他填充物時,鼻尖、法令紋與嘴唇是三大高風險區域,若發生血管栓塞,可能導致皮膚壞死、化膿潰爛,甚至引發失明。會議中,多位醫師分享血管栓塞案例,部分患者在注射後皮膚快速壞死,經過三個月以上治療才會逐步癒合。 王正坤表示,填充物若阻塞血管,患者常出現皮膚缺血、變黑與壞死,處置若不及時將造成不可逆傷害。他建議醫師應熟悉臉部解剖結構,採取低壓、小量注射,並密切觀察疼痛與顏色改變等早期警訊,以降低風險。他強調:「醫美並非單純追求美觀,安全與風險控制才是醫師的首要責任。」 王正坤指出,面對此類併發症,玻尿酸降解酶(hyaluronidase)是國際醫美實務中公認的關鍵解藥,能快速分解誤入血管的玻尿酸並恢復血流,對病患急救至關重要。 然而,台灣目前玻尿酸降解酶供應不足,僅能依靠政府每隔兩至三年委託皮膚科醫學會進行專案採購,數量有限、間隔過長,難以因應臨床突發狀況。王正坤直言,台灣制度設計存在缺口,恐造成醫師「有病患卻無藥可救」的窘境。他建議,政府應要求玻尿酸代理商在進口時,同步引進一定比例的玻尿酸降解酶,確保急救資源不虞匱乏。他強調:「這不僅是產業與政府的責任,更是病患安全的基本保障。」 王正坤不僅是皮膚專科醫師,同時具備企管博士學位,長期投身醫學美容臨床與學術教育。他在大學與研究所授課超過二十年,涵蓋品牌管理、供應鏈管理及醫美相關課程,並在教學與研究中持續強調「安全優先」的理念。 多年來,他積極推動注射安全教育,透過國際會議與國內專業場合分享臨床經驗,期望醫美產業在追求美學效果的同時,也能落實風險控管與患者保護。  

Read More

南市社區產業方案助脫貧自立 縫補開創新生

「一起縫出希望工坊」除輔導弱勢民眾就業外,也擴大公益服務幫助在地長者、學童。(南市府社會局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市府社會局致力推展各項脫貧自立計畫社會投資措施,自一一三年起與社會企業合辦「一起縫出希望工坊」社區產業方案,今年培訓八名弱勢家庭成員成為縫紉師走入社區義縫,不僅成功就業自食其力,也服務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群。 據南市府社會局統計,縫出希望工坊今年除前往南市兩間日照中心免費幫長者修補衣物及棉被,也利用機構內長輩們的舊衣物,改造成沙包等促進健康物品,供長輩們於機構日常使用;另還前往北門國小協助偏區學童修補文具袋、娃娃及校帽等物品,服務在地長者、孩童同時,也延續去年縫製喜樂帽捐贈至癌症中心目標,今年也車縫輪椅三角約束帶及枕頭套共六十二件,捐贈天主教老吾老養護中心,提供機構內的長輩們使用。 參與義縫服務的縫紉師阿珠前為南市列冊低收入戶,獨立扶養四名子女,跟隨社工學習、服務也感觸良多,從受助者轉為助人者也讓阿珠對自我及生活更加自信,靠縫紉工作賺取生活所需之餘,也持續思考能否有更多服務人群的機會。 南市府社會局指出,目前脫貧縫紉師已自立微創業,並於社會福利綜合大樓每週三的「好好市集」提供衣物修改服務,未來社會局將持續輔導更多弱勢家庭內有工作能力未就業者,給予提升自我工作能力與機會改善家庭經濟的機會。如有意願參與可電洽南市府社會局救助科(06-2995686、06-6334941)或各社會福利服務中心脫貧自立計畫社工。 市長黃偉哲強調,南市府運用公益彩券盈餘基金經費辦理脫貧自立方案,於教育投資、就業自立、資產累積、社區產業、社會參與等面向開辦多元的方案,也將脫貧自立計畫結合社區產業運用在地資源,透過共學輔導未能穩定就業的弱勢民眾提升工作技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