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節前夕邀親子同樂 協進附幼引領共學體驗客家文化

  南市中西區協進國小附設幼兒園三日舉辦「八月半,月光光」親子活動,帶領家長、學童製作卡片、學習客語。(協進附幼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因應中秋佳節,南市中西區協進國小附設幼兒園三日舉辦「八月半,月光光」親子活動,將中秋習俗結合客家文化,吸引超過兩百位家長、學童參與。除帶領幼童認識習俗並學習客語,親子也在老師帶領下,發揮創意製作一張張獨一無二的柚子卡片,提前享受溫馨的佳節時光。 本次活動中,協進國小附設幼兒園特別邀請客語老師夏何到場指導,客家傳統中的「八月半」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中秋節,夏何老師以活潑生動的方式,以客語兒歌〈月光華華〉等,帶領大小朋友認識中秋的趣味習俗,也分享「柚子」、「月餅」等客語應景詞彙,以寓教於樂方式幫助學童學習客語。 學童在製作柚子卡片與學習兒歌同時,也和家長溫馨互動,享受天倫時光,也讓秋節前夕增添最溫暖的色彩。協進國小附幼園長陳智揚表示,結合節慶來舉辦親子活動,是鼓勵大家開口說母語最快、最自然的方式。看到孩子主動開口說客語,也能讓家長受到感染語鼓勵,信能進一步推動教育與文化傳播。 協進附幼強調,本次中秋活動不僅是慶祝節慶,更是一堂文化體驗課,也期許在親子共學中,讓客家文化得以延續與發揚,深化了家庭情感的連結,也為所有參與者留下了一個兼具教育意義與情感交流的美好回憶。

Read More

中秋節連假平安行 安平警強化交通疏導

  因應中秋連假,警四分局將針對轄區易壅塞路段、主要道路加強疏導管制。(讀者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本月四日至六日為中秋連假將,期間適逢安平漁人碼頭舉辦「卡比胖拉台南萌翻天」主題活動,安平商圈與漁人碼頭預計也將迎來大批出遊人潮。南市府四分局也將於中秋連假期間加強週邊交通疏導,保障民眾行車安全。 市警四分局表示,連假期間,延平街、安平古堡前效忠街、國勝路段安平路至效忠街及古堡街全段(含安北路至安平路、安北路至王城路、安平路至運河路)將設為行人徒步區,自中午十二時起管制車輛進出至晚間六時,管制區內僅公務車輛及當地住戶車輛得通行。 連假期間中午十二時至晚間六時,安億路與慶平路口、運河路與平生路口、安北路與民權路口、安北路與古堡街口、安北路與王城路口等流量較大重要路口,警方將規劃員警、交通助理員或義交指揮疏導車流,維持交通順暢。為避免大量人潮湧入安平商圈及卡比胖拉活動會場,造成安平主要聯外道路壅塞,警四分局也建議用路人可行駛永華路、平豐路,或由四草大道經四草大橋進入安平區,以分散車流。 北部南下駕駛人可由四草大橋進入安平,將車輛停放於水景橋兩側停車場或運河路停車場。如要前往漁人碼頭卡比胖拉會場,建議利用安億路、林默娘公園及平豐路停車場,或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或共乘方式前往,以減少車流壅塞。 四分局長曹儒林呼籲用路人遵守現場執勤員警及義交指揮,共同維護交通安全與順暢,中秋連假期間警方也將與警廣等電台連線,隨時更新路況、管制情形供駕駛人參考。

Read More

崑大公廣中秋節短影音助攻 在地烘焙品牌曝光

  崑大公廣系暖暖堡畢製團隊結合數位影音創作與節慶行銷策略,協助產學合作業主拍攝中秋節限定短影音。(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公共關係暨廣告系大四畢製團隊「暖暖堡」,攜手高雄在地烘焙品牌「JAPON點心坊」產學合作,協助業主以「社群媒體導向烘焙品牌整合行銷技術」為核心,結合數位影音創作與節慶行銷策略,製作中秋節限定短影音,提升品牌曝光與網路聲量。 隨著數位行銷成為品牌經營的關鍵策略,如何透過創新社群內容與影音行銷提升在地品牌知名度,已成為產學合作的重要課題,公廣系團隊「暖暖堡」此次錄製約六十秒的短影音,以「團圓.分享.幸福」為創意主軸,呈現職人烘焙的細膩手作畫面,搭配家庭團聚與朋友聚會的溫馨場景,傳達「手作的溫度,傳遞家的味道」的品牌理念。 影片也將同時於Instagram Reels、TikTok與Facebook平台傳播,並搭配中秋檔期的留言抽獎活動,進一步擴大品牌影響力。 團隊組長陳柏翰分享,這次的合作讓他們深刻體驗到,如何將課堂所學的廣告策略與公關規劃真正應用於真實品牌,短影音的策劃不僅需掌握市場趨勢與消費者心理,更必須在有限秒數中說好一個能引起共鳴的故事。 暖暖堡團隊中來自日本的留學生相馬悠葵,在此次專案中積極參與創意發想,並以其跨文化背景,協助團隊在短影音中巧妙融入日文元素,增添作品的多元語言層次與文化溫度。相馬悠葵表示,中秋節是台灣非常重要的節慶,希望透過日文的加入讓影片不僅展現品牌的溫度,也能與更多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產生連結。 品牌業主蔡雅淇店長表示,透過與崑大團隊合作,不僅讓品牌在中秋檔期獲得更高曝光,也協助他們建立起可持續運作的社群行銷模式。

Read More

南應服設系蕭妤珊林哲宇獲選國際技能正備取國手

  南應大服設系學生蕭妤珊(左二)、林哲宇(右), 分別獲選國際技能正取及備取國手。(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用科大服飾設計管理系學生結合理論與實務勤練,參加二0二五第三屆亞洲技能競賽及二0二六第四十八屆國際技能競賽第二階段國手選拔賽中,學生蕭妤珊脫穎而出,榮獲正取國手資格,林哲宇入選備取國手,展現該校師生團隊的專業實力與培訓成果。 服設系指導老師鄢思宜表示,從分區賽、全國賽一路到國手選拔,長達八至十個月的高強度訓練,對師生而言是一場「馬拉松」。學生每天利用空檔時間進行密集訓練,備賽過程需要極大的體力、耐力與專注力。 她指出,訓練內容涵蓋打版、立裁、縫製與設計,最大的挑戰在於時間管理與心理壓力。為此,特別安排系統化訓練,設定短期目標並進行模擬比賽,幫助學生逐步提升臨場應變能力與穩定度。 鄢思宜說,能夠陪伴學生走過這段難得的歷程,心中充滿感動與感謝。她強調,這是學生、學校資源、系主任與全系老師團隊支持的美好結果,也非常感謝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協助培訓。 正取國手蕭妤珊表示,因為畢業製作的關係,她僅能利用暑假兩個月時間進行訓練,但過往比賽的經驗成為她堅實的基礎。最大的挑戰是如何比上一次進步,改正自己在製作作品的瑕疵。她感謝學校提供材料與補助,讓比賽準備過程更順利,並期許自己更加努力,準備迎接亞洲賽與國際賽。 獲選備取國手林哲宇則分享,備賽過程中曾因設計遭指導老師退件,每次從頭開始的過程感覺艱辛,但在老師與系主任的鼓勵下,他逐漸學會修正與成長。他很感謝老師們長期以來的支持與陪伴。

Read More

柳營東昇里新設關懷據點揭牌啟用

  柳營區東昇里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舉辦揭牌啟用儀式。(公所提供) 記者翁聖權/柳營報導 柳營區東昇里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十月三日舉辦揭牌啟用儀式,正式成為柳營區第十二處青銀共融的關懷交流據點。活動現場氣氛溫馨熱烈,籌備初期便投入的家庭成員莊姓與柯姓代表也分享感人肺腑的故事,傳遞社區照顧的真摯情感。 公所指出,揭牌儀式由台南市社會局長郭乃文、柳營區長劉發仲、市議員蔡育輝、趙昆原、沈家鳳以及代天院主委盧朝仁等貴賓共同見證,象徵東昇據點正式開啟社區長照服務嶄新的一頁。 郭乃文表示,隨著東昇據點的設立,台南市目前已成立達四0九處社區關懷據點,展現市府推動在地化長照服務的決心與成果。她肯定東昇里長歐吉昇積極奔走籌設據點的努力,也期盼鄉親踴躍參與據點各項活動,讓東昇社區成為一個充滿人情味與互助精神的溫暖家園。 劉發仲感謝代天院無償提供場地作為據點使用,讓社區有了溫暖的聚會空間。他說截至今年七月,柳營區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已達五0一五人,占全區總人口廿五點一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里長歐吉昇自今年四月補選上任後,積極推動關懷據點籌設與志工招募,終於在九月獲得市府核定設立,展現強大行動力與服務熱忱。 東昇關懷據點在籌備期間已服務近八十名長者,並招募卅四名在地志工共同投入,透過鄰里間的互助關懷,提供陪伴長輩、關懷訪視與健康促進等多項服務。

Read More

傳統工筆仕女畫傳承人秦生書畫雙絕 東門美術館開展

旅日中國畫家秦生所繪的工筆山水圖。(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歸仁報導 旅居日本福岡的中國大陸工筆畫家秦生應邀到歸仁區東門美術館舉辦畫展,展出難得一見的工筆仕女畫及山水畫,以及瘦金體書法作品。秦生表示,他旅居日本三十年,十七年前曾在新營文化中心舉辦畫展,這次到府城舊地重遊,希望與喜歡藝術的朋友交流、切磋。 秦生的原名夏朝忱,現年八十歲,山東青島人,是大陸知名演員夏雨的父親,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傳統工筆仕女畫傳承人。他在三十多年前和曾經擔任南瀛國樂團團長的楊正安結識,兩人不但成為莫逆之交,也是藝術上的知交,這次便是透過楊的引薦到東門美術館辦展覽。 秦生的藝術道路頗為傳奇,有多方面的才藝和閱歷。他在十三歲參加青島話劇團當演員,十六歲從軍,在鐵道兵部隊經過十年的艱苦磨練,後來成一名業餘文藝戰士,在寫作、繪畫、歌詠、攝影都很擅長,尤其對繪畫情有獨鍾。 旅日中國畫家秦生(中)與台灣友人楊正安(左)、東門美術館館長卓來成(右)在工筆仕女畫前合影。(記者黃文記攝) 他於一九七九年赴濟南拜著名工筆人物畫家王鳳年為師,又到北京得到多位名家指點,並先後進入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美術學院攻讀、進修,中年過後作品亦臻成熟。他的畫路寬廣,但主攻工筆人物畫,又以仕女為主,畫法雖走傳統路線,但不隨流俗,有自己的創造。 東門美術館館長卓來成表示,秦生這次將展出三十三幅工筆畫仕女及山水圖,以及三幅瘦金體書法作品,巨幅山水作品長五公尺、寬一點八公尺,筆法相當細膩。展覽至十月三十日,觀展需事先預約。

Read More

跨縣市救災合力 台南環保局進駐花蓮加速清淤復原

南市環保局出動山貓等專業機具,協助花蓮災區清除厚重淤泥,加速道路與環境復原 (南市環保局提供) 記者林怡孜/台南報導 花蓮縣光復鄉近日因堰塞湖溢流引發洪災,造成道路、民宅嚴重淹沒,部分建物甚至幾近滅頂。為協助災區加速復原,台南市環保局日前派遣清溝車、山貓等專業機具與人員,依花蓮縣政府調度投入救援,展現跨縣市支援能量。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台南在全力支援花蓮災後復原的同時,本市環境維護亦同兼顧,市民生活安全絕不受到影響。 堰塞湖溢流使得花蓮縣光復鄉災情嚴峻,不少民宅地下室與道路全面被淤泥覆蓋,僅靠人力鏟除效率有限。環保局溝渠隊隊長邱源隆率隊操作清溝車定點進駐,透過沖洗與抽吸並行方式,迅速清理通道,讓原本受阻的人行道路逐步恢復通行。同時,隊員們也進入校園廣場,進行大面積淤泥清除,協助校園儘快恢復運作。 另一組則由隊長吳志明負責調度山貓,於佛祖街一帶展開作業。當地泥層厚度一度超過機具高度,先前僅能依靠人力輪流鏟除,進度緩慢。山貓進駐後,大幅提升作業效率,現場居民士氣也隨之振奮。清除行動從民宅周邊逐步向外推進,讓交通與環境逐漸恢復原貌。據支援隊員回憶,前一晚才接獲任務通知,隔日一早便整裝出發。他們表示,現場有來自各地的救援力量共同投入,「救災無分彼此」,令他們深受感動。 環保局進一步說明,本次出勤機具組合完整,清溝車可快速抽排積水與側溝淤泥,水車協助環境沖洗,搭配山貓與抓斗車作業,形成高效支援體系。所有人員於出發前均完成安全教育與裝備檢點,確保以專業、安全方式投入救援。 環保局長許仁澤表示,這次跨縣市行動不僅展現地方政府的行動力與專業,也體現「同舟共濟、攜手重建」的精神。

Read More

國道一號新營交流道改善可行性評估定案 在地議員看法不一

「國道一號新營交流道改善可行性評估」定案,在地的市議員看法不一。(翻攝自交通局臉書)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由南市府提報的「國道一號新營交流道改善可行性評估」案,已獲行政院核定。不過,大新營區在地議員看法不一,包括市議員趙昆原與王宣貿等人都認為這不是最佳方案,從太子路方向增設閘道才能有效改善交通瓶頸,市議員蔡育輝則持肯定態度。 趙昆原說,在現有新營交流道北上出口右轉匝道,再增設一處高架匝道在復興路與金華路交叉口銜接平面路段,並不能徹底解決復興路長期以來交通壅塞的狀況,只是將原本塞在高速公路的車流,移到新興建的匝道上而已。 他強調,中央與地方耗費七億三千四百萬元的龐大經費興建一段短短六百七十九公尺的匝道,來舒緩復興路交通,卻無法徹底解決高速公路車輛進入新營市區的塞車問題,不如多花一些經費,從太子路方向增設閘道,全面有效改善新營交流道的交通瓶頸。 王宣貿也指出,若要從根本上紓解車流壅塞問題,應當從太子路方向增設閘道著手。雖然可能需面臨道路拓寬等工程挑戰,但透過都市計畫的整體改造,不僅能有效改善交通瓶頸,也能促進太子宮地區的發展,帶動地方的繁榮。不過,此議題已多次在議會與市府相關單位討論,專業單位評估目前提出的方案具有改善效果,他對專業判斷予以尊重。 蔡育輝表示,興建高架匝道跨過長榮路,來解決目前新營長榮路與復興路的壅塞問題,他樂觀其成。這個問題他一一0年十一月三十日就在市議會第三屆第六次定期會提案,經過將近四年的努力爭取,總算達成任務。

Read More

致謝巡守隊辛勞 善化分局秋節送溫馨

善化分局秋節前夕慰勞各巡守隊員。(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善化報導 善化分局中秋送溫馨,二日會同善警巡守中隊,辦理中秋聯合慰問,慰勉平日守護社區治安、交通的各巡守隊,藉此鼓舞工作士氣。分局長劉柏陞表示,警力有限民力無窮,巡守隊員是分局有力的後盾。 二日善化分局中秋聯合慰問,由善警巡守中隊中隊長梁寶仁、顧問團團長張宗錦及善化分局分局長劉柏陞等一行人,一起前往溪美里、東勢寮社區、小新里、嘉南里、石城里、大營里、大社社區、及潭頂里等八支巡守隊,並致贈中秋禮品,感謝災守隊員們平時守護地方的用心。 劉柏陞也與巡守人員話家常,要大家多注意健康,平時也要保養身子,同時提前祝賀大家中秋佳節愉快,並感謝大家在治安及交通無私的奉獻表。劉柏陞表示,治安、交通單靠警察力量有限,而社區民力是分局最強而有力的後盾;巡守隊讓社區的安全獲得更多的保障,更期許所有巡守人員,持續發揮「民力無窮」的價值,協力為打造善化成為安全、幸福、宜居城市。

Read More

大內區模擬中洲斷層錯動演練

大內區公所辦理地震災情演練。(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大內報導 台南市大內區公所三日模擬台南市中洲孕震構造發生錯動,引發強震,大內區公所立即啟動自衛消防編組,進行緊急避難疏散引導、災情通報彙整、建物安全防護、火災初期滅火及傷患緊急救護等,演練逼真,展現遇災時自救能量。 台南市境內有六條斷層,分別是木屐寮斷層、六甲斷層、左鎮斷層、新化斷層、後甲里斷層及觸口斷層等,另有孕震構造的中洲斷層,其位於台南市東邊靠近西南部麓,北起官田,往南經大內、山上、新市、新化、關廟、歸仁至高雄阿蓮北部,長度約三十五點五公里,此斷層是向西逆衝的構造,研究指出,未來三十年內可能發生規模六點九的地震,導致建築物倒塌、人員傷亡、震後火災、學校醫院毀損、道路橋梁中斷、停水停電及通訊中斷等災情。 由於中洲斷層影響範圍大,三日大內區公所在圖書館前廣場辦理地震防災示範演練,並結合消防局第四救災救護大隊、石林里自主防災社區志工,模擬強震發生後,導致建築物倒塌、人員傷亡、震後火災、學校醫院毀損、道路橋梁中斷、停水停電及通訊中斷等災情,並進行疏散避難、災情通報、滅火與救護等實兵操作,演練過程相當有臨場感,志工們配合著可能發生的各種災情,認真應變,以強化防災應變能力。 區長陳俊達表示,以往大內最典型的災害是水災,不過經由成功大學協力團隊進行地震災害潛勢分析,發現當中洲構造斷層發生錯動時,將影響大內區建物發生全倒半倒的災損情形,所以特別辦理地震預防實兵演練,確保在災害來臨時,第一時間整合所屬各防災編組單位進行災害應變與復原重建,降低地震帶來的衝擊與傷害。 大內區公所辦理地震災情演練。(記者張淑娟攝) 此外,消防局第四大隊也配合演練,動員山上、善化等消防分隊及大內義消分隊,出動各式消防救災車輛合計六車十九人支援配合情境演練,強化消防人員地震救災能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