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井北極殿發揮玄天信仰文化捐助在地學子

新化高工校長陳志清頒感謝狀予玉井北極殿管理委員會委員。(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玉井報導 玉井北極殿與民眾服務社、如來之家等聯手照顧在地貧困學生,趕在中秋前夕,募款九萬三千元,協助劉姓學生繳交五年未繳的健保費,其餘則當其生活所需,此佳話成為玉井秋節前的溫馨話題。新化高工校長陳志清更感謝玉井公益社團伸出援手,讓學生可以安心就學。 就讀新化高工的劉姓學生,家住玉井,一直以來由單親爸爸照顧,因其身心障礙影響學習且生活貧困,又未受到任何關懷扶助,生活相當克難,直到今年升學至新化高工,在老師的了解下,才發現劉姓學生的健保費,竟已五年未繳,老師隨即告訴校長陳志清,陳校長立即尋求相關資源,更促成玉井大武壟北極殿、如來之家及各公益慈善機構、善心人士慷慨解囊,解決健保費問題。 北極殿主委陳美香表示,委員們一聽到在地學子如此生活困頓,紛紛捐助善款,累計六萬元,用以解決學生積欠五年近五萬元的健保費,另民眾服務社也捐助二萬三千元,如來之家及善心人士等也紛紛捐善款,總計募得九萬三千元,三日校長陳志清特前往玉井北極殿,頒贈北極殿及各善心公益機構感謝狀,感謝大家給予學生的關懷。 陳志清表示,感謝玉井北極殿、如來之家、民眾服務社及各公益團體的熱心公益,順利幫助需要幫助的在地學子,讓學子可以無憂就學。陳校長也承諾善款將專款專用,支付劉姓學生在校的各項需求,同時也會商請校友會文教基金予以挹注,讓學生可以安心上學。陳美香則指出,北極殿管理委員會最大宗旨就是「發揚玄帝信仰文化」,並落實推廣公益價值,委員們也歡喜有機會幫玄天上帝照顧「玉井弟子」。

Read More

國道1號新營交流道改善可行性評估案 行政院核定

國道1號新營交流道改善可行性評估案行政院核定,交通局指將爭取市府最少負擔並盡速動工。(交通局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為改善新營交流道北上出口右轉匝道於長榮復興路口造成的交通瓶頸,市府向中央提報「國道1號新營交流道改善可行性評估」案,經行政院核定,總經費7點34億元,中央分擔8成,市府核定2成,市府強調將持續爭取經費負擔最小化並爭取儘速動工。 交通局表示,行政院核定函指示後續工程規劃設計與執行、國道公路建設管理基金財務計畫修正及檢討地方政府經費分攤比率等事宜。 該案乃在現有北上出口右轉匝道再增設一處高架匝道跨過長榮路直接銜接復興路,在復興路620巷口前銜接復興路平面路段,匝道長約679公尺,將可減少現行匝道與平面車道車流衝突,並紓解復興路與長榮路口東向車流延滯情形。 交通局表示,因新營交流道現有北上出口右轉匝道緊鄰復興路與長榮路口,致使下高速公路方向的儲車空間不足,且左轉北向復興路的車流比例高達22%以上,時常造成左轉車輛爭道且連跨2個車道險象;新增的北出匝道將可轉移原匝道約68%的車流,後續將可更有效的調整該路口綠燈時相,降低該整體路口的延滯時間;新增的高架匝道預計位於復興路中央,距離兩側民宅約有13公尺以上距離,未來也會協調高速公路局妥適規劃落墩數量與位置,降低對沿線住戶與商家的影響。 國道1號新營交流道改善可行性評估案行政院核定,交通局指將爭取市府最少負擔並盡速動工。(交通局提供) 交通局指出,後續將由高速公路局執行後續綜合規劃及工程設計與執行等工作,市府也將配合進行平面道路的配套改善措施,並持續向中央爭取市府負擔最小化,減輕市府財政負擔,希望能儘速完成設計,早日動工。

Read More

文化中心光頭銅像移除 藍:別搞對立

原台南文化中心戶外「承先啟後」五大四小銅像群中被貼上蔣中正標籤遭移除冰封,藍痛批不要再搞意識形態和對立。(本報檔案照片,來源市政府)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文化藝術銅雕像不能「光頭」造型嗎?藍營議員二日趁文化局工作報告,集中火力指原位於台南文化中心的《承先啟後》五大四小銅像,近年因遭貼上先總統蔣中正標籤,下場跟國父銅像一樣遭冰封,痛批不要再搞意識形態和對立。 林燕祝開砲,銅像光頭有罪嗎?該銅像遭冰封,置放在學甲傳統藝術中心,民進黨台南精神標竿黃先柱銅像卻能擺放在公園,直指總統賴清德毫無包容心;蔡育輝也說,當年湯德章公園國父銅像遭拉下事件,至今歷歷在目,竟如此對待中華民國總統;王家貞更厲聲痛批,單純藝術作品卻遭政治化,對不起藝術家。 李宗霖說,府城三百活動進入尾聲,不該只在單點改善,應全面盤點及活化所有城牆殘蹟,因豪雨導致南門段城牆塌陷,請針對文資妥善擬定修復計畫。文化局指協助南女向文資局提案。他也建議邀請「巷仔Niau」化身「城牆大使」,並爭取成立「府城紀念日」,文化局指正推出古地名歷史街區活動,透過不同主題,帶領民眾認識古城。 永康砲校遷移,將設置創意園區,朱正軒建議借鏡新北「三鶯陶花源水中舞台」,打造兼具防洪和展演的水上舞台,對「巷仔Niau」公仔,質疑文化局採飢餓行銷,身為公部門應以推廣為主。三崁店神社遺跡修復,他認為應推廣並配合經費高達一億五千多萬元的原台南農校日式宿舍修復,文化觀光攜手,帶動文化旅遊。 黃肇輝指岸內糖廠除作為拍片使用,也應如當年中影文化城,成為推廣觀光利基。盧崑福為台南文化觀光把脈,指目前天氣炎熱,無法遮陽的古蹟乏人問津,建議夜間光雕和街頭藝人表演,共推古蹟夜間觀光人潮。

Read More

台南直飛熊本沖繩 議員籲健全配套

  台南機場將再度重啟國際航線,將由虎航飛行日本熊本和琉球。(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虎航年底將台南直飛日本熊本、沖繩,二日在議會引起民代關心,議員樂觀其成,但提醒做好交通接駁、機場服務及切莫曇花一現;觀旅局指會和航空公司和中央爭取,確保航線穩定開通、營運,帶動台南觀光與城市發展。 熊本航線預計十二月二十三日首航,消息一出民眾大為振奮,有人說,以後「騎機車就可出國」(指騎車到機場),也有人關注票價和飛航時間。 議員蔡宗豪指直航雖可喜,然目前公共運輸不足,下飛機後恐寸步難行,目前公車班次少,要求市府強化接駁,且安平澎湖航線期待定期化,建議比照韓國「釜山PASS」模式,進行票卡整合,讓旅客可一票享交通和景點優惠,目前雙城巴士司機人力不足,恐成觀光接駁缺口。 觀旅局長林國華回應,公車路線未來會逐步增加至每日十餘班,並結合高鐵三一號路線,銜接相關景點、飯店,除和旅行社合作推四天三夜、五天四夜套裝行程,健全交通,方便旅客自由行。 林美燕則說,參加多次直航開航活動,然許多都是曇花一現,要求配套健全,如在機場設置台南特色伴手禮店,並力促航線穩定,觀旅局指日本線談一年半後順利開航會希望穩定後成長。蔡筱薇說,國際旅客來南,包括外語標示導覽、電子支付等配套應周全上路。 蔡育輝關心溪北區觀光,要求多辦活動和開發景點。尤榮智指教師節連假,市區觀光景點爆棚,然原縣區則眼巴巴盼觀光客,期待觀旅局關愛,李啟維指安平卡比胖拉活動吸引許多人潮,然文創商品「貴森森」,應開發相關輕食、小商品等。楊中成、陳碧玉、黃肇輝、沈家鳳等人,關心虎頭埤纜車招商進度,希望加快速度,增加觀光利基,李宗翰關心溫泉活動,建議參考其他縣市,而鄭佳欣希望開發南關線騎跡。

Read More

北外環南移 居民怒喊撤案

反北外環自救會昨天召開記者抗議市府藐視民意。  (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林雪娟∕綜合報導 反對北外環南移至中華北路的住民組成「台南市北外環南移自救會」,二日召開記者會,以「今日北外環南移,明天高架道路就開在你家」為主要訴求,要求市府撤案,揚言抗爭到底。市府工務局回應,環境影響評估及都市計畫變更均依規定辦理完成,會持續溝通說明。 到場聲援的民意代表包括市議員許至椿和立法委員謝龍介服務處執行長童小芸等,出席記者會的民眾約近百人,中華北路二段沿途很多家戶都掛出「抗議!北外環偷渡南移,藐視民意,何來正義」的白布條。 自救會表示,台南市北外環四期工程快速道路去直取彎、浪費公帑、將車流導入擁擠不堪的台十九線太平橋段,堤岸高架道路硬上永康中華路,像隻怪獸直撲中華北路。 中華北路二段沿線住民都掛出白布條反對北外環南移。(記者陳俊文攝) 此外,在北安橋那一段離住戶僅四點五米,即使到中華北路二段改走堤岸,三十米道也縮成二十五米,嚴重危害沿線居民天際線、生活品質和生命財產安全,多次向市府陳情,也提出可行方案,工務局只開協調會敷衍了事,還甩鍋聲稱本案是民國九十六年即定案,根本就是藐視民意。 自救會表示,北外環四期擬偷渡南移經北區中華北路至台十七線觀海橋,全程三點七公里,全線高架汙染居民的天際線,破壞沿線舒適的景觀環境,並帶來工程的低頻震動,影響居民的生活品質和身體健康甚鉅。   鹽水溪南岸堤岸道路也掛起白布條。 (記者陳俊文攝) 自救會強調,當北外環跨過鹽水溪往南,進入永康中華路、北區中華北路後,與原計劃緣起於要連接兩大業區與衛星工業區的原始構想、目的、手段已經大相逕庭「北外環進市區後已不再是外環道路了」市府須以老市區「新建工程案」重新提案。尤其環境影響評估必須納入沿線受害住民的意見及感受。 中華北路二段住民表示,若有人在家門前堆放雜物都不能忍了,何況是架設高架的龐然大物?良好景觀視野是國民共通之資產,公共工程豈能帶頭破壞?呼籲還給中華路環線居民一個乾凈的天際線,台南市工務局必須負起責任,立即終止北外環四期工程,重啟環評,誠實面對沿線傷害的住民。   北外環道路施工。(工務局提供) 工務局表示,已完成兩場公聽會,民眾提問北外環四期可能對空氣品質、噪音、景觀、房價等議題,有關環境影響評估及都市計畫變更均依規定辦理完成,工程將依審查結論切實執行,包括盡量減少使用民地,鄰近住宅部分規劃設置隔音牆,減少噪音干擾,規劃植生綠帶優化都市景觀。未來會持續對外溝通說明。

Read More

黑琵度冬 農業局推演傷鳥救援

  黑面琵鷺大量鳥類傷患救援演習兵棋推演,現場展示防疫及救傷用具。(農業局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南市農業局結合相關單位二日在民治市政中心南瀛堂,舉辦「黑面琵鷺大量鳥類傷患救援演習兵棋推演」,進行傷鳥救護醫療等演練,以精進政府部門與民間社團救護人員之野鳥救護實務經驗。 南市農業局結合相關單位,舉辦黑面琵鷺大量鳥類傷患救援演習兵棋推演。(農業局提供) 農業局說,去年停棲度冬黑琵數量達二千零八十八隻,主要在黑面琵鷺保護區、七股頂山賞鳥亭、北門雙春濕地等區域,近年來,到台南度冬的黑琵數量大多超過二千隻,必須持續為黑面琵鷺保育盡力,營造友善度冬環境。 農業局表示,為提升野鳥救護應變能力,降低來台度冬黑面琵鷺傷亡數量,結合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及各保育團體,舉辦「黑面琵鷺大量鳥類傷患救援演習兵棋推演」,快速演練搜救和傷鳥救護醫療等程序操作,再由裁判官提供改善建議,精進政府部門與民間社團救護人員之野鳥救護實務經驗,強化各相關單位間的默契。

Read More

台南好吉曆 節氣飲食融入校園午餐

  台南市教育局在永康國小舉辦台南在地食材節氣飲食融入校園午餐活動,搭配營養美味秋季特餐,讓午餐不只是吃得飽,更要吃得好、吃得懂時令。(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市府教育局二日在永康國小舉辦台南在地食材節氣飲食融入校園午餐活動,推出豐富多彩的「台南好吉曆」及節氣飲食教具,並搭配營養美味「秋季特餐」菜單,讓午餐不只是吃得飽,更要吃得好、吃得懂時令,教育局長鄭新輝也代表市長黃偉哲與學童共享美食。 此次透過台南好吉曆之節氣飲食介紹,將台南在地食材融入學校午餐,搭配輕鬆趣味的節氣教具,從中培養學童認識食材、珍惜食物且提升對在地農產的認同感,展現寓教於樂、潛移默化的教育成效。 鄭新輝表示,飲食教育是建構健康校園的重要推手之一,台南市更將食育列為第六育。一0八年率先全國推動「健康體適能與飲食教育行動計畫」,並創新推出「餐前五分鐘」營養教育,整合營養師的專業開發一八二部自製影片、一四0張主題海報、專欄文章及趣味營養教具,更彙編成營養教育專書成為學校健康教育的重要資源。這次台南好吉曆順應二十四節氣更迭變換的規律,採用台南在地食材融入校園午餐。 永康國小校長洪國展表示,藉由台南在地食材與節氣相連結,不僅編製屬於台南的節氣食曆,更透過品嘗料理、操作教具等,加深學童對節氣與飲食的關聯性,量身打造「台南節氣生活指南」。 永康國小營養師王瓊嫣表示,適逢秋季時節,學校午餐也推出秋季美食黃豆炊飯、柚香魚柳、滑蛋絲瓜、菱角排骨湯、桂圓紅棗茶、文旦,完整呈現天然食材及美味,同時提升環境永續及均衡飲食觀念。

Read More

每週4小時有奇蹟 因材網精準教學 學力大提升

  「4小時奇蹟」!因材網精準教學,讓台南學子學力通通升起來。(教育局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四小時奇蹟」!教育局推動數位學習,導入「因材網」精準教學,根據二0二五年最新學力檢測資料顯示,台南市學生只要每週使用因材網累積超過四小時,英語文、國語文與數學三科通過率,皆明顯優於未使用學生,學習成效成長趨勢穩健。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從數據觀察,台南市在去年已有五成九國語文和英語文扶助學生、五成六數學扶助生及五成九使用因材網,持續每週使用四小時以上者,在各項檢測中通過率,普遍高出未使用學生約兩成以上,顯示數位工具能有效補強基礎學力,發揮「精準教學、適性學習」最大價值。 榮獲學習扶助成效檢核優等的山上國小,邀請家長加入,成為家校合作推動數位學習典範;竹橋國小善用軟體,精準掌握學生弱點,縮短診斷時間並提升自主學習;海佃國小結合相關社群和研習,透過多元和趣味化學習,讓孩子各有所獲。教育局積極培訓教師操作因材網,在校內成立推動小組,鼓勵學校善用課後時段與寒暑假課程規劃,安排學生在家自主使用,強化學習扶助與延伸學習。 根據統計,每週使用四小時學生,英語測驗通過率六成七,高於未使用者的四成五;國語文七成一,數學更達近七成五,日後持續精進數位學習策略並導入更多AI診斷與學習分析技術。

Read More

陳亭妃深耕8年 提台南政策白皮書

陳亭妃希望能與台南攜手,完成改變擘畫台南最後一哩路。(陳亭妃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有意角逐下屆市長的民進黨立委林俊憲推出首波社福政策,黨內競爭對手立委陳亭妃,則指自己八年前就提出屬於台南的「政策白皮書」,強調自己蹲點基層八年、準備八年,用心傾聽,希望能與台南攜手,完成改變擘畫台南最後一哩路。 陳亭妃強調,從政二十七年,自己始終守護台南。每一區、每一個地方,都仔細傾聽民意,並修正、更新白皮書內容,讓政策更貼近人民的生活,符合城市未來發展。陳亭妃說,關注下一代競爭力,她長年在立院教育委員會,未來將推動技職教育平台,並每年召開教育論壇,讓各界發聲,營造更美好學習和生活環境。 她並提出「五大觀光軸」與「科技三軸」政策,五大觀光軸串聯農漁、宗教、文化等特色;三大科技軸則聚焦後壁蘭花生技園區、南科園區、沙崙綠能園區。交通則提出「軸線政策」,包括國一、國三、六一快速路,東西向八四與六一及台一與台鐵和輕軌、糖鐵文化線與自行車道。健保議題,她也強調主張全面免繳,並和六都福利相較,「台南一定不能輸」。

Read More

林俊憲起手式 推5大社福政策

  將角逐民進黨下屆市長的立委林俊憲,首度發表願景政策,提出長者五大福利措施。(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角逐民進黨台南市長初選的立委林俊憲,二日推出「起手式」政策,鎖定長輩五大社福政策,他強調,台南雖無法做到六都第一,但不應在各項福利上都敬陪末座,並期望帶領台南成為幸福城市,進入「大福利時代」。 林俊憲的敬老福利升級方案,涵蓋現金補助、飲食、交通、醫療及生活品質等面向。福利政策大開,預算何處來?林俊憲回應,經估算、精算,健保和計程車補助經費較高,每年約需三十億元,日後新財劃法上路,地方會有更充裕財源支應。 正副議長邱莉莉、林志展、蔡筱薇、朱正軒周嘉韋、林依婷和多位議員助理都到場力挺。邱莉莉指出,和林俊憲同事多年,相信日後若有機會代表民進黨出線,政策一定會實現。 林俊憲主張六十五歲以上長輩健保費應全額補助,不設排富條款,這項政策,台南將成為率六都之先長輩健保費全補助城市。他說,目前的排富政策,讓約百分之十九的長輩,因讓子女申報扶養,導致補助遭排除,相當不公允。重陽禮金部分,台南現行一千元,他主張翻倍至兩千元,他透露,黃偉哲已應允明年將提高至一千五百元,和高雄、台北一致,九十歲長者一萬元敬老金、無須再等到百歲。 目前六都中,只有台南市沒有補助長者搭計程車,林俊憲規劃每月五百元額度,分十趟,每趟上車補助五十元,因應目前大眾運輸尚不普及狀況。醫療部分,為長者健康把關,將與醫師公會合作,推動六十五歲以上長輩免費接種帶狀疱疹疫苗,因疫苗要價上萬元,且得打兩劑,將分四年方式,以慢性病患優先。社區共餐部分,林俊憲肯定黃偉哲現行普及率,但希望提升餐點品質,支持在地酪農業,讓長輩可享用在地優質乳製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