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園區足下寶藏 開放即秒殺

左鎮化石園區推出的「足下寶藏」活動,讓民眾到菜寮溪採集化石。 (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左鎮報導 台南市左鎮化石園區舉辦的「足下寶藏」,將帶領學員從事戶外化石採集、生態與地質觀察,並搭配化石翻模等多樣化體驗。園區指出,在菜寮溪採集化石猶如走在歷史時光裡,與化石相遇,而這活動除具自然科學知識,還能了解台灣的地質故事。 每年的「足下寶藏」課程最受民眾喜愛,且早自舊菜寮化石館時期就開始辦理,迄今已逾十年,可說是左鎮化石園區最具口碑的教育推廣課程。此活動分為館藏亮點化石導覽解說、翻模DIY,並與台南市自然史暨化石研究協會專業團隊合作,前往化石出土區進行實地踏查,以實地採集體驗搭配現場專業解說,將台灣地質現象做系統性的介紹,輔以實地田野調查,讓自然知識更加深入每位學員腦海。 今年的足下寶藏依往年四月起跑至十一月,每月一梯次,暑假七月和八月則各有兩梯次,四月的首場吸引許多的民眾走訪菜寮溪流域,五月的報名也已秒殺,田調地點有左鎮菜寮溪流域、澄山、牛稠子、二寮地層化石區等地。園區表示,逾十年來已累積不少死忠粉絲,所以足下寶藏於官方臉書發布公告後,總是秒殺,參與活動的學員們來自北中南各縣市,年紀最小的學員僅六歲,還有把活動當作家族旅行的十人小團,學員們對於翻模製作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三葉蟲與菊石複製品都感到新奇有趣。

Read More

九豬十六羊祭品 隱喻反清復明

七十年老店萬香餅舖在太陽公生前三天開始出售九豬十六羊,左為綠豆糕、右為鳳片糕口味。 (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今天農曆三月十九日,是傳統的太陽公生,傳統市場糕餅店販售獨一無二的祭拜品─九豬十六羊。由於現代人忌甜食,所以都流行迷你版,一組九隻迷你豬、十六隻迷你羊,售價在八、九十元之間,鳳片的較費工,一盒都要上百元。 拜太陽公,民間自古就流傳一個「反清復明」的傳說。台灣通史作者連橫曾於「雅言」中記載「農曆三月十九日,相傳太陽誕辰,實則明思宗殉國之日也。」明亡之後,先民為緬懷大行皇帝,又畏懼招忌於清朝,因此,就把太陽星君化作崇禎皇帝,將他殉國之日以祭祀太陽公生日代替。 太陽公聖誕唯一的祭品就是九豬十六羊,九為「久」之諧音,豬則音近明朝國姓「朱」,「九豬」有「久朱」之意。而羊為「陽」之諧音,「十六羊」代表十六位明朝皇帝,舊來發餅店還可把九豬十六羊排出一個「明」字,加深反清復明的說法。 鳳片做的九豬十六羊,背上還有紅點,紅點為「朱」,代表對明朝的懷念。(記者陳俊文攝) 再觀察九豬十六羊背上都有一個紅點,「紅者朱也」,豬、羊背上一點紅,懷念「朱明」的意圖更加明顯。這些說法不知是民間穿鑿附會,還是遵循古制,從以前一直流傳至今日,變成各種神明聖誕中最有故事的祭拜品。 但九豬十六羊這種「少牢」大禮,目前坊間糕餅店僅傳統老店還有製作,即使傳承五代的北區百年餅店舊來發也已停售。東市場內開業七十年的「萬香餅舖」第三代負責人張敬琮表示,九豬十六羊僅在太陽公生前三天才販售,非常態性商品。該店仍堅持古法,但因木模容易受損,現改良為鋁合金餅模。口味有綠豆糕和鳳片兩種,綠豆糕在壓模、脫模後得再送進烤箱烤過,增加其密實度。 傳統餅舖製作九豬十六羊以鋁合金模取代易損害的木模。(記者陳俊文攝) 水仙宮虎側的老餅店寶來香也在太陽公聖誕前販售九豬十六羊,有綠豆糕、鹹糕、鳳片等三種口味,綠豆糕售價八十元一組,鳳片糕價格較貴。民族路上傳統糕餅店「振來發」平常五牲中就有豬羊,很多人買來拜太陽星君,有餅體的,也有鳳梨酥口味,體積略大,很多廟宇喜歡買來拜拜,擺在供桌上更加體面。

Read More

山上紡織廠失火 蓄積棉絮釀災

經南市消防局調查,該廠房排風扇蓄積大量棉絮,棉絮部分受燒失碳化。(資料照片)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遠東集團旗下紡織廠位於山上區的布料倉庫於三月發生大火,南市消防局調查發現疑是因排風扇蓄積的大量棉絮,因運轉熱量引燃,後因易燃物延燒至倉庫燃起大火,消防局也特別呼籲類似工廠與作業場所注意清理附著棉絮,避免星火燎原引發巨大損失。 三月中旬,消防局接獲該倉庫火警通報,陸續派遣十九分隊、動員超過百名警義消前往搶救,數小時才撲滅火勢,雖無人員傷亡但也造成嚴重財損。經消防局調查,發現該倉庫織布廠作業常產生大量棉絮,而該廠房利用內部排風扇產生負壓將棉絮集中於固定區域內,待累積後一併清理,然而大量的棉絮、綿線纏繞於排風扇,當承軸運轉產生高溫,隨即引燃棉絮、棉線,易燃物也因周邊易燃物迅速起火。 消防局提醒類似場所每日分批停機徹底清理棉絮及棉線等,避免附著、蓄積,棉絮蓄積及棉絮集中處所,應嚴格管制使用火源,並派員徹底清理。廠房應依規定提出建築執照及使用執照申請許可,以符合建築物防火性能規定,切勿自行增建鐵皮建築物,同時依特性及危害狀況,訂定符合需求之工廠消防防護計畫書。

Read More

下營上帝廟贈市警局交通錐

下營上帝廟捐贈連桿交通錐給台南市警局。(台南市警局提供) 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三月扛大轎」繞境祈福活動圓滿落幕,由於活動期間台南市警局動員大批警力協助維護交通及管制陣頭,避免發生鬥毆情事,上帝廟為了感謝,十七日晚間舉辦平安宴時,捐贈五百組含連桿的交通錐給台南市警局,由局長方仰寧代表接受。方仰寧表示,這是警民合作最佳寫照,也成功營造台南優質廟會文化形象。 下營上帝廟三年一科的遶境及宗教文化祭於四月初登場,兩天的遶境活動共有兩百餘個陣頭,超過一萬五千名信眾共襄盛舉,場面相當熱鬧。由於這場活動場面盛大,為避免遶境活動影響週遭的交通順暢,警方出動大批警力到下營區進行交管、指揮交通。 上帝廟主委姜金利指出,警方為了交通及治安辛勞付出,捐贈交通錐,希望能減輕警方的勤務負擔。  

Read More

奇美開發、盛富開發合捐高頂復康巴士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奇美開發建設、盛富開發建設十八日捐贈一輛高頂復康巴士予台南市政府,由市長黃偉哲代表接受。企業送愛,目前共計一百五十五輛小型復康巴士及一輛中型復康巴士,為市民服務。 奇美開發建設、盛富開發建設十八日捐贈一輛高頂復康巴士予台南市政府。(記者陳治交攝) 黃偉哲表示,南市總人口一百八十七萬人,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從二0一八年二十八萬三千多人,上個(三)月底已突破三十二萬五千人,短短三年多增加了四萬多人。不管是長者或行動比較不便的市民,復康巴士能夠延伸他們的視野,拓展行動範圍,感謝企業的捐助。 奇美開發、盛富開發董事長蔡宗勳指出,得知台南市溪南地區有舊復康巴士需要汰換,以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企業精神,響應政府公私協力關懷社會,聯繫社會局表達捐贈一輛高頂復康巴士的意願。 社會局長陳榮枝指出,目前南市身心障礙者人數將近十萬人,復康巴士主要載送身心障礙者及短暫性行動不便且乘坐輪椅者,協助解決就醫、復健、社會參與等交通問題,每年平均提供二十八萬趟次以上服務,逾四十六萬人次受益。在疫情期間,復康巴士也投入防疫工作,作為提供接送長者施打疫苗使用。 台南市交通接送服務運用公益彩券盈餘委託「社團法人台南市臺南都志願服務協會」辦理,復康巴士接送時間自上午六點至晚上十一點,預約請洽(0六)二九七五六七八(永華、溪南區)或(0六)六三二八八九九(溪北)。

Read More

重現鄭成功登陸鹿耳門 《黑水溝傳奇》劇組著戰服上陣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由鹿耳社區舉辦的「重回北汕尾鹿耳門-模仿鄭成功登陸」活動,將於四月三十日在鹿耳門溪登場,重現鄭成功率軍登陸鹿耳門的歷史場景,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長張登文、《黑水溝傳奇》劇組人員十八日換上戰服誓師,邀請民眾共襄盛舉。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長張登文、《黑水溝傳奇》劇組人員換上戰服,為「重回北汕尾鹿耳門-模仿鄭成功登陸」活動宣傳。(記者陳治交攝) 張登文表示,西元一六六一年,鄭成功率領的四百餘艘戰艦進入鹿耳門,從此改寫台灣歷史。這是四百年來,台灣首次擊敗海洋霸權國家,當年的「台灣之門—鹿耳門」,現今仍細說著過往的繁華與開台故事。 鹿耳社區每年舉辦模仿鄭成功登陸活動,為了提升社區產業,去年結合在地宮廟、海軍陸戰隊雲嘉南聯盟退伍弟兄及南台科大、崑山科大師生共同參與。鹿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蔡登進指出,鹿耳門具有歷史、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希望透由活動的舉辦,讓更多人知道鹿耳門的歷史、地理、生態及宗教意義,希望有朝一日能成為世界遺址。 此活動被台北影劇公司列為《黑水溝傳奇》影劇拍攝的重要場景之一,當天將穿著古裝,手持「反清復明」大旗,重現鄭氏部隊集結、祝禱天地,從鹿耳門溪口登舟模仿登陸經過,希望透過實地體驗歷史事件,將書本與歷史現況相互結合,讓更多鄉親認識台灣歷史。

Read More

中油台南前鋒路加油站 全球首座獲頒組織碳中和認證

中油台南前鋒路加油站達成組織碳中和目標,成為全國第一座碳中和加油站,18日舉行授證儀式。(記者羅玉如攝)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中油台南前鋒路加油站達成組織碳中和目標,成為全國第一座碳中和加油站,也是全球第一座採用PAS 2060規範且經BSI英國標準協會進行第三方查證完成的組織碳中和加油站。18日由BSI東北亞區總經理蒲樹盛頒證,中油董事長李順欽代表受證。台南市長黃偉哲、副市長戴謙應邀見證。 中油台南前鋒路加油站達成組織碳中和目標,成為全國第一座碳中和加油站,也是全球第一座採用PAS 2060規範且經BSI英國標準協會進行第三方查證完成的組織碳中和加油站。(記者羅玉如攝) 台灣中油指出,所謂的組織碳中和係指,將碳中和標的物設為某一特定組織單位實體。以前鋒路加油站為例,利用ISO 14064-1標準,進行溫室氣體盤查後,取得前鋒路站於特定期間,營運設備及工作人員等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再藉由減碳措施及碳抵換等,抵銷其排放量,達到零排放目標。 不僅如此,前鋒路站也是黃金級綠建築、全台第一座多元智慧能源加油站。擁有集合屋頂型太陽能及天然氣燃料電池兩種發電系統,輔以台電電網,透過釩液流電池及鈦酸鋰電池兩大儲能系統進行調節,達到節能減碳效果。110年度實際監測結果,前鋒路站多元智慧能源系統,CO2節能減碳量可達25噸左右。同年12月底,前鋒路站啟動溫室氣體盤查與組織碳中和程序,今年2月取得ISO 14064溫室氣體盤查證書。透過國際具公信力的自願碳抵換管理平台Gold Standard,購買彰濱風力發電在地碳權,在地抵換,依PAS 2060規範完成碳中和。 推動過程中,前鋒路站同步強化社區互動。舉辦社區畫展、在地小農市集、社區互動課程,成為環境友善開放場域,連續兩年獲國家企業環保銀級獎。 為達2050淨零碳排目標,中油從生產端到銷售端加強碳管理,規劃朝優油、減碳、潔淨能源三大目標,全面加速轉型升級。109年起進口碳中和液化天然氣,110年與台積電簽訂天然氣碳中和計畫合作意向書,進口碳中和乙烯,是台灣首次也是全球首例。今年中油與國際知名油公司簽署碳中和原油MOU,將完成第一批碳中和原油採購作業,擔任排碳源頭領頭羊,示範先行管制。

Read More

機械嘛ㄟ種大蒜

台南農改場研發大蒜收穫機。(農改場提供) 從種植到採收 農改場整合機械化作業流程 記者黃文記∕新化報導 面對農村人力短缺、僱工困難等缺工問題,台南區農業改良場引進日本大蒜採收機器,並改良研發適合台灣的機械,建立大蒜機械化整合作業流程,改善種植、採收的人力缺乏問題,提高農民種植意願,提升大蒜產業競爭力,增加栽培面積。 台南農改場表示,大蒜種植栽培需耗費大量人力,該場除了引進日本大蒜切莖機、寬畦收穫機、莖葉修剪機及磨根機,並改良研發適合台灣的大蒜收穫機、磨根機,建立大蒜機械化整合作業流程,改善種植、採收的人力缺乏問題,提高農民種植意願,提升大蒜產業競爭力,增加栽培面積。 據統計,國內大蒜栽種以「大片黑」為主要品種,主要產區為雲林縣、彰化縣、台南市等地,其中又以雲林為大宗,總面積達全台的九成以上。 而現今大蒜生產體系種植、收穫作業幾乎以人工為主,面對農村人力短缺、僱工困難等缺工問題,目前大蒜栽培也面臨勞力缺乏,常導致延誤種植及錯失收穫適期而影響品質的問題,影響農民收益。 台南農改場積極針對大蒜產業機械進行引進與改良,為解決農民種植、採收時人力不足的問題,研發大蒜機械化種植、收穫機械。目前國內大蒜機械也有農機業者響應農民需求進行開發,有興趣的民眾可洽台南區農改場。

Read More

學校攜手社區 手作口埤古道

口埤實小師生與社區民眾共作古步道。(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新化報導 口埤聚落在早期是嘉南平原進入新化丘陵最重要的樞紐,部落耆老記憶裡,存在許多歷史故事。新化區口埤實小與社區合作,準備逐步找尋、讓西拉雅古道重現。十七日由學校親師生、社區發展協會志工約五十人,邀請國家步製作師伍玉龍指導,進行口埤山段的古道手作。 口埤實小校長王朝賜表示,現在的一六八線道口埤路段在六、七十年前尚未出現,原因就是學校現址、慈善亭北極玄元殿、口埤教會等地,早期皆為沼澤、埤塘,居民們只得行走於山脊稜線,以確保往來平安。而這一條耆老口中傳說的古道,就是從太祖媽祠後上山。 經過勘查,這段古道南北約長二公里,穿越鐵刀木、桃花心木為主的密林,生態非常豐富,是探索教學與休閒健行的好處所。一行人簡單向太祖祭禱平安後,從祠後登山,大家沿著小徑,走到原農改場的舊水塔三角點,這裡標高八十五公尺,是口埤部落最高點,遠眺四周風景優美。 伍玉龍老師先講解古道的環境特色以及木樁、鋸子、鎚仔、斧頭、鋤頭、竹扒等工具的使用時機與技巧。緊接著將人員分為兩組,以自然工法、路基斜度,就地取材,以倒木枯枝,和善工具,分別製作原木階梯與路幅調整。 口埤實小學生、家長和社區志工在陰涼舒爽的山徑上手作步道,心情舒爽、興致高昂。耆老們還說起古時候行旅、居民熙來攘往古道的情狀,大家聽得津津有味。 家長及社區志工非常認同這個手作步道教學活動,因為老中少各年齡層,均了解到口埤區域地形地貌、各部落的發展軌跡之外,也充分體驗到早期族人、商旅負重來往時的艱辛,同時讓具有歷史及文化意涵的古道風貌重現,非常有意義。

Read More

南科復育螢火蟲五年有成

南科管理局復育螢火蟲,今年逐漸顯現成效。(南科管理局提供) 記者林相如∕新市報導 南科管理局五年前著手復育螢火蟲,一開始效果不佳,直到兩年前尾青專業團隊進行螢火蟲的復育工作,成效才逐漸顯現。今年野放兩千多隻,至今約有八十至一百隻孵化,較往年復育成果佳,螢火逐漸閃耀園區。 南科管理局五年前在霞客湖旁的保育區,著手進行螢火蟲的復育工作,刻意在保育區內營造適合螢火蟲生活的環境,但一開始因螢火蟲的食物嚴重不足,加上經驗不夠,成效不好,前年開始委託專業團隊進行螢火蟲復育工作,但因降雨嚴重不足,導致螢火蟲棲地維護困難,去年則是螢火蟲孵化數量僅個位數,後續又野放約兩千多隻陸生螢火蟲-臺灣窗螢幼蟲,而水生螢火蟲-黃緣螢則在去年已於棲地上可進行繁衍。 螢火蟲復育需要非常乾淨的水質,今年氣候較潮濕,復育成果不錯,且非野放之幼蟲能長久存活並持續繁衍,其中黃緣螢現已有一定數量成蟲羽化並交尾,從三月起就有發現蹤跡,相信後續也可逐漸孵化。附近居民也說,近期傍晚過後在園區幾處環湖步道漫步時,都能發現許多螢光閃閃的螢火蟲。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