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股七寶宴 席開130桌

  七股海鮮節七寶宴展示豐盛菜色。  (市府提供) 記者黃文記∕七股報導 七股七寶宴二十八日在七股鹽山登場,市長黃偉哲到現場與鄉親與各地遊客同樂。今年活動首度擴大開放網路報名,席次增加至一百三十桌,報名一開放迅速額滿。宴席堅持選用最新鮮的在地漁產,搭配師傅精湛手藝,展現台南漁產的優質與特色,讓民眾吃得安心、健康又美味。 黃偉哲表示,七寶宴憑藉高品質的食材與料理口碑,年年引發搶訂熱潮,一桌難求。他邀請各界朋友不只參加活動,也能走進七股採買新鮮漁產、親身感受七寶宴的熱鬧氛圍,一同支持在地農漁產業與觀光發展。 七股區公所表示,今年活動原訂八月十日辦理,因丹娜絲颱風影響延期舉行。這次邀請總鋪師陳振東(阿欽師)親自操刀,食材透過用在地的海鮮七寶虱目魚、吳郭魚、烏魚子、石斑、白蝦、文蛤、牡蠣等食材,以最簡單的料理方式,呈現七股海產的原味鮮甜,充分將七股的海鮮特產轉變為在地風味餐,讓來賓以最實惠的價格品嘗到最頂級的海味料理。 七股海鮮節七寶宴登場,市長黃偉哲到場向民眾致意。(市府提供) 今年七寶宴的菜色包括近悅遠來滿堂彩、七寶際會釀華羹、鄉土鹽鯛鎖風情、鳥巢懷蚵藏糕味、李白醉吟紅蝦鬧、魚游蔥林米粉繞、香遠軟蟹讀潮汐、文蛤飲浪躍陶板、石斑捲香手舞味、思慕綿綿瓜蒂情、鹽山飲冰涼仲夏、綠野清茶降炎火等菜色及飲品,透過阿欽師高超的手藝行銷七股在地的農漁特產。 七股海鮮節七寶宴登場,料理充分將七股區的海鮮特產轉變為在地風味餐。(市府提供) 此次活動還加碼台南在地生產的海鮮產品禮盒,內容包括台灣鯛魚片、虱目魚肚、虱目魚丸、虱目魚香腸、文蛤。市府還贈送每桌一份在地青農產品,鼓勵青農儘速走出風災的陰霾。

Read More

台北世貿美容展 鮭魚DNA保養品熱門從韓國燒到台灣

台北世貿秋季美容展現場鮭魚DNA保養品很熱門,從韓國一路燒到台灣,吸引大批消費者上門。(藝群集團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台北世貿秋季美容展吸引數萬名專業買家與消費者,台灣美容醫療促進協會理事長王正坤說,現場鮭魚DNA保養品很熱門,從韓國一路燒到台灣,成為美容展的熱門話題與亮點,未來醫美與保養品融合的路線,將把台灣品牌推向亞洲舞台。 王正坤指出,美容展於9月26日至29日在台北世貿一館舉行,匯集來自台灣、日本、韓國等亞洲大廠品牌,聚焦當紅關鍵成分與技術,美容展吸引大批專業買家與消費者入場,成為觀察2025下半年保養趨勢的重要指標。他舉例,PDRN(聚去氧核糖核苷酸)是在韓國流行的保養品成分,來自鮭魚的PDRN,因其結構與人體接近,被視為具備良好親膚性與生物相容性,因此被打造成為保養品,用於肌膚修復、穩定屏障、促進膠原重建等效果。展場內可見眾多日本、韓國品牌設攤展示其修護、美白、防老技術,競相推出胜肽、多肽、幹細胞萃取、外泌體等配方,在亞洲保養市場爭搶話語權。 王正坤說,由藝群醫學美容集團推出的PDRN白光修護保養品,因其為鮭魚DNA衍生應用與皮膚修護,成為展場內關注話題。PDRN白光修護系列以台灣本土研發與臨床背景為基礎,與國際品牌同場競豔,展現台灣品牌在亞洲美容版圖的自信與企圖心。 藝群集團設計蔚藍海洋釣魚機,透過遊戲了解PDRN特色與功效,也為現場帶來許多歡樂。(藝群集團提供) 藝群醫美集團在展場中設計頗具創意與互動性的展區,以蔚藍海洋為主題搭配釣魚機,象徵釣取肌膚之美,參觀者一邊遊戲一邊了解PDRN的特色與功效,吸引許多大小朋友參與釣魚,也為現場帶來許多歡樂。

Read More

南市勞工局做工行善團連假第二天堅守崗位為弱勢家庭房屋修繕

泥水志工連假不放假,到後壁區為弱勢家庭房屋修繕。(勞工局提供)  市長夫人劉育菁慰勞志工,和志工夥伴一起過教師節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教師節連假第二天,南市勞工局二十八日依然帶領「做工行善團」到後壁區,為弱勢家庭房屋修繕,市長黃偉哲太太劉育菁,是一名國小老師,她在教師節也沒有休息,帶著餐點和飲品前往後壁區慰勞修繕志工的辛勞,也送月餅給案主,祝福中秋快樂。 市長夫人劉育菁(左一)、勞工局長王鑫基(右一),肯定家庭志工父子檔,陳克銘(右二)和陳柏融(左二)的愛心付出。(勞工局提供) 後壁區上茄苳里的這處修繕案,現年七十六歲的郭姓案主重度身障,加上是中低收入戶,居住老屋在丹娜絲風災中受損,無力自行修繕,做工行善團由九月初起由各工會志工陸續前往修繕房屋,教師節連假第一天由電氣志工進行內外線路配置施工,二十八日由泥水志工接手,進場進行地坪抹平,後續還有木工、油漆等工會志工接力,持續改善案主居住環境,預計十月中旬完工。 市長夫人劉育菁帶著餐點與飲品慰勞志工,也感謝勞工局團隊的辛勞;對於志工們連假不休息,繼續為弱勢家庭居住環境改善,揮汗付出、不求回報,表達深深的謝意;並送月餅給案主,祝福中秋佳節快樂,為案家傳遞溫暖。 志工們看到劉育菁老師來到現場,為大家打氣都十分開心,也紛紛祝福她教師節快樂,場面溫馨。 泥水工會的「父子檔志工」陳克銘、陳柏融是現場亮點,陳柏融在一一一年因緣際會投入修繕志工行列,父親獲悉兒子在做好事後,也隨即報名跟進,一家人一起為弱勢戶出力,是展現專業與親情兼具的動人故事。 市長夫人劉育菁(第一排左四)慰勞志工的辛勞,志工們則祝福她教師節快樂。(勞工局提供) 勞工局長王鑫基感謝所有志工假期仍堅守崗位,為弱勢付出專業與時間,尤其是家庭志工,家人一起行動、假日共同公益付出,為社會帶來溫暖與希望。

Read More

今年首隻黑琵抵曾文溪口 農曆最早紀錄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今年第一隻南下度冬的黑面琵鷺已於廿二日抵達曾文溪口主棲息地。 (台江處提供)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黑面琵鷺來了!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今年第一隻南下度冬的黑面琵鷺,已於廿二日抵曾文溪口主棲息地,且陸續還有黑琵抵達,台江處指出,第一隻南下度冬黑琵,恰好為農曆八月一日,若以農曆計算,今年是黑琵於農曆最早抵達的一次。 黑琵約於每年九月間,從北方韓國等地飛越千里抵達台江國家公園棲息度冬,直到隔年三月再北返繁殖地,北返之前,黑琵成鳥頭後、前胸長出繁殖羽,逐漸變成金黃色的後頭飾羽和前胸羽毛,昂揚行走於台江水域,吸引民眾觀賞,如今已快九月底,台江處也於宣布好消息。 台江處表示,廿二日早上八時半左右,台江處巡察員陳尚欽在曾文溪口黑琵主棲息地發現一隻黑琵,由於正在理羽,顯示是南下度冬剛抵主棲息地,且該隻南下度冬黑琵為成鳥,讓台江處人員感到高興。 台江處指出,除了廿二日一隻黑琵抵達外,廿三日有二隻到達,廿四日又有六隻黑琵到達主棲地,顯示黑琵先頭部隊已開始南下度冬。 台江處說,第一隻黑琵抵達主棲地時,剛好為農曆八月一日,若以農曆來算,今年的黑琵,是最早抵達的一次。

Read More

麻豆柚感生活節 品味風雨後熟成心意

「麻豆柚感生活節」登場,市長黃偉哲參觀文旦展售攤位。 (市府提供) 記者黃文記∕麻豆報導 麻豆《柚感生活節》二十七日在麻豆柚兒園果香廣場溫暖登場,市長黃偉哲感謝災後協助復原的夥伴與志工,並向堅韌不拔的農民致敬。活動持續兩天,邀請市民朋友一同感受果香生活,品味風雨過後的熟成心意。 今年丹娜絲颱風造成大量文旦柚落果,黃偉哲感謝農會、區公所、國軍、志工以及各界朋友在風災後第一時間投入協助,市府也和中央一起動用資源加速清理落果,讓產業能即時恢復。 麻豆區農會表示,儘管今年麻豆果園歷經風災重創,但「風雨過後,果香如初,文旦有限、心意無限」。農會誠摯邀請全國朋友蒞臨柚兒園,一同走入這場熟成的生活儀式,感受果香與感謝。 麻豆區農會總幹事孫慈敏表示,今年的果香生活市集持續兩天,除了邀請台南各大農會與數十家麻豆在地農園聯合展售外,消費滿千即可參加摸彩,有大型液晶電視及多項大獎,並貼心提供宅配到府服務。 孫慈敏指出,今年受風災影響,麻豆文旦產量僅剩約兩成,但因養分集中,留下的果實更加珍貴。為確保消費者能品嘗到酸、甘、甜比例完美的文旦,麻豆農會特別投入鉅資引進糖酸檢測儀及文旦視覺選別器,透過專業分級與自動化包裝程序,讓每顆文旦的品質更加穩定、一致。

Read More

台南農改場黃花苞舌蘭「台南五號」育成

台南農改場育成黃花苞舌蘭「台南五號」,並完成授權。(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新化報導 為了推動景觀植物多樣化應用,農業部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歷時多年育成國內首見黃花苞舌蘭新品種「台南五號」,已取得植物品種權,並於二十七日正式與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實驗林管理處完成非專屬技術授權簽約儀式,雙方將攜手推動該品種於景觀造景、校園綠美化與民眾居家栽培的應用與推廣。 苞舌蘭「台南五號」為高大、亮眼的黃花大型品種,單花直徑可達九公分,花莖高達七十五公分,整株姿態挺拔,色彩鮮明,花期長達數月,極具觀賞價值。該品種除具備景觀效果佳、花色罕見等優勢外,更具有抗病力強、栽培管理容易、維護成本低等特點,特別適合南部戶外庭園、公共空間與盆植使用,為景觀園藝產業注入新活力。 台南農改場育成黃花苞舌蘭「台南五號」,攜手中興大學推廣景觀新品種。(記者黃文記攝) 台南區農改場場長陳昱初表示,苞舌蘭台南五號的育成與授權推廣,代表該場在花卉品種選育與技術轉移上的重大成果。這次技轉與中興大學合作,透過學研機構具備之展示資源與教學場域,將加速新品種導入應用,帶動蘭花栽培生活化與景觀化。未來台南農改場也將持續推動研發成果與產業接軌,建構從研發到應用的完整推廣體系。 目前「台南五號」已於中興大學新化林場內完成種植與展示規劃,預計未來將進行苗株販售及教育推廣,民眾除可親臨賞花外,亦可選購栽種。透過這次簽約合作,期盼讓台灣民眾在更多角落欣賞到亮麗的黃花苞舌蘭,拓展國產花卉品種的多元價值。

Read More

台南鮮漁產業文化節 市長放流魚苗

市長黃偉哲在鮮漁產業文化節體驗魚苗放流。(市府提供) 記者黃文記∕將軍報導 二0二五台南鮮漁產業文化節二十七日在將軍漁港廣場盛大登場,活動現場有魚苗放流、漁港逍遙遊、漁村技藝體驗、美食品嘗及特色展演等活動,吸引眾多市民與遊客踴躍參與。 市長黃偉哲上午出席活動,並現場體驗魚苗放流,呼籲生態保育與漁業資源永續的重要性,邀請各界透過行動支持台南漁業環境發展。 黃偉哲表示,每年文化節的鮮魚辦桌饗宴一向非常搶手,一推出即秒殺,除了辦桌,活動現場還有虱目魚、金目鱸等各式新鮮漁產供消費者選購,所謂「不怕貨比貨,只怕不識貨」,歡迎大家一起來。 台南是全國最主要漁業產地,其中將軍區更是重要核心,藉由文化節活動,讓更多市民朋友與遊客能親身體驗台南的漁村生活與傳統技藝。黃偉哲感謝漁會與農業局共同合作,為推廣漁業文化付出心力,並期許活動能帶動地方觀光,支持在地漁民,進而促進漁村經濟發展。最後,黃偉哲邀請大家共襄盛舉,感受台南豐富的漁業文化底蘊。 南縣區漁會表示,這次活動特別結合海洋保育、漁村技藝、漁特產品推廣與食魚教育、綁螃蟹、穿蚵串等等體驗,藉由寓教於樂的方式,讓民眾在參與的過程中理解永續漁業的重要性,而未來也將持續推動產業創新與行銷,透過文化與觀光結合,為台南漁業注入新活力,帶動漁村經濟繁榮。 活動亮點包括搭船漁港逍遙遊、產銷班漁特產品展售,以及在地漁產特色DIY與古漁業文化表演,活動中更有多樣美食體驗與趣味互動,讓參與民眾不僅能品嘗新鮮海味,還能深入了解漁業產業的歷史與價值,展現漁村文化的獨特魅力,將台南漁村的美味與文化完整呈現,現場氣氛熱鬧非凡。

Read More

臨時清潔隊員招考 2千人拚體能

環保局清潔臨時人員招考在中信科大舉行。(市府提供) 記者黃文記∕新市報導 台南市一一四年度清潔臨時人員招考體能測驗二十七日在新市區中信科大登場,共有二千二百五十八人報名,將錄取三百三十人。應試人員精神抖擻齊聚考場,現場設有鮮明布旗、清楚指引標示並規劃測驗跑道,隨著主考官一聲鳴槍,應考者奮力負重衝刺,展現最佳體能實力。測驗成績預計十月一日公告於市府環保局官網,供考生查詢。 招考分兩階段舉行,九月二十七、二十八日於中信科大辦理第一試體能測驗(一般類組、駕駛類組)及資源回收測驗(特殊身分類組-身心障礙者);十月十八、十九及二十五、二十六日進行駕駛類組路考。 為維持測驗秩序,現場規劃嚴謹,設有報到驗證區、檢錄區與測驗跑道,並安排監考官、計時人員及醫療團隊全程待命。環保局人員逐一說明規則與注意事項,展現公開透明及對安全的重視。 市長黃偉哲表示,清潔隊員雖工作辛苦,卻是守護市容與公共衛生的無名英雄。此次雖為臨時人員招考,但錄取後將依名次與職缺逐步分發,表現優異者更有機會轉任正式清潔隊員,享受完整福利與升遷空間。 這次報名人數踴躍,顯示民眾對穩定公部門工作的高度期待。測驗採分組進行,男性須負重十五公斤米袋,女性則為八公斤,並完成三十公尺折返共六十公尺競速。不少考生希望在測驗中展現最佳狀態,事前便組團在校園操場或社區公園加緊練習,讓比賽當天更顯拚勁。

Read More

縣城隍廟夜巡 抓鬼煮油鍋

市定民俗縣城隍爺「夜巡」,昨由民政局長姜淋煌掌轎啟動,展開全長十二點六公里的訪查。                   (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市定民俗」縣城隍廟夜巡廿七日下午登場,由立法委員謝龍介、陳亭妃、民政局長姜淋煌、市議員蔡宗豪等多位民代以及北區區長潘寶淑等人掌轎啟動「抓鬼之旅」。今年全程十二點六公里,最遠飆到東門城,並在十一個交通繁忙的路口舉行「路祭」,象徵綏境安民、四時無災。 縣城隍爺夜巡,多位民代掌轎出發。(記者陳俊文攝) 夜巡隊伍由縣城隍廟主任委員黃百榮率郭國光等諸執事從廟前牌樓出發,今年共出動兩頂大轎和「神界超跑」之喻的大轎,在大爺、二爺、什家將、五鬼和緝拿四將的護衛下,分赴市區各處巡捕逾假未歸的好兄弟。 下午三時先在廟前舉辦祭拜儀式,並由大轎為參加的貴賓一一「祭改」。市長昨天有行程,由民政局長姜淋煌代表為顯祐伯掌轎,由鑼鼓吹開路,護駕神明清道驅邪,最後有一個點燃熊熊油火的油鼎壓陣,在路祭或陰暗處抓到的不祥之物,就倒入油鼎內來個「油炸鬼」,讓逾假不歸的孤魂野鬼無處可逃。 黃百榮表示,此一神界「掃黑」的霹靂行動,都由廟裡老中輕三代自主性參與,不用花錢去委託代辦,每年志願加入的年輕人也愈來愈多,近幾年每年都超過五百人報名,才被市府遴選為「市定民俗」。 縣城隍廟爺顯祐伯自古就是行政司法之神,負責巡夜查緝盜賊,既是神界的法官,也是法警,緝拿妖魔鬼怪是其專長。 從民國九十七起,縣城隍夜巡就都巡查府城四個城門,今年最遠也是查緝到東門城圓環,並在東門城等十一個路口進行路祭;神轎、大、二爺和家將繞城一周,並在路中以草籠綑打驅邪,一直至半夜完成任務才回廟前化金始告圓滿。

Read More

平埔傳統名字調查特展 找回原民文化

  台南市平埔原住民傳統名字研究調查初探特展在新化中興林場舉行。(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新化報導 市府在中興大學新化林場舉辦「台南市平埔原住民傳統名字研究調查初探」特展,二十七日開幕活動,多位來賓及西拉雅族親出席見證。活動結合日本富士宮市「國際兒童和平展覽」之手繪藝術畫作展出,並邀請東山吉貝耍國小與東門教會共同參與,同時搭配札哈木市集,邀請原住民歌手登台演唱,讓市民在音樂、手作與美食中感受原住民族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魅力。 這次展覽透過文獻整理與命名系統分析,呈現平埔原住民族傳統名字的多樣性與文化意涵。不僅讓族人重新與名字相遇,尋回身分與文化的力量,希望能喚起社會大眾一同珍視平埔原住民族群的文化價值。 市府表示,台南是平埔原住民族的原鄉,長期重視平埔原住民族群事務,為確保族人在取得身分時享有完整權益,並對傳統名字之文化認同要求,將持續與族人一起努力,推動語言教育、保護傳統信仰,共同守護這片土地上的多元文化與歷史記憶,讓各族群獲得應有的尊重與地位。 台南市原民會主委白惠蘭感謝長期投入平埔原住民族群文化研究的學者、耆老及族人朋友,強調此次成果不僅是文化復振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族群記憶延續與認同重建的關鍵一步。她呼籲族人在面對文化與法律制度交會時,應回歸對自身文化的尊重與認同。 展覽在中興大學新化林場學生實習館一樓,展期至十月二十六日,歡迎各界人士前來參觀,共同見證平埔原住民文化的重生與傳承。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