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局「做工行善團」連假修繕不停歇 副市長趙卿惠慰勞志工辛勞

後壁房屋修繕完成,為做工行善團完成的第三百零八戶,副市長趙卿惠(左四)等人前往,肯定修繕志工的付出。(勞工局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教師節連假第一天,南市勞工局「做工行善團」堅持行「繕」不停歇,二十七日前往後壁區為受災損的弱勢家庭房屋修繕,副市長趙卿惠等人帶著月餅、點心和飲品,前往關懷案主,並慰勞修繕志工的辛勞。 勞工局說,本次修繕案的案主是位於後壁區,現年七十六歲的郭姓老翁,配偶已過世,獨居的他因為重度身障,加上是中低收入戶,無力自行修繕遭丹娜絲颱風侵襲受損老屋。 經勞工局「做工行善團」會勘後啟動修繕計劃,並安排各工會志工團隊陸續進駐修繕,電氣志工打頭陣,完成斷電及架設臨時電作業;泥水志工進行屋頂及天花板拆除作業,並由後壁區區公所及清潔隊協力清運完成;電子加工志工進行屋頂鐵厝搭建作業。 二十七日由電氣志工接棒,進行內外線路管路配置施工,雖是教師節連休假期第一天,志工夥伴們一早就前往後壁區上茄苳為案家修繕,期許能在最短時間,給予困苦弱勢有個溫馨安定的住所。 副市長趙卿惠(第二排左七)慰問修繕志工的辛勞。(勞工局提供) 趙卿惠帶著月餅、點心及飲品,與市府參議方澤心、區長李至彬及里長黃崑茂等人,一起到現場關懷案主,慰勞修繕志工辛勞,給予肯定與鼓勵;並前往同位於後壁區,日前剛完成修繕作業的第三零八戶,關心案家。 勞工局長王鑫基表示,做工行善團的志工都有一顆柔軟的心,連假不休息,還帶著家人一起投入修繕工作,出勤的家庭志工夫妻檔包括大台南總工會監事林文一及妻子陳家蓁;電氣工會陳文加及蔡桂芳;父子檔則有泥水工會的陳克銘及陳柏融;家人攜手做志工,不僅凝聚家庭情感,也有行善最快樂的心情。

Read More

看展玩遊戲 美學館邀你來𨑨迌

蕭聖健作品《樹影迴聲:一場童年聲音的追尋》,展現微風、蟬鳴與陽光交織片段。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生活美學館化身為遊戲場,空間以𨑨迌為題、什麼都可以玩概念,有影子戲、光影裝置、聲音甚至老虎毯子和各式各樣的玩具,邀請民眾一起來看展,一起遊玩。 美學館二十六日推出「𨑨迌物─遊戲與生活美學」展覽,展出十八組藝術家和團隊,設置裝置和作品,將什麼都可以玩的概念呈現在各展場空間。 藝術家李維睦運用劇場設計專業,在舞台上配置各種機關道具,邀請觀眾和機械互動,打造專屬自己的光影戲;曾偉豪創作《語林》作品,透過視覺形式和身體接觸互動讓觀眾感受被聲音穿透,進入一個話語聲音的森林風景;蕭聖健作品《樹影迴聲:一場童年聲音的追尋》,展現微風、蟬鳴與陽光交織片段;黃千倫《虎城百家毯》與學員們一起協力製作出老虎大毯子,象徵眾人集結而來的福氣,作品各句趣味。 時近中秋佳節,現場也舉辦金門中秋博餅快閃活動,這是金門每年舉辦的民俗娛樂活動,玩法以擲六顆骰子決定獎次,名稱取自古代科舉,如狀元、榜眼、探花等,象徵功名順利、吉祥如意。

Read More

蔡育輝買蛋糕為黃偉哲慶生

議會開議,市長黃偉哲逢生日,議員蔡育輝自掏腰包買生日蛋糕為其慶生。(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市議會第四屆第六次定期會二十六日開議,剛好是市長黃偉哲生日,議會中午休會前為黃偉哲慶生,黃偉哲許下生日願望,第一希望所有議員都能順利當選,正副議長心想事成,第二則是市政推動順利,市民獲得最大福祉。第三個願望則留在心裡。 議員蔡育輝獲悉黃偉哲生日,隨即自掏腰包購買兩個生日蛋糕,議長邱莉莉和在場議員為黃偉哲齊唱生日快樂歌,也有議員準備禮物,許多人爭相和黃偉哲合影,議事廳內放下黨派和市政不同意見,現場氣氛和樂、和諧。多位議員也是九月生日,現場一起合過生日。

Read More

全國議會網賽 南市永保冠軍盃

全國議長盃網球賽南市議會大獲全勝,勇奪機關團體賽總冠軍,完成三連霸,成功將冠軍獎盃永久留在台南。(議會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一一四年全國地方議會議長盃網球賽,由南投縣議會主辦,歷經兩天激烈對戰,台南市議會代表隊展現堅強實力,不僅勇奪機關團體賽總冠軍完成三連霸,成功將冠軍獎盃永久留在台南,更一舉囊括議員組團體賽冠軍、員工組團體賽冠軍及多項單、雙打獎項。 依照議長盃慣例,凡連續三屆奪下總冠軍者,即可永久保存冠軍獎盃。台南市議會網球代表隊賽前即以三連霸為目標,積極備戰,如今如願以償,為台南再添榮耀。議長邱莉莉、副議長林志展恭喜代表隊拿下如此輝煌成績,選手們經長期努力、勤奮訓練,大家都有目共睹,此次比賽不僅贏得獎盃與榮耀,更在過程中收穫團隊情誼與寶貴經驗,成為人生難美好回憶。 軟網賽成績如下: 包括團體總冠軍。員工組團體賽冠軍。議員與幕僚長或副幕僚長混雙賽季軍:沈家鳳、顏昇祺。男議員組雙打冠軍:李宗翰、李宗霖;季軍:陳皇宇、周嘉韋及李啟維、黃肇輝。雙打組優勝:陳秋宏、朱正軒。男議員單打A組季軍:施余興望;優勝:楊中成;單打B組冠軍:李啟維;亞軍:陳皇宇;季軍:李宗翰;優勝:朱正軒和周嘉韋。男員工雙打組冠軍:陳柏凱、梁鎮杰;優勝:廖俊儀、邱信斌。女員工組雙打季軍:萬庭瑋、蕫心渝。

Read More

全運會單人愛斯基摩艇兩百米競速 劉妍廷今拚女組6連霸

南市輕艇女將劉妍廷在一一四年全運會女子組靜水競速五百公尺單人愛斯基摩艇奪金。(市府提供)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在全運會屢獲獎牌殊榮的南市輕艇女將劉妍廷,在一一四年全運會女子組靜水競速五百公尺單人愛斯基摩艇掄元,以0點二九秒差距險勝北市曾俐芩,二十七日將挑戰女子組輕艇競速二百公尺單人愛斯基摩艇六連霸。 市長黃偉哲表示,劉妍廷為南市輕艇好手,曾入選東京奧運及亞運培訓隊,她畢業於土城高中,是台南市輕艇三級培育重點學校,市府也投入培訓津貼、運動傷害防護、運動科學輔助等多元化的培訓資源,作為選手的強力後盾。 劉妍廷雖是比賽場地的老將,但經驗豐富、暴發力十足,一一四年全運會女子組靜水競速五百公尺單人愛斯基摩艇決賽,劉妍廷、曾俐芩在領先集團,形成拉鋸,劉妍廷以二分四秒三九衛冕奪冠,曾俐芩以二分五秒0八排名第二。 劉妍廷第一次參加九十六年台南全運會,披南市戰袍打拼了十八年,在女子組輕艇競速五百公尺單人愛斯基摩艇拿下一0四年、一0六年、一一0年、一一二年金牌及一0八年銀牌;二百公尺項目從一0四年起至一一二年勇奪五連霸,今年若能奪金,將是全運會輕艇項目難以突破的六連霸紀錄。

Read More

全運會帆船 府城奪7金7銀4銅

台南市帆船代表隊在一一四年全運會勇奪七金七銀四銅,超越一一二年全運會的五金六銀七銅,為本次賽事最大贏家。(市府提供)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台南市帆船代表隊在一一四年全國運動會傳出捷報,在十四項競賽勇奪七金七銀四銅,超越一一二年全運會的五金六銀七銅,為本次賽事最大贏家。 女子組風浪板RS∕ONE型有台南、高雄、澎湖、桃園等六位選手較勁,挑戰四連霸的南市郭馥葳在前四個航次排名一,南市孫筱筑緊追在後,並在最後三航次超前奪金,這項比賽南市孫筱筑、郭馥葳、廖婕宇包辦前三名。 南市吳承翰在男子組風浪板RS∕ONE型挑戰連霸,前五個航次皆取得第一,勝券在握,澎湖歐瑞暘雖拿下最後四趟航次第一,吳承翰仍以一分之差掄元。 雙人國際420型是南市奪牌強項,南市陳鈁妤∕周昱辰、楊舒媛∕楊采昕包辦女子組前二名;南市翁硯昀∕高宇呈拿下男子組第一。風箏浪板水翼型競賽,南市莊九為在男子組四航次排名第一掄元。 體育局長陳良乾表示,市府訂定完整的帆船運動三級培訓計畫,並因應奧運項目調整,採購新式船艇提供選手訓練,南市帆船代表隊不負眾望,橫掃十八面獎牌。

Read More

白河里修繕戶舉辦入厝儀式

丹娜絲颱風在白河造成嚴重災損,白河區長董麗華(第一排左五)感謝台北市白河同鄉會,協助邊緣戶重建家園。(白河區公所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丹娜絲颱風重創台南,白河區達上千棟民宅因風災受損,數百戶屋頂被強風吹掀,台北市白河同鄉會協助白河弱勢家庭房屋修繕,家園重建工作陸續完成,白河區公所二十六日為位於白河里的修繕戶舉辦入厝儀式,期盼受災民眾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與關懷。 白河區公所說,丹娜絲風災害發生後,台北市白河同鄉會亦即刻關心,並合力捐贈賑災善款給公所進行災後復原工作,陪伴災民走過艱難時刻。 區長董麗華表示,感謝台北市白河同鄉會、熱心寺廟協助弱勢家庭房屋修繕,這次共有五戶弱勢、邊緣戶因屋頂等災損嚴重,獲家園重建,二十六日是位於白河里的修繕戶完工辦入厝。 台北市白河同鄉會理事長張賜表示,感謝公所致力於災後復原工作,讓合力募集之善款達到最大效用,期望拋磚引玉,讓各界善心紛紛投入。

Read More

鳳梨酥贈獨老 志工烘焙愛

南美里社區志工在活動中心手作鳳梨酥。(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中秋佳節前夕,中西區公所二十六日攜手南美里辦公處、溫陵社區發展協會暨照顧關懷據點,熱心鄰里志工在南美里活動中心展開一場愛心烘焙行動,手工製作一百六十盒滿載祝福的鳳梨酥,分送轄內獨居長者。 中西區區長蔡佳甫表示,感謝南美里長曾朝欽、溫陵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曾鵬元鼎力支持,熱心鄰里志手工製作鳳梨酥,不僅是一份糕點,更象徵一份沉甸甸的關懷與祝福,將這份溫暖傳遞給獨居長者。 中西區公所聘請永仁高中專長烘培的黃明俊老師,引領志工夥伴手作鳳梨酥,南美里活動中心頓時變身為愛心烘焙坊,從備料、調味、揉製、烘烤、包裝,每一個步驟都毫不馬虎。曾朝欽說,中秋佳節關懷不停歇,希望藉此愛心烘焙活動,讓獨居長者「甜在嘴裡、暖在心裡」。

Read More

蕭壠洪琳茹個展 重構糖鐵消逝的風景

蕭壠國際藝術村駐村藝術家洪琳茹,二十六日舉辦《隱匿的軌跡_列車外消逝的風景》個展。(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佳里報導 蕭壠國際藝術村駐村藝術家洪琳茹,二十六日舉辦《隱匿的軌跡 列車外消逝的風景》個展,洪琳茹以田野調查與訪談為基礎,運用蔗渣、建物殘件與老照片,重構糖鐵沿線逐漸消逝的風景,為糖業歷史增添嶄新的藝文詮釋。 洪琳茹個展於蕭壠文化園區A4-2館揭幕,洪琳茹以手工反覆塑造蔗渣片,堆疊出列車窗外一閃即逝的地景意象,透過光影變化,蔗渣的纖維質感如同真實風景般掠過;建築殘件的紅瓦片則與黑白老照片交織,映照出台鐵路宣傳列車的熱鬧場景,刻劃糖業歷史的生活軌跡。牆上的燈箱裝置則將舊時下寮子車站與當代建築影像並置,營造跨越時空的錯置感,讓觀眾在場域中體會糖業與日常的交錯延續。 展覽中呈現影像作品《無以為跡》,帶領觀眾踏上尋訪之旅,沿著隱沒的鐵軌、荒廢的橋體,再次與糖鐵記憶相遇。每件作品宛如一扇列車車窗,邀請人們凝視那段已遠去卻仍留存在土地氣息、生活痕跡與口述傳承中的集體記憶。 《隱匿的軌跡_列車外消逝的風景》即日起展出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每週三至週日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免費開放參觀。

Read More

後壁之美攝影賽成績出爐

後壁之美攝影比賽,獲金獎作品是廖茂森「合鴨補秧」。(後壁公所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由後壁百年米廠芳榮米廠主辦的「二0二五後壁之美攝影比賽」,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三件作品參賽,經由專業評審團隊評選,選出金、銀、銅獎,以及優選、佳作名單,這次參賽題材涵蓋金黃稻田景致、田間勞作、米食文化與在地風土人情,作品讓更多人看見後壁之美。 這次攝影比賽以 「芳華百年、榮耀再現」 為主題,透過鏡頭記錄稻作文化與農村生活的細膩瞬間;從合鴨水田共生、古厝曬穀,到農人揮汗插秧、長者辛勤育苗,每張影像都承載對土地的深厚情感,讓後壁的美以影像形式被更多人看見。 後壁芳榮米廠執行長黃麗琴表示,台灣水果豐富,有許多水果月曆與農產品的美照,但卻少有專屬於稻米的攝影作品,透過這次攝影比賽,期讓米鄉的特色被看見,也呈現出農民與土地之間的深厚感情,讓更多人認識後壁、走進後壁。」 金獎作品是「合鴨補秧」、銀獎是「和樂融融」、銅獎是「守護」,後續將安排頒獎典禮並公開展出部分得獎作品,期讓更多人透過攝影作品,走進後壁、認識後壁、愛上後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