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講座 探討生成AI與人工智慧素養

致遠基金會攜手陽明交大台南分部舉辦科普講座。(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歸仁報導 財團法人台南市致遠基金會與陽明交通大學台南分部共同舉辦的科普互動講座,十六日以「淺談利基式生成AI及人工智慧的素養與思維」為主題,吸引不少熱愛科技的學生及業界人士參與,為人工智慧技術的普及與應用邁出重要一步。 講座內容涵蓋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技術發展歷程、大型語言模型(如GPT系列)的突破,及其在文字創作、語音辨識、翻譯技術與圖像生成等領域的應用。活動旨在激發新世代對人工智慧技術的興趣與想像力,鼓勵參與者探索AI的廣泛可能性。 致遠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特別錄製開場影片,勉勵參與者把握AI浪潮契機。他強調,人工智慧將成為未來科技的核心驅動力,並呼籲青年世代積極學習新知,為迎接未來挑戰做好準備。 陽明交大智慧科學暨綠能學院副教授馬清文主講,深入解析生成式AI的技術進展及大型語言模型的演化。他以生動實例說明生成式AI在多領域的應用,並探討其對社會與產業可能帶來的挑戰與契機。 淡江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張志勇深入介紹人工智慧的核心概念,並透過數據、模型與特徵的互動關係,幫助參與者理解AI學習的過程。隨後,他以分組個案討論方式,鼓勵參與者實踐人工智慧應用的具體方法,提升學習與實踐能力。 陽明交大副校長兼致遠基金會執行長陳永富在講座中分享,學校如何結合科技素養與跨領域教育,培養學生迎接未來科技變革的能力。他指出,跨領域的學習與思維將成為推動社會進步與創新的重要基石。 這次活動不僅加深了參與者對生成式AI的理解,也激發了對未來科技發展的熱情。致遠基金會未來將持續推動人工智慧知識的交流與應用,促進產學合作與技術創新。

Read More

颱風肆虐 陳亭妃會勘蕎麥等災損 為農民發聲

立法委員陳亭妃十六日會勘蕎麥、黑豆颱風災損,要求農業部盡速核定現金救助。(陳亭妃提供)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受到康芮颱風影響,台南多項農作物受損,立法委員陳亭妃十六日會勘蕎麥、黑豆災損,要求農業部盡速核定現金救助。 陳亭妃日前第一時間向農業部反映,十一月包括洋香瓜、紅蔥頭、玉米、番茄、胡麻等災損嚴重。然而,颱風遠離台灣已將近兩週,目前僅胡麻確定公告災損救助,其他作物仍無進一步消息。 陳亭妃再接獲官田、六甲、柳營及後壁地區農民反映,蕎麥及黑豆損害情況亦相當嚴重。她立即安排會勘,親赴現場了解蕎麥與黑豆的災損情況,並同步通報農業部及農糧署,呼籲簡化程序,從簡、從寬、從速認定災損,減輕農民壓力。 陳亭妃指出,她在立法院已多次要求農業部制訂一套完善的農、漁災損通報SOP。當農漁民遭遇災損時,應由各區公所迅速啟動速報,並安排地方與中央政府協調會勘,確認損害後,由農業部盡快公告災損救助方案。尤其今年十一月出現罕見的「四颱共舞」現象,帶來大量降雨,導致多數農作物長期浸泡在水中,形成「連續性災損」,讓農民憂心不已。 她強調,會勘後已將蕎麥與黑豆災損情況通報農糧署,並再次敦促農業部加速處理,盡早將台南受災農作物如洋香瓜、紅蔥頭、玉米、番茄、蕎麥、黑豆等公告為災損救助對象,讓農民能盡快獲得政府支持,安心重建生產。

Read More

台南胡麻季 善化佳里美食饗客

二0二四台南胡麻季善化場十六日舉行,農會人員忙著分裝麻油芋頭海鮮粥。(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善化、佳里報導 二0二四台南胡麻季善化場十六日開跑,主辦的善化區農會備妥一千五百份的麻油芋頭海鮮粥,料好實在,贏得好口碑。另,佳里區農會首度舉辦蕭壠胡麻香產業文化活動,吸引民眾排隊大啖美食。 善化胡麻節十六日在農會旁封路舉辦,以「芝己美味」為主題行銷。善化區農會總幹事楊耿榮表示,今年契作的胡麻超過一百公頃,但生長期遇上颱風、豪雨重創,收成不到一成,儘管產量銳減,仍舉辦活動行銷,推廣全台第一香醇的好「芝」味。 善化胡麻節除主打農會自有品牌「醇善」,推廣地方特色產業,現場有胡麻油、芝麻糖、芝麻糕、芝麻粉、芝麻拌麵及芝麻皂等,皆採用「台南一號」黑芝麻研製。活動現場還準備一千五百碗的麻油芋頭海鮮粥,麻油粥品餡料十分豐富,初估每碗市價約一百二十元,現場吸引民眾大排長龍,直呼好有料。 農業局代理局長陳仲杰(中)、佳里農會理事長陳振華(左)、楊豐賓三人示範烹煮麻油雞。(記者盧萍珊攝) 另,佳里區農會首度舉辦蕭壠胡麻香產業文化活動,現場準備胡麻香腸、胡麻甜甜圈、麻油雞米糕、胡麻冰淇淋共八百份,吸引民眾排隊等著領取,大啖美食。 佳里區農會總幹事楊豐賓表示,佳里區種植二期作胡麻一百一十公頃,災損後估剩約三成產量,今年首度列入產區參與台南胡麻產業文化活動,行銷在地胡麻的美味和滋補,力抗進口胡麻。 現場有胡麻雪Q餅親子DIY,吸引親子來體驗。(記者盧萍珊攝) 佳里胡麻節也推出農產市集,匯集美食小吃和伴手禮,現場有胡麻雪Q餅親子DIY、麻油雞米糕示範教學,吸引媽媽和小朋友來體驗,民眾大排長龍領取各項胡麻產品品嘗券,不到半小時就索取一空。

Read More

五彩繽紛 九重葛組合盆栽受歡迎

九重葛組合盆栽五彩繽紛,頗受歡迎。(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歸仁報導 九重葛是常見的景觀植物,更常被用來攀附圍牆、打造特色綠籬;歸仁區農會七甲五街花卉產銷班透過嫁接方式,推出九重葛組合盆栽,聚集各式品種,在家就能一次欣賞五彩繽紛的視覺效果,頗受歡迎。 七甲五街花卉產銷班長黃毅斌表示,九重葛又稱「三角梅」,坊間常見品種有近百個,在栽培、管理上都很容易,尤其扦插就能存活,是頗受歡迎的園藝植物之一。進入十一月份,又到了九重葛的主要花期,黃毅斌建議,此時可減少澆灌,刻意營造惡劣的環境條件,有助於花開得更漂亮。 黃毅斌說明,九重葛像聖誕紅一樣,欣賞的是苞片,屬全日照植物,日照愈充足,開得愈漂亮;只要生長健康,藉由減少澆水來「催花」,即為這個道理。 黃毅斌指出,九重葛分大紅、粉紅、橘紅,以及純白等系列,還有雙色品種、斑葉品種、重瓣品種,相當多樣,價格也都很親民。九重葛還有可吊置的「美洲豹」,以及來自日本,刺比較少的「八房」,適合做為盆景;加上雙色品種中的「金心」等,種類多樣,頗吸引人。

Read More

慈悲!媽祖姊妹會捐米助弱

甲辰年媽祖姊妹會暨七朝朝真禮斗祈安賜福大法會,普度物資全數捐贈予本市弱勢家戶。(記者陳治交)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鹿耳門天后宮結合七間百年以上情緣的宮廟,舉辦「甲辰年媽祖姊妹會暨七朝朝真禮斗祈安賜福大法會」,七0六桌普度物資及八九九包白米全數捐贈予本市弱勢家戶,由社會局副局長葉誌明代表受贈並頒發感謝狀,感謝鹿耳門天后宮無私回饋社會,與台南市政府攜手傳遞愛。 市長黃偉哲感謝鹿耳門天后宮長年參與社會公益,以實際行動回饋地方。此次睽違三十二年舉辦「甲辰年媽祖姊妹會暨七朝朝真禮斗祈安賜福大法會」,來自全台各地知名廟宇千餘尊天上聖母聚會,場面盛況空前,並將十方善信的愛心嘉惠弱勢家戶,廣植福田。 鹿耳門天后宮主委林瑞男指出,鹿耳門天后宮於中元普度推動「以米代金」逾三十年,將原本要燒給老天爺、好兄弟的金紙變成愛心米,不僅做功德,又可以對空氣品質盡一份心力。這次法會普度後,七0六桌普度物資及八九九包白米全數捐贈予本市實物愛心銀行及社福機構,將溫暖送到社會各角落。 目前,台南市實物愛心銀行有五處委辦實體店面、十六處合作實體店面及十八處實物分站,為經濟弱勢或遭遇急難的家庭提供及時且適切的緊急生活物資協助,鹿耳門天后宮將地方信仰化為公益向善,使社福資源發揮更大效益。

Read More

睽違72年,米街廣安宮熱鬧建醮

廣安宮睽違72年再辦建醮,共善堂在西門圓環搭建醮壇登殿贊普。(記者陳治交)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米街廣安宮睽違七十二年再辦建醮,二十六間交誼境共襄盛舉,主普全台開基永華宮、中營慶福宮、開基昆沙宮、祀典興濟宮及開基共善堂在西門圓環搭醮壇,展現府城信仰特有的景致,十六日普度,供品琳瑯滿目,吸引不少路人圍觀。 廣安宮建築格局具閩洋折衷特色,宮內木雕、泥塑及門神彩繪等文物,見證悠久歷史。因市區改正、街道拓寬,大正十三年(西元一九二四年)遷到新美街現址。二0二二年在市府、文化部經費補助下,以修舊如舊、保留古樸原貌為原則修復竣工。 廣安宮甲辰年建醮大典有二十六間交誼境共襄盛舉,敬獻入醮品包羅萬象,從神轎、神衣、神帽、神龕、頭旗涼傘、匾額、石爐、錫燈、桌裙、八仙彩應有盡有,還有交誼境敬獻整修文物,展現交誼境友宮廟的用心。 主普全台開基永華宮、中營慶福宮、開基昆沙宮、祀典興濟宮,聯合搭建醮壇登殿贊普,開基共善堂也搭醮壇,西門圓環幾乎被大型醮壇環繞。普度供品琳瑯滿目,還準備香菸、四色牌、鏡子、胭脂,讓好兄弟品祭品的同時,也能玩樂、妝扮。 配合普度,廣安宮申請西門路、民族路及其他熱門觀光街道等十二條道路路權,雖未封路,不過警方呼籲用路人行經該些路段減速慢行,也請參與活動民眾遵守交通規則,勿隨意穿越馬路或占用車道,以確保交通安全與順暢。

Read More

飛虎將軍廟 獻香菸祝壽

「鎮安堂」飛虎將軍壽誕,廟方獻上一排香菸,輕煙裊裊。(記者陳治交)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飛虎將軍廟」鎮安堂為全台唯一紀念日本人成為台灣神祈的廟宇,海尾朝皇宮主委李中遵十六日帶領執事委員與志工團隊上香拜壽,廟方獻上一排香菸,輕煙裊裊,也有布袋戲演出,十分熱鬧。 飛虎將軍廟為海尾朝皇宮角頭廟,供奉二次大戰在海尾墜機的日本軍官杉浦茂峰。海尾耆老傳述,二次大戰期間,日本「神風特攻隊」隊員杉浦茂峰駕駛零式戰機從岡山六一航工廠起飛迎戰美軍,結果在台南上空尾翼中彈著火墜落之際,機身疾行拉高越過海尾部落,最後在部落外圍農地爆炸,當時警防團收拾殘骸,發現仰躺稻田陣亡的飛行員靴上寫了「杉浦」二字,查出是日本201海軍航空隊分隊隊員杉浦茂峰,戰歿褒升為少尉。 日本二戰飛官杉浦茂峰捨己救人的精神,成為「飛虎將軍」,廟方每天獻上香菸,播放日本國歌《君之代》和日本海軍軍歌《海征》,還豎立「中華民國」、「日本」國旗,除了台灣人,許多日本人遠道而來參拜、學術交流,甚至越洋郵寄零式戰機模型來台。飛虎將軍廟收藏十多架零式戰機模型,以屏東竹田池上文庫敬獻的模型最大,長一百一十五公分、寬一百三十八公分。

Read More

不畏大雨,喜樹萬皇宮王船添載遶境

喜樹萬皇宮甲辰年科三朝王醮受理王船「添載」。(記者陳治交)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南區喜樹萬皇宮甲辰年科三朝王醮,廟方受理王船「添載」。不畏天兔颱風來襲,萬皇宮十六日在灣裡地區遶境祈福,下週遊內境,包括喜東里、喜北里、喜南里,十二月八日送王船。 萬皇宮王船醮屬定期醮典,每十二年一科,從一九六四年起已做了五科王船醮,今年甲辰年王船醮是第六科,預定十一月二十七日起醮鼓,二十九日宴王、拜天公,十二月一日普度植福。 萬皇宮從十月九日起遊外境,包括鹽埕北極殿、鹽埕天后宮、灣裡萬年殿。天兔颱風來襲,凌晨降下滂沱大雨,清晨雨勢減緩,萬皇宮神轎在灣裡地區遶境祈福。十二婆姐出陣演出,婆姐們身穿鮮豔鳳仙裝,右手持扇、左手持傘,頭戴婆姐面具,隨著鑼鼓節奏扭腰、擺臂,表現出生動活潑的氣氛,不少家長帶著小朋友一起來體驗十二婆姐陣「收驚」祈福,相傳讓婆姐輕撫摸頭,小朋友就能平安健康長大。 每十二年舉辦一次的萬皇宮三朝王醮,配合台南400倡導廟會優質化,結合南區公所及五大交陪境宮廟舉辦「台南400萬皇王醮民俗盛典文化季」,有多元、豐富精彩的動靜態展演,十七日晚間將帶來達人特技秀、歡樂小丑秀、奇幻泡泡秀、泡泡嗨樂園等演出。

Read More

新營文化中心3大主題書展

新營文化中心圖書館即日起至12月底,推出「他鄉變故鄉」等三大主題書展。(新營文化中心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新營文化中心圖書館即日起至十二月底,推出「見聞福爾摩沙」、「他鄉變故鄉」、「好書大家讀」三大主題書展,鼓勵民眾前往閱讀三大書展的精選書籍,以不同的視角檢視台灣寶島,並認識新住民帶來的文化,及融入台灣的過程。 新營文化中心指出,「見聞福爾摩沙」、「他鄉變故鄉」、「好書大家讀」三大主題書展,分別在三樓開架閱覽室、期刊室及地下一樓的兒童閱覽室展出,期盼透過書展的參與,讓大小朋友一同進入書本的世界。 此次以「台南400」為發想,因大航海時代的開啟,讓台南登上世界舞台,後續的清末開港、日治時期,及歐美等各行各業人士在不同的目的下來台,並留下遊記或調查報告等文獻;這次規劃「見聞福爾摩沙」書展,透過這次書展,讓民眾回到過去,了解當時台灣的風貌,並用作者視角,檢視這個美麗之島。 新營文化中心指出,國際交流頻繁,台灣新住民人口逐年攀升,新住民族群是不容小覷的勢力,這次規劃「他鄉變故鄉」書展,帶領大家認識新住民融入台灣的過程,以及新住民們帶來的不同文化習俗和生活習慣,了解台灣繽紛多元的文化樣貌。 此次另一主題書展─「好書大家讀」,全力推廣優良少年兒童讀物,獲選的好書經嚴謹評審,每本各具特色。  

Read More

全國工業類科實作賽成績出爐

「第十屆全國工業類科實作競賽」吸引30多所高中職學生競技。(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官田報導 勞發署雲嘉南分署與友嘉集團、虎尾科大合辦「第十屆全國工業類科實作競賽」,歷經二天激烈競技,木柵高工的沈詠宗與新北高工的蔡鎰丞,分別拿下車床組與模具組冠軍,兩人日練十二小時不喊累,有信心挑戰國手選拔。 這項比賽共有三十八所高中職,八十四名好手同場競技,比賽分為車床組、模具組及電腦輔助機械製圖組,其中車床、模具需運用各種刀具製作賽事指定零件,尺寸精準度是勝負關鍵,考驗個人技術;電腦輔助機械製圖,著重正確率與完成度,時間是一大挑戰。 「車床組」冠軍沈詠宗、「模具組」冠軍蔡鎰丞及「電腦輔助機械製圖組」冠軍陳柏霖,均獲四萬元獎金。就讀木柵高工機械科的十七歲沈詠宗,今年七月甫拿下全國技能競賽「工業機械」職類銀牌,每天練習十二小時不喊累。新北高工模具科蔡鎰丞說,每一次比賽都是修練,過去常因太粗心,幾度想放棄,幸好在指導老師鼓勵及指正,不負眾望拿下第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