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領銜罷免王定宇 胡永融參選國黨青年團總團長

  昔全國最年輕罷免王定宇領銜人、議員王家貞秘書胡永融宣布參選第二十屆國民黨青年團總團長。(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國民黨年輕世代逐漸嶄露頭角。昔全國最年輕罷免王定宇領銜人、議員王家貞秘書胡永融宣布參選第二十屆國民黨青年團總團長,強調「國民黨的改革,由青年團開始走入群眾」。 胡永融表示,國民黨的目標是政黨輪替,而改革應從青年團展開。他強調,自己出身台南基層,擔任議員助理以來,深刻體會到群眾對政治的期待,若順利當選,將廣納各地有志於公共事務的青年,推動各縣市成立青年團,為來年選舉培養更多年輕戰力。 本屆國民黨青年團總團長甄選二十四日截止報名,目前確定參選人包括前罷免王定宇領銜人胡永融及前台大社科院學生會長郭又睿。 胡永融強調,即使面對外界質疑與挑戰,仍會在台南這個泛藍艱困選區堅持理念,帶領青年投入公共事務。他相信憑藉自身的實戰經驗,能為青年團注入新能量,並與新任黨主席攜手合作,迎戰二0二六地方選舉,為二0二八重返執政奠定基礎。

Read More

跨國音樂計畫 日台音樂家廟埕演出靈魂的聲紋

  台南美術館二十七、二十八日晚間七時,於兩廟宇推出跨國音樂計畫「靈魂的聲紋」。 (南美館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美術館二十七、二十八日晚間七時,於兩廟宇推出跨國音樂計畫「靈魂的聲紋」。邀請日本吉他大師、邦樂2.0計畫主持人渥美幸裕與台灣在地音樂家黃俊利、鍾玉鳳,在台灣首廟天壇與台灣府城隍廟演出,日本樂手在古廟廟埕帶來古典與現代、東方與西方、傳統與創新的文化碰撞,讓古典和現代交融,和新奇視聽體驗。 「靈魂的聲紋」源於對古老儀式音樂的觀察與反思,計畫從世界各地的儀典與民謠出發,強調其中所蘊含的普世情感與隱形能量,這些聲音超越文化與國界,無論是儀典中的敬天情感或民謠中的日常歌聲,皆是在地人生活軌跡。 渥美幸裕致力「邦樂2.0」計畫,將擁有千年以上歷史的日本傳統音樂以吉他重新編曲,賦予現代表達形式並傳遞至世界各地,此次演出將以跨文化視角,觀察台南府城古樂。 琵琶演奏家鍾玉鳳,跳脫漢文化框架,黃俊利長期推廣南管文化,將古典音樂融入生活場景,呈現傳統之美的當代可能。 南美館指出,日本吉他手在廟埕演出,與在地音樂家一起詮釋古老儀典與民謠,觀眾將置身歷史與當代交錯的音樂氛圍中,「靈魂的聲紋」除是音樂演出,更是一次跨文化、跨世代的對話。

Read More

假日再生市集 濃濃異國風

永華環河星鑽商圈發展協會推廣「浪漫花語、永續再生市集」活動。 (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永華環河星鑽商圈發展協會聯合丸市集、安平區建平里,二十七日及二十八日將在建平公園舉辦「浪漫花語、永續再生市集」活動,並邀請新住民團體共襄盛舉,帶來多場精彩表演,讓大家體驗豐富多元的異國文化與風情。 建平里長傅建峰表示,永華環河星鑽商圈發展協會從第一屆就與建平里合作,攤商數量年逐年增加,今年第三屆有近八十個攤位報名,主打再生市集,還包含各式美食、新品銷售與愛心義賣,安平康家福田和永華社區復健中心等致力照顧精神病友的機構也設攤參與,展現社會共融精神。 這次市集邀請新住民鳳之韻旗袍會的旗袍走秀、越南鳳越舞團、建平里與永華復健中心的非洲鼓、日本舞踊班的日本舞及個人的爵士鼓、電吉他等演出,為市集增添熱鬧氣氛與藝術風采。 永華環河星鑽商圈發展協會姜勝凱指出,商圈倡導環保生活及資源循環再利用,提升大眾對廢棄物再利用的認識,也參與台南市無菸商圈推動計畫,讓遊客在商圈內購物、逛街、品嘗美食時不受二手菸影響,打造全台最幸福的商圈。

Read More

下營地方創生三案通過政院審核

下營地方創生三案通過行政院審核。 (經發局提供) 記者翁聖權∕台南報導 台南市下營區公所攜手地方創生團隊提出的「下營區地方創生計畫」廿四日通過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審查,總經費一千六百一十萬元,獲經濟部、文化部及內政部國土署等中央補助一千兩百五十萬元,未來將朝農業升級、文藝復興、生態永續三軸並進。 經發局指出,這項計畫涵蓋四大面向,包括「健康食農見學SDGs永續社區觀光基地」、「A贏文藝復興及文創加值」、「下營國小北側生態步道改善」及「武承恩公園西側湖畔步道改善」,展現產業、文化與環境的多元結合。 下營有白鵝、文旦、蠶桑、黑豆及台南十六號越光米等「農產五寶」,近年更發展香草療癒與有機農業。「健康食農見學計畫」以一畝田香草莊園為核心,推動食農教育、遊程體驗與特色商品,並結合校園合作,打造六級產業示範基地;「A贏文藝復興計畫」由透南風文化創意公司執行,串聯在地文學、工藝與宗教文化,辦理小旅行、文藝嘉年華及文創品開發,重現「台灣工藝之父」顏水龍等藝術家的文化能量。 上述環境改善計畫,以下營市中心的武承恩公園為主題,打造文化生態綠廊,由區公所推動,營造友善休憩與生態水岸,將吸引逾兩萬人次造訪。不僅回應高齡化與人口外移挑戰,也為青年返鄉與產業轉型創造契機。

Read More

環保節能 南區第一火化場啟用

  南區第一火化場改建工程落成,採用先進設施,環保又節能,提供民眾高品質治喪空間。(民政局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南區第一火化場改建工程二十五日舉行落成典禮,由民政局長姜淋煌主持並表示,火化場採用先進設施,環保又節能,提供民眾高品質治喪空間。 南區第一火化場自民國七十七年啟用,因缺乏空氣汙染防制設備,民國一百年停用,由第二火化場承擔台南市約六成多的火化業務。然隨人口高齡化,火化需求逐年攀升,南區火化量能出現供需失衡。 市府於一一0年至一一四年,投入總經費二點九億元,並獲內政部補助一點0八億元,推動第一火化場拆除重建工程。此次改建採用大尺寸天然氣爐具與先進新式空汙防制系統,不僅兼顧環保與節能,更提供市民莊重、安全且高品質的治喪空間。 姜淋煌指出,第一火化場啟用,確保第二火化場歲修期間,市民火化需求不受影響,展現「人性化服務、節能永續」的核心理念。

Read More

職安聯繫會報 企業分享經驗

勞工局與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南區職業安全衛生中心舉辦業務聯繫會報。(勞工局提供) 記者盧萍珊∕官田報導 勞工局與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南區職業安全衛生中心,二十五日舉辦共同業務聯繫會報,邀請工業區服務中心、廠商協進會代表及四十一家安衛家族核心企業參與,期藉此交流平台凝聚共識,讓職業安全衛生業務順利推動。 這項會報在經濟部官田產業園區服務中心產業行銷中心舉行,勞工局長王鑫基表示,每季定期舉辦業務聯繫會報,並邀請相關單位齊聚,交流平台凝聚共識。 職業安全衛生署長林毓堂表示,會議上除討論相關職安議題外,亦請東陽實業廠、奇美實業分享其對於交通安全降災經驗。

Read More

傳承中秋民俗 東東博餅同樂

  推廣「中秋博餅」活動,文化局吸引餐飲業者推廣,希望能將民俗傳承,代代相傳。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中秋節除了吃月餅、賞月,其實你知道早年的人,在中秋節有「中秋博餅」活動嗎?復振傳統民俗,東東餐飲企業和文化局攜手,即日起於「府城食府」推出創新版活動,希望能將民俗傳承,代代相傳。 文史專家鄭道聰表示,中秋博餅近年來在中國大陸廈門、台灣金門都相當盛行,然其實相關最早擁有相關資料,卻是清康熙二十五年(一六八五年)蔣毓英修的《臺灣府志》卷之六《歲時》曰:「(中秋)是夜,士子遞為燕飲賞月,制大面餅一塊,中以紅朱塗一『元』字,用骰子擲以奪之,有秋闈奪元之想」,並有中秋餅、擲四紅、取秋闈奪元等記載,且指多漳泉之人流寓於台者;在連橫成書於一九一八年的《臺灣通史》中,也有相關記載。 東東餐飲負責人李日東表示,東東致力推廣台灣飲食文化,包括狀元粿、擔仔麵、牛肉湯等,都以擔子方式送至食客桌上,他也希望能推廣酒家菜,而中秋傳統習俗,以往有博餅活動,然近年來式微,他希望和吃月餅等活動相結合,讓傳統民俗能夠代代相傳。 文化局副局長林韋旭解釋「中秋博餅」活動由來,指當時來台者為解悶而發明擲骰子活動,其實純粹是排列組合。古蹟可以保存,然軟性的民俗活動得仰賴推廣,才能傳承。 傳統中秋博餅活動,一桌十人,經改良,改四人方式,仍有秀才、舉人、榜眼、探花和狀元等項目,即日起只要預訂東東包廂,即可同樂,並備有獎品。鄭道聰表示,中秋博餅在兩岸都屬非遺或無形文化資產,希望結合小吃產業,將傳統民俗發揚光大。

Read More

青銀共學台語 金華社區樂融融

  南區金華社區發展協會和俊逸慈善、文教基金會合辦「青銀永續 促味學台語」活動,(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南區金華社區發展協會進行社區營造計畫,攜手俊逸慈善基金會、俊逸文教基金會二十五日共同合辦「青銀永續 促味學台語」活動,希望透過趣味互動,讓參與者不緊學習台語詞彙,更在「金」彩活力過程中,體驗代間合作的溫馨與快樂。 活動邀集金華社區民眾和幼兒共同參與,包括俊逸董事長李明威、金華里長柯崑城和金華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黃進成也到場同歡。活動設計結合中秋佳節特色,以「台語猜燈謎」及「柚子彩繪」串聯青銀互動,長輩們以台語出題,考考孩子們對月亮、柚子、兔子等中秋意象理解,小朋友則天真搶答,笑聲不斷。 隨後進行的柚子彩繪活動,更讓大小朋友齊心動手,孩子畫圖,長輩寫下台語祝福,將彩繪柚子化為最具節慶氛圍的創意作品,氣氛熱絡。

Read More

36校流感群聚 2校班級停課

  流感升溫!已有卅六所中小學出現流感群聚,且有國小班級因流感群聚疫情而停課,衛生局籲打疫苗防護。(衛生局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台南市流感疫情持續升溫,九月開學至今已有卅六所中小學發生流感群聚情形,其中還有兩所國小確診班級因流感群聚疫情而停課。 衛生局說,流感提早升溫,南市發生流感群聚事件學校,包括九所幼兒園、十五所國小、十二所國中,校園師生請配合防護與接種。 最新統計,南市流感併發重症病例累計二百十一例,其中六十一例死亡;另在低年齡層重症病例中,共有兩名幼童(分別為一歲及二歲)通報為流感併發重症,其中二歲幼童於年初不幸病逝,且先前未打流感疫苗。 又經統計,類流感健保門急診就醫人次,最近一週類流感門急診九千六百多人次當中,嬰幼兒及學生就診占四成五,達四千三百多人。 衛生局指出,目前公費抗流感藥物儲備充足,民眾若出現流感症狀,經醫師評估符合用藥條件,可使用公費藥物治療,以減少重症風險。南市公費抗流感藥劑合約院所共三百五十四家。 衛生局提醒高齡、孕婦及慢性病患者等高風險族群,盡早接種流感疫苗及新冠疫苗,透過雙重保護來降低重症及死亡風險,可透過「台南疫苗接種預約系統」登記,或自十月一日起到全市卅七區衛生所及合約院所接種。

Read More

金卓越社區選拔 7社區全勝 溪美奪首座銅質卓越獎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一一四年度衛生福利部「金卓越社區選拔」成績揭曉,市府社會局輔導參選的七個社區全數獲獎,善化溪美社區榮獲本市首座「銅質卓越獎」殊榮,關廟東勢社區與南區大恩社區獲得「卓越獎」。市長黃偉哲致贈紅榜,表達對得獎社區的祝賀與肯定。 善化溪美社區以「和樂、幸福、共生、永續」為主軸,透過關懷據點、合作社、小旗艦方案與環境改善計畫,為偏鄉注入活力。關廟東勢社區以女性為主力推動宋江陣,彰顯性別平等與文化傳承,並以志工傳授竹編技藝,展現社區凝聚力。南區大恩社區與伊甸基金會合作,推展身心障礙服務,打造無「礙」的共生社區。 新化東榮社區以卡哇依志工隊注入熱情,運用大目降文化區營造友善場域。學甲新榮社區透過劇團、耆鼓隊、廣播劇,讓廟埕成為幸福舞台,並以多元志工組織推動社會永續。 北區華德社區結合特色公園辦理親子活動,拉近居民情感距離,翻轉都市冷漠。新市社內社區以台文班深耕文化教育,創新發展白蓮霧產業,為社區永續奠基,四個社區分別獲得績效組優等、甲等社區。 社會局長郭乃文指出,未來社會局將持續協助社區推動數位行銷與跨域交流,讓台南的社區故事被更多人看見,朝「共生、共好、共榮」的目標邁進。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