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姐妹會 鹿耳門天后宮 萬人點燈

安南區鹿耳門天后宮,九日晚舉行「甲辰年媽祖姐妹會暨七朝朝真禮斗祈安賜福大法會」萬人祈福點燈活動,祈求庇佑國家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安南區鹿耳門天后宮,九日晚舉行「甲辰年媽祖姐妹會暨七朝朝真禮斗祈安賜福大法會」萬人祈福點燈活動,在市長夫人劉育菁、鹿耳門天后宮等八宮主委、斗燈會首、以及來自全台各地的信眾,在千餘尊媽祖共同見證下,完成點燈祈福儀式。 包括劉育菁、立委陳亭妃、民政局長姜淋煌、鹿耳門天后宮主委林瑞男,以及多位民代等,共同主持點燈儀式;現場還安排顯宮國小國樂團、蘇厝長興宮天子文生演出。 現場點燈儀式後,民眾也點亮廟方發放的祈福燈,一時之間,廟埕燈光四起。劉育菁表示,經由媽祖的牽線,讓她學習很多,期待媽祖姐妹情,能綿延千百年,庇佑台灣及台南子民,也祝福活動圓滿成功。 鹿耳門天后宮表示,在點燈、祈福後,分享賜福「長生果」與參予點燈活動的鄉親分享,讓千尊媽祖共同加持「長生果」賜福,延年益壽、身體健康。參予本次萬人祈福點燈活動的鄉親,帶滿滿的祝福和歡欣,齊向媽祖門合十拜別,希望在千尊媽祖的加持賜福下,能共享法雨庇佑。

Read More

柳營牛奶節 5千人捧場

台南市長黃偉哲在會場親自推廣牛奶,吸引民眾熱情試喝。 (記者翁聖權攝) 記者翁聖權∕柳營報導 二0二四柳營牛奶節九日在德元埤荷蘭村登場,現場推出農產市集、乳牛餵養體驗、彩繪DIY,還有限量雙層觀光巴士遊田園風光,吸引超過五千人擠爆會場。台南市長黃偉哲親自推廣鮮乳相關製品,熱情邀約民眾一起採購品嘗國產鮮奶。 柳營牛奶節由新向陽協會的舞蹈表演揭開序幕,會場安排專業表演團體、農特產市集、DIY體驗等活動之外,還有獨木舟體驗、限量乳製品試吃及抽獎等活動,內容豐富有趣,立委林俊憲、陳亭妃、賴惠員,市議員蔡育輝、沈家鳳、余柷青皆出席。 黃偉哲在會場親自推廣牛奶,吸引民眾熱情試喝。他說,今年牛奶節擺設多樣的鮮奶製品與農特產攤位,有吃又有得玩,相信大小朋友皆能滿載而歸。 柳營區長顏文穗指出,柳營乳源除提供國內知名乳品工廠外,各社區發展協會、柳營農會、在地店家持續研發各式各樣牛奶相關副食品也深受大眾喜愛。公所特別規劃「暢遊柳營觀光列車」,由德元埤荷蘭村出發,結合台南雙層觀光巴士,民眾可沿途欣賞柳營風光。

Read More

台南糖業文化路徑 蕭壠總爺開跑

親子糖業體驗,學習如何做椪糖,相當新奇有趣。(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佳里報導 佳里蕭壠文化園區以「糖與時光的複層記憶─台南糖業文化路徑」為主題,舉辦糖仔市、甜蜜小趕集活動,民眾可以透過體驗感受昔日糖業發展的榮景,吸引大、小朋友參加。 糖業在台南發展過程中有著重要地位,台南與糖的文史記憶密不可分,包括蕭壠文化園區、總爺藝文中心前身都是百年糖廠,文化局自九日起到十二月一日,每週六、日在蕭壠、總爺推出台南糖業文化月系列活動,帶領民眾了解台南糖業文化路徑找尋甜蜜。 台南糖業文化月以「糖與時光的複層記憶」為主題,在蕭壠園區有「南糖車站複層記憶」、「糖業文化圖書」特展、總爺園區的招待所有「南糖物語特展」。其中系列活動還有「糖業文化路徑主題展」、「糖業文化路徑導覽培訓營」、「南糖講座」、「糖業路徑小旅行」、「糖仔市─甜蜜小趕集」、「親子糖業體驗活動」,讓親子感受台南糖業文化的甜蜜滋味。 九日蕭壠園區有糖仔市、親子糖業體驗,親子體驗種甘蔗,了解甘蔗一生小秘密、如何製糖,也動手做椪糖,相當有趣,喚醒家長的兒時記憶。 文化局長謝仕淵指出,台南糖業文化路徑計畫,重新爬梳蕭壠文化園區及總爺藝文中心的糖業文史記憶,修繕糖鐵相關設施後再以糖業主題展覽活化建物利用,透過歷史文獻的爬梳、展覽呈現台南甜蜜的面紗。

Read More

全國首座智慧海灘 提升海域遊憩防護

市府九日舉辦全國首座「智慧海灘」成果發表會。 (觀旅局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市政府委託成功大學近海水文中心規劃全國首座「智慧海灘」,九日下午在觀夕平台海灘舉行成果發表會。這個創新的智慧海灘計畫結合了AI人工智慧、海域自動化監測、物聯網即時資訊展示等技術,可提前進行預警,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表示,若成效顯著,未來將進一步推廣至全國海岸遊憩熱區。 市長黃偉哲表示,海灘遊憩安全管理一直是台南市政府關注的重要議題,尤其海域遊憩活動日益蓬勃發展,引進AI技術智慧分析、無人機監測建設是很重要的配套措施之一。此次成果不僅展現了中央及地方政府對海域安全的高度重視,也象徵台灣海域管理升級邁入新階段。 觀夕平台智慧海灘的成功規劃將作為全國推廣智慧海域設施的範本。(觀旅局提供) 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指出,海洋委員會今年補助台南市府一千一百萬元,與成大合作導入AI科技,提升海洋遊憩安全。這首創技術可提前辨識危險並進行預警,提供即時救援,形成完善的防護措施。 成大近海水文中心主任董東璟教授表示,智慧海灘是結合人工智慧技術、邊緣運算、大數據分析、物聯網和自動監測技術的一個整合系統,可提供如人流監測、海域遊憩活動類型辨識、跨越危險警戒線偵測、離岸裂流偵測功能等資訊供遊客及岸際巡查人員參考,能大幅提升海灘管理的效率與安全性,讓市民與遊客在享受海灘美景與海域活動的同時,也能更加安心無憂。 成大也實地演示全國首套專門針對海域遊憩活動安全的「海域智慧防溺AI偵監系統」,可透過高精度的光學攝影機以及深度學習智慧演算法,辨識出在近岸海域的溺水呼救民眾。當系統偵測到可疑行為,如異常揮救、逾時下沉或超越警戒線時,系統會發出警告並通知現場救生員啟動救溺行動。

Read More

白河柑巴嗲 健行逛市集

白河椪柑節會場安排趣味競賽。(公所提供) 記者翁聖權/白河報導 二0二四「白河柑巴嗲爬山採椪柑農業產業文化活動」九日在關子嶺嶺頂公園舉行,遊客上午沿紅葉公園、雞籠山或大凍山健行;中午則在會場逛農產品市集,品嘗美食、觀賞表演,選購現採椪柑,會場還安排趣味競賽與椪柑糖葫蘆DIY食農教育體驗。 農業局代理局長陳仲杰表示,台南椪柑種植面積達九百公頃,因地形與氣候條件優越,台南椪柑成為全國最早上市的高品質椪柑,其中白河地區約一百五十公頃,每年十至十二月為「青皮椪柑」產期,果皮綠中帶黃,金黃果肉甘甜微酸,富含維生素C,風味極佳。白河關子嶺的南寮椪柑因背陽坡與日夜溫差大,果實酸甜適中、肉質細緻多汁,深受消費者喜愛。十一月初進入盛產期的南寮椪柑,展現了當地優越的風土條件與農友辛勤的成果。 農業局指出,這項活動還安排趣味競賽及椪柑糖葫蘆DIY食農教育體驗,讓大家在白河盡享美食與樂趣。傍晚壓軸的「關子嶺酒柑心」活動則邀請台南在地知名酒吧調酒師,以白河椪柑創作特色調酒,為活動增添趣味。

Read More

少子化 市府:不廢校將轉型

少子化嚴重,學校透過轉型或搬遷至人口密集區,新南國小因此再現風華。(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少子化成為趨勢,根據政府推估,至二0七0年,台南市人口將只剩一一五萬人,台南小校數愈來愈多,學校經營及校地運用也成為當務之急。台南大學正式行文市府,進行校地移交作業;教育局回應,台南採「停辦不廢校」政策,透過資源投入,將學校場域轉型,無論是第二校區、長照或活動中心,都可討論。 出生人口年年遞減,推估半世紀後,台南人口將減少七十萬人,目前已是少子化,日後出生人數恐更大幅減少,學校面臨開張無學生窘境,議員要求市府,提前關注小校合併或廢校議題。 教育局表示,以提升學生學習資源和環境為主,雖然有家長認為小班制可以讓孩子得到師長更多關注,然小校學生較缺乏人際互動及競爭機會,對其群性培養及適性發展不利,推動跨校合作學習,和他校學生一起上課,增加學習動機及社交適應。 台南市在一0九至一一二學年度,推動三十八組學校進行跨校合作創新學習計畫,讓學生在更大校園內共學互動,透過教師協同指導,在學生適應過程中,提供輔導支持,協助融入群體生活。 教育局表示,台南採「停辦不廢校」政策,投入資源,將學校場域轉型,成為第二校區,擴充學習場域,並可和社區共榮發展,除提供學生交通車接送、生活輔導,合併後學校前三年,教育局提供三百萬自主運用經費,第四年起每年一百五十萬元。市長黃偉哲表示,校地可更廣泛運用,無論是設立活動中心、長照機構、委外規劃,都可討論。

Read More

成大理學院科博會 親子一起玩科學

成大舉辦理學大道科學博覽會,小朋友好奇地體驗各種科普實驗。(成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成功大學理學院九日舉辦「理學大道科學博覽會」,匯集理學院內五系科與科學教育中心,並召集台南一中、德光中學、慈濟高中共同設攤,讓學生們擔任關主展現科普創意,吸引不少親子一起來體驗科學的樂趣。 成大理學院科學教育中心主任徐旭政表示,為慶祝成大九十三週年校慶,理學院依照傳統舉辦「理學大道科學博覽會」,今年邁入第八屆,聯合五系一起合作,讓成大學生成為科普傳播的代言人,提升大眾的科學素養,也進一步拉近學校與社區的距離。 今年的理學大道科學博覽會,成大數學系以「魔術大師」、「8片奇幻拼燈大冒險!」邀請大家進入幾何世界;化學系展示「酸鹼星空瓶」、「天氣瓶」,帶大家認識生活中常見的化學物質;物理系的科普展演,則帶大家玩「暴走氣球車」、「旋轉紙杯」;地科系以「火山爆發─小蘇打火山」讓大家體驗火山岩流的現象;光電系推出「搖生一電」來產生無窮無盡的電力。 光電系學生楊竣堡、莊至善表示,他們準備了多種跟光電相關的小遊戲,小朋友們反應都不錯,希望能讓更多人一起透過遊戲,探索光電的魔法。心理系學生李昆哲表示,他們展示錯視的小遊戲,用顏色、光線、圖形以及造型等,讓大家感受到有時候眼睛看見的不是真的,展現科學無所不在的力量。 藍姓民眾說,她帶兒子從第一屆起每年都來參加,第一屆參加時還是國小一年級,現在都已經國二了,透過成大舉辦的活動,不僅讓了解科學原理,也能培養孩子的生活素養,孩子因此愛上科學。

Read More

傳藝賽新營登場 234隊競技

五王國小的跳鼓陣表演。(市府提供)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一一三年台南市國民中小學傳統藝術比賽九日於新營體育場展開,競賽項目包含鼓術、舞龍舞獅類、雜技類及創意藝陣類等四大類,共有兩百卅四隊五千五百人同場競技,市長黃偉哲與立委陳亭妃、市議員蔡育輝等貴賓到場為學子喝采加油。 競賽現場宛如民俗嘉年華般熱鬧精彩,傳藝競賽項目多元,包含融合傳統藝陣、現代科技藝術元素的「創意藝陣」;古拙樸實的「傳統藝陣」、「台灣獅」;展現力與美的「武術」;技術與美感兼具的「獨輪車」、「廣東獅」、「舞龍」;更有激勵人心的「鼓術」團隊。 黃偉哲表示,台南是藝陣之都,蘊含豐富藝陣文化,傳統藝術比賽提供學生展現多元才藝的平台,透過辦理比賽讓藝陣文化與教育得以扎根延續。這項比賽聚集許多優異的隊伍同台競技,期待傳統藝術能根扎台南,代代相傳、歷久彌新。 教育局說,今年各校報名十分踴躍,共有一百七十二校兩百卅四隊參賽,其中仁德文賢國中及山上國中即各有四個團隊報名參賽,居全市學校之冠。

Read More

教堂打Game 文資小學堂有創意

文資處的文資小學堂,推出文資電競賽,並選在歷史建築教堂頒獎,讓小朋友體認,文資就在日常你我身邊。(文化局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文資處和PaGamo合作文資小學堂線上電競賽,吸引一千八百多名學童參賽,經過激烈決賽廝殺,十名小朋友脫穎而出,九日於東門教會伊莉莎白紀念禮拜堂舉辦頒獎典禮,現場並舉辦魔王賽,獲獎者和現場長官一起組隊對抗魔王,留下在教堂打Game的特殊記憶,也讓人直呼小學堂活動,金厲害! 參賽者來自全台各地,來自新北市的高楚恩奪冠,台南的小朋友表現也不遑多讓,前五名中,拿下二、三、四名。配合台南400,也舉辦世界歷史都市聯盟青少年繪畫比賽,由台南市東光國小學童王淯溱,以〈十二婆姐藝陣〉拿下首獎,將代表參加十一月中旬於斯洛維尼亞舉辦的的大會賽。 文資處表示,為讓這些熱衷參與文化資產教育活動的小朋友,留下別具意義回憶,特別選在今年甫登錄為歷史建築的「台南東門長老教會原主日學教室」舉辦頒獎典禮。 讓大人也感受電競魔力,和小朋友一起組隊,線上對抗魔王,在文資內打線上遊戲,相當特別。文化局表示,希望藉此勉勵新世代,未來以更有活力、更創新方式,繼續傳承保存和活化這些台南的文化資產,現場並提供絹版印刷體驗活動,共享「打滷麵」,留下最具台南風味句點。

Read More

台文館復刻1934音樂會 重現摩登時代

台灣文學館舉辦「摩登時代——再現1934經典音樂會」,邀請民眾重溫這段珍貴的文化記憶。(台文館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灣文學館舉辦「摩登時代——再現1934經典音樂會」,音樂會和中研院台史所合作,重現九十年前由台灣留日音樂家們返鄉舉辦的「鄉土訪問音樂會」歷史場景,邀請民眾重溫這段珍貴的文化記憶,當年演出者家屬也共同參與,讓復刻活動更具歷史深度與情感共鳴。 復刻音樂會,透過歷史家吳叡人導聆,引領全場觀眾穿越至一九三0年代,理解當時台灣知識分子所面對的挑戰,透過演奏、演唱西洋古典音樂,對現代西洋文明憧憬,並體會日治時期台灣文化運動風采。 音樂會內容主要復刻一九三四年由高慈美、江文也等人帶領的經典表演。而有「鋼琴王子」之稱的陳冠宇,曾師承高慈美,讓「復刻」更顯文化傳承意義。當年的鄉土訪問音樂會是台灣首度大規模的西洋音樂巡演,由台灣同鄉會主辦,籌組龐大音樂團隊,至各地巡演,演奏西方作曲家經典作品,對當時台灣民眾可說充滿新奇和吸引力,並透過《臺灣新民報》報導介紹和座談,共推台灣音樂文化進步發展。 台文館館長陳瑩芳表示,音樂會是台文館和中研院「臺灣新民報文藝史料暨呂赫若《季節圖鑑》合作出版計畫」,結合文學、歷史與音樂的跨域合作成果,希望和其他機構合作,共推台灣文學與歷史重建,讓珍貴文化遺產,持續在當代綻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