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祝推介子弟兵 趙少康加持

  「燕祝之友會」餐會,會中介紹將代表藍營出征的議員、里長參選人,期許台南能夠綠地變藍天。 (林燕祝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議員林燕祝日前在台南舉辦「燕祝之友會」餐會,席開一百五十桌,會中冠蓋雲集,包括曾代表國民黨角逐副總統的趙少康及立委謝龍介都是座上加賓,會中並介紹將為藍軍披掛上陣的新世代議員、里長參選人。林燕祝表示,國民黨會一棒接一棒,棒棒是強棒;將參選議員的李佳蓉說,綠營執政不力,人民心思換人做做看,尤其在趙少康等人加持後,更打開他們的在地知名度。 趙少康日前出席林燕祝餐會,在臉書寫上參加感想,現場席開一百五十桌,展現林燕祝的寬廣人脈,他也指林燕祝等同是「嫁」給台南的政治,除忙於問政及選民服務,更不忘提攜後進、開枝散葉,獲得趙少康高度讚揚。 趙少康在文中,將林燕祝的子弟兵和後進一一介紹,包括助理李佳蓉將參選新化、新市、善化、安定、山上區市議員、辛晴晴參選台南市山地原住民議員;推舉助理邱慧琳選永康區鹽行里里長、陳冠豪選永康區大橋里里長、鄭嘉瑩選永康區龍埔里里長、蕭俞文選歸仁區後市里里長。 趙少康說,台南向來是綠區,想要突破,難度很高,初生之犢不畏虎,勇氣值得佩服;謝龍介也說,在如此綠的地方,若非有如此多人勇敢堅持,不屈不撓,國民黨早就在台南消失。所有人也高歌〈明天會更好〉,期許明年台南脫胎換骨,「台南會更好」! 李佳蓉說,得到趙少康的「加持」,讓他們相當驚喜,也為他們打開知名度,近日跑攤時,很多人都認出她,帶動在地人氣,除感謝大咖鼓勵,也希望自己初試啼聲,能夠一鳴驚人,讓台南綠地變藍天!

Read More

曾之婕整合資源 送暖弱勢

  議員曾之婕整合各方資源,在中秋前夕,捐贈物資給東區特境家庭和弱勢族群,共同獻大愛。(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中秋將屆,今年台南遭逢前所未見的風災和暴雨侵襲,讓許多原本的弱勢族群更顯捉襟見肘,議員曾之婕發起號召,除邀請曾順良之友會參與創世基金會中秋月圓義賣活動並匯集各界提供的物資,捐助給東區的特境家庭及弱勢戶,傳遞社會溫馨的關懷。 「莫望世上苦人多」,由曾之婕議員服務處及良友會率先發起。曾之婕二十三日表示,以往每逢中秋,良友會都會在大東夜市舉辦圍爐烤肉聯誼活動,後因疫情停辦,改以公益捐贈的方式,今年參與由創世基金會台南分院主辦的「中秋月圓獻上愛」義賣活動,購買自製的中秋禮盒近百份,全數所得投入幫助創世基金會籌募植物人常年服務經費。 有感於農曆七月是「慈悲月」,曾之婕收到許多廟宇和企業委託,希望能將物資妥為運用,於是利用佳節前夕,整合各方資源,發起聯合捐贈行動獻大愛,包括六合境大埔福德祠捐贈白米六百公斤、鄉城大鎮管理委員會捐贈白米二十大袋、府城聖巡堂台南金虎爺會捐贈普度物資兩百份及頂好冷凍食品有限公司及吉宥家Dessert手作烘培坊捐贈百盒中秋月餅等。 埔福德祠主委吳明忠表示,已捐贈五台救護車,明年預計再捐贈安平地區一台,若有民眾發現需要協助者,可通知廟宇,他們會伸出援手。曾之婕說,感謝各界捐贈物資給東區的特境家庭和弱勢族群,傳遞社會正向能量。出席者包括良友會長陳軍旭夫人陳芬桃及各捐贈團體代表。

Read More

祀典武廟西社修復惹爭議

  祀典武廟西社修復工程,神龕底座貼磁磚未報准,文化部文資局將邀集委員會勘並要求改善。(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國定古蹟祀典武廟西社修復工程完成後,出現神龕底座貼瓷磚與設置日光燈的情形,在網路上引發熱議論,民眾痛批和古蹟氛圍完全不搭。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及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二十三日到場了解狀況處理。文資局表示,將安排專家前來會勘並將要求改善。 文資處表示,祀典武廟為國定古蹟,屬於私人廟宇,此次修復工程由廟方發包委託廠商施作,自一一二年十一月開工,今年六月竣工。修復計畫中,並未包含日光燈及神龕底座瓷磚項目,據了解,該部分為廟方基於使用及維護需求而自行增設,卻未依《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提報主管機關審查同意,該部分文資處也介入溝通,協助廟方後續處理相關事宜。 漆作用色部分,民眾認為顏色太新。文資處說,修復建築師乃依既有構件取樣,製作色卡後。經廟方確認才進行施作,並使用符合規範的礦物漆,再覆以桐油防水防腐,因剛完工時外觀較為光亮,隨時間將逐漸呈現自然歷史質感;壁體部分則依原樣以白灰修復催光,並非外界所傳的油漆塗刷。 文資局強調,目前已接獲通報廟方因使用管理需求而設置日光燈與神龕底座貼瓷磚等情形,近期將邀集專家學者現地勘查,並依文資保存專業提出改善建議,要求廟方配合辦理,以確保古蹟價值與修復品質。 文資處表示,武廟增設神桌、磁磚與照明設備,非屬原工程範圍,且未依程序提報中央主管機關審查,獲知後,隨即通報文資局。

Read More

與孔子有約 孔廟座具展

  配合孔廟文化節,孔廟推出「座在孔廟、看見台灣」座椅展,歡迎所有人「坐進」文化,看見城市文化新姿態。(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讓孔廟不一樣!台南市孔廟文化基金會在孔廟文化節系列活動中,攜手樹德科大橫山USR團隊,共同推出「與孔子有約:座在孔廟、看見台灣」,展現「座在府城」原創家具設計成果,將座具作為文化轉譯的核心媒介,邀請民眾「坐進」孔廟,在座具之間,看見城市文化新姿態。 今年孔廟文化節以「子曰:好日子」為主題,希望讓古老精神與當代生活再次連結。橫山USR計畫主持人盧圓華指出,「座具」不僅是身體依附,更是一種生活風格標誌、倫理秩序的體現與地方生活縮影,此次共展出三十件座具,不只是設計作品,更是一種文化轉譯,把古蹟的莊嚴,轉化為市民日常優雅。 此次展出多件以城市記憶與文化符號為靈感的座具設計,如轎椅:轉化「抬轎入城」意象為雙人座椅,頂篷花布隨季節更換,既是公共休憩設計,也承載喜慶氛圍;「台灣:雙城記」作品,以安平熱蘭遮城與赤崁普羅民遮城為靈感,結合航船、雲朵、搖櫓等造形,重現四百年多元文化交織記憶;「鳳凰椅」,以府城傳說為靈感,實木年輪化作鳳羽,象徵守護與重生,展現文化傳承的優雅;「對話:台南」,象徵「我們在台南一起對話」。讓每一次坐下、就是每一次相遇的日常。 基金會執行長葉重利指出,希望藉由展覽,讓孔廟不僅被看見,更能被關注、被參與,成為市民的日常文化場域。

Read More

廢石綿建材清運 再爭取五億補助

  丹娜絲颱風過後,南市環保局將持續爭取中央補助經費全面到位,確保南市石綿建材廢棄物清運量能無虞。(市府提供)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丹娜絲颱風造成南市受損嚴重,其中老舊建物石綿建材拆除,市府仍持續清理中,市府環保局廿三日在市政會議專案報告指出,風災後二個月內,已清運逾一萬噸的家戶石綿建材廢棄物,達全年清運量四點二倍,已向中央爭取五億多經費,確保南市石綿建材廢棄物清運量能無虞。 黃偉哲首先肯定環保局同仁這段期間的努力,也感謝中央挹注經費。他表示,除了民宅之外,包括畜牧、農業、以及相關產業設施陸續清出的石綿瓦,都需要加強清運。由於事關公共衛生、公共安全問題,期盼環保局後續持續推動。 環保局表示,八月初獲環境部補助五點零五億元,預估可清理一萬噸石綿廢棄物後,十日再持續向環境部爭取五點零五億元,預估可再清理一萬噸石綿廢棄物。 環保局指出,丹娜絲風災後,曾一度發生石綿瓦廢棄物清運進度緩慢的情形,分析其中原因為一、受停電影響的災區,通訊受到嚴重阻礙,訊息不易傳達;二、尚未拆除即先行登記申請;三、巷內狹小不易於清運作業;四、清理補助對象有限,例如,畜牧場無法全額補助。有鑑於此,市府啟動便民申請方式,同時也實施農漁業設施專案補助。 除此外,市府也積極推動中央、地方與民間三方合作,不僅共同建置「台南市石綿瓦地圖」,更結合民間志工力量,試辦無主散落石綿的調查與清理作業,並運用航拍技術將石綿瓦圖資納入地圖資料中,在佳里區進行「小蜜蜂巡查」,確認屋頂石綿瓦的實際狀況。環保局指出,截至十七日,全市已受理九千七百零三件清運,累積清運石綿瓦廢棄物達一萬零一百零二噸。

Read More

農漁產進軍澳食品展 締億元商機

  市長黃偉哲(第一排左五)率領台南業者前往澳洲雪梨參加「澳洲國際食品展」,創造億元的亮眼商機。(市府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市府全力推動農漁特產品國際行銷,市長黃偉哲九月八日至十一日率領台南業者前往澳洲雪梨參加「澳洲國際食品展」,在該食品展中設置台南館,展會期間台南館人潮絡繹不絕,締造億元商機,展現台南農漁特產品及加工品的競爭力,及進軍國際市場的潛力。 黃偉哲二十三日在於永華市政中心出席「澳洲食品展暨拓銷成果發布記者會」,他表示,台南首次組團參加南半球規模最大的國際食品盛會,有來自全球約九百家廠商參展;不僅在布里斯本、黃金海岸及雪梨展現台南農特產的魅力,更成功打開市場通路,創造破億元訂單佳績;展會成果顯示國際市場需求強勁,未來若遇盛產,不必擔心缺乏銷售管道。 黃偉哲感謝商研院協助廠商熟悉並遵循當地食安法規,讓產品能順利進入海外市場,同時也呼籲台商攜手推廣台南優質農特產,讓世界更多人看見、品嘗「台南好物」。 農業局表示,澳洲食品展中台南館設置六大展位,匯聚台南嚴選商品,台灣黃金蕎麥帶來蕎麥茶、蕎麥珍珠奶茶與健康零食,詢問度高;鮮饌國際展出漁產與即食料理,主打澳洲較陌生的虱目魚,讓僑胞重溫家鄉味也將台南特色好物推向國際市場;綠園牧場、冠南生物科技以及綠品國際生技等,以鮮果及加工品展現農業技術與熱帶水果風味,受餐飲業者青睞;蔴鑽農坊主打養生茶飲,看好澳洲市場潛力。 市府團隊在雪梨舉辦系列農產推廣,包括在泰記超市參加外貿協會「紐澳商機媒合團台灣商品快閃店」,展示台南優質農漁特產品;在美而廉超市舉辦食品推廣,由黃偉哲親自代言,搭配限定折扣,現場買氣熱絡。 農業局表示,此次參展提升台南農產品牌能見度,更展現台灣農業的創新與韌性,展會期間安排駐澳洲的台商與參展業者交流,傳授農漁特產品進口需注意之法規與市場實務,協助業者掌握當地通路經驗,期盼藉此次前進澳洲經驗,帶動台南更多漁特產品躍上國際舞台。

Read More

國際獅子會贈北家扶吾私號專車

  國際獅子會300E1區結合多個獅子會捐贈兒童扶幼彩虹專車給北台南家扶中心。(家扶中心提供) 記者黃文記∕永康報導 國際獅子會300E1區十七分區主席王程信聯合台南成功、真善美、中正和自強四個獅子會的資源協助下,捐贈一部兒童扶幼彩虹專車「吾私號」給北台南家扶中心,二十三日舉辦捐贈儀式,專車將作為北台南家扶推展扶幼業務及緊急任務執勤使用。 兒童扶幼彩虹專車「吾私號」的命名,來自分區主席王程信母親的名字和對母親愛的延伸。王程信的母親姓張、單名私,今年八十五歲,身體健康,家住安定,「吾私號」意思就是「我的媽媽」。王程信表示,大部分的人都等父母過世後才去紀念,他想在媽媽身體健康的時候,讓母親知道兒子很好,有在做社會公益,從延續對母親的愛延伸到對社會無私的愛。 家扶中心表示,車上七道彩虹含意代表兒童扶幼專車的七大任務:家庭訪視、活動載運、物資發放、諮商接送、專業會議、早療服務、就醫協助等等。北台南家扶目前扶助約八百八十戶弱勢家庭,大部分來自單親及隔代教養家庭,超過六成以上的家庭每月總收入在兩萬元以下,家中常有健康及醫療議題,兒少也有繳不出註冊費或學習需求未獲重視的困擾,常需社工到宅提供關懷和協助。 另外,辦理寄養、兒保、社區及心理創傷復原等方案服務,社工常須因應業務需求提供受虐兒安置、陪伴就醫、兒保宣導、營隊和各項活動器材載送、愛心物資配送補給以及義賣籌助學金等工作,且因服務範圍幅員廣闊,遍及海邊和山區。早期以機車代步的服務方式已無法滿足多元式服務需求,處理兒保案件時也需要公務車代步,避免遭有暴力傾向的家長威脅和跟蹤。 北台南家扶中心主任李桂平表示,感謝國際獅子會300E1區王程信分區主席及台南成功、真善美、中正和自強四個獅子會,在張杰睿、魏安全、許永澤以及謝信安四位會長的號召下,全體獅兄、獅姐們認同扶幼服務不能中斷的理念,共同協力來捐贈兒童扶幼彩虹專車,讓家扶中心能持續不間斷推動扶幼業務,給工作人員最「給力」的支持,讓家扶中心將愛繼續轉動,提供更多元更及時的服務。

Read More

神木之森民眾記憶番外篇 台史博5台灣文化短片 東京宣傳

  台史博與公共電視合作「神木之森民眾記憶番外篇」活動,精選五部影片,展現台灣文化記憶。(台史博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公共電視自推出與日本放送協會(NHK)攜手打造讀《神木之森:阿里山森林鐵道紀行》8K高畫質紀錄片以來,廣受外界好評,展現阿里山鐵道百年歷史文化記憶及壯麗自然景觀。為延續文化推廣初衷與鼓勵民眾應用國家文化記憶庫素材創作,由台灣歷史博物館與公共電視合作「神木之森民眾記憶番外篇」活動,五部短片特地赴日放映,展現台灣文化記憶。 「神木之森民眾記憶番外篇」是從阿里山森林鐵道故事出發,由台灣民眾運用科技工具結合國家文化記憶庫豐富素材與個人記憶所創作的影片,並精選五部作品送往日本東京Aqua City 台場聯合劇院放映,向日本觀眾展現台灣獨特文化魅力、民眾運用數位素材轉譯為影像作品詮釋力。 五部入選作品各具特色,從個人記憶出發,延伸至地方歷史與文化空間的再現。如〈神木之森 喚起七年前美好的旅程〉以車票與紀念品,喚起七年前的森林鐵道旅程;〈一張十年車票 最後的告別之夜〉記錄中壢火車站熄燈前的最後一夜;〈黑金歲月:三貂嶺百年足跡〉描繪礦業聚落興衰轉變;〈會呼吸會吟唱的屋子〉,以鄒族獵人之屋,展現文化的日常;〈阿嬤的火車嗚嗚〉紀錄母女共遊阿里山的溫馨旅程。 台史博說,這些作品讓台灣文化記憶在國際舞台上發聲,透過常民視角與創意敘事,阿里山故事不僅被保存,更在AI科技助力下,創造新的敘事模式與更多鐵道記憶的感動故事。 台史博以博物館專業,營運「國家文化記憶庫」網站,也將持續推動台灣特色素材蒐集,提供民眾更多可開放利用素材進行跨域多元應用,並展現台灣的文化價值。

Read More

2民代媒合善團 助學七股弱勢童

  陳亭妃、蔡秋蘭攜手法華慈善會捐助七股區八所國小弱勢學童獎助學金。 (陳亭妃服務處提供) 記者黃文記∕七股報導 立委陳亭妃、市議員蔡秋蘭攜手社團法人台灣省法華慈善會,捐贈七股區八所國小弱勢學童獎助學金。陳亭妃表示,考量今年丹娜絲颱風重創沿海地區,許多家庭在生活與經濟上面臨更大挑戰,這筆獎助學金對學童而言格外重要。 捐贈儀式於七股國小舉行,並由各校校長帶領學童代表到場受獎。陳亭妃表示,感謝蔡秋蘭議員居中媒合,今年適逢社團法人台灣省法華慈善會成立三十週年,感謝理事長林賢沛暨全體理、監事的善心義舉,特別從南投到台南來關心協助。這份獎助學金不僅提供弱勢家庭一份實質的協助,也讓孩子們能夠安心就學、不致因經濟壓力而中斷學習。 陳亭妃強調,今年丹娜絲颱風重創嘉義與台南沿海地區,造成嚴重災情,許多家庭面臨屋損、產業受創等困境,在此艱難時刻,法華慈善會伸出援手,雪中送炭,讓弱勢學童可以得到支持與鼓勵。 陳亭妃指出,教育是孩子未來的希望,感謝慈善團體持續投注資源在教育領域,期盼藉由社會各界的善心力量,陪伴更多孩子度過難關,勇敢逐夢。

Read More

玉井、楠西小旅行 集點換好禮

  台南淺山地區正展開集章換好禮,歡迎大家遊淺山。(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玉井報導 台南市淺山地區玉井街區繁榮發展協會和楠西商圈發展協會聯手,推出集點兌換好禮活動,自九月一日至十一月三十日止,凡到玉井和楠西等兩區參與的店家消費滿百元,就能累積點數,點數愈多好禮愈多,且週週有好禮,活動結束後還可參加萬元好禮抽獎。 楠西商圈發展協會總幹事林一夫表示,與玉井街區繁榮發展協會合作集點贈好禮,希望活絡兩地的商圈經濟,讓更多遊客來到淺山區小旅行,並享受到消費拿好禮的小確幸,因此兩區有數十家店家參與,包括冰品、餐飲、泡湯、住宿、果園、民宿等,讓遊客們可以盡情在淺山吃喝玩樂和住宿泡湯。 參與的店家遇見果香表示,秋天來碗芒果冰是絕佳的享受,除了可以吃到新鮮芒果做的芒果冰外,當然也可以暢遊淺山美景,所以秋天的淺山是最適合小旅行的,千萬別錯過旅行還可以集點換好禮。 至於活動將持續至十一月底,到指定店家消費後即可拍照收據,上傳到官方LINE@221vllnt,收據越多,點數越多,禮物越豐富。 此外,活動結束後,所有成功上傳收據的消費者,都能自動參加「萬元好禮抽獎」,所以商圈協會歡迎更多人來淺山小旅行,同時千萬別錯過,此次消費集點活動,把好康帶回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