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師感恩歌 就要這樣唱……

台南市徵選教師節主題歌曲,昨舉行教師節主題歌曲發表會,市長黃偉哲頒獎鼓勵得獎同學。 (記者趙傳安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市今年全國首創舉辦教師節主題歌曲徵選,由學生創作歌曲來表達對老師的愛與感謝,並將於全市推廣傳唱。台南市長黃偉哲九日出席教師節主題歌曲發表會,頒獎表揚得獎的前三名學生,得獎學生也以新歌發表會的形式首度演出,創作能量令人驚艷。  黃偉哲表示,教師節主題曲徵選不只是台南首次舉辦,也是全國首創。打破過去教師節,師生一起吃飯、收送卡片的制式慣例,鼓勵學生創新敬師感恩的方式,嘗試以音樂創作來歌頌傳唱表達對老師的敬愛。台南市一0八年教師節主題歌曲發表,Fun樂團演唱「老師謝謝你」 。(記者趙傳安攝)  昨天的發表會此次獲得第三名的永康國小五年級李洺菎以〈WOW魔課〉揭開序幕,第一次寫歌的李洺菎把數學、語文、自然科學等領域的學習感受,加上童趣創意融入歌曲,在歌詞中感謝老師解開學生心中的迷惘,指引開創新未來。  接著由第一名的瀛海中學高二生郭宇媃自彈自唱自創曲〈星空〉,這首歌以清新曲風表達老師孜孜不倦的教誨,郭宇媃說,她是從平常與老師的相處去取材而創作出這首歌,感謝老師用心教導學生在星空中綻放光芒。  最後由第二名Fun樂團以輕快活潑的演出方式,帶領大家合唱〈老師謝謝您〉。這首很容易就跟著琅琅上口的曲子是由進學國小林洋亦、殷翊真、忠孝國中黃子晏、德光高中吳孟叡、中山國中吳婕綾和建興國中黃浥塵一起共同創作發想,藉由自我省思結合和老師的相處經驗,轉化出老師宛如大樹深植學生心裡的意象。  教育局表示,希望透過此次活動讓學生以音樂譜寫敬師的意義,同時也提供南市學生音樂創作發揮的舞台。後續將會擇選前兩名得獎作品進行MV錄製,並鼓勵各校傳唱,期待以音樂傳遞對教師的感謝。

Read More

基隆嶼賞花看奇岩 阿塱壹望海走古道

 遠處的基隆嶼 ,有如一座蓬萊仙境景色迷人。(中華旅行社提供) 記者邵英傑/台南報導  位於基隆外海的火山島基隆嶼,夏秋百合花及金花石蒜盛開,燈塔高一百八十九公尺為全台次高的燈塔,八角形塔身使用太陽能發電,島上多見峭壁、海蝕洞及岩礁等景觀。中華旅遊推出台灣龍珠基隆嶼登島二日遊」等行程,諮詢電話(0六)二二六九四六一,關鍵字中華旅行社 LINE ID:0975316512。  「台灣龍珠基隆嶼登島二日遊」,十月十九日週六出團,首日暢遊野柳、朱銘美術館及金包里老街,夜宿金山沐舍溫泉飯店享泡湯樂。第二天造訪基隆嶼登島踏青,島上為安山岩和板狀節理原始美景,火山螃蟹、金花石蒜及防葵等具特色的自然生態。  「南投大崙山銀杏林忘憂森林水漾一日遊」,十月廿日及十一月三日分兩梯次出團,安排探訪台版九寨溝忘憂森林水漾,暢玩溪頭妖怪村及大崙山金秋銀杏森林,東南亞面積最廣的銀杏林,秋分金黃銀杏飄葉景觀令人陶醉,天鵝湖茶園、竹筒炮、古戰場步道等景觀。  「白蘭山上人家雲海觀霧神木區二日遊」,十月廿日出發。第一天安排品嘗山上人家精緻套餐、欣賞幽靜美麗雲海山色,走訪清泉溫泉區、張學良故居,住宿休閒農園。第二天暢遊觀霧檜山巨木群森呼吸,棣慕華鳳仙花及山椒魚展示館。  「阿塱壹山海古道縱走一日遊」,出團日期十二月一日。有台灣最美的海岸線之稱的阿塱壹古道,從台東南田村起至旭海,古道依山臨海山海天一色,沿途可聽到海浪的美妙樂曲,藍藍的天、觀音鵝卵石海岸的奇景、椰子蟹的故鄉、海角天涯等奇景。  「陸海空澎湖七美島三日遊」,搭立榮航 ,出團日為十月十一日(連假三天)。  「馬祖南北竿北海坑道三日遊」,九月二十五日。  「龜山島傳奇登島九份黃金山城二日遊」九月二十一日。  「台版合掌村得恩亞納部落一日遊」,十月六日  「日月潭五星涵碧樓歐式下午茶一日遊」,十月六日。  「司馬庫斯上帝的部落二日遊」,十一月二十三日。

Read More

崑科大有獎徵答 助新生適應環境

崑大在新學年度開學新生輔導會中,將智慧財產權、防制學生藥物濫用等宣導融入有獎徵答,台上台下互動融洽。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新學年度開學,崑山科大舉行開學暨新生輔導典禮,逾一千八百名新生齊聚迎接嶄新的大學人生。輔導會中將友善校園、智慧財產權、性別平等、無菸校園、防制學生藥物濫用等宣導融入有獎徵答,台上台下互動融洽,協助新生儘速適應新環境。  校長李天祥表示,崑大是一所擁有工程、商業、創意媒體與民生應用等學院的綜合型大學;學生在校期間可培養跨領域能力,善用資源並增強各方面技能,畢業時必能滿載而歸。  崑大辦學績效受各界肯定,持續獲得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補助逾一點六五億元,學生平均受益經費為全國最高,連二年均蟬聯全國私立科大第一。可協助提供學生海外實習交流或研習、活動或競賽獎勵、專業證照與外語成績優異獎勵、研究生畢業創業、就業獎金等。  

Read More

台南風錢湯 邀渡邊義孝等名家開講

觀旅局邀請作家一青妙(後方持毛巾站立者)在東京錢湯開講,介紹台南的特色與文化。(觀旅局提供)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市府前進日本東京舉辦為期半個月的推介活動,觀旅局除了用代表台南精神的紅椅頭展示分享台南特產、文創商品外,更借用日本「錢湯」(公共澡堂)舉辦「台南風錢湯」體驗。在九月八日「台南風錢湯」活動尾聲,特別邀請作家一青妙及台灣日式建築的專家渡邊義孝,在錢湯內開講行銷台南,兩場都爆滿。  觀旅局這次別出心裁地在東京的天狗湯(公共澡堂),邀請一青妙及渡邊義孝擔任台南旅遊講座主講者,活動受到日本民眾的歡迎,但因場地限制,兩場分享講座採預約制,限定二十五個名額,開放不久便被預約一空。  觀旅局指出,台日混血作家一青妙自二0一五年起連續四年受聘為台南市親善大使,在日本進行多場講座,更在個人社群媒體分享台南的特色與文化,由一青妙來向大家介紹她心目中的台南如何能「消除疲勞」,媒體和聽眾閒適的坐在迷你紅椅頭上,面對著台南來的仙女紅茶湯,充分感受到台南希望傳遞輕鬆隨意的氛圍。  另外一位講座則是今年初受聘為台南市的觀光顧問的日本一級建築師渡邊義孝,渡邊因二0一一年的一次建築界會議首次踏上台灣,期間他發現台灣保留了許多老建築,回國後對此念念不忘,即展開了台灣的日式建築尋訪之旅,今年初出版名為《台灣日式建築紀行》留下全紀錄,在場的日本民眾聽完渡邊老師的介紹紛紛表示想立刻來台南走走看看日式老建築。  講座結束之後,東京的朋友不但高興地帶走了迷你紅椅頭和小臉盆,也紛紛在各大SNS留言,表示「小小洗澡規格的紅椅頭坐下去的感覺真的超讚的!而且胖子坐下去也沒問題」,還有人說,「想要親自到台南古蹟購買成功啤酒」、「仙女紅茶湯很特別,泡的時侯有紅茶的香氣」。

Read More

第11岸巡隊自製蛋黃酥

海巡署南部分署第一一岸巡隊,舉辦手工DIY蛋黃酥,享受中秋喜悅。(海巡署第十一岸巡隊提供) 記者盧萍珊/北門報導  歡慶中秋節,海巡署南部分署第十一岸巡隊利用勤餘時段,舉辦手工DIY蛋黃酥;第一次手捏麵糰官兵弟兄們都覺得不容易,尤其是要將包有蛋黃的紅豆餡包進餅皮,可要花費一番功夫。  第十一岸巡隊長黃智邦指出,平時同仁工作忙碌,鮮少有機會聚在一起,於是利用中秋節前夕,一塊手作蛋黃酥。除將製作的蛋黃酥分贈鄰近的獨居長輩,也帶回家與家人分享。  製作蛋黃酥不如想像中簡單,光是揉捏餅皮,要有油皮、酥皮,需有多層的餅皮外,更重要是裡頭的內餡,蛋黃放進紅豆、棗泥餡中,再逐顆包進餅皮。最困難是餅皮要厚薄一致,免得烘烤時出現部分烤焦、部分還沒有熟透的情形。  黃智邦表示,透過這次手作活動,不僅可以紓解平時工作辛勞,更能提振工作士氣,尤其是海巡人員長時間以部隊為家,讓無法回家過節的弟兄們,也能感受到團圓的氣氛。

Read More

華醫新生 先學專業急救術

中華醫大新生訓練,校長曾信超(右一)帶領操作CPR。 (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九日舉行新生訓練,並讓一千七百多名新生先接受CPR(心肺復甦術)和AED(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操作訓練,學習怎麼救人,展現醫事大學的特色;校長曾信超和多位主管都下場操作,除塑立該校傳統,也給新生一份受用的見面禮。  中華醫事科大昨天起展開兩天的新生訓練,共有五專、二技與四技日間部新生參加,校方規劃A、B、C、D、E組,讓新生分梯次參與所安排的入學課程。為了迎接遠來的新生,特別組成手推車住宿服務團隊,邀請校隊選手擔任親善大使,幫助推送行李入宿舍,相當貼心,讓家長與新生都很感動。  校方更安排了CPR急救訓練課程,做為新生入學的見面禮。由衛保組與教練團示範講解後,校長曾信超帶領楊堉麟、孫逸民、殷立德、姜泰安等四位副校長,與新生一起進行CPR、AED急救技術的考驗。  新生依照指令、步驟來操作,全神貫注,學習意願高。由於CPR證照是華醫學生的畢業門檻,新生訓練只是見習,未來會有紮實的訓練課程,並輔導每人考取證照。  曾信超勉新生們,要善用學校資源,認真學習專業知識與技能,為自己累積競爭力,未來一定能成為業界爭相聘任的人才。他指出,根據人力資源調查分析,未來的職場發展,與生命健康有關的職涯最有願景,收入也較穩定。華醫多數系科都與此領域有關,因此就業率高,希望新生未來好好把握學習機會。

Read More

兩社區長輩開畫展 民政局長讚嘆

 永康區復興社區「油畫研習班」和復國社區「綜合媒材繪畫班」聯合畫展,民政局長顏振標應邀看展,對長輩們的作品讚不絕口。 (記者張淑娟翻攝) 記者張淑娟/台南報導  台南市政府民政局長顏振標應市議員李鎮國邀請,參與永康區復興社區「油畫研習班」和復國社區「綜合媒材繪畫班」的聯合畫展,顏振標表示,看到長輩們用色大膽豐富畫出蓮花和雄糾糾的公雞,相當感動,長輩們的鬥志不輸當年,心思也如蓮般的純淨,讓觀賞者讚嘆。  李鎮國在擔任復興里長時,就與同學黃佐民一同帶著社區長輩們在社區圍牆作畫塗鴉,成就了彩繪眷村工程,更打造了全國知名的老兵文化園區,吸引許多遊客前往參觀。為了讓愛畫畫的長輩們能夠繼續作畫,還開班由黃佐民在著大家四處寫生畫畫,不論是九十一歲的阿嬤或八十七歲的爺爺,廿多人都認真的畫出自己喜愛的風情。  李鎮國表示,三年多來長輩們畫了無數的畫作,不談技術只談生活藝術,永康公園的蓮花池,讓長輩們愛上畫蓮,每朵蓮都在畫裡頭盛開。如今三年有成,長輩們一同圓了開畫展的夢,畫展在永康社教中心展開,持續至廿九日止。  顏振標特別應李鎮國和區公所邀請前往賞畫,他表示,看到一幅公雞圖,模樣真的是令人振奮,長輩們筆下的公雞是如此精神抖擻,鬥志昂揚,相當精彩的畫展。他也指出,活到老學到老,看到完全來自最基層鄰里的庶民畫作,真的難能可貴。  顏振標說,如果說社區里鄰是調色盤,那住民的生活就是一幅畫卷,就看住民如何揮灑畫筆作畫,且讓藝術進入社區,透過繪畫美化心靈,這也是民政局積極推展的台南市里社區活動中心藝術季的目標,因此樂見長輩們有如此美好作品呈現,希望再接再厲,美麗人生。

Read More

美化校園號誌箱 優勝作品出爐

交通局與新進國小辦理校園號誌控制箱美化活動,交通局主秘謝惠雄(圖左一)與獲獎的新進國小學童合影。(記者翁聖權翻攝)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為讓學童對於交通規則與交通安全有更深入正確的認知,市府交通局與新營區新進國小辦理校園號誌控制箱美化活動,透過徵圖比賽,將交通安全常識融入畫作中,並選出優勝作品。交通局主秘謝惠雄九日頒發獎狀表揚獲獎的學童。  交通局表示,此次舉辦的「校園號誌箱美化」活動,學童參與踴躍,畫作包括了「不違規穿越道路」、「行人安全停看聽」、「行人觸動號誌」、「遵從號誌指揮」、「醉不上道」等主題;其中行人安全主題畫作比例較高、內容很豐富,顯示小朋友對於行人安全觀念認知較廣較全面。這些畫作除了貼附於新進國小校門口等校園周邊的控制器,也會擴大至新營火車站前等行人較多的地點,讓畫作發揮更大的宣傳效果。  交通局長王銘德指出,「人本交通」是在世界各國都特別重視的議題,近幾年交通部也致力於推行宣導「行人路權」,也就是行人使用道路時優先通行的概念,希望駕駛人能夠禮讓行人,也呼籲行人在路上能夠保護自己,減少事故的發生。此次學童畫作的主題偏向行人,顯示宣導成效良好,也表示行人安全觀念已逐漸向下扎根。  得獎的王姓小朋友說,能參加這次的繪畫活動感到很開心,而且又對不同的交通安全議題有了更多的認識,覺得很有意義。

Read More

頂土地公廟發助學金48萬

 鎮轅境頂土地公廟捐獎助學金給公園國小。 (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南市報導  北區鎮轅境頂土地公廟長期捐助弱勢,九日分別至公園國小等六校發放獎助學金,總金額四十八萬元。主委吳朝銘表示,廟方捐助學校弱勢學童延續十多年,期待未來能擴大發放對象,號召信眾們用行動關懷弱勢。  鎮轅境頂土地公廟推動金香減量,倡導環保節能減碳,並在社區舉辦小學堂,透過課程培養學子道德思維,同時針對社區弱勢民眾發放救助金、白米濟窮扶弱,還致贈助學金予國中小學,使莘莘學子能安心就學、勤勉向上,曾榮獲「台南市興辦公益慈善暨社會教化績優宗教團體」。  鎮轅境頂土地公廟本著「十方錢財,善盡其用」,這次捐助公園、大光、立人等三所國小及延平、民德、成功等三所國中,總金額四十八萬,用來幫助清寒學子營養午餐費、學雜費,藉此拋磚引玉,希望社會各界共襄盛舉,未來能擴大發放對象,幫助更多弱勢家庭學童。校方對於鎮轅境頂土地公廟回饋教育的百年樹人恩澤,咸表認同感謝。

Read More

樂大開學 百歲人瑞章振才又報到

南應大樂齡大學開學,新任校長黃宗成(左)頒贈學員書包、文具。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開辦第九年的台南應大樂齡大學開學了,包括校本部與台南榮家分班長輩,兩班共六十餘人參加,其中有多對夫妻檔「同窗齊眉」攜手學習,學員中更有連八年報名的百歲章振才。新任校長黃宗成除頒贈書包、文具,並勉勵學員「快樂學習、忘記年齡」。  南應大樂齡大學整合校內教學資源,除規劃「代間學習」,增進大學部年輕學生與高齡者同窗共學,提升「尊老、敬老」校園品德教育。也為樂齡學員量身訂作「自主學習」課程,每週三下午賦予同學機會,以自身專長「教學相長」,相互學習達到教與學自主學習共融目的。  為體恤台南榮家長輩通勤學習辛苦,南應大設立樂齡高關懷台南榮家分班,並創辦樂齡遠距教學及配合現場教學;每逢兩班共融到校上課,榮家王主任王風勝均派專車接送長輩上下學。  本學年樂大報名六十餘人,新生占二分之一,並有廿二人來自台南榮家長輩。其中百歲章振才為全國樂齡教育學習最年長的學員,雖然動作有點遲緩,但每年都把握因緣,認真努力快樂學習,忘記年齡。  今年樂齡課程內容設計多元、多樣化,滿足高齡者心理學習需求,包括老人全方位健康管理、活躍老化策略、農業休閒見習、點心製作、銀髮健康促進、健康食物營養新知、高齡者福利與服務、創意手工藝、養生料理、益智桌遊,古蹟文化尋覓、日文生活風俗、養生飲品、養生餐飲實做,養生保健理論新知及實務課程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