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克加長型骨董車遊街 吸睛

張清財開近九十年的別克加長型限量版汽車參加活動,成為此次活動的最大亮點。(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近二十輛都很有年紀的骨董老車廿一日齊聚台南參加「老車台南住一晚」文化活動,其中最受矚目的是一九三九年生廠的別克頂級加長型骨董車,這輛曾是中南美洲薩爾瓦多總統座車,車主是七十八歲張清財,有人租去當新婚禮車,一天租金要價八萬,還附帶他當免費司機。 老車遊台南活動由筑馨居主人周裳榮主催,近二十輛骨董老車從水交社出發,一路從大南門城、東門到府城隍廟短暫駐蹕,三百年老廟前停滿骨董車,引來民眾圍觀。 張清財擁有的八十六年歷史正港骨董老車,它的造型極跨張,掛臨時車牌,是由美國別克(BUICK)生產,附鍍十八K金的MARK,引擎蓋上有一隻老鷹,還被很多人誤以為是英國勞斯萊斯。 張清財表示,這輛頂級限量加長型「黑頭仔」車長六公尺、八人座,擁有直立式八汽缸、四千西西引擎,全台僅此一部,仍保有出廠時的原貌,比如外表不鏽鋼的配件、五個輪胎全新還是大白邊特殊胎、手排三檔、六伏特電瓶,內附真空管收音機,還附加冷氣空調。 黑頭禮車因造型特別引人注目,過去常有人租去當禮車,一天要價八萬元,但條件是司機得由張清財本人親自擔任,但不會加價。疫情過後租車的人少了,張清財表示,他現年也已七十八歲,所以想把手上眾多的骨董車全部出清。

Read More

風神廟後蓋樓危機 解除

搶救風神廟聯盟宣布結束階段性任務,轉為文化資產保存平台。(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搶救風神廟聯盟宣布廟後蓋樓危機圓滿化解,地主已同意放棄建樓並將土地出售予風神廟管理委員會。該聯盟二十一日宣布完成階段任務,將轉型為搶救文化資產保護平台,下一個目標鎖定南山公墓,爭取保留這塊寶地。 近三百年歷史的市定古蹟風神廟,廟方針對後方空地將蓋新建案發難,質疑市府竟同意建商在與廟僅一牆之隔的空地上 蓋五層樓,一旦基地開挖恐損及廟宇古蹟本體。 民間進一步發起搶救風神廟,搶救風神廟聯盟召集人陳鋕銘偕同南華大學教授魏光莒、龍脈專家吳明憲、文史學者嚴培禎等人遞交書面訴求。基於文化資產保護立場,文化局高度重視本案,並透過協調提出兼顧古蹟安全與私人權益的雙贏方案。在各界關注與廟方協調下,地主決定將土地出售予廟方。 搶救風神廟聯盟召集人陳鋕銘說明,目前已完成階段性任務,該聯盟將轉型為文化資產保護平台,繼續關心地方、全國性文資保護議題,下一個目標鎖定南山公墓,爭取保留這塊寶地。民團長期關心南山公墓保存,爭取登錄文化景觀但未獲通過,南山公墓國家墓葬歷史文化園區促進會籌備小組繼續補充資料送審,沒有放棄。 台灣公民參與協會秘書長何宗勳表示,搶救風神廟是國內保護文資很成功的案例,公私協力在三個月內化解危機。魏光莒說,未來會把這一經驗作為爭取南山公墓登錄為文化景觀行動的參考。

Read More

身障職訓班成果展 擺攤交流

  南市復健青年勵進會二十一日舉辦職訓成果展,由參加融合式專班學員展出作品。 (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西港報導 南市復健青年勵進會承辦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身障者職訓班,二十一日舉辦「大手牽小手、藝起向前走」成果展,現場除設攤銷售交流,另有手作彈片零錢包、巧手隨行袋體驗,吸引民眾參觀。 勵進會理事長王瑞宏表示,承辦融合式專班已多年,主要以皮革工藝及袋包車縫技術人員培訓為主,地點選在西港、麻豆二處,每班二十位學員,其中有十六位為身障者,隨著課程結束,已有部分學員可以接訂單、代工。 學員歐又誠分享心路歷程,他表示,參加職訓前,曾嘗試電腦繪圖、程式設計等課程,但總覺得學習成效有限,直到參加皮革工藝班找到新方向,只要持續學習與堅持,就能把心意轉化為專業,勇敢迎向未來。 活動在西港區後營胡麻嫂擔露館前廊道舉行,現場有學習成長分享、成果頒獎、青春舞團、康輔曦之光表演等,市集展售皮雕及車縫班的成果。參加民眾現場粉專按讚送手持清涼扇,另開放民眾體驗手作彈片零錢包、巧手隨行袋。

Read More

南都里普度 尼泊爾仁波切主持

南都里舉辦盛大的佛道密三教合一普度法會,由國際瑜珈師潘智航老師(右)主持。(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廿一日鬼月最後一天,很多地方都把握最後時辰辦理普度,讓好兄弟吃飽喝足趕快上路。北區興濟宮、縣城隍廟和南區南都里都有普度盛會,其中南都里的普度,主持法會的潘智航老師專程自尼泊爾請來「希讓」仁波切及兩位師兄遠道前來主持,是一場結合佛道密三教、最與眾不同的普度儀式,令人大開眼界。 佛道密三合一普度法會請來濟公禪師(右起)、觀世音菩薩和密宗白度母坐陣。(記者陳俊文攝) 普度法會先由國際瑜珈師潘智航率希讓仁波切到東賓愛心會以西藏密宗「除道障法」儀軌灑淨,並為愛心會祝福。隨即由南都里長高麗雲和幸福南都促進會理事長葉松山率社區民眾開香。 高麗雲表示,密宗普度法會已連續第三年辦理,有別於道教,不論儀軌和普度方法都不太一樣,所以去年普度供品有二百六十位碗,今年突破三百碗,獲得里民認同。 潘智航表示,這場佛道密三教合一的普度法會,壇上供奉觀世音菩薩、濟公活佛和密宗白度母等三位神明,一次請來超高法力的三道神明加持;講壇上還有酥油花、燕麥片捏成的紅觀音,用它來超度亡魂,也代表生生不息。 曾閉關一千天修行的希讓仁波切在中央壇旁邊自立一個供奉密宗綠度母的小壇,普度法會誦唱「紅觀音度亡大法」,這也和道教普度不同。佛教重顯化、道教重供品、愛熱鬧,所以昨天現場還請來一棚布袋戲娛樂「念念風塵」的好兄弟們; 密宗普度更顯莊嚴持重,昨天三道合一的普度在南都里現身,也是今年普度法會最特別的一場。

Read More

日本和尚盧柏穎 回派台北服務

  台南囝仔盧柏穎跑到日本當和尚,總會派他回台灣服務。(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在日本佛教聖山「高野山」出家當和尚的台南青年盧柏穎,修行訓練後具備日本僧侶資格,服務於本來是高野山真言宗的台灣別院、現台北天后宮下的御寶號唸誦會,自喻是「台日交流文化工作者」。 盧柏穎畢業於台南慈濟中學,喜愛日本宗教文化,大學就讀輔仁大學宗教系。三十歲不到的年輕人變成剔光頭的日本和尚,當年盧柏穎家人還是有所掙扎,但日本和尚可結婚、傳宗接代,盧家父母才沒有反對。 師父取名為「盧言令」的盧柏穎表示,寺院因有長久的歷史傳承累積,在地方有一定社會地位。早期戒律很嚴,但因為世襲制的關係,寺院會面臨繼承危機,從鎌倉時代「有些宗派」開始鬆綁,明治時期更解除禁令,所以在日本的和尚類似上班族,可以吃肉、喝酒、娶妻生子,也可代代相傳。 在日本當和尚,薪水如一般公務員,但工作時間長期固定在寺院裡,每一天除草、供佛上香,多數時間都要「供養」祖先,另外就是跟鄰近寺院交際應酬,還要四處結交朋友,宣揚真言宗精神。 在日本,盧柏穎的師父豐田也是「防災委員」,當年花蓮大地震,曾來台為花蓮災民祈福,盧柏穎還被指派參與挖磚頭的救災工作。現居台北的盧柏穎為兩地文化交流奔波,去年開基玉皇宮睡魔燈祭和今年十月家樂福日本青森蘋果栽種一百五十週年活動,都有他居中穿梭協調的身影。 感情生活穩定的盧柏穎喜歡日本受歡迎的不倒翁達摩,他要學習達摩歷經人世艱難仍始終堅定不倒,在世間弘法的精神,繼續為促進台日文化交流而努力。

Read More

台南社大攜手導演薛聖月 用影片記錄周榮棠扶持體育生的感人故事

《曾經,我們都有一個棒球夢》記錄了「筑馨居」老闆周榮棠扶持體育生的故事。(台南社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長期關注府城歷史城區文化保存的台南社區大學,攜手導演薛聖月拍攝紀錄片《曾經,我們都有一個棒球夢》,將鏡頭對準蟬聯四年米其林必比登推薦的無菜單台菜餐廳「筑馨居」,記錄老闆「勇哥」周榮棠如何將自身體育生的生命經驗,轉化為扶持年輕體育生、陪伴他們探索人生方向的感人故事。  筑馨居的老闆周榮棠,年少時是體育生,深知運動員在學業與未來規劃上的困境、掙扎與無奈。因此,他從開餐廳以來就一直特別聘請體育生擔任服務生,甚至進入廚房學習廚藝,讓他們在兼顧生活所需的同時,也能學習一技之長,為未來退役後的人生轉型預作準備。  周榮棠說,很多人都有發現筑馨居的少年仔「漢草」不錯,其實他們都是體育生。他自己也是體育生,很能明白他們的困境,所以才希望提供這個平台,既能補貼生活,也能習得技能。  導演薛聖月是首次拍攝歷史街區紀錄片,身為國中體制內教師,她長期帶領體育班,深刻理解運動員在教育制度下的挑戰與困境。她表示,勇哥用餐廳陪伴體育生走過人生岔路,過程中充滿溫暖與希望。拍攝時聽到這些生命故事,好幾次讓她不自覺眼眶泛紅。  片中另一位服務生林崇義,也在鏡頭前分享自己放棄十年棒球生涯後,投入餐飲工作的心路歷程。雖曾經歷掙扎與懊悔,但最終他領悟到,棒球教會他的最大價值是「堅持」,不論遇到何種逆境,都不要放棄希望,相信努力終能迎來花開。  台南社大表示,會持續支持勇哥與薛聖月用紀錄片為府城歷史街區留下溫暖篇章。文化保存不僅是建築的延續,更是人文精神與價值的傳承,未來也期待更多人,能因這部紀錄片而持續關心台南體育生的處境與發展。

Read More

台南運動嘉年華熱鬧登場 黃偉哲:運動是生活的快樂泉源

「一一四年台南運動嘉年華」在永華體育園區盛大舉行。(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台南市政府體育局、台南市體育總會二十一日在永華體育園區舉辦「一一四年台南運動嘉年華」,市長黃偉哲與市民共同享受運動的歡樂氣氛。黃偉哲表示,運動不只是比賽,更是生活的一部分,鼓勵大家養成規律運動習慣,讓運動成為生活中快樂的泉源。  黃偉哲指出,今年適逢「運動部」正式成立,台南市將持續配合中央政策,推廣「全民一同參與運動」理念,期盼透過舉辦運動嘉年華,讓更多市民體會運動的樂趣,無論年齡大小,都能享受動起來的美好,進一步打造屬於台南的健康運動城市。 市長黃偉哲體驗射擊運動。(記者陳治交攝) 這次活動邀請十六組團隊帶來精彩的運動展演,包括街舞、拉丁舞、劍道、體操、武術、合氣道、龍獅鼓術、太極拳、健美、相撲等,並安排二十五種免費運動體驗項目,讓參與者挑戰自我、樂在其中。 小朋友力推身材魁梧的相撲選手。(記者陳治交攝)  現場設有認識鐵人三項、定向越野積分賽及CPR急救等寓教於樂的體驗關卡,台南市體育總會貼心準備限量紀念品,完成闖關活動即可獲得好禮。參加運動嘉年華不僅能讓市民朋友享受樂趣,更能強化相關運動知識。

Read More

熱蘭遮失智症協會籲把「提問」變成通往診斷、復健與支持照護首步

與會專家學者在國際失智症日聯合宣示,籲把「提問」變成通往診斷、復健與支持的第一步。(熱蘭遮失智症協會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與大台南熱蘭遮失智症協會廿一日舉行國際失智症日聯合宣示,呼籲把失智症「提問」變成通往診斷、復健與支持的第一步,讓診斷不再是句點,而是照護起點。 每年九月是國際失智症月,今年主題為 「關心提問,理解失智」,聯合宣示活動邀美、韓專家分享從早期診斷、及時介入的臨床經驗,強化國際合作。 與會人士包括衛生福利部次長呂建德、健保署長陳亮妤、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TDS)理事長徐榮隆、熱蘭遮失智症協會(ZDA)理事長白明奇等人。 宣示活動由TDS公共政策委員會召集人陳培豪(馬偕醫院失智防治中心主任)主責,陳培豪說,未來一年將以失智復健與居家長照服務的合理給付與可近性為推動目標,期與政府與社群共同落實。TDS與ZDA將持續以「提問→診斷→復健→居家」的路徑,串連醫療與社福;並推動臨床教育、社區據點與照顧者支持,讓每個家庭「有人可問,問了有回」。 徐榮隆說,臨床端會以清楚可理解的診斷流程與衛教,快速導入合適轉介與後續服務;同時把「以功能為目標的復健」與非藥物介入(職能、語言、物理、心理社會支持)納入常態,建立「診間到客廳」的連續路徑。呂建德與陳亮妤則針對政策與健保部分,強調政府正透過大數據與數位工具強化慢病與長照連結、在宅與遠距醫療與分級分流,並兼顧新藥引進與人力保障,協助失智照護更早期、更到位。  

Read More

南市總工會淨灘 逾200勞工朋友守護海洋環境

南市總工會全體理監事、所屬工會會員及勞工朋友淨灘活動,展現齊心守護海洋的行動力。(南市總工會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台南市總工會21日舉辦「淨灘活動與清理海洋廢棄物比賽」,理事長陳水林帶領全體理監事、所屬工會會員及勞工朋友參與。活動結合環保公益與趣味競賽,吸引逾2百人參加,展現勞工朋友與各界齊心守護海洋的行動力,總共清理出530公斤廢棄物。  黃金海岸一大早即已聚集大批人群,展開淨灘活動,每個人都戴上手套、提著垃圾袋,沿著海岸線分組進行清理,不少家庭親子共同投入,透過實際體驗更深刻感受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短短數小時內,共清理出大批廢棄物,其中以塑膠瓶罐、保麗龍、廢棄漁具及漂流木為大宗。為了鼓勵更多勞工朋友參與,總工會特別規劃「淨灘比賽」,依照清理垃圾的數量、種類及創意分類進行評比,不僅增添趣味,也展現團隊合作與守護環境的熱情。多位中央及地方民代,包括立法委員陳亭妃、市議員林美燕及葉翰勳等也到場支持守護海洋環境行動。 「淨灘活動與清理海洋廢棄物比賽」共清出530公斤廢棄物,以塑膠瓶罐、保麗龍、廢棄漁具及漂流木為大宗。(南市總工會提供) 陳水林表示,環境永續需要每一份力量的投入,勞工朋友不僅是社會的中堅,更能在環境保護上扮演關鍵角色。透過淨灘行動,不僅能減少海洋污染,也能提升全民對環保議題的關注與實踐。總工會未來將持續推動多元勞工教育與社會公益活動,號召更多勞工朋友攜手守護我們共同的家園,為下一代打造更乾淨、更美好的生活環境。

Read More

台南市回社慈善會捐贈復康巴士

社團法人台南市回社慈善會捐贈一輛復康巴士。(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為響應台南市照顧弱勢優先的施政理念,社團法人台南市回社慈善會二十一日捐贈一輛復康巴士,社會局長郭乃文代表接受並回贈感謝狀,感謝回社慈善會的善舉,協助市府照顧身障朋友交通接送服務。 郭乃文表示,台南市身心障礙人口數約十萬人,其中肢體障礙者二萬九千七百六十八人,占身心障人數百分之三十,感謝回社慈善會捐贈一輛復康巴士,期望藉由民間資源投入,讓社福能量更加倍。 回社慈善會原是一個信仰團體,七0年代從北區開始發展,當初大夥秉持悲天憫人的情懷,一聽到有人的家庭陷入困境,就輾轉相告,一個拉一個捐錢、捐物資幫忙,辦理急難救助、長期救援、獎助學金、房屋修繕及捐血等公益活動,一0三年、一0六年各捐贈一輛復康巴士,這次配合捐血活動第三度捐贈復康巴士。 目前台南市有一百五十五輛小型復康巴士及一輛中型復康巴士,每年平均提供三十萬次服務,這些車輛多數由民間企業、團體或市民所捐贈,逐年汰換年限已逾十年以上之老舊復康巴士,以保障使用民眾之行車安全。社會局指出,復康巴士採預約制,未能預約成功的民眾也會轉介通用計程車、長照交通車及民間復康巴士,亦有低地板公車、小黃公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