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球賽競技 障友展身手

台南市身心障礙體育運動總會首次舉辦身心障礙者布袋球比賽。(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台南市身心障礙體育運動總會二十日在永華國小體育館舉辦「一一四年台南市身心障礙者布袋球比賽」,選手們首次體驗,各展身手一較高下,興奮高聲呼喊「我投進了」。 台南市身心障礙體育運動總會看重布袋球廣泛的適性,適合身心障礙朋友及銀髮族朋友參與,今年首次辦理身心障礙者布袋球比賽,提供身心障礙朋友更多的運動選擇,盼能吸引更多人投入運動行列。 台南市身心障礙體育運動總會理事長蔡有仁表示,布袋球源自類似投擲馬蹄鐵的遊戲,它結合了投擲技巧、即時反應與團隊合作的元素,讓不同年齡層、性別與身心狀況的參與者都能體驗擲布袋球的樂趣。 這次有十個身障團體與學校參與,各組冠軍為,聽障組有台南市聲暉協進會聲暉A隊、台南大學附聰南大傅聰4隊。精神智能組有台南仁愛之家香草園1隊、香草園2隊、香草園4隊、香草園5隊、香草園6隊、黃蜂綜合運動城黃蜂3隊、黃蜂7隊、啟能揚善協會喜樂家工作坊喜樂家1隊。肢障組有台南市身心障礙者體育協會身障體協1隊、台南市復健青年勵進會復健青年3隊。

Read More

家庭類勞雇一家親 戶外交流

勞工局二十日舉辦「家庭類勞雇一家親」活動,包括看護移工、被照顧者及家庭成員一同參與,打造跨文化交流與支持的友善環境。(勞工局提供) 記者盧萍珊∕南市報導 勞工局二十日舉辦「家庭類勞雇一家親」活動,前往奇美食品幸福工廠及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理戶外交流,參加的看護移工、被照顧者及家庭成員一同參與,打造跨文化交流與支持的友善環境。 活動由社團法人台灣萬人社福協會攜手奇美食品幸福工廠與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共同舉辦。參與活動的移工來自印尼、越南、菲律賓等國,雖語言不同,卻在互動過程中彼此鼓勵,增進交流。成大的外籍學生亦熱情投入,提供即時語言協助與情感陪伴,幫助移工表達心聲、抒發情緒,成為溝通橋梁。 參訪人員先前往奇美食品幸福工廠,透過營養衛教課程分享簡單、營養的備餐技巧,幫助移工及家庭兼顧健康與便利;下午來到台灣歷史博物館,由專業導覽人員帶領大家認識台灣歷史,促進跨文化理解與尊重。

Read More

公益催眠探索內在 百人體驗

中華國際NLP教練研究發展教育協會二十日舉辦「2025百人催眠公益活動」。(主辦單位提供) 記者趙家麟∕台南報導 中華國際NLP教練研究發展教育協會廿日上午舉辦「二0二五百人催眠公益活動」,活動全程免費,百位民眾在專業NLP催眠教練的引導下,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內在探索體驗,協助參與者更深入地了解自我,透過潛意識的探索釋放壓力、重拾內在力量。 協會創會理事長吳璨因、現任理事長陳璿羽表示,催眠並非僅僅是一種心理體驗,而是一個促進身心整合、增進社會和諧的工具。催眠教練來自全台灣各地,皆具備專業背景,平時是收費服務,此次配合公益活動完全無償付出,讓大家有機會免費體驗這麼棒的前世回溯催眠技術。 中華國際NLP教練研究發展教育協會「2025百人催眠公益活動」,在專業NLP催眠教練的引導下,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內在探索體驗。(主辦單位提供) 台南市五術教育推廣學會創會理事長黃士豪、台南市外勤記者學會理事長姚正玉到場表達支持,肯定協會長年在教育與公益上的努力。 參加的民眾在體驗結束後,上台分享心得,多位提到在催眠過程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平靜與釋放,甚至重拾對人生的感動與希望,非常謝謝協會,現場掌聲不斷,氣氛溫暖感人。 中華國際NLP教練研究發展教育協會為經內政部核可的全國性非營利教育團體。協會致力於提升國人的溝通能力,推動儒釋道教育,並培養NLP教練與前世回溯催眠教練。

Read More

數位學習 開啟孩子新視野

家長體驗因材網與生成式AI平台。(教育局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市教育局攜手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台南市家長會聯合會等團體,於二十日舉辦「數位學習家長宣講」活動。市府教育局副局長楊智雄表示,家長應積極掌握數位教育趨勢,協助孩子養成正確且有效的數位學習習慣。 教育局表示,此次活動吸引眾多嘉賓齊聚支持,包括主講者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蕭東原、台南市家長會聯合會理事長賴建良及來自各地的家長熱情參與,一同為孩子的數位學習開啟嶄新視野,展現產官學界與家長團體攜手推動數位教育的決心。 本次活動規劃「因材網」體驗環節,讓家長更了解數位教學模式與學習診斷機制。安排實作操作,由教師示範如何結合因材網與生成式AI平台進行互動教學,並邀請家長親自體驗。

Read More

減產8成 麻豆文旦節柚飄香

麻豆文旦節現場準備柚香菜包、雞湯,吸引民眾排隊品嘗。(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麻豆報導 麻豆文旦在丹娜絲風災受創嚴重減產八成,市府二十日在曾文市政願景園區舉辦文旦節宣傳,現場還準備柚香菜包、雞湯供民眾品嘗。市長黃偉哲說,今年中秋節還沒到,麻豆文旦就賣完了,舉辦麻豆文旦節為紅柚、白柚促銷,並為明年打開更多通路。 以「柚佑麻豆‧安康曾文」為主題的麻豆文旦節,二十日熱鬧登場,黃偉哲表示,今年麻豆文旦雖減產,但促銷活動還是要續辦,待明年產量回歸豐收時,行銷通路才會越來越廣,讓更多消費者品嘗。 黃偉哲說,麻豆文旦品質向來都有口碑,今年產量減少時,坊間不少傳聞指有其他地方想要仿造麻豆文旦,或是收購麻豆文旦貼紙,面對這樣不好的情況,會請區公所、農會加強把關。 儘管麻豆文旦減產,市府仍舉辦文旦節行銷,活動熱鬧登場。 (記者盧萍珊攝) 麻豆文旦今年受到颱風重創減產,二十日前往文旦節擺攤的「日月翔果園」,攤位上有不少民眾採購,農民王昱翔說,後續即將登場的紅文旦、大白柚等損失不大,初估損失三成,消費者可多多選購品嘗。 麻豆區農會總幹事孫慈敏表示,麻豆文旦今年產量少已經完售,接下來是紅文旦、白柚產季,麻豆區種植紅柚、白柚各約一百公頃,果肉Q彈香甜不輸文旦。 麻豆文旦在風災受創減產八成,市府二十日舉辦文旦節行銷,日月翔柚園農民王昱翔(右)表示,接下來是紅文旦產期,民眾可多加選購。(記者盧萍珊攝) 文旦節現場有農創市集、農產品展售、商圈伴手禮、彩繪比賽及社區表演等精彩內容,中午則準備各五百份柚香菜包與雞湯,吸引不少民眾排隊領取,品嘗後都說「好吃」。 二十一日則有「文旦料理家」活動,將在「柚甜蜜果園」舉辦,讓民眾在產地現場體驗文旦鮮度與風味,並透過料理設計與餐桌美學,將在地果品轉化為創新美味佳餚,展現農業與飲食文化的結合。

Read More

孔廟文化園區將提高收費至七十元 推展夜光經濟

  孔廟文化園區推出「座在孔廟」座椅展,作品《抬轎入府城》深具意涵。(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近日至台南孔廟,是否有覺得大不同!除環境改造,孔廟文化基金會也和工藝家配合,在園區內推出「座在孔廟、看見台灣」的與孔子有約活動,為讓孔廟服務在升級,預計十一月起,將原票價四十元提高至七十元,台南市民維持不收費,明年度完成光環境後,將力拚「月光經濟」,配合永續活動,提升孔廟文化觀光價值。 全台首學台南孔廟屬國定古蹟,是觀光客訪台南必到景點,且長期以來,只有進入大成殿才需要購票參觀,二、三十年來,維持四十元的門票,希望提供訪客更好的參訪經驗和提升服務,基金會執行長葉重利表示,十一月起將調漲票價至七十元,收票廷改至南門路入口處,進入園區內即收費,至於台南市民,仍維持免費進場。 園區內近期也和工藝家團隊合作在園區內展覽「座在孔廟」座椅展,三十款各式各樣的座椅,饒富趣味和深意,如《抬轎入府城》,透過時代美感轉化轎椅,除公共休憩,也可為場地增添歷史情境。下週也將引進「首學茶棚」,從手搖飲、茶席等,再配合座椅,讓遊客可在樹蔭下品茗。 另外,孔廟和附近的台文館、南美館,形成「文化鐵三角」,正建構「文化交陪境」,合作推出「全生命週期」成年禮,結合文學、藝術等,並推出各式各樣成年禮活動,如企業、大人專屬等,讓孔廟文化園區共好共榮,且配合明年六月完成的「光環境」,也將打造「月光經濟」,結合音樂、藝文、散策休憩並推出專屬文創商品。 總統賴清德上任後,依例贈匾台南孔廟,上任已經年餘,孔廟也已將匾額高掛,只是紅布至今仍遮住,露出一角,隱約是「化」字。葉重利說,已經和總統府聯繫,希望敲定揭匾時間,祭孔活動下週舉行,然至今尚未收到回覆。 總統賴清德上任後,依例贈匾孔廟,雖已高懸,然總統府尚未安排揭匾行程,紅布露出一角,惹人猜想。(記者林雪娟攝)

Read More

四書約茶孔廟登場 品味子曰好日子

財團法人台南市國學書院傳統文化基金會舉辦「四書約茶—溫良恭儉讓」茶席,讓人在茶一飲之間,體證茶與生活的好修行。(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推展國學生活化,財團法人台南市國學書院傳統文化基金會配合孔廟文化節,推出三場精彩的人文活動,讓國學與茶席、書法、古琴,進行美雅對話,邀請民眾一起來品味孔子的生活哲學,過個「子曰好日子」! 三場活動包括「四書約茶—溫良恭儉讓」茶席、「筆下揮千秋」書法體驗、「一擊中的」弓道表演及體驗。基金會獲得竹科、南科多位企業家所贊助,以「國學生活化」為主題,藉由經典人文再閱讀和深入理解,希望讓人們在繁忙生活中,找回身心靈的安頓及安好,包括多位企業家也到場共襄盛舉,為「科技台南、人文古都」,增添無數亮點。 二十日下午於孔廟明倫堂舉辦茶席,以《論語‧學而‧十》的一段話,講述「溫厚、良善、恭敬、勤儉、謙讓」的人格修養現代社會中的意義,並以沖泡「包種茶」茶,五道茶序,應證以「恭敬」之心奉茶,讓「溫厚的茶湯、良值的口感、極簡的初味」及一杯「白開水的回甘」,讓人在茶一飲之間,體證茶與生活的好修行。 財團法人台南市國學書院傳統文化基金會舉辦「四書約茶—溫良恭儉讓」茶席,讓人在茶一飲之間,體證茶與生活的好修行。(記者林雪娟攝) 茶席間,也佐以五首琴曲:〈水仙操〉、〈流水〉、〈梅花三弄〉、〈空山憶故人〉、〈猗蘭操〉,在琴音裊裊幽靜裡,享受眼耳鼻舌身意的五感體驗。特別的是,以孔子人格寫照為主題的〈猗蘭操〉古琴曲,是首度在公開場合彈奏,繞梁三日的古雅琴音,讓人迷醉。 活動也邀請人文專家歐財榮導覽孔廟,讓人對孔廟有更深一層認識。二十一日上午十時舉辦「書法美學—筆下揮千秋」,邀請南方講堂王美霞進行國學講解,明宗書法館總監陳明德書法揮毫及中正大學書法社書法體驗,下午三時由南女弓道社進行射禮示範等,希望帶領民眾,重新發現孔廟蘊藏於生活與文化中的新意,讓孔廟成為實踐「好日子」的生活場域。

Read More

北區區公所辦「城隍迎花神」 親子走秀、手繪扇熱鬧登場

  柯依岑和柯依妡姐妹檔獲鎮北好行大使獎。(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北區區公所廿日下午在縣城隍廟前舉辦「城隍迎花神、保生送平安」活動,除主軸的小小花神親子走秀外,還有花神扇手繪以及汽球人、棉花糖等童玩供大家「呷免驚」。花神親子走秀趣味競賽由振興里陳春米、浦妡羽等四個參賽組合獲得象徵冠軍的鎮北好行大使獎。 這場活動以三老爺宮花神、縣城隍夜巡以及區內三處保生大帝廟宇為主軸,規劃多元豐富的內容。由「台南市鹽友關懷協會及安順鹽場」執行長王正德帶領民眾親手運用鹽滷製作豆花,不少小朋友做完立刻開心大口品嚐,現場也準備大鍋鹽滷豆花,香氣四溢,讓參加者大快朵頤。 振興里長侯美惠(左)被虧是阿嬤帶孫子走秀。(記者陳俊文攝) 另一邊的花神扇手繪課程,將三老爺宮的十二花神圖像化為扇面作品,完成後紛紛拿著花扇互相展示。 「黏土便當組合」手作課程則充滿童趣,桌上出現了五花八門的「迷你便當」,讓小朋友愛不釋手。 走讀「醫神巡禮」帶領民眾走訪福隆宮、興濟宮與元和宮,由導覽老師講解保生大帝的醫療傳奇,「頂大道」祀典興濟宮董事長林淑華、最近才改選的「水仔尾保生大帝」元和宮主任委員茂福皆率董事和執事們前來參加。 壓軸登場的「小小花神走秀」共有十五個家庭或個人參賽,他們都精心打扮,穿戴鮮花與氣球裝飾,在專業梳化師巧手妝點下,化身為小花神,在縣城隍廟前紅毯上走秀。 振興里里長侯美惠率三組人馬參加走秀,自己親自牽親戚小孩蔡語涵登場,被主持人虧她是「阿嬤帶孫參賽」,引來全場爆笑聲,也帶動歡樂氣氛。 三老爺宮的十二花神壁畫被吵熱之後,連里內人孔蓋也出現花神圖案,所以出錢最多的水利局長邱忠川也應邀參加,區長潘寶淑強調「這是陽謀」,希望未來北區的人孔蓋也都能和地方民俗文化做結合。 活動在花神走秀趣味競賽頒獎後圓滿結束,四個獲得鎮北好行大使獎的組合,除陳春米組之外,還有許雨晴、陳欣瑜組、柯依岑、柯依妡姐妹檔、田震榕和宋語萌組。

Read More

民族管絃樂團成軍25年 推出「南方起藝」團慶音樂會

台南市民族管絃樂團成軍二十五年,推出「「南方起藝」團慶音樂會。(民管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市民族管絃樂團成立至今四分之一世紀,以絲竹樂聲串連城市記憶,深耕南台灣,二十一日下午將於台南文化中心演藝廳舉辦「南方起藝」團慶音樂會,與台南藝術大學管絃樂團攜手合做,以台彎作品為主軸,展現本土音樂的多元風貌與府城文化的深厚底蘊。 文化局表示,民管是台南重要藝文名片,二十五年來累積超過千場演出,展現豐沛展演、教學與創作能量,團慶音樂會結合「國樂人才搖籃」南藝大中國音樂學系,以「南方起藝」為題,寓意融合地緣文化與藝術教育,象徵教育界與藝文界攜手推動國樂傳承與發展志業。 演出陣容星光熠熠,由安敬業、林亦輝兩位指揮聯袂領軍,邀集兩大樂團同台演出,安排多位重量級獨奏:民管首席梁金寧將以《殼仔弦、大廣弦與樂隊》展現深厚音色魅力;南藝大系主任黃俊錫偕同多位古箏演奏家,共同呈現《孔雀東南飛》細膩情韻;「台灣國樂青年音樂家繁星計畫」推薦的新銳演奏家張桓誠以笛樂詮釋《抒懷》,象徵世代交會與傳承。 節目內容緊扣台南人文脈絡與藝術特色,透過跨世代、跨樂團對話,完整體現國樂傳承與創新精神。除音樂演出,並推出三款紀念戳章,涵蓋二十五年來的三處駐地,包括吳園藝文中心、水萍塭文化會館與歸仁文化中心,饒富紀念意義,樂團歡迎各界參與「南方有聲.藝起共鳴」購票洽 OPENTIX 售票系統,並可使用文化幣或五折自由座優惠。

Read More

新營民榮社區攜手妙法禪寺舉辦健走 吸引數百民眾參加

  台南市長黃偉哲到場鳴槍,為參與建走的民眾加油打氣。(記者翁聖權翻攝)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結合佛教慈悲精神與社區安全議題,新營民榮社區與妙法禪寺二十日攜手辦第一屆「跟著佛祖健康走」暨社區防暴宣導活動,吸引數百位民眾熱情參與,市長黃偉哲也到場鳴槍,為民眾加油打氣。 這項活動安排身著綠色背心的志工手持「性別暴力防治」、「STOP暴力」等標語,在莊嚴的佛寺山門前集結,形成一道亮麗的防暴宣導隊伍,展現社區團結一心對抗暴力的堅定決心。 民榮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張哲瑋說,隨著社會型態轉變,家庭暴力、性侵害等問題日益受到重視。根據統計數據顯示,建構完善的防暴社區網絡,能有效降低暴力事件發生率達三十趴以上,民榮社區此次創新結合宗教力量與健康促進概念,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防暴觀念深植人心。 「防暴不是口號,而是需要全社區共同參與的行動」,該社區選擇用最親民、最健康的方式來推廣防暴觀念,希望讓更多鄰里朋友認識到,每個人都是防暴網絡中重要的一環。 妙法禪寺住持圓通法師表示,佛法教導信眾以慈悲心對待一切眾生,家庭和諧、社區安全正是慈悲精神的具體實踐,透過這樣的活動,希望將佛法的智慧融入日常生活,讓每個家庭都能遠離暴力陰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