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讀書會有約 紀倪君分享聽導演說

三三讀書會邀請金鐘導演、台南的女兒紀倪君主講「聽導演說」,會員們也以底片的「黑白」盛裝迎接紀導。  (三三讀書會提供) 記者姚正玉∕台南報導 三三讀書會四月份活動邀請曾獲五座金鐘獎的台南女兒、導演紀倪君主講生命故事與未來規劃,紀導也盛情邀請讀書會會員參與她最新力作「少年偵探的誕生」演員海選的評審工作,獲得全場熱烈回響。 擅長紀錄片、及實境拍攝的導演紀倪君,曾以《冒險王》、《台灣一00種味道》等節目入圍十多次金鐘獎,得過五座金鐘獎。資歷豐厚的她,也曾受阿里巴巴團隊邀請,前往大陸製作大型戶外真人秀。回台創設灰人文化傳媒公司。 紀倪君導演受邀在三三讀書會主講她的生命故事和導演夢。(三三讀書會提供) 紀倪君表示,她是一個熱愛人文故事與紀錄片的導演,對故鄉台南也有著深厚的情感,二0二0年她製作了台南美食節的宣傳片,二0二三年實現了帶著作品回到台南的夢想,在安平開拍了「神秘五金行」還請到了台南之光林志玲的老公AKIRA擔綱演出、深獲各界好評,也讓更多人認識安平的人文和風情。 紀倪君在演講中請台下會員上台互動、扮演實境秀的演員、明星,考驗臨場反應,活潑有趣,炒熱現場氣氛。紀倪君表示,今年六月將在台南北門開拍充滿熱血與衝突的籃球實境節目「白日夢籃球隊」,力邀蕭敬騰、王陽明、賀瓏,以及體壇名人等跨界嘉賓參與,充滿熱血與運動精神,值得大家拭目以待。 紀倪君(左三)導演也邀請三三讀書會的會長陳苡銜(中)和活動幹部來擔任她新作選角的評審。(三三讀書會提供) 紀倪君也提到,她最新作品是明星攜手律師辦案的「少年偵探的誕生」,以台南城市觀光作為場景,法治教育為主題,希望活絡台南在地文化,打造台南成為潮流與朝聖的影視基地,劇中的重頭戲也將在台南的司法博物館來進行。 為了讓這部劇更具可看性,紀倪君表示,這次參與演出的演員將進行國內外的海選,很高興到三三讀書會演講,也榮幸邀請會長陳苡銜和幾位會員們一起來擔任演員海選的評審工作,讓大家共同參與這部對她、對台南都相當有意義的實境大作。

Read More

慈暉媽媽陳沈金蓮 育3子照顧7弟妹

白河區崎內里慈暉媽媽陳沈金蓮受公所推薦接受市府表揚。(白河公所提供) 記者翁聖權∕白河報導 白河區各里模範母親已經出爐,其中崎內里慈暉媽媽陳沈金蓮受公所推薦接受市府表揚。陳沈金蓮是台灣家庭長女角色的縮影,婚前照顧七名弟妹,婚後撫育三子成家立業,一生任勞任怨無悔付出。 白河公所指出,陳沈金蓮是一位純樸白河農村婦女,十七歲嫁給先生陳來助,只見過兩次面,經由媒妁之言來到陳家。生了長子陳世憲,先生就去當了三年兵,剩下她一人扶養孩子孝敬公婆、一起下田工作,回到家裡還要料理家務、燒飯煮菜,先生當兵回來後,陸續誕下陳景導、陳建志二子。 陳沈金蓮七個弟弟妹妹都有上學讀書,只有身為長女的她沒有念過小學,卻懂得人世間最深刻的道理。先生拚搏事業,她懂得如何像風箏一樣,一條細線在最適當的時候,提醒最關鍵的方法,得以守成。 三個孩子各有成就,長子陳世憲是成功大學兼任教授,並促請政府將廢棄的崎內國小修建成為「台灣意象書法館」。老二陳景導在烏山開設土雞城極受歡迎,老三陳建志在嘉義任職保險公司的高層。 白河區一一四年各里模範母親如下:崎內里陳沈金蓮、河東里林疑、大林里吳潘玉盆、六溪里張吳秋月、大竹里陳淑珍、汴頭里黃招治、內角里王春美、馬稠後里李羅齊、外角里呂淑鈴、關嶺里賴麗華、竹門里林吳盆、虎山里林吳春美、秀祐里林潘順照、白河里吳洪梓、詔豐里黃林秀琴、永安里趙張秀霞、昇安里李林秀枝、庄內里蔡璧鎂、仙草里潘黃錦、廣蓮里張陳秀戀。

Read More

蕭琇華視察南區防汛整備

一一四年汛期將至,南區公所為提前因應,區長蕭琇華(左一),十八日率隊視察南區重點防汛區域及各項防汛設施整備情形。(公所提供)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一一四年汛期將至,南區區長蕭琇華十八日率隊視察南區重點防汛區域及各項防汛設施整備情形,並提醒公所員工,針對各項防災資訊應即時揭露於公所網站,提供民眾閱覽查詢。 蕭琇華首先與喜樹地區里長前往喜樹抽水站,一同確認抽水站機組運作正常,並至喜樹路確認雨水下水道清淤工作,以及里內設置淹水感測器的地點了解設備狀態,隨後會同灣裡永寧里長王育貞前往灣裡路二一一巷抽測沉水式抽水機。 公所指出,為加強南區喜樹灣裡地區的防災動能,市府斥資興建喜灣抽水站,在今年一月正式啟用,一一三年面臨多個颱風,可迅速將大量的水量排入海中,讓喜樹、灣裡聚落不再面臨過去經常積淹水的困境。 至於日新、喜樹及灣裡地區等九處,目前設有廿六台沉水式抽水機,公所每月定期辦理機組巡查,並備有三台小型移動式抽水機及五十片防水擋板可供機動運用,公所也於「區公所後方停車場」、「喜樹圖書館後方空地」及「灣裡活動中心後方」等三處各備有沙包五百包等,提供民眾防汛之用。

Read More

楠西以工帶振 迎100隻蛋雞進場

楠西安置居民參與以工帶振,歡喜迎來第一百隻蛋雞。(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楠西報導 芥菜種會持續以工「帶振」,培力楠西震災安置住民養雞種菜,十八日喜迎第一百隻蛋雞進場,住民還選出十五種蔬菜種植,一同邁向自立生活。六十歲呂姓住民在受震之後接受培力並有了工作機會,期待災後重生。 震後被安置的住民學習自然農法種菜。(記者張淑娟攝) 基督教芥菜種會關懷楠西地震後中長期安置區的住民與長者,透過自然農業實作,推動以工「帶振」,教住民種菜養雞。芥菜種會花蓮習藝所主任江宜錦表示,培力以自然農法飼養蛋雞和種植蔬菜,並依據實際工時為住民帶來穩定收入。 參與培力的第一梯有四名住民參與,從雞舍搭建、微生物發酵床、蛋箱與飼料槽等設施的建置,到雞飼料的調製等,芥菜種會都「手把手」的教導,此外,住民也一同選出十五種蔬菜種植,學習營養液的調製與噴灑等實作技巧。 參與以工「帶振」的呂婦,家中還有一位罹患甲狀腺癌的婆婆要照顧,原租屋在楠西龜丹里,但因地震屋垮,暫住在中長期安置區;她參加以工帶振團隊,感謝有被培力及工作的機會,不僅學習一技之長,賺取收入,生活也有了目標及盼望。 團隊中,還有一名芥菜種會長期安置關懷的少年阿祥,目前是國三生,他立志報考國立花蓮高農、走向農業之路。此次隨著輔導老師與培力團隊一同到楠西,與住民一起耕作,貢獻所學,從受助者成為助人者,並在與長者們的互動中深刻感受到一份特別的價值與感動。 芥菜種會歡迎大家一起來造訪芥菜種會「以工『帶振』供需平台」https://msm3funet.mustard.org.tw,或洽服務專線:02-7705-9292。

Read More

大內社區業務聯繫會報 強化共學共好

大內高手集合,共享社區發展共學共榮的經驗。(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大內報導 大內區公所十八日召集社區和關懷據點的幹部們,召開共建共學共好的社區業務聯繫會報,並頒獎鼓勵環湖社區,榮獲紫絲帶社區初級預防認證,期待各社區透過會報提升實務專業訓練,共同營造「大內好所在」。 大內高手集合,共享社區發展共學共榮的經驗。(記者張淑娟攝) 十八日的大內社區業務聯繫會報,由區長陳俊達主持,環湖社區理事長潘楊肅銓應邀做社區經驗分享。陳俊達表示,公所擬透過社區業務聯繫會報,凝聚社區組織共識,提升社區運作效能,並透過交流,促進各單位間的合作與學習,發揮更高效的社區服務功能。 公所也結合市府社會局和台南市社區永續培力中心的專業培力課程,提供有關「會務年曆」的業務相關知識,並開設「志工SO EASY」課程,提升志工的實務操作能力。現場還播放去年社區影片回顧,分享經驗與心得,並表揚長期默默奉獻的幹部及志工。 陳俊達指出,社區的活力來自每一位幹部和志工熱心推動社區業務,無私關懷社區的日常,希望有更多民眾參與社區活動,讓長者能夠走出家門參與各種活動,並希望透過公私部門的合作,提升在地社區服務的能力。

Read More

黃偉哲出席弘前櫻花祭開幕式

黃偉哲出席弘前櫻花祭開幕式,強化台南弘前青森三方情誼永固。 (市府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市長黃偉哲至日本訪問,十八日出席當地年度重要盛事弘前櫻花祭的開幕儀式,以實際行動回應和感謝友誼市對台南的支持,也見證台南、弘前、和青森三方情誼永固。 台南市跟日本友誼市青森縣、弘前市素來情誼深厚,弘前市長櫻田宏去年兩度來訪,青森縣知事宮下宗一郎去年底也曾訪台南。 黃偉哲在開幕式中表示,相當榮幸能應邀造訪最美麗的櫻花之城弘前,而櫻花的盛開正象徵台南、弘前跟青森的情誼正蓬勃發展,彼此交流也因相互幫忙對方行銷芒果、蘋果等農產品而蓬勃發展,期許能更促進三方的互動與交流,讓這份情誼能長久傳承下去。 黃偉哲表示,透過與國際城市積極交流,可累積起彼此理解、認同的友好情誼,這也正是台南推動城市外交、爭取國際知名度的絕佳基礎,青森縣與弘前市不僅長年支持台南,更對強化雙邊交流負有使命,未來可望多展開合作,讓彼此市民受惠。 開幕式出席嘉賓除黃偉哲,還包括青森知事宮下宗一郎、弘前市長櫻田宏、北海道函館市長大泉潤及許多青森縣議員與眾多周邊縣市各地方政府和議會代表,黃偉哲也趁機向政要們致意並介紹台南,盛情邀請日本朋友能多多來訪台南。

Read More

全中運19日開幕 附近道路交管

一一四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開幕典禮,將於十九日下午五時廿分起,在安南區台南亞太少棒主球場舉行,市府體育局表示,屆時將進行交通管制,請民眾注意。(體育局提供)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一一四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開幕典禮,將於十九日下午五時廿分起,在安南區台南亞太少棒主球場舉行,市府體育局表示,開幕當日下午兩點半至晚上九點,附近道路將實施交通管制,僅開放持有通行證車輛進入等相關交通管制與接駁服務措施。 體育局表示,開幕當天,將由盧廣仲、玖壹壹、GENBLUE幻藍小熊、Super Junior成員厲旭以及CUTIE STREET等藝人帶來精采演出,且環館路往東方向的慢車道將實施交通管制,建議參加開幕典禮民眾,將車輛停放於長和路周邊的成棒主球場停車場、長和路停車場、館安停車場或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停車場等指定區域,步行前往會場。 活動期間,為因應機車停車需求,環館二路至慶和路間的環館路西向人行道,將開放作為臨時機車停車區;東向人行道則因人潮聚集與步行需求,全面禁止機車停放。 市府呼籲民眾,多加利用大眾運輸工具前往,並規劃免費接駁專車服務,來回接送民眾往返永康火車站與會場。去程接駁車自十九日下午二點半起,每廿分鐘發車,末班車為下午四時五十分;返程接駁則自晚上八時廿分起人滿即發,末班車為晚上九時發車。或是使用YouBike前往。 此外,民眾也可搭乘五路、十八路、廿路、九0五路及橘三公車至會場周邊地點,詳細路線與時刻資訊請查詢「大台南公車」網站。 警方於開幕活動當天下午三時起,於長和路、環館路及慶和路沿線部署警力,實施交通疏導與秩序維護。

Read More

迎漁光島藝術節 貓旗亮相

  漁光島藝術節轉型漁光島生活節,小朋友創作七十面貓大旗將飄揚,共創島嶼藝術儀式感。(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今年度的漁光島藝術節邁向全新轉型,結合音樂、生活美學、市集體驗等多元展演,讓藝術不僅在島上,更貼近民眾生活。「漁光島生活節」即將盛大登場,延續「進島儀式感」的策展精神,啟動《島風喵喵轉》旗幟藝術計畫,於漁光大橋打造象徵性藝術裝置「漁光島旗」,為進入島嶼的旅程揭開序章。 「島風喵喵轉」旗幟藝術計畫,由九號萬士達公司響應,十八日攜手億載國小漁光分校共創具地方特色的藝術旗幟,將為通往漁光島的橋梁注入藝術氣息。呼應生活節系列活動《巷仔Niau裝置藝術》,以「貓」為創作主體,旗幟面結合台南的自然、生態與人文景觀元素,共設置七十面大型旗幟於漁光大橋,轉化為一座象徵進入島嶼心靈空間的藝術門戶,由在地小學生親手創作,讓日常成為藝術,創作融入生活。 漁光島生活節將於五月初登場,邀請民眾一起登島放鬆、感受藝術與自然的交織。今年規劃光岸音樂祭、鯤森市集、島民市集三大主軸活動,打造專屬海島的創意生活盛宴。 展期適逢母親節,規劃「放空聲活日」,以漁光島得天獨厚的自然景緻為背景,推出身心靈療癒體驗、森林主題放空市集、女性主題講座、創意放空比賽、巷仔Niau尋寶遊戲及林中餐宴等,讓所有人在海風輕拂與森林包圍中,徹底放空、放鬆。 同場也加映「巷仔Niau×漁光島森林」企劃,讓民眾帶貓進島,在森林步道中展開「躲貓貓」互動遊戲,邀請所有人走進林間,聆聽生活的另一種節奏。邀請所有人進島享受風景和靜謐時光,透過迎風的旗幟,一起感受生活的溫度。

Read More

府城南籍圈競賽 歡迎秀創意

  地政局舉辦「府城南籍圈」競賽,邀請民眾秀出最佳創意,變成百寶箱。(地政局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地政局運用空間地理資訊技術,將台南市各項地政資料設置立體化圖台功能的「府城南籍圈」,為推廣空間資訊應用和培育人,讓圖台功能更加值應用,將舉辦競賽,歡迎學子和民眾秀出最佳創意,一起挑戰拿大獎。 地政局指出,「府城南籍圈」猶如台南的智慧大腦,裡面裝滿各種地圖和資訊,為讓大腦更聰明、更好用,邀請各路英雄好漢,一起來為它加值,希望所有人發揮創意,運用圖台基礎功能,結合在地文化或永續發展等議題,讓南籍圈的功能更強大、更貼近生活,打造更智慧的台南。 地政局說,「府城南籍圈」就像一個充滿寶藏的工具箱,裡面有地籍、房屋、社區情報、房價趨勢、開發熱區等資訊,甚至還有3D模擬,還能玩疊圖、做分析,希望各方運用這些功能,結合生活、觀光、文化、環境等各面向,讓南籍圈的房地資訊和GIS應用產出更有趣、更實用成果,變成百寶箱,讓台南的智慧城市建設,邁向新高峰。詳洽官網。

Read More

汛期將到 工務局提前備戰

  工務局啟動汛期防災整備,提前部署,維護市民安全。 (工務局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雨季來臨,工務局啟動防汛整備作業,除在建橋梁工地巡查,要求維持河道暢通外,也針對山區路邊側溝加強清淤,避免堵塞,影響到排水功能,透過提前部署,維護市民安全。 工務局針對正在興建的橋梁防汛整備巡查,包括東山大埔橋、六塊寮排水護岸工程、中西區臨安橋等,確保各橋梁工程均沒有阻礙河道水流情況,現場並需備有防汛相關機具,工務局要求承包廠商務必做好維持河道暢通及防汛措施,並確實依法加強勞工安全教育與應變計畫。 對於山區道路,包括市道172、172乙、174、175、182線等,也陸續展開路邊側溝內的雜草、土石等清除作業,目前已完成清溝通暢。 工務局強調,劇烈天氣可能造成的強降雨,對工程及排水有所影響,都已提前做好巡查準備工作,面對將來臨的雨季,工務局已經準備好了,也歡迎民眾若有發現未盡完善處,能提供建議,與市民一起攜手做好防災的整備工作。若發現道路或工地有問題,請市民撥打1999或工務局服務專線2155555,工務局將會即刻處理,共同維護市民安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