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萍塭公園 發現綠鬣蜥

  南區水萍塭公園內有綠鬣蜥出沒,市府農業局表示,已由廠商派員前往捕捉。 (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南區水萍塭公園也有綠鬣蜥,民眾發現水萍塭公園內人工湖旁,竟有綠鬣蜥出沒,擔心是否已入侵至市區,市府農業局表示,已請廠商派員進行捕抓,希望早日將其「繩之以法」。 民眾指出,以往綠鬣蜥在離市區較遠的二仁溪沿岸出沒,如今連市區內的水萍塭公園,也有綠鬣蜥出沒,是否已有擴散,且水萍塭公園,除了一般民眾休憩外,也有行動不便的長者,由外籍看護推著至公園內休憩,如果碰上綠鬣蜥,擔心造成他們驚嚇,希望能早日捕捉。 農業局森林及自然保育科表示,接獲通報後,八日下午已由廠商派員前往搜尋捕抓,估計該隻綠鬣蜥年紀約為三年,雖也有民眾之前也曾見過,但似乎都只有一隻出現。 森保科指出,根據統計,今年至今,捕捉的綠鬣蜥約為一萬七千隻,且目前採取分區掃蕩做法,針對民眾通報的區域,進行數天捕捉動作,如之前也針對南山公墓附近,進行捕捉。

Read More

北門雙春沙灘 野生文蛤大爆發

  北門雙春海域沙灘於風災過後,出現大量野生文蛤,漁民帶著工具前來挖文蛤。(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北門報導 北門區雙春海岸線最近湧出大量野生文蛤,吸引不少漁民來挖文蛤賺外快,還有遊客也來試手氣。 雙春濱海遊憩區指出,丹娜絲颱風過後,沙灘出現大量野生文蛤,每天都有漁民帶工具前來挖文蛤,有時候高達二十多人,當地有漁民提及,在八掌溪與急水溪出海口的北門雙春海域,約有六公里的沙灘,以往並未有文蛤。 前來挖文蛤的李姓漁民表示,嘉義布袋海岸先出現野生文蛤,後來陸續在北門雙春又發現,已經有一個多月了,若是認真挖掘一個多小時可挖到二百多顆,大小尺寸超過十元硬幣,深度約五到十公分,先前風災重創文蛤養殖,現只能挖野生文蛤補貼家用。 在七股養殖文蛤的三股里長黃仙立說,丹娜絲災後文蛤產量銳減,僅剩二、三成,有些甚至全部去了了,由於產量受損,加上近中秋節的市場需求,目前文蛤池邊價上漲至少十元,接近中秋價格可能再上漲。 北門雙春海域沙灘有一大票漁民挖野生文蛤的熱鬧景象。(記者盧萍珊攝) 雙春出現野生文蛤,黃仙立研判,台南沿岸沙洲、七股潟湖、北門潟湖都有野生文蛤、野生牡蠣苗,是魚蝦蟹的食物來源之一,沙灘出現文蛤須專家調查生態有否改變。

Read More

公私協力助弱勢家庭汰換家電 加速災後復原

南市經發局啟動「能源弱勢族群節能改善計畫」,公私協力助弱勢家庭汰換家電,加速災後復原。(記者陳佳伶攝)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颱風和豪雨後,為加速弱勢家庭恢復日常生活,南市經發局運用「能源弱勢族群節能改善計畫」,針對老舊冷氣、冰箱和燈具等高耗能設備進行改善,透過公私協力預定協助四十戶弱勢家庭汰換老舊家電,加速災後復原。 經發局說,自一一一年起迄今,透過經濟部能源署補助經費,辦理「能源弱勢族群節能改善計畫」,協助轄內弱勢家庭進行老舊冷氣、冰箱汰換。 能源弱勢族群節能改善計畫,首戶位於北門風災災區,已完成老舊電器汰換。(經發局提供)   能源弱勢族群節能改善計畫,一併協助檢查弱勢家庭的配電盤,打造安全的生活環境。(經發局提供) 今年因颱風、豪雨等天災侵襲,在台南部分地區造成嚴重衝擊,其中,有不少弱勢家庭房屋受損,家中電器也因為淹水或雨淋損壞,原本生活不寬裕,要汰換這些家電也有困難。 為加速弱勢家庭恢復日常生活,經發局率先運用「能源弱勢族群節能改善計畫」,針對老舊冷氣、冰箱及燈具等高耗能設備優先進行改善;除市府經費挹注,更結合台南市直轄市商業總會以及在地企業資源,透過公私協力模式,將關懷與節能發揮最大能量。 經發局表示,「能源弱勢族群節能改善計畫」,透過社會局、家扶中心及原民會提供弱勢家庭名單,經過先勘評估審查通過後再進行老舊電氣設備汰換,每戶汰換設備最高補助三萬元。 經發局專委陳建棠指出,今年「能源弱勢族群節能改善計畫」以「能源效率提升」及「災後復原」為目標,經訪視與關懷能源需求,盤點耗能設備,檢視用電安全並給予正確能源使用建議。 感謝台南市直轄市商業總會媒合在地企業等民間力量,提供最優惠的設備價格來支持弱勢關懷計畫,今年預計協助四十戶弱勢家庭完成汰舊換新,北門有一戶弱勢戶在完成屋頂修繕後,已順利汰換冰箱;其他各弱勢家庭也將陸續汰換老舊電器,以打造節能、安全的生活環境。

Read More

助力救護!白京建設捐贈第十六輛救護車

白京建設自一0二年開始捐贈救護車,今年捐出第十六輛。(讀者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白京建設公司在南市深耕多年,長年奔走在南市各地,為市民建設安居處所。本著對公共安全的重視,自一0二年起,持續捐贈救護車輛,促進地方救護量能。今年白京建設再捐贈第十六輛救護車予南市消防局,董事長陳蓉楨及總經理吳至宏也期望進一步促進地方醫療,成為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的保障。 白京建設於九十二年創立,其前身宏泰銅字及宏泰鍛鐵自民國七十八年起就投入建築與裝修領域中,多年來致力在台南打造健康、安全的住宅。家的意義蘊含安全、被保護的期待,白京建設也持續關注公共安全議題並投入各項公益活動,白京建設自一0二年起捐贈救護車,今年也捐贈第十六輛─「白京十六號」予南市消防局,期待能成為南消守護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助力。 白京建設董事長陳蓉楨(左一)及總經理吳至宏(左二)會同消防局長李明峯啟動救護車,白京十六號正式服役。(讀者提供) 八日上午南市消防局辦理捐贈典禮,由白京建設董事長陳蓉楨及總經理吳至宏代表捐贈,南市消防局長李明峯代表受贈。李明峯特別感謝白京建設對南市消防團隊與地方安全的重視與支持,白京十六號配備最先進醫療器材,能應用於各式救護任務中,也特別配備電動擔架節省人員體力,將即刻配發至安定分隊執勤,南消也將完善運用本輛救護車,為市民提供更快速、更完善的救護服務。

Read More

中秋送暖不間斷 南市勞工局攜手泥水工會志工關懷弱勢家庭

南市勞工局長王鑫基(右四)和勞安福利科長吳素珍(左二)陪同泥水工會志工,致贈愛心物資關懷職災勞工和弱勢家庭。(勞工局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中秋節快到了,長期投入「做工行善團」房屋修繕工作的台南市泥水業職業工會,準備紅包和葵花油等民生物資,由南市勞工局人員帶領,分送給二十戶弱勢關懷戶,為職災個案和弱勢家庭帶來溫暖。 市府工局多年來與工會合作推動房屋修繕、義剪服務及物資發送等多項關懷行動,持續陪伴弱勢家庭走過生活困境。 泥水工會發揮愛心,準備紅包及民生物資包括鮮蝦麵、衛生紙、葵花油、薄被、香皂等,致贈給弱勢家庭。 勞工局人員和泥水工會志工,分別前往歸仁區、南區、安南區、西港區、七股區、麻豆區、大內區、楠西區、鹽水區、柳營區、東山區及白河區,關懷二十戶弱勢家庭,關愛的足跡遍及大台南近半數行政區。 住歸仁區七十歲蔡姓婦女,為貼補家用,仍擔任居家服務員;今年二月前往服務個案的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傷及頸椎經送醫救治,至今仍無法使力抓握物品,也有神經性疼痛狀況,連提筆寫字都很艱難,身心都受到很大的煎熬,關懷行動給她帶來溫暖。 南區李姓獨居老翁,居住房屋老舊損壞嚴重,經志工啟動房屋修繕服務,完成屋頂、天花板及結構修繕,將房屋漏水與天花板坍塌等潛在危險排除;志工們從官田區二手家具倉庫搬運床組、衣櫥、桌椅、電視及冰箱,協助布置完善居家環境,讓老翁重獲安全、舒適的新家;在完成修繕後前往探視關懷,讓老翁感受社會關懷。 勞工局長王鑫基表示,每年中秋等節慶前,各工會都會主動發送愛心物資,透過持續關懷職災個案與弱勢家庭,希望溫暖與希望不間斷延續在城市各角落。

Read More

水利局啟動東山區區域排水系統性規劃,提升防洪韌性守護居民安全

東山區許秀才排水系統涵蓋三榮里、東中里及大客里等聚落,主要承接農田與民生排水,尚未完成整體治理規劃。(水利局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颱風豪雨常為東山居民生活與農業帶來衝擊,南市水利局進行全面性水文與水力模擬分析,並爭取中央補助四百萬元啟動「東山區許秀才排水系統規劃」,針對許秀才排水等三條主要排水進行檢討,期透過系統性規劃與治理,逐步提升地區防洪韌性。 東山區主要排水之一,北馬排水現況。(水利局提供) 水利局指出,東山區地勢多為丘陵與聚落平原交錯,颱風豪雨期間常因短時間逕流量暴增,造成排水不及引發農田及聚落淹水。 因應氣候變遷帶來極端降雨挑戰,水利局爭取中央補助四百萬元啟動「東山區許秀才排水系統規劃」,針對許秀才排水、木柵中排及北馬排水等三條主要排水進行全面性檢討,接著將有系統性規劃與治理策略,逐步提升地區防洪韌性,保障居民安全。 水利局表示,許秀才排水系統全長約八點六公里,涵蓋三榮里、東中里及大客里等聚落,主要承接農田與民生排水,尚未完成整體規劃,導致流域管理、工程推動及設施維護缺乏整合性依循,藉這次規劃案建立完整治理藍圖。 這次規劃內容主要涵蓋四大重點,「區域排水系統盤點」,釐清現有渠道、涵洞及排洪路徑功能與不足;「水患熱點研析」,鎖定過往豪雨易積淹水里別與農田區優先檢討;「分期規劃方案」,以近期改善瓶頸、中期完善系統、長期整體防洪為原則,分階段提方案;「兼顧環境永續」,結合生態工法及綠基盤思維,提升水岸景觀與生態價值。 東山區主要排水之一,木柵中排現況。(水利局提供) 水利局說,規劃工作並包括流域現況調查、測量作業、水文水力模擬分析、通水能力檢討及淹水模擬,並將召開地方說明會,廣納民眾意見,讓規劃成果符合在地需求,並做為後續排水管理計畫與經費爭取的依據。

Read More

新山國小和台南大學合作推動環境教育,帶孩子從桌遊遊戲中學習減碳行動

新山國小和台南大學合作推動環境教育,帶孩子從桌遊遊戲中學習減碳行動。(新山國小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柳營區新山國小和台南大學合作推動環境教育,邀請台南大學生態暨環境資源學系團隊進入新山國小,舉辦別具特色的「減碳綠生活桌遊」課程,透過遊戲讓孩子認識生活中的碳足跡,並學習落實減碳行動,強調地球只有一個,要實踐環境保護必須由日常生活中做起。 新山國小說,這項「減碳綠生活桌遊」課程,以小朋友喜愛的桌遊遊戲方式為媒介,設計象徵碳權的碳幣,也包含綠色飲食、綠色居家、綠色辦公、綠色消費、綠色旅遊等綠色生活主題,並融入溫室效應的升溫、降溫機制;學生們在遊戲過程中,逐步體會到生活中的每一個選擇都與碳排放息息相關。 這項寓教於樂的體驗,小朋友玩得投入,深刻理解「減碳救地球」的重要性;課程結束後,孩子們也體會原來自己也可以當個「減碳小勇士」,自遊戲中萌芽的行動意識,讓孩子們願意成為守護地球的小小勇士。 新山國小校長徐至賢表示,感謝台南大學團隊協助推動環境教育,此次活動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四項「優質教育」、第十三項「氣候行動」、第十七項「夥伴關係」,展現教育場域推動環境永續的實際行動力;學生透過多元有趣的方式,理解綠色減碳與永續發展的概念。 未來學校將持續規劃相關課程,培養孩子環境保護意識與責任,一起為地球永續盡一份心力。

Read More

兩藝師獲南管保存者認定

陳進財藝師獲市府文化局保存者提報案並公告。(市府提供)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南管音樂為台灣極具代表性的傳統表演藝術,為承接與推廣南管文化,市府文化局文化資產管理處分別受理南管藝師陳進財、黃美美之保存者提報案。經專家學者實地訪查並一致肯定兩位藝師的技藝與傳承貢獻,文資處召開審議會後決議通過後正式公告認定。 陳進財藝師長年參與南聲社,浸淫南管近七十年,師承沈慶玉、吳道宏與伍約翰,熟稔指、譜、曲,尤擅洞簫、二弦、噯仔及唱曲,音風古樸典雅。除音樂造詣深厚外,他亦長期參與館閣事務與地方祭典,能掌握南管歷史文化與信仰脈絡,近年更積極指導灣裡和聲社等館閣,展現推廣與教學的決心。 黃美美藝師獲文化局保存者提案並公告。(市府提供) 黃美美藝師自幼於南聲社習藝,承張鴻明、吳道宏等前輩薰陶,唱腔婉轉細膩,指、譜、曲皆精,並能演奏多種樂器,至今累積近一甲子功力。自一九九七年起,她持續在灣裡和聲社、下茄萣振南社及喜樹國小喜聲社等館閣指導傳習,二0二三年更出任南聲社理事長,展現承先啟後的使命感。 文化局長黃雅玲表示,台南自二00九年登錄「南管」為傳統表演藝術類項後,已陸續認定「南聲社」、「安定海寮普陀寺清和社」、「振聲社」等館閣為保存團體,並於二0二一年新增張栢仲、蔡芬得兩位保存者。時隔四年,再有兩位資深藝師獲肯定,不僅彰顯南管深厚的人才基礎,也讓台南「傳統表演藝術—南管」的保存系統更臻完善。

Read More

將軍吼兩天近十萬人次同High

將軍吼現場人潮滿滿,熱鬧滾滾。 (市府提供) 記者黃文記∕將軍報導 「二0二五台南夏日音樂節─將軍吼」繼昨日「鯤鯓開吼」high翻全場後,將軍漁港週日夜再度化身最熱情的音樂舞台!七日迎來第二天「將軍燃炸」主題舞台,由多組樂團熱血接力演出,吸引許多樂迷齊聚;活動連續兩天共有近十萬人次參與,民眾齊聚濱海High翻將軍漁港,熱鬧滾滾! 週日自上午起就有粉絲不畏烈日搶先排隊卡位,夜晚更因首次施放十六吋彩色千輪煙火,吸引大批攝影愛好者在港邊卡位,準備捕捉最絢爛的瞬間。截至晚間七時三十分,活動連續兩天逾五萬人次參與,將軍漁港徹底沸騰! 將軍吼現場施放十六吋彩色千輪的絢麗煙火。(市府提供) 將軍吼第二天「將軍燃炸」磅礡登場,在傍晚海風的吹拂下,觀眾熱情與音樂能量全面釋放,由BL偶像劇男神張哲偉以樂團形式開場,接著台南出生的文青才女柯泯薰在海景襯托下唱出溫暖旋律;小男孩樂團則帶來《影后》主題曲,引爆全場大合唱。 隨後登場的「台南女兒」李竺芯以《拌拌咧》、《足芳足芳》嗨翻觀眾,新科金曲歌后自帶強大氣場,唱出屬於台南的驕傲。金曲樂團麋先生延續熱度,特別是在《都是浪漫害的》響起時,全場觀眾舉起手機燈海,萬人同聲的畫面令人動容。 將軍吼現場施放璀燦煙火,搭配音樂,交織出精彩饗宴。(市府提供) 在現場民眾的期待中,由副市長葉澤山與貴賓共同啟動六分鐘的煙火秀,今年首度在台南施放的十六吋彩色千輪點亮海港夜空,絢麗煙火搭配音樂交織出精彩饗宴。最後,由壓軸登場的美秀集團帶來精彩演出,以獨特的台客搖滾魅力讓全場觀眾不自覺舞動身體,將氣氛推到最高點,為今年將軍吼劃下最澎湃的句點。

Read More

做工行善團為西港災戶重建家園

做工行善團在此次風災中完成重建的第廿六戶,也是南市第三百零七號修繕戶完工掛牌。(勞工局提供) 記者黃文記∕西港報導 市府勞工局與各修繕相關工會、新舜營造等企業在丹娜絲颱風重創台南後立即投入重建,市長夫人劉育菁及副市長葉澤山七日先後帶餐點飲品,到西港區關懷完工的颱風受災戶及慰勞辛苦志工。 做工行善團六日兵分四路前往西港區兩戶及後壁區兩戶進行修繕,七日仍兵分四路分別前往西港區兩戶及後壁區一戶進行修繕,以及前往官田區二手家具倉庫搬運家具,持續投入災後重建工作。西港區大塭寮受災戶自八月十五日起由做工行善團緊鑼密鼓的重建施工,七日油漆粉刷後全部完工,完成做工行善團的第三百零七戶修繕戶,也是此次風災中完成重建的第二十六戶。 做工行善團齊力助修繕,市長夫人劉育菁、副市長葉澤山七日探視西港區受災戶及慰勞志工。(市府提供) 劉育菁及葉澤山昨先後帶餐點、飲品,到西港區關懷完工的颱風受災戶及慰勞辛苦志工,葉澤山副市長代表黃偉哲市長贈送晴天坊弱勢婦女手繡涼被給案家,也贈送「二0二五台南夏日音樂節─將軍吼」VIP搖滾區貴賓證給志工代表。 市長黃偉哲關心志工在修繕服務時安全,亦連結勞動部資源及台北市穎欣國際公司捐贈的護目鏡、防護眼鏡、N95口罩等防護具,昨也由副市長葉哲山分送給志工。另社會局也依家庭需求,媒合除濕機及電風扇等生活物資,協助家戶回歸日常生活。 住在西港區大塭寮的蘇姓案主一家五口因屋頂全毀,被迫暫時寄居鄰居家,勞工局「做工行善團」展開協助後,逐步完成修繕,全面改善其居住安全與品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