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失智月辦電影欣賞 吸引逾百民眾參與關注失智症議題

電影欣賞會場精心布置「電影售票亭」懷舊氛圍,民眾在領取電影票入場過程,體驗回到舊戲院年代的樂趣。(新樓醫院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新樓醫院五日在許石音樂圖書館辦「國際失智月,憶起觀影好時光」活動,安排《阿嬤的夢中情人》電影欣賞吸引百餘位民眾參與,並設計趣味闖關遊戲,讓參與者在輕鬆互動中學習正確認識失智症,共同關注失智症議題。 會場以「電影售票亭」為主題精心布置,重現懷舊觀影氛圍,營造溫馨又創意場景,民眾在領取「電影票」入場的過程中,體驗回到戲院年代的樂趣。包括衛生局長和多位區長、民代也都到場,活動特別邀中正大學教授盧鴻毅分享失智議題研究與實務經驗,讓參與者獲得更深層的啟發。台南新樓醫院失智共照中心也在現場宣導失智議題,提升民眾對失智症的認知及預防。 衛生局長李翠鳳說,隨著人口老化,失智議題日益重要,衛生局將持續攜手醫療院所、失智共照中心及社區,共同打造失智友善環境,讓患者及家屬都能獲得更全面的支持。 新樓副院長陳維利強調,活動透過電影與遊戲方式結合衛教,讓失智議題更貼近民眾生活,期望透過寓教於樂的設計,讓更多人理解失智症並願意參與守護長者的行列。 新樓醫院社區健康中心主任溫筱婕說,失智友善需要社區力量的參與,每一場活動都是推動的契機,未來將持續結合社會資源,讓失智者能安心生活於熟悉的環境。

Read More

服藥團體活動 助精神疾患提升生活穩定度回歸社區

  衛生局善化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辦理「社區精神康復者服藥團體」活動。(衛生局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精神疾病服藥遵從性是一項長期挑戰,需仰賴專業團隊與社區資源共同努力…」,衛生局善化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辦理「社區精神康復者服藥團體」活動,透過結合團體活動與藥物衛教,提升用藥遵從性,穩定學員病情,協助提升生活穩定度並適應社會回歸社區。 衛生局說,精神康復者在治療過程中常因病識感不足、副作用困擾或社會壓力,導致服藥中斷或不規律服用,進而增加病情惡化及再住院的風險。「社區精神康復者服藥團體」活動,主要為協助社區精神康復者建立良好服藥習慣,提升用藥遵從性,穩定學員病情。 服藥團體課程內容,包括精神疾病衛教、身心科常見藥物介紹、副作用處理方式與長效針劑說明,並帶領學員認識及善用手機APP提醒工具。課程中透過獎勵,鼓勵學員分享服藥心得,逐步提升用藥知能與自我照顧能力;在團體參與中促進同儕間的互動支持、增強服藥動機,讓復原之途不再孤軍奮戰。

Read More

台南扶輪社例會演講 江明翰博士曾受助扶輪社站上國際舞台

台南護專總務長江明翰(中)受扶輪社之邀演講,台南成大扶輪社社長黃山萍(右)、台南北區社社長趙家輝致贈社旗與禮品。(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成大扶輪社與台南北區扶輪社四日晚間在台南晶英酒店舉辦聯合例會,特別邀請台南護理專科學校總務長江明翰博士,以「愛植心田,善開扶輪」為主題進行演講,江明翰說,因為小時候家庭貧困,當年他是靠著扶輪社提供的獎學金才得順利就學,成就他之後站上國際舞台,這次受邀到扶輪社演說,往事彷彿如昨,對扶輪社充滿感激之情。 江明翰是美國聖湯瑪斯大學的企管學博士,曾任台塑派駐南非廠科員、台塑美國德州奧斯丁廠亞洲處處長、美國華特迪士尼亞洲區執行長、中國重慶科創大學校長、稻江管理學院校長,目前為台南護專總務長。 江明翰說,小時候因為家境貧困,高中畢業考上明志工專,卻沒錢繳學費,當時的高中老師帶他去了扶輪社尋求協助,路上老師一直重複地教他要如何表達來拜託這些叔叔伯伯,可是到了現場他卻一句話也講不出來,就站在角落暗自落淚。 台南護專總務長江明翰哽咽演說當年接受扶輪社扶助的成長之路。(記者施春瑛攝) 他說,他永遠記得,當時扶輪社的長輩們跟他說「你不用講,先吃飯」,而且伸出援手每學期捐助一萬元來做為他的學雜費,靠著這筆獎助學金,他順利完成學業,後來更在美國拿到博士學位,甚至當上了迪士尼第一位華人亞洲區CEO。 常受邀演講的江明翰說,二十年前世界扶輪社總會在台灣舉辦,他也曾受邀演說,當年他在台上哭到無法自己。這次受台南成大及北區扶輪社之邀,再度來談自己與扶輪社的關聯,重提往事他還是忍不住哽咽,他說,當年到扶輪社拜託的情景永遠在他心中,不敢忘也不能忘,也將會帶著扶輪之愛去回饋社會。

Read More

台灣首廟天壇府城祈福健行開放報名 幸福御守帶平安回家

「二0二五府城祈福健行」設有六站幸福御守,象徵天公祖六大祝福。(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走一段平安路,許一世幸福願。台灣首廟天壇(天公廟)將於十一月二日舉辦「二0二五府城祈福健行」,健行路線設有六站幸福御守,象徵消災解厄、好運常伴,邁向幸福人生。 天壇副董事長卓永崇表示,為讓民眾親近台南四百年文化發展的歷史痕跡,台南市政府與台灣首廟天壇連續兩年舉辦「天壇府城歷史健行活動」,以休閒健行的方式走訪二十個古蹟,了解道教文化與建築特色,讓傳統宗教信仰更為親民。今年邁入第三屆,以祈福主軸推出「二0二五府城祈福健行」,期盼在玉皇上帝庇佑下,護佑台灣人民平安順遂、國泰民安。 民政局長姜淋煌指出,台南是有愛的城市,台灣首廟天壇每年規劃辦理發放清寒獎助學金、老人福利、歲末冬令慰問等公益活動,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今年以「走一段平安路,許一世幸福願」為主軸的健行活動,沿途設有六站幸福御守,依序行經「平安」台灣文學館、「吉祥」全台首學孔廟、「順利」鄭成功祖廟、「如意」臺灣祀典武廟、「康健」臺疆祖廟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圓滿」台灣首廟天壇,象徵天公祖六大祝福。 「二0二五天壇府城祈福健行」路線總長三點六公里,即日起受理報名至九月二十一日,報名網址https://bao-ming.com/eb/content/6706。

Read More

菱角田成水雉的遊樂園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5/09/05165740/778751293.880104.mp4 記者張淑娟/官田報導 官田區有四百公頃左右的菱角田,可說是全台最大菱角產地,秋天正是菱角田滿布的季節,特別的是處處可見水雉菱角鳥輕踏在菱葉上覓食的美麗風景,正如凌波仙子般,呈現大自然季節限定版風情。 官田區有水雉復育區,而水雉也在秋天菱角下種的季節現身菱角田,呈現的是一幅農業與保育共生的生態奇蹟。西拉雅遊客中心位在官田區,人員們上下班都能幸運的巧遇凌波仙子,看著美麗的水雉悠閒輕踏在菱葉上,讓上班的心情都變好了,同時也構築出一幅幅菱葉與水雉共舞的畫卷,是秋日裡美麗的素描。 據資料顯示,台南市的水雉約有一千五百隻,其中有六成五都棲息在官田區,而近十年的水雉族群高峰已破三千隻,可見保育成果亮眼,當然菱農的配合是最重要的,安全無毒的菱角田,給了水雉絕佳的覓食區,而水雉也讓我們看到了珍貴的生態教育。 菱角田可常見美麗的菱角鳥。(記者張淑娟攝) 由於農政單位重視,在官田參與友善農法的菱農就有數十戶,政府提供棲地租和和農法補助,讓水雉得以安全的在菱角田展翅飛翔和覓食。而水雉與菱角共舞,更訴說著農業與生態互相成就的故事。西拉雅遊客中心表示,友善農法與濕地保育,讓農村成為鳥類的天堂,也創造觀光與文化價值,當凌波仙子踏著綠葉跳著曼波時,這片土地的豐饒與韌性正盡情綻放。

Read More

昶奕太極拳研究社武術錦標賽奪金 師生致力推動陳氏太極

昶奕太極拳研究社認真推動太極拳。(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台南報導 仁德區太極拳老師吳木村師承世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陳氏太極拳傑出傳承人陳正雷,並創立台南市中觀陳氏太極拳研究協會,其弟子凃景為也發揮老師推廣太極拳精神,並利用暑假集訓兩名熱愛太極的年輕人,日前參加台灣世界盃武術錦標賽勇奪六金,展現亮眼成績。 吳木村在因緣下習得河南省陳家溝的陳氏太極拳八十三勢,並全力推廣陳氏太極拳,抗癌的凃景為跟著吳木村習拳,身體日漸健康,因此為推廣太極拳也開辦「昶奕太極拳研究社」,讓更多人一起來習拳養生,每週二和週四晚上,凃景為就在新營區新民國小前的風雨廣場指導太極拳,今年暑假有兩名年輕人凃妤璇、黃竣澤,天天跟著凃景為練拳,僅僅二個半月集訓,兩名年輕人參加日前的台灣世界盃武術錦標賽就勇奪六金,為研究社增光不少。 凃景為表示,此次台灣世界盃武術錦標賽,昶奕計有四個人參賽,共榮獲八金二銀一銅的佳績。至於成績,涂景為囊括陳氏太極老架二路和新架一路冠軍,另還獲得今年中正盃全能獎冠軍,另凃妤璇則獲兩金,黃竣澤更勇奪四項冠軍。 昶奕四名學員參加台灣世界盃武術錦標賽,勇奪八金二銀一銅。(記者張淑娟攝) 由於昶奕才成立不久,學員學習太極才滿一年左右,能有如此佳績可說相當亮眼,凃景為也強調,參與太極拳的學員們一年來的身體均有大幅度的改善,更見證太極是非常養生的運動,而他也因天天練太極,讓原本被癌症折磨的身體全然改善,還獲得健康。 另外拳齡才二個半月的黃竣澤,利用暑假跟著老師日日拉筋勤練基本功,並將此次參賽當做自己的暑假作業來檢驗成績,歡喜參加五項竟勇奪四金一銀,更享受到在舞台上盡情揮拳的暢快。他更感謝老師總是親自帶領做基本功,甚至示範高難度動作,讓自己得以習得精進的拳法。

Read More

鹿耳門天后宮普渡 以米代金募愛心米做公益

鹿耳門天后宮「以米代金」募集了二萬二千四百七十公斤愛心米。(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鹿耳門天后宮五日中元普度,同時辦理囝仔普、藥普,其中「以米代金」募集了二萬二千四百七十公斤愛心米,普度後代為發放育幼院、教養院等三十多家慈善機構,把愛傳播到台灣各角落。 鹿耳門天后宮五日中元普度。(記者陳治交攝) 農曆七月十四日是延平郡王鄭成功聖誕,鹿耳門天后宮也奉祀國姓爺,媽祖宮社區將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普度提前一天舉行,下午一點「公普」,媽祖宮庄民以小貨車、機車和三輪車,載運牲禮、水果、餅乾和飲料祭拜。 「囝仔普」有各種小孩子喜歡的玩具、餅乾及飲料。(記者陳治交攝) 囝仔普有各種小孩子喜歡的玩具、餅乾及飲料,藥普則有大人、小孩藥帖,包括內傷、免疫力、糖尿、高血壓、鼻炎等症狀藥材,讓好兄弟有吃、有拿,還能玩得盡興,生病過逝亡靈得以康復。 「藥普」有大人、小孩藥帖,包括內傷、免疫力、糖尿、高血壓、鼻炎等症狀藥材。(記者陳治交攝) 鹿耳門天后宮主委林瑞男表示,拜拜燒金紙是國人的傳統習俗,代表對神明及祖先敬天盡孝的表現,但燒金紙容易造成空氣汙染與安全疑慮,鹿耳門天后宮推動「以米代金」逾三十年,將原本要燒給老天爺、好兄弟的金紙變成愛心米,不僅做功德,又可以對空氣品質盡一份心力。今年募集了二萬二千四百七十公斤愛心米,普度後代為發放育幼院、教養院等三十多家慈善機構,把愛傳播到台灣各角落。

Read More

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率關子嶺居民志工 剷除小花蔓澤蘭保生態

參與「除蔓」行動的居民與國家森林志工,將小花蔓澤蘭從植株上移除。(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五日和關子嶺社區居民、國家森林志工、在關子嶺水火同源小客車停車場,共同移除素有「綠色殺手」之稱的小花蔓澤蘭,剷除小花蔓澤蘭三百二十七點三公斤、並種植日本女貞樹苗等蜜源植物五十株,營造多樣性生物棲地。 社區居民在移除小花蔓澤蘭後的空隙地,栽植日本女貞等蜜源植物,防止蔓澤蘭再生。(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提供) 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表示,小花蔓澤蘭為外來入侵植物,會攀附在樹上影響植物行光合作用造成樹木死亡,有綠色殺手之稱;小花蔓澤蘭繁殖及傳播能力強,必須持續不斷防除,才才能避免再度蔓延,每年八、九月是移除小花蔓澤蘭最佳時節,該分署帶領國家森林志工、社區居民等八十人,透過公私協力共同移除水火同源停車場周遭環境的小花蔓澤蘭及香澤蘭。 現場並有收購小花蔓澤蘭及贈送原生樹苗活動,移除小花蔓澤蘭後空隙地再栽種日本女貞等樹苗,以防止小花蔓澤蘭再生,並可營造多樣性生物棲地。 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與關子嶺社區居民、國家森林志工,在關子嶺水火同源停車場周邊,移除數量可觀的小花蔓澤蘭。(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提供) 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指出,為鼓勵民眾一起參與除蔓保護生態,今年到十二月十六日為止,嘉義分署每週一、三、五在觸口、關子嶺及玉井工作站辦理小花蔓澤蘭、香澤蘭植物體收購,每公斤五元,歡迎大家一起來「除蔓賺綠金」;相關訊息可洽詢觸口工作站05-2593035嚴小姐、關子嶺工作站06-6822318劉小姐、玉井工作站06-5742031李先生。

Read More

右武衛兒童合唱團年度音樂會七日下午在新營文化中心登場

右武衛兒童合唱團,小朋友用純真童聲,唱出台灣土地的溫度與夢想。(新營文化中心提供) 純真童聲唱出台灣土地的溫度與夢想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多年來深耕合唱、文化教育的「右武衛兒童合唱團」,七日下午三時將在新營文化中心演藝廳舉辦「囝仔歌聲飛啊飛」年度音樂會,以台語童謠與創作歌曲,用純真童聲唱出台灣土地的溫度與夢想。 新營文化中心表示,右武衛兒童合唱團演出曲目涵蓋台語、客語、英語與斯瓦希里語經典作品,並結合音樂劇、獨唱與小合唱等多元形式,呈現豐富的音樂表現力與文化底蘊。 〈爸爸威風〉與〈四季的風〉唱出孩子對父親的讚頌與思念;〈Can You Hear Me〉、〈For the Beauty of the Earth〉傳遞對世界、土地與人群的溫柔關懷;〈蛤蟆歌〉等客語童謠,帶大家走進客庄生活的純真,合唱團成員將展現精湛的演唱、美妙音樂。 新營文化中心指出,右武衛兒童合唱團自二00四年成立以來,推廣兒童合唱教育,培育孩子的音樂素養與合作精神。 合唱團由廖智慧老師義務教學、每年的年度公演吸引很多人聆賞,也曾與國際知名的團體聯演或受邀演出;四度受兩廳院之邀參與歌劇《睡美人》、《糖果屋》演出,分別與法國導演和德國導演合作,深受讚許。 新營文化中心說,右武衛兒童合唱團擁有清脆嘹亮如天籟般歌聲,藉歌聲傳遞生命的美好,歡迎大家一起見證孩子們用歌聲築夢、用音樂感動人心。

Read More

三平廣濟宮夜間普度 主委任乩子

  擔任雷華菩薩乩子的三平廣濟宮主委蔡厲雄在普度會場結手結、放燄口,讓在餓鬼道的人能張口享用美食。 (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農曆七月普度的意義在度化無形眾生,佛、道教普度雖然相近,但還是有別。前晚位於府前三街的三平廣濟宮一場佛教的普度法會,有佛手佛包供品和十方錢,吸引民眾參觀;位於新化的蓮花山接天寺更是連做十四天法會,農曆十五日的盂蘭盆提前於今天先做,規模約兩百桌,把普度完的物資集中到年底才發放給弱勢團體行善。 三平廣濟宮主祀大陸福建漳州三平寺的三平廣濟禪師,所以普度法會在廟前安置其僧帽,有如三平禪師親臨。該廟普度另一特色是都利用晚上舉行,不會那麼熱;且不請法師、道士,而由主任委員蔡厲雄擔任三平禪師部將雷華的乩子,他先用手結放燄口,讓餓鬼道的孤魂野鬼能張口享用美食。   普度會場的佛手還分左右手,象徵佛祖的慈悲。(記者陳俊文攝) 佛教的普度沒有佛祖山和「鬼王」大士爺,由代言人蔡厲雄於農曆七月一日先至福建漳洲三平寺祖廟,邀請眾位護法蒞台主持,時間長達一個月,由他們坐鎮對付惡鬼道並且維持秩序。 供品中,以佛包、佛手和三色粿為主,基本上佛包代表給惡鬼道等無形的「糧食」,佛手還分左、右,象徵佛祖無遠弗界的垂憐與眷顧。三平廣濟宮每年都設廟和十方大眾合捐的「十方錢」,今年禪師裁定的最高額度十方錢是每人一百零八元,所收的十方錢於化食時全部丟給台下的信眾。 三平廣濟宮將禪師僧帽置於普度會場,有如禪師親臨。(記者陳俊文攝) 新化接天寺則從農曆七月一日起就由住持法光法師帶領誦經迴向,法光法師強調,其實是一種自修,多誦一些經文為眾生消災,只在十四日午後兩點辦理普度,今年全素兩百桌,普度後會先把物資集中,於年底再發給弱勢團體和民眾做公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