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三讀通過土地與建物繼承新增「書面通知繼承人」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立法院院會三十一日三讀通過土地法第七十三條之一修正案,明定土地或建物自繼承開始之日起逾一年未辦理繼承登記者,地政機關查明後,除要依現行規定進行公告外,還須要以書面通知繼承人。 現行土地法規定,土地或建築物繼承,若繼承人自繼承開始日起,超過一年都未辦理繼承登記,地政機關公告繼承人於三個月內聲請登記,逾期仍未聲請者,得由地政機關列冊管理。 若是十五年後還沒有被繼承人辦理繼承土地或建物,地政機關可將列冊轉移給國有財產署標售。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本月十一日審查土地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國民黨立委鄭天財提案修法指出,現行法規無法充分保障繼承人的權益,為求便民及保障人民財產權,應以「書面通知」取代「公告」或明訂作為公告的配套措施,經審查通過後,在現行措施增列「書面通知繼承人」。 三讀通過的條文明定土地或建築物繼承,若繼承人自繼承開始日起,超過一年都未辦理繼承登記,地政機關除依現行規定公告外,還必須以書面通知繼承人。 此外,地政機關在將土地或建物移請財政部國有財產署標公開標售前,地政機關應以書面通知繼承人,而按規定標售的土地或建物前應公告的時間,由原先的三十日增長為三個月;而優先購買權人於決標後表示優先購買之期限,由十日增長為三十日。

Read More

三讀通過增訂地方行政訴訟庭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立法院三十一日三讀修正通過行政訴訟法等五法修正草案,明定原設於地方法院的行政訴訟庭,改於高等行政法院增設地方行政訴訟庭,並新增遠距審理、巡迴法庭等規範。 司法院表示,這是繼民國八十八年、一0一年以來,行政訴訟制度及組織結構的第三次重大變革,完成行政訴訟「堅實第一審」的階段目標,具里程碑意義。 行政訴訟法共計修正八十三條,將原本分散在各地院的行政訴訟庭,改為集中於高等行政法院內增設地方行政訴訟庭,在訴訟法上相當於地方行政法院審級。 專責辦理部分第一審通常訴訟程序事件、簡易訴訟程序事件、交通裁決事件、收容聲請事件及其他法律規定等行政訴訟事件,以強化法官辦理行政訴訟事件的專業性。 修法後,仍維持行政訴訟的既有審級,不影響人民的審級利益;並以巡迴法庭、線上起訴、遠距審理等配套措施,兼顧人民訴訟便利性。 為因應行政訴訟事件類型的複雜性及專業性,新法採行漸進擴大強制律師代理制度,明定高等行政法院管轄的環保、土地爭議的第一審通常訴訟程序事件及都市計畫審查程序等,原則上應委任律師。 新法也增訂許多具開創性規定。如保障原住民族、弱勢兒少及身心障礙者近用司法權益、增訂防杜濫訴、調解、促進訴訟程序,強化高等行政法院移送最高行政法院大法庭統一裁判見解機制等。 立法院三十一日除三讀通過行政訴訟法,也一併配套修正行政訴訟法施行法、行政法院組織法、法院組織法及法官法等修法,明確規範新舊法銜接適用、各級法院管轄範圍、行政法院法官任用資格及辦理事務內容等。

Read More

外交部響應英德 籲中國勿阻礙聯合國調查新疆人權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舍萊赴中國調查新疆人權事件行程受阻,德國、英國外交部都表達失望。外交部三十一日表示,台灣加入民主陣營夥伴,與英、德立場一致,呼籲中國讓聯合國針對新疆人權事件進行獨立調查並做出完整報告。 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表示,巴舍萊此前訪問中國六天,因受中國大陸限制無法在新疆完成獨立調查,英國外交部特別強調,此事凸顯中國要掩藏真相的決心,歐江安說,台灣加入民主陣營夥伴,跟英國德國立場一致,呼籲讓聯合國高專到新疆的查訪能獨立自由、不受限制,讓聯合國高專自由訪談人民、視察設施,希望中國官方切勿加以阻擾,並盼聯合國能公布客觀獨立完整的新疆人權報告。 外交部長吳釗燮對新疆情勢高度關注,他在推特個人推文轉發一份外媒披露的「新疆警察檔案」密件,並評論指出,中國以和平為名拿下西藏,以「反極端主義」為名把新疆變成集中營,打包香港之後又想以「一個中國」為名奪取台灣,更要以「祖先曾到此一遊」為藉口,取得更多更遠的地方,「難道這些不像世界大戰來臨的前兆嗎?」

Read More

脫離高原期?陳又愛又怕過端午

本土確診60042例109死 中重症468例 週五連假人潮流動 恐添疫情變數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三十日公布,國內新增六萬零四十二例本土個案及六十一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新增四百六十八例中重症,另有一百零九例死亡。指揮官陳時中坦言,未來的端午連假恐為疫情添變數。 陳時中表示,新增本土確診病例數持續下降二成一,除了假日效應外,看起來疫情往下降,目前北部達到一定染疫率,但中南部值得再觀察,研判六月達到高原往下降的可能性是滿高的。 同時,在抗病毒口服藥的領藥份數也再度下降,輝瑞倍拉維共二千二百八十人份、默沙東莫納皮拉韋二百五十二人份,共計二千五百三十二人份,研判是一方面個案少,另一方面是假日藥物用得較少。累計迄今領用倍拉維共六萬五千六百三十八人份、莫納皮拉韋一萬五千四百四十五人份,共計八萬一千零八十三人份。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目前莫納皮拉韋主要分配給各縣市主責醫院存放,考量數量不到足以配到每個透析院所,因此若有病人有需要,醫師可轉介到主責存放醫院,或是跨院或跨所等方式取得藥物,確保優先保留給長照與洗腎病人。 至於外界認為疫情是否能夠脫離「高原期」,端午節連假是關鍵,對此,陳時中也坦言,對於端午節連假真的是「又愛又怕」,因經過假期的人潮流動,觀察若是穩定,可確定疫情非常穩定,但若突然流動增加太多,也擔憂讓醫療負擔太重。  

Read More

爭取納IPEF 龔明鑫:等待時機突破

強調台灣經貿條件或貢獻都夠資格 未來朝供應鏈韌性等4大面向努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美國主導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首輪名單未納入台灣,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強調,台灣無論經貿條件或是貢獻都夠資格,未來仍將朝供應鏈韌性、數位經濟等四大面向努力,等待時機突破。 IPEF由美國總統拜登去年十月在東亞峰會提出,目的是填補美國在二0一七年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後,與印太地區交往的缺口;IPEF架構內容將涵蓋貿易推廣、數位經濟及科技標準、供應鏈韌性、減碳及潔淨能源、基礎建設、勞動標準等議題,具體細節尚待公布。 龔明鑫接受美國之音專訪,他說,IPEF關切四大面向發展,分別是數位經濟、供應鏈韌性、潔淨能源,以及稅務與反貪腐議題;而這四大面向也是台灣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如推動智慧城市、強化跨境隱私規範、宣布二0五0年達到淨零排放等。 供應鏈韌性部分,龔明鑫表示,從美陸貿易戰、新冠疫情過後,全球持續進行供應鏈重組,台灣與台商因為韌性表現最好,在重組過程中是最大獲益者,也因此,這段期間台灣的經濟成長表現非常亮眼。 龔明鑫也提到,IPEF已清楚表達美國重返亞洲、布局印太戰略的意圖,讓印太地區的國家理解美國已經踏出第一步、在這個區域有實際行動且正在落實。 龔明鑫並指出,不論發展新的供應鏈或新的市場,台灣都不可能獨自完成,一定要與國際夥伴合作,因此台灣將把握多邊或是雙邊的機會;最近台灣在雙邊已得到很多迴響,單是台美關係,就有重啟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數位經濟論壇等,也與中東歐展開密切交流。

Read More

夏月電價明啟動 每戶平均月增124元

漲幅13%~27% 每月用電基本120度不調整 估逾360萬戶不受影響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夏月電價將於六月一日啟動,實施至九月底,每月用電度數基本一百二十度不調整,整體漲幅落在十三%至二十七%間,不過,台電估超過三百六十萬戶用電量較少、不受影響,即使因夏月電價調整,增加的電費大約是一百二十四元。 夏月電價制度從民國七十八年實施至今,每年都是從六月一日開始,至九月底,除了每月用電度數基本一百二十度不調整,整體漲幅落在百分之十三到百分之二十七間,台電推估三百六十八萬戶用電量少不受影響。 台電以一百一十年為例,去年每戶平均每月用電量約三百五十二度,在非夏月期間,每戶平均用電量是三百一十二度,到了夏季,因為氣溫上升,平均每月用電量增加至四百三十三度,高出近四成。 台電進一步表示,在六至九月期間,每月電費平均增加約四百五十九元,其中七成三來自用電量增加,因夏月電價調整而增加部分為一百二十四元。 台電進一步解釋,一般家戶適用電價是採累進電價按度分段計費,分為六段級距,單價依用電級距遞增。夏月電價期間,每月用電度數基本一百二十度不調整,以上級距則漲幅落在百分之十三到百分之二十七間。 根據台電統計,三百六十八萬戶每月平均用電在一百二十度以下,完全不受夏月電價調漲影響,另有四百九十七萬戶每月用電量約在一百二十一至三百三十度,夏月電價時間內每度受影響幅度為零點二八元,而主要影響為每月用電超過一千度的用戶,約占整體用戶比例近三個百分點。 台電表示,今年持續推動節電活動,民眾於台電網站登錄電號或地址並實際節電,用電量只要比自己去年同期節電一度以上,就可獲得每期電費至少八十四元的節電獎勵金,節電獎勵無上限。

Read More

台股強彈344點 台幣狂升2.06角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隨著美股大漲的氣勢,台股在半導體雙雄領漲下,電子股吹響反攻號角,金融股百花齊放,大盤開高走高,終場加權指數大漲三百四十四點四點、漲幅百分之二點一二,以一萬六千六百一十點六二點作收,成交值擴增到二千五百六十點三五億元。 自營商買超三十三點三九億元,投信買超二十九點九一億元,外資及陸資買超二百七十五點八二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三百三十九點一二億元。 權值股台積電股價同步揚升,收在五百四十七元,上漲十七元、漲幅百分之三點二一,市值增加四千四百八十億元,攀高至十四點一八兆元,貢獻大盤指數約一百四十一點。 聯發科、聯電、矽力及信驊等權值、高價股股價紛紛走高,帶動整體電子類股指數大漲百分之二點五五。 傳產股普遍揚升,水泥、食品、紡織、機電、造紙、汽車等類股指數同步上漲逾百分之一,觀光類股指數上漲逾百分之三,電纜類股在華新盤中再創新高,達四十八點五元,收在四十七點二元,上漲百分之四四三,類股指數上漲逾百分之三。 陽明因大股東台航申報轉讓六千張股票影響,股價表現疲弱,收在一百二十七元,下跌一元;長榮召開股東常會,股價收在一百四十四元,下跌零點五元。 金融股在富邦金、國泰金、開發金、元大金等金控股同步走高下,類股指數有不錯表現,上漲逾百分之二。 匯市方面,熱錢重返新興亞洲市場,股匯市一片歡騰,台股大漲逾三百點,新台幣匯率更是升勢猛烈、站上二十九點一元價位,收盤收在二十九點一四四元,狂升二點零六角,並創下一個半月以來新高,台北及元太外匯市場總成交金額爆量至十八點九三五億美元。

Read More

修法通過 扁:等了16年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立法院三十日三讀通過攸關國務機要費除罪化的會計法修正案,前總統陳水扁指出,蓬萊島案平反等了卅八年,國務機要費案除罪等了十六年;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則指出,總統府尊重立法院的決議,但仍期盼能夠理性進行議事。 國務機要費案纏訟十多年的前總統陳水扁日前曾召開記者會,公布國務機要費金流,並強調自己「因公支出大於因公收入,沒有不法所得」。對此,外界也掀起國務機要費是否除罪化的討論。 得知修法通過,陳水扁國務機要費案可解套,陳水扁不諱言「等了十六年」、兒子、高市議員陳致中說,總統的國務機要費就是特別費,跟全國數千名行政首長特別費的性質一樣,這是歷史共業的問題,他由衷盼望扁案所造成台灣社會這十六年來的風風雨雨可以真正告一段落。

Read More

紫外線燈檢測 UV危害達高風險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媒體曾報導某托嬰中心使用紫外線消毒燈不當,導致幼童角膜炎及皮膚紅腫案例發生,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三十日公布市售紫外線消毒燈抽檢結果,抽查共十件雖品質檢測全合格,但光學UV危害皆達高度風險,經短暫期間或瞬間曝露,可能影響皮膚及眼睛。 近年我國疫情延燒,標榜消毒、快速殺菌之「紫外線消毒(殺菌)燈」成為熱銷防疫商品,惟有媒體報導某托嬰中心使用紫外線消毒燈不當,導致幼童角膜炎及皮膚紅腫之案例發生。因此,消保處於去年十一月間至實體店面抽檢六,也到電商平台抽檢四件,共抽樣十件紫外線消毒(殺菌)燈,含家用、車用及隨身用,進行品質檢測及標示查核。 消保處表示,品質檢測結果雖全數符合國家標準,十件之光化學UV危害為高度風險,六件之藍光危害為低度風險,不當使用恐造成身體危害,另相關警語標示亦未完備,有影響消費者健康之虞。 另外,進一步瞭解產品警語內容及其標示位置,發現僅一件「本體」有標示完整警語「應在無人、無動∕植物的情況下使用」與「勿作為捕蚊燈或一般照明燈使用」。消保處已要求主管機關經濟部除加強對消費者宣導外,並研議於國家標準增加「人體偵測關閉保護機制」及在商品「本體」標示警語的可行性,避免消費者誤用。 消保處呼籲,民眾務必選購標示完整的紫外線消毒(殺菌)燈,並詳閱警語或注意事項;應在無人及無動植物的環境下使用,開啟中應離開照射空間與切勿直視紫外線光源;人體經紫外線照射可能產生皮膚紅斑及眼睛白內障,請勿當照明燈使用。

Read More

陳:可向1922申請錄音檔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針對新北首例染疫不治的兩歲兒童個案,是否歸責延誤送醫?其父親三十日出面要求了解長達八十一分鐘救護車才抵達的真相,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回應,一九二二專線的錄音存檔需保留一年,只要帶著本人證明文件民眾即可申請。 新北死亡男童父親向媒體表示,兒子在四月十四日出現緊急症狀後,太太在當天傍晚五時五十九分撥打一一九,直到七時二十分救護車才抵達,在這漫長又令人焦慮的八十一分鐘時間,不知道到底是哪個環節出問題? 針對男童父親希望公布八十一分鐘的通聯記錄,陳時中指出,地方調查是地方衛生局等相關單位進行,與指揮中心比較有關係的就是一九二二,按規定都有錄音存檔,且需要保留一年,也開放民眾調閱,只要帶著本人證明文件申請,即可取得錄音檔。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