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挺我參與WHA 總統致謝

發布影片強調將繼續與民主夥伴合作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總統蔡英文二十一日發布長達三分鐘多的影片強調,台灣有能力也有意願貢獻國際世界,感謝眾多國家發聲支持台灣參與WHA,台灣會繼續和世界重要支持民主夥伴堅定攜手相挺。 蔡英文在臉書發文表示,她常透過推特向世界各國的朋友傳達台灣的聲音,面對烏克蘭,台灣民眾用積極的行動與捐款支持烏克蘭,因為台灣對民主的堅持一樣感同身受。從去年到現在,包括美國、歐洲議會、波羅的海三國訪團等歐洲國家訪團,以及三個友邦,也都親自來台表達對台灣的堅定支持。台灣也和日本及美國等國家,互相提供重要防疫物資,共同對抗疫情,這就是患難見真情。 蔡英文的「民主台灣世界相挺」影片,用英語、國語、台語等旁白、中英文字幕並陳;愛好自由的台灣人民而言意義重大,因為有了這些支持,台灣的民主將更加壯大。 針對世界衛生大會台灣尚未獲邀。行政院長蘇貞昌也表示,台灣因中國政治干擾,尚未能獲邀參與WHA,盼各國續表態支持台灣加入。他表示,愈來愈多國家清楚表態,希望台灣應該參加WHA,也盼更多的國家表達支持台灣早日參加世界衛生組織的態度,讓台灣貢獻國際社會,也讓台灣被看見。 外交部表示,對國際支持表達誠摯歡迎與感謝。台灣作為全球負責任的國際夥伴及重要利益攸關者,對於全球抗疫及疫後復甦的貢獻,國際社會有目共睹且高度認同。

Read More

國安法、兩岸條例修正案三讀 經濟間諜 重判12年罰1億

借人頭給違法中資 最高罰2500萬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立法院院會二十日三讀通過國安法修正草案,明定中國大陸或境外敵對勢力竊取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的營業秘密,或取得後使用、洩漏,最重可判刑十二年、罰款一億;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修法也完成三讀,民眾若出借人頭給中資企業,助其掩飾身分違法來台投資,最重可罰二千五百萬;涉及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業務者,若未經審核許可前往中國,最重可罰一千萬。 通過三讀的國家安全法修正草案,規定任何人不得為外國、中國與香港、澳門,及境外敵對勢力以竊取、侵占、詐術、脅迫、擅自重製等不正方法,取得國家核心關鍵技術之營業秘密,或取得後進而使用、洩漏。違者處五年以上、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五百萬以上、一億元以下罰金。若犯罪所得超過罰金最高額,得以所得利益的二倍至十倍範圍內酌量加重。 新法也增訂營業秘密之域外使用罪,違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五百萬元以上、五千萬元以下罰金,未遂犯也要罰。軍公教及公營機關人員,不論現職或退休,若犯上述罪行,喪失其請領退休給與權利;已支領者,應追繳之。 修法條文規範,有關經濟間諜案件,第一審管轄權屬於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不涉營業秘密、替中國或境外敵對勢力發展組織罪之案件,第一審管轄權則屬於高等法院。藉此速審速結,維護國安並保障整體經濟發展命脈。 為防止二次洩密風險,新法增訂檢方在偵辦上述案件時,得適用營業秘密法中有關偵查保密令的規定,明定此類案件屬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的智財案件,洩密者最重判刑五年、罰款一百萬元。 三讀條文也增訂禁止採購條款。對用於軍事工程、財物或勞務採購,若知悉是中國或境外敵對勢力製造而交付,最重判刑七年、罰款三千萬元;若知悉的是不實軍用武器、彈藥、作戰物資,而為交付或提供,最重判刑十年、罰款五千萬元。 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案針對未經主管機關許可、在台灣從事投資的中資企業,若將本人名義提供或容許其使用,可處十二萬元以上、二千五百萬元以下罰鍰。 條文也規定,中國大陸的營利事業,非經主管機關許可,不得在台從事業務活動;若將本人名義提供或容許其使用於上述未經許可的業務活動,最重可判刑三年、罰款一千五百萬元,並自負民事責任。 法條並增訂,受政府機關委託、補助或出資達一定基準,從事涉及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業務的個人或法人、團體、其他機構之成員,及受委託、補助、出資終止或離職未滿三年者,進入中國大陸應經申請。 同時經內政部會同國安局、法務部、陸委會及相關機關組成的審查會許可,違者可處二百萬元以上、一千萬元以下罰鍰。

Read More

居隔單之亂 數位證明拚10小時開出

25日起平台增加接觸者隔離證明 「還在卡」的舊案加速處理 隔離時間由接觸日起算一律為第零天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為解決開立隔離證明書之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二十日宣布,接觸者隔離時間將一致由接觸日起算為第零天,數位證明平台也將從二十五日起增加「接觸者隔離證明」,提供給還沒有電子、紙本隔離通知單的接觸者使用。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過去接觸者隔離時間是從收到簡訊開始起算,很多人是得知同住家人確診,就開始施行自主居隔,但跟收到簡訊時間有落差,傷害民眾權益,因此,將改成從接觸到確診者時間起算為第零天,接續三天即為居家隔離,及為期四天的自主防疫。 同時,針對隔離通知單的開立效率不彰,引發民怨,陳時中也表示,現在相關確診及接觸者隔離案量增加很多,更希望開立隔離單的時間可以從十個小時縮短到五個小時內。 指揮中心資訊組副組長龐一鳴也表示,數位證明平台從二十五日起將增加「接觸者的隔離證明」,針對未開立電子或紙本隔離通知書者的確診者和接觸者推出新方案,只要確診者的自主疫調填寫正確,就會很快收到隔離通知書。相較過去舊系統可能會要花超過二十四個小時,龐一鳴指出,現在的新方式會在十個小時內就讓民眾收到,還在卡的舊案,則會加大電腦資源來全力處理。 陳時中也呼籲,隔離通知單子開立的速度,關鍵在於民眾填寫自主疫調的電話是否正確。也呼籲要請領保險金的民眾,金管會已經有說明保險的請求權為二年,只要二年內提出,都可以請求理賠。

Read More

宗教團體2年內可更名保全不動產

暫行條例三讀 減少私權爭訟 保障不淪為私產 總統公布後施行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立法院院會二十日三讀通過「宗教團體以自然人名義登記不動產處理暫行條例」,宗教團體可於條例施行後兩年內備妥文件,辦理更名登記保全不動產,可減少私權爭訟,保障宗教團體財產不淪為私產。該暫行條例將於總統公布後施行。 內政部指出,過去宗教團體所購置或受贈的不動產,因無法登記在宗教團體名下,而以自然人名義登記,隨著時間推移,導致其繼承人與宗教團體間發生產權歸屬糾紛,因此訂定本暫行條例,藉由囑託不動產更名或限制登記的行政作為,保全財產不會淪為私有。 內政部表示,暫行條例施行後的二年內,宗教團體可提出不動產登記名義人同意書、取得不動產相關證明文件等應備文件,交由地方民政主管機關審認權利歸屬。 相關文件經公告無異議後,地方民政主管機關將囑託地政機關辦理不動產更名登記予宗教團體,或辦理限制登記並註明權利歸屬的宗教團體名稱,達到登記名義人不得任意移轉不動產的法律效果。 內政部說明,宗教團體與不動產登記名義人之間如有產權爭議,還是必須由司法來確定不動產的權利歸屬,地方民政主管機關不會在沒有登記名義人同意書或有異議的情形下,直接以行政作為將土地過戶給宗教團體。 內政部強調,暫行條例並未免除宗教團體納稅義務或放寬宗教團體能夠持有的土地類型,例如原住民保留地,依法不能讓不具原住民身分者持有,就不適用暫行條例之規定。 宗教團體若為寺廟籌備處、不動產尚未繳納移轉稅賦或為耕地的情形時,也僅是在暫行條例施行的十年期間內,以凍結登記名義人處分該不動產權利的方式,讓宗教團體在期間內,適法處理借自然人名義登記不動產,並不會衝擊政府稅收,或違反農地農用的政策。

Read More

張善政戰桃市 藍盼朱立倫整合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國民黨提名前行政院長張善政參選桃園市長引發地方爭議,國民黨立委萬美玲二十日表示,張善政是一張好牌,但好牌怎麼打、何時打很重要,她一定會全力輔選與支持,但解鈴還須繫鈴人,要靠黨主席朱立倫整合。 國民黨十八日確定徵召張善政參選桃園市長,引發黨內討論,由於事出突然,也讓桃園市地方出現反彈聲浪,力挺國民黨立委呂玉玲參選的桃園市議長邱奕勝退出多個黨內群組,甚至堅持辭去國民黨桃園市黨部主委一職。 桃園籍的萬美玲接受廣播專訪時說,若黨中央能提早告知方向,或許有意參選的羅智強就不用辭台北市議員、到桃園買房,立委呂玉玲也不用跑地方,當大家開始動了的時候,可能就會覆水難收。 萬美玲也指出,桃園這場選戰她曾建議黨中央應儘早決定人選,因為國民黨則需要時間團結與布局,張善政是一張好牌,但好牌怎麼打、何時打很重要,這樣突如其來的提名,時間點讓人錯愕,也沒有跟地方做任何溝通。 萬美玲強調,她一定會全力輔選與支持,這次不能再把桃園丟掉,但事情沒有黨中央想的那麼容易,不是靠時間就能弭平,是需要去努力的,會比朱立倫想的再困難一點。

Read More

逾千人染疫死 蔡英文 蘇貞昌 陳時中挨告殺人

楊志良等痛批防疫政策3負責人未超前部署 致107萬人確診釀重大災害 有廢弛職務等嫌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等多人,認為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及衛福部長陳時中身為防疫政策負責人,卻未超前部署,造成一千多人死於新冠肺炎,二十日到台北地檢署對三人提出殺人、廢弛職務成災及貪汙等罪的告發。 楊志良二十日在律師張靜、前新聞局長鍾琴等多人的陪同下,到地檢署遞狀。楊志良等人認為,蔡英文政府未能準備充足有效的疫苗、藥物、PCR及快篩劑等防疫物資,造成一百零七萬人確診、一千多人死於新冠肺炎,釀成重大災害。 楊志良說,只要檢察官有心查處,將會有甚多不利於蔡英文、蘇貞昌、陳時中的證據等著去查,只看檢方願不願意、敢不敢偵辦而已。 張靜表示,蔡英文政府雖編列八千四百億元預算,但弊端叢生、官商勾結、抄作股票,非法圖利高端疫苗生物製劑股份公司及褔又達生物科技公司等,另未說明三倍振興券人民相對應所繳交的一千元、共二百多億元的下落。 張靜指出,蔡等人不斷發出假訊息外,還把許多防疫本應讓人民知道的相關資訊予以封存,使得在野黨無從監督,人民也無從得知正確訊息,造成人心惶惶,因此決定對三人提告。

Read More

成本上漲 6月起基礎乳價每公斤漲2元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因應國際原物料上漲,穩定乳業經營,農委會責成財團法人中央畜產會二十日召開生乳價格評議委員會,由畜產會邀集廠農雙方委員代表及學者專家共同研商,會議決議自今年六月起至十二月基礎乳價每公斤調漲二元,並將一年檢討一次機制修正為半年動態檢討一次。 每年生乳基礎收購價為三段式計價:涼季(十二月至三月)、暖季(四、五、十、十一月)、熱季(六至九月),今年原訂每公斤收購價分別是 二十一點八四元、二十七點三四元及二十九點三四元。 昨日會議結論為今年六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每公斤生乳基礎收購價上調二元。今年的生乳基礎收購價六至九月會是三十一點三四元,十月至十一月為二十九點三四元,十二月為二十三點八四元。 業者回應,若直接對酪農補貼飼料不符合WTO規範,但酪農和乳品廠都有壓力,酪農的壓力來自成本上揚,乳品廠則有末端售價壓力,所以調整價格的幅度要合理。不過每公斤生乳基礎收購價上調二元,是否會反映在售價上,則要看乳品廠及通路決定。 農委會說明,乳廠向酪農收購生乳之基礎乳價,係依據畜牧法第三十五條規定,至於末端鮮乳零售價則依各乳廠產品、通路及行銷定位,由市場機制而定。 農委會指出,雖然十年來因考量紐西蘭等國外低成本鮮乳進口競爭壓力,為確保國產鮮乳的國際競爭力,基礎乳價維持平均每公斤二十六點一元,惟乳廠平均收購價格由一00年每公斤二十七點四元逐年上升至每公斤三十四點六元,增加百分之二十六。

Read More

民調:6成1民眾願為國而戰

6成8支持疫後恢復兩岸交流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民調顯示,六成一民眾願在共軍犯台時為國而戰,另有六成八民眾支持疫後恢復兩岸交流。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二十日公布「蔡英文總統就職六週年滿意度」民調顯示,若中共對台採取武力侵略,有六成一國民願意為保衛國家而戰,二成五則持相反意見,國民黨和民眾黨支持者不願意的比例較高。 台灣國際法學會副秘書長林廷輝表示,六成一已是相當高的比率;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吳瑟致則表示,這個趨勢和俄烏戰爭情勢有關。他說,即便中國長期試圖製造台灣的恐戰心理,但俄羅斯目前陷入戰事泥沼,讓台灣民眾對國際和兩岸情勢有不同的想法,在國防自信和國家認同上有所提升。 有超過六成的民眾願為保衛國家而戰,但也有六成八的民眾,支持兩岸在疫情穩定下,逐步開放交流,並放寬中國大陸人士來台的管道。且不同政黨認同的受訪者都普遍支持。 陳冠廷認為,這顯示兩岸關係仍可能朝發展的方向前進,不一定走向仇視。林廷輝也呼籲北京正視台灣主流民意,勿在中共二十大前冒進破壞和平。 台灣智庫諮詢委員董立文則提醒,許多問題中仍有相當數量的不同意見,為了台灣健康發展,執政者仍應關注不支持的民意,以達成更廣泛的台灣共識。

Read More

防疫 過半年輕人認政府沒準備好

Omicron疫情失控引爆民怨 49%不相信「新台灣模式」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五二0總統蔡英文就職六週年之際,台灣民意基金會發布最新民調顯示,有近五成的民眾不認為蔡政府針對此次防疫有做好「超前部署」,連一向支持民進黨的二十五到三十四歲年輕人都超過五成認為「蔡政府團隊沒有準備好」,這波疫情恐動搖年底選舉民進黨年輕人的票源。 民調顯示,二十歲以上民眾有四成六基本上贊同蔡英文處理國家大事方式,失去過半數民眾支持,另有四成不贊同,是一個新的警訊。 針對「面對Omicron疫情突然爆發,社會頗有怨言,蔡政府喊出新台灣模式的防疫政策。您是否相信蔡政府對這新一波疫情的爆發有做好準備?例如快篩試劑等。」 調查發現,僅七點九%非常相信,二十九點五%還算相信,二十八%不太相信,二十一%一點也不相信,十三點四%沒意見、不知道、拒答。 調查顯示二十歲以上的台灣人中,只有三成八相信蔡政府面對這新一波疫情爆發有做好準備,但有四成九感到不以為然。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表示,最新調查呈現不相信者比相信者多出了十個百分點。這個發現傳達了一個清楚的訊息,有近半數的台灣民眾並不相信蔡政府對這次疫情爆發有做好準備,這也意味蔡政府長期以來引以為豪的「超前部署」已不具說服力。 從年齡層來看,二十五到六十四歲的青、中、壯年公民幾乎一面倒,認為政府並未做好準備。連一向死忠支持民進黨的二十五到三十四歲年輕人都有五成二的人不相信。 而從教育背景看,高中職教育程度以上民眾明顯過半數不相信蔡政府這次有做好準備;初國中教育程度者中,相信與不相信各占一半;小學及以下教育程度者則呈現過半數人相信蔡政府有做好準備。 游盈隆也指出,從傳統的地理區域來看,分成台北市、新北市、桃竹苗、中彰投、雲嘉南、高屏澎、和基宜花東金馬等七大塊,每一塊都呈現多數人不相信蔡政府對疫情有做好準備,包括民進黨的大本營南台灣。如果從六都十六縣市的角度來看,結果也差不多。 本次調查訪問期間是五月十六、十七日,有效樣本一千零七十七人;抽樣誤差在百分之九十五信心水準下約正負二點九九個百分點。  

Read More

近2個月 富邦產防疫險理賠5.3億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升溫,承保防疫保單的產險財務狀況備受市場關注,富邦金二十日在法說會上揭露,富邦產險防疫保單四至五月上旬合計已理賠五點三億元、理賠件數二點一萬件;富邦金總經理韓蔚廷表示,目前評估富邦產險尚無增資需要。 富邦金投資人關係部資深協理王家慧在首季法人說明會上揭露,自去年五月一日至今年四月三十日,富邦產險共承保二百三十一萬件防疫保單,挹注簽單保費四十二點八億元;五月至目前為止,已核保十五萬件。 富邦產險資深副總經理林承斌則指出,自去年至今年四月三十日,防疫保單簽單總保費四十六點七億元,已理賠七點一億元,賠付件數一點八萬件,直接損失率落在百分之十五左右。 不過,本土疫情在四月起顯著升溫,單看今年四月,富邦產險防疫保單理賠一點四億元、理賠件數四千件,另提列未決賠款準備金及未報賠款準備金共二點八億元;五月上旬理賠金暴增至三點九億元、理賠件數一點七萬件。等於近二個月理賠金已達五點三億元。 林承斌表示,近日每天防疫險賠款約五千萬元左右;一件防疫保單理賠金額平均落在三點五萬元至四萬元區間。政府防疫政策變化,包含與病毒共存、匡列隔離對象縮減、以篩代隔等,可能都會影響未來賠款發展趨勢,產險公會和主管機關也在訂定理賠指引,相關因素都會對未來賠案產生一些影響;目前預估防疫險理賠尖峰將落在五至六月。 韓蔚廷指出,以目前掌握資訊而言,富邦產險尚無增資需要,但若有需要,金控也會增資產險,讓產險能持續穩健經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