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港離岸風電業者西門子歌美颯機艙新廠開幕再創里程碑

西門子歌美颯機艙廠 (西門子歌美颯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離岸風電風機機艙製造商西門子歌美颯離岸風力再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西門子歌美颯) 在臺中港投資建置機艙新廠,於今年8月15日正式開幕並啟動新產線,中央、地方及離岸風電業者踴躍到場致賀,恭喜西門子歌美颯最新風機產線之進度繼續向前推進一步。 西門子歌美颯自108年起進駐臺中港,承租3公頃土地作為離岸風力發電機組之機艙組裝廠,並在110年9月正式啟用開始生產8MW風機,完成8MW風機供應後,再度向臺中港增租土地並立即投入擴建廠房及儲區工程,於111年9月動土並在去(112)年底完成主體工程,隨即投入各項設備安裝作業,在8月15日舉行之機艙新廠開幕暨產線啟動典禮,正式宣布投入最新型14MW 風機機艙生產並首先供應臺灣離岸風場使用,未來也將努力開拓亞太地區市場,預計在115年底前將可促進300個在地就業機會,目前與港務公司簽約是到120年。 西門子歌美颯表示,開廠前已遴選35位臺灣菁英前往丹麥及德國學習,其中包含20 位機艙技師以及 15 位管理階層、後勤人員等,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鄒宇新副署長表示,樂見西門子歌美颯將德國風機組裝技術輸出至臺灣,落實製造、技術及培育人才等在地化承諾。即將在臺灣生產之14MW風機為該公司商轉風機中最大型機款,自去年在歐洲開始製造,臺灣則是首度在歐洲以外地區之生產線,意義非凡。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為西門子歌美颯在地化興建與生產之第一線見證者,感謝西門子歌美颯在臺中港進駐投資,並肯定該公司在相關作業的努力。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將持續積極協助臺灣離岸風電發展,優化港埠作業環境,期待更多優質業者進駐,共同發展臺灣綠色產業。

Read More

高港推動海底潛鑽工程技術貫穿航道籓籬 打通骨幹光纖傳輸任督二脈

臺灣港務公司於交通部召開記者會,由行政副總盧展猷(中)偕同基港分公司主秘張維鍵(左)、中港分公司主秘陳素芳(左二)、花港分公司主秘林清富(右二)、高港分公司主秘林麗美(右)等高階主管與會。(記者陳瓊如攝)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公司於交通部召開記者會,由行政副總盧展猷偕同各港高階主管與會,港務公司表示,為實踐「有效落實環境管理系統,推動綠色港埠永續發展」之政策,臺灣港務公司高雄分公司規劃建構一個專屬之全港區高速骨幹光纖線路系統,本計畫預計114年第一季貫通3段潛鑽管路。 高雄港幅員遼闊且港區分散,各港區道路上均佈設光纖線路,惟部分港區(中島商港區、苓雅商港區及蓬萊商港區等)因受航道分隔致採租用外部數據線路使網路保持連通,不僅須繳交高額之外部數據線路租用費,且難以確保線路傳輸之品質,因應高雄港務分公司發展港區智慧化之目標,大量設備資訊需有穩定光纖網路進行數據傳輸, 為達成上述目標,規劃以海底潛鑽工法佈設專用管道以解決跨港區間光纖線路銜接之問題,專用管道將穿越航道底部下方10m處,最深處將達地面下38m,除避免光纖纜線遭受到船舶及海流之影響,亦可避免傳統使用岸上或市區道路埋設導致距離過長及未來可能挖損等問題,提供更安全穩定之光纖線路,經費約9.8億元。 本次應用於港區之工法係於預定路線位置上,以漸變深度鑽掘一適合拉管之孔道後,再利用300噸擴孔鑽機本身回拉的方式,將管線拉入孔道內完成佈管工作。本計畫潛鑽管路為國內少見之長距離、大深度及曲線之海底潛鑽工程,以期打通高雄港骨幹光纖傳輸任督二脈,完成全港區之資訊串聯。

Read More

海洋教育向下扎根 全臺培訓約200名海洋保育種子教師

2024海洋保育向下扎根種子教師分享會澎湖場合照。(海委會海保署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海洋保育署於澎湖縣舉辦最後一場次「海洋保育教育向下扎根種子教師培訓教材分享會」,依據海保署統計,此次全臺培訓約200名海洋保育種子教師,為未來的海洋保育教育推廣工作奠定堅實基礎。海保署也分享教材,整合《臺灣鯨讚》、《小海龜的逆襲》及《小浮游的遠行》等三本繪本及各項海洋保育出版品,精心製作分享會的教案內容,期待未來透過種子教師的積極推廣,將海洋保育觀念向下扎根。 海保署說明,本次分享會所設計的教案,不僅結合海洋生物保育與海洋環境保護的主題,還透過生動的故事情節和啟發性的插圖,來激發孩子們對海洋的關注和熱愛。這些教材是經過眾多領域專家和學者的深入研究和反覆討論後所精心策劃,以確保準確地傳遞正確的知識和價值觀,讓孩子們從小培養海洋保育意識,成為未來的海洋守護者。 海保署署長陸曉筠特別感謝為教材創作付出心血的作家、插畫家和編輯們,他們的無私奉獻和專業精神使得這些作品深具影響力。同時,也感謝參與的教育工作者和教師朋友們,他們是這些海洋保育教材的推廣者和實踐者,是學生心中的榜樣,也期許種子教師將這些寶貴的教材帶進課堂,激發學生對海洋的好奇心和學習動機,培養他們對自然環境的尊重和海洋保護意識。由於五場分享會受到各界的熱情參與,但受限於活動場域,部分教師未能現場參加,因此,海保署特別設計線上課程,後續將分享會的教案教學技巧與內容透過網路平臺傳遞給所有喜歡海洋保育的教師們,敬請期待並歡迎多加利用。 海保署表示,在本次活動之後,這些種子教師將在全臺各縣市舉辦超過250場次的海洋保育教育推廣活動,讓海洋保育觀念深入校園。期待這些活動能夠激勵更多學校、教師、海洋保育志工,乃至企業和民眾踴躍參與,讓海洋保育觀念成為全民共識,融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

Read More

海運危險品安全性問題引關注 海攬公會9月19日將舉辦線上研討會

台北市海運承攬運送公會召開理監事聯席會議,由理事長翁堯賢(右)主持,左為常務監事潘國昌。(記者陳瓊如攝)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台北市海運承攬運送公會八月二十二日召開第十三屆第十二次理監事聯席會議,由理事長翁堯賢主持,近期對於搭載海運危險品的安全性問題再度引發關注,公會教育組也即將在9月19日舉辦線上研討會,希望可以提供業者相關注意事項、風險的控管及事故處理的準則。 為回應會員公司求才若渴,公會教育組也積極拓展與專業學校之間的雙向交流,除了日前完成與實踐大學的締結合作,及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產學合作開辦「海運承攬業基礎實務」學分課程已選定在113學年度第一學期開課,公會特別情商業師到校授課與學生分享實務操作經驗。海攬公會和國立澎湖科技大學共同推動課程規劃與實習徵才等相關事宜也正在洽談中;除了解決業界人才荒,期待可以培植更多產業相關科系的年輕新血加入海運承攬業的行列。 另外,本次理監事會中也通過愛買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和潤運輸有限公司、長信運通股份有限公司三家新入會案。

Read More

基隆港務分公司參加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擴大招商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台灣港務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參加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行銷自由貿易港區,擴大招商對象與範圍增加合作契機。 基隆港務分公司為擴大自由貿易港區招商對象與範圍,特參加於臺北南港展覽館二館四樓舉辦的「第29屆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本次參展期間,基隆港務分公司聯合基隆港群(基隆港、臺北港、蘇澳港)及邀請其他友港海港自由貿易港區共同招商,並與北部地區自由貿易港區事業合作行銷,期能讓各界了解各港自由貿易港區之現況與營運模式增加合作機會。 基隆港務分公司指出,自由貿易港區操作方式十分多元,除可自行進駐操作,或是透過現有自由港區事業代客操作外,亦可採前店後廠委外加工方式共同合作,進行上下游供應鏈的整合。基隆港群具備完整的海運航線,且鄰近北部各大工業區,舉凡汽車物流、海空聯運、多國貨物集併櫃業務、智慧物流及其他加值型產業,皆可利用自由貿易港區加值優勢,多元分工進軍全球,委外加工模式更能進一步連結港區內外,發揮臺灣產業技術優勢創造新商機。 「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由台灣全球商貿運籌發展協會、台灣冷鍵協會、台灣物聯網協會共同主辦,為歷史最悠久的物流展會之一,也是廣受業界好評及注目的年度盛會,去年有超過90多家的廠商,總計363個攤位共襄盛舉,吸引13萬多人次到場參觀。 今年基隆港務分公司展攤號碼R013,有興趣參觀及瞭解自由貿易港區之業者,可於以下網址預先登錄,取得入場憑證Recode。歡迎各界先進蒞臨洽談瞭解自由貿易港區,基隆港務分公司現場將安排專人服務,並輔導確認可行之商業模式。https://www.chanchao.com.tw/entryApply.asp?id=DLOG2024 附圖為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活動攤位洽商。(基隆港務分公司提供)

Read More

臺德智慧機械論壇 深化供應鏈夥伴合作商機

經濟部產發署楊志清署長及德國經濟暨氣候行動部工業政策局Bernhard Kluttig局長線上開場致詞,並見證臺德雙邊企業機器人開發合作備忘錄簽署。(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由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德國經濟辦事處、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與工業技術研究院8月22日共同舉辦「第9屆臺德智慧機械論壇」,本次論壇主軸聚焦全球關注之AI應用技術、智慧機器人、淨零減碳技術與智慧製造系統整合等議題,並由臺德產業雙方業者分享解決方案、數位平台之開發及應用商機、AI與智慧機器人等創新應用,持續強化臺德高階智慧製造領域合作與交流。 隨著國際經濟與貿易流動、供應鏈變動、AI應用技術逐漸擴張、減碳排重要性等變化,在全球供應鏈重組浪潮中臺灣扮演要角,立足臺灣、布局全球是智慧機械重要的產業推動目標,本次論壇由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楊志清署長及德國聯邦經濟暨氣候行動部工業政策局Bernhard Kluttig局長進行開幕,產業發展署楊署長於開幕致詞中表示,臺灣擁有堅強的臺灣的經濟與產業實力,AI應用製造產業已有豐碩的成果,也已帶動產業減碳約155萬公噸CO2e;而臺灣與德國雙邊貿易及投資都持續表現強勁,期望雙邊持續深化產業夥伴關係,共同創造合作與投資機會。 論壇中邀請了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絲國一理事長,以及德國經濟辦事處蘭依樺首席代表暨處長從產業界的角度,分享未來發展與雙邊合作等見解,專題演講部分邀請了所羅門、達明機器人、台達電等單位,分享我國智慧機械技術發展與轉型之應用實績及成果; 德方則由Siemens、Botfellows、Trumpf等領先企業,分享智慧製造之近年發展技術與展望,包含德國及臺德共同合作之經驗和商機。 臺灣與德國在產業領域具有很強的互補性,貿易方面2023年臺德貿易總值達220億美元,德國為我國全球第8大貿易夥伴、第10大出口市場與第6大進口來源,且以機械及電機設備為大宗。強化臺德產業密切交流,致力發掘雙方技術與供應鏈交流契機,將可促進臺灣企業爭取更多新合作商機,創造更堅強的產業競爭力,帶著臺灣走向世界。

Read More

第18屆國際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系統研討會於海大盛大舉行 聚焦全球供應鏈挑戰

陽明海運董事長的蔡豐明教授為本次研討會的發起人之一。(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亞洲區歷史最為悠久的供應鏈管理跨國學術研討會議-第18屆國際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系統研討會(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Logistics and SCM Systems, ICLS)8月21日在海大校園盛大開幕,本次會議邀集來自全球物流與供應鏈產業的學者專家,進行3天的會議交流與參訪,活動聚焦於全球供應鏈管理面臨的挑戰,提供學術與產業的未來共同合作發展方向。 海洋運輸是供應鏈中承載跨國貨物運輸量最大的運輸模式,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為全球知名海洋運輸與航運管理專業大學,海大航運管理學系承辦本屆ICLS研討會,與主辦方-國際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系統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ogistics and SCM Systems, IFLS)多年維持良好的協作關係。IFLS為亞洲的大型物流學術專業研究組織,於2003年由日本供應鏈管理學會與韓國供應鏈管理學會及泰國供應鏈管理學會共同發起,ICLS研討會舉辦至今已超過20年,會議地點遍佈日本、韓國、中國大陸、泰國、波蘭、越南、印尼及臺灣,為亞洲物流和供應鏈管理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會議。研討會開幕致詞貴賓包括海大許泰文校長、IFLS會長Tony Suk-Chul Rim教授、中國創新管理發展學會會長曾明朗教授等。 本次研討會的發起人為海大的蔡豐明教授(現為陽明海運董事長)、臺灣師大的吳彥濬教授及高科大的蔡坤穆教授,並特別邀請到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海外重量級學者擔任主題演講者,分別為來自日本神奈川大學(Kanagawa Daigaku)的Yutaka Karasawa 教授講授「不確定時代的供應鏈~跨領域合作」;英國格拉斯哥大學亞當斯密商學院(Adam Smith Business School, University of Glasgow)的Ming Lim教授分享「淨零與碳中和」在供應鏈管理的挑戰及未來研究方向;寧波諾丁漢大學(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Ningbo)Hing Kai Chan教授以「數位時代的供應鏈和物流彈性」為題講述供應鏈韌性的重要。 研討會的主題涵蓋先進技術在供應鏈的應用、供應鏈的全球化問題、供應鏈的風險與透明度、供應鏈韌性、冷鏈物流、供應鏈自動化、永續發展目標相關的供應鏈管理政策和法規框架、智慧倉儲和海事物流技術等。研討會上發表的論文擇優刊登在合作的知名學術期刊上,如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SSCI)、Journal of Marine…

Read More

張榮發基金會贊助雞籠中元祭文化盛典 海運航空創意燈車亮眼吸睛

張廖簡姓宗親會邀請張榮發基金會贊助基隆「雞籠中元祭」活動,別出心裁以長榮海運及長榮航空為意象打造創意燈車,長榮海運燈車以最大的24000TEU「A」型船為設計主軸,象徵旗艦領航、多元融合,參與花車遊行活動後,置放於基隆市中心的田寮河,成為河中的創意造景。(張榮發基金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一年一度的「雞籠中元祭」系列活動於本(8)月上旬於基隆盛大展開,今年邁入第170年,由張廖簡姓宗親會輪值主普,因此張廖簡姓宗親會特別邀請張榮發基金會贊助此文化盛典,以共襄盛舉。 「雞籠中元祭」起緣於1855年之漳泉械鬥,雙方死傷眾多,後由漳泉地方人士出面調解,械鬥衝突終於平息,取代以字姓輪值主普,超渡普施孤魂幽靈,以血緣代替地域觀念,以賽陣頭來代替打破頭的陋習;達成社會和諧,共存共榮的大同世界。此活動融合了悲天憫人的情懷和普及外邦的國際觀,傳承基隆的傳統文化,展現了豐富的在地文化底蘊,系列活動吸引許多觀光客前來朝聖。 長榮集團已故創辦人暨總裁張榮發成長於基隆,對基隆有十分深厚的情感,他在世時常說,基隆雖不是他出生的地方,但因為他在基隆住的最久,所以他自認為是基隆人。因此當張廖簡姓宗親會前來邀約張榮發基金會贊助於基隆舉辦的「雞籠中元祭」活動時,該基金會欣然同意參與此盛事,以表達對此文化活動的重視與支持,也是對張總裁故鄉的回饋。 此次張廖簡姓宗親會別出心裁,以長榮海運及長榮航空為意象打造創意燈車,參與8月17日的花車遊行活動,長榮海運燈車以最大的24000TEU「A」型船為設計主軸,象徵旗艦領航,多元融合,祈願四海昇平,風調雨順;長榮航空則是以Q版飛機為主體,加上航點地標,秉持越在地、越國際的精神,見證基隆文化觀光的新頁。二座燈車在遊行現場十分亮眼吸睛,遊行結束後,長榮海運的燈車將置放於基隆市中心的田寮河搭配橋樑兩側燈飾,成為河中的創意造景,長榮航空的燈車則置放於主普壇前供民眾觀賞拍照。 長榮集團已故創辦人暨總裁張榮發成長於基隆,對基隆有深厚的感情,因此張榮發基金會贊助基隆「雞籠中元祭」活動,除表達對此文化盛典的重視與支持,也是對張總裁故鄉的回饋,圖為吸睛可愛的長榮航空燈車以Q版飛機為主體,加上航點地標,目前置放於主普壇前供民眾欣賞拍照。(張榮發基金會提供)

Read More

海保署潛境海洋保育前進特展 9月4至8日舉行

(海委會海保署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打造大型海洋保育潛艦於9月4日至9月8日潛進臺北車站!以「潛境海洋˙保育前進」海洋保育主題特展,帶領民眾一同感受海洋魅力。展覽包含推動海洋保育成果展示、360度海洋VR影音及遊戲體驗、海洋保育講座、手作DIY課程及豐富的海洋舞台表演等五大特色。海保署建議民眾可以提前上網報名參加海洋環境套裝體驗,避免排隊久候,輕鬆參與活動並獲得精美好禮。海廢進階體驗行程線上報名網址:https://reurl.cc/4d45zX。 海保署表示,本次特展將在臺北車站1樓多功能展演廳舉辦,外觀以潛艦呈現,並展示過去6年多來在「潔淨海洋」、「健康棲地」及「資源永續」方面的保育成果,如國內海洋生物多樣性調查及復育、鯨豚救援、友善賞鯨、海洋保護區維護、30×30執行目標及策略、海洋污染防治、海洋廢棄物監控及再利用等。民眾可於現場領取闖關卡,完成展區參觀及互動,兌換限量海廢再生飲料提袋。此外,展區提供潛水裝備,讓民眾體驗潛海戰將清除海廢的重量;想體驗潛水的民眾,也可透過360度海洋VR影音及遊戲體驗淨海工作,整體活動豐富多元、寓教於樂。 海保署署長陸曉筠表示,全球海洋生態環境持續受到嚴重威脅,海洋資源的過度開發和污染問題持續影響海洋生物的環境。希望透過本次特展,讓民眾更深入瞭解海保署所推動的工作和成果,並對海洋保護及保育工作有更具體的認識。歡迎大小朋友一起來到活動現場感受海洋氛圍,共同守護珍貴的海洋資源,努力實現海洋永續的目標。

Read More

昇恆昌迎接中秋與旗下MMHG 湘樂餐飲集團聯手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迎接中秋,在機場國門第一線服務旅客的昇恆昌免稅商店,特別與旗下擁有米其林星級餐廳及亞洲50大餐廳名列的「MMHG 湘樂餐飲集團」聯手,結合飛機、旅行設計元素,並融合精品與經典獨家跨界聯名推出「旅月禮盒」,展現昇恆昌在時尚品味與創新的突破,也體現昇恆昌以美食及藝術文化行銷台灣的理念,是喜歡精緻化商品旅客的中秋高端送禮首選。 昇恆昌今年中秋攜手由米其林星級主廚林泉帶領的MMHG,強強聯手,獨家打造融合經典與創新的「旅月禮盒」,為顧客帶來與眾不同的頂級視覺與味覺體驗。禮盒亮面包裝設計上獨具匠心,以飛機窗視野為主視覺概念,象徵在世界各地穿梭的旅人,都在仰望同一片天空,外盒行李貼條及手寫文字則表達旅途中的思念與祝福,禮盒兼具質感與創意,更增添中秋送禮的獨特意義,也讓每位收到禮盒的人都能感受到節日溫暖和旅行魅力。 「旅月禮盒」內容物不僅延續經典口味,還注入創新驚喜,除了有昇恆昌嚴選、全球旅客口碑好評的經典烏豆沙月餅;還有近年大熱的招牌金沙奶黃流心月餅,選用頂級屏東醃漬鴨蛋,融合金黃熔岩流心和奶香,甜鹹口感,令人垂涎;最特別的莫過於昇恆昌與MMHG獨家推出的柴燒桂圓月餅,結合古法柴燒桂圓果乾與香甜烏豆沙,帶來微甜的果肉和內斂的煙薰香氣,令人回味無窮。 今年中秋昇恆昌與「烘焙名師」呂昇達推出獨家聯名的「《馥》綜合蛋黃酥禮盒」,並與台灣知名飲料品牌大苑子及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荔枝玫瑰禮盒」,昇恆昌秉持一貫的品質保證,打造創新而不失節日氛圍的中秋禮盒,以美食行銷台灣,即日起可至昇恆昌宅配網、各大通路或撥打免費客服專線0800-098-668訂購。圖說:昇恆昌免稅商店以美食行銷台灣,攜手MMHG推出獨家聯名「旅月禮盒」中秋禮盒,米其林等級伴手禮是中秋送禮的不二選擇,售價新台幣1380元。(昇恆昌免稅商店提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