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ET TAIWAN成功行銷臺灣會展產業 獲Stevie Awards金獎

貿易署推出名為PaQ的「MEET TAIWAN Open Arms」吉祥物,象徵臺灣張開雙臂歡迎國際商務客。(貿易署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由經濟部國際貿易署主辦的會展計畫(MEET TAIWAN),去年推出「MEET TAIWAN Open Arms」年度整合行銷活動,在第21屆「史迪威獎(StevieR Awards)」評選中脫穎而出,獲得2024「年度最佳目的地公關傳播活動」金獎(GOLD STEVIER WINNER)殊榮。 「MEET TAIWAN Open Arms」訴求向國際會展業打開雙臂之意,去年首度發表原創主題曲及MV,並搭配吉祥物「PaQ」(音同臺語「打開」),向全球會展合作夥伴表達臺灣的友好熱情。期間邀請國內外超過300位會展業重要人物來臺、媒合國內外業者洽商交流,舉辦亞洲會展論壇,並且在社群媒體創造民眾參與創意影音接力一同歡迎國際商客,更在日本東京舉辦的臺灣形象展搭建出以Open Arms為造型的球型劇場,展現臺灣會展創意以及充沛能量。 被譽為商業界奧斯卡獎的「史迪威獎」,每年平均有7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2,000個案例參加評選。史迪威獎在「公關」類別下共設有45個獎項,「MEET TAIWAN Open Arms」獲得其中的最佳目的地公關傳播活動(Communications or PR Campaign of the Year - Country, Region or City)金獎榮耀。今(2024)年「史迪威獎」頒獎典禮將於10月11日於土耳其伊斯坦堡辦理。 史迪威獎評審委員表示,「Open Arms」傳達溫暖真誠歡迎之意,口號朗朗上口容易記憶傳誦,並進一步創造親民可愛的吉祥物PaQ,將Open Arms實體化廣受歡迎,跳脫過往會展商務目的地行銷常見模式,熱情且富人情味方式傳達溝通訴求,特色鮮明打動人心,促成2023年臺灣會展活動舉辦場次迅速回升,可見「MEET TAIWAN Open Arms」是相當成功的目的地行銷案例。 貿易署近年屢次獲得各項國際大獎,包含連續3年(2021~2023)獲知名會展獎項Stella Awards「亞洲最佳會展局」肯定。貿易署透過MEET TAIWAN持續策略性推廣臺灣會展目的地的國際形象,曾經在2015年以「Asia Super Team」獲得史迪威金獎,2019年以「High Five Taiwan」獲得史迪威銅獎。這次是睽違5年後,再次以打動人心的「MEET TAIWAN Open…

Read More

港務公司成功導入RFID盤點系統 優化財產盤點作業

以RFID讀取器,掃描RFID財產標籤結合財產盤點作業。(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公司成功導入無線射頻辨識(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技術,應用於財產盤點作業,這一項措施不僅提升公司管理制度的效率以及作業流程的精進,更可提高資產管理的精準度,進一步支持港務公司的長遠發展。 利用讀取器掃描RFID財產標籤能實現對資產的客觀追蹤與管理,顯著提高財產盤點的準確性,傳統的盤點方式往往依賴人工操作,容易產生錯誤或遺漏,而RFID技術可以通過掃描自動更新數據,大幅度降低人為操作的風險。 使用RFID技術結合財產盤點系統也大幅提升盤點效率。以前需要數天才能完成的盤點作業,現在可在短時間內完成,顯著縮短了作業時間並減少了人力成本。此外,盤點系統的數據分析功能可即時掌握資產狀況,實現更精確的資產管理與決策。 從制度方面來看,利用RFID技術整合盤點系統促進了管理透明度和數據一致性,所有資產訊息都將即時同步至港務公司的財產盤點系統,確保所有部門擁有最新的數據,從而提高整體的管理效能。 臺灣港務公司致力於持續推進科技創新,提升業務效率。未來我們將繼續探索更多科技應用,以驅動業務增長和管理升級。

Read More

卡爾瑪攜手合作夥伴CES提供125噸以上正面吊設備全球銷售和服務

(卡爾瑪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卡爾瑪全球領先的可持續物料搬運設備和服務方案提供商,與意大利超重型物料搬運設備制造商CES Srl公司宣布達成合作協議,未來將在全球範圍內合作提供125噸以上的CES正面吊產品的銷售和服務。根據協議,卡爾瑪還將為客戶提供CES產品的相關培訓和支持。 卡爾瑪目前在售正面吊產品最大提升能力為125噸。通過此次合作,卡爾瑪將能夠滿足客戶對於更大提升能力裝卸設備的需求。 卡爾瑪平衡重型設備全球銷售負責人Peter Olsson表示:“我們十分激動能夠與CES攜手為客戶提供全面的重型物料搬運解決方案。本次合作將有助於卡爾瑪更好地服務風能、重箱和重型散雜貨裝卸等大件搬運領域客戶。我們非常高興能夠邁入新發展階段,為客戶提供更廣泛深入的支持。” CES首席執行官Giovanni Bolcato表示:“我們堅信與卡爾瑪的合作將為客戶的重型物料搬運需求提供最佳解決方案。卡爾瑪的全球影響力與技術專長將助力我們擴大客戶基礎和市場版圖。我們十分高興能與卡爾瑪攜手推動重型物料搬運行業的創新與發展。” CES Srl公司總部位於意大利Domegliara,專業從事傳統和超重型正面吊的設計和制造,並以其卓越的提升能力與技術實力在市場中獨樹一幟。

Read More

中航委託台船訂造2+2艘21萬噸級散裝貨輪簽約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台灣國際造船公司繼日前承接萬海大單,昨(26)日再接中國航運新單,中國航運公司委託台灣國際造船公司訂造兩艘及選擇權兩艘21萬噸級散裝貨輪簽約。 台船公司昨日於中航公司大樓會議室與中國航運公司旗下等子公司簽署兩艘及選擇權兩艘21萬噸級散裝貨輪建造合約。簽署儀式由中國航運公司彭士孝董事長,及台船公司黃正弘董事長簽署相關合約。(見圖,台船提供) 台船表示,該公司於2004年起,陸續建造載重噸20~21萬噸級散裝貨輪共計九艘,其中兩艘為中國航運公司委託建造,近期交付中鋼運通公司之21萬噸散裝貨輪,更獲收錄2019年英國皇家造船工程師學會(RINA)「年度名船錄(Significant Ships)」。本案雙方自今年年初即開始接洽,經過多次技術及商務的協商過程,台船公司最終以優越的船型性能方案,加上較早的交船檔期優勢爭取到本案。 新一代21萬噸級散裝貨輪係配合船東之性能需求,重新規劃主要尺寸,並應用台船公司自主研發之先進節能技術,讓此新船型除了延續前幾代許多優點外,相較前一代設計於增加載重與降低油耗有更卓越表現;此批新船型具備以下特點: -完整的流體力學配套方案包含:低阻線形、節能舵、螺槳前後節能裝置、高效率螺槳等,有效提升推進效率,節省油耗與減少碳排放量。 -滿足國際海事組織(IMO)能源效率指標EEDI PHASE III標準,為低碳環保散裝船舶,預期能取得RightShip海事風險和調查組織之A等評級。 -住艙外型採低風阻設計,有助降低油耗。 -納入智慧船舶之概念設計,以因應國際船級協會(IACS)最新資安法規E26和E27。 -主機搭載選擇性觸媒還原脫硝裝置SCR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滿足IMO氮氧化合物排放管制規範的第三期標準,使船舶可航行於船舶排放控制區域(ECA)。 -具備未來改裝使用低碳排燃料包含氨氣系統(Ammonia-ready)及天然氣系統(LNG ready)之可行性方案。

Read More

中國航運與台船簽屬21萬噸級散裝貨輪建造合約

中國航運公司委託台灣國際造船公司訂造21萬噸級散裝貨輪簽約儀式。(台船公司提供) 記者蔣謙正/高雄報導 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26日上午假中航公司大樓會議室,與中國航運公司旗下等子公司簽署2艘及選擇權2艘21萬噸級散裝貨輪建造合約。簽署活動儀式由中國航運公司彭士孝董事長,及台船公司黃正弘董事長簽署相關合約,前董事長鄭文隆先生亦受邀觀禮。 台船公司於2004年起,陸續建造載重噸20~21萬噸級散裝貨輪共計9艘,其中2艘為中國航運公司委託建造,近期交付中鋼運通公司之21萬噸散裝貨輪,更獲收錄2019年英國皇家造船工程師學會(RINA)「年度名船錄(Significant Ships)」。顯見台船公司卓越的設計能力與優良品質實績,中國航運公司決定再次攜手台船公司打造新一代21萬噸級散裝貨輪2艘加上選擇權2艘。本案雙方自今年年初即開始接洽,經過多次技術及商務的協商過程,台船公司最終以優越的船型性能方案,加上較早的交船檔期優勢爭取到本案。 中國航運公司委託台灣國際造船公司訂造21萬噸級散裝貨輪簽約儀式。(台船公司提供) 新一代21萬噸級散裝貨輪係配合船東之性能需求,重新規劃主要尺寸,並應用台船公司自主研發之先進節能技術,讓此新船型除了延續前幾代許多優點外,相較前一代設計於增加載重與降低油耗有更卓越表現;此批新船型具備以下特點: 一、 完整的流體力學配套方案包含:低阻線形、節能舵、螺槳前後節能裝置、高效率螺槳等,有效提升推進效率,節省油耗與減少碳排放量。 二、 滿足國際海事組織(IMO)能源效率指標EEDI PHASE III標準,為低碳環保散裝船舶,預期能取得RightShip海事風險和調查組織之A等評級。 三、 住艙外型採低風阻設計,有助降低油耗。 四、 納入智慧船舶之概念設計,以因應國際船級協會(IACS)最新資安法規E26和E27。 五、 主機搭載選擇性觸媒還原脫硝裝置SCR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滿足IMO氮氧化合物排放管制規範的第三期標準,使船舶可航行於船舶排放控制區域(ECA)。 六、 安裝軸發電機,善用主機動能產生高效電力。 七、 預留AMP岸電系統空間,並保留後續升級改裝可行性,使船舶停靠碼頭期間可停用發電機,改採碼頭岸電,避免船用發電機所產生之廢氣污染港區空氣。 八、 設置有脱硫塔,並預留未来安裝碳捕捉裝置之裕量,俾達到保護地球環境之ESG目標。 九、 已具備未來改裝使用低碳排燃料包含氨氣系統(Ammonia-ready)及天然氣系統(LNG ready)之可行性方案。 台船公司近年來努力堅守發展商船本業且秉持海域最佳化設計理念,為中國航運公司量身打造節能環保高裝載效能的船舶,後續將繼續致力於提供船東優質的船舶設計與建造服務,以更加彈性的經營方式及精緻化管理,為台灣在全球造船產業中的地位提升作出貢獻,亦為根留台灣,促進國內業界合作之典範。

Read More

萬海航運舉行13100 TEU新造船曦春輪命名典禮暨公益捐贈活動

萬海航運舉行新造船曦春輪命名儀式。(萬海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萬海航運於8月23日於南韓三星重工巨濟船廠舉行「WAN HAI A17 曦春輪」命名典禮暨公益捐贈活動。命名典禮由萬海航運董事長陳柏廷以及三星重工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崔成安共同主持,並邀請張芷榕女士擔任「WAN HAI A17 曦春輪」的命名人,為新船獻上平安出航、豐盈滿載的圓滿祝福,在現場貴賓的見證之下,命名典禮順利完成。 萬海航運自2021年起,與南韓三星重工船廠簽訂13艘13,100TEU級系列船舶,「WAN HAI A17 曦春輪」是系列船舶第10艘,預計8月下旬交付,投入萬海航運亞洲-北美東岸航線營運。此系列船舶全長335公尺,寬51公尺,最大吃水16公尺,採用新型主機並搭配多項環保節能設計,有效降低碳排放,提升燃油效率。此外,這系列船舶皆取得「智能船舶」(Smart Ship Notation)認證,可利用各項監控系統及通訊設備蒐集船舶航行數據及設備運作情形,有助於第一時間了解船舶的狀態,確保安全可靠的海上運輸服務。 萬海航運與南韓三星重工簽訂的13艘13,100TEU級系列船舶,預計於2025年下半年全數交付完畢。隨著新船陸續交付,象徵著公司自有船隊進一步拓展與升級,不僅提升公司船舶運力,也強化市場競爭力,有助於公司在遠洋航線的經營與發展,提供客戶更加多元及優質的運送服務。 本次新船命名典禮結合公益捐贈一同進行,捐款予南韓巨濟市身障人士職訓機構-希望之港,協助其翻修必要老舊設施,期盼藉此心意,為當地盡一份心力,「因為萬海,世界很近」。

Read More

港務公司響應振興花蓮觀光 舉辦一齊遊花趣好運動起來健走千人參與

港務公司響應振興花蓮觀光,舉辦健走活動,共計千人參與。(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為配合交通部振興花蓮403大地震及凱米颱風災後觀光,港務公司率先於8月辦理兩梯次「一齊遊花趣-好運動起來」振興健走活動,共吸引了千餘名員工及眷屬參與,此番活動不僅展現公司致力推廣運動企業之決心,亦鼓勵同仁眷屬至花蓮旅宿,刺激地方觀光景氣,期能吸引更多民眾投入振興國旅行列。 活動分別於8月16日、23日上午七時進行,從花蓮太平洋公園海洋廣場(南濱段)出發,沿途瀏覽美麗的太平洋岸,欣賞壯觀的海景與青山,步行距離達到6.8公里;港務公司行政副總經理盧展猷表示:「這樣的活動不僅能推廣員工運動習慣,還能讓更多人瞭解花蓮的美,期待透過健走來帶動觀光,讓花蓮成為健康旅遊的首選之地。」此次活動也受到花蓮縣政府相關單位的協助,提供場地、技術指導及緊急救援服務,讓活動安全順利完成。 此外,活動參加者中不乏員工眷屬或同仁攜伴,彼此鼓勵,共同克服路途中的挑戰,增進了彼此的情感。在健走結束後,參加的員工紛紛表示,這次健走活動讓他們有機會近距離欣賞花蓮的美,如七星潭的蔚藍大海、鯉魚潭的湖光山色、特殊造型的貨櫃星巴克等,同時有機會品嘗花蓮在地美食,並表示這不僅是一個健身運動的機會,更是一個認識花蓮的良好契機。活動最後,港務公司也為參加同仁準備一份花蓮在地的伴手禮,希望提振花蓮當地業者買氣,為本次活動畫下完美句點。

Read More

臺北港港埠行政區A6區空地將釋出招商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臺北港港埠行政區公共行政用地A6區空地將釋出招商,臺灣港務公司基隆分公司為完善臺北港行政大樓周邊停車及餐飲需求,啟動臺北港港埠行政區公共行政用地A6區空地(租賃面積約7,000平方公尺)招商案,該區域可作為大小型車輛停車場、簡易餐飲零售服務使用。 基隆港務分公司表示,A6區空地位於臺北港港埠行政區核心地帶,鄰近臺北港行政大樓、台61、64線交會處,居八里地區絕佳交通樞紐位置。近年來隨著臺北港蓬勃發展,港區就業人口逐年增加,不論港區業者、洽公民眾或是遊客停車需求隨之攀升,該區域將成為最佳停車地點。 本區未來視投資業者規劃,將可建立便捷的停車服務,提供大型車、小型車、重機臨停及月租服務;且因應電動車時代,可設置充電樁設備,提升電動車使用的便利度。滿足了停車需求外,亦提供簡易餐飲零售服務,可作為單車、重機及汽車族出遊聚會的熱門集合休息地點,為臺北港增添更多便利與活力,吸引更多人潮與商機。 該案預計於九月初正式公告招商,將採綜合評選方式辦理,資格審查文件與投資經營計劃書一次遞件,分兩階段審查。 附圖為臺北港港埠行政區之公共行政用地A6區空地位置示意圖。(基隆港務分公司提供)

Read More

600輛新自強號EMU3000型列車車廂順利於花蓮港完成卸載

EMU3000車廂與金剛輪。(花蓮港務分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鐵整體購置及汰換車輛計畫(104~113年)」首批12輛EMU3000型「新自強號」列車車廂於110年7月30日於花蓮港卸載,歷經4年,於113年8月6日順利完成50航次,共600輛「新自強號」EMU3000型列車卸載作業。 為順利執行前開計畫,臺灣港務公司花蓮分公司與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臺鐵公司)攜手合作,於花蓮港#8碼頭所設置415公尺岸肩卸船軌道,軌道連接原有臨港線,以海運及鐵道複合運輸方式,於列車上岸後,拖往檢整及測試作業場站。岸肩卸船軌道除供EMU3000型列車卸載外,也提供 E500型電力機車卸載(預計於花蓮港卸載68輛)。該軌道於臺鐵公司整體交車完竣後,仍保留不拆除,未來將供臺鐵公司進口鐵軌、零配件使用,及充實港區內的複合運輸能量。 花蓮港很榮幸作為臺鐵公司EMU3000型列車的進口基地,為本島鐵路運輸網路整體運能提升作出貢獻,並期待未來能協助更多的貨物利用岸肩卸船軌道,以海運及鐵道複合方式運輸。

Read More

長榮航空貨機貼膜 運用最新仿生薄膜AeroSHARK節油減碳

長榮航太首次執行長榮航空777貨機仿生薄膜AeroSHARK黏貼工程,漢莎技術公司特別派遣德國工程師前來台灣進行技術交流。(長榮航空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長榮航空使用漢莎技術公司(Lufthansa Technik)與德國化工業巨擘BASF共同開發的仿生薄膜AeroSHARK,黏貼至波音777F貨機外層上,進而優化氣流減少阻力,達到節油減碳的目的,此架貨機已開始於長榮航太進行相關工程,預計9月初即可執行飛航任務,為長榮航空運用科技節油減碳再添新里程碑,是亞洲第一家引進此技術的航空公司。 漢莎技術公司AeroSHARK設計靈感源自於鯊魚皮的微觀肋骨結構,該薄膜約為50微米的微小肋片所組成,具有自清潔、抗附著及減阻效果的特性,可優化飛機表面相關區域空氣動力學的效能,經過數十年的理論研究和無數次的實際測試,適應極端溫差、壓差變化和高空紫外線,且透明不影響外觀,這項技術可降低1%燃油消耗,目前已有瑞士航空、德國漢莎航空採用於波音777客、貨機隊。 長榮航空表示,為朝向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公司積極尋求減少碳排的方法,此次引進先進的科技,在一架777F貨機試行施作AeroSHARK以提升燃油效率,未來會將此技術拓展至777F全機隊;以長榮航空9架777F貨機營運狀況計算,每年預期可節省至少2,500噸航空燃油,減少超過7,800噸碳排放量。 此架777F貨機黏貼AeroSHARK是由長榮航太施作,漢莎技術公司特別派遣工程師前來台灣技術交流,長榮航太原已具有機體塗裝及貼黏技術,加上此次施作AeroSHARK黏貼的經驗,將有助於未來在提供航機維修的同時,可增加此項服務項目。 長榮航空為實踐對環境保護的承諾,於2022年簽署參與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SBTi),依規範設定減碳目標,並於 2024 年 7 月正式審核通過,未來將定期追蹤減碳成果,確保達成目標,長榮航空2023年透過各項飛航節油措施效益達13,224噸,減少超過41,787噸碳排放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