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海十一度榮獲印度/遠東區間年度最佳航商

萬海再度榮獲印度-遠東區間年度最佳航商。(萬海航運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第十四屆印度航運暨物流大獎」(Maritime And Logistics Awards, 簡稱MALA)頒獎典禮於8月21日在印度孟買舉行,萬海航運再次榮獲印度-遠東區間年度最佳航商(Container Shipping Line of The Year India-Far East Trade Lane),創下第十一度獲獎紀錄,體現萬海深耕印度的決心和成果。 該獎項評選標準包含該區間貨量、年度成長率、國際市場影響力、文件流程、新航線開發、船期穩定度與客戶滿意度等。今獲此獎項,再度見證客戶對萬海耕耘多年來努力的肯定。 近年印度市場變化迅速,在印度政府推動政策變革及人口紅利刺激影響,吸引大量投資者進駐,印度已於世界經濟體扮演舉足輕重腳色。而萬海航運重視印度市場並耕耘已逾28年,持續強化航線網絡,致力於提供更萬善的服務予客戶。 萬海於去年新開德里與加爾各答自有辦公室,加上孟買、清奈、蒙德拉、維薩格,共計有六個自有辦公室。另萬海航線服務網絡完整,總計有10條航線涵蓋印度東西南岸各大主要口岸。萬海除了市場經營外,也積極善盡社會公益服務的責任,致力於實現永續發展的目標,期望與社會和環境共同進步,共同繁榮。

Read More

萬海法說會:自有船舶貨櫃比例高 有效管控營運成本

(萬海航運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萬海航運公司二十九日受邀參加群益金鼎證券舉辦的線上法人說明會,由總經理謝福隆主持,萬海航運也在簡報中指出,該公司自有船舶、自有貨櫃比例高(93%及83%),可掌握市場變化提升運力,有效管控營運成本。 萬海航運亞洲航線為主力,增闢中遠洋,營運30 條主力亞洲區間航線(統計自營+聯營), 航班最密集、涵蓋港口最多, 亞洲區貨量比重為60%。 該公司營運策略,包括低成本經營:‧ 引入大量新世代節能船,以提昇燃油效率來降低艙位平均成本, 關鍵轉船點建置自有泊位及儲區,以取得較佳作業費率並兼顧船期穩定性。 完整的服務網路:著眼於近洋地區貨載高成長、跨區域的特性, 藉由中國出口與區間航段網絡來加速遠洋貨載的發展, 效益管理:客戶多元化, 直接提供銷售服務的全球據點著重於攬收港對港貨載,帶動健全的貨量成長。 在企業永續發展-綠色船隊方面:該公司深知航運業對全球環境之影響,故致力於提升設備使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減少對環境之衝擊。萬海13,100 TEU系列船陸續交船投入營運,在環保減碳上更進一步,新船皆取得「智能船舶認證」,有助於強化船舶安全管理。

Read More

中歐班列前七月發送貨物122.6萬TEU增長11%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大陸國鐵集團統計,今年一至七月份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1403列,發送貨物122.6萬TEU,比去(2023)年同期分別增長12%、11%,其中七月份開行1776列,發送貨物18.5萬TEU,連續三個月單月開行超過1700列。 國鐵集團貨運部表示,前七月西(經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口岸)、中(經二連浩特口岸)、東(經滿洲里、綏芬河、同江北口岸)三條運輸主通道中歐班列開行量分別增長15%、22%、2%。2011年,中歐班列前身"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正式運行,從重慶出發,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最終到達德國杜伊斯堡。 據稱,中歐班列一端連著長江黃金水道,一端連著歐洲大陸,中歐班列(渝新歐)構建一條橫貫東西、全長1.1萬公里的陸上國際物流大通道,降低了與歐洲大陸之間貨物運輸成本。

Read More

德翔海運推出中國至中東全新航線

7000 TEUS船照,船名: TS KEELUNG 攝於: 蛇口(德翔海運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德翔海運將於九月和十一月分別開通兩條全新的中國至中東航線,並繼續加強美西航線的運營。這一系列舉措旨在進一步擴展德翔海運的全球航線網絡,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需求。 全新中國至中東航線將包括以下兩條服務路線:CME SERVICE(Central China Middle East Express Service):德翔預計投入一艘7,000 TEU船於9月23日從青島首航,沿途將掛靠青島、上海、寧波、深圳、巴生港、傑貝阿里和可倫坡,最終返回青島。 SMX SERVICE(South China Middle East Express Service):德翔預計投入一艘2,900 TEU船於11月8日從南沙首航,掛靠港口包括南沙、大鏟灣、巴生港、傑貝阿里和哈瑪德港,最後返回南沙。這兩條新航線將充分利用德翔海運在亞洲的優質航線網絡,為亞洲與中東之間的貨物運輸提供更加高效和可靠的物流服務。 德翔海運在今年七月開始也已經成功開通全新的美西航線,進一步提升亞洲至美西的運輸效率:AWC SERVICE(Asia-US West Coast Service):掛靠港口包括寧波、上海、青島、釜山、長灘,為華中北與韓國至美西的貨物提供每週班次的快速航運服務。 AWC2 SERVICE(Asia-US West Coast Service II):由德翔海運自營,掛靠港口包括南沙、蛇口、高雄、廈門和長灘,提供華南、高雄和廈門至美西的快速航運服務。 另外,為了進一步增強船隊實力,德翔海運最近也與黃埔文沖船廠簽署了建造兩艘4,300 TEU貨櫃船的意向書,預計於2027年第一季度交付使用。這是繼2021年五艘1,900 TEU和三艘2,700 TEU貨櫃船相繼交付運營後,雙方的再度合作。且德翔海運也在今年6月簽訂了3艘14000TEU和2艘7000TEU的船隻,預計於2026與2027年陸續交船。 目前,德翔海運經營的航線已達46條,總營運貨櫃量超過270,000 TEU,營運船隊共有44艘,其中自有船艘數達42艘。

Read More

長榮航空Hello Kitty「閨蜜機」亮相 綵繪機隊年底前增至6架

長榮航空與三麗鷗公司合作的Hello Kitty彩繪機再添新成員「閨蜜機」,機身上有可愛的Hello Kitty、美樂蒂酷洛米,將飛航台北-芝加哥航線。(長榮航空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長榮航空與三麗鷗公司再度攜手推出三架全新的Hello Kitty彩繪機,首架「閨蜜機」正式亮相,帶著旅客飛往芝加哥,長榮航空「閨蜜機」首航儀式,也請到神秘嘉賓Hello Kitty、酷洛米、美樂蒂同時蒞臨現場,讓大、小朋友們驚喜連連。 長榮航空Hello Kitty彩繪機目前有「郊遊機」、「派對機」和「夢想機」,以及最新的「閨蜜機」,再加上年底即將登場2架全新的彩繪機,屆時將有6架彩繪機同時上線,而「閨蜜機」派飛芝加哥,「郊遊機」飛航克拉克、「派對機」及「夢想機」交替飛航峇里島和宿霧,這些航線不論是否由彩繪機飛航,每日皆提供三麗鷗主題式服務,機艙內除了繽紛浪漫的頭墊紙、餐具、杯墊、濕紙巾、拖鞋、米果包裝等…服務備品,還有超人氣的兒童餐搭配令人愛不釋手的可愛餐盒。 長榮航空Hello Kitty彩繪機新成員「閨蜜機」亮相,加上現有的「郊遊機」、「派對機」和「夢想機」,以及年底即將登場的2架全新彩繪機,屆時將有6架Hello Kitty彩繪機同時上線。(長榮航空提供) 長榮航空總經理孫嘉明表示:「長榮航空與三麗鷗公司於2005年首度合作推出第一代的彩繪機,接下來分別在2011及2017年推出第二代和第三代的彩繪機都大受歡迎,並獲得美國Travel Weekly的『旅遊界大賞』以及美國專業旅遊雜誌Global Traveler『卓越原創服務大獎』的榮耀,肯定長榮航空獨具巧思的創新服務。今年長榮航空與三麗鷗公司再度攜手,推出更吸睛、更夢幻的第四代彩繪機,今天首航的是由波音777-300ER塗裝而成的『閨蜜機』,機身上有大家最熟悉的超人氣Hello Kitty,以及酷洛米和美樂蒂,陪伴旅客們一起飛往美國芝加哥。此次的設計理念就是希望廣泛定義『閨蜜』的親密情誼,邀請旅客與家人及親朋好友搭乘長榮航空遊遍全世界,全新彩繪機不斷的推陳出新,希望為旅客創造更多的歡樂與回憶。」 長榮航空Hello Kitty彩繪機機艙內使用了三麗鷗元素的頭墊紙、餐具、杯墊、濕紙巾、拖鞋、米果服務備品,還有超人氣的兒童餐搭配令人愛不釋手的可愛餐盒。(長榮航空提供) 為了慶祝「閨蜜機」首航,長榮航空特別與三麗鷗公司聯手,從報到櫃台到候機室,皆以「閨蜜機」元素為設計主軸,打造充滿夢幻粉色的繽紛視覺,別出心裁的布置讓旅客置身在可愛的氛圍中,現場除了有大型的主題背板及呼應機身彩繪的粉色拱門外,還有為旅客量身打造的「拍照打卡區」,旅客可與Hello Kitty、酷洛米與美樂蒂3位三麗鷗超人氣明星同框入鏡,捕捉專屬的夢幻聯動,除此之外,現場還可以立刻列印照片留作紀念,而且只要前往任一個專屬拍照區拍照或打卡,即可獲得長榮航空限定的LOGO商品。

Read More

陽明海運致力發展數位創新應用推動全員數位轉型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陽明海運致力發展數位創新應用,透過多元賦能計畫推動全員數位轉型,今年由陽明海運同仁組隊參與由交通部航港局舉辦之第四屆「航港大數據創意應用競賽」,以「綠色航運、永續港區」作品榮獲該獎項社會組第一名,競賽成果於昨(28)日辦理成果發表會,並由陽明海運曹德溪副總經理及創作團隊一起受獎。(見圖,陽明提供) 陽明海運本次參賽團隊整合港區污染監測與AIS船舶即時資訊等多種數據,導入OpenAI功能,讓使用者透過對話方式進行資料查詢與分析比較,並結合隨機森林回歸模型,以Power BI視覺化方式呈現港區碳排放趨勢的預測結果;此項創新可為港務管理單位在制定減碳與空污政策方面提供關鍵數據支持,有助於推動台灣港口邁向更環保永續的未來。「航港大數據創意應用競賽」自2021年開辦以來,陽明海運每年均組隊參與,利用該賽事平台提供之資料庫,研發設計具開創性之數據分析及應用方式,提供業界深入的分析結果,歷屆競賽均獲評審委員肯定並取得社會組前三名及佳作之佳績。 陽明指出,該公司應用數位科技,以服務客戶為導向,持續推出創新數位化服務。陽明基隆櫃場今(2024)年六月導入冷櫃IOT監控機制,利用藍牙無線技術,將冷凍櫃的資訊即時傳輸到櫃場辦公室,藉由遠端即時監控來減少巡櫃人力並提升場域安全,並將於九月導入車牌櫃號辨識及櫃況錄影系統,利用影像辨識與錄影作業,減少車輛在櫃場閘道的停留時間,後續將結合電子EIR服務來提升櫃場整體作業效率與數位化程度。同時陽明海運也積極推動產業創新發展,在陽明基隆櫃場與國內第三方業者及相關單位共同推動進口提貨快捷通服務,讓進口貨主從船公司領取小提單,櫃場銷艙到落地追蹤都能線上辦理,貨櫃車司機可利用行動裝置上的QR CODE進行貨物提領,透過作業流程的簡化來提升進口作業的便利性與安全性。 陽明海運利用數位化輔助工具研發並精進各項e化服務,不僅優化作業流程,確保客戶享有快速與便利的服務體驗,同時也大幅降低了傳統作業所需大量人力以及過程中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提升集團競爭力以因應產業變化,航向永續經營的未來。

Read More

航港局助海大開設IGF CODE課程加速國籍航商綠色轉型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交通部航港局助海大開設IGF CODE課程通過國際認證,加速國籍航商綠色轉型。 因應IMO規範及2050淨零排放政策,航商陸續訂購LNG或甲醇等雙燃料船,航港局積極協調我國船員訓練機構開設雙燃料船船員所需「國際船舶使用氣體或其他低閃點燃料安全章程(IGF Code)」培訓課程。自本(八)月五日開課後,一個月內IGF Code基本訓練課程培訓人數已達120人,且後續航商仍有派訓需求,航港局將持續督促我國船員訓練機構開班訓練,以完備船員於雙燃料船服務所需技能。 航港局表示,今(2024)年為我國首次開設IGF Code基本訓練課程,前置作業相當費時,包含研析STCW公約規範、參考Model course、草擬開課計畫、補助訓練設備、培育我國種子師資、取得締約國認可及媒合航商訓練需求等。經航港局與我國船員訓練機構數次溝通與持續努力,本月促成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率先培訓出雙燃料船船員,獲長榮、陽明及裕民等雙燃料船航商認同且積極包班派訓。對此,航港局亦向海大及航商表達感謝之意,願意共同為保護地球及永續環境盡一份心力。 航港局說明指出,IGF Code基本訓練量能已起步,目前國立高雄科技大學也正積極籌備開課中,未來開課後,將有助於南部船員就近上課。此外,航港局也會賡續協助我國船員訓練機構開設IGF Code進階訓練課程,以全面補足航商培育我國雙燃料船船員需求。IGF Code基本訓練上課天數三天,每班開課人數為20人,目前開課頻率約每週一至二次,航港局呼籲有意願參加IGF Code基本訓練課程的船員,儘早完成訓練,相關開課訊息可向海大洽詢(02-2462-2192 分機3033或3050)。 附圖為海大IGF Code基本訓練上課情形。(航港局提供)

Read More

黃正弘接任台船董事長提五大挑戰制定解決方針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台灣國際造船公司昨(廿八)日召開董事會通過新任董事長由國立成功大學講座教授黃正弘接任,並與鄭文隆前董事長交接,同時提出針對五大未來可能面臨的挑戰,制定相應的處理策略與解決方針。(圖右及左,台船提供) 台船指出,在這個充滿機會的時代,該公司堅信,唯有團結一致、激發創新與合作的精神,方能在未來的挑戰中勝出。台船公司針對五大未來可能面臨的挑戰,制定了相應的處理策略與解決方針說明如下: 1. 全球經濟挑戰與供應鏈管理-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單一供應鏈已成為工程準時完工的潛在威脅。台船計劃加強與多元供應商的合作,以降低對單一商源的依賴,並透過人工智慧技術優化供應鏈管理,提升彈性與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此外,針對主要裝備及原物料價格波動,公司將採取長期合約策略,並加強國際市場的開拓與戰略合作,以實現市場多元化。 2. 技術與產品創新-台船將持續加大對環保型燃料或雙燃料貨櫃輪與節能型船舶的研發投入,以迎合全球航運業的綠色發展需求。同時,台船也將積極推動智慧船舶的發展,妥善應用船舶自動化與數位化技術,並透過與國內外相關學術單位的合作,提升技術優勢,探索AI與大數據技術在現代船舶的應用。 3. 財務與資金管理-除了傳統的銀行貸款與自有資金外,台船在主管機關的允許下可以研究發行公司債券或進行增資的可能性,以增強資本實力並吸引投資。同時,公司將加強財務預測與風險評估,健全預警機制,提升內稽與內控的功能,以確保財務穩定與健康,針對子公司業務須適時督導及調整。 4. 人力資源與組織管理-台船將重視員工技能提升與勞資和諧關係,推動內部培訓和外部交流計劃,強化台船學院的功能並建立有競爭力的薪酬福利制度,以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台船也將優化組織結構,強化處室間橫向溝通與合作,提高決策效率。 5. 與政府及社會的合作-台船積極參與政府主導的「國艦國造」計畫,並即將完成「海鯤號」如期交艦的承諾。未來,台船將繼續不辱使命,完成國家交付的重要任務。公司近期與萬海航運公司及中國航運公司簽訂了多項造船合約,顯示出業務已經大幅改善。台船將繼續堅持技術創新和卓越品質,滿足客戶需求,並致力於推動綠色與永續發展技術,增強品牌價值,於此同時也會與政府相關部門密切合作,爭取更多政策支持和資源投入。 台船公司相信,在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未來業績必將更加輝煌。公司將繼續攜手各方,迎接挑戰,開創新的高峰。

Read More

臺灣港埠協會攜手夥伴們共同辦理送AI巡禮活動

AI列車抵達花蓮春日國小。(港埠協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埠協會攜手交通部航港局、中國貨櫃運輸公司、高雄港務分公司共同辦理送AI巡禮活動,活動地點不僅擴展到基隆仙洞國小,更前往受地震影響的花蓮,到了景色宜人的春日國小。希望透過互動課程及趣味競賽,啟蒙學童AI知識、探索AI的趣味及奧秘,同時結合學校鄰近的基隆港及花蓮港地圖教學,讓學童學習AI知識同步認識自己縣市的港口建設。 首先送AI活動前進擁有百年校史的基隆仙洞國小,講師以趣味的方式,指導學童如何使用現今最流行的生成式AI,及編輯程式操控機器人,並在基隆港的港區地圖上運用指令讓機器人配合音樂搖擺、發光,展現學習成果。小朋友們也一起合作無間,共同完成機器人競賽,現場歡笑聲此起彼落,收穫滿滿。 緊接著今年8月28日送AI活動移師至花蓮春日國小,讓受地震影響的花蓮瑞穗學校的學童們,也有機會參加精心設計的AI課程和競賽活動。學童編輯程式操縱機器人在花蓮港地圖上移動,認識港口的區劃,並以機器人進行「操控天才爭霸戰」足球競賽,學童在活動中表現對AI知識的快速進步與團隊合作,展現花蓮學童不受地震影響,努力學習、成長的堅韌精神。 臺灣港埠協會理事長李賢義表示,本次送AI活動不僅僅是AI的科普教育,更是串連產、官、學界及非營利組織,以夥伴關係共同推進臺灣AI發展的具體表現,希望通過送AI活動,能夠讓更多學童接觸到前沿的科技知識,並從小培養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為臺灣的科技教育貢獻一份力量。

Read More

9月11日至13日臺灣國際農業生鮮冷鏈展 創新智慧低碳保鮮

2024年9月12日於產業論壇區舉辦生鮮冷鏈創新與永續研討會。 (台灣冷鏈協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由貿有展覽公司主辦的「2024臺灣國際農業生鮮冷鏈展」將於9月11日至13日於南港展覽館一館一樓舉行,結合「S永續、M市場、A前瞻、R韌性、T科技」為訴求,由農科院、工研院及台灣冷鏈協會領軍展出,並結合研討會與論壇舉辦,提供業者從產地採收到餐桌,可確保食材新鮮及安心安全的供應鏈管理、智慧創新冷鏈技術及低碳節能解決方案,讓業者以更有競爭力的產品爭取更多生鮮市場商機。 今年在全程保鮮的冷鏈技術展出上,將包含農科院農產品採後冷鏈技術與農產品冷鏈知識整合平台、太陽生鮮的永續冷鏈蔬果供應鏈平台、旭陽蔬果裁切與低溫物流、儒毅的保鮮保質管理方案及冷研特研發的CO2冷鏈系統。 在自動化與資訊化管理應用上,包含工研院展示IoT 冷鏈品質監管系統及多項結合AI的智慧物流解決方案、金財通整合金商物流及資訊流的創新應用提供多溫層與自動化倉儲的精準配送整合策略、而擁有領先全球的智慧自動化解決方案的庫卡公司現場展示AGV、機器手臂等多項省力及高效率方案。 而建造冷庫到精準配送的一條龍服務上,包含添利機械的專業冷庫建造、龍隆庫板、怡東地板工程、邰利各式專業溫控車廂展示、天眼衛星的智慧安全車隊管理、北宸的貨車路順導航與多重派遣方案及創星物聯在運輸的 AI 數據保險加值應用與碳排計算等展出,皆提供安心、智慧、高效率與節能的冷鏈服務。 主辦貿有展覽公司表示,本展搭配2024臺灣智慧農業週暨國際漁業產業展的盛大展出,及台灣冷鏈協會於9月12日上午舉辦臺灣生鮮冷鏈創新與永續研討會及下午臺菲冷鏈產業高峰論壇,預計將有40以上個國家17,000以上位專業人士與買家來訪,對於想要全方位提升冷鏈品質及專業管理的業者,請把握這難得與業者交流、掌握最新技術、採購設備及洽詢合作的最佳時機?請先透過大會官網了解展出產品,預先登記入場及報名研討會。 主辦單位:貿有展覽 Tel (02)2598-2630 大會官網 https://www.taiwanagriweek.com/ 9月12日冷鏈研討會https://www.taiwanagriweek.com/forum-detail/cold-chian-2024/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