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委會首亮相國際旅展 行銷GoOcean APP

海委會設攤宣導GoOcean APP現場迴響熱烈。(海委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為了鼓勵國人探索海洋,共同發揮海洋國家的優勢,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上任後,今(113)年首度參加台北國際旅展,由國家海洋研究院攜手海域遊憩社團,以GoOcean APP行銷海域遊憩安全,讓熱愛旅遊的國內外人士可便利安全地「玩海洋」。參加旅展網友紛紛稱讚認同「海委會將海洋帶到一般民眾的視野」,並認為明年應擴大並參與更多的旅展平台! 海洋委員會管碧玲主委指出,就任後努力把海委會連結到產業民生、海巡的救生救難、海域遊憩的安全保障,這些都是探索海洋強化的政策方向。今年海委會首度參加台北國際旅展,由國家海洋研究院攜手海域遊憩社團,行銷GoOcean APP,讓國人及外國遊客都能便利且安全地「玩海洋」,手機就可即時、預先取得所在地或目的地的海域氣象、潮汐浪況、安全指數等各種資訊,是在臺灣從事海域遊憩不可或缺的實用工具。 管碧玲表示,同仁回報民眾相當認同海委會嘗試創新科技、深化海洋治理的方式,這樣的回饋令人欣慰。更有許多網友於社群平台發文分享海委會設攤資訊,稱許運用創新方式互動宣導。莊佩璇女士貼文讚賞「到旅展直接宣傳是聰明的做法」、「將海洋帶到一般民眾的視野」、「海委會的投入讓更多年齡、族群都能接觸到海洋」。 洪浩唐貼文說「應該要常常辦這種展出活動,讓大家知道海委會真的住海邊,可以管很大..」、「多跟民眾溝通,才能建立人民的信任感」;Masa貼文說「海洋保育宣導與旅展共存的必要」、「海委會首次在旅展參展,給予拍拍手,大力按讚」;還有其他網友寫道「身為海洋國家,如何把海的一切,變成我們的DNA」、「海委會竟然跑去台北國際旅展設攤..這也是太有趣了」、「GoOcean讓遊客都能知道如何便利且安全地玩海洋」、「可以介紹各種好玩的海洋遊憩行程、推薦注重安全有信譽的店家,吸引更多人的關注」,並直呼希望海委會未來能擴大參與其他旅展,讓海洋更親人! 海洋委員會表示,首次在台北國際旅展亮相,雖然攤位不大,但迴響相當熱烈,非常感謝參加旅展朋友們的支持。今年以推廣GoOcean APP應用,行銷海洋休閒遊憩安全,希望藉由與使用者直接的互動,持續優化精進GoOcean APP的便利友善及實用功能,也聽到網友的聲音,明年旅展將會規劃擴大規模,讓國內和國際遊客都能跟海洋委員會一起在台灣「玩海洋」!

Read More

陳賓權:我國連續7年榮登東京備忘錄白名單降低受檢率

(陳賓權)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交通部航港局副局長陳賓權昨(四)日在全國船聯會會員代表大會致詞談到我國已連續七年榮登東京備忘錄(Tokyo MOU)船旗國白名單,對降低我國船旗船舶受檢頻率,提高船隊營運效率有很大幫助。 近期航港局配合東京備忘錄執行港口國管制重點檢查行動 (CIC),並以「船員薪資和船員僱傭契約(MLC)」為檢查重點,陳賓權促請航商應確保船員薪資、就業條件及船員僱傭契約符合2006年海事勞工公約(MLC)之規定,以保障船員工作權益,讓我國能在東京備忘錄繼續保持佳績。 陳賓權並期許在國際情勢動盪之際,各航商能持續在全球供應鏈上站穩腳步,推動航運市場穩健發展。他指出,自去(112)年下半年開始,紅海危機爆發,船舶被迫繞道好望角,增加航行時間與成本,雖一度推升運價上漲,但國際整體經貿環境仍受貿易保護主義和地緣政治持續緊張等因素影響,充滿高度不確定性,連帶影響海運市場的表現。此外,近年國際海事組織(IMO)對航運業減排不遺餘力,並於今年3月提出航運業徵收燃料稅提案,預計未來將納入防止船舶污染國際公約(MARPOL)修正案,為航運產業發展增添變數。 針對變化萬千的海運市場,航港局一直以來務實推動各項業務,即時提供業者協助,作為業界堅實的後盾,如近年航商購建雙燃料船舶即將投入市場,航港局積極協調我國船員訓練機構開設雙燃料船船員所需「國際船舶使用氣體或其他低閃點燃料安全章程(IGF Code)」培訓課程,以完備船員技能,加速國籍航商綠色轉型。另為深化航港數位發展,航港局持續精進「iMarine航港發展資料庫」功能,提供創新、即時與高質量航運數據,供使用者加值應用,期能讓業者獲取最新海運趨勢及國際航港資訊,在動盪時代穩健布局,掌握市場發展契機。 此外航商最關注之航行安全領域,該局致力推動智慧航安升級計畫,今年「航港1號」巡護船投入啟用,有效掌握航道運行狀態,防範海難事件發生,大幅提升海域監控應變效能。在港區內,航港局亦推動「強化引水安全專案」,以安全零容忍、預防重於事後改善為原則,每季檢討策進作為,積極營造安全航行環境,港區海事案件已較去年同期下降逾50%,初具成效。 陳賓權強調,航港局將持續強化航行安全、打造優質海運經營環境,還請在座各位不吝給予航港局指導與建言,共同攜手合作促進我國航運產業永續發展、提升國際競爭力。

Read More

鈺洲啟航輪海保署嚴陣以待 降低海洋污染風險

海保署現場採集水樣。(海保署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大陸籍貨輪「鈺洲啟航」113年10月29日因失去動力於野柳岬擱淺,殘油包括247公噸重油、37公噸輕油及滑油6,280公升,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當日立即成立海洋污染處置組,提供應變中心衛星監控影像、污染擴散模擬預測、水質採樣、污染清理建議,並調度資材、協助審查抽油計畫、殘貨及船體移除計畫、監督船東及保險公司污染防治措施及污染清除執行情形,每日派員進駐前進指揮所,海保署署長陸曉筠與ITOPF專家討論及交換意見,目前船體坐於礁岩,並未有油污外溢的狀況,除每日監控現場及周邊海域,確保各式資材人力調度,同時採檢周邊海域水質,做好萬全的準備。 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相當關注殘油抽除工作,針對現場面臨海象不佳造成抽油作業不易進行情形,海洋污染風險可能增加,要求海保署嚴陣以待。陸曉筠3日在難船現場與ITOPF技術顧問Dr. Sue Ware討論,專家同樣提出抽油作業的安全為最優先的目標,海保署將監督過程,不允許造成海域環境的二次污染。 海保署指出,在迄今4次衛星監控未發現油污情事,執行的22次油污擴散模擬確立物資備便狀況,港灣型攔油索220米,新北市環保局港灣型攔油索240米、吸油棉片2,100片、吸油棉卷800米、吸油棉索528米、吸油球1,000顆放置野柳地質公園停車場,確保現場應變量能充足。此外,於野柳漁港、東澳漁港、龜吼漁港及大武崙漁港備便攔油索及吸油棉索,臺電協和電廠及核二廠進水口圍設攔油索保護,避免相關敏感區域遭受污染。另為加強海域水質監控,於擱淺船舶周圍海域5處點位採水,檢測pH、水溫、鹽度、溶氧等項目。 陸曉筠表示,將持續與交通部航港局、海巡署、漁業署、新北市政府等相關單位密切合作,於海況許可後,督促船東及保險公司以最快速度完成抽油作業,盡可能減少對環境的衝擊及風險。

Read More

長榮航勤全新制服活力登場 官方網站同步改版上線

新制服特別加上反光條設計,並搭配防曬袖套,除了增加作業的安全性,亦可適應天候變化,讓身穿制服也能擁有舒適感受。(長榮航空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長榮航勤地勤人員全面換上新制服,新款制服設計揮別過往淺綠色調的日式工作服,在視覺上改以深灰色搭配莫蘭迪綠及橄欖綠進行色塊拼接,並結合作業面、功能性、舒適性三大面向作為設計主軸,打造實用性及舒適性兼具的全新制服,除了工作時更加便利,也以嶄新的形象提供旅客更優質的服務。 長榮航勤表示制服是服務人員的識別依據,也是企業的門面,穿上制服的那一刻起,就是提供專業服務的開始。為了更貼近同仁們工作上的實際需求,此次新制服在設計前,耗時近一年的規劃與討論,全面蒐集公司近1500名員工的意見反饋,並將多數員工對於布料材質的選擇及彈性等訴求納入設計中,新款制服採用多數員工選出的Polo衫及大學T恤進行搭配,將安全活力及低調時尚的元素融入設計,打造兼具功能性、舒適性、美觀實穿的全新制服。 新款制服主要色系採用深灰色搭配莫蘭迪綠及橄欖綠,巧妙融入反光條,確保同仁的機坪作業安全,材質選用上更符合地勤人員工作的實際需求,不僅具備良好伸縮彈性,更有吸濕快乾以及高透氣性等機能,提高同仁於作業中的舒適性。夏季制服採用含棉量較高的混紡材質,具備吸汗效果佳且好整理的特性;冬季制服則使用保暖度較佳的全聚酯纖維布料,工作褲則採多功能口袋褲設計,搭配彈性纖維布料,提供多達6個口袋與2個掛勾的設計,讓員工在工作上更加得心應手,此外新款外套的材質也改為更防風保暖的尼龍材質。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新制服的備品呼應同仁票選的實際需求,額外提供針織毛線帽以及防曬袖套,幫助員工快速適應機坪不同的天候挑戰,安全舒適的投入工作。 長榮航勤不僅有新制服亮相,全新改版的官方網站也同步上線,此次網站的改版展現長榮航勤創新活力的形象,也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及加強品牌印象,此外,新的官網也著重視覺的吸引力,全面將圖片換上全新公司形象照,搭配煥然一新的制服,強調團隊合作及呈現年輕活力的工作氛圍。 長榮航勤為全球各大航空公司提供行李貨物裝卸、航機清潔以及各項航機地面設備支援等全方位機場地勤服務。成立迄今憑藉豐富的經驗,以及受過完整訓練的地勤作業人員、優良的設備、嚴謹的作業程序,除了為長榮航空提供完善的地勤服務,也深受各大國際航空公司肯定,成為飛航台灣的地勤作業夥伴,伴隨著新制服、新網站的亮相,長榮航勤將以全新面貌、不變的品質,持續精進並提供更專業及貼心的服務。

Read More

馬祖高中與海大簽署MOU 共育永續海洋人才

海大與馬祖高中簽署友好高中合作備忘錄(MOU)。(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國立馬祖高級中學謝崇耀校長帶領林宇唐秘書及蕭煥能學務主任4日拜訪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與海大簽署友好高中合作備忘錄(MOU),透過建立大學與高中大手牽小手合作模式,共同營造優質人文科學教育及提升創新知能,培育具有全球視野的海洋永續國際頂尖人才。 許泰文校長表示,海洋大學友好高中職的學生,不僅可以提前接受大學開放式教學,藉由特色教學、適性揚才,拓展孩子視野廣度,也有機會進入教授實驗室,進行課題深入研究,將有助於啟發學生思考能力,提昇個人的學習與成長。大學端教師亦可了解高中教學所遭遇的瓶頸與課程最新的編排,作為大學課程設計的重要參考。海大在馬祖校區不僅加速馬祖國際島,也讓當地的觀光及建設更加繁榮,可以充分協助馬祖高中發展,也非常歡迎各高中職學校與海大合作。 馬祖高中為於連江縣南竿鄉,作為地區唯一的高中具備小班小校的精緻教育,不僅師生比高、獎助學金豐富,近年並積極發展國際教育,促成各級學校國際化。謝崇耀校長於致詞時強調,不只是大學的支援,馬中也希望可以提供資源為海大做出貢獻,期望相互合作共創雙贏,並感謝海大馬祖行政處積極扶助在地學生,給予支持與協助,提供一對一的線上課輔,並促成本次簽約,共同推升馬祖在地的教育。 簽約由海大許泰文校長及馬祖高中謝崇耀校長代表,李明安副校長、莊季高副校長、呂明偉教務長、馬祖行政處桑國忠處長、海洋工程科技學士學位學程蔡加正主任、海洋生物科技學士學位學程許邦弘主任、海洋經營管理學士學位學程顧 皓翔主任、李舒昇組長及海大附中洪進源校長也都特地出席見證。 海大的教學研究領域具有獨特性,以海洋為主,但不以海洋為限,受到全國各高級中等學校關注,目前,海大與海大附中總計有29所友好高中職學校,分屬北北基、竹苗、臺中、馬祖及金門地區,包含基隆高中、基隆女中、中山高中、暖暖高中、安樂高中、八斗高中、二信高中、輔大聖心高中、基隆商工、光隆家商、培德工家、基隆特殊教育學校、秀峰高中、瑞芳高工、金山高中、雙溪高中、時雨中學、中華商海、三民高中、南港高中、南湖高中、內湖高中、大安高工、新竹高商、建臺高中、華盛頓高中、馬祖高中、金門高中及金門農工,充分展現大手攜小手的教育精神,致力於共同培育具有全球視野的海洋永續國際頂尖人才。

Read More

船聯會召開會員代表大會理監事改選名單出爐

(船聯會)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全國船聯會昨(四)日召開該會第13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由船聯會理事長張衍義主持議程,會中除提出一年來的會務工作報告,並舉行理監事改選,選出吳光輝等卅一位理事、九位候補理事及張衍義等九位監事、三位候補監事,張衍義亦在本次改選中卸任理事長席位轉戰監事會。(見圖,李錫銘攝) 第13屆新當選理監事名單如下:(依排名序) 理事-吳光輝、林文貴、楊弘明、韓克勇、白崑榮、王書吉、蔡豐明、蔡育達、呂學修、鄭正雄、陳柏廷、謝福隆、吳岳?、吳巨聖、林子傑、林楹棟、黎錫榮、朱翰鵬、洪清潭、李明輝、馬士凱、張萌娟、蔡宏仁、張秋波、鹿定強、柯柏仲、魏鼎耀、喬思聰、謝敏雄、王冷輝、陳正文等卅一位。 候補理事-張晉瑋、李其灃、張瑞華、王博弘、徐浩翔、何曙光、詹宜瑾、蔡明格、石沛暘等九位。 監事-張衍義、盧寶隆、郭志成、林秋芬、陳長生、吳宜達、邱增玉、許坤琪、簡耀堂等九位。 候補監事-王朝枝、武揚、徐守耕等三位。 (船聯會) 張衍義在本次會員大會開幕致詞對相關政府部門表達感謝,其中交通部航港局為確保我國現行船員測驗、訓練及發證事項皆依循「航海人員訓練、發證及當值標準國際公約」規範履行,依據公約每5年必需對於執行海事教育、訓練、測驗、適任能力評估及發證業務之行政單位進行獨立評估。航港局指導我國船員訓練機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籌備雙燃料船船員開課計畫,該校已於今年七月獲新加坡認可並開班訓練,有助於緩解我航商因應IMO 規範及2050淨零排放政策對於培育國籍船員之需求,並完備船員於雙燃料船服務所需技能。同時感謝財政部關務署完成簽署臺日「有關地區海關合作備忘錄」,由以海運業務為主之基隆關及橫濱稅關締結地區海關合作備忘錄,進一步強化雙方合作,促進便捷通關與貿易安全之知識及經驗交流。

Read More

航港局助海大及高科大船員訓練機構獲比利時認證

比利時方面來臺實地審查我國船員訓練機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航港局提供)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我國船員跨足歐盟,,交通部航港局助海大及高科大獲比利時認可。 航港局表示,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及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船員訓練專業機構於今(113)年10月正式獲得比利時交通部核發的五年長期認證,此項認證不僅是我國船員培育國際化的重要里程碑,更是讓我國船員有機會跨足歐盟,到歐盟籍船舶上就業。此一成果是該局過去3年來積極推動國際合作和擴展船員多元就業機會的努力結晶。 航港局指出,臺灣地理位置四周環海,接軌國際顯得格外重要。該局自110年起,為推動我國船員於外籍離岸風電船舶工作船員資格認可,即透過外交部、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處及歐洲在台商務協會等單位,積極與比利時聯邦交通部航運總司洽談,經過多次信件往來及視訊會議等方式,終獲比利時同意比照香港及新加坡認可模式,於112年六月及113年一月二度來臺實地審查海大及高科大。經航港局、比利時及我國船員訓練機構三方數次溝通與持續努力,於10月獲得比利時核發長期認證,這不僅提升了學校的國際聲譽,也為二校畢業生們開闢了更廣闊的職場發展機會。 比利時方面來臺實地審查我國船員訓練機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航港局提供) 航港局葉協隆局長表示,此次認證不僅是對我國船員訓練的肯定,更是我們長期推動國際合作的重要成果,我們將持續強化船員訓練與國際標準接軌,讓我國成為全球航運人才的重要樞紐。

Read More

國精化學斥資20億擴建臺南廠區 預計明年第一季正式啟用

國精化學斥資20億擴建臺南廠區,領跑UV光固化材料市場。(經濟部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位於高雄市永安產業園區的國精化學,作為全球UV光固化材料前五大製造商之一,經營超過20年後,再次超前部署擴大產能。公司宣布將投資超過20億元於臺南產業園區新建安南廠,預計於114年第一季正式啟用,不僅可創造超過100個就業機會,年產值更有望增加50億元,為臺灣電子高值化合成樹脂技術帶來新動能。 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表示,國精化學自民國67年成立以來,秉持「誠信、專業」的企業精神,專注於各項產品的研發創新來因應多變的市場,不僅向經濟部申請技術輔導計畫,更在永安廠成立研發中心,並積極與經濟部永安產業園區服務中心舉辦淨零碳排相關政策推廣活動交流,也與工業技術研究院、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高雄科技大學、正修科技大學等單位合作,不斷地提升產品、技術、研發與服務等各經營層面的硬實力。其旗下品牌「QUALIPOLY」和「Qualicure」的UV光固化材料,已行銷至超過40個國家和地區,包括亞洲多國、美洲、歐洲、非洲等地。 國精化學近期更積極投入環境、社會責任及公司治理(ESG)的推動。該公司於今年初參與教育部體育署的「運動企業認證」,並榮獲教育部長頒授證書。此外,今年也首次參加高雄市政府的「小勞雄福企 溫暖心城市」幸福企業評選,榮獲大型企業組幸福企業標章,該榮譽將持續至下屆頒獎典禮。 展望未來,國精化學計劃繼續深化產學合作,並投入新技術開發以因應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公司已與工研院、高雄科大及金屬工業中心等機構聯手,共同推動淨零碳排及高值化產品的研發。隨著新安南廠區的落成啟用,國精化學期望進一步帶動臺灣上下游相關產業發展,為區域經濟創造更大的附加價值。 國精化學以永續發展和社會責任為企業核心,不僅致力於技術領先和客製化服務,更希望透過創新的產品與解決方案,成為全球市場中的臺灣之光。

Read More

海洋委員會發現我的海洋DNA新書發表 傳承給下個世代永續密碼

(海委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海洋委員會今年出版的海洋永續讀本《發現我的海洋DNA》在高雄駁二8號倉庫Pinway舉辦新書發表會,本書由古碧玲總編輯執筆,透過15個主題勾勒出臺灣與海洋緊密相關的五大面向,海洋委員會期待讀者從歷史、文化生活、產業經濟、生態保育、永續治理的經典範例,讓民眾對於海洋的影響有更深刻的體會與想像。 海洋委員會管碧玲主任委員在序文表示,《發現我的海洋DNA》一書以細膩的手筆、豐富的視角,帶領深入探索這片藍色世界,發掘人類與海洋的緊密關係。本書帶著我們穿越時空,從環太平洋的視野俯瞰臺灣,看到臺灣與南島語族們的緊密相連,認識那源自南島文化核心的黑潮生活圈、福爾摩沙如何驚艷世界;再從史前開始的歷史長河,看盡大航海時代以來,臺灣與歐洲、亞洲鄰國的經貿人文交流,臺灣如何在全球海洋文明中佔有一席之地。這本書不僅是一部探索臺灣海洋歷史與文化的經典之作,更是引領民眾理解人類與海洋和諧共生的願景,藉此喚醒全民對海洋的熱愛與尊重。 為本書執筆的古碧玲總編輯於新書導讀時強調,臺灣不只是一個海洋國家,更是南島文化的發源地,海洋是我們展望世界的窗口以及通往全球的通路。書中不僅介紹臺灣特別的海洋文化,也介紹航運、漁業、離岸風電,及海洋廢棄物再利用等海洋產業,同時也包含東海岸黑潮帶給臺灣東海岸非常豐富的鯨豚生態、以及生活裡無所不在的藻類,更透過里海倡議強調珍惜海洋資源的重要性。最後期待各位讀者可藉由本書一起發現海洋的精彩與美好。 海洋委員會黃向文副主任委員致詞表示,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讓她感到非常溫暖與感動,尤其是看到這些年來共同合作的夥伴們,以及一起合作推動的事務,包括珊瑚復育、鯨豚保育、海洋廢棄物清理等等工作。臺灣蘊含獨特的海洋文化精神,透過古老師及社團法人臺灣環境教育協會團隊的努力,臺灣各地珍貴的海洋故事被廣泛記錄並且呈現出來,讓更多人發現並認識臺灣的海洋之美。黃向文副主委同時表示,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海委會一直努力,希望讓海洋永續理念傳承下去。今年也推出了「復振航海文化力」計畫,並預告明年將有更多補助型計畫登場,期待讓更多人了解並參與臺灣的海洋文化及永續教育。最後,她鼓勵大家閱讀這本彙集各地海洋故事的新書,從中發掘更多海洋的美好,汲取溫暖及行動的活力。 財團法人環境與發展基金會張豐藤董事長致詞表示,這本書是學校海洋教育的延伸,可分為5個面向。第1個面向是「瞭解我們的祖先如何靠海洋生活,並形成獨特的文化」;第2個面向是「臺灣獨特的海洋文化,包括很多不同民族的用海智慧」;第3個面向是「永續利用海洋資源的概念,要先保護,才能永續利用海洋資源,並尊重大自然」;第4個面向是「海洋生態系統的保育及保護」;第5個面向是「追尋人與海洋之間和諧共生的關係」。海洋不應該是活動範圍的侷限,而是可以讓我們去探索,去思考更廣闊永續發展的未來。 本書回應聯合國海洋十年計畫,特別強調「海洋素養」的重要,呼籲公眾對海洋知識及人類與海洋的關係有更深的理解,進而主動投入海洋保護與永續行動。書中並探討從燈塔文資保存、離岸風電發展到海洋廢棄物再利用的各種措施,這些章節不僅展示了臺灣沿海產業的變遷,更體現出臺灣人依海而生的文化軌跡。 海洋委員會管碧玲主任委員在序文表示,於全球氣候變遷與環境挑戰加劇的今天,《發現我的海洋DNA》不僅是一部系統介紹臺灣海洋事務的知識寶典,更是一場呼籲全民關注與參與海洋保護的行動,希望讓每位讀者透過多元的篇章,從觀賞鯨豚的生態奇景到魚市場識魚課程,發現屬於自己的海洋DNA。特別加入的「同場加映」單元,更使讀者全方位認識風能發展、海洋廢棄物處理與海洋保育工作的重要性,這些單元揭示了海洋如何滋養生態並影響生活。 《發現我的海洋DNA》期盼以豐富的海洋知識和故事,使人們重新認識海洋的珍貴,喚醒民眾對於海洋的熱愛與保護意識,為下一代創造一個永續共生的藍色未來。對本書有興趣的高中職與國中小學校如有需求,可向海委會洽詢;一般民眾可向國家書店、五南圖書廣場等政府出版品通路洽購。

Read More

萬泰物流集團啟動泰寶家族公仔創意命名活動 誠邀您為小夥伴取名!

萬泰物流集團啟動泰寶家族公仔創意命名活動。(萬泰物流集團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萬泰物流集團重磅推出「泰寶家族」系列公仔,象徵企業四大核心業務:海運、空運、電商及倉儲,這些小夥伴們即將登場,邀請各界為他們取名!藉由創意命名活動,不僅展現大家的巧思,您的名字也將成為泰寶家族的一部分! 活動時間:即日起至11月15日,參加方式:1.追蹤並按讚【萬泰物流,傳遞幸福】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Dolphin.gp 2.按讚本活動貼文,並分享至個人頁面,同時「標記」一位朋友 3.在FB專頁活動貼文留言處,寫下您為四款公仔所取的創意名稱(限兩字或三字,若有重複,將依留言時間排序) 4.命名留言範例 海運:安妞、空運:美空、電商:阿萬、倉儲:阿泰 活動獎項: 獲選者將獲得命名的萬泰物流集團公仔一組!並於11月底於粉絲專頁公佈得獎名單!這次活動不僅能展現您的創意,更是與萬泰物流攜手創造「泰寶家族」的絕佳機會!快來發揮您的想像力,為這些小夥伴們賦予一個獨一無二的名字,讓他們的故事從您的命名開始。 注意事項:1.每人參加次數不限,但相同名稱僅限投稿一次。2.獎項將以實物為主,活動圖片僅供參考。3.最終評審結果將由萬泰物流評選小組決定,參加者不得異議。 萬泰物流集團,全球物流整合專家,萬泰物流集團由鄭毓文董事長於1995年創立,作為全球領先的物流供應鏈服務公司,萬泰物流提供全方位的物流解決方案,整合海、陸、空運輸及倉儲,並融入商流、資金流及資訊流,致力成為「全球物流整合專家」。集團憑藉熱情、專業、創新的學習型團隊,不斷擴展全球網絡並提升市場應變能力,為客戶量身打造最佳物流方案。 秉持「珍惜所託,串連全球」的企業精神,萬泰物流以客戶需求為核心,提供專業物流服務,並致力於員工健康與幸福,創造充滿活力的職場環境。堅信人才是公司最寶貴的資產。多年來,集團在業界表現卓越,屢獲殊榮,包括2024年「ESG物流永續獎特別獎」、1111「幸福企業金獎」,並通過ISO 27001資訊安全及ISO 9001品質管理系統認證,展示在服務品質上的卓越表現。

Read More